『壹』 創造力和創新的關系是什麼
創造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基本特性和標志之一。培養、開發創造力的重要意義和最終目的在於使人類創造力的發展從自發走向自覺,從而盡可能挖掘出人類的創造潛力,造福人類。隨著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科技人才創造力的培養與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發人的創造力,培養大批出類拔萃、思維敏捷、勇於創造的人,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問題。1999年6月13日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而教育在綜合國力的形成中處於基礎地位,國力的強弱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各類人才的質量和數量,這對中國培養和造就21世紀的一代新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鑒於此,必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該《決定》中,除對學校教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競爭意識、合作精神」等核心技能與素質要求之外,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種大背景下,本文就創造的性質與創造力的培養問題作了簡要討論。
二、創造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整合
(一)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智力是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方面的穩定心理特點的綜合,它與創造力的關系,研究結果並不完全一致。如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不相關,有的則發現有高相關;有的發現創造力高者智力未必高,或智力高者創造力未必高;有的發現智力低則創造力必低;還有的發現創造力與智力的相關高低隨著測量性質的變化而變化。這些結果表明,智力與創造力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智力高的人雖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創造性,但高的智力並不是創造力的充分必要條件。雖然創造力高的人一般也有高的智力水平,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並非如此[1],很多智力水平高的人也沒有不同尋常的創造力。高的智力水平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創造力,但卻並不能保證總是如此[2]。
非智力因素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角度說,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於道德品質都是非智力因素;從狹義的角度看,常常只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五個心理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之內。如果說智力因素是保證人們有效地進行認知活動的穩固的心理特點的綜合,那麼非智力因素則是保證人們成功地進行種種活動的心理條件的總和。許多研究表明,創造力與某些非智力因素是高相關的。創造力高的人常常具有一定的個性特徵,如獨立性強、自信、常常被復雜性所吸引、富有責任感、感情豐富、有決心、勤奮、富於想像、依賴性孝幽默、愛自行學習、願意嘗試困難工作、好冒險、有強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觀察、有高度的獨特反應、興趣廣泛、愛好沉思、不盲從,等等[3~6];而膽怯、過分的自我批評、懶惰、從眾、狹隘、刻板、驕傲等許多消極個性因素則不利於創造力的發展。顯然,取得卓越成就所要求的不僅是較高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
個體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總是緊密聯系、互相制約的。它們都以人的創造實踐為基礎,並在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智力因素可以促進非智力因素的發展,例如觀察力發展中敏銳性的提高,思維力發展中探索性的培養,想像力發展中獨特性與靈活性的增強等等。反之,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促進智力活動過程,它可以強化創造意識,激發創造熱情,排除種種干擾,穩定情緒,從而為智力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動力,為智力因素的發展創造條件。事實上,一切具有高度創造力的傑出人才,他們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高水平的和諧發展。因素可以說,創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結晶。
(二)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的交融
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所意識到的僅僅是人的整個精神活動中位於心理表層的一個很小的部分,即顯意識,而人的大部分精神活動則存在於心理的深層,往往意識不到,屬於潛意識范疇。顯意識是主體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的、有目的、能控制的意識;潛意識則是主體自身意識不到並不能加以控制的意識,它包括各種各樣的先天的本能和後天的長期積累起來的儲存在頭腦中的知識經驗。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創造是顯意識和潛意識高度統一的產物。在人類整個創造活動中,總是有目的在支配著,創造的機遇總是光臨那些有準備的頭腦。因此,整個創造過程都由意識控制著。但是,在創造過程中,創造者長期的學習、經驗的積累、環境的影響以及對創造的強烈追求和思考,雖然沒有形成直接的可以明確顯示出來的結果,可它確實也會在心理深處潛意識地累積起來,積淀為創造的某種基矗可以說,在創造活動還在進行而無明確結果時,在創造的苦思冥想尚未獲得某種啟示而豁然頓悟之前,確實存在著一種「潛意識」狀態。在一定條件下,當創造成果出現時,這種潛意識狀態就過渡到顯意識了。可見創造是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交融過程。
潛意識是人類重要的信息庫,人的絕大部分信息,就以這種形式深藏在潛意識的汪洋大海里。人們可以在潛意識水平上處理並理解所見到的現象,潛意識能阻礙來自客觀的大多數刺激,而讓少數經過選擇的刺激信息進入潛意識思維過程。在顯意識思維過程中......
『貳』 創造力的重要性有哪些
所謂創造力,是指人們在創造性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是根據一定的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每個孩子都有這種能力。
既然創造力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能力,那麼,創造性思維能力又指的是什麼呢?
思維它有多種形式,有抽象思維、概念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意象思維、直感思維、社會思維、靈感思維、反向思維、相關思維等等,創新思維是其中一個。那什麼叫做創新思維呢?創新思維的概念,指的是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不要受什麼約束,要全新的。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的這樣的解答,這樣的方法尋找出來,這樣的思維過程,我們叫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它是相對於傳統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所有人都有的。我們每一位孩子,都有創造性思維,都有創新思維。
創造力,也就是創新思維能力,到底有什麼樣的重要性呢?
舉一個例子:兩個推銷人員到一個島嶼上去推銷鞋。一個推銷員到了島嶼上之後,氣得不得了,就發現這個島嶼上每個人都是赤腳。他氣餒了,沒有穿鞋的,推銷鞋怎麼行,這個島嶼上是沒有穿鞋的習慣的。馬上發電報回去,打手機回去,鞋不要運來了,這個島上沒有銷路的,每個人都不穿鞋的,這是第一個推銷員。第二個推銷員來了,高興得幾乎昏過去了,不得了,這個島嶼上的鞋的銷售市場太大了,每一個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個人穿一雙鞋,不得了。那要銷出多少雙鞋出去,馬上打電報,空運鞋來,趕快空運鞋。
同樣一個問題,常規思維與創新性思維,不同角度,得出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
再比如,小孩的創新能力也是需要大人去挖掘的。小學生問老師:老師,天上有一個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太陽?老師說:瞎說,「國無二君,天無二日」,怎麼會兩個太陽。如果是這樣,小孩的創新思維就被泯滅了,天上可能就有兩個太陽,五個太陽,宇宙無限,銀河系太陽系可能有很多,這個創新性思維就被埋沒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平常人他是傳統性的思維,常規性的思維佔主導,所以它的創造力發揮不出來。
一個孩子的創造力不是憑空而來的,這有一個過程。
首先,孩子需要有一個認知世界的過程。
如果要創新,至少需要對舊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在舊事物的基礎上,通過創造性思維,展開無限想像,從而發展成新事物。家長們在這期間,一定要鼓勵孩子摒棄呆板的思維,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同時,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想法,給予他們獨立的思考空間,這樣會更有助於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這樣既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又有利於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其次,讓孩子學會觀察新事物。
觀察力的培養,對孩子創造力的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從心理學來說,觀察力是體現一個人能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經過多年對大腦條件反射研究得出一條至理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可以這么說,現在的很多家長往往嘔心瀝血地教孩子去早早地學習寫字畫畫、唱歌跳舞,不僅費事費力,效果還不好。很少有家長去教孩子去觀察。很多家長不清楚大腦高級思維的啟動,大部分來自觀察,因此要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家長對孩子觀察力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
再次,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
作為家長,首先要認識到孩子動手實踐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動手能力的培養是鍛煉孩子手腦結合的良方,也是孩子身心和諧發展的必經過程。家長應該多創造條件讓孩子「想自己做事」,給孩子一個動手做事的機會,不能怕「孩子受傷」這種「過度好心」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也正是有了「動手做事」的基礎,孩子才會有提升創造力的空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更加能夠產生新的想法,更能夠用創新思維方式去解決問題。如果不讓孩子多動手,這種可貴的創新精神萌芽,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中,孩子能在模仿順從中長大,失去創造新事物的機會、條件和信心,而最終很可能成為平庸的、缺乏獨立見解的人,被時代所拋棄。
玩轉發明一直專注培養動手創造人才,並在這條道路上有了小小成果——已幫助幾千個家庭的孩子,動手創造了上萬件作品,其中有三千多項申請了專利。
孩子在這里不僅學到了發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到了思維能力,動手創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不管未來如何發展,這些孩子都有自己的主見,對待問題也有更多的解決辦法。
『叄』 什麼是創造力構成創造力的因素有哪些
創造力是產生新思想、新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個體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活動所必需的能力及品質。它可以是知識的創新,是新概念、新法則、新理論,又可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也可以是日常生活表現中的新觀念、新設想。
創造力的結構中有三個基本要素。第一要素是專業知識技能。創造不會憑空產生,必須基於前人的知識和成就。人們要在某領域具有創造性,獲得成就,必需要有該領域的基於良好認知結構的知識基礎和技能。
第二要素是創造能力和探究策略。創造能力是以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像為核心的能力組合,還包括敏銳的觀察力、高效的記憶力、穩定的注意力以及實踐能力。
第三要素是創造動機和人格品質。創造動機主要是指內部動機,是發自內心的創造慾望、興趣和自我激勵,而不是外部壓力,外部獎勵。從創造人格來說,強烈的創造意識、堅定的自信心,堅忍不拔的創造意志,勤奮、熱情、好奇、不因循守舊,忍耐模糊不清、不怕挫折、甘冒風險等良好品質都是創造不可缺少的心理環境和內部動力。具有這些品質,才能破除各種禁錮個人創造力的精神枷鎖,戰勝阻擾創造活動的各種心智障礙。
創造力是可以傳授和訓練的,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曾做過實驗研究,發現教學生學完一輪創造課程和訓練後,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幾乎成倍增長。說明創造思維能力和其他技能一樣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通過學習訓練和實踐活動能促進兒童創造力發展。
心理學研究發現,創造性思維主要由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構成。常見的幾種培養創造性思維的綜合性思維技巧和訓練的方法有:頭腦風暴法、PMI思考法、TEC思考法和信息交合法。——誠道則(如何趕超別人家的天才?)
『肆』 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第一階段計劃
課題研究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要在各科教學中精心設計,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是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促進教師自身創新能力,增強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與研究的原則:
1.普遍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層次性原則,即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確定不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
3.差異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考慮個體發展的客觀規律。
4.基礎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提倡創新並不是否認知識的傳承。創新是建立在知識傳承的基礎之上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以深厚廣博的知識為基礎的。
5.活動性原則,即要注重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動手操作、實驗探索、調查研究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結果,要在學生活動和探索的過程中激發、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6.激勵性原則,即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孩子的創新往往源於興趣、愛好,源於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異、質疑和問難,鼓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進行新的探索。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誘導和培養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精神培養的研究。
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以人為本,實踐創新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後進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
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培養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的規律和方法
2.在實踐中驗證和發展,完善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培養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種途徑,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去創造,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
4.探討在教學活動中,如何發揮教師的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優秀的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5.在教學活動中,激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的非常規解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總結出一套適合創新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創世紀人才的教學經驗,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搜集有關資料,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新形勢的要求為方向,探索評價培養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科學方法,迅速摸清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現狀,並在此基
礎上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模式。
2、行動研究法:嘗試用多種手段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3、經驗總結法:總結在實驗中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並在研究中收集資料便於今後總結解題。
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總結經驗,逐步擴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研究措施:
1,實驗前評估學生數學創造思維能力。
2,在每周兩節教研活動時抽出時間進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師進行專題發言。
3,利用每位教師定期舉行的研討課,進行交流探討。
4,實驗後進行全階段的效果測評與成果總結。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收集有關理論資料。
成立課題研究組,論證課題可行性,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法。學習有關理論,為實驗提供依據和指導,制定研究計劃。
2、實驗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實驗點展開實驗,對教學模式進行嘗試。
參與課堂教學試驗的教師每學期舉行研討課。
課題組進行綜合研討和評價,以點帶面,擴展全校進行課題研究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和調控進程,收集積累資料,學年末作階段性總結。
3、小結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伍』 創新研究在創造力的什麼是最容易取得突破
【單選題】 研究表明,創新研究在創造力的()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 【3
分】A. 發展期
B. 形成期
C. 高峰期
D. 合成期
答案:C
『陸』 什麼是創新創造性思維
什麼是創新思維
有人將其定義為: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內、外在有機的聯系,具有新穎的廣義模式的一種可以物化的高級思想、心理活動。
還有人將創新思維定義為: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創、具有明顯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也有另一種說法:創新思維是指具有新穎性,能解決某一特定需要(目的)的思維過程及其功能。
無論有多少說法,但反映創新思維的本質是一樣的。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所以,創新思維比之上述思維的其它形式,更能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
創新思維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一般認為人們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切對創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維活動,均可視為廣義的創新思維。而狹義的創新思維則是指人們在創新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創新成果的思維活動,諸如靈感、直覺、頓悟等非邏輯思維形式。
關於創新思維的含義,已有許多不同表述,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邏輯學會秘書長張家龍認為:創新思維是人們自覺地、能動地綜合運用性和開拓性成果的一種思維。在創新思維中,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是交織在一起的。邏輯思維可以發現新真理,這已為無數的科學實例所證明。在創新思維過程中,人們還應用非邏輯思維,靈感就是一種非邏輯思維。創新思維人人皆能具有,只是需要開發。南京金陵思維研究所、「邏大」創新思維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所長黃浩森則認為:創造力的產生要靠思維能力、想像力和觀察力,集中在一起就形成創造性思維,即人的智力。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創新思維是可以訓練的,區別僅在於通過訓練所取得實效程度的不同。高校大學生完全可以通過堅持不懈的培養和訓練增強自己的創新
『柒』 創造力和創新有什麼區別
1、概念不同。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性本領。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創新是在經濟和社會領域生產或採用、同化和開發一種增值新產品;更新和擴大產品、服務和市場;發展新的生產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於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並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
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創新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種創新。創新在經濟、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等領域的研究中舉足輕重。
2、創造力指的是在零基礎上,進行發明製造生產的能力,比如中國的核工業。創新則是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技術更新和升級,比如當下人們關注的企業轉型。
3、創造力是一種能力,而創新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結果。
(7)創新研究在創造力擴展閱讀:
培養創造力的方式
1,激發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特別是創造性想像,以及培養善於進行變革和發現新問題或新關系的能力;
2,重視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
3,培養求異思維和求同思維。
對於人來說,創造力不僅是天賦和才能,而且還是一種責任。創造力不是「deus ex machina」(解決一個困難的出乎意外的方法),也不能呼之即來,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閱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捌』 淺談提高幼兒創造力的方法,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您好,創造力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爸媽總是容易把創造力限定在創作藝術品、音樂作品的藝術能力上。簡單地說,創造力就是思考並做出反應的過程,是把想像的事情變為現實的能力,是用獨特的方式建築或者改造現實世界的能力。創造力是寶寶學習的動力,是寶寶重要的潛能之一。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許多能力,比如:應付變化、處理突發事件;把知識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整合先前無關聯的信息;用新方式運用舊信息;調整和控制自己的世界;更靈活地思考;使用各種材料;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寶寶的創造力,是他們發展以上所述能力的基礎。
擁有較強創造力的寶寶,一定敢於與眾不同、敢於冒險、富有創新精神,並且能夠創造性地迎接挑戰。【摘要】
淺談提高幼兒創造力的方法,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提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回答】
好的【提問】
您好,創造力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爸媽總是容易把創造力限定在創作藝術品、音樂作品的藝術能力上。簡單地說,創造力就是思考並做出反應的過程,是把想像的事情變為現實的能力,是用獨特的方式建築或者改造現實世界的能力。創造力是寶寶學習的動力,是寶寶重要的潛能之一。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許多能力,比如:應付變化、處理突發事件;把知識運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整合先前無關聯的信息;用新方式運用舊信息;調整和控制自己的世界;更靈活地思考;使用各種材料;與人溝通、交流、合作。寶寶的創造力,是他們發展以上所述能力的基礎。
擁有較強創造力的寶寶,一定敢於與眾不同、敢於冒險、富有創新精神,並且能夠創造性地迎接挑戰。【回答】
『玖』 大學生怎樣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新意識和和素質
我的第一個建議是,在學習中,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持續積累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礎知識和學習方法是創新成果誕生的良好基點,開闊的視野是大學生進行創新活動條件。優秀的創新成果都是飽含科技含量的,沒有堅實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知識底蘊,是不可能孕育出優良發明的。在大學期間,同學們一定要學好基礎知識,以及本專業要求的基礎課程。其原因是創新成果大都來源於基礎知識的深層次組合。另外,如果沒有打下好的基礎,大學生們也很難真正理解高深的應用技術。另外一個方面,學習的方法、開闊的視野也至關重要。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要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思考習慣。我們應該通過學術講座等方
式,使學生開拓視野,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第二個建議是,遇到問題試著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兩個推銷鞋子的推銷員,來到非洲。結果發現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的。其中一個叫苦連天,這么個地方怎麼會賣得出鞋子呢?於是打包回去了。另一個卻喜出望外,他喜出望外,多麼大的一個市場啊。如果所有的人都穿鞋子,那麼我的市場該有多大啊。看看,當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不一樣時,得出的結論是不是差別很大?
第三個建議是,多問問題才能更深理解。我想這一點大家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的感悟是最深的!
第四個建議是動手實踐。大學裡面有很多實驗,那些都是書本上的知識,但是每當我做完實驗後,感覺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就上了一個層次,真正實踐後就會對其有很深刻的影響,這些只有通過不斷的動手實踐練習才能得到的!
『拾』 創新研究在創造力的什麼階段容易取得突破
創造力(creativity)是指產生新異的(首創的,出人意料的)、高質量的、適宜的(有用的,滿足任務制約的)工作的能力。可以從以下方面理解:1、創造性的思維過程,主要是發散思維的能力;2、創造性的人格。
創新更多的時候是指產生新觀念、想法,常與發明聯系在一起,(innovation)。同時在不同的領域,又有不同的定義,如社會創新,經濟創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