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是什麼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是什麼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http://ecation.163.com/06/0320/11/2CLH3PO800291MUO.html
四大因素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http://hi..com/banzhongblog/blog/item/69c0a25956f00ad89d8204eb.html
是誰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http://q.163.com/lishishilun/blog/panjin2049/5631336520086238233547/#5631336520086238233547
Ⅱ 學校是否總是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呢我的結尾觀點是,在某種程度上,學校確實是扼殺了創造力,但學校也為學
學校如何扼殺學生的創造力
夏殷棕根據【美】肯·羅賓遜演講整理
這次會議有三個主題,其中之一就是人類創造力的偉大例證,從這些例證中我們意識到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完全不知道。我對教育特別感興趣,因為教育旨在將我們帶入我們無法掌握的未來。我們甚至無法預知這個世界五年後的樣子,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讓孩子接受教育。我們都認同一個觀點,孩子的特別之處正是他們的創造力,現在的教育提倡的是一個有奉獻精神的老師,能發現一個天才的學生。但我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是偉大的天才,而我們卻無情地扼殺了他們的才能,所以我想談談教育和創造力。我認為創造力和文化知識在教育中占同樣的比重,所以這兩方面我們應同等對待。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不錯的故事,我很願意講講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小女孩正在上繪畫課,小女孩只有六歲,她坐在教室的後排,正在畫畫,而她的老師評價她幾乎從不注意聽講,而在繪畫課上她卻聽得很認真。老師繞有興趣地走過去,問她「你在畫什麼?」她說:「我畫的是上帝。」老師說:「可是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這時小女孩說:「他們馬上就能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了。」諸如此類的例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孩子們願意冒險。對於未知的事物,他們願意去嘗試。即使嘗試的結果是錯誤的,他們也不懼怕。當然,我並不認為錯誤的嘗試等同於創新,但我們都知道,如果你不打算做錯誤的嘗試,你永遠不會創造出新的東西,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做錯誤的嘗試,等他們長大了,多數孩子都會喪失創新的能力,那就會使他們也懼怕錯誤的嘗試。這種情況也存在於公司經營方面,我們不能容忍任何錯誤,這就使得現在的教育體系成為最不能容忍錯誤的領域。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在扼殺孩子們的創造力。畢加索曾說過:「孩子們是天才的藝術家。」問題是我們長大後能否繼續保有藝術靈感。我堅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喪失了創造力,甚至可以說,我們所受的教育讓我們喪失了創造力。
五年前,我從英國搬到了洛杉磯。但搬到美國後,有些事使我印象深刻。如果你周遊世界,你會發現每個國家的教育體制都存在著學科等級制度,沒有例外。排在最前面的學科是數學和語言,接下去是人文學科,藝術排在最後,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如此。而且相同的還有,就是在藝術學科範圍內也有等級制。通常學校把美術課和音樂課看得較重要,然後是戲劇課和舞蹈課,沒有哪個國家的教育體系天天安排舞蹈課,但卻每天安排數學課,為什麼?為什麼不是每天安排舞蹈課呢?我認為舞蹈課很重要,我認為舞蹈課和數學課同樣重要,如果允許,孩子們會不停地跳舞,我們也一樣。我們都有體會,對嗎?事實上,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開始教導他們別的東西,以前是教他們走和跑,而隨著他們長大,我們更關注的是他們的頭腦。而且略微偏重大腦的一側。
如果你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來參觀我們的教育體系,帶著這樣的問題:「公辦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那麼當你看到我們教育體系產業化的發展,我相信,你就會明白是誰在真正從中受益,是誰被教導著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誰得了滿分,誰是第一名,關於公辦教育的目的,我想你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世界上所有的公辦教育都以培養大學教授為目的。難道不是嗎?因為大學教授是象牙塔尖上的人,我也曾是一名大學教授,也是塔尖上的人。我傾慕大學教授的學識,但我們不應該用這樣一個頭銜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分水嶺,其實大學教授只是360行中的一行,只不過他們比較好求知。在我看來,大學教授有個特點,雖然不是共性,但很典型,他們只用腦子生活,而且偏重於大腦的一側。用書面語來說就是他們腦體分離。他們只是把身體當作大腦的載體而已,難道不是嗎?這個載體可以載著大腦去開會,然後在會議結束後再去迪廳蹦迪。在那你會看到,成年男女在不和樂拍地瘋狂搖擺,期待夜晚的結束好回家寫篇關於蹦迪的論文。
注重培養學術能力的觀點根植於我們的教育體系之中,形成這種狀況還有個原因,所有國家的教育體系在最初建立時,也就是在19世紀之前,那時教育還不是公共事業,那時建立教育體系,是為了滿足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所以有兩點基本的等級原則,第一點,對工作最實用的科目是最重要的科目,這樣就能輕易地避開孩子們喜歡的科目,從小就不讓他們觸碰。理由就是,不這樣學就找不到工作,對嗎?別玩音樂了,你成不了音樂家;別畫畫了,你成不了藝術家。這些溫和的忠告,鑄成現在的大錯,全世界都被捲入到工業革命的熱潮。第二點,學術能力已經成為衡量好學生的主要標准,這些標準是那些大學自己制訂的。只要你思考一下就會發現整個教育體系,不論哪個國家的公共教育都是一種按部就班的程序,最終目的是為了考入大學。造成的後果就是許多很有天才的有創造力的學生被鈍化了。因為這些學生發現他們的專長在學校,並不受重視甚至還受到蔑視。我認為我們不能再這樣扼殺孩子們的天才了。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今後30年,全世界畢業的學生將超過過去的總和,這就是人口增長造成的,人口增長關繫到我們談論的許多話題,包括技術和技術變革對生產力的影、人口統計學及人口爆炸。很快,文憑就不再有含金量了,是這樣吧?我上學那會兒,有文憑就有工作,那時候你沒有工作,是因為你不想找。但現在的狀況是,孩子們有文憑卻經常呆在家裡打電腦游戲,因為以前只要學士學位的工作崗位現在需要碩士學位,現在還沒畢業的孩子將來就得有個博士學位才好找工作,這就是學術學位的通貨膨脹。這是整個教育體系坍塌的前兆。
我們必須從根本上反思我們評價好學生的標准。培養人才有三個原則,第一,多樣化,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不同,有的從視覺角度,有的從聽覺角度,你的從美學角度,有的從抽象角度,有的從動態角度。
第二,好學生應該是充滿活力的,如果觀察一下人類的大腦組織,大腦發育具有關聯性。大腦不應被分成幾部分,其實我認為應該創造性地把大腦看作一整套工序——生產有價值的原創想法的工序——這種原創想法往往來自互動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常規模式。大腦本來就是由神經來連接左腦和右腦,這個連接部分叫胼胝體,女性大腦中的這個部分比男性的厚。我認為腦部特徵可能使女性更善於應對頭緒紛亂的事情,雖然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我對於這方面的了解其實來源於我的親身體驗。我妻子在家做飯時,總是打打電話,和孩子說說話,給天棚刷刷漆。而我做飯時就會關上廚房門,不讓孩子們進來打擾,不打電話,這時如果我妻子進來我會很生氣,我會這樣對我妻子說:「苔莉,我在煎雞蛋,請別打擾。」
培養好學生的第三個原則就是個性化。我目前在寫一本書,書名叫《頓悟》,素材來自一些訪談,訪談內容是關於怎樣發現自身的才能。對於這點我很感興趣。激發我寫這本書的原因是一次對話。我采訪了一位很優秀的女士,也許很多人沒聽說過這個人,她名叫吉莉安 ·林尼,你們知道這個人嗎?應該有人知道吧。她是個舞蹈編劇,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作品,她編舞的作品有《貓》、《歌劇魅影》。她很有才華,我在英國看過由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她的作品,你們也看過她的作品。有一次,我和吉莉安吃午飯,我問她:「吉莉安,你是怎樣成為舞蹈家的?」她回答說說起來很有意思,她上學的時候覺得自己完全沒有希望,她上學那會兒是1930年代。老師給她家長寫信說:我們認為吉莉安患有學習障礙症。她無法集中注意力,她老是坐不安生,用現在的話講,那意思就是她有多動症,你們也這么想吧?但那時候是1930年代,「多動症」這個詞還沒有出現。那個老師用詞不當,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用「多動症」這個詞。於是,吉莉安去看病,她媽媽帶她去的,醫生讓她坐在椅子上,她把手壓在腿上,這樣過了20分鍾,她媽媽一直在向醫生講述,吉莉安在學校的表現:她在學校不安生,她總是晚交作業,等等。其實不過才是個8歲的孩子,醫生走過去坐到吉莉安的旁邊,對她說:「吉莉安,你媽媽跟我說了很多,現在我想和你媽媽單獨談談。你在這兒等一下,我們馬上就談完。」醫生和她媽媽出去了,但醫生在出去時把收音機打開了,收音機在醫生的辦公桌上,在他們走出房間後,醫生對她媽媽說:「我們就站在這兒觀察一下她。」他們離開房間後,吉莉安站起來,隨著音樂跳起舞來,她媽媽和醫生在門外看了幾分鍾,醫生對她媽媽說:「林尼太太,吉莉安沒病,她是個舞蹈天才。讓她去上舞蹈學校吧。」話說到這兒,我問吉莉安:「後來怎麼樣了?」她回答道:「我媽媽送我去了舞蹈學校,我無法形容那裡有多棒,那裡有多好,像我這樣的人,坐不住的人,我們必須在動態中才能思考。」他們跳芭蕾,跳踢踏舞,跳爵士舞,跳現代舞,後來她考入皇家芭蕾舞學校,成為芭蕾舞女主演,事業發展很成功,從皇家芭蕾舞學校畢業後,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吉莉安·林尼舞蹈公司,遇到了勞埃德·韋伯,《貓》的編曲者,她負責擔任過一些非常成功的音樂劇的編舞,她給數以萬計的觀眾帶來了藝術的享受,她也是個億萬富翁。可是,有人也許曾認為她有多動症,命令她「冷靜。」
我相信對於未來,我們的唯一出路,是貫徹一種新的人性化生態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們應重新定義,人類能力的多樣化。我們的教育體系培養我們的方式,正如我們開采地球的方式,以功利為目的。但是這種方式對於未來將不再適用,我們必須重新思考那些最基本的准則,也就是我們教育孩子的准則。我們倡導的是人類的創造性思維,現在,我們必須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小心地避開那些按部就班的規則,達到這個目的的唯一方法,就是運用創造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力,而且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培養他們。我們的任務是全方位地培養孩子,這樣他們才能面對未來的社會,順便說句,我們可能活不到未來那天,但孩子們會,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能在未來有所作為。
Ⅲ 誰在扼殺創造力
孩子提出的問題越多,那麼他在童年早期認識周圍的東西也就越多,在學校中越聰明,眼睛越明,記憶力越敏銳。要培養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給他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
類似於下面這樣的情況,一定曾經在你身上發生過。
在你讀書的時候,總是會做很多的習題。當某道習題的答案應該是A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同學卻都會選擇B。
為什麼呢?因為參考答案是B。
就這樣,在老師講評答案的時候,這些學生仍然認定答案是B,但是老師宣布的結果卻讓大家大跌眼鏡——參考答案印錯了。
於是,又會有許多學生長嘆一口氣:「我們剛開始的時候也選A來著。」
這是一個非常普及的現象,但是,同時也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第二種情況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家庭里,其中一個是中國家庭,另一個則是美國家庭,它們的相同點則是都有一個剛剛上學的孩子。
每當中國的孩子畫好了一張畫後,他總是會拿著自己的畫,飛快地跑到父母身邊讓他們鑒賞,同時會問題:「你看,我畫得像不像?」而每當美國的孩子畫好了一張畫後,則會向父母提問道:「你看,我畫得好不好?」
在這一字之差中,我們的思考就此開始。
關於第一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學生為什麼迷信標准答案?
在那些選擇B的孩子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脫離思考,直接抄錄了之的,另外一部分則是經過了思考,卻因為知識掌握不足而錯選B答案,然而最主要情況則是——本來選對了,看到答案後則放棄了自己的選擇。
無論是三種情況中的何者,都暴露出一個直接的問題——我們的孩子缺乏主見,缺乏自我精神,缺乏自我想像的能力!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情況呢?我們的學校教育固然要負一定的責任,然而最主要的責任,則應當歸結到這些孩子早年的家庭教育中。
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存在著太多的規矩,太多的標准,當孩子在如此種類繁多又死板教條的規矩、標准下成長時,所受到的要求、管制必然導致了他們逐漸失去了自信、失去了想像與創造的潛質,繼而變成無主見、無思想,無靈活性的「小機器人」。
當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此方面的缺陷時,便不能不為其感到由衷的悲哀。
關於這一點,有一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故事,頗為耐人尋味。
一天,3歲的小女孩朱迪告訴她的媽媽,她認識禮品盒上的字母「O」。媽媽聽後非常吃驚,於是便問她是怎麼認識的。
朱迪說:「是她的幼兒園老師克麗絲小姐教的。」
於是,這位母親在表揚了女兒之後,一紙訴狀把克麗絲小姐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該幼兒園剝奪了孩子的想像力。因為她的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O」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一切圓形物體,然而當她學會了26個字母之後,朱迪便失去了這種能力。鑒於此,這位母親要求該幼兒園賠償小女孩克麗絲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
經過審判,法庭得出的結果是起訴成立,判決幼兒園賠償小朱迪精神傷殘費100萬美元。
在這位母親因為女兒失去想像力而痛心不已,以至於不惜與幼兒園訴諸公堂的時候,幾乎我們的每位家長,都在為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認識幾個字而欣喜交加。
關於第二個故事,我們得到的問題是:為什麼在相同的情況下,孩子的問題會有如此大的區別?
答案很簡單,當我們的孩子第一次向父母展示他粉色的小熊畫作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像!真笨!熊怎麼可能是粉色的!」
反過來,當美國家庭的孩子作出相同的行為時,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一隻粉色的熊,真不錯,看上去很新鮮。」
於是在此之後,中國的孩子仍然會繼續畫畫,但是在他的筆下,卻再也不會有粉色的小熊誕生了;而受到誇獎的美國孩子,則會繼續自己的創作,繼續自己想像力的發揮,創造出藍色、綠色甚至銀色的其他動物來。
在中國,三千年的文明傳統為我們締造了太多的禮儀和規矩,當這些條條框框滲入到家庭中時,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教育成為了傳承這些條框的手段,幾乎每一代孩子都在這些條框的限制下生活,等他們身上與生俱來的創造性被剝奪一空之後,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規矩的傳承者,於是,調教下一代懂規矩、講禮儀的過程便再度開始了,如此周而復始,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我們整個民族在創造能力上的不足。
當我們了解到這樣的現狀後,一個新的問題又橫亘在我們面前:這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如此執迷於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Ⅳ 為什麼創造力既可以被培養也可以被扼殺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創造力與一般能力的區別在於它的新穎性和獨創性。它的主要成分是發散思維,即無定向、無約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方式。
那麼,該如何培養創造力呢?
一、富有創造力的靈感只賦予那些勤於鑽研的人
靈感的出現是在解決問題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時,由於受到某種因素的啟發,出現「頓悟」,使問題忽然迎刃而解。有人把靈感看成「天賜」,其實,「天才出於勤奮」。靈感是創造力的一個要素,而靈感的出現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功底。人們運用這些知識時,其中潛伏著的智力因素便又表現出來,可以解決更為廣泛的問題。譬如,一塊大石頭擋住去路,有的人馬上想到用撬棍把大石頭搬走。在另一種場合,如汽車陷入泥土裡,同樣想到了撬棍,甚至由此發明了新式起重機。
二、創造力來自不懈地追求創新的慾望
沒有很強的創造慾望,創造活動便不能進行。美國的電話發明家貝爾,少年時代智力表現平平,而且貪玩,但後來受到祖父的影響,喚起了強烈的求知慾,並對發明創造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少年時代便設計了一種比較輕快的水磨。這說明,創新的慾望與對創造的不懈追求是創造成功的重要條件。
三、頑強的意志是發揮創造力最寶貴的品格
在任何領域里,要想獲得成功,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與拼搏精神是不可能的。歌德說過:「沒有勇氣一切都完了。」良好的意志品質不僅表現為堅持到底的頑強毅力,還表現在辨明方向、看清利弊之後的當機立斷,能排除各種干擾,在挫折面前不回頭,成績面前不忘乎所以。」
四、虛心好學使創造力更豐盈
虛心好學,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超越自我的淺薄。你可根據自己設定的目標,准確地學習內容,能從所學的內容中推演出新觀念,並在與別人交談或日常生活中獲得靈感和啟發。
五、不拘泥於傳統的觀念,敢於標新立異
創造力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對原來框架的突破與發展,否則便不成其為創造。對大多數人來說,由於傳統文化觀念的束縛,很容易產生一種思想惰性,對他人超乎常規的想法和作法又往往多加指責。要想做出成績,重要的是要有打破定勢、標新立異的思想品格。
Ⅳ 究竟是什麼扼殺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什麼扼殺了國人的創造力呢?我們雖然打破了外表的封建,其實呢,我們內在的版封建絲毫沒有動權搖,創造需要開放的土壤,公平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做人的尊嚴。當自己辛辛苦苦創新成果,成了別人手中官場的籌碼,誰還有心思去用在費力不討好的創新上呢,還不如復制粘貼來得實實在在呢。
Ⅵ 現在的教育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嗎>
現在的教育還是有多種的,各有利弊。
應試教育給部分孩子一個光明版的將來,但一定程度權上的確限制了孩子的創造力與學習興趣,並對另一部分更適合其他方面的孩子造成很大影響;素質教育能夠更全面地發掘孩子的潛能,包括創造力,但有時候卻讓孩子敗在高考這個門檻前。個人比較傾向於素質教育,在保證孩子的興趣的前提下,大部分孩子還是能通過自己的愛好發展出自己的空間。
Ⅶ 從小到大,是什麼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
個人觀點,應該跟抄下面幾點有關,(1)性格,(2)環景,(3)文化,科學創造主要是把不知到的變成知到,把復雜的變成簡單。可中國文化總喜歡把簡單的變成神秘和復雜。比方:很簡單一句話,拿來轉圈頭被轉暈意思還設表達完。這種文化背景搞科學創造確實很吃力。(4)我國的應試教育也不適合創造,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空間,讓他們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Ⅷ 中國人的創造性思維是怎樣被扼殺的
傳統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中國孩子的創造力
Ⅸ 是誰扼殺了中國孩子的創造力
胡坤聖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中國人有沒有創造力?中國孩子是否缺乏創造力?舉身邊的兩個例子來回答。其一:有一次,早上學生到校,預備鈴聲一聲接一聲響起,學生們卻擁擠在教室門口,原來保管鑰匙的同學鑰匙忘記在家裡了。全班學生根本無法進班上課。作為班主任的我,萬分焦急,辦法用盡,正准備最後一招——砸鎖。這時,一個平時不起眼的小男孩猶豫再三,戰戰兢兢的走到我跟前,小聲說:「老師,我能把鎖打開。」情急之下,別無他法,只有默許他施展絕技。只見他找了把舊鑰匙,三下五除二,打開了緊閉的大門,大家蜂湧而進,上課依舊。其二例:去年有兩則消息常見諸報端,春天時,工商部門披露,市場上出現了一種人造雞蛋,其大小、形狀、甚至打開後裡面的樣式、口感,都和普通的雞蛋一樣,非專業人士且水準很高者很難辨別。這件事還沒有下文,到了夏天,市場上又在銷售一種人造豆腐,不用一顆黃豆,生產出來的豆腐暢銷各地,也許你我餐桌上吃的就是這種用化工原料,生產出來的人造豆腐。現在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中國人缺乏創造力嗎?不,中國人根本不少創造力。從孩子到成年人,都很聰明,盡管第二例有點諷刺的色彩,可說真的,即使化學家諾貝爾再生,也要由衷的敬佩中國人的創造力了。可一個鐵的事實又折磨著中國人的神經,據統計近四百年來世界重大的科技發明,無一出自中國人之手,諾貝爾獎自創立以來,沒有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獲得一項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方面的獎項。似乎在這些方面,國人的創造力一下子消失殆盡。連科學泰斗錢學森臨終之前,都上書國家總理,控告中國幾十年來教育的失敗。錢老的話沒有人想到去思考,也沒有人敢不信,好像人們一下子找到中國人與諾貝爾獎絕緣的原因了,是教育一步步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力,是學校和老師把原先富有創造力的學生變成了沒有創造力的」平凡人」。今天我要站起來大聲疾呼,不要把罪過都強加到老師的頭上,他們是有責任,可他們柔弱的肩膀承擔不起這么沉重的負擔,他們只是社會的一部分,其他的種種角色,學校、主管部門、家庭、社會,乃至國家,其實都在伸出一把把無形的黑手,共同扼殺著中國孩子的創造力。下面筆者從4個方面來加以解說: 一、 對分數的追求扼殺了孩子的創造思維。毫不誇張的說,現在中國社會是個考試的時代,全社會對考試、對分數的痴迷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學校要分數,老師重分數,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可僅僅老師嗎,家長要不要分數?可以說沒有多少家長不把孩子成績看的比命還重要,他們到校開家長會時,第一就是看孩子考了多少分,好老師壞老師的標准,也就是這個老師所教班的成績在學校排多少位。社會不要分數?從每年高考時各部門的緊張狀態就可看出,從媒體對高考的狂轟爛炸就能看出,從各地對高考、中考狀元的炒作追捧就可看出。升學率一下子成了一個地方進步的標志,成了一個地方發展的標志,甚至成了一個地方政績的衡量指標。在這樣的一個大環境下,學校怎能不把分數看成重中之重,否則怎麼向家長交代,向社會交代,向上級領導交代,又怎生存發展?政府向教育局施壓要成績,教育局向校長要成績,校長向老師要成績,學校制定種種規章制度,把分數和名次掛鉤,與工資福利掛鉤,與老師職稱掛鉤,與評優升職掛鉤。老師就只有辛苦自己和學生了,不問學生要還問誰要?考考考成了教師的法寶了,分分分就成了學生的命根了。學生只有沉浸在書本之中,作業之中。無休止的課程,大量的、重復的、機械的練習就成了學生唯一的生活。在這樣生活中長大的孩子,創造力和創造思維必然被一步步磨盡,沒有了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去做創造性的工作,怎能不勉為其難。 二、 好孩子的標准扼殺了孩子們的創造激情。當老師的都有一個普遍的心理,喜歡成績好的和老實聽話的學生。因此老實聽話也就成了老師心中好學生的重要標准。他們也以這樣的標准來塑造自己的學生。符合這個標準的就喜歡、就關心、就表揚、就給獎狀、就坐好位子、就做班幹部小組長。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孩子就是調皮學生,是壞學生,問題學生,就處處找錯,時時看守,只有批評,不喜歡、不關心、坐最差的位置,永遠沒有獎勵,永遠被管制被壓制,長期在這種好學生價值觀中耳濡目染的學生,長期被壓制的學生,只會越來越唯唯諾諾。他們哪敢質疑,哪敢提反對之聲,敢有叛逆之舉?前例幫我開鎖的小男孩提心吊膽也就不難理解了。其實不僅學生如此,看看周圍,哪行哪業,哪個部門,哪個單位,哪個領導喜歡不聽話的人,喜歡叛逆的下級,允許有反對聲音的存在。老師這樣對待學生,那麼老師自己在單位敢不老實,敢不聽話?除非你缺小鞋穿了,工人敢叛逆?公司員工敢叛逆?除非你和自己飯碗過不去了。部門人員敢不老實聽話,單位職工敢不老實聽話?下級敢在上級面前不強裝老實聽話,除非你和自己的前途命運過不去了。這樣老實聽話就成了全社會好人的共同標准。「外方內圓」成了中國人處世的准則,哪怕你內心再有自己的想法,有再深的城府,在領導面前,老闆面前,上級面前也要做出老實厚道的樣子來了。否則你就不在是大家心目中的好人了,你就很難再這個社會立足了,更別提做出一番作為來。國人做過一個統計,國家領導人大多清華大學畢業生,同樣地位的北大卻很少,姑且不論清華學子不去做科研,不去發展自己的專業這個問題。但考究兩校畢業生在官場近況差別的原因,筆者想起了「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來。清華學生大多理科,外表少言木訥,顯得憨厚老實,做事有條理,這樣的人才怎能不讓領導喜歡和放心。北大偏重文科,文科學生思想激進,做事冒進,再加上北大傳統思想的影響,北大畢業生肯定表現不出人們心目中老好人的樣子來。這樣的畢業生怎能讓領導喜歡,又何來自己事業的蓬勃發展呢?學生爭做好學生,全社會爭做老好人,有什麼危害?最大危害莫過於人雲亦雲,亦步亦趨,做事謹慎,做人小心,失去了創造的激情。殊不知,所有的創造都從質疑中來,從反對中來,從叛逆中長生,從否認前輩否認權威中產生。伽利略沒有反對的勇氣和決心,亞里斯多德統治了兩千多年的理論也許還要統治下去。請問什麼重大的理論的發現和提出,不是在顛覆前人的前提下產生的?沒有了創造性的思想,就沒有創造性的思維,沒有了創造的熱情就沒有了創造的舉動,就永遠失去了人類固有的創造力了。從這個意義上說,老師眼中的好孩子標准,社會眼裡好人的標准,領導眼裡的好下級標准其實是扼殺中國孩子、中國人創造力的無形殺手。 三、「安全重於泰山」扼殺了孩子創造的空間陶行知先生一生興辦教育,致力於教育救國。他辦學的宗旨是,教學與生活相結合,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在他創辦的育才學校,學生中間成立許多社團,或務工,或種菜,食堂由學生全權管理,學生學習音樂、繪畫,經常出外演出,為抗戰宣傳,為學校募捐。學生們大量在校外從事社會實踐活動,也因此培養了許多傑出的人才。試問在現今,有哪個老師能把孩子帶到校外,有哪個學校領導、哪個主管部門能同意老師把學生帶到社會。其實不是不能,而是不敢,我自己就10年沒有帶過學生春遊了,一句「安全重於一切,責任大於泰山」的口號就會讓所有老師望而卻步。學生們只能龜縮在教室里,向書本要分數了,也因此造就了無數的四隻眼、豆芽菜、眼高手低者、高分低能者了。也許有人說不是有好多的興趣班嗎?大家仔細看看,除了家長自主送去的外,學校內成立的所謂興趣班,興趣小組等,哪一樣不是帶著功利的目的,哪一樣能和當年的育才學校社團相比?到這里,筆者要慨嘆陶先生辦學的眼界、膽識,也慨嘆現如今,學校辦學的自主權竟然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