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俗點解釋M2增加和減少是什麼意思會有什麼影響
M0=流通中的現金;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其中,M2減M1是准貨幣,M3是根據金融工具的不斷創新而設置的。
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不僅反映現實的購買力,還反映潛在的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
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有危機風險;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有漲價風險。
(1)同業渠道創造的m2擴展閱讀: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認為,新增加了兩個指標,應該還不是此前央行公布正在研究的所謂M2+。但盛宏清則表示,將上述兩類存款納入M2之後,或許就是所謂的M2+。盛宏清表示,從銀行的角度看,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即是同業存款。
一般來說,該比值越高,經濟貨幣化程度越高,金融業越發達;反之,則經濟貨幣化程度越低,金融業越落後。根據國際經驗,該比值在一國發展初期一半是增加的,到達一定程度後,貨幣化將被證券化所代替,表現為穩定或者下降的趨勢。該比值最優為1.15:1,最高界限為2:1。
2. M2, M1 里包括的是什麼
M1:即宏觀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M2:即廣義貨幣。包括M1+准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住房公積金中心存款+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在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存款)。
銀行儲蓄額:即居民存在銀行的存款數量。
MMF: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s)是指投資於貨幣市場上短期有價證券的一種投資基金。
(2)同業渠道創造的m2擴展閱讀
M2、 M1的影響:
1、一般說來,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和貨幣性,隨時都可以直接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進入流通過程。
2、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由於可以隨時支取、隨時簽發支票而進入流通,因此其流動性也很強。
3、有些資產,如定期存款、儲蓄存款等,雖然也是購買力的組成部分,但必須轉換為現金,或活期存款,或提前支取才能進入市場購買商品,因此其流動性相對較差。
參考資料
網路-貨幣市場基金
網路-M1
3. 為什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是一本必讀書
如果說不少交易員通過閱讀《第一排》而躲過了2013年的錢荒,那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則是理解央行思路的最新參考。
作者:季天鶴,作者為萬門大學CFO,央行觀察特約專欄作家就職於人行貨政司和貨政二司的李斌和伍戈的新書《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於2014年12月出版。該書是繼貨政司副司長孫國峰的《第一排》之後在同一方向上的新探索。如果說不少交易員通過閱讀《第一排》而躲過了2013年的錢荒,那麼《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則是理解央行思路的最新參考。人民銀行的分析框架和市場框架並不相同,只需打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券商的分析報告即可發現。原因當然很多,但或許有兩條比較重要,一是央行了解自己的口徑而外界並不了解,比如作為法定準備金計算基數的「一般存款」的數量和會計具體科目,以及超額准備金的數量等。二是對於央行網站上每月公布的統計報表,市場雖然和央行有同樣的信息集,但解讀方法並不相同,而閱讀人民銀行發表的論文和專著,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大家。《信用創造、貨幣供求與經濟結構》系統地總結了央行在先前披露在報告中的零散分析,特別是在貨幣創造,離岸人民幣,以及貨幣與物價和產出的關系這三方面。在貨幣創造方面,作者沿襲了孫國峰先生的框架,使用資產負債表的分析方法,明確批駁了市場流行的諸如「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會使准備金總量增加」、「吸收存款以發放貸款」、「為滿足法定準備金需要而吸收存款」等觀點。此外,作者還著重分析了同業業務如何影響貨幣的創造,細化了發表在2013年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關於貨幣創造的同業渠道的分析,對於深入認識銀行間市場和實體經濟融資的資金價格有非常大的幫助。在離岸人民幣方面,作者採取了和中國銀行王永利先生相同的清算視角分析,指出離岸人民幣存款是以境內央行和銀行共同作為「央行」的境外銀行信用創造的結果,境外存款匯入境內對境內貨幣量的影響由當前三種清算模式所決定。清算行模式下的資金流出和境內居民春節前提取大量現金的情形相似,代理行模式和銀行存款流入余額寶的情形相近,而NRA模式則和銀行間季末拉存款或本行內存款轉帳的情形相近,因此在分析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貨幣與物價和產出的關系方面,作者致力於解釋高M2/GDP和低通貨膨脹率這兩個看似矛盾的現象,觀點沿襲了央行一貫的關於融資結構以及高儲蓄率的觀點,即銀行融資本身創造貨幣,而無中介的融資在創造信用的同時並不創造新貨幣而僅是貨幣的轉移,高儲蓄率減少貨幣流轉而使當期新增貨幣和GDP脫鉤,而儲蓄存款不能為融資方提供資金會加劇融資方對銀行體系的需求。此外,作者還指出,投資拉動型增長產生了對信貸的大量需求,在貨幣上便體現為高貨幣增長率和貨幣量。對於低通貨膨脹率,作者認為存在兩個市場,即競爭性部門和壟斷性部門,前者多用CPI衡量,增長率較低,但後者則價格上漲明顯,大量貨幣在壟斷部門流動從而抬高價格,而為購買更高價格的壟斷產品則形成更多儲蓄從而擴大貨幣量,造成競爭性部門的價格增長乏力。從更深層次來看,作者其實是在探討央行是否應該考慮資產價格作為貨幣政策制定的考慮因素。更高的資產價格一方面會造成傳統的財產效應,以及對投資品供給的帶動,另一方面也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而後者對貨幣結構存在直接影響,應予以注意。補充和疑問或許有三點。首先,關於貨幣創造的渠道,作者沿襲傳統分析方法,從貸款、購匯和購買債券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更基礎的角度或許是直接從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看,即銀行一種資產的產生,對應的是另一種資產的減少,還是銀行自身負債的增加。若是前者,則沒有新增貨幣,而後者則會產生新貨幣。通過列舉具體的金融產品,很容易被產品蒙蔽,例如作者自己也提到,銀行購買其它銀行的資產不會派生貨幣,而是銀行之間超額准備金的轉移,但在關於銀行同業渠道創造貨幣時,作者又描述了銀行間買入返售交易如何創造新貨幣。所以,具體分析產品會有一定局限,畢竟產品層出不窮,但一旦抓住資產和負債的變化則會清晰很多。第二點是關於影子銀行的。作者雖然論述了影子銀行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提出如果沒有對商業銀行負債方的存款貨幣數量造成影響,則該影子銀行沒有創造貨幣。但影子銀行真正的問題是擴大了貨幣的范圍,如同我的余額寶份額遠超我的銀行存款一樣,因為余額寶份額和銀行存款一樣容易用於支付。如果余額寶也像米什金描述的銀行一樣,投資債券,再從其他人那裡吸入銀行存款成為份額,那麼余額寶就實現了信用擴張,創造了余額寶份額,亦即影子銀行的貨幣。影子銀行的關鍵在於以商業銀行存款作為自己的准備金,因此即使原有的商業銀行存款不變,影子銀行會擴張出新的貨幣。第三點是關於離岸人民幣的。作者描述了離岸人民幣的存款派生模式,在該模式中,企業存入人民幣存款形成境外銀行持有的資產,銀行保留部分資產作為准備金,剩餘資產貸出,從而通過貨幣乘數形成存款派生。但作者自己也在第三章提到,創造貨幣並非要在一家銀行進行多次存款和貸款業務才能實現,更非諸多單個銀行匯集為銀行總體業務而產生的奇妙效果。那麼離岸銀行是否需要多次流傳才能派生存款,便成為了本書沒有回答的問題。最後,非常感謝李斌和伍戈二位作者在書中展現的精彩分析,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更多的讀者帶來新的啟發。
4. 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是如何創造貨幣的
我是一個理財師,對於您的問題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是如何創造貨幣的的這個問題,首先要糾正一下,先說一句金融機構購買債券,同業運用不會創造出貨幣,那麼我主要需要糾正的有幾個方面的問題,您參考:
第一、金融機構購買債券,是一種債券的投資行為,也是貨幣變為債券之後的一種置換行為,產生的價值是利潤,但是不會產生新的貨幣,這點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引起理論上面的誤解。
第二、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國債,或是其他地方城市發出的地方債,以及經過國家批準的企業債,性質屬於投資行為,也就是一種有未來預期的投資,目的是對未來債券收益的一種獲取,所以沒有任何的創造貨幣的概念。
第三、人民幣的出現是我們國家作為經濟衡量產生的貨幣,而貨幣的創造是根據國家的實際生產力進行的,綜合國力也是其中的一個參考,另外一個參考是國家的經濟總量,如果這些不變的話,那麼不會產生和創造出貨幣。
第四、我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把金融機構的信用創造活動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之內,這是國家為了,防止金融部門出現過度加杠桿和順周期波動,在這樣的局限之下,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貨幣被創造出來。
綜合上面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出金融機構的債券購買,屬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濟活動,跟貨幣創造沒有任何的比如聯系,而且也是兩個不同概念,所以大家在日常研究經濟中,千萬不要混淆。
5. 去杠桿和強監管使得M2在低位運行了嗎
短期看,去杠桿、強監管使得M2在低位運行。2017年以來,在去杠桿形勢下,多個金融監管政策密集出台,要求金融機構嚴格控制杠桿率、禁止過度期限錯配、嚴禁監管套利等。如2017年底,針對資管業務存在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監管套利、剛性兌付等問題,設定了統一的標准規則;針對「現金貸」亂象,明確了原則底線,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清理整頓措施等。
據央行初步測算,2017年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全年同比少增,下拉M2增速超過4個百分點。同時,貨幣持有主體的變化對此也有所印證。2017年末,金融機構持有的M2增長7.2%,比整體M2增速低1個百分點,住戶和企事業單位持有的M2增速則高於整體M2增速。
6. M2的最新現狀
中國央行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4825億元,預期為5700億元,前值為6246億元;中國12月貨幣供應M2年率增長13.6%,預期增長13.9%,前值增長14.2%;中國2013年新增人民幣貸款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中國12月貨幣供應M1年率增長9.3%,預期增長9.0%,前值增長9.4%;12月貨幣供應M0年率增長7.1%,預期增長8.0%,前值增長7.7%。
中國四季度外匯儲備余額為3.82萬億美元,前值從3.66萬億美元修正為3.6627萬億美元;中國2013年社會融資規模17.29萬億元,比上年多1.53萬億元。
中國央行表示,將不會收緊或放鬆貨幣政策,2013年M2和貸款數據基本達到調控要求,2014年將保持審慎的貨幣政策。
2013年年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110.6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狹義貨幣(M1)余額33.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6萬億元,同比增長7.1%。全年凈投放現金3899億元。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衡量貨幣超發不超發,要看物價、GDP和就業,只要物價沒有大幅上漲,就不能說貨幣存在超發。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們做到了相對的高增長和低通脹」。昨天,就「中國貨幣是否超發」問題。貨幣政策本質上是在CPI、經濟增長和就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貨幣是否超發,要看GDP、就業和物價,只要物價沒有大幅上漲,貨幣就沒有超發,「最近十幾年來,我國的物價漲幅平均為2%-3%,而我國的經濟增長最近10年接近9%-10%,可以說中國經濟實現了相對的高增長和相對的低通脹,貨幣政策為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2013年我國新增貸款8.89萬億元,同比多增6879億元,是繼2009年後的次高水平,2013年創下4年來的歷史新高。2009年至2012年,我國歷年人民幣貸款增量分別為9.59萬億元、7.95萬億元、7.47萬億元和8.2萬億元。
盛松成稱,2013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為17.29萬億元,為年度歷史最高水平,比上一年多1.53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保持適度增長,融資結構進一步多元,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
2014年7月15日,央行公布2014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其中,M2餘額120.96萬億元 同比增長14.7%。
中國人民銀行2015年1月15日發布2014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2.2%,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個和1.4個百分點,2014年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同比多增8900億元。
2015年2月13日,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創下歷史新低。不過,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47萬億元,超過市場預期。
央行數據顯示,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4.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4個和2.4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10.6%;流通中貨幣(M0)余額6.30萬億元,同比下降17.6%。1月份凈投放現金2781億元。
央行2015年4月14日日公布201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增長11.6%,狹義貨幣增長2.9%;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3.68萬億元,人民幣存款增加4.15萬億元;3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3.69%;3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3.73萬億美元;一季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1.65萬億元。具體如下:
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7.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9個和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3.72萬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2.7個和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6.2萬億元,同比增長6.2%。2015年一季度凈投放現金1690億元。
2015年5月13日,央行官網公布了2015年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8.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5個和3.1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3.64萬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上月末高0.8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1.8個百分點。4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9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3.4%。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6.61萬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個和0.3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079億元,同比多增1855億元。
2015年6月11日,央行官網公布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狹義貨幣(M1)余額34.31萬億元,同比增長4.7%;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9008億元,外幣貸款減少2億美元;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3.23萬億元,外幣存款減少138億美元。
2015年7月14日,央行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報告,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6.56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371億元。
2015年11月12日,央行公布10月金融統計數據,10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6.10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4個和0.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37.58萬億元,同比增長14.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2.6個和10.8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5.99萬億元,同比增長3.8%。
這是自2011年1月以來的57個月,M1同比增速首次超過M2,M2、M1的剪刀差實現逆轉。理論上來說,M1同比增速越是高於M2增速,意味著貨幣供應量存款活期化傾向越高,經濟活力越高。
2015年12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11月份的金融數據。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7.40萬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2個和1.4個百分點,創下近一年半以來的新高。
2016年2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1月金融數據,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41.63萬億元,同比增長14.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7個和3.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41.27萬億元,增速再次向上突破至18.6%,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3.4個和8.1個百分點。1月M1與M2增速差再創2011年以來最高值。
2016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139.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3%;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40.1萬億元,增長15.2%;流通中貨幣(M0)余額6.3萬億元,增長4.9%。
7. 我國新增貨幣投放有怎樣的特點與上年年末貨幣增速相比,M2的增速下降何以會比M1大原因何在
差不多作業要交了,要不就採納我吧,肥水不流外人田。
8. 貨幣市場基金納入M2有什麼意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公布1月份金融數據的同時也調整了廣義貨幣(M2)的統計口徑。1月份,人民銀行完善貨幣供應量中貨幣市場基金部分的統計方法,用非存款機構部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取代貨幣市場基金存款(含存單)。
據介紹,這是1994年以來,央行第四次調整M2統計口徑,也是央行首次納入銀行存款以外的項目。2011年,非銀存款統計入M2後,M2主要由4個方面構成:流通中現金(M0)、企業存款、居民存款和非銀存款。在經過上述調整後,未來非存款機構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將正式納入M2的計算基礎。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認為,將貨幣市場基金直接納入M2,有助於完善貨幣供應統計。近年來,我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迅速成長。根據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末,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為6.74萬億元,相當於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的4%左右。「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比較高,使用方便,對於貨幣供應量的影響比較直接,同樣具有貨幣創造的功能。」王有鑫說。
「隨著貨幣市場基金規模持續升高,給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和央行貨幣政策調控帶來較大影響。」王有鑫表示,從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看,在各類貨幣市場基金出現之前,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相對簡單,負債端主要是存款,資產端是各類貸款和債券。隨著貨幣市場基金的發展,負債端結構變得愈加復雜,部分活期存款從銀行體系流失,轉而購買收益率更高的貨幣市場基金,再通過協議存款或同業存單等渠道迴流銀行體系,拉長了負債鏈條,同時造成負債成本提高。將企業和個人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直接算入M2的統計中,無疑有利於加強金融監管。
此外,這也符合當前市場主體資產配置形式多樣化和支付手段智能化的變化趨勢。業內人士認為,從貨幣屬性和資金來源角度看,貨幣市場基金與銀行存款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主要是從居民和企業存款中分流而來,轉而以新型金融產品的形式存在。對於居民和企業來說,只是持有形式發生了變化,本質上並無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口徑調整扣減貨幣市場基金存款(含存單)後,並非加入全部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而是加入非存款類部門持有的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廣發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這種方法有效避免了重復計算問題。也就是說,存款類金融機構持有貨幣市場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於居民、企業或者非銀存款,已經在既有M2匡算范圍內。
據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按照新的統計口徑,1月末M2餘額擴大1.15萬億元,同比增長8.6%,而按照之前的方法統計,1月末M2增速為8.5%,前後變動並不是很大。「這更多的是表明監管層希望優化對貨幣市場基金的管理,使M2增速更好地反映貨幣供應量,以便更加精準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和把握金融去杠桿的力度。」王有鑫表示。
貨幣市場需要調控的。
9. m2包括外幣嗎
M2是指經濟學中「廣義貨幣」;
其主要由:(流通中現金)+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構成;
它反應的一國現時購買力同時也反映了潛在的購買力,理論上不包括外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