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象的發展對日後創造性的發揮具
②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您好:
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或正在萌發的創造力,創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自信、自立,興趣廣泛,喜歡探索、情感豐富等,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幼兒寶寶們的創造力開發。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家庭創造力的培養
1、創造始於不滿,鼓勵孩子不要滿足於現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積極獨立思考,不盲從,不迷信別人,主動探索,從多角度、多方面地想問題,看事物,發現事物的不足,敢於探索研究並發表獨特的見解。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相信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動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鼓勵和啟發他想辦法克服和解決,但不能越俎代庖。
2、創造始於問題。引導孩子勇敢提出問題。平時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喜歡問「為什麼」,這正是孩子學習的最好時機。面對孩子的 「為什麼」,父母都知道要耐心回答,但其實最好的方式是先問孩子自己的答案,讓他有機會先思考,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信息。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回答再繼續提出新問題,藉此來引導孩子發掘出更多的想法,並一步步找到答案。孩子無數個問號中孕育著創造力的萌發。
3、創造源於想像。豐富的想像是創造的翅膀,是孩子創造性學習、創造性活動的基礎和不可缺少的條件。激勵創造力的發展想像是一種形象思維,它是以記憶的表象為基礎,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孩子在進行創造過程中,必先以想像為先導,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的意向,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明智的家長總是根據孩子的想像力進一步激勵,引導孩子去實現其創造構想。比如可以提供畫面、景物、音樂、文字等,引導孩子展開聯想;還可給孩子提供故事的起因,讓孩子推斷故事的經過和結果,或提供故事的結局,啟發了想像故事的起因和情節,或變換角度改編故事等。此外,給孩子提供適當的圖書、玩具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孩子太小不識字,但是書中色彩鮮艷、美麗的圖畫對孩子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講解書中的內容,幫孩子想像自己是書中的角色,使他體會每個人的感受。
4、創造是獨特而新穎的。如果孩子能提出不同尋常、出人意料的問題,能回答出新奇的觀點,這正是他們的難能可貴之處。此是,家長千萬別早早地把孩子的創造力給抹殺了,應從中及時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地方,對孩子的新奇念頭、大明想像等進行稱贊和鼓勵。要接納孩子的邏輯觀,而不要要求孩子習慣成人的思考架構,由於尚未受到太多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孩子的想像力本就天馬行空,父母要試著欣賞孩子的創意,多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
5、創造成功需要大量實踐。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使孩子養成勤於思考,敢於質疑,勇於動手的好習慣。激起他們的創造發明的熱情可以多讓孩子搞些小試驗、小發明,使孩子觸類旁通,從中獲得創造成就的勇氣和信心。
6、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說興趣是激發孩子創造力的發動機,當孩子對某件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時,就會主動運用各種感官去看、去聽、動口說、動腦想、動手操作,積極探索,孩子的興趣越濃,就越能充分調動其創造性思維的活動。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玩水、玩沙、捉螞蟻、捉蝴蝶、做游戲等,這些自發的興趣是孩子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基礎,家長們應該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多看看,多聽聽,滿足孩子的興趣,為孩子的創造力開發奠定基礎。同時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因為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探索知識奧秘的動力。好奇心愈強想像力愈豐富,創造性就愈高。孩子對許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牛頓由於好奇蘋果落地的原理而反復探索,後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瓦特少年時曾為壺蓋被水蒸汽頂起而驚奇,最終發明了蒸汽機。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大膽去想,允許他們創造性地嘗試。
7、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古今中外做出巨大貢獻的、富於創造的人都具有熱愛事業、興趣廣泛、情緒樂觀、自尊自信,持之以恆,不怕困難的特點。因此,家長在重視和開發孩子的智力時,不能忽視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放手讓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拆拆」、「裝裝」、「試試」的自由,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因勢利導,使他不怕失敗,勇於進取。
8、創造活動來自生活。生活中有太多事物都是激發創造力的泉源。提供一個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與探索的環境。另外,還要提供足夠的游戲與學習素材,例如:畫紙、彩筆、各式玩具等,這些都是輔助孩子發展創造力的重要工具。
9、人的發展需要鼓勵。學會欣賞孩子的作品。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極為精彩的,他們展現自己的心靈世界的方式也是極為豐富的。要學會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欣賞孩子的每一次表現,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有創意的變化,一句新的詞語,一首不成調的歌曲,作為家長都要真心地發出贊嘆,鼓勵他們繼續努力。那樣,孩子是會很開心的。「創作」的靈感就一發而不可收了。
總之,創造力是一個孩子智力和能力的標志,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決於後天的培養。每位家長都應該做一個有心之人,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學會欣賞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廣闊的空間,除了努力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外,同時關注和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即興趣、意志、性格、動作、情感等方面,使孩子的創造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將來成為一個具有很高創造力的有用之才。
③ 如何引導幼兒進行創造性地建構活動
學前教育專家提出「在自由游戲中,教師必須提供適時、適當的幫助,只有這樣,游戲的教育作用與價值才能充分地實現與發揮。」正如《幼兒園游戲指導》一書中指出的那樣:「游戲活動要成為有益的活動,有賴於老師對游戲的組織與指導。」 實踐中我認為:建構游戲中老師的指導既要讓幼兒學習結構的技能,又要保證幼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地發揮,還要注重幼兒之間協商、合作能力的培養,從而使游戲的教育價值和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對大班幼兒建構游戲進行指導,我們嘗試著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指導幼兒學會使用輔助材料裝飾建築物 案例一: 屋頂花園 柯柯用實心積木專心地搭好了一座高樓,高樓搭建得很高,用了很多積木,造型也很別致,我鼓勵他:「柯柯,這高樓造得太好了,一會兒我請大家來參觀參觀,你還可以請別的朋友幫你想想法,讓這幢高樓更漂亮,好嗎?」柯柯聽了點點頭,忙喊正在修高速路的胡可欣來看,幫忙出主意,胡可欣建議在屋頂中插花,修成屋頂花園會更漂亮。柯柯看了看他搭出的清一色高樓,想了想,感覺欣欣說得對,就急忙到材料筐找來一把花、一塊泡沫板一枝一枝地插花,插了四五枝花時,他好像沒有興趣了便叫道:「胡可欣你來插花吧,我幫你修路」胡可欣堅決地答道:「不,我會修路,你自己插花吧!
④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進行幼兒創造性的教育培養
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的培養,平時就可以多去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樂高或者積木類的玩具,去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慢慢的在創造力上得到提高。
⑤ 如何進行幼兒創造性的教育培養
給幼兒准備一些材料,讓幼兒自我去玩,並引導幼兒去自己創造一些事情,來培養自己的創造性。
⑥ 如何指導幼兒創造性游戲
創新能力是由人的創造性思維品質與創造性個性品質綜合而形成的一種能力。創新性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維的流暢性、變意性;創造個性品質主要包括好奇心、想像力、挑戰性和冒險性,為此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孩子們2歲半到3歲半進入幼兒園,要在幼兒園生活、學習3到4年的時間,這正是幼兒腦細胞增值快、大腦皮層發育旺盛,創新思維發展迅速的時期。心理學研究證明:」3歲半到5歲的孩子十分富於幻想,創造萌芽時有顯現,表現出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期間孩子們興趣十分廣泛,好奇心很強,思維定勢少,求知慾望強烈。細心的教師和家長會發現這一年齡的幼兒常會喋喋不休地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常使教師們應答不暇。
每個孩子都有創新的潛質,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嚮往對任何事物都想探個究竟,所以這時各種各樣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們的親密夥伴,更是孩子們開展各種游戲的基礎,而結構游戲則是利用許許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膽想像的空間,有利於孩子創新能力的培養,下面我就談談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點滴體會。
一、提供豐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給幼兒創造能夠創新的氛圍與機會
幼兒園的學習形式主要是活動,尤其是游戲活動。游戲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發展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與材料、同伴、教師相互作用的活動得到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提供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各種結構游戲玩具,如:積木、積塑片、膠粒、插塑、橡皮泥、飲料瓶、毛絨玩具、各種紙箱、廢紙盒、剪刀、玉米皮等,這些材料最大特點是孩子們不受任何約束,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構建活動,如:用積木、紙箱可搭建各式各樣的房子或構建自己心目中喜歡的汽車、飛機、輪船等,用橡皮泥可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動物、人物等,用飲料瓶、紙盒、剪刀等各種廢舊物品可粘貼各種花籃、紙娃娃、拉力車等,通過這些構建活動,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和創造,發展創新能力
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幼兒多實踐,大膽想像和創造。同時教給他們創造的方法,在構思上則是更多地鼓勵那些獨特的想像和創造,從而發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引導幼兒圍繞中心主題內容進行構建
在結構游戲中幼兒構建的內容是否生動、形象,是否豐富,往往反映了幼兒的思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以「美麗的城市」為主題的游戲中,先引導幼兒說說「美麗的城市」應構建哪些物體,幼兒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說:「有寬敞的大街、高樓大廈、超市、動物園、、學校、橋、公園」等,然後孩子們像玩角色游戲一樣進入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構建。他們幾個人圍在一起,動腦筋,發揮想像,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樓大廈」、「動物園」、「超市「等。教師是城市的總設計師,將孩子們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區域,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辛苦勞動和創造,一座富有想像力的城市誕生了。像這樣的構建活動,孩子們的建構作品有豐富完整的特點,孩子的創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引導幼兒根據材料的結構功能、造型特點建構物體形象
結構游戲的材料種類繁多,結構功能也不盡相同,通過孩子們自己想像、創造,用同一種結構材料可建構出同一物體形象。在這樣的結構游戲中,教師的指導重點是打破幼兒思維定勢,引導幼兒從可以選擇一種結構材料到選擇多種結構材料,從構建單一的物體形象到構建豐富的物體形象,如:在構建大橋時,我們可讓幼兒欣賞圖片或影像資料,啟發幼兒大腦想像,巧妙構思,在此基礎上構建出懸索橋、雙層橋、高架橋、立交橋、浮橋、跨海大橋、隧道等各式各樣的大橋,這時幼兒的創造能力、創新能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三、表揚鼓勵、點燃創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問是創新力的萌芽。在實踐中幼兒的思維方式是從提問開始,在解答問題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由於孩子意志薄弱,還不能正確對待各種困難和挫折,教師要鼓勵他們動腦思考、動口提問、動手操作,因此,當孩子在結構游戲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要多鼓勵、多表揚,增加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
此外,教師對幼兒正在進行的構建活動不斷提問,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對幼兒的思維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有利於幼兒的創造發展。
幼兒在創造過程中。只要有點滴創新,老師要充分肯定和贊揚,使孩子體驗到創造的樂趣,從而激發孩子更強烈的創造意願。如:在指導孩子用各種廢舊紙盒拼裝汽車的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自由發揮,啟發他們用紙盒做車身,用橡皮泥和飲料瓶做車輪,剛開始孩子們熱情很高,但由於材料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難度,因此孩子們失去了信心,這是我及時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經過不懈努力,孩子們終於完成了「小轎車」、「大客車」、「貨車」「吊車」等各種造型,看著自己親手構建的玩具,孩子們高興極了,這樣的構建活動,不僅可發展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還可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⑦ 如何促進幼兒的創造性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幼兒在探究興趣的作用下把一件新玩具給拆毀了,或者 把父母喜愛的物品給搞壞了,父母應該怎樣處理?聽朋友說了件事頗受啟發:廣西某畫家為國慶展覽作畫時,因接待來訪的客人離開了畫室,孩子出於好奇和表現, 用畫筆在父親即將完成的畫稿上塗了幾筆,使一幅優秀作品遭到了破壞,而這位父親並沒有責罰孩子,而是從孩子的表現中看到了幼兒創造的萌芽,於是他便為孩子 提供了學習和創造的條件,而孩子終於在美術方面有了驚人的發展,其作品《百猴圖》不僅受到國內專家的好評,而且被國外美術大師稱為驚世作品。可見,幼兒創 造性的培養是何等的重要。 創新必須從娃娃抓起,幼兒教育的改革目標更需要定位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隨著時代的發展,培養具有創造才能的人已經成為教育中 的一個重大問題。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未來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檢驗孩子智力水平的重要依據。幼兒期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這個時期幼兒語言發展也十 分迅速。那麼,如何在語言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 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首先,老師自己要有豐富的想像,要會想像,保持一顆童心,引導孩子積極思考、想像,開啟創新的門扉。如在活動中經常問:這像什麼?他們怎麼了? 還有誰會來幫助他呢?他為什麼會哭呢?等等。其次,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輕松的、自由的語言交流環境。孩子都喜歡與同伴交往,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往往無拘無 束,爭先恐後地發言。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平等的態度與孩子交往,讓孩子感覺和你沒有距離,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交談的興趣,如:「老師很喜歡你」, 「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我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等等。讓孩子感覺和你親,才能暢所欲言。老師可以設置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孩子與同伴三三兩兩的討論交 談,表達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激發了幼兒語言表達的興趣。 另外,在語言活動中,提問要有科學性,要能啟發幼兒的發散思維,要善於提出不同層次的開放性問題,因為幼兒能否成為活動的主人,積極參與活動, 發展思維能力,關鍵在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因此,在設計每一個提問時,首先把幼兒放在主體的地位,注意向他們提出多樣性、啟發性和能激發他們想像的問題, 發展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如在談話活動《假如我是孫悟空》中,我向孩子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假如你是孫悟空,你會做什麼?怎麼做?孩子們馬上進入角色,思維活 躍起來。有的說:「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會變成一個隱形人,幫助警察叔叔捉壞人。」有的說:「假如我是孫悟空,我會變成宇宙飛船,帶人們到天上去旅 行。」……看!孩子們的想像是多麼的豐富和有創意。又如在故事《小河馬有用處》中,老師問幼兒:「小河馬找到了自己的用處,小朋友,你有什麼用處呢?你可 以怎樣做?」啟發幼兒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對這一系列的思考,幼兒能逐漸理清思路,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 激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 思維定式是指在學習過程中人的思維表現了某種趨向性,這種思維有一定積極作用,在遇到同類問題時能輕車熟路,得心應手,但是消極作用也不容忽 視,常常阻礙人們運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使思維受到限制,難以發揮創造性。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幼兒突破思維定式,激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使思維向多 向性和發散性轉變。 在文學活動中,啟發幼兒的思維。 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是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展示了優美的語言藝術,能為幼兒提供全面的語言學習機會。如在教學《烏鴉和狐狸》 時,老師提問「狐狸是怎樣讓烏鴉開口的?」甲幼兒回答說「狐狸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好聽,請你唱一首吧!」乙幼兒回答「狐狸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 好聽,唱一首給我聽吧!」由此可見,乙幼兒的思維受到甲的影響,產生一種傾向,出現了定勢。這時,老師在肯定幼兒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啟發疏導,「誰還能 想想烏鴉還可能怎麼說?」在教學《三隻蝴蝶》時可以設計問題:「誰會想想三隻美麗的蝴蝶還可以怎麼說呢?」他們各自思考著,互相議論著,紛紛發表了不同的 見解,開闊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像,促進了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講述中,豐富幼兒的想像。 講述活動是由老師提供的憑借物,引導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而進行的語言教育活動,它能幫助幼兒逐步獲得獨立構思和表述的語言經驗。如在《貓醫生過 河》教學中,設計的問題「貓醫生還可以用什麼辦法過河?」讓孩子大膽想像,大膽表述。在一次拼圖講述中,老師給出了太陽,花,香蕉和小姑娘的單個圖片,讓 孩子把圖片布置成一幅畫,再用已經掌握的詞彙進行描述,展開想像,創設背景,然後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一段話。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展開了 想像的翅膀,創造出許多內容豐富,思維新穎的作品。他們在活動中爭先恐後,大膽創新,把學過的詞彙自如運用到講述中,個個設計的有特色,思路也新。大大提 高了幼兒講述的積極性,促進了思維創造性的發展。 在談話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談話是一種語言表達和思維結合的活動,是幼兒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活動。為此,老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談話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 養。如在談話活動《地球公公喜歡誰》中,老師首先讓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來源和危害,然後讓幼兒討論地球公公喜歡和不喜歡的各種做法,並讓幼兒提出各種保護 環境的措施。由於幼兒目的性較明確,加上老師的鼓勵和啟示,孩子們的思維非常活躍,有的說:「我們發明一種沒有廢氣的汽車,就可以減少空氣污染了。」有的 說:「我發明一種水管,工廠里排出的污水經過這條水管就會變回干凈的水了。」雖然孩子們的想法有點離奇,但卻證明幼兒是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水平去想問題 的。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師隨時可以加以引導,喚起幼兒的聯想,擴散幼兒的思維,尋找與別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促進幼兒思維創造性的發展。 以寬松、愉快的氛圍,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幼兒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常設計活動情景,讓幼兒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想像內容的擴展。如在教學詩 歌《小熊過橋》後,老師能引導孩子們進行語言形式的轉換,將詩歌改編成故事,首先老師在黑板上布置一幅大背景圖,每組設有小背景圖和動物卡片,老師用生動 的語言引出開始部分「小熊昨天給我打了個電話,說它過橋時遇到了難題,問題在哪裡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講完後讓孩子自由討論,老師為幼兒提供了自由想 象的空間,他們根據形象的材料,按自己的想法組合拼圖,講出了一個個情節生動的故事,有的講小熊智斗大灰狼等等,由於是在寬松、愉快的氛圍中討論講述,幼 兒的構思各不相同,充分發展了孩子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