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

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

發布時間:2021-10-18 08:27:59

1. 答謝中書書全文是抓住那一個字寫得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答謝中書書》中全文抓住一個「美」字來寫,共描寫了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鳥,魚兒等景物和事物;這些景物和事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全文分三部分,先總領全文,然後具體敘寫山川之美,最後以感慨結束。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

(1)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擴展閱讀:

《答謝中書書》全文結構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於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統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

2. 答謝中書書全文抓住哪一個字去寫,共描寫了哪些景色

「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景色已經用雙引號標出。

3. 答謝中書書中景物描寫美妙至極,試舉例妙在何處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這四句是最好的,好在:猿鳥亂鳴說明這個地方生機勃勃,一有生機變靈動;夕日欲頹,本來是很消沉、很讓人傷感的,但作者一轉寫沉鱗競躍,白天沉在水下的魚兒居然在這個時候躍出水面,多麼富有生機的畫面啊。

4. 用自己的話描寫答謝中書書的景色(300字以上)幫幫忙

《答謝中書書》和《三峽》一樣,四字寫景句非常多,試最大化地運用或改用一、乳白的晨霧繚繞著山間,猶如山林帶著一絲神秘的面紗.映著明月的餘光,

5. 答謝中書書從哪幾個方面描繪所在山川的秀美景色

《答謝中書書》從形態,色彩,聲音三個方面描繪所在山川的秀美景色,文中描寫形態的句子: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文中描寫色彩的句子: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文中描寫聲音的句子:曉霧將歇,猿鳥亂鳴。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全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白話文釋義: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5)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擴展閱讀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後。因此這篇文章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謝中書書》文題中的「答」是「回復」「寫給」的意思。「謝中書」即謝徵(zhēng),字元度,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平和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接著的「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和動物,各自躍然在目,聲響不絕於耳;形態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

6. 用兩種修辭描繪一答謝中書書文中的美景不少於五十字急急急!

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刀削斧砍般的崖頭頂天立地,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蒼天大樹上嫩綠的葉子隨風飄動,幾片落葉在臨空飛舞,像一隻只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像是加入了一場交響音樂會,各種鳥叫聲清脆如水音,勝似天籟,百聽不厭;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7. 答謝中書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景,這些景物美在哪裡

《答謝中書書》——優美的意境,無盡的樂趣.
景物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變化之美,動靜相襯之美相互作用,構成一幅怡神悅性的山水畫.意境美:自然景物的綺麗風光,本身就構成優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獨特的藝術感受,以飽和著感情的語言激起讀者的興致,從而形成文學作品的意境.
構思美:《答謝中書書》全文只有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先以感慨發端,然後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後以感慨收束,「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希望對你有用.

8. 答謝中書書主要描繪的景物有哪些

《答謝中書書》全文只有68個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羅了四時,兼顧了晨昏,山川草木,飛禽走獸,抒情議論,各類皆備。先以感慨發端,然後以清峻的筆觸具體描繪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最後以感慨收束,「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從謝靈運以來,沒有人能夠欣賞它的妙處,而作者卻能夠從中發現無盡的樂趣,帶有自豪之感,期與謝公比肩之意溢於言表。

9. 《答謝中書書》中作者共描寫了哪些景物這樣的景物有哪些特點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答謝中書書》中作者描寫的景物有:「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日」「沉鱗」,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交相輝映,十分美麗,是按邏輯順序縮寫。

《答謝中書書》是南朝文學家陶弘景寫給朋友謝中書的一封書信,全文如下: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白話文釋義: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9)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後。因此這篇文章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謝中書書》文題中的「答」是「回復」「寫給」的意思。「謝中書」即謝徵(zhēng),字元度,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文章以感慨發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有高雅情懷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將內心的感受與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樂事,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平和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接著的「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和動物,各自躍然在目,聲響不絕於耳;形態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

10. 答謝中書書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美景,這些景物美在哪裡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平和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接著的「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和動物,各自躍然在目,聲響不絕於耳;形態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

出自南北朝陶弘景《答謝中書書》: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釋義: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贊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10)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凈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後。因此這篇文章當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賞析:

統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沉鱗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構,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合有序。

閱讀全文

與描述答謝中書書全篇創造性美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