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摘要:幼兒具有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創造性思維萌芽,一種不受習慣約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它是一種潛在的才能,因此,幼兒期是幼兒創造性思維開發的萌芽期。同時數學認知又是幼兒認識世界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數學活動又是幼兒園進行創造教育的重要途徑。在數學活動中所培養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思維能力,會深深地銘刻在他們的頭腦中,為今後長期地生活、學習和工作發揮作用。 那麼,教師應該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首先,教師要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氛圍;其次,培養數學興趣,激發幼兒創造思維天性;再次,深入挖掘教材,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材料;最後,引導幼兒克服困難,體驗創造的快樂。只有這樣,幼兒期的創造性思維才會充分的得到發展。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數學活動 創造性思維 培養 瑞士著名教育學家皮亞傑曾明確提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能力創新的人,而不只是重復前人所做的事情。我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也曾說道:「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幼兒與生俱來就有創造的潛能,幼兒的創造強調了自身發展的個體價值,反映出強烈的自我表現、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我們必需抓住幼兒這一時期,實施有效的發展策略,以發展其創造性。我們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主要著眼於挖掘幼兒潛在的創造力,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習慣,使幼兒接受一些創造活動的熏陶,產生一些最初的創造意識。數學活動是幼兒園進行創造教育的重要 途徑。可正規數學活動往往是教師預設大於幼兒生成,技能的傳授與幼兒創造力培養之間的度把握不夠准確。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呢?我結合自身幼教工作實踐及思考,談幾點粗淺的建議。 一、創設良好環境,營造創造性思維的氛圍 教師是教學氛圍的調節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盡量滿足幼兒的發展慾望和表現慾望。尤其是當幼兒有不同的想法時,要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 創造性的本質就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有創造性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偏離了常規而感到焦慮不安,幼兒也是如此。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的兩個重要條件」。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以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孩子「與眾不同」的言行,從不輕易指責孩子,讓孩子在一種輕松、自由、愉快的環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才能。例如,在教學「認識梯形」時,為了讓幼兒感知梯形的外形特徵,在上課伊始就出示了一個等腰梯形,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個等腰三角形可以分成幾個圖形嗎?」幼兒立刻來了興致,開始猜了起來,有的說這個等腰梯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和一個長方形,有的幼兒說可以分出來不一定有長方形,也可以全部分成三角形,還有的幼兒說可以分成許多個小三角形等等多種猜想,其中有正確的、錯誤的。面對幼兒的不同看法,我沒有肯定或否定他們,而是及時給他們提供操作材料,讓他們在操作後驗證了分梯形確實有許多種分法,同時也驗證了自己設想的對與錯。在活動中,我欣賞的目光,滿意的點頭,一聲稱贊,一個動作都能給幼兒帶來莫大的快樂,使其最大限度發揮自 己的創造潛能。有時,面對幼兒看似「出格」行為,我們應進行換位思考,寬容理解幼兒,使他們敢想敢做,並通過實踐獲得發展,從而給他們營造寬松自由的創造氛圍。 二、培養數學興趣,激發幼兒創造思維天性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幼兒探求真理的慾望」。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動力。 首先,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恰如其分地出示問題,讓幼兒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覺,問題難易應適度,可以激發幼兒的認知矛盾,引起認知沖突,引發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慾,幼兒有了興趣,就會積極思維,並提出新的質疑,自覺地去解決,從而培養了創新思維的能力 其次,幼兒期的孩子可以說是個個好奇、好聞、好探索,他們生機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探索周圍世界。他們什麼都想知道、他們的問題沒完沒了,幼兒天生就有調查和探索的本能,創造探索是兒童的本能沖動,好奇、好問、好探索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但如果在學習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屢試屢敗,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造合適的機會使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是有必要的。組織一些有利於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數學活動,如開展幾何圖形設計比賽、邏輯推理故事演說、生活數學游戲活動等,讓他們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與數學的結合點,體會數學給幼兒帶來成功的機會和快樂,進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另外,通過充分利用數學中的圖形的美,在教學中盡量把實際生活中美的圖形聯繫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設計服裝」、生活空間設 計-「活動區的設計」,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慾望,驅使他們積極思維,勇於創造,從而使創造性思維能力得以提高。 三、深入挖掘教材,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材料 豐富的學習材料是幼兒進行探索的物質基礎,對於幼兒學習數學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幼兒動作的發展影響並決定著思維的發展,動作方式越多樣,思維的內容就越豐富。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具有可創造、可猜想的因素的材料,應提出需要幼兒解決的問題,解決問題還應該有多個答案,為幼兒提高較多的探索和猜想機會,讓每個幼兒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促使幼兒在操作中進行多變的探索,以發揮幼兒的創造才能。 例如,幼兒用同一數目、不同大小的石頭排隊,排好後他發現,兩隊的長短竟然不一樣;數目一樣多的,怎麼排成隊後會有長短呢?經過仔細觀察比較,他發現,個頭大的石頭占的地方大,排的隊長,而個頭小的石頭占的地方小,排的對就短。在這一活動中,通過探究發現,他獲得了這樣的經驗:對物品排隊,隊列長短不僅與數目有關,還與物品本身體積的大小有關。 又如,圖形接龍游戲,該游戲的規則是相接的圖形具有兩個相同點。幼兒玩這游戲,可以選擇的答案很多,這樣的游戲給幼兒提供了很多的探索和猜想機會。擺放許多顏色、大小、形狀、厚薄各不相同的幾何圖形,教師有意識地啟發幼兒擺出多種有規律的幾何圖形接龍,有的按大小規律去擺,有的按顏色規律去擺,有的按數量規律去擺,有的按圖形順序去擺。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的思維更加活躍,敏捷,更富有創造性。 另外,在材料的選擇時還要注意所選材料的操作性、多樣性和趣味性,努 力做到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物或廉價的實物,因地制宜地將現實生活中的材料當作數學材料。這樣既增加了幼兒操作的持久性和創造性,大大滿足了幼兒探索與創造的需要。 四、引導克服困難,讓幼兒體驗創造思維的快樂 創造性思維本身就是一個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會遇到許多困難。面對困難幼兒有許多行為表現,其中逃避困難、退縮、妥協是幼兒最常見的行為表現。幫助幼兒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從中體驗創造的快樂,是培養創造性思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數學活動中,我根據幼兒各自不同的情況給予幼兒不同的指導和幫助。例如:我給予幼兒出示一張長方形的圖畫紙,「小朋友想一想,你能想出幾種方法,將它變成梯形?」於是,小朋友開始思考和操作。對於創造能力較強的幼兒,我鼓勵她們多想出幾個答案,爭取和別人不一樣;對於創造能力一般的幼兒,我輕輕地走過去,摸摸他的頭悄悄地說:「別著急,想一想,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對於創造能力弱的幼兒,
❷ 怎樣培養大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指有創見的思維,即通過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而且能指引人們獲得新知識或未知問題的新解釋,從而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思維成果。幼兒創造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兒創造力有其獨特的本質特徵。開展幼兒創造教育一方面需要教師正確理解幼兒創造教育的基本內涵,另一方面需要家長樹立幼兒教育觀,創設有利於幼兒創造的環境,以培養幼兒的創造精神。幼兒期是智力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此階段幼兒精力充沛、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富於幻想,所以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時機。我們應抓住這一最佳時機,結合幼兒思維特點,在各領域中採取適當的方法,實施正確的教育,使之更好地發展,下面我就來談一下如何在教育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一、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創造性思維。1.在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讓幼兒添畫(圓形可添畫成太陽、地球儀、熊貓、西瓜等)、拼畫(正方形、半圓形、房子等)、變畫(主題畫、詩畫、粘貼畫、美工等),而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是片面地看畫得像不像,製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視作品的創造性意識,鼓勵幼兒自由創造,不局限於老師的範例,鼓勵幼兒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自我感受。在活動中,主張先讓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再加以指導,這樣幼兒的畫會充滿童趣。2.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語言活動是幼兒展開五彩想像翅膀的天地。我們通過仿編詩歌、創編詩歌、續編故事等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在大班幼兒仿編詩歌《你喜歡夏天嗎》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幼兒理解感受詩歌的意境,再鼓勵幼兒到大自然中觀察夏天,體驗夏天的特徵,最後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東西仿照原詩歌里的句式框架表達出來,這時幼兒的想像就特別豐富:「我喜歡夏天扇形的樹葉,可以扇風,很涼快」;「我喜歡小魚和水」;「我喜歡在夏天裡跑步,因為夏天沒有風,可以跑得快」;我喜歡夏天的蝸牛;我喜歡夏天穿裙子;我喜歡夏天的水果,因為夏天的水果特甜……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發言極其豐富,無不閃爍著創造的火花。3.在科學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未來的垃圾箱聯想創作,有的幼兒給垃圾箱畫上了提示器,看到誰丟垃圾,就會提醒他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里,有的幼兒給垃圾箱安上了攝像頭,要是誰亂丟垃圾,就會把他拍攝下來……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事物的聯想,啟發幼兒的創新思維,這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才能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們有心,都可以成為觸動孩子聯想的引發物,從而培養幼兒聯想的興趣和習慣,以提高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4.在健康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還表現在幼兒的動作中,因為動作活動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表現,幼兒的發展離不開運動,幼兒的活潑好動,正是培養創造力發展最大的時機,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素質的培養是必要的,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思維的靈活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幼兒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激發。教師要善於從幼兒的呼吸、臉色、出汗程度等方面進行觀察,對活動量和運動時間進行調控,只有科學地安排運動過程才能起到健體強力,又能促進個體創作性思維發展的作用。二、教師為孩子創設創造性空間。1.積極為幼兒創設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一個寬松、和諧、平等、自由的環境中,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於開放、活躍的狀態,以培養幼兒積極的心態。當幼兒的離奇想法超越客觀現實時,教師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去限制幼兒,或者去否定他們,而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看到一幼兒把蘋果畫成方形,教師問幼兒「蘋果是圓的,還是方的?」「圓的。」「那你為什麼畫成方的?」「我喜歡方的,方的不會滾下來。」此時教師當即表揚該幼兒善於開動腦筋,並鼓勵他以後做個農業科學家,培育出方形的蘋果。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並得到了表現自己的慾望,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進行探索和思考。2.允許幼兒之間相互交流,並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思維的創新。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的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3.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幼兒不可能通過畫一幅畫或拼貼一張圖就能得到足夠的體驗。他們需要繼續操作材料,不斷發展其思維和情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在自我表現材料的活動中,教師應給幼兒安排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參與或離開表現材料的活動。當幼兒在進
❸ 如何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利用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發散幼兒的思維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鑒於此我們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巧妙的、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發散幼兒的思維。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時時表現出求新、求異、求特的沖動,並以此作為最大的滿足和快樂。這些滿足和快樂又強化了他們的創新需要,從而誘發新的創造動機,開始了新一輪的創造活動。根據這些特點,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是這樣設置提問的。多用「會說些什麼、可能怎麼做?」、「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你身邊和周圍有這樣的人和事嗎?」「如果有,結果是怎樣的呢?」「生活中你若碰到這樣的事,你會怎樣做?」這些具有判斷性、假設性、創造性、啟發性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統一的規定答案,隱藏著事物的局部與整體之間關系,不局限於文學作品的原文,不受故事語言和情景的限制,為幼兒提供創造性地想像和創造性思維的空間,幼兒可以憑借日常生活積累的表象,大膽想像和創造思維。同時,它又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搜尋以往的生活經驗,聯系實際對所提的問題予以分析、綜合、比較、判斷和推理。在這樣的活動中促進幼兒連貫敘述事物、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思維、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注重語言教學組織方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提高幼兒思維水平
長期以來,上課和教師有組織的集體活動是幼兒語言文學教育活動的主渠道,甚至是唯一的渠道。許多教師認為語言文學教育活動是非常正規、嚴謹的教育活動,幼兒只能整整齊齊的坐著、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程序和步驟進行。這樣做,壓制了幼兒的個性,無法使幼兒的語言文學活動成為幼兒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活動。因此,多種形式的教育組織方式才是幼兒學習的主渠道。
幼兒自發的個別和小組活動更能滿足幼兒的學習需要,教師應支持和引導幼兒這些活動。集體活動也應在此基礎上擴展和生成。例:在教學中鼓勵幼兒改編和續編故事結局。幼兒喜歡為故事主人公創造出生活情景,喜歡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解決故事中的問題。教師把握教育時機,提出討論問題,給幼兒提供了表達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這些內容建立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符合他們的興趣與需要,如此引導幼兒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為故事編出多種結局,這既包含了幼兒對故事情節的大膽想像和合理推測,同時也反映出幼兒對待生活的態度,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促進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幫助幼兒用表演的方式進行文學創造活動,教師將故事改編成童話劇,用藝術化的聲音、動作等表現出來。教師可復述旁白,幼兒表演對話,也可以進行即興表演。在這種活動形式中,幼兒的情緒高漲他們喜歡扮演角色,在表演中賦予角色一定的思想感情,能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表現人物的心理特徵。
3、注意激發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以提供給幼兒更多的發揮創造能力的機會
幼兒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的,幼兒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尋找到適當的語言形式表達自己的交往傾向,選擇適當的策略展開與他人交談,根據不同的情景的需要運用適當的方法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獲得語言交往中成功的體驗。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幼兒創設敢說、愛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學習條件,使幼兒成為語言的主動建構者。
首先我們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使幼兒有樂於表達和交流的內容。要想讓幼兒說話,就要為他們提供說話的內容,創造有話可說的條件,使幼兒有話可說。並在各種環境中實際運用語言,提高語言應用水平。
其次,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使幼兒有話敢說。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輕松無壓力的語言環境,創設自主表達和自由表現的機會,以良好的態度平等介入,隨時給予指導。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在日常活動中盡量採取小組活動,幼兒三三兩兩活動、幼兒一對一活動,區角活動、生活活動等多種形式,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充滿關懷、支持和鼓勵的氛圍中討論、協商、延續共同關注的話題,自由的交流、學習語言的運用。
再有就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應利用大眾傳媒帶來的視聽文化,影響幼兒語言的發展,多利用眾多視聽手段,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聽、看、講、做、想充分地積累語言經驗,以提高幼兒創造性語言的運用能力。例如:讓幼兒創編廣告詞:根據某一電視話題進行談話討論。
總之,我們在語言教學的活動中應激發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注重運用靈活多樣的語言教學形式,促使幼兒運用豐富的詞彙、優美的語句,大膽的想像、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學習,發展幼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❹ 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個人認為, 創新的核心基礎有3個: 1、廣博的知識; 2、興趣; 3、動手實踐。創新不是異想天開,它必須得有個「源頭」,源自生活,自學習,自思考。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發明,很多人不敢涉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自己沒有被具體的事物所觸發靈感,偶爾有靈感了,又無法形成具體可見的實施思路,因為沒有知識和能力作...為基礎。因此,創新並不容易,也並非人人都可以創新,但意識的培養是很關鍵的。可以從點滴生活中,引導孩子多問,多想,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引領作用非常關鍵,家長善於思考,善於動手,孩子必然會受到影響,在持之以恆的過程中,孩子慢慢便形成了意識,有了意識,再加上後天的知識儲備,創新的火花便被點燃了。讓孩子動起來,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動起來,相信一定會有成效的。
❺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發展兒童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各領域相互滲透的教育擴大兒童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從而達到發展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目的。能夠誘發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語言教學內容以新穎的語言表達形式的表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趣的內容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孩子的講述慾望。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課堂材料,用新穎的語言表現形式傳達出來。
我們深入挖掘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提倡探究式學習不直接提問。而是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給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和空間,提倡創設一定的情境,精心設計巧妙構思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採用讓孩子多觀察,多思考的教學方法來獲取知識,從而營造創造氛圍,激活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做創新發散型教師,引導孩子創造性思維,提高自我教學能力,敢於採用新的方法和思路。
❻ 在數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重要.幼兒期是創造性思維開始萌芽的時期,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在他們的許多活動中表現出來,其主要特點是敢於大膽想像,不受客觀事物的限制。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幼兒期這種可貴的創造性思維萌芽,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使這種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展,為其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住幼兒的興趣,激發創造慾望 幼兒在進行活動時,興趣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幼兒興趣濃厚時,他會專心的研究,探索。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興趣又可稱為「好奇心」, 好奇既是天性也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心理素質。因為好奇,孩子就會有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並在探索活動中豐富和積累知識經驗,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獎勵的孩子,都願意繼續進行某種試驗和探索,這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如我在按大小排序和匹配時,我故意漏出了小紅旗和大小不一的小狗和骨頭,這下馬上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直接問我,小紅旗有什麼用,為什麼小狗有大有小,是不是狗媽媽帶了狗寶寶出去玩呀,我只是告訴他們認真聽,這節課,小孩子聽得很認真,很快就會說最小的、小的、大的、最大的。也為我對這個難點破解簡單省時多了。此外,創造性思維更偏重於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從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問題尋找答案的非常規、反常規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參與。創造離不開想像,孩子想像力開啟幻想世界。只有在這種自由幻想世界裡,創造思維才會萌發。如我在教給花朵做標記時,活動目標上只要求讓幼兒嘗試根據物體的顏色特徵製作顏色標記就夠了,可劉馨康小朋友卻不這樣想的,在給圖形做標記時,由於我的忽視,我拿出了不同形狀的圖形,造成了他在歸類時,把相同形狀的物體歸在了一起。我表揚了他的想法,這不但保護了他的豐富的想像力,還使我認識到孩子們有他獨特的思維。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積極引導孩子大膽幻想,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還應設法促使孩子動手參與。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發展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非常多,各種教育活動的內容不同,可以使幼兒不斷產生新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的慾望,所以通過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廣泛了解客觀世界的知識,豐富幼兒社會和自然的感性知識和經驗,還能使其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幼兒對生活直接的體驗是幼兒創造的源泉,是發揮想像的基礎,豐富幼兒的創作源泉是創造的關鍵。因此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首先要重視對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各種教育活動中所要培養的一般智力因素,而對幼兒未來成長起關鍵作用的是其想像力和思維力的發展,這是在教育活動中要重視和加強的方面。同樣我在教按大小排序和匹配時,很多孩子排序時,都是按從小到大,這其實受了我們幫他們排隊做操時的影響,我就讓孩子講講老鷹捉小雞的時候,誰排在最前面,聰明的劉其浩最終受到啟發,終於會從大到小排序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傳授給幼兒一定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教給幼兒學習和求異的思維方法更重要。 三、利用游戲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 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模仿社會生活的活動,也是幼兒以自己的條件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在游戲中,幼兒沒有任何精神上的壓力,他們以自己的知識和想像去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所以游戲又是幼兒的主要實踐活動。如我在教認識3 以內的數時,我讓孩子按照小動物的數量拍手,送小動物回家等,這不光使孩子樂意進行操作活動,還為孩子不受排列的影響,准確感知3以內的數奠定了基礎,所以游戲盡管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模仿性的實踐活動,但它畢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發展自己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場所和氛圍。
❼ 如何從小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卓絕、 創設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性的環境
至慧學堂的老師指出,寬松,童趣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有利於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比如,在幼兒園活動室上面畫的一幅幅的畫面,可以有「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小白鵝哥倆的水路歷險記」,這些畫能夠充分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創造力,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中的孩子們都比較活潑可愛,富有天真和童趣,不會變得壓抑。
第二、 營造鼓勵幼兒創造的心理氛圍
至慧學堂的老師在上面提出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微弱而且稚嫩的,所以,教師們需要營造一種鼓勵幼兒發展創造性的心理氛圍,首先,教師們就需要加強自我學習,注意自身觀念的改變,教師們應該要認識到創造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對每個孩子都要保持積極,鼓勵和贊許的態度。充分尊重孩子們的意願,做孩子們的朋友,使孩子們敢於大膽的想像和創造。這樣能夠極大的發揮他們的創造才能。
第三、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至慧學堂的老師表示,家庭是孩子們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們的卓絕任教師,所以,家長們要重視孩子們的思維創造,比如,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能力,不要害怕孩子們因為好奇心而拆壞了家裡的東西,要知道孩子們的這種好奇心就是創新意識的表現,另外給孩子們動手動腦提供一些良好的條件,為他們購置一些益智玩具,比如那些可以隨意拆拼的玩具和建構材料等等。
以上就是至慧學堂的老師為大家提出的幾點關於如何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建議,小編覺得,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必須要從小開始,幼兒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都有著極大的影響,一切的行為習慣和思維訓練方式都是從這時候開始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
❽ 如何在幼兒數學活動中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重要.幼兒期是創造性思維開始萌芽的時期,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可以在他們的許多活動中表現出來,其主要特點是敢於大膽想像,不受客觀事物的限制.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幼兒期這種可貴的創造性思維萌芽,通過一定的教育手段,使這種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發展,為其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住幼兒的興趣,激發創造慾望
幼兒在進行活動時,興趣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幼兒興趣濃厚時,他會專心的研究,探索.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興趣又可稱為「好奇心」,
好奇既是天性也是一種十分可貴的心理素質.因為好奇,孩子就會有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並在探索活動中豐富和積累知識經驗,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凡是因好奇心而受到獎勵的孩子,都願意繼續進行某種試驗和探索,這既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又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如我在按大小排序和匹配時,我故意漏出了小紅旗和大小不一的小狗和骨頭,這下馬上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直接問我,小紅旗有什麼用,為什麼小狗有大有小,是不是狗媽媽帶了狗寶寶出去玩呀,我只是告訴他們認真聽,這節課,小孩子聽得很認真,很快就會說最小的、小的、大的、最大的.也為我對這個難點破解簡單省時多了.此外,創造性思維更偏重於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從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問題尋找答案的非常規、反常規的思考方式,往往有想像和幻想成分的參與.創造離不開想像,孩子想像力開啟幻想世界.只有在這種自由幻想世界裡,創造思維才會萌發.如我在教給花朵做標記時,活動目標上只要求讓幼兒嘗試根據物體的顏色特徵製作顏色標記就夠了,可劉馨康小朋友卻不這樣想的,在給圖形做標記時,由於我的忽視,我拿出了不同形狀的圖形,造成了他在歸類時,把相同形狀的物體歸在了一起.我表揚了他的想法,這不但保護了他的豐富的想像力,還使我認識到孩子們有他獨特的思維.因此,我們要鼓勵孩子異想天開、標新立異,積極引導孩子大膽幻想,在條件可能的情況下,還應設法促使孩子動手參與.
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發展幼兒的創造性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非常多,各種教育活動的內容不同,可以使幼兒不斷產生新的學習興趣和創造的慾望,所以通過教育活動可以使幼兒廣泛了解客觀世界的知識,豐富幼兒社會和自然的感性知識和經驗,還能使其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幼兒對生活直接的體驗是幼兒創造的源泉,是發揮想像的基礎,豐富幼兒的創作源泉是創造的關鍵.因此我們在教育活動中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首先要重視對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各種教育活動中所要培養的一般智力因素,而對幼兒未來成長起關鍵作用的是其想像力和思維力的發展,這是在教育活動中要重視和加強的方面.同樣我在教按大小排序和匹配時,很多孩子排序時,都是按從小到大,這其實受了我們幫他們排隊做操時的影響,我就讓孩子講講老鷹捉小雞的時候,誰排在最前面,聰明的劉其浩最終受到啟發,終於會從大到小排序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傳授給幼兒一定的知識固然重要,但教給幼兒學習和求異的思維方法更重要.
三、利用游戲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
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形式,是幼兒有目的、有意識地模仿社會生活的活動,也是幼兒以自己的條件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在游戲中,幼兒沒有任何精神上的壓力,他們以自己的知識和想像去反映和表現社會生活,所以游戲又是幼兒的主要實踐活動.如我在教認識3
以內的數時,我讓孩子按照小動物的數量拍手,送小動物回家等,這不光使孩子樂意進行操作活動,還為孩子不受排列的影響,准確感知3以內的數奠定了基礎,所以游戲盡管在很大程度上屬於模仿性的實踐活動,但它畢竟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發展自己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場所和氛圍.
❾ 如何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如何在教育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一、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創造性思維。1.在藝術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在美術活動中,我們讓幼兒添畫(圓形可添畫成太陽、地球儀、熊貓、西瓜等)、拼畫(正方形、半圓形、房子等)、變畫(主題畫、詩畫、粘貼畫、美工等),而在評價幼兒作品時,不是片面地看畫得像不像,製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視作品的創造性意識,鼓勵幼兒自由創造,不局限於老師的範例,鼓勵幼兒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自我感受。在活動中,主張先讓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再加以指導,這樣幼兒的畫會充滿童趣。2.在語言活動中的創造性培養。語言活動是幼兒展開五彩想像翅膀的天地。我們通過仿編詩歌、創編詩歌、續編故事等活動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想像。在大班幼兒仿編詩歌《你喜歡夏天嗎》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幼兒理解感受詩歌的意境,再鼓勵幼兒到大自然中觀察夏天,體驗夏天的特徵,最後引導幼兒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東西仿照原詩歌里的句式框架表達出來,這時幼兒的想像就特別豐富:「我喜歡夏天扇形的樹葉,可以扇風,很涼快」;「我喜歡小魚和水」;「我喜歡在夏天裡跑步,因為夏天沒有風,可以跑得快」;我喜歡夏天的蝸牛;我喜歡夏天穿裙子;我喜歡夏天的水果,因為夏天的水果特甜……教師把幼兒說的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們的發言極其豐富,無不閃爍著創造的火花。3.在科學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未來的垃圾箱聯想創作,有的幼兒給垃圾箱畫上了提示器,看到誰丟垃圾,就會提醒他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箱里,有的幼兒給垃圾箱安上了攝像頭,要是誰亂丟垃圾,就會把他拍攝下來……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事物的聯想,啟發幼兒的創新思維,這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才能的重要途徑。生活中的一切,只要我們有心,都可以成為觸動孩子聯想的引發物,從而培養幼兒聯想的興趣和習慣,以提高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4.在健康活動中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幼兒創造性的發展還表現在幼兒的動作中,因為動作活動是一切活動的基礎表現,幼兒的發展離不開運動,幼兒的活潑好動,正是培養創造力發展最大的時機,因此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創造性素質的培養是必要的,在組織教學中教師應全面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思維的靈活性,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在幼兒自己選擇的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性思維也容易激發。教師要善於從幼兒的呼吸、臉色、出汗程度等方面進行觀察,對活動量和運動時間進行調控,只有科學地安排運動過程才能起到健體強力,又能促進個體創作性思維發展的作用。二、教師為孩子創設創造性空間。1.積極為幼兒創設平等和諧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在一個寬松、和諧、平等、自由的環境中,使幼兒的思維始終處於開放、活躍的狀態,以培養幼兒積極的心態。當幼兒的離奇想法超越客觀現實時,教師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去限制幼兒,或者去否定他們,而應該以科學的方法引導,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看到一幼兒把蘋果畫成方形,教師問幼兒「蘋果是圓的,還是方的?」「圓的。」「那你為什麼畫成方的?」「我喜歡方的,方的不會滾下來。」此時教師當即表揚該幼兒善於開動腦筋,並鼓勵他以後做個農業科學家,培育出方形的蘋果。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並得到了表現自己的慾望,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進行探索和思考。2.允許幼兒之間相互交流,並刺激同伴的思考。利用與同伴和成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思維的創新。同伴間的相互作用是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同伴間的相互交流、學習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幼兒在交往中會調動已有的經驗,運用語言技巧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雙方在交往過程中都會根據對方的態度和行為選擇策略,調整語言與他人溝通,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為幼兒提供與同伴交流的機會,使幼兒在交往中感受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切實提高語言能力。3.給幼兒提供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並給予正確的評價。幼兒不可能通過畫一幅畫或拼貼一張圖就能得到足夠的體驗。他們需要繼續操作材料,不斷發展其思維和情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在自我表現材料的活動中,教師應給幼兒安排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參與或離開表現材料的活動。當幼兒在進行創造性活動時,教師進行有效地評價能起到鼓勵幼兒繼續進行創造活動的作用,使幼兒更熱心於這種活動。但教師如果試圖通過猜測幼兒正在創造什麼,或者要求幼兒為其創造的東西命名,以此評價幼兒的創造性產品,是非常失敗的。這是因為幼兒的創造性活動往往不能十分仔細地考慮自己通過這些材料要表現什麼,盡管他們試圖這樣創作,可能任何人都不認識它。教師要求幼兒給自己作品命名的另一個錯誤是教師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幼兒的作品上,而不是重視幼兒的創造的動力過程。三、家長也應為幼兒創設創造性環境。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因素,德國學者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指出:促進創新力量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和活潑的氣氛有助於創新活動的發展。在幼兒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其實幼兒的許多創造性思維在家庭中有廣泛的表現,只不過這種發展的萌芽有時沒有受到家長的重視而被忽視了。所以,啟發家長重視對幼兒家庭中的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獲得充分發展的重要教育環境。1.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一個人的創造力是在生活環境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創造力強的人,小時候一般比較頑皮敢於大膽想像。而過分的威嚴和強制,太多的干涉和禁止,則會抑制孩子的個性和創造性,妨礙孩子創造力的發展。家長還要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對事物好奇並細致觀察,才能在大量復雜的現象中獨具慧眼,創造性地發現問題。也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啟發孩子、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活躍思維。2.多讓孩子獨立思考。遇到任何問題,家長都要讓孩子積極地、獨立地思考,這對其創造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限制和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獨立活動的機會。當孩子發問或用想像來解釋客觀事物時,要積極誘導,還要創造條件,讓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4.鼓勵孩子有主見、多提問。培養孩子有主見,必須鼓勵孩子去追求、探索,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觸各種事物。家長應當讓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勇於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和想法。每一個孩子都喜歡鼓勵與表揚,家長應學會欣賞孩子,對孩子多鼓勵,多說「你真行」、「好樣的」、「有進步了」。對孩子實施多樣化評價要客觀公正,以正面激勵為主。在進行評價時,不要總是盯住幼兒的錯誤與失敗,而要重視創造活動的過程,發現那些創造性萌芽,並給予積極的肯定。在評價的方法上,要有針對性,對孩子的活動和所提出的問題要給予積極的肯定,從而推動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總之,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教師要盡量少干預、少管束,多放手、多開導,不能太在意幼兒創造的結果,應多強調創造的過程,要營造一個自由、安全、寬松的精神環境,給幼兒更多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表現自己,使創造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