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關於發明類的電影,好的可追加分。
《德克斯特的實驗室》
http://so.56.com/index?type=video&key=%B5%C2%BF%CB%CB%B9%CC%D8%B5%C4%CA%B5%D1%E9%CA%D2
《愛因斯坦》是一部黑白的片子```主要講的是愛因斯坦自內己的發明容與發現,還有被別人誤解等等```講述了他的一生
2. 電影是什時候發明的
1895年12月28日是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這一天,在法國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里,盧米埃爾兄弟放映了幾部他們拍攝的短片,有《工廠的大門》,《拆牆》,《嬰兒喝湯》和《火車到站》。人們看到女工們穿著衣裙,軟邊帽上插著羽毛,三五成群,邊說邊笑地步入廠區的入口;火車站的月台上,男女老幼正在等候火車的到來,列車從遠處馳向月台……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3. 有誰推薦一些關於創新、發明的電影
十月的天空 又名火箭男孩 很不錯
4. 電影是如何發明的
1895年3月22日,在巴黎「本國工業提倡會」上,公開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工人放工回去》(又譯《盧米埃工廠下班時》),它是由法國發明家路易·盧米埃和奧古斯都·盧米埃兄弟拍攝的。同年12月28日,他們還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號租了一間地下室,擺上100把椅子,使用由他們自己設計、別人為他製造的「活動電影機」公映這部電影和《嬰兒喝湯》、《火車進站》等簡短影片。這些影片採用了人們最熟悉的鏡頭:城市街道、海濱浴場、行進中的士兵、火車站、公園、工廠等。
《工人放工回去》片長70米,放映時間僅約1分鍾,內容是工人們離開工廠大門時的種種情景。盧米埃洗印這部影片用的設備也很簡單:用家裡一個普通水桶自己沖洗,其他幾部影片的情形也大致一樣。
然而,這些時間短、內容簡單的電影,卻像磁石般的吸引著成千上萬的觀眾。在觀看時也洋相百出,令人捧腹。例如一個女觀眾看到銀幕上一輛馬車被馬拉著迎面跑來時,她害怕被軋著,便急忙突然離開座位躲避,直到「馬車」消失,她才坐回原位。一列火車駛來時,觀眾不由自主地驚惶失措,趕緊逃之夭夭。有的觀眾看到銀幕上下起瓢潑大雨,就趕緊撐起雨傘來,以免被「雨」淋壞。
今天看來,這些情景似乎太荒唐可笑了,因為我們已經司空見慣了。但在當時,人們第一次看到電影,這情景很容易被理解:人本能地保護自己,已來不及去思考「真假」的問題。不過,這種情景並非絕無僅有,戲劇動人之處,我們也曾為之下淚:中國解放初期演黃世仁欺壓楊白勞的劇時,一位解放軍戰士還拔槍怒向「黃世仁」呢!
最早的電影是無聲的,因此人們把它稱為「偉大的啞巴」,這一稱號反映出人們對電影發明的贊許。最早的電影也是黑白的,因此人們將它戲稱為「黑白世界」。
盧米埃兄弟「首創」用「活動放映機」放映電影,所以世界電影界都把1895年12月28日這一天,作為「電影時代」開始的日子。第一次放《工人回家去》的1895年3月22日,也被作為電影誕生之日。
盧米埃兄弟的前述幾部影片在1895年首映之後的短短兩年中,觀念已遍及五大洲,轟動了全世界。
不過,上述「第一」、「首創」的說法,在20世紀下半葉,經過美國和德國一些專家長期研究後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電影誕生應推前至1890年,首創者不是盧米埃兄弟,而是一個被遺忘的天才——路易·艾梅·奧古斯坦·勒潘斯(1842~1890)。
他們的研究表明,出生在法國的勒潘斯,畢生大部分時間在美、英工作和生活。他44歲那年即1886年,就在美國申請了一項發明專利——他研製的16鏡立體攝、放電影機。1890年,他又對改進後的這項發明再次申請了美國專利,指定他的攝影機只可以有一個鏡頭。同年10月,他用這種單鏡頭攝影機拍成3部電影史上已知最早的影片——《阿道夫拉手風琴,惠特萊一家在奧特伍德庄園跳圓舞曲》、《約克郡》和《北利茲》;不久後又拍了著名的《穿越利茲橋的車輛》(片斷)。1890年他曾多次公開放映過這個片斷,效果不俗。
1890年9月16日,勒潘斯從第戎登上火車前往巴黎,准備遠赴紐約展示他的發明成果。但是,他在火車上卻神秘地失蹤了:巴黎的朋友沒有接到他,其他人多方尋找也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甚至連他帶上火車的包括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等行李也不見蹤影。後來人們推測,一代天才勒潘斯死於謀殺!謀殺動機極有可能是奪取他的電影發明專利。
英國作家克里斯托夫·羅倫斯根據以上材料,寫成了《鮮為人知的故事——失蹤的電影發明家》。其後約1990年,他又主持拍攝了名為《勒潘斯之謎——電影史短缺的篇章》的影片。顯然,他的書和電影都是企圖力證勒潘斯才是真正的電影發明人。
其實,電影和其他許多發明一樣,也是經過許多人的努力才得以完成的,也是時代的產物。
18世紀末,人們已經知道人眼的「視覺暫留」現象。利用這一現象,發明家們製成了「驚盤」——用兩個相同的黑色圓盤,一個畫出人物的分解動作,另一個挖出對應的條形孔,然後把它們裝在同一根軸上,當有畫的盤轉動時,從不動盤的條形孔中就可看到活動的人影了。1829年,比利時物理學家普拉圖(1801—1883),利用與「驚盤」類似的原理,搞出了一台「活動畫筒」。1830年,美國霍納則把「驚盤」裝進原來的幻燈機,從而製成了「活動幻燈機」。1845年,F.V.烏恰蒂也把「活動畫筒」和幻燈機搭配在一起,獲得了可放映的活動圖像。1860年,美國費城的工程師塞勒把攝影術用到「驚盤」上,讓貼有6幅聯結照片的小風車呈現出栩栩如生的人物。1872年,美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為了解決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和科恩關於馬奔跑時「四蹄騰空」還是「始終有一蹄著地」的爭論,讓馬奔跑時絆斷24根細線,從而控制24架照相機的快門,這給電影機的發明者以新的啟示。
當然真正的電影只能出現在快速攝影、實用膠卷、電影攝影機、放映機誕生之後。
1889年美國喬治·伊斯曼對35毫米賽璐珞膠卷的發明,1887年~1891年德國攝影師安許茨(1846~1907)對運動物體可連續、快速拍攝的「電動速視儀」的發明,1889年~1891年愛迪生和助手狄克遜對電影攝、放機的研製和對膠卷打孔後用齒輪牽引的發明,1895年德國斯克拉達諾夫斯基(1863~1939)和兄弟埃米爾對電影放映機的改進,以及前述盧米埃兄弟的試驗,都為電影的正式誕生鋪了路。
由上可以看出,無聲電影誕生在19世紀末。
「偉大的啞巴」直到1913年元月才開始「說話」:愛迪生在紐約一家大劇院用他的留聲機為畫面配音,但電影中羅馬時期的英雄勃羅第斯和愷撒皇帝的口形常和聲音不同步,曾使人捧腹大笑。真正有聲的電影誕生於1927年:華納兄弟製片公司推出了《爵士歌王》的有聲故事片。從此,電影便成為一種完整的視聽藝術進入大眾的文化生活之中。
高質量的彩色影片在20世紀40年代由利奧浦德·高得斯基和利奧浦德·馬尼斯作出後,才得以推廣和應用。
立體電影在1935年已放映,但觀眾要戴特製眼鏡,所以當時意義不大;直到1955年以後,偽立體攝影術才得以問世。現代電影將要告別膠卷和片盤而走向數字化。領導這一革命的是美國喬治·盧卡斯。他導演的《星球大戰》第一集《幽靈的威脅》已於1999年5月開始在美國4家數字電影院上演。
5. 推薦下有關發明的電影。
<第五元素>
6. 關於史前人類發明的電影
石器時代
7. 有沒有關於講發明創造的電影
《愛因斯坦》是一部黑白的片子```主要講的是愛因斯坦自己的發明與發現,還有被別人誤解等等```講述了他的一生,對我們很受啟發!
8. 電影是誰發明的
電影是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
盧米埃兄弟,哥哥是奧古斯塔·盧米埃爾(Auguste Lumière,1862年10月19日—1954年4月10日),弟弟是路易斯·盧米埃爾(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是法國的一對兄弟,是電影和電影放映機的發明人。兄弟倆改造了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創造的「西洋鏡」,將其活動影像能夠藉由投影而放大,讓更多人能夠同時觀賞。
盧米埃爾兄弟在他們的父親老盧米埃爾所經營的照相館中,學會了照相技術們的父親掌管照相器材廠的同時,研製出了「活動電影機」。作為攝影師出身的盧米埃爾兄弟,對待電影從一開始就顯示出與愛迪生全然不同的思維觀念。
盧米埃爾兄弟採取的是更為現實主義的態度。他們首先擺脫了:照相館攝影師所具有的封閉的人為空間的束縛,邁向了廣闊、開放的自然空間。作品的內容,也是更為努力地去表現和復制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事情和生活,而不是專門去為攝影機安排和搬演實際不存在的事情和生活。
比如,由路易·盧米埃爾最初拍攝的短片:《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燒草的婦女們》、《出港的船》、《代表們登陸》、《警察遊行》等等,就直接地表現了那些下班工人、上下火車的旅客、勞動中的婦女、劃船出海的漁民、登岸的攝影師和街頭行進中的警察等等。
在這些作品中,盧米埃爾兄弟真實地捕捉和記錄了現實生活的即景,使人們看到了自己身邊的那些真切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群。正如,喬治·薩杜爾所說:從路易·盧米埃爾的影片中人們了解到,電影可以是「一種重現生活的機器」,而不是像愛迪生的「電影視鏡」那樣,僅僅是一種製造動作的機器」。
(8)關於發明電影擴展閱讀
在電影萌芽時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攝影傾向:一種以盧米埃爾兄弟為代表,主要在現實中去捕捉生活現象,銀幕上展現的就是人們身邊的瑣事;一種以梅里埃為代表,主要記載舞台上已經加工的虛構的生活圖畫。沿著這兩種創作方式,發展成後來的紀錄片和故事片兩種片種。這兩種傾向反映到故事片攝影中來,又逐步形成兩種不同的流派:繪畫派和紀實派。
盧米埃爾兄弟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又經過自己的創造,於1894年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較完善的、靈活輕便的手提工「活動影戲機」。這是一種既能攝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機器。電影機由一個暗箱組成,內有使35毫米片孔膠片間歇運動的牽引機構和遮光器的轉動機構。
它備有一個攝影鏡頭,以每秒12幅的頻率攝影。畫面靜止時,遮光器開啟,膠片曝光,遮光器關閉時,膠片向前運動,這樣便得到了負片。然後取下鏡頭,將負片裝到機器上,與另一條未曝光膠片貼在一起,在光源照射下運行,曝光後得到正片。電影機還配有放映鏡頭,裝上膠片後,使機器置於燈泡的照射下,光束穿過膠片和鏡頭,攝影機變為放映機。
正是在這「活動電影機」的呼呼轉動中,盧米埃爾兄弟和他們的攝影師們攝制了以《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等為代表的最初一批紀錄片,由此成為紀錄片的開山鼻祖。
9. 找一部關於一個發明家的電影
◎譯名發明之父
◎片名Father of Invention
◎年代2010
◎國家美國
◎類別劇情/喜劇
◎語言英語
在這部喜劇片中,凱文·史派西扮演的父親嘗試著在出獄後重新贏得女兒的「青睞」。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面對不同的挑戰,當然,他笑到了最後。
身兼知名的廣告達人和發明家的羅伯特-艾克斯利(凱文-史派西飾),憑借其超強的電視推銷能力和多項成
功的產品發明,已然成為百萬富翁和眾多人心目中的偶像。但是,羅伯特一項失敗的健身器的發明卻引發了一系列的可怕事故——讓數以千計的消費者在產品的使用中損傷了他們的手指。倒霉的羅伯特不得不要在監獄里度過漫長的8年時間以償還他無法彌補的過失。
然而,當他苦苦熬過了8年出獄之後,等待他的卻不是親人的關懷,卻是前妻對其家財的統統霸佔的結局,前妻更是帶著新任丈夫霸佔了他的豪宅和跑車……一無所有的羅伯特只好向多年不見親情已然生疏的女兒求助,在與女兒和其「親密」室友的同居歲月里,羅伯特驚奇的發現,自己已然和這個一切都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脫離甚遠。為了生存和力爭東山再起,無奈之下的老羅伯特開始了艱難的打工之路。並繼續嘗試著重操自己的發明舊業。這當中,他同樣面臨巨大的難題就是要與長大成人的女兒重拾親情,他也漸漸意識到,生存、生活以及親情等等一切,都必須要在全新的現實中重新找回自我後方能實現……
10. 一部關於發明的美國電影
我看過個類似的,關於爺爺怎麼樣不太記得,父親是個發明家親愛的,我把孩子變小了有電影,也有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