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第一個電子郵件是什麼~~誰發明~~
對於世界上第一封電子郵件,現在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1969年10 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由計算機科學家Leonard K.教授發給他的同事的一條簡短消息 ;
據《互聯網周刊》報道世界上的第一封電子郵件是由計算機科學家Leonard K.教授發給他的同事的一條簡短消息(時間應該是1969年10月),這條消息只有兩個字母:「LO」。Leonard K.教授因此被稱為電子郵件之父。
Leonard K.教授解釋,「當年我試圖通過一台位於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計算機和另一台位於舊金山附近斯坦福研究中心的計算機聯系。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從一台計算機登錄到另一台機。當時登錄的辦法就是鍵入L-O-G。於是我方鍵入L,然後問對方:『收到L了嗎?』對方回答:『收到了。』然後依次鍵入O和G。還未收到對方收到G的確認回答,系統就癱瘓了。所以第一條網上信息就是『LO』,意思是:你好!我完蛋了。
另一個說法是:
1971年,美國國防部資助的阿帕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出現了:參加此項目的科學家們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工作,但是卻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計算機,每個人的工作對別人來說都是沒有用的。迫切需要一種能夠藉助於網路在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傳送數據的方法。
為阿帕網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Ray Tomlinson把一個可以在不同的電腦網路之間進行拷貝的軟體和一個僅用於單機的通信軟體進行了功能合並,名之為SNDMSG(即Send Message)。為了測試,使用這個軟體在阿帕網上發送了第一封電子郵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電腦上的自己。盡管這封郵件的內容連Tomlinson本人也記不起來了,但那一刻仍然具備了十足的歷史意義:電子郵件誕生了。Tomlinson選擇"@"符號作為用戶名與地址的間隔,因為這個符號比較生僻,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人的名字當中,而且這個符號的讀音也有著"在"的含義。阿帕網的科學家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了這個石破天驚般的創新。
㈡ Email起源於什麼時候
電子郵件的誕生
據電子郵件的發明人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回憶道,電子郵件的誕生是在1971年秋季(確切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當時已經有一種可傳輸文件的電腦程序以及一種原始的信息程序。但兩個程序存在極大的使用局限——例如:使用信息程序的人只能給接收方發送公報,接收方的電腦還必須與發送方一致。
發明電子郵件時,湯姆林森是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博爾特.貝拉尼克.紐曼研究公司(BBN)公司的重要工程師,當時,這家企業受聘於美國軍方,參與Arpanet網路(互聯網的前身)的建設和維護工作。湯姆林森對已有的傳輸文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進行研究,研製出一套新程序,它可通過電腦網路發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種種限制。為了讓人們都擁有易識別的電子郵箱地址,湯姆林森決定採用@符號,符號前面加用戶名,後面加用戶郵箱所在的地址。電子郵件由此誕生。
㈢ 是誰最先發明的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的發明者是一個叫雷.湯姆林森的美國人。1971年他就職於博爾特.貝拉尼克-紐曼公司,是一名程序員。當時,美國政府擔心在科技方面落後於別國,於是委託這家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公司開發研製電腦網路。湯姆林森參與了通過電腦網路傳送數據的程序編寫工作。在15台電腦組成的內部網中,他不知疲倦地編程序,並給自己發了第一封電子郵件,內容為一串亂七八糟的字母。接著,湯姆林森替電子郵件尋找一個不尋常的字元,以區分收件人的名字和電腦的名稱。在電傳打字機的33個字元中,他最終選擇了@。從此,這個ad符號便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標志。湯姆林森在美國媒體上解釋說,他最先想用「#」字元或「*」號。如果他如此選擇,那麼,我們今天就不是「@一代」,而是「#一代」或「*一代」了。如今電子郵件的成功是1971年的秋天無法預見到的。這位電子郵件的締造者坦承:「建立對電子郵件的信任的過程持續了好幾年。」 @符號是個古老的符號。關於它的起源有許多不同的理論。義大利《共和國報》重新翻出1536年的文獻,據說能清晰地辨認出這個像猴耳形狀的符號。美國手寫體研究專家和古文字學家厄爾曼卻認為,該字元起源於中世紀的文獻,是兩個字母的融合體:字母a和d的圓圈相互融合,d尾巴延長向上向左畫出一道弧線。美國語言學家通過電子郵件研究該字元,總共得到了40種語言的115個答案,從塞爾維亞「發瘋的a」到具有詩意的土耳其「玫瑰」,從荷蘭的「猴子尾巴」到波蘭的「猴子一詞的簡寫」。英國人、法國人、以色列人和韓國人認為這是「蝸牛」。泰國人稱它為「捲曲的蠕蟲」。挪威人的說法更形象:「帶有超級長尾巴的捲曲阿爾法。」 總之,我們感謝發明者,也感謝現代科技帶給我們如此美妙的東西。參考資料: http://www.xici.net/b662678/d48155014.htm
記得採納啊
㈣ 到底是誰發明了電子郵件要准確!
雷.湯姆林森(Ray Tomlinson)
是誰發明了電子郵件?這有點像在問:「誰發明了互聯網?」即使是對其有內深入研究的容專家,也無法說清它確切的誕生時間。但是在眾多聲稱自己發明了電子郵件的聲音中,雷·湯姆林森的主張比其他人更可信,他是第一個將「@」引入電子郵件的人。出於這個原因,很多人都將湯姆林森視為「伊妹兒」(Email)的爸爸。
在今年早些時候,為表達對他在1971年發明初級電子郵件系統的認可,互聯網協會(ISOC)推選湯姆林森進入首屆互聯網名人堂。一同入選的還有溫頓·瑟夫(谷歌副總裁兼首席互聯網專家,許多人把他看作「互聯網之父」之一,他是TCP/IP協議和互聯網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一)、蒂姆·伯納斯·李爵士(萬維網的發明者,互聯網之父)和范·雅各布森(TCP/IP協議的主要起草者之一)。
㈤ 電子郵箱最早是誰先發明的
電子郵件發展歷史
電子郵件的誕生
據電子郵件的發明人雷.湯姆林森(RayTomlinson)回憶道,電子郵件的誕生是在1971年秋季(確切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當時已經有一種可傳輸文件的電腦程序以及一種原始的信息程序。但兩個程序存在極大的使用局限——例如:使用信息程序的人只能給接收方發送公報,接收方的電腦還必須與發送方一致。
發明電子郵件時,湯姆林森是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博爾特.貝拉尼克.紐曼研究公司(BBN)公司的重要工程師,當時,這家企業受聘於美國軍方,參與Arpanet網路(互聯網的前身)的建設和維護工作。湯姆林森對已有的傳輸文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進行研究,研製出一套新程序,它可通過電腦網路發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種種限制。為了讓人們都擁有易識別的電子郵箱地址,湯姆林森決定採用@符號,符號前面加用戶名,後面加用戶郵箱所在的地址。電子郵件由此誕生。
電子郵件的30年發展歷程
雖然電子郵件是在70年代發明的,它卻是在80年才得以興起。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由於當時使用Arpanet網路的人太少,網路的速度也僅為目前56Kbps標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受網路速度的限制,那時的用戶只能發送些簡短的信息,根本別想像現在那樣發送大量照片;到80年代中期,個人電腦興起,電子郵件開始在電腦迷以及大學生中廣泛傳播開來;到90年代中期,互聯網瀏覽器誕生,全球網民人數激增,電子郵件被廣為使用。
Eudora簡史
使電子郵件成為主流的第一個程序是Euroda,是由史蒂夫·道納爾在1988年編寫的。由於Euroda是第一個有圖形界面的電子郵件管理程序,它很快就成為各公司和大學校園內的主要使用的電子郵件程序。
然而Euroda的地位並沒維持太長時間。隨著互聯網的興起,Netscape和微軟相續推出了它們的瀏覽器和相關程序。微軟和它開發的Outlook使Euroda逐漸走向衰落。
在過去5年中,關於電子郵件發生的最大變化是基於互聯網的電子郵件的興起。人們可以通過任何聯網的計算機在郵件網站上維護他們的郵件帳號,而不是只能在他們家中或公司的聯網電腦上使用郵件。這種郵件是由Hotmail推廣的。如今Hotmail已經成為一大熱門網站,微軟在8月宣布,郵件服務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1億。但微軟在1998年收購此網站的時候卻僅用了4億美元,這個價格後來令Hotmail的創建者沙比爾·布哈蒂爾後悔不迭。
Hotmail的成功使一大批競爭者得到了啟發,很快電子郵件成為門戶網站的必有服務,如雅虎,netscape,Exicite和Lycos等,都有自己的電子郵件服務。
㈥ 誰發明的E-mail啊
E-mail又稱「伊妹兒」,電子郵件的意思,如今在Internet上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 E-mail是誰發明的呢?它的發明者是電腦工程師雷-托姆林森。 第一個E-mail是於1972年發出的。 後來一個名叫羅伯特的人對於托姆林森的發明愛不釋手,並把電子郵件作為自己在工作中惟一的通訊方式。他的這一驚人舉動,迫使那些依賴其撥款的研究人員不得不紛紛使自己聯網,於是,托姆林森搞出的這種通過網路來傳遞信息的系統,很快就從一種方便之舉,變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希望採納
㈦ 郵箱是誰發明的
電子郵件發展歷史 電子郵件的誕生 據電子郵件的發明人雷.湯姆林森(RayTomlinson)回憶道,電子郵件的誕生是在1971年秋季(確切的時間已經無法考證),當時已經有一種可傳輸文件的電腦程序以及一種原始的信息程序。但兩個程序存在極大的使用局限——例如:使用信息程序的人只能給接收方發送公報,接收方的電腦還必須與發送方一致。 發明電子郵件時,湯姆林森是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博爾特.貝拉尼克.紐曼研究公司(BBN)公司的重要工程師,當時,這家企業受聘於美國軍方,參與Arpanet網路(互聯網的前身)的建設和維護工作。湯姆林森對已有的傳輸文件程序以及信息程序進行研究,研製出一套新程序,它可通過電腦網路發送和接收信息,再也沒有了以前的種種限制。為了讓人們都擁有易識別的電子郵箱地址,湯姆林森決定採用@符號,符號前面加用戶名,後面加用戶郵箱所在的地址。電子郵件由此誕生。 電子郵件的30年發展歷程 雖然電子郵件是在70年代發明的,它卻是在80年才得以興起。70年代的沉寂主要是由於當時使用Arpanet網路的人太少,網路的速度也僅為目前56Kbps標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受網路速度的限制,那時的用戶只能發送些簡短的信息,根本別想像現在那樣發送大量照片;到80年代中期,個人電腦興起,電子郵件開始在電腦迷以及大學生中廣泛傳播開來;到90年代中期,互聯網瀏覽器誕生,全球網民人數激增,電子郵件被廣為使用。 Eudora簡史 使電子郵件成為主流的第一個程序是Euroda,是由史蒂夫·道納爾在1988年編寫的。由於Euroda是第一個有圖形界面的電子郵件管理程序,它很快就成為各公司和大學校園內的主要使用的電子郵件程序。 然而Euroda的地位並沒維持太長時間。隨著互聯網的興起,Netscape和微軟相續推出了它們的瀏覽器和相關程序。微軟和它開發的Outlook使Euroda逐漸走向衰落。 在過去5年中,關於電子郵件發生的最大變化是基於互聯網的電子郵件的興起。人們可以通過任何聯網的計算機在郵件網站上維護他們的郵件帳號,而不是只能在他們家中或公司的聯網電腦上使用郵件。這種郵件是由Hotmail推廣的。如今Hotmail已經成為一大熱門網站,微軟在8月宣布,郵件服務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1億。但微軟在1998年收購此網站的時候卻僅用了4億美元,這個價格後來令Hotmail的創建者沙比爾·布哈蒂爾後悔不迭。 Hotmail的成功使一大批競爭者得到了啟發,很快電子郵件成為門戶網站的必有服務,如雅虎,netscape,Exicite和Lycos等,都有自己的電子郵件服務。
希望採納
㈧ 誰發明了E-mail
E-mail又稱「伊妹兒」,電子郵件的意思,如今在Internet上得到了最廣泛的使用。
E-mail是誰發明的呢?它的發明者是電腦工程師雷-托姆林森。
第一個E-mail是於1972年發出的。
後來一個名叫羅伯特的人對於托姆林森的發明愛不釋手,並把電子郵件作為自己在工作中惟一的通訊方式。他的這一驚人舉動,迫使那些依賴其撥款的研究人員不得不紛紛使自己聯網,於是,托姆林森搞出的這種通過網路來傳遞信息的系統,很快就從一種方便之舉,變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㈨ 誰發明了E-mail
托姆林(Ray
Tomlinson)發明了一個了不起的通訊工具E—mail,但卻和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記號聯系在一起。為什麼用@?他解釋說:「我考慮過使用其他的記號,但只有@沒有在任何一個名稱中出現過,因此就選擇了它,而且看上去效果還不錯。」
效果何止「不錯」!現在,@這個記號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流行的標記,它幾乎無處不在,出現在公告牌上、廣告中、企業的名稱中、雜志的名稱中,甚至在藝術作品中。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25億人在他們的電子郵件地址中使用@這個記號,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這個記號甚至要比自己家庭所在地的門牌號碼還要重要。
盡管托姆林的發明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但它卻是以很不起眼的方式開始的。
1965年,托姆林從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又花了兩年時間拿到了電腦工程的博土學位,然後就到一家名為BBN的企業從事電腦方面的研究工作。當時,這家企業正受聘於美國軍方,參與了Internet的前身——Azpanet的建設和維護工作。托姆林在BBN多年的同事回憶說:「他搞出了一個『傳遞信息』的程序。剛開始時,這個程序只能在當地使用,但很快,他使它能夠走得更遠,最後甚至可以跨越整個Arpanet來傳遞郵件。」
現在第一封電子郵件的具體內容已經沒有人記得了,所知道的只是這封電子郵件是由托姆林從一台電腦發給另一台電腦的。收件人嘛,自然也是他自己。對於自己的這項發明,就連托姆林本人當時也沒有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同事回憶說:「他一邊向我展示他所取得的成果,一邊不斷叮囑我說『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任何人!我們拿錢可不是為了搞這個的』。」
不過,一切在一個名叫雷里的人出現之後就有了變化。雷里是負責Arpanet項目的一個政府機構的主管,他對托姆林的發明愛不釋手,並把電子郵件作為自己在工作中唯一的通訊方式。他的這一極端舉動,迫使那些依賴其撥款的研究人員不得不紛紛使自己聯網,於是wmKnsotl搞出的這種通過網路來傳遞信息的系統,很快就從一種方便之舉,變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
像許多其他信息時代的先鋒一樣,托姆林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為許多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自己卻沒有從中得到哪怕一分錢的好處。他自我解嘲地說:「創新有時候是能夠帶來巨大回報的,但(我的)這項創新卻不屬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