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設計師應該做什麼
這其實是牽涉到思想層面的問題,不要去解決表象的,內層的不改變,表象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價值觀沒有改變根本就沒有創造!
看看這個:
中國民主之路
這條通往民主的路到底還有多長?能否真正實現?
民主,從孫文先生埋下種子開始,至今仍未發芽;魯迅的吶喊也未能喊醒睡意朦朧的中國人。是什麼造就了我們對社會的漠然?是什麼讓我們的價值觀變得畸形扭曲?是什麼在影響中國的民主進程?
我們總是感嘆自己命不好,感嘆我們國家的體制不好,感嘆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好,感嘆社會上的人多麼的冷漠,我們有想過自己嗎?我們有換位思考過嗎?當大部分的人處在同樣的位置會做出同樣的事情時,有想過為什麼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你身居政府要職時,你是否會像現在的官員一樣腐敗?答案肯定是:會。有多少人思考過這背後的問題?
儒家思想大家都不會陌生,很多人不願相信我們現在的社會問題是儒家思想造成的,甚至還會有很多人為它辯護。
我們把問題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孔子儒家思想的誕生。儒教教化人要崇官、敬官和做官,實行人治而非法治,就是說官是來馴化民眾和治理社會的,形成了整個社會以「官」為本,把「官」作為奮斗目標和崇拜對象,形成「官本位」的價值導向(比如:「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官本位」思想至今仍存在於大多少國人心中。
「官本位」不僅體現在為官者一切以官為本,更體現在局外人——平民百姓也以官為本,把「官」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崇拜對象。公務員考試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公務員職位嚴重溢出的情況下,還有那麼多人去搶幾個職位,我們的價值觀已經嚴重扭曲,我們只是想獲得能把別人踩在腳下的權利。
目前,錢和權的價值觀主導著中國,在錢和權面前,絕大部分中國人折服了,成為了金錢的奴隸,認為有錢就可以傲視一切,認為有權就可以高人一等,把民主和人權踩在腳下。錢只是我們生存的一個工具,權不是天生的,是眾多公民賦予的,我們要認識到錢和權的本質。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統治者的同意而產生的。
世襲制,就是讓直系或旁系親屬不需要太多的付出就可以獲取大量的財富和權力,也是不平等的製造者之一。世襲阻礙了創新,世襲阻礙了進步,世襲磨滅了奮斗的激情,世襲讓我們願意得過且過!
我們自以為破除了世襲制,我們自以為解放了思想。回頭想一想,我們現在所做的跟以前所做的有多大區別?我們的價值觀依然在一個家庭圈子裡面,我們絕大部分人所做的也僅僅是為自己的家庭罷了!我們不願意做為己之外的事情,而價值恰恰就是體現在做為己之外的事情上。
跪,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下跪,一個多麼常見的動作!人為什麼要跪著說話?因為跪著,別人聽著才舒服,才能聽進去;因為跪著,才「足以」表達真情,社會已不相信言語;因為跪著,才能使人寬恕,滿足別人的心理;因為跪著才能獲取信任,可當做信用。這是中國文化中畸形的部分,是中國歷史上對外奴顏婢膝,對內驕橫跋扈的文化心理基因。
我們知道什麼是民族責任感嗎?這種責任感早已被遺忘,在中國這種責任感也只能在要亡國時才能被喚醒。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早已不知民族責任感為何物, 或者說,民族只是強加在我們頭上的一個詞語,而我們內心深處根本不存在什麼民族。
信仰,沒有;夢想,沒有;凝聚力,沒有!我們有什麼?我們有相互攀比的內心;我們有愛慕虛榮的心理;我們有強烈的控制欲;我們會因佔一點小便宜沾沾自喜,也會為了佔一點小便宜而大打出手;我們有仇恨,而且世代相傳!我們做任何產業認為應該是賺錢的,賠錢就是不合理這樣的畸形心態。對未知領域我們不敢涉足,害怕失敗,害怕嘲笑!
我們迷茫了,出現了今朝有酒今朝醉這種末世心態,我們不再考慮自己死後社會會如何,我們不再考慮環境的破壞對未來會怎樣,我們不再關心周圍的事只是去做好自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只是為了索取!當我們來到古稀之年時,回頭想想我們的生活,我們做過什麼?我們還有什麼沒做?我們也只是過了安逸或者糜爛的生活以及傳宗接代罷了!想想我們當年的激情,也不過是燃之即逝,我們沒能把激情繼續,我們沒能把夢想付出行動。那個時候再懊悔,有用嗎?「有的人活著,其實他已經死了」,這句話不僅在過去,現在也是這樣!我們要一直做這種「活死人」嗎?
我們到底缺少什麼?這是我一直在尋找的:我們缺少勇氣,我們缺少思想的洗禮!仔細觀察歷史及現在的中國,不難看出,中國的禮儀只是:權高對權低,長輩對晚輩,年長對年輕,富有對貧賤者們的一種特權而已!其實我們內心深處只想別人對自己先行禮,或者只想別人對自己行禮,當然沒有多少人會承認這個事實,但它畢竟存在。社會的封閉導致我們的思想只是:人原始的本性加雜著畸形的禮儀。
思想,就是存在我們腦海中的意識,左右著我們的行為、言語。思想決定著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思想決定著我們的選擇!
我們被「人之初,性本善」虛偽的面紗蒙蓋著,掩蓋人天生為己的本性,不願意相信「人性本惡」的本質。
我們寄希望於英雄的出現,英雄不會出現!我們寄希望別人去做,自己去圍觀,別人也是孤掌難鳴!我們寄希望於自然的改變,社會自然的改變猶如兩千年的封建史那麼漫長!我們在索取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索取;我們在憤怒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憤怒;我們在被壓迫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壓迫;我們在被殖民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殖民;我們被鄙視的時候不想想為什麼被鄙視!我們迷失了思考的方向,迷失了生存的意義,我們還樂在其中!
我們因為懦弱、虛榮、渴望得到肯定而需要誇獎和贊美;因為自卑、思想落後、缺乏自信而不願意聽到指責和批評。缺乏自我檢討的勇氣,缺乏積極面對的心態,逃避自身的缺點!面對別人的指責,不但打死都不承認,而且內心充滿了憎恨!
思想被禁錮後,我們只會墨守成規,我們只會去模仿,我們甚至不願意接受先進的思想,認為先進的思想會侵蝕我們,會毒害我們,為我們的落後找借口;思想自由,則能使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想像力和創造力更加豐富,人的價值更容易得到體現,人與人之間將不再冷漠,人生的追求將更加精彩.而思想一旦被禁錮,就很難打開,因為那是在兒時植入的記憶。
如果你認為自己會敗,那麼你已經敗了。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敢,那麼你已經退縮了。如果你想贏,卻又沒有把握,幾乎可以斷定你沒有勝算。如果你認為自己會輸,那麼你已經輸了。成功開始於人的堅強意志,一切都是由心境所造。社會在變化,你身在社會中就會產生作用力,向前或向後由你決定!
不要被眼前的安逸迷失方向,不要讓得過且過的思想占據我們的靈魂!改變從我做起,從我們自己開始!民主就在前方!
② 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培養人才,大力發展科技,加強與國外科技技術進行交流。
中國製造只能讓中國人干低附加值的工作,並且對整個國家來說缺乏核心競爭力,容易受制於人,隨著人力資源成本增加,製造業可能會轉移到別的成本低的國家。中國創造具有高的附加值,屬於產業鏈的上游,從世界范圍的角度說,就可以用些無形的東西換回巨額的財富,可以使整個國家產業更加健康。
(2)創新設計引領中國創造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要在過去基礎上繼續保持長時期的較快增長,就必須實現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轉變,讓自主創新成為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經濟生態效益、有效保護環境的基本途徑,這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環節和可靠保證。
強調自主創新是基於中國國情、實現國家自強、自立和趕超需要而做出的英明決策,是克服過分技術依賴,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決定著中國未來的經濟增長質量,決定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決定著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是支撐國家強盛的筋骨,事關國家的戰略利益和安全,事關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後勁,因而具有重大的時代意義。
③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體現「中國創造」的自主創新成果
早在2007年經合組織(OECD)稱,在研發支出方面,中國去年取代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研發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增長了1倍以上。在專利申請量方面,中國也剛剛取代德國,位居全球排行榜的第五位
2012年第八屆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成果獎獲獎名單
項目名稱 完成人
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成果二等獎獎牌網路圖片
創新的源頭工具:思維方法學 攀枝花學院彭建伯
多功能生態地膜有機復合肥及其制備和使用方法 太原理工大學何秀院
帶源蠕動式斜拉橋纜索檢測機器人 安徽工業大學冷護基
《創新創業概論》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倪峰
一種植物葉相片載體(植物葉相紙) 浙江省衢州市富爾特科技有限公司楊遠鋒
乙烯、乙炔分子模型的創新設計與應用 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孫賓賓
天然負離子復合改性瀝青及其制備方法 燕山大學洪偉
拼玩識字法及教材教具 北京大晟功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陳淑紅
氯化法處理鈉硅渣的研究 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研究院高建陽
還原態負離子功能性紗羅織物研究 蘇州聖龍絲織綉品有限公司李海龍
現代養殖種植新模式 北戴河區畜牧獸醫協會周德海
大學生創造思維訓練實踐研究 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張志勝
湖南老字型大小品牌法律保護與創新發展研究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吳建國
赤泥砂生產鐵精礦的方法 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研究院高建陽
一種電子實驗教學裝置 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李焦明
管理經濟學基礎與應用 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毛軍權
基於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性教學改革探索 江南大學理學院朱純
試論太陽因能量輻射質量減少對地球的影響 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何建剛
大學生科技活動指南 燕山大學王國偉
健身沙袋 河南理工大學
基於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的思維創新實驗室建設 天津工業大學工程教學實習訓練中心
燕山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體系 秦皇島燕山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
④ 先驅設計名詞解釋
先驅設計名詞解釋:具有前瞻性,面向未來的設計,是前瞻性設計,因而設計的未來性是發展的、理想的、新興的、有生命力意義的,他與人類的進步密切聯系。
平面設計是現代生活的組成部分。在20世紀的進程中,專業平面設計師革新了書籍、雜志、唱片封套、招貼和廣告的外觀,《設計百年》正是以獨特的視角對這些先驅們予以回顧的。
《設計百年》以時間先後為編排方式,涵蓋了世界上每一位具有重大影響意義的設計師,從彼得貝朗等早期流派領軍人物,到喬納森巴恩布魯克等近日數碼技術英雄,無不盡在其中。
再且,藉助20世紀眾多影響力非凡的形象,《設計百年》還詳盡地介紹了在整個20世紀平面設計發展史中擔當著主要角色的工作室和藝術運動。
《設計百年》以平面設計中的運輸設計、集成相片術、國別特徵和地下出版物等為主題,附有國際平面設計收藏館的目錄和術語表,是平面藝術方面必不可少的工具書。
(4)創新設計引領中國創造擴展閱讀
先驅設計的目標:
1、更新設計理念
充分認識創新設計對產品、工藝、經營、服務的引領作用,將創新設計作為加快從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的關鍵環節,作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世界製造強國的重要抓手。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把握網路時代設計的新特徵——綠色低碳、網路智能、開放融合、共創分享,引導中國設計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向高品質、邁向中高端。尊重設計規律,把握創新設計能力要素,解放思想、求真務實,加快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躍升。
2、優化設計環境
在創新設計被納入《中國製造2025》的基礎上,制定出台製造業創新設計發展行動綱要,進一步明確其發展目標、重大舉措和路線圖。完善政策法規環境,落實首台套、首批次創新設計產品的稅收減免。加強執法監督,切實保護知識產權,為創新設計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以市場為導向,改革創新資源配置機制、權益分享制度、設計評價制度。發揮中國工程院、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設計協會等專業組織的引導、促進作用,優化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金協同、軍民深度融合的創新環境。
3、強化設計基礎
在持續增加對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投入、為自主創新夯實知識與技術基礎的同時,國家、地方和企業應加強對創新設計的投入,建立創新設計基金,加大對設計方面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
著力培養引進設計人才,注重提升人才質量,強化創新設計人才基礎。建設一批國家、區域、行業創新設計研究院、創新設計園區、面向中小企業的創新設計技術服務中心等,強化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設計基礎技術支撐體系與產業集聚平台。
⑤ 為什麼要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
原因為:中國制復造的產品版權不制屬於中國,中國只是簡單的生產和加工,所提供的是簡單的勞動力而不是知識智慧和腦力。技術能力是骨骼,製造能力是肌肉,創新設計就是給軀體注入靈魂,一個產品或品牌,才有了永久的生命力。
「中國製造」真的到了需扭轉發力方向的時候,應該「給自己穿上行頭了」。中國製造從拼數量、拼規模,到拼質量、拼價格,終於在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現在老路走不下去了,要拼技術、拼設計了,這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5)創新設計引領中國創造擴展閱讀:
以蘋果公司為例,我國的富士康是蘋果公司的代工廠,富士康一類的公司以及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從那部時尚而尖端的手機里,只能分享3.6%的價值,按零售價計算不足2%! 蘋果手機的利潤分配就說明了一切,中國人製造了蘋果手機,但沒有創造蘋果手機,大量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接觸有毒物質,但最後我們分配利潤最少。
⑥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需要採取那些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及時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主動承接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轉移,逐步發展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和「世界工廠」,近半數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貨物出口額躍居世界首位。同時也要看到,長期以來,中國產業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製造和勞動密集型裝配環節,在國際分工和全球價值鏈上處於中低端,製造業大而不強問題十分突出。
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
爭,迫切要求我們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近幾年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一直圍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題開展調研。從調研情況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如何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認識還比較模糊,政策上也有許多偏頗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間,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但許多地方卻把戰略重點一股腦地轉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先進製造業,並沒有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改造放到應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簡單對立起來,在土地、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新興產業許多優惠政策,傳統行業卻難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過行政手段「騰籠換鳥」,熱衷於鋪新攤子,結果不僅打斷原有企業供應鏈條,喪失傳統產業優勢,造成嚴重的就業和稅收問題,而且一些新引進的所謂「高端產業」依然處在組裝、加工、製造的低附加值環節,缺乏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
實際上,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就是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中國製造」是基礎,「中國創造」是目標。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技術改造與新建項目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視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當然要發展新興產業,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無疑是更重要的基礎。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發展。目前,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轉型升級壓力。在經濟增速下行、傳統產業產能普遍過剩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把優化傳統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壓縮高消耗、高污染產能,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傳統產業由加工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專利、融資、投資、品牌構建、商業模式、物流體系延伸,促進製造業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推動加工貿易實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發展。
第二,更加重視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並不僅僅是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更主要是結合傳統產業基礎和自然資源、科技優勢、培育和發展能夠滿足和創造有效社會需求的支柱產業。要從科學技術最新進展和社會重大需求出發,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的重大技術和產品進行重點突破,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領域若乾重大項目,拉動產業發展,培育市場需求,加快形成競爭優勢。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支持企業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適應需求升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的需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在新一輪經濟和科技制高點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第三,更加重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技術改造以內涵發展為主,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在推進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加快實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關鍵在於推動企業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經營管理水平。目前,中國製造業正處於工業化中期,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技術創新、品種質量、綠色發展等關鍵環節,推動技術改造由設備更新向通過技術創新改進工藝流程、加強過程式控制制、完善檢驗檢測手段轉變,由單純生產製造環節向研發、設計、營銷、服務領域拓展。要把技術改造與科技創新緊密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為技術改造提供支撐,把技術改造作為科技創新的途徑,實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的相互促進,切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第四,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在中國製造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中國創造,關鍵在於推動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企業銷售額的10%以上都用於技術研發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業完成。與此形成鮮明對照,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設立研發機構的企業不到四分一,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不足三分之一,許多企業甚至根本沒有研發投入,也沒有開展任何研發活動。長期以來,大多數科研成果來自科研單位,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運用和轉化緩慢。在企業自主創新與國家創新之間,我們要更加重視鼓勵企業自主創新,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吸引技術、人才、資源等各種生產要素,不斷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系統集成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不斷增加企業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⑦ 中國創造的要中國創造
中國花了20年時間,打入一個接一個的製造業領域奇跡,各公司都在不停地談論「中國價格」——中國製造商是如何把從襪子到半導體的各種商品成本壓低的。據2012年不完全統計,中國手機用戶數量8億或中國消費的水平在全球總量中所佔的比例40%以上。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這是用中國人民的血汗換來的GDP. 以蘋果手機iPhone的產業鏈價值分布最能說明問題。據調查,從美國進口一部在中國組裝的iPhone手機是178.96美元,實際零售價格要在兩倍以上.其中快閃記憶體(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是在日本生產的;信息處理器和相關零部件(23美元)是韓國製造的;全球定位系統、微電腦、攝像機WIFI無線產品等(30美元),是德國製造的;藍牙、錄音零件和3G技術產品(12美元)是美國製造的。除此之外,材料費用、各種軟體許可證和專利費用,合起來近48美元。最後算下來,在中國組裝環節的費用不過只有可憐的6.5美元!這意味著富士康一類的公司以及成千上萬的中國勞工,從那部時尚而尖端的手機里,只能分享3.6%的價值,按零售價計算不足2%! 蘋果手機的利潤分配就說明了一切,中國人製造了蘋果手機,但沒有創造蘋果手機,大量的工人在生產過程中接觸有毒物質,但最後我們分配利潤最少。
喬布斯逝世前,蘋果公司市值一度攀升到3370億美元,超越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相當於微軟、惠普、戴爾三大巨頭的總和。 從蘋果公司例子不難看出中國製造的向中國創造轉變勢在必行,技術能力是骨骼,製造能力是肌肉,創新設計就是給軀體注入靈魂,一個產品或品牌,才有了永久的生命力。喬布斯的偉大,在於其對工業設計苛刻甚至極端的追求。與蘋果相比,「中國製造」真的到了需扭轉發力方向的時候,應該「給自己穿上行頭了」。中國製造從拼數量、拼規模,到拼質量、拼價格,終於在世界市場上有了一席之地,「現在老路走不下去了,要拼技術、拼設計了,這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沿著思路,人們還會繼續發問:喝一杯香濃的咖啡,與「到星巴克坐一坐」,這之間又有什麼本質差別?前者只與口味或嗅覺有關,而後者卻成了美國人的社交名詞——星巴克連鎖咖啡店,是一個讓你放鬆、發呆,或者會見好友的去處,它甚至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流行文化窗口,讓音樂、書籍、電影之類的文化產品與咖啡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再看看那些進入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的公司吧。體育用品製造商耐克,說自己「不僅僅提供高性能的運動設備,而且承諾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時尚服裝品牌阿瑪尼稱,「穿上阿瑪尼,你便成了阿瑪尼」,它意味著成功,休閑和品位,而該品牌創始人阿瑪尼,那個70歲的白發老頭,還准備涉足汽車內飾和特色餐飲業;英特爾公司只是提供一個看不見的晶元嗎?不!它帶來的是「由技術所推動的最前沿的生活」。
「在高手雲集的世界裡,正常化和標准化就意味著一無所有。」所以,可能基於對雷同的恐懼亦或厭惡,瑞典人創造了宜家(IKEA),重新塑造和詮釋了人類的家居文化。
中國人已經用「MADE IN CHINA」證明了自己吃苦耐勞的商業意志,而一個新的挑戰已經赫然擺在眼前,我們能否可以在想像力無邊界的「無形時代」,真正展現中國人的智慧?那就是中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