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龐統的發明

龐統的發明

發布時間:2021-10-17 07:43:29

① 龐統的故事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② 關於龐統的故事

故事:龐統出山‍

龐統來到荊州,見劉備。劉備看龐統容貌醜陋,心中也不悅,於是問龐統:「足下遠來不易?」龐統 便答道:「聽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劉備說:「荊州稍定,苦無閑職。東北一百三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令,請你去那兒服任。

如以後有空缺,必當重用。」龐統到了耒陽縣,不理正事,終日飲酒為樂。有人報劉備,劉備派張飛、孫乾去巡視。張飛、孫乾到了耒陽縣,軍民出郭相迎,唯獨不見縣令。同僚說:「龐縣令,來已百餘日,每日飲酒,現只在醉鄉,還未起。」

張飛大怒,叫龐統出來,只見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張飛怒問:「我兄長叫你來做縣令,你怎敢盡廢縣事!」龐統笑說:「量個百里小縣,有甚公事,何難決斷!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升堂,把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

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都斷完了,投筆於地對張飛說:「所廢之事何在?」張飛大驚,離席謝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

孔明向劉備說明龐統的才學,劉備高興地說:「人都說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賢才都得,漢室有興矣!」於是劉備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教練軍士。

(2)龐統的發明擴展閱讀

龐統戰死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

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③ 龐統生平介紹 龐統的故事有哪些

一、龐統生平介紹:

龐統(公元179年-公元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龐統曾輔佐劉備入蜀得川。公元214年,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葬於落鳳坡。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小的時候龐統為人朴實,但是表面看上去並不聰明。時潁川司馬徽為人清雅而擅長識人,龐統二十歲時前去拜見。司馬徽坐於桑樹上採桑,而龐統坐於樹下,倆人相互交談一直從白天說到黑夜,司馬徽對龐統大為驚異,說是南州士子沒有人可以與龐統相比。有了司馬徽這句話,龐統漸漸為人所知。

時襄陽龐德公稱龐統為「鳳雛」,諸葛亮為卧龍,司馬德操為水鏡。徐庶曾對劉備說,卧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

龐統後來被本郡征為功曹,喜歡評價人物,培養別人的名聲,所以被他評價的人,都往往超過該人實際的才能。人們對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去問龐統,龐統說:「方今天下大亂,正義之道逐漸衰退,善人少而惡人多,我想興起這樣的風俗以達到助長正道的目的,所以要宣揚好的榜樣,改善世風,如果不這樣做,善人會越來越少。十個人當中如果可以改善五個人,就可以將此事完成一半,進而達到教育世人的目的,使有志向的人可以自己勉勵自己,這樣難道不行嗎?」

二、龐統故事:

東吳送喪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打敗曹操南下的幾十萬大軍,而後周瑜又擊退駐守在南郡的曹仁,曹操為了製造孫劉聯軍之間的矛盾,假天子之名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次年周瑜准備進攻西川,卻突然暴病,死於巴丘。龐統時為周瑜功曹,送喪至東吳,東吳人大多聽說過龐統的名號,等到龐統准備回去的時候,一起送龐統到昌門,其中包括陸績、顧劭、全琮等人,龐統知道他們的來意,於是告訴他們說:「陸績可以說是一匹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劭可以說是一隻駑牛能負重遠行。」對全琮說:「你好施慕名,好像汝南樊子昭,雖然智力不足,但也是一時佳人。」陸績、顧劭對龐統說:「如果天下太平了,希望和你一起品評四海之內的名士。」於是東吳陸績、顧劭、全琮等人於龐統深交而還。

事後,有人曾問龐統:「照您看,陸績比顧劭好嗎?」龐統說:「駑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罷了。駑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負載的哪裡只是一個人的重量呢?」據說,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裡,兩人談論起來。顧劭問:「您有善於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綜合分析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給帝王出謀劃策,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和他親近起來。

投奔劉備

劉備占據荊州,領荊州牧,龐統以從事的身份試守耒陽縣令。在任期間不理縣務,被免官。東吳魯肅寫信給劉備,告訴劉備龐統不是百里之才。諸葛亮也對劉備說起過龐統。於是,劉備召見龐統,經過一番交流過後,劉備對龐統大為器重,任命他為治中從事,親密程度亞於諸葛亮,後龐統和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有一次,劉備與龐統閑談,問他:「你曾經擔任周瑜的功曹。聽說那次我到吳國,周瑜曾上秘信給孫權,讓孫權扣留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在誰的手下,當然就該忠於誰,你不必隱瞞。」龐統回答:「確有此事。」劉備慨然嘆息:「當時我正在危急之中,有求於孫權,所以不能不去見他。去了,竟差一點落到周瑜手中!」劉備還說:「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孔明那時也勸我不要去,而且一再堅持,想來也是怕孫權扣留我。我當時卻認為孫權所要提防的是北面的曹操,應該希望有我做他的援手,所以才堅持去見他,一點也沒有疑慮。現在想來,這確實是一步險棋,並非萬全之計。」

獻計征蜀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法正奉益州牧劉璋之命到荊州,迎接劉備入益州共拒張魯。法正私下向劉備獻秘計,請劉備借機謀取益州。劉備猶豫再三,不能決斷。龐統進言,他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而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可成就大業。」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才有今天的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龐統說:「如今正當亂離之際,凡事不能墨守成規,要隨機權變才好。況且吞並弱小,攻擊暗昧,逆取順守,報之以義,正是古人所重視的。只要事定之後,封還他一塊土地,還有誰能說您有負信義呢?不趁現在攻取益州,到時就會被別人佔了先機。」劉備認為龐統說得有理,決定留諸葛亮、關羽等鎮守荊州,而自己則帶領龐統,率領數萬兵士進入益州。益州牧劉璋和劉備在涪城相會,龐統勸劉備於宴席中挾持劉璋,但劉備以自己初來蜀中恩信未立為由而拒絕。劉璋隆重地招待劉備及其部下,增撥給劉備不少人馬糧草和軍用物資,連戰略要隘白水關也交給他督理,命他率兵去進擊張魯。劉璋交代完畢,就回了成都,劉備則率部到了葭萌關。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劉備已經在葭萌關屯駐一年,龐統就戰略問題,向劉備獻上三條密計:「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直接偷襲成都,可以一舉而定,此為上計計也;楊懷、高沛是蜀中名將,手下有精銳部隊,而且據守關頭,我們可以裝作要回荊州,引他們輕騎來見,可就此將其擒殺,而後進兵成都,此為中計;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益州,此為下計。如果猶豫不前,將會有大難,不能在此地久留。」。

劉備認為中計有道理,依計而行。斬楊懷高沛,揮兵直指成都,一路勢如破竹,所經過的地方都順利攻克,很快便打到了涪城。在涪城,劉備大會將士,置酒作樂,志得意滿。他乘著酒興對龐統說:「今天這場宴會應該快了吧。」龐統卻說:「把討伐別國當作快樂,不是仁者之兵。」時劉備已醉,怒道:「武王伐紂,前歌後舞,難道不是仁義之師嗎?你話說的不好,快點出去。」於是龐統起身退出。但是劉備馬上後悔,請他回來。龐統回到原來的位置上坐下,不看劉備,也不道歉,只顧自己吃喝。劉備問道:「剛才我們的討論是誰的過失?」龐統說:「你我兩人共同的過失。」劉備大笑,酒宴上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

戰死雒城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帶兵攻克白帝、江州、江陽。不久,劉備包圍雒城(現今的德陽廣漢一帶)。龐統率眾攻城,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劉備極為痛惜,一說到龐統就流淚。為表彰他的功勛,任命他的父親為議郎,後升任諫議大夫。劉備追賜龐統為關內侯,定其謚號為靖侯。

龐統死後,葬於落鳳坡,墓地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龐統連環計

曹操准備打江東,但苦於士兵不習慣坐船。龐統已經知道最近會有東南風(不知道從那裡得知的),為了讓曹操的行動失敗,同時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議把所有戰船用鐵索連接起來,使船的穩度增大。曹操很高興,就採納了龐統的建議,並把這些船稱為「連環戰船」。結果,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東南風助長火勢,加上鐵索傳熱,結果沒多久,曹操的艦隊就全軍覆沒。因在此戰中,龐統的計謀起了關鍵作用,所以龐統名聲大振。他對曹操施的計,被後人稱作「連環計」。

龐統和諸葛亮

諸葛亮和龐統都不錯,一個卧龍,一個鳳雛,龐統比諸葛亮欠缺了一點,他穩不住氣,在與諸葛亮一起在劉備那當軍師時,急著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華,在劉備包圍雒城。龐統率眾攻城,不幸被飛箭射中,死去。時年三十六歲。

龐統怎麼死的

劉備之軍師中郎將。統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赤壁之戰,統避亂江東,為魯肅薦於周瑜,入曹營獻連環計,助瑜火攻大敗。瑜卒,亮往弔孝,因得見統。時肅亦薦統,因統貌陋,慢孫權,不用。統遂往荊州投先主,先主亦因貌輕之,任為耒陽令。統到任,不理政事,先主怒遣張飛往責,飛識統才,遂拜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亮共贊方略,教練軍士。後統隨先主取蜀,設計斬殺楊懷、高沛,得涪水關。攻雒城,因疑亮欲爭功,不從亮書勸阻,進至落鳳坡,中張任埋伏,為亂箭射死。


鏈接:http://news.daxues.cn/name/19/328802.html

④ 知道龐統的什麼歷史故事

龐統如果不是立功心切,不會那麼容易中計。就沒有完全展示軍事才能。心胸不夠開闊

⑤ 關於龐統的一個故事

‍龐統出山‍:龐統來到荊州,見劉備。劉備看龐統容貌醜陋,心中也不悅,於是問龐統:「足下遠來不易?」龐統 便答道:「聽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劉備說:「荊州稍定,苦無閑職。東北一百三十里,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令,請你去那兒服任。如以後有空缺,必當重用。」龐統到了耒陽縣,不理正事,終日飲酒為樂。有人報劉備,劉備派張飛、孫乾去巡視。張飛、孫乾到了耒陽縣,軍民出郭相迎,唯獨不見縣令。同僚說:「龐縣令,來已百餘日,每日飲酒,現只在醉鄉,還未起。」張飛大怒,叫龐統出來,只見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張飛怒問:「我兄長叫你來做縣令,你怎敢盡廢縣事!」龐統笑說:「量個百里小縣,有甚公事,何難決斷!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升堂,把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都斷完了,投筆於地對張飛說:「所廢之事何在?」張飛大驚,離席謝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孔明向劉備說明龐統的才學,劉備高興地說:「人都說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賢才都得,漢室有興矣!」於是劉備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教練軍士。

⑥ 關於龐統的一個故事是

吳國將領周瑜幫助劉備攻取荊州,兼任南郡太守,龐統仍為功曹。周瑜去世,龐統送葬到吳地。吳人多聞其名,因此,當他要西返荊州時,眾多知名人士齊會昌門,為他送行,陸績、顧劭、全琮都參加了聚會。龐統又開始品評人物,他說:"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之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接著,他又對全琮說:"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雖智力不多,亦一時之佳也。"陸績、顧劭對龐統說:"使天下太平,當與卿共料四海之士。"(《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於是,龐統跟他們深相結交而歸。
事後,有人曾問龐統:"照您看,陸績比顧劭好嗎?"龐統說:"駑馬雖然精良,但乘坐的只是一人罷了。駑牛一天走三十里,所負載的哪裡只是一個人的重量呢?"據說,顧劭去見龐統,住在龐統那裡,兩人談論起來。顧劭問:"您有善於知人之名,你說說,我和您相比,誰好一些?"龐統說:"講到陶冶世俗,甄綜人物,我比不上您,但是,如果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我可就比您強一點了。"顧劭認為龐統的話有道理,和他親近起來。

⑦ 龐統在三國演義中的計謀

龐士元,人稱鳳雛先生,和卧龍諸葛亮在智謀上齊名,當時司馬徽曾對劉玄德言:「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第一件: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大意是說,
黃蓋的好友闞澤知道黃蓋使的是苦肉計,深受感動,願到曹營去送假降書。
闞澤假扮漁翁,到曹營投書。曹操不信,要斬闞澤。正在危機時刻,有人持蔡中、蔡和的密書給曹操,曹操才相信了,讓闞澤回江東做內應。
但是曹操仍不放心,又派蔣干過江,探聽真情。
周瑜知蔣干又來,心中暗喜說∶「這人一來,我的計策便成功了。」待蔣干一到,周瑜便板著面孔說∶「你太對不起老同學了。上次你偷了我的機密書信,誤了我的大事。今天你又來,必無好事。」便讓人把蔣干送到西山的庵中休息幾日。蔣干只得照辦。
蔣干心中煩悶,在庵後散步,忽聽一人正在吹簫,敲門一問,才知是鳳雛先生龐統,便問龐統為什麼獨自住在此處。龐統說周瑜器量太小,不能容人,我只得隱居在這里。蔣干勸他去投曹操,龐統答應了,於是兩人連夜渡江回到曹營。
曹操聽說龐統來了,親自出帳迎接,請龐統到各處察看。龐統贊揚曹操用兵神妙,又獻連環計給曹操,把大小戰船用鐵環鎖在一起,上面鋪上木板,以解決水軍顛簸不適之苦。曹操令人馬上照辦。
龐統又說他回去勸說江東人才前來投降,順便接出家人,曹操答應了。龐統正要過江,卻被人一把拉住,那人說∶「你好大膽,黃蓋用苦肉計,闞澤下假降書,你又跑來施連環計!」龐統回頭一看,竟是好友徐庶。徐庶問如何才能躲開這場戰禍。龐統便說了一計。
徐庶依計而行,在曹營散布謠言,說西涼韓遂、馬騰領兵已殺向許都,自己願領兵去散關把守,曹操同意,徐庶這才脫離了曹營。
第二件: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大意是:
孔明到江東去悼唁周瑜,在靈前跪誦祭文,伏地大哭,魯肅見孔明很重情義,倒覺得周瑜度量太小,容不得孔明。
孔明要離開東吳時,在江邊被人一把揪住,大笑說∶「你一連三次用計,氣死了周瑜,卻又來悼喪,明欺東吳無人!」孔明一看竟是龐統,二人不禁攜手大笑,各訴心事。臨別時,孔明囑附龐統不如意時便去投效劉備,並留了一封舉薦信給他。
第三件:還是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大意是:
魯肅向孫權舉薦龐統,孫權見龐統長得古怪,很不喜歡。再加上龐統口氣狂妄,看不起周瑜,孫權便不用他。
龐統前去投效劉備,見了劉備,卻不拿出孔明的薦書。劉備見他禮數不周,長相又丑,便任他為耒陽縣縣宰。龐統上任後,終日飲酒,所有公事均一概不理。
劉備命張飛、孫乾前往巡視,到了縣衙,見龐統衣冠不整,一副醉態。張飛批評他不理縣政,龐統當場辦公,只半日時間便把百日公事全部辦完。張飛連叫「先生大才。」龐統這才拿出孔明的薦書。
張飛連忙返回荊州,把薦書交給劉備。劉備這才知道此人便是龐統先生,連忙下階請罪,並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
第四件: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大意是:張松給劉備獻了西川地圖,並願為內應。法正接到張松寫來的密信,要龐統在劉備見劉璋時殺掉劉璋。龐統安排魏延在宴上舞劍殺劉璋。還有,第六十二回 這一回中,劉備得知曹操起兵伐吳,擔心荊州安全,便向劉璋借兵糧。劉璋只借老弱兵四千,米一萬斛。劉備大怒,龐統獻上、中、下三計,供劉備選擇,劉備選了中計。
第五件: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在這一回中,龐士元掛了,大意講的是:劉備派兵殺敗了正在決堤放水的劉璋兵馬。 龐統急於取下卉城建功,要劉備引軍從大路進攻,自已引兵走小路。正要出發時,龐統被馬掀於地下。劉備便將自已坐騎「的盧」馬換與他騎。
龐統引軍到林中,問知這里地名叫落鳳坡。龐統心中懷疑,傳令稍歇。正想退兵時,竟被一陣亂箭射死於落鳳坡下。
敗軍退回涪水關。劉備得知龐統已死,望西痛哭不止。自此劉備堅守不出,只等關平星夜入荊州請軍師諸葛亮。
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後人有詩嘆曰:
「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
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誰知天狗流星墜,不使將軍衣錦回。」
先是東南有童謠雲:
「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
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當日是張任射死龐統。

龐統雖其貌不揚,但也是一位智者,只是太急於貪功,而死於亂箭下。可惜滿腦子的智慧不能派上用場!!可惜!!!

⑧ 真實的龐統是怎麼介紹的。

龐統(179年-214年),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謀士,才智與諸葛亮齊名,官拜軍師中郎將。在進圍雒縣時,統率眾攻城,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劉備悲痛萬分,追賜統為關內侯,謚曰靖侯,親自為其挑選墓地,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

閱讀全文

與龐統的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