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們收到了水母的什麼啟發發明了什麼東西的作文
《記一次乘船經歷》大家可能都知道船是一種交通工具,能在海上、湖上、河內上航行。船容,跨越海洋,在陸地和陸地之間,建立一座心橋。現在我要說的是我的依次乘船的經歷。在今年3月8日,我和爺爺奶奶去西昌遊玩。下午一點左右,我們來到了瓊海,坐上了一艘船。這艘船非常漂亮,是用木材做的,左右兩邊還安上了許多輪胎。遠看像一個箭頭。走到裡面,椅子上放有救生衣,我穿上救生衣,坐下,過了不久,船就啟動了。船旁濺起層層浪花,猶如一朵純潔的雪蓮花,像仙女般美麗。水是碧綠色的,比翡翠還綠,還泛著綠波。遠處有美麗的小鎮,上面有翱翔的海鷗,此景怎能不讓人陶醉呢?不遠處還有一兩艘小漁船,船上的老爺爺戴著草帽,酷熱的太陽曬在他的臉上,珍珠大的汗水從老爺爺的臉頰上滾落下來。老爺爺正在收網,希望面對他的是滿滿的收獲吧!這時,奶奶對我說:「祺祺,,拍點照片吧!」於是,我拿出相機,開啟自拍模式,「咔嚓」「咔嚓」連拍了3張,然後,我又給爺爺奶奶照相。奶奶的臉像一朵花,爺爺則是一隻勤勞的小蜜蜂,美麗的花和勤勞的小蜜蜂搭配起來真是太好不過了!坐船的感覺真好啊!下次我還要來坐船!
㈡ 世界上第一個救生圈什麼時候發明的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通常由軟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較小的輕型材料製成,外麵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練習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膠製成,內充空氣,也叫作橡皮圈。
起源於葫蘆的救生圈
救生圈是人們水上遇險時賴以求生的一種工具。夏日去游泳,為了安全起見,人們常喜歡帶上救生圈,初學游泳的人更喜歡和它作伴,就是熟悉水性的海員出海時也總要在每艘船上備幾只救生圈。過去有人認為救生圈是由歐美傳入中國的,其實,救生圈乃是我們中國人創造發明的。
早在兩三千年前我國就有了「救生圈」,那就是幹了的葫蘆瓜。《易經》里所說的:「包荒,用馮(音『憑』)河」,根據郭沫若先生的解釋,就是「用葫蘆瓜渡河」。《詩經》中也說「的有苦葉,濟有深涉」,聞一多先生將《詩經》中的這一記載譯為:「葉子拍了,葫蘆也幹了,可以擇來作腰舟用了。」我們認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抱著枯乾的葫蘆瓜,就能使身體浮在水面上,不致淹死。這葫蘆瓜便是最原始的救生設備。後來,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大都帶著葫蘆瓜,以防不測。由此可見,我國古代人民是利用幹了的葫蘆瓜浮水渡河的,這就是最原始的救生圈。
到了宋代,救生圈的製作方法大大前進了一步,有人開始用軟質木料、蘆葦等編製成一個環狀物體,讓人可以鑽進去,使環托住人的身體,這種環形的救生圈使用起來要比葫蘆瓜方便得多,遂成了名副其實的救生「圈」了,宋人稱之為「浮環」。據《宋稗類抄》一書記載: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曾派部將王權去金山抗敵,臨行前韓世忠命令他不要用船渡江,以免被敵人發覺。於是王權就給每位土兵發了一個用軟木製成的圓形的浮環,讓他們將浮環縛在腰間,藉此渡江。士兵們在王權的帶領下悄然過江,金人全然不知,遭突襲而全軍覆沒。當時王權所用的浮環就是現代救生圈的前身。
時至近現代,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各種救生設備紛紛出現:救生艇、救生衣,樣樣齊備。但救生圈這一傳統裝備仍然被人們保留著使用著,它仍然是最簡便的救生工具。航海時,海員們仍把救生圈放在諸如輪船甲板上等最顯眼的地方,並在救生圈上塗飾了紅白兩種顏色,有些較高級的救生圈上還裝有自亮浮燈,這樣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落水人所處的位置都很容易辨識,救援的船隻便可以追蹤標志,迅速趕往出事地點,把與海浪搏鬥的落水人救起。
㈢ 救生衣的黃色是由什麼發明的
好像是因為鯊魚最怕黃色吧,所以把救生衣設計成黃色的是為了驅趕鯊魚
㈣ 生活中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引出的發明
1,瓦特看水來壺燒開會有水蒸自氣往上冒,瓦特根據這個發明了蒸汽機。
2,好多葉子帶鋸齒,會劃傷手臂,人們根據這個發明了鋸。
3,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4,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4)發明救生衣擴展閱讀:
昆蟲學家研究發現,蒼蠅的後翅退化成一對平衡棒。當它飛行時,平衡棒以一定的頻率進行機械振動,可以調節翅膀的運動方向,是保持蒼蠅身體平衡的導航儀。
科學家據此原理研製成一代新型導航儀——振動陀螺儀,大大改進了飛機的飛行性能,可使飛機自動停止危險的滾翻飛行,在機體強烈傾斜時還能自動恢復平衡,即使是飛機在最復雜的急轉彎時也萬無一失。蒼蠅的復眼包含4000個可獨立成像的單眼,能看清幾乎360°范圍內的物體。
在蠅眼的啟示下,人們製成了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張高解析度照片的蠅眼照相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
㈤ 寫一份關於滅火器、救生衣等緊急救護設備的使用說明書。【350字】
空氣泡沫滅火器適應火災和使用方法
適用范圍:
適用范圍基本上與化學泡沫滅火器相同。但抗溶泡沫滅火器還能撲救水溶性易燃、可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醚、酮等溶劑燃燒的初起火災。
使用方法:
使用時可手提或肩扛迅速奔到火場,在距燃燒物6米左右,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緊握噴槍;用力捏緊開啟壓把,打開密封或刺穿儲氣瓶密封片,空氣泡沫即可從噴槍口噴出。滅火方法與手提式化學泡沫滅火器相同。但空氣泡沫滅火器使用時,應使滅火器始終保持直立狀態、切勿顛倒或橫卧使用,否則會中斷噴射。同時應一直緊握開啟壓把,不能鬆手,否則也會中斷噴射。
酸鹼滅火器適應火災及使用方法
適應范圍:
適用於撲救A類物質燃燒的初起火災,如木、織物、紙張等燃燒的火災。它不能用於撲救B類物質燃燒的火災,也不能用於撲救C類可燃性氣體或D類輕金屬火災。同時也不能用於帶電物體火災的撲救。
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手提筒體上部提環,迅速奔到著火地點。決不能將滅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過分傾斜,以防兩種葯液混合而提前噴射。在距離燃燒物6米左右,即可將滅火器顛倒過來,並搖晃幾下,使兩種葯液加快混合;一隻手握住提環,另一隻手抓住筒體下的底圈將噴出的射流對准燃燒最猛烈處噴射。同時隨著噴射距離的縮減,使用人應向燃燒處推近。
二氧化碳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滅火時只要將滅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場,在距燃燒物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隻手緊握啟閉閥的壓把。對沒有噴射軟管的二氧化碳滅火器,應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時,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屬連線管,防止手被凍傷。滅火時,當可燃液體呈流淌狀燃燒時,使用者將二氧化碳滅火劑的噴流由近而遠向火焰噴射。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時,使用者應將喇叭筒提起。
從容器的一側上部向燃燒的容器中噴射。但不能將二氧化碳射流直接沖擊可燃液面,以防止將可燃液體沖出容器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
推車式二氧化碳滅火器一般由兩人操作,使用時兩人一起將滅火器推到或拉到燃燒處,在離燃燒物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取下喇叭筒並展開噴射軟管後,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人快速按逆時針方向旋動手輪,並開到最大位置。滅火方法與手提式的方法一樣。
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在室外使用的,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室外內窄小空間使用的,滅火後操作者應迅速離開,以防窒息。
手提式1211滅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時,應將手提滅火器的提把或肩扛滅火器帶到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先拔出保險銷,一手握住開啟把,另一手握在噴射軟管前端的噴嘴處。如滅火器無噴射軟管,可一手握住開啟壓把,另一手扶住滅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先將噴嘴對准燃燒處,用力握緊開啟壓把,使滅火器噴射。當被撲救可燃燒液體呈現流淌狀燃燒時,使用者應對准火焰根部由近而遠並左右掃射,向前快速推進,直至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中燃燒,應對准火焰左右晃動掃射,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噴射流跟著火焰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但應注意不能將噴流直接噴射在燃燒液面上,防止滅火劑的沖力將可燃液體沖出容器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撲救可燃性固體物質的初起火災時,則將噴流對准燃燒最猛烈處噴射,當火焰被撲滅後,應及時採取措施,不讓其復燃。1211滅火器使用時不能顛倒,也不能橫卧,否則滅火劑不會噴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在窄小的室內滅火時,滅火後操作者應迅速撤離,因1211滅火劑也有一定的毒性,要注意防止對人體的傷害。
推車式1211滅火器使用方法
滅火時一般由二人操作,先將滅火器推到或拉到火場,在距燃燒處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開噴射軟管,緊握噴槍,對准燃燒處;另一個則快速打開滅火器閥門。滅火方法與手提式1211滅火器相同。
1301滅火器的使用
130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與1211滅火器相同。但由於1301滅火劑噴出成霧狀,在室外有風狀態下使用時,其滅火能力沒1211滅火器高,因此更應在上風方向噴射。
58 70
下一條回答
周圍人還關注
4kg滅火器
乾粉滅火器的使用
在家怎樣掙錢
滅火器有幾種
救生衣圖片
難看牙齒怎麼辦
矯正牙齒在哪裡好
發明專利一般多少錢
評論
雁過留聲,寫個評論
發布
還沒有人評論,快來搶沙發~
為您推薦
寫一份關於與急救設備要300字的作文
父母為我起了"盧飛"這個名字,他們是希望我"長大以後,展翅高飛"。從此,我為這個信念而努力著。 我酷愛繪畫。每天只要一有時間,我就鑽進書房。從繪畫書中我掌握了顏色的運用,知道了什麼圖案配什麼顏色。從五顏六色中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五彩的。 我還喜歡看課外書,從書中我豐富了自已的知識,積累了許多詞彙,我還有一個本子,專門記好詞,好句,好段落。 我也有許多缺點,我曾經學過練鋼筆字,練毛筆字,但最終因為沒有毅力,而和它們疏遠了。 這就是我,我固然有許多缺點,但我會逐漸將它們改掉的。你願意和我成為好朋友嗎?
2 瀏覽100 2016-12-05
滅火器的緊急救護設備使用說明書
大哥,滅火器好多種的,你指的是哪一種啊?
11 瀏覽360
寫一份關於滅火器,救生衣等緊急救護設備的使用說明書
這需要發個帖來找答案嗎?直接搜一下《滅火器的使用方法》、《救生衣的使用方法》等規范,看著抄不就行了么
33 瀏覽607
救生衣的使用說明書
救生衣的使用說明:船用救生衣 工作救生衣 適合遠洋沿海及內河各類人員救生使用 浮力大於113N在水中浸泡24小時後,浮力損失應小於5%. 浮力材料:聚乙烯泡沫塑料 適合沿海及內河各類人員工作使用 浮力大於75N. 在水中浸泡24小時後,浮力損失應小於5%. 浮力材料:聚乙烯泡沫塑料 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1、將救生衣口哨袋朝外穿在身上. 2、拉好拉鏈,雙手拉緊前領縛帶,縛好頸帶 3、獎下縛帶在前身左右交叉縛牢. 4、穿妥後檢查每一處是否縛牢.
34 瀏覽290 2016-12-31
救生衣或助浮物應附連一個哨子及什麼設備
你是浮潛用嗎?一般那種浮力背心就好了
1 瀏覽199 2016-07-26
10歲男孩恐成植物人!停止吧,千萬別逗孩子喝酒
678 瀏覽50499
姜傑:校園暴力不僅是法律問題 更是教育問題
8427 瀏覽996853
美國人沒有身份證,那他們用什麼證明自己的身份?
26.1k 瀏覽1112686
北京體育大學怎麼樣?
107 瀏覽102189
路邊車輛莫名其妙「抖動」?不止是積碳這么簡單!
11 瀏覽141100
那些漂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現在怎麼樣了?
網路知道APP 參與討論
傳說中的美人魚,沒想到是它泛化而來的
2236 瀏覽113462
再這樣充電,手機說壞就壞!90%的人都用錯了
15.9k 瀏覽2480459
一旦發現電工這樣接電線,工錢翻倍都值,住30年不跳閘!
5085 瀏覽1610602
你知道的最怪的姓氏有多怪?
550 瀏覽2781
單枚價值已近千元!你家有這樣的一角硬幣嗎?
1670 瀏覽414877
邀請你來回答
請看下題,謝了
學習 理工學科 數學 回答
點擊載入更多
㈥ 救生衣是誰發明的
美國的安德魯·托蒂
㈦ SOS是誰發明的
發信號的方法 有幾種不同的發信號方法,不過採用何種方式取決於你的情形和你可用的材料。 火。在黑暗中,火是最有效的信號手段。生三堆火,使之圍成三角形(國際通用的受困信號),或者排成直線,每堆火之間相距大約25碼(23米)。只要時間和形勢允許,盡快把火堆生起來,小心看護不要使它們熄滅,直到你需要它們的時候。如果你是孤身一人,保持三堆火燃燒可能有點困難,那就保護好一堆火。 生信號火堆時,要考慮你的地理位置,例如,如果你在叢林中,那麼找一片天然的空曠地或者在溪水邊生火,以免火堆被叢林的樹葉遮擋住。如果沒有天然的空地,那麼你需要清理出一片空地來。如果是在雪地中,你可能需要清理地面的積雪或者搭一個平台來生火,這樣火才不會被融化的雪水澆滅。 燃燒的樹是另外一種吸引注意力的手段。含有樹脂的樹木即使是未乾枯的也能點燃。對於其他類型的樹木,你可以在較低的樹枝上放一些乾枯的木頭,點燃干木頭,這樣火勢向上燒,會點燃整棵樹。在樹未燒完前,砍一些未枯的小樹添加到火里,可以產生更多的煙。一定要選擇離其他樹木很遠的樹,以免發生森林火災,危及自身安全。 煙。白天可以用煙來吸引注意力。國際通用的受困信號是三柱煙。你應該盡力使煙的顏色和周圍的背景顏色有區別:如果背景是淺色的,那麼使用黑煙,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火上加一些綠色的樹葉、苔蘚、或者澆一點水,那麼產生的煙會是白色的;如果往火里加一些橡膠、浸過油的碎布等,產生的煙會是黑色的。 在沙漠地區,煙無法升高,總是在地面盤桓,不過在空曠的沙漠地帶,飛行員還是能看見。 用煙來做信號通常只適用於相對風和日麗的日子,大風、雨、雪都會將煙驅散,減少你被發現的可能性。 煙霧手榴彈。如果你有煙霧手榴彈,你可以使用它們,模式和用火一樣。一定要保持手榴彈乾燥,確保需要使用時它們有效,使用時注意不要點燃周圍的植物。 M186信號槍。飛行員救生衣中就有這種求生裝置,包括一支槍,槍上用綠色尼龍繩綁著一粒子彈。發射時,筆形子彈發出的聲音很像手槍射擊發出的聲音。子彈射程達500英尺(152米)高,空中范圍直徑約為10英尺(3米)。 要想使子彈處於隨時待命狀態,可以將它從包裝中取出,將其部分旋入手槍,手槍扳機處於非擊發位置,然後用繩子或鏈子掛在脖子上准備好,一旦救援飛機出現馬上發射,並准備好第二次發射。同時也需要做好隱蔽的准備,以防飛行員誤將信號彈當作敵人火力。 星狀煙火信號彈。紅色是國際通用的危險顏色,所以,如果可能的話,使用紅色的煙火信號彈,不過任何顏色都可以使救援人員發現你的位置。星狀煙火信號彈射程高度達200到215米,可持續燃燒6到10秒鍾,下落速度為每秒14米。 星狀傘投信號彈。這種信號彈射程高度達200到215米,下落速度為每秒2.1米。M126型(紅色)能夠燃燒大約50秒,M127型(白色)可以燃燒大約25秒。在夜間,這些信號彈的可視范圍為30到35英里(48~56千米)。 反光鏡或閃光物。在晴朗的白天,鏡子是最好的信號裝置。如果沒有鏡子,可以磨光你的水杯、皮帶扣、或者其他類似物體,使之可以反射陽光。將反光集中於一處,要避開敵人的視線。現在就練習使用鏡子或閃光物來發信號,不要等到需要使用時才練習。 如果你有MK-3型信號鏡,依照背面的說明操作。 將信號鏡用繩子或鏈子懸掛在脖子上,隨時准備好使用。不過一定要將可以反光的一面貼著你的身體,以免它反光被敵人發現。 警告:用鏡子發信號時速度不要太快,因為飛行員可能會錯把信號當成敵人火力。光線直射到飛機座艙上的時間也不能太長,不要超過幾秒,因為這樣可能會使飛行員眼花。 陰霾、霧氣都可能使飛行員很難看到閃光物發出的信號,因此,如果可能,到周圍地勢最高的地方去發信號,如果看不到飛機,那就朝著飛機發出聲響的方向發信號。 注意:在多數環境中,鏡子發出的反光信號在正常情況下,70英里(113千米)以外就能看見。如果在沙漠地區,100英里(160千米)之外都能看見。 手電筒或閃光燈。晚上你可以使用手電筒或閃光燈向飛機發出<a name=0></a><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SOS</B>信號。使用頻閃閃光燈時,小心不要讓飛行員誤認為是襲來的槍彈。頻閃閃光燈一分鍾閃光60次。有些頻閃閃光燈有紅外線外罩和鏡頭。 VS-17信號布板。白天時你可以用VS-17信號布板發信號。將橙黃色的一面朝上,因為在空中,橙黃色比紫羅蘭色更容易被看見。晃動布板會更容易讓飛行員發現。 衣服。將衣服放在地上或者放在樹頂上也是一種發信號的方法。選擇那些和周圍顏色對比明顯的物品,將它們排成大大的幾何圖案,這樣它們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天然材料。如果沒有其他方法,你也可以利用天然材料來組成可以從空中看見的符號或信息。你可以堆一些可以投射陰影的土堆,或者可以利用任何類型的灌木、樹葉、岩石或者雪塊等。 在積雪覆蓋的地區,可以使勁踩踏雪,踩出一些字母或符號之後,將一些可形成對比的材料,如樹枝等,放入字母或符號中。 在沙地,用礫石、植物、或者海草來組成圖案。 在灌木叢生的地區,按照想要的圖案將灌木砍掉,或者將地面燒焦。 在苔原地區,挖掘溝渠,或者將草皮翻過來。 不管在什麼地區,都要用有對比的材料來布置符號,這樣才能讓飛機上的機組人員看到。 海水染色劑。軍用飛機如果被指派去附近有水的地方執行任務,或者去執行水上任務時,都會配備一個裝有海水染色劑的救生箱。如果你處在水上求生的困境中,可以在白天使用海水染色劑來標識自己的位置。染色區域在三個小時之內都會非常明顯,除非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所以該染色劑只能在友好區域使用。將染色劑包裹好,直到需要使用時才打開。只有當你聽到或看到飛機時再使用。染色劑還可用於雪地,用它將求救代碼字母染色也非常有效。
記得採納啊
㈧ 救生衣能在水下充氣嗎
絕對不行。 一拉就能充氣,是從空氣中抽氣。如果到水中,就只能充水了。到時就沒有任何救生作用了。
㈨ 救生衣是怎樣發明的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設備的一種,通常由軟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較小的輕型材料製成,外麵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練習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膠製成,內充空氣,也叫作橡皮圈。起源於葫蘆的救生圈救生圈是人們水上遇險時賴以求生的一種工具。夏日去游泳,為了安全起見,人們常喜歡帶上救生圈,初學游泳的人更喜歡和它作伴,就是熟悉水性的海員出海時也總要在每艘船上備幾只救生圈。過去有人認為救生圈是由歐美傳入中國的,其實,救生圈乃是我們中國人創造發明的。早在兩三千年前我國就有了「救生圈」,那就是幹了的葫蘆瓜。《易經》里所說的:「包荒,用馮(音『憑』)河」,根據郭沫若先生的解釋,就是「用葫蘆瓜渡河」。《詩經》中也說「的有苦葉,濟有深涉」,聞一多先生將《詩經》中的這一記載譯為:「葉子拍了,葫蘆也幹了,可以擇來作腰舟用了。」我們認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抱著枯乾的葫蘆瓜,就能使身體浮在水面上,不致淹死。這葫蘆瓜便是最原始的救生設備。後來,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隻,大都帶著葫蘆瓜,以防不測。由此可見,我國古代人民是利用幹了的葫蘆瓜浮水渡河的,這就是最原始的救生圈。到了宋代,救生圈的製作方法大大前進了一步,有人開始用軟質木料、蘆葦等編製成一個環狀物體,讓人可以鑽進去,使環托住人的身體,這種環形的救生圈使用起來要比葫蘆瓜方便得多,遂成了名副其實的救生「圈」了,宋人稱之為「浮環」。據《宋稗類抄》一書記載:宋代抗金名將韓世忠曾派部將王權去金山抗敵,臨行前韓世忠命令他不要用船渡江,以免被敵人發覺。於是王權就給每位土兵發了一個用軟木製成的圓形的浮環,讓他們將浮環縛在腰間,藉此渡江。士兵們在王權的帶領下悄然過江,金人全然不知,遭突襲而全軍覆沒。當時王權所用的浮環就是現代救生圈的前身。時至近現代,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各種救生設備紛紛出現:救生艇、救生衣,樣樣齊備。但救生圈這一傳統裝備仍然被人們保留著使用著,它仍然是最簡便的救生工具。航海時,海員們仍把救生圈放在諸如輪船甲板上等最顯眼的地方,並在救生圈上塗飾了紅白兩種顏色,有些較高級的救生圈上還裝有自亮浮燈,這樣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落水人所處的位置都很容易辨識,救援的船隻便可以追蹤標志,迅速趕往出事地點,把與海浪搏鬥的落水人救起。
http://..com/question/46881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