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發明了圓珠筆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B. 生活中有沒有什麼新穎的東西
可以自己做一個手工品。比如雕塑之類的。或者出去轉轉,看看有睡眠很特別的事物,用相機拍下來。
C. 誰發明了彈簧式圓珠筆桿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圓珠筆的發明
在1829年, 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制出了鋼筆尖。倍利的筆尖經過特殊加工, 顯得圓滑而有彈性, 書寫起來相當流暢, 從而深受人們的歡迎。
然而, 這種加工過的筆, 還是必須蘸墨水書寫, 因此仍然顯得麻煩。
能不能再進一步改進, 使筆既耐用又不必總蘸墨水呢 ?
還是英國人首開先河, 布拉馬用銀製成筆桿然後在筆桿里裝進墨水, 墨水從筆尖流出, 似乎可能順利書寫。可是缺乏控制的墨水總是不聽使喚、自由泛濫, 將紙面弄得一塌糊塗。
盡管布拉馬後來在筆桿里加上一個裝墨水的囊又有人想出了一 個巧妙的辦法 , 在筆尖上裝一根細細的金屬針 , 以控制墨水的通道 , 然而 , 漏水問題仍然得不到徹底地解決。甚至這種被稱作 " 自來水 筆 "( 也就是現在的鋼筆 ) 的書寫工具 , 還給人們帶來了麻煩。
據說美國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華特曼好不容易才在與幾位同行的競爭當中, 談妥了一筆大生意。簽訂合同時 , 華特曼給 客戶遞上一支精美的自來水筆 , 請他簽名。誰料正當客戶提筆欲簽時 , 筆尖滴下一大灘墨水, 將好好的一份合同被弄臟了。正當華特曼急急忙忙地轉身去再取一份新的合同時 , 身邊的競爭對手卻乘虛而入, 同顧客簽下合同, 奪走了這筆數額相當可觀的生意。這事給華特曼很大的刺激, 懊喪之餘, 他當場立志要設計一支理想的能夠自己控制出水的筆, 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自來水筆。
經歷4年的艱辛努力華特曼在總結前人失敗經驗的基礎上 , 終於在1884 年發明了比較實用的自來水筆, 也就是今天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鋼筆。
科學是無止境的, 筆的發展史也證明了這點。從毛筆、鵝毛筆到自來水筆, 其間凝聚了人類數千年的智慧和汗水。然而, 人類探索的腳步並沒有停頓下來。
1888年, 就在華特曼發明自來水筆 4 年之後, 美國的勞比提出一種全新概念的筆它不同於自來水筆 , 而是在筆尖上裝上一個圓球,書寫時, 隨著圓球的滾動, 把墨水留在紙上 , 這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 " 圓珠筆 " 。
令人遺憾的是,勞比的嘗試失敗了, 因為圓珠滾動不靈, 寫不出字; 而且, 通過圓珠流出的墨水無法控制, 會大量漏水而 站污紙面。
於是 , 這項發明就被耽擱下來。
轉眼之間,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1943年, 匈牙利一個印刷廠名叫拉茲羅•約瑟 夫•比克的校對員, 發現機器上剛印好的清樣含水分多, 用自來水筆改正, 會發生浸潤模糊的現象。為了克服這現象,他便經常琢磨使用各種辦法來進行改進。
有一次, 比克找來一根圓管, 裝上油質顏料, 把筆尖改成鋼珠, 使這種筆書寫流暢, 於是, 世界上第一支圓珠筆誕生了。後來 , 比克將這項發明提供給英 國皇家空軍。不久 , 英國的一家飛機製造廠 就推出了首批商業化的圓珠筆。
當時 , 美國有位名叫雷諾的商人看到這種圓珠筆 , 就像嗅覺靈敏的獵犬發現獵物一樣, 以商人特有的敏感, 認定這是一項前程單色圓珠筆無量的新產品。
一旦認准了目標, 雷諾又像校準了航向的輪船一樣 , 開足馬力向前疾駛。他一邊對圓珠筆的外形進行加工改進 , 一邊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工作。
那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尾聲 , 雷諾的宣傳廣告幾乎遍及全球五大洲。恰好就在這個時候 , 原子彈在美國製造成功 ! 為了聳人聽聞、招保顧客 , 雷諾別出心裁地將他生產銷售的筆稱作 " 原子筆 " 。
雷諾聲稱,他的原子筆可以在水下寫字, 可以在寒冷的北極使用, 可以長期書寫, 而且方便攜帶……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 原子筆寫進千家萬戶, 與人類形影相隨。
D. 發明圓珠筆的人的名字叫什麼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E. 電筆是怎樣發明的
這是根椐不同的物體都有不同的阻礙電流的阻值。
電筆里有一個阻值很大的一種電子元件
電流通過那個元件使二極體發光
如果那個阻值元件壞了話可能會出現電人的現象
F. 是誰發明的圓珠筆大神們幫幫忙
圓珠筆 圓珠筆 (或稱「原子筆」) 是近數十年來風行世界的一種書寫工具。它具有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書寫潤滑,且適宜於用來復寫等優點,因而,從學校的學生到寫字樓的文職人員等各界人士都樂於使用。圓珠筆的書寫原理,主要是利用球珠在書寫時與紙面直接接觸產生摩擦力,使圓珠在球座內滾動,帶出筆芯內的油墨或墨水,以達到書寫的目的。 一、圓珠筆的發明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早出現圓珠筆這一名稱的時間是1888年,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勞德的美國人曾設計出一種利用滾珠作筆尖的筆,但他未能將其製成便於人們使用的商品。 1895年,英國市場上也曾出售過商品化的非書寫用圓珠筆,因其用途狹窄,未能流行起來。1916年,德國也有人設計製作過一種新型的圓珠筆,其結構與今天的圓珠筆較為接近,但性能較差,未能引起廣泛的重視。 1936年,匈牙利的比羅在新聞印刷廠承擔文字校對工作,在用鋼筆改清樣時,常常發生浸潤模糊現象,為此,比羅開始琢磨,能否試制一種其它的書寫工具來代替鋼筆。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他用一根鋼圓管灌滿速干油墨,在一端裝上鋼珠作為筆尖。然後,他在各種能書寫的材質上進行書寫試驗,發現均可留下抹不掉的痕跡,而且筆管內的油墨也不易溢出,試驗成功了。1940年人,他又對其發明進行了改進,於1943年7月10日申請了專利,1945年開始投入市場。 二、關於圓珠筆改進的一段趣事 圓珠筆之所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里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將速干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據說,日本的圓珠筆芯里裝的干油墨,足夠可以書寫2萬個字。但是,書寫的字數一多以後,鋼珠與鋼圓管之間的空隙會漸漸變大,這樣油墨就會從縫隙中漏出來,常常會沾污衣物等等,十分使人感到不愉快。 為了解決漏油的問題,專家們沒有少動腦筋。有的研究油墨配方的改進;有的研究鋼珠與鋼圓管的硬度。可是都沒能收到效果。 正當這項研究毫無進展的時候,日本有一個小企業主,想出了一個絕招:不是因為裝的干油墨足夠書寫2萬個字嗎?不是因為寫到那時就會漏油了嗎?那我就少裝一些干油墨,讓筆芯里的油墨只能書寫1萬多個字就用完了,這樣圓珠筆芯漏油的問題不就解決了。於是,他就申請了專利,專門生產一種短支的圓珠筆芯和圓珠筆,受到了廣大顧客的歡迎,很快他就成為了一個大的企業家。 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看起來如乎是一種偷工減料,但實質上是一種創新,是解決當時人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思想上、方法上的創新。 三、圓珠筆的種類 圓珠筆品種繁多、式樣各異,就質量而言又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但從類別上說,基本上可分為油性圓珠筆和水性圓珠筆兩種。 ⑴油性圓珠筆 俗稱圓珠筆。所使用的筆頭槌珠多採用不銹鋼或硬質合金材料製成。球珠直徑的大小,決定了字跡線條的粗細。常見的球珠直徑有1毫米、0.7毫米、0.5亳米三種(產品的筆身或圓珠筆芯上往往會註明)。圓珠筆的油墨是特製的,主要以色料、溶劑和調黏劑混合而成。常見的顏色有藍、黑、紅三色。普通油墨多用來作一般書寫,特種油墨多用來作檔案書寫。作檔案書寫用的油墨,在筆芯上一般注有記號,如國產筆芯就注有DA的字樣。 ⑵水性圓珠筆 又稱寶珠筆或走珠筆。寶珠筆的筆桿、筆套用塑料注塑成型的叫全塑寶珠筆;筆套用不銹鋼材沖壓磨製成的叫半鋼寶珠筆;筆桿、筆套全用不銹鋼製造的叫全鋼寶珠筆。全塑型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即墨水用完就報廢了;半鋼型和全鋼型的多採用可更換筆芯式結構。寶珠筆的筆頭分為炮彈式和針管形兩種,分別採用銅合金、不銹鋼或工程塑料製成。球珠則多採用不銹鋼、硬質合金或氧化鋁等材料製成,中字跡球珠直徑為0.7毫米,細字跡球珠直徑為0.5毫米。儲水形式分纖維束儲水和無纖維束儲水兩種。墨水的色澤有紅、藍、黑、綠等。寶珠筆兼有鋼筆和油性圓珠筆的特點,書寫潤滑流暢、線條均勻,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書寫工具。 除了以上分類外,常見的還有以油墨的顏色、筆的結構來分分類: 1. 以油墨的顏色來分:⑴ 單色圓珠筆:這是最為普通的圓珠筆,常有藍色、黑色、紅色等。⑵ 雙色圓珠筆:一般是紅、藍雙色。⑶ 三色圓珠筆:是紅、藍和黑色。⑷ 四色圓珠筆:是紅、藍、黑和綠色。除此四種以外,還有六色、八色,甚至還有十二色的圓珠筆。 2. 以結構來分:⑴ 一次性的圓珠筆,筆桿就是筆芯,既不能加油墨,也不能換筆芯,油墨用完,就只能丟棄。⑵ 可以換筆芯的圓珠筆,有按鈕、彈簧、鎖定、復原等功能。⑶ 筆桿可以旋轉,使筆芯伸出或者縮入。⑷ 有圓珠筆和鋼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鉛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測電筆組合的,有圓珠筆和微小燈泡組合等等的新型圓珠筆。 圓珠筆與自來水筆不同,由於它使用的是干稠性油墨,油墨又是依靠筆頭上自由轉動的鋼珠帶出來轉寫到紙上,因此不滲漏、不受氣侯影響,並且書寫時間較長,省去了需經常灌注墨水的麻煩。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
G. 電筆是怎麼由來的
愛迪生在門羅公園實驗室里完成了他的第一件發明——電筆,當年他的年齡只有10歲。
電筆是檢驗電路通電是否良好的工具。利用電筆測電時要用手摸電筆尾部,因為這樣才能形成電路,電流從電筆一端流入,經過稀有氣體到達尾部,然後電流經過人體流到地下。當然,這個電流是很小的,不會對人造成傷害,因為稀有氣體電阻是很大的。普通試電筆測量電壓范圍在60~500伏之間,低於60伏時試電筆的氖泡可能不會發光,高於500伏不能用普通試電筆來測量,否則容易造成危險。
H. 小發明的製作過程
自製測電筆
[器材] 氖泡1個,小彈簧1個,玻璃平底管狀小葯瓶1個,軟木塞(或絕緣橡皮塞)2個,鐵釘2個,碳質電阻器〔0.25瓦,(2~ 5)千歐]1個。
[方法]1.把小平底玻璃瓶在砂輪或粗糙水泥地上細心地磨掉瓶底,成圓筒。
2.把電阻器兩端引線去掉,摩去兩端的絕緣漆,將它同小氖泡,小彈簧裝進圓筒內。
3.把兩個鐵釘分別穿過軟木塞,蓋在圓筒兩端並使釘帽在筒內,分別與彈簧、氖泡接觸好,簡易測電筆製作完畢。
4.使用方法:用右手姆指和食指捏住玻璃筒使筒後的釘尖頂住手心,前面的釘尖與待測裸導線或插座孔內銅片接觸,若氖泡發光,則被測導體為火線。
I. 如果站在絕緣物上用試電筆碰火線,氖管會不會發亮
如果站在絕緣體上使用測電筆接觸火線的時候,測電筆中的氖管是不會發光的。
只有人站在地面上,才能構成迴路的,這樣氖管才會發光的。
J. 有什麼生活小發明詳細點.有益的,我可是要上交!!!
小發明:耳機電筆
1.設計思路
一般的測電筆,在野外作用時因光線較強,如陽光照射,不能分辨零線與火線,為解決這一矛盾,變換思想方式,在普通電筆的發光顯示基礎上增加了耳機發聲,在眼看的基礎上,增加了耳聽,變看得見為可以聽得明,從而准確分辨零線與火線,並且能判斷導線的通線及部分電子元件的好壞。
2.原理
分辨零、火線,本電筆把電線泄漏出的電信號放大,推動耳機發聲,零線是感應電,故聲音較小。
3.使用
分辨火線時,不用手觸摸本電筆後面的金屬體,測火線發光較亮,發聲較大,零線反之,用手摸後面金屬體,火線聲音增大很少,發光變暗,零線聲音增大很多,發光變亮。
4.特點
設計簡易,製作簡單,元件易取,攜帶方便,安全可靠,變光亮為發光、發聲結合體,變為看得見、聽得明,而一筆多用,廣泛應用於測一般電子元件,如測電容泡把電解電筆二極體、三極體等。
小發明文章列表
http://www.xxkt.cn/xuesheng/zuo/f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