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柯爾特哪一年發明的左輪手槍
1836年2月25號,美國發明家塞繆爾·柯爾特獲得了五發子彈左輪手槍的發明專利。內
左輪手槍的轉輪設計早容於1718年燧石槍(flintlock)時代就已經開始,但早期轉輪手槍,多是用多槍管而很笨重,或者無法防止轉輪逆轉,所以沒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835年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改進前人的設計,獲得英美兩國的專利,由於柯爾特的推銷技巧,以及美國不像當時歐洲因為保密關系,由國營或壟斷的私營兵工廠獨佔一切槍械新科技,所以柯爾特才能以其名字流傳於世,以致後人將他與轉輪手槍之間劃上等號,柯爾特甚至被誤認為是第一把轉輪手槍發明者。
實際上,1718年,英國律師詹姆斯·帕克爾 (James Puckle) 就發明了裝彈9發的轉輪燧石槍(Puckle Gun),英國人伊力沙·柯里爾 (Elisha Collier) 於1818年就取得了轉輪燧石槍的英國專利。
❷ 左輪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左輪槍是1835研製的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內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容
在此之前,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曾出現過火繩式左輪扳手槍,後來又出現了燧發式轉輪手槍。但是柯爾特以前的左輪手槍一是需用手撥動轉輪,或是用手扳動擊錘帶動轉輪到位,然後才能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二是槍彈的擊發火得解決,所以它們應用不廣。
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螺旋線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次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
雖然人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著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所以柯爾特被稱之為 「左輪手槍之父」是當之無愧的。目前最強的左輪槍是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500轉輪狩獵手槍,它所發射的子彈的動能,是大名鼎鼎的.50口徑「沙漠之鷹」的兩倍!
❸ 世界上第一支實用左輪手槍是哪一年製造成功的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左輪手槍。
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螺旋線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鎰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雖然人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著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
❹ 左輪槍是誰發明的
人們認為左輪手槍是美國人塞纓爾
❺ 誰有槍或步槍的發展史機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左輪手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步槍、來復槍(rifle)是指有膛線(又稱來復線)的長槍。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主要用於發射槍彈,殺傷暴露的有生目標,有效射程一般為400米;也可用刺刀、槍托格鬥;有的還可發射槍榴彈,具有點面殺傷和反裝甲能力。
在古語中英語的rifle和中文「步槍」概念有所不同,前者是泛指「有膛線槍械」,後者是指由「步卒所用的火銃」。
但現在習慣來說兩者都是指:
步兵所使用,要以肩托著來發射的,有膛線的中型槍械。
原始有膛線槍械出現於十六世紀義大利,把起源於中國發明的突火槍和火銃等無膛線槍械改良而來,經過火繩槍、燧發槍的演變,才逐步發展成為現代步槍。
而無膛線槍械後來發展成散彈槍。
http://ke..com/view/22136.htm?fr=ala0
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
http://ke..com/view/19173.htm#3
美國著名機械師理查德·傑丹·加特林於1862年發明了手搖式多管重機槍。
馬克沁在1884年製造 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鍾600發以上。
http://ke..com/view/22138.htm
❻ 哪一年美國發明家柯爾特獲得一個左輪手槍的專利
人們認為左輪手槍是美國人塞纓爾柯爾特於1835年發明的,因為在1835 年10月22日,柯爾特獲得了專利號為6909號的英國 專利,其專利產品就是左輪手槍。
❼ 最早的 後膛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最早嘗試槍械彈葯後裝的是法國人包利,他試用的子彈本身帶有點火裝置,但由於槍管尾端不密封,火葯氣體從後面跑了出來,因而失敗了。19世紀30年代,有人發明了一種紙殼定裝式槍彈,將彈丸、底火、發射葯合為一體,從而為後裝槍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35年,普魯士人德萊賽在軍方的支持下發明成功後裝式步槍,這種從身管後方裝填彈葯的槍由身管、槍機、發射機和槍托等組成,發射的就是紙殼定裝槍彈。使用時,射手用槍機從後面將子彈推人槍膛,扣動扳機後,槍機上的長桿形擊針即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葯,將彈丸射出。由於這種槍發射時擊針穿破紙彈殼底部打擊底火,所以叫針刺發火槍。同時,由於這種後裝槍的子彈需要一發一發地裝人槍膛,所以也叫「後裝單發槍」。
19世紀60年代,英美等國開始設計製造後裝連發槍,並相繼裝備部隊,這之後,許多國家競相製造,從而造出了許多種類繁多的槍。我國於1867年研製成功了美式後裝單發槍,其子彈為鉛彈,葯筒有紙和金屬制兩種。到 19 世紀 70 年代,我國已能仿製生產多種後裝單發槍。後來,我國又仿製了多種後裝連發槍。
後裝連發槍的特點是沒有儲存子彈的彈倉,也即時下所說的彈巢。根據彈倉在槍身上的位置不同,通常又分為前托彈倉、後托彈倉和機巢彈倉。彈倉有固定式和可卸式兩種,固定彈倉使用較廣,常能容納5 發子彈,採用彈夾做裝彈工具,可一次將子彈全部裝人彈倉。使用彈倉可大大地縮短裝彈時間,提高槍的發射速度,使射速達每分鍾10~12發。
1866年7 月3 日,在易北河以西的薩多瓦地區展開了一場歐洲近代史上的空前大會戰,普魯士軍和奧地利軍以50萬的兵力進行爭奪德意志領導權的戰爭,在總參謀長毛奇的指揮下,普魯士軍以巧妙的戰術、猛烈的火力打敗了一直稱雄歐洲的奧地利軍。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中,奧軍傷亡被俘4 .5 萬人,普軍僅損失約1 萬人。普魯士戰勝了奧地利,為德國的統一創造了條件,盡管決定這次戰爭勝敗的因素很多,但這一條因素不可小視;普軍大量裝備了以後裝擊針槍為代表的先進武器,而奧軍使用的仍是前裝燧發槍。
❽ 左輪手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哪個國家公司出品
轉輪抄手槍最早出現於16世紀,俗稱左輪手槍,是手槍中的 一大類,品種繁多。它是單手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手槍。其主 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鼓式彈倉,鼓內有數個彈膛。但在19世 紀以前,火繩轉輪手槍需用手拔動轉鼓,因此,應用不廣。到 19世紀初至30年代,轉輪手槍把擊發機的動作和鼓輪轉動聯在 了一起。1835年美國人柯爾特發明了裝有底火撞擊與線膛槍管 的轉輪手槍,是現代轉輪手槍的鼻祖。
❾ 左輪手槍的研發歷史是什麼
左槍手槍──左槍手槍是轉輪手槍的俗稱,它是一種個人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槍械。其主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轉鼓式彈倉,內有5─7個彈巢(大多為6個),槍彈裝在巢中,轉動轉輪,槍彈可逐發對准槍管。由於常見的轉輪手槍在裝彈時轉輪抽左擺出,因而又稱左輪手槍。
早在16世紀,在歐洲就曾出現過火繩式左輪扳手槍,後來又出現了燧發式轉輪手槍。但是柯爾特以前的左輪手槍一是需用手撥動轉輪,或是用手扳動擊錘帶動轉輪到位,然後才能扣壓扳機完成單動擊發;二是槍彈的擊發火得解決,所以它們應用不廣。
而柯爾特發明的左輪手槍具有底火撞擊式槍機和螺旋線膛槍管,使用錐形彈頭的殼彈,並且扣動一鎰扳機即可聯動完成轉輪待擊發兩步動作。這使左輪手槍頭一次真正具有了良好的實用價值,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使用。雖然們又對左輪手槍進行了一些改進,但它的基本結構和原理依然保持著柯爾特發明時的原樣。
由左輪手槍射速之低、裝彈較慢、容彈量較少,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它在軍隊中的地位被自動手槍所取代。但由於左輪手槍對瞎火彈的處理十分簡便,性能可靠,因此許多國家的警察和個人仍很喜愛使用它。1981年美國總統里根遇刺時,刺客欣克利使用的就是左輪手槍。
左輪手槍,又叫轉輪手槍。這種手槍的轉輪,通常有五六個既作彈倉又作彈膛的彈巢。槍彈裝進彈巢中,旋轉轉輪,槍彈可逐發對正槍管、處於待擊發的狀態。扣動扳機、子彈射出,第二個彈巢又與槍管吻合。因為一般轉輪手槍裝彈時,轉輪從左側擺出,故稱左輪手槍。
左輪手槍的發明者柯爾特,181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少年時代他就愛玩弄槍械。16歲那年,他在旅遊途中,一時好奇地鑽進船艙去玩,對艙手操縱的舵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從舵轉的轉動原理聯想到如果研製出一種像轉輪一樣彈倉可以轉動的手槍,一次可以裝填多發子彈,不就可以解決手槍連續射擊的問題嗎?於是,在旅遊途中,他就苦思冥想,構思出左輪手槍的彈倉結構。
旅遊回來後,他於1831年著手研製他的轉輪手槍。1835年,他獲得了第一個擊發式轉輪手槍的英國專利。1855年,柯爾特又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扣壓扳機自行聯動完成待機和擊發兩步動作的手槍,這樣如果一發子彈突然瞎火,再扣動扳機後,另一發子彈就會對准槍管待擊,非常有實戰價值。
左輪手槍問世後不斷完善,終於成為兩次大戰中的搶手武器。英國、美國都對左輪手槍大批訂貨。加拿大、巴西、中國軍隊也都使用了左輪手槍。
❿ 左輪槍產生於什麼年代,哪個國家發明的
轉輪手槍最早出現於16世紀,俗稱左輪手槍,是手槍中的 一大類,品種繁多。它是單手使用的多發裝填非自動手槍。其主 要特徵是槍上裝有一個鼓式彈倉,鼓內有數個彈膛。但在19世 紀以前,火繩轉輪手槍需用手拔動轉鼓,因此,應用不廣。到 19世紀初至30年代,轉輪手槍把擊發機的動作和鼓輪轉動聯在 了一起。1835年美國人柯爾特發明了裝有底火撞擊與線膛槍管 的轉輪手槍,是現代轉輪手槍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