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蘇比創造

蘇比創造

發布時間:2021-10-16 05:55:33

㈠ 人類的祖先是什麼》

傳說 關於我們人類的來源,曾經無數次被我們自己提問過。只要看看留下的那麼多神話傳說就可以知道。 《聖經.創世紀》第一節提到: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不過在第二節,它作了些修改: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 古代埃及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有幾個不同的版本。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有: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傳說在世界出現之前,全能的神「努」就已存在,她創造了天地的一切,她呼喚「蘇比」,就有了風;呼喚「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喚「哈比」,尼羅河就流過埃及,她一次次呼喚,萬物一件件出現,最後,她道出「男人和女人」,轉眼間,埃及就住滿許多人。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將自己變成男人外形,成為第一位法老王,統治大地人類,開創繁榮。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是太陽流出來的眼淚。另一種說法說,人是從克佩拉神和奈布—厄—徹神的軀體中產生的,神將他們的器官拼在一起,從而創造了第一個人。 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七表詩》中,描述在創世之前有一對神靈,阿斯普是男神,為淡水海洋,梯阿馬特是女神,為鹹水海洋。二神生下了眾多神靈,後來神之間發生大決戰,一方以梯阿馬特為首,一方馬爾都克為首,馬爾都克是以梯阿馬特的曾孫。馬爾都克戰勝梯阿馬特,將她的身體一分為二造出天地,又用梯阿馬特的主要支持者金古的血液造出人,並強迫人膜拜神。 古印度神話認為太初只有水,但是水中並無神,而是出現一個金蛋,孵出梵天大神,梵天以兩半蛋殼創造天地,然後從其身體的各個部位誕生萬物,當然也包括人。 在希臘神話中,眾神之中的普羅米修斯和弟弟厄庇墨透斯合力塑造人,並賦予人和其它所有動物以本領。普羅米修斯用土和水揉成了泥,照著神的模樣捏出了人,他使人呈站立的姿勢。厄庇墨透斯將勇敢、力氣、快速、伶俐等天賦分別賜予各種動物,他是如此慷慨,以至於竟沒有剩下甚麼象樣的天賦能給最崇高的被造物——人類。於是普羅米修斯升到天上,在太陽神馬車里點燃了一隻火把,將火送到地上來。奧運會傳遞火炬據說就是從這來的。 日耳曼神話認為人類是植物所變的。它說有一天,天神歐丁和其他的神在海邊散步,看到沙洲上長了兩棵樹,其中一棵姿態雄偉,另一棵姿態綽約,於是下令把兩棵樹砍下,分別造成男人和女人,歐丁首先賦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別賦予理智、語言、血液、膚色等,成為日耳曼的祖先。 紐西蘭的毛利人傳說:天父蘭基努伊(Ranginui)和地母帕普托努庫(Papatuanuku)是諸神的父母。他們的兒子塔內(Tane)(又名圖、蒂基)創造了灌木叢以及其中的生靈。他取河邊的紅泥,用自己的血捏成一個自己的肖像,有眼睛、手、腿,一應俱全。事實上,就是神的惟妙惟肖的復製品。他做成這個模特後,就向這個泥人的嘴和鼻子里吹氣,使他活起來,這個泥人立刻有了生命並打了一個噴嚏。據說這是第一個女人。整個人類便由此繁衍而出。 澳大利亞神話說:創世者龐德一傑爾用他的一把大刀割下三大塊樹皮。他在一塊上面放了些泥土,用他的刀把泥調好。然後他把一部分泥放到另一塊樹皮上面,造成一個人形。他先造了腳,然後造腿,然後是身軀、手臂和頭。就這樣,他在兩塊樹皮上各造了一個人,他對這兩個人很滿意,於是,又從按樹上取下多纖維的樹皮,把它做成頭發,粘在泥人的頭上。然後,他躺在他們的上面,使勁往他們的嘴裡、鼻孔里和肚臍里吹氣,這些小人立刻動了起來,圍著神又蹦又跳。在另一些傳說中,人則是蜥蜴變的。 生活在婆羅洲的達雅克人說:有一個大神,名叫薩拉潘代,天神命令他來到地球上造人,他先造了一個石頭人,但石頭人不能說話,就被廢棄了。他又造了一個鐵人,而這個鐵人的舌頭比石頭人還硬,天神看了很不滿意。第三次,薩拉潘代造了個泥人,泥人極有靈性,一造好就開口說話,天神十分高興,說:「你造的人能行。讓他成為人類的祖先吧,你必須另造一些像他這樣的人。」 在非洲白尼羅河生活的希盧克人的神話說:創世者喬奧克決定創造人類,他拿起一塊泥土,對自己說:我將造人,但他必須能走能跑,能到野外田裡去工作,所以我將給他兩條長腿,像火烈烏一樣。這樣做了以後,他又想:人必須能種植他的黍粟,因此我將給他兩只手臂,一隻手拿鍬,一隻手拔雜草。於是他給人安了兩只手臂。按照這樣的構思,他先後給人安上了兩隻眼睛,一張嘴,一個舌頭和兩個耳朵,於是他創造出了一個完美的人類。

㈡ 有關生命發生的神話故事有哪些

中國的女媧造人 外國的上帝造人說等
如:
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話,說人是大神用泥土捏制出來的,說大神用泥土捏出了許多小人,然後放到爐子中烘烤使他們成活,由於性急,第一批取出來的泥人還沒有燒好,火候不足,這些人就是白種人的祖先。第二批取出的泥人則燒得恰倒好處,金黃悅目,大神端詳良久,愛不釋手,這批人就是包括印第安人在內的黃種人的祖先。金黃的小人太完美了,大神因為玩賞而忘記了時間,忽然就聞到了一股焦味,才想起爐中還有泥人,這批泥人因燒烤過讀,通體黝黑,也就成了黑種人的祖先了。

《埃及神話》說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自古以來,埃及一直是個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國家中最自我封閉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難對她發生影響,因此她的人類起源的說法也和別的民眾不同。

埃及人認為遠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現之前,全能的神『努 (NU) 』就已存在,他創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喚『蘇比』,就有了風;呼喚『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喚『哈比』,尼羅河就流過埃及,他一次次呼喚,萬物一件件出現,最後,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轉眼間,埃及就住滿許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將自己變成男人外形,成為第一位法老王,統治大地人類,開創安和繁榮景象。
人類原本就存在著的神話,散見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紐西蘭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話中說到神創造天地,然後從地下帶領人類上來,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

認為人類是植物所變的為日耳曼神話,它說天神歐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邊散步,看到沙洲上長了兩棵樹,其中一棵姿態雄偉,另一棵姿態綽約,於是下令把兩棵樹砍下,分別造成男人和女人,歐丁首先賦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別賦予理智、語言、血液、膚色等,成為日耳曼的祖先。

㈢ 世界上怎麼出現了人

人類的起源,可以說是學術上最令人頭痛的問題,不論是人類學家、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生物學家、化學家,甚至於哲學家、宗教家,都曾對人類起源做過各種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沒有最令人信服的說法。

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各民族都相當豐富,其中有些說法頗為相似,當然不同的也不少,在這些神話里頭,很有趣的,我們可以發現有和進化論不謀而合之處。

歸納各種神話,人類的起源可以分為『呼喚而出』、『原本存在』、『植物變的』、『動物變的』和『泥土造的』五種,現就分別敘述。

《埃及神話》說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自古以來,埃及一直是個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國家中最自我封閉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難對她發生影響,因此她的人類起源的說法也和別的民眾不同。

埃及人認為遠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現之前,全能的神『努 (NU) 』就已存在,他創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喚『蘇比』,就有了風;呼喚『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喚『哈比』,尼羅河就流過埃及,他一次次呼喚,萬物一件件出現,最後,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轉眼間,埃及就住滿許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將自己變成男人外形,成為第一位法老王,統治大地人類,開創安和繁榮景象。

人類原本就存在著的神話,散見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紐西蘭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話中說到神創造天地,然後從地下帶領人類上來,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

認為人類是植物所變的為日耳曼神話,它說天神歐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邊散步,看到沙洲上長了兩棵樹,其中一棵姿態雄偉,另一棵姿態綽約,於是下令把兩棵樹砍下,分別造成男人和女人,歐丁首先賦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別賦予理智、語言、血液、膚色等,成為日耳曼的祖先。

人類是由動物變的之神話相當常見。在澳洲神話中說人是蜥蜴變的;美洲神話則說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變的;希臘神話也說某族人是天鵝變的,某族人是牛變的。

我們由這種『動物變人』的神話中,可以發現很接近進化論的說法,尤其是美洲神話中說人是猿猴變的,就完全與進化論相吻合,這種巧合,很耐人尋味。

另一種說法是指人類由黃帝所造,然後由其他的神上駢和桑林賦予四肢五官,見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這種說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駢和桑林是什麽樣的神,在其他古籍中並無敘述,徒留一個謎。

在所有神話中,『泥土造人』的說法最多,也最為流傳,如紐西蘭神話說人是天神滴奇 (TIKI) 用紅土和自己的血製成;美拉尼西亞人也這樣說;希臘神話說神從地球內部取出土與火,派普羅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別創造動物與人類,並賦予人類種種個性和智慧。

北美洲西部的邁都族印第安人認為當初『大地開創者』創造樹木鳥獸之後,說『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紅色泥土攙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話里,最引人入勝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數我國的女媧和猶太神話(聖經)的上帝。

話說盤古開辟天地之後,不知經過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間出現女媧。女媧在這荒涼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對著水,照見了自己,心裡想要是天地間有幾個像自己的,彼此說說話,該有多好,便不自覺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體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風一吹,便成為活跳跳的東西,於是給他起名為『人』。
一 人類的起源

在分類學上,現代人屬於脊椎動物亞門的哺乳綱、靈長目。在靈長目動物中,人類與類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長臂猿)最相似。但是,人類也具有類人猿所沒有的特徵:如直立行走;能夠使用工具和製造工具;有發達的大腦,可以思考問題,解決困難;還有復雜的語言,可以進行交流;等等。那麼,人類與類人猿具有怎樣的關系?人類是怎樣起源的呢?

人類與類人猿的親緣關系

通過初中生物課學習,我們知道人類與類人猿在外部形態、內部結構以及行為等方面都很相似。觀察左圖中人與黑猩猩的骨骼,你能說出兩者在骨骼方面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嗎?人類與類人猿的這些相似點說明,人與類人猿的親緣關系很近,二者有著較近的共同祖先。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科學家們開始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他們通過對不同生物體內的同一種蛋白質或核酸分子的結構進行比較研究,同樣證實了人類與類人猿是近親。比較不同種生物的同一種蛋白質的差異,常用測定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的方法。例如,細胞色素C是在有氧呼吸中起重要作用的一類蛋白質,約由110個氨基酸組成。表7-2列出了科學家所測定的10種生物細胞色素C的差異。

通過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人與黑猩猩的親緣關系最近。比較不同物種DNA分子的差異,常用DNA分子雜交的方法,也就是採用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兩個物種的DNA分子的單鏈放在一起,如果這兩個單鏈具有互補的鹼基序列,那麼,這兩個單鏈就會在具有互補鹼基序列的部位結合在一起,形成雜合雙鏈;在沒有互補鹼基序列的部位,就仍然是兩條游離的單鏈(如圖)。形成雜合雙鏈的部位越多,說明這兩個物種間的親緣關系就越近。這方面的研究也表明,與人類親緣關系最近的生物是類人猿。

從古猿到人的過渡

古人類學家認為在距今七八百萬年以前,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開始向不同的方向進化,這個過程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紀①,世界范圍的造山運動很活躍,相繼出現了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等,在東非還出現了長達八千公里的斷裂谷。由於這樣大規模的地殼運動,致使世界氣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紀②,氣候變化加劇,出現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氣候巨大變化的影響下,原先一些連綿不斷的森林逐漸變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斷擴大,最終被稀樹草原所取代(如圖)。這時,生活在這里的一些古猿逐漸由樹棲生活轉到地面上生活,最終進化成人類;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則進化成了類人猿。

人類的祖先由樹上下到空曠的地面上生活後,逐漸能夠使用樹枝和石塊等來防禦猛獸,或挖掘根莖等來食用。在這個過程中,古猿的身體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轉變成兩足直立行走。這一轉變不僅增強了人類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們的身體結構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身體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長、骨盆變短增寬、脊柱從弓狀變為S形等。因此,可以說人體的基本結構特徵都與兩足直立行走有關。此外,兩足直立行走還使人類祖先的前肢從用來行走和支持身體中完全解放出來,為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為腦的進一步發展和增大創造了條件。兩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義,使人類學家把是否具備這一條件作為人和猿分界的一個重要標准。

人類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了製造工具。早期人類製造的工具都是石器(如圖)。這些石器常常與動物的遺骸和人為弄碎的骨頭一起被發現,由此古人類學家推斷,石器的出現與早期人類的狩獵和肉食行為密切相關。

在製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過程中,人類祖先的大腦越來越發達,並逐漸產生了語言,形成了人類社會。

晚期的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年~1萬年前,他們的化石在各個大陸都有發現,如法國的克羅馬農人、我國的山頂洞人等。這個時期的智人與現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的山頂洞人,不僅腦顱增大,下頦明顯,而且還具有黃種人的一些特徵(如圖)。晚期智人不僅能製造精細的石器和骨器,還會製造長矛、標槍,用以狩獵、捕魚(如圖)。他們的狩獵能力也大為提高,會利用地形和設置陷阱來捕捉大的野獸。此外,他們會摩擦生火,用大獸皮等修建簡單的房屋,用骨針縫制衣物,還創造出了原始的藝術。在他們住過的地方,常常能夠發現繪畫、雕刻和裝飾品,繪畫的內容多與狩獵活動有關。在這個時期,不同的人種已經開始分化和形成,並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體質特徵和文化遺物上都有明顯的差異,充分反映出人類進化的四個階段。目前,這種劃分方法已得到大多數古人類學家的認可。

人種漫談

人種是指具有共同遺傳體質特徵的人類種群。所謂的體質特徵是指膚色、鼻形、發色、發型、眼色、面型、血型和遺傳病的分布等方面。世界各地的人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他們之間可以彼此通婚,並且產生能育的後代,因此,全世界的人在生物學上屬於同一個物種——智人。

目前,許多人類學家主張把全世界的人分為四個亞種:黃色人種(也叫蒙古人種)、白色人種(也叫歐羅巴人種)、黑色人種(也叫尼格羅人種)和棕色人種(也叫澳大利亞人種)。黃色人種的主要特徵是膚色淡黃,臉扁平,顴骨突出,頭發直而且較硬,眼瞼有內眼褶。白色人種的皮膚白,鼻狹而高,虹膜的顏色和頭發類型多種多樣。黑色人種的膚色黝黑,鼻低而寬,嘴唇寬厚,頭發捲曲。棕色人種的皮膚黃褐或棕黑,鼻短而寬,唇較厚,頭發波形或捲曲。

一般說來,各亞種在體質特徵上的差異是由於人類在一定的地域內長期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又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形成的。例如黑色人種捲曲的頭發,猶如一個多孔隙的氈帽,導熱性能較差,在赤道強烈的陽光下,能起到一定的隔熱作用。又如,黑色人種短而寬的鼻腔和厚嘴唇,增加了水分散失的面積,有利於他們在炎熱的氣候條件下生活;相反,生活在寒冷地區的白色人種,鼻子卻很高,鼻粘膜面積明顯增大,這樣可以使吸入的冷空氣在鼻腔里得到預熱,起到保護肺部的作用。

不同的人種是怎樣形成的呢?目前,關於人種起源的學說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現代人都是由一個已經基本具有現代人特徵的人群分化而成的。最初,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地區,以後擴展到世界各地,取代了當地原有的人群,在不同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下形成了不同的人種。另一種認為,各地區的人種是土生土長的,由當地的直立人逐漸演化而成。

㈣ 人類的由來

1
中國女蝸覺得一個人很無聊就捏了很多泥人給了生命就變成人了所以你洗澡會搓出泥巴來哈哈
2
伊甸園的故事知道吧!不知道? 造人,是上帝最後的也是最神聖的一項工作。最初的時候,天上尚未降下雨水,地上卻有霧氣蒸騰,滋生植物,滋潤大地。上帝便用泥土造人,在泥坯的鼻中吹人生命的氣息,就創造出了有靈的活人。上帝給他起名叫亞當。但那時的亞當是孤獨的,上帝決心為他造一個配偶,便在他沉睡之際取下他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來。上帝用這根肋骨造成了一個女人,取名叫夏娃。
上帝把夏娃領到亞當跟前,亞當立刻意識到這個女人與自己生命的聯系,他心中充滿了快慰和滿意,脫口便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啊!可以稱她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男人和女人原本是一體,因此男人和女人長大以後都要離開父母,與對方結合,二人成為一體。
亞當的含義是"人",夏娃的含義是"生命之母"。他們是中東和西方人傳說中人類的生命之初,是人類原始的父親和母親,是人類的始祖。
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為亞當和夏娃造了一個樂園。那裡地上撒滿金子、珍珠、紅瑪瑙,各種樹木從地里長出來,開滿各種奇花異卉,非常好看;樹上的果子還可以作為食物。園子當中還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還有河水在園中淙淙流淌,滋潤大地。河水分成四道環繞伊甸:第一條河叫比遜,環繞哈胖拉全地;第二條河叫基訓,環繞古實全地;第三條河叫希底結,從亞述旁邊流過;第四條河就是伯拉河。作為上帝的恩賜,天不下雨而五穀豐登。
上帝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讓他們修葺並看守這個樂園。上帝吩咐他們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們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死。"
亞當和夏娃赤裸著絕美的形體,品嘗著甘美的果實。他們或款款散步,或悠然躺卧,信口給各種各樣的動植物取名:地上的走獸、天空的飛鳥、園中的嘉樹;田野的鮮花。
他們就這樣在伊甸樂園中幸福地生活著,履行著上帝分配的工作

3
希臘普羅米修斯造人

㈤ 歐亨利作品賞析

歐-亨利的《使圓成方》

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說明了個人的世仇在 現實社會的洪流面前是多麼的不值一提,甚至可能變成了救命稻草!

結尾- - - - 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

㈥ 人到底是不是神創造的(詳細的)

人不是由神創造的。

人是從類人猿開始進化而來的,全球人類基因圖譜告訴我們,人類在七萬年前才走出非洲,我們的共同祖先來源於非洲。

從類人猿到現代人的進化過程可至少上百萬年的歷史,可能每經過十萬年類人猿就進化一點,比如開始直立行走,再慢慢會使用工具,再慢慢胃只開始接受熟食而變得矯情起來。

現代人和類人猿可能存在一萬種差別,而這一萬種差別是通過上百萬年逐步漸變累積而來的,而並非一蹴而就突變而來的。

人類的進化總體上可以劃分為4 個階段,早期猿人(又稱南方古猿)和晚期猿人(又稱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的剛剛從猿進化到人,腦容量依舊很小,他們還不會製造工具,但可以利用天然的樹枝、石塊等天然物品當做工具謀生。

直立人的身體已經和現代人相差不多,腦子還比較小,他們不但會使用製造石器,後期還學會用自然火。

早期智人和現代人已經差不多,生產力更發展,思維更廣闊,人際關系更親密;晚期智人生產力更加發達,他們已經能夠製造火種,而且有了初步的手工藝品的製作和裝飾。

這些都是經過科學和生物學的驗證而得出的數據,而關於人類由神創造的傳說,都是古代落後下的產物,由於當時的人類還不能很好地解釋人類的來源,因此臆造出了神創論。

對於這種用神學或者哲學解釋人類以及萬物起源的觀點是很難自圓其說的,西方有亞當夏娃,中國有捏土造人,事實和科學證明,這些都是特殊時代的產物,人並不是由神創造的。

(6)蘇比創造擴展閱讀:

一切宗教都是和神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假如沒有傳說中萬能的神和超自然的神跡,就不可能有宗教。

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宣稱,人和世界是由神創造的,在生物科學如此發達的當代,恐怕很少有人再相信這套上帝創造人的神話。

反之,人創造神的論斷卻越來越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人如何創造神,卻是人們不懈求索的歷史之謎。

人類最早的神觀念和對神進行祭拜的活動,顯然在原始社會就已經產生,這一事實已得到人類學、民族學和考古學大量資料和研究成果的有力證明,並獲得了宗教學者的一致公認。

神作為一種千百年來被人們所信奉的存在,產生於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

任何意識的產生都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都能夠從社會存在中找到它產生的根源,原始人類關於靈魂、魔力等等神的觀念,都是產生於人類內心樸素的東西。

然而,在原始社會那種低級的經濟發展階段上,這些不真實的神卻成了原始人同大自然斗爭的必要手段,他們企圖藉助於這些產生於自己意識里的神給予他們勇氣與智慧。

所以說,原始社會低下的生產力和原始人類征服自然以求生存發展的願望,是神與宗教觀念產生的根源。

可以想像,原始人類當時面臨著一種多麼險惡的生存環境,原始人類的生活受到自然力的巨大壓迫,但當時的生產力極其低下,原始人類既想征服它,又無能無力。

既希望弄清楚自然的奧秘,又百思不得其解,這種矛盾嚴重困擾著他們,並驅使他們尋找解決的方法。

既然不能知道這些自然力是如何產生的,原始人類就認為它們來源於一個能掌握人類生老病死、控制大自然陰晴冷暖的人。

他們把這種人稱之為神,並用祈求和祭獻的方式去取悅神,希望獲得神的恩賜。

㈦ 是誰創造的人類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
人類是載數以萬年的優勝劣汰的演變過程里
由猿進化為人的
猴子在遠度海洋的時候,海水的浮力支撐起它們的身體,使它們適應了直力行走,從而有一批進化成了猿
猿又在生長繁衍的過程中把從樹上的生活遷徙到陸地
並學會了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
如用石頭敲碎堅果的外殼
於是又經過數千年的演化,才有了最原始的人類

㈧ 求有關人類的起源的歷史材料題及答案、、

類起源 人類起源之謎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源地。
自從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後,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是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幹上分離開來的?什麼是他分離開的標志?原始人類又是何時、何地轉化為真人的……
對於這一系列的疑問,古人類學家一直在努力尋找正確的回答。多數古人類學家認為:真人是以製造工具為標志,真人出現以前的人類祖先,科學家們稱之為「前人」。直立是前人從人猿共祖主幹上分離的形態學標志,他從主幹分離的地區可謂人類最早的搖籃。真人不斷演化發展,最後成為現代人,同時形成現代不同的人種,這個進化過程完成的地區便是人類演化最後的搖籃。
在探索人類起源時首先要確立一個前提,即人類是一個生物物種,他只能有一個祖先,不可能是多個祖先。不能說黑人有一個祖先,而白人又有另一個祖先。因為不同的物種之間雖能婚配,卻不能生育後代,只有同種能育。如果我們主張人類多祖論,就會在生物學上犯常識性的錯誤,現在已證實了人類多祖或多元論是違背科學常理的。
人類從人猿主幹上分離,究竟發生在哪一地區?是在非洲,然後走進亞洲,還是在亞洲?
非洲是人類的搖籃首先是由達爾文提出來的。他在1871年出版的《人類起源與性的選擇》一書中作了大膽的推測。另一位進化論者海格爾則在1863年發表的《自然創造史》一書中主張人類起源於南亞,還繪圖表示現今各人種由南亞中心向外遷移的途徑。此外,還有中亞說、北亞說以及歐洲說。由於人類的搖籃隨人類化石的不斷出土,而搖擺於各洲。
歐洲,特別是西歐,曾一度被認為是人類的發祥地。從1823年到1925年就有116個個體,其中包括猿人階段的海德堡人。而新石器時代的人骨發現得更多,有236起。因此,人們打開地圖一看,歐洲布滿了古人類的遺址。而當時除了爪哇猿人外,在亞洲其他的區和非洲還沒有找到過古人類遺址。還有,最早發現的古猿化石也出土於歐洲,即1856年在法國發現的林猿化石。加上20世紀20年代「辟爾當人」的騙局喧囂一時(辟爾當人被有些學者看作是最早的人,甚至稱他為「曙人」。最後被揭露,所謂「曙人」,原來是來將一個新石器時代的人頭骨和一個現代猿類的下頜骨湊合起來的假品),所以當時許多人認為人類起源的中心是在西歐。但隨著亞非兩地更多人類化石的發現,人類搖籃歐洲說才逐漸退出了舞台。
「北京人」的發現不僅拯救了爪哇直立猿人,也使中亞起源說更加風靡一時。
1887年,荷蘭解剖學家杜布哇,抱著尋找早期人類化石遺骸的熱望,來到印尼的爪哇島,居然找到了原始人的化石。1890年,在一個名叫垂尼爾的地方,先是找到下頜殘片,次年又發現一具頭蓋骨,這就是著名的「爪哇人」第一號頭蓋骨。1892年,又在不遠處找到一根大腿骨。杜布哇研究了這些材料後,認為它們屬於同一個體,而且正是人們要尋找的人與猿之間的「缺環」。
爪哇直立猿人的發現使南亞說為之一振。然而杜布哇的發現卻遭到許多人的反對,最強烈的反對來自教會。教會堅持說,人類的祖先應是亞當,怎麼可能是猿人呢?
1911年,古生物學家馬修在《氣候和演化》一書中,列舉種種理由鼓吹中亞高原是人類的搖籃。其理由,一是中亞因喜馬拉雅山的崛起,致使自然環境變得不適宜生存,但對動物演化來說,受刺激產生的反應最有益處,所以這些外界刺激可以促進人類的形成;二是哺乳動物的遷徙規律常常是最不進步的類型被排斥到散布中心之外,而最強盛的類型則留在發源地附近繼續發展,因此在離老家比較遠的地區反而能發現最原始的人類。當時發現的早期人類化石如海德堡人和爪哇直立猿人,與這一假說正好吻合。
1927年,中國發現「北京人」化石,之後相繼發現了「北京人」製作和使用的工具以及用火遺跡。
193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劉易斯在印巴交界處的西瓦立克山到一塊上頜碎塊,該標本從形態上看有些接近人的特點,他便借用印度一個神的名字「拉瑪」把它命名為「拉瑪猿」。但由於當時他人微言輕,這一看法未被首肯。到了60年代,古生物學家皮爾賓姆和西蒙斯對林猿類26個屬50多個種作綜合研究時,注意到拉瑪猿形態上的似人特點,認為它可能是人類這一支系的祖先類型,並將它從猿科中轉到人科中,人類起源南亞說再度興起。然而隨著非洲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的大量涌現,使人類起源非洲說重新嶄露頭角。
在達爾文推測人類起源於非洲時,當時少見化石證據。這種情況在20世紀20年代發生了改變。在南非盛產金鋼石的小城金伯利附近,有一個名叫塔恩的地方,那裡有許多採石場,在採石時經常發現哺乳動物化石。1924年曾發現一具幼年猿類頭骨,後經解剖學教授達特的研究,認為它人形態介於人和猿之間,遂將其命名為「非洲南猿」。1936年,在德蘭士瓦地區斯特克方丹採石場發現一個成年個體的南猿化石,次年又在一名叫克羅姆特萊伊採石場找到完整的南猿下頜骨和頭骨碎片,南猿逐漸引起學術界的認同和重視。但就它是「最接近猿的人」還是「最接近人的猿」,學術界仍有爭議。解決爭議的關鍵是南猿能否製造工具。雖然人們曾在發現南猿化石的洞穴和裂隙中找到了石器,但同時還有進步類型的人化石伴生,因此南猿是否是工具的製造者很難取得一致意見。此外,由於南猿化石出土層位不清,故南猿確切的生存年代還一時無法搞清。
正當人們左右徘徊時,東非的化石發現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契機。從1931年起,英國考古學家路易斯·利基就在東非大裂谷一個名叫奧爾杜威峽谷的分支部分進行發掘,找到了不少非常原始的石器。它們是用河卵石或礫石簡單打製成的,年代是更新世早期。誰是這些工具的主人呢?利基夫婦在這里搜索了20多年,終於在1959年7月的一天發現了一具南猿頭骨。它比南非粗壯南猿還要粗壯,學名為「鮑氏南猿」,一般稱其為「東非人」。通過種種理化測年法測得他的生存年代為距今170萬年。
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東非人」及「能人」的發現,不僅揭開了東非地區一系列重要發現的序幕,而且將作為「缺環」代表的南猿,由「最接近人的猿」,一下躍升為「最接近猿的人」或「人類的先驅者。」以利基夫婦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據此認為人類起源於非。
進入70年代,世界范圍內古人類學的重要發現和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首先是在巴基斯坦波特瓦高原,之後又在匈牙利、土耳其、希臘、肯亞和我國發現了大量的古猿化石。雖然它們名稱不一,但基本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大的屬西瓦猿型,小的為拉瑪猿型,而且往往兩者並存。經過各方專家的比較研究,發現它們並非不同的種屬,而是雌雄個體而已。既然拉瑪猿並不是一個獨立的種屬,焉有人類祖先之說?人類的直系祖先曾一度因「拉瑪猿」而明朗過,現在又迷茫了。
但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為人們了解自身起源的奧秘打開了一條新的途徑。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分子人類學的發展,不僅從微觀分子水平上展示了人與其他靈長動物,特別與大猿類密切的血緣關系,而且依據遺傳物質的變異度,可以推算出它們分化的大致時間跨度。原先認為人和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距今2000—2500萬年間,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的推算,只在距今400—500萬年間!
鑒於此,新的人類演化概念產生了,由此也決定了探索人類的發祥地不能再依據舊說行事。由於非洲大量涌現的南猿和早期人屬化石,人類早期階段的復雜圖景終於開始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自1924年找到首個幼年南猿頭骨以來的70餘年,在非洲有不下20個地點發現了最早階段的人類化石。1974年,由美國古人類學家約翰遜領導的多國考察隊,在衣索比亞的阿法地區發現了一具保存40%遺骸的被稱為「露西少女」南猿骨架,其生存年代超過300萬年,以後被訂名為「阿法南猿」。在阿法地區還曾發現一處埋有13個阿法南猿個體的骨骸,它提供了早期人類群居的證據,為此有人將之稱為人類的「第一家庭」。
90年代,非洲的古人類化石重要發現接連不斷。1992年,在衣索比亞的阿拉米斯發現距今440萬年的南猿化石,最初被命名為「始祖南猿」,經過進一步發掘與研究,更名為「始祖地棲猿」。1996年,來自13個國家4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在阿法盆地的中阿瓦什地區,找到了距今250萬年的南猿化石。由於它在形態上混雜著接近人和許多不同類型南猿的特點,被認為是連接阿法南猿和早期人屬之間的一個新種代表,被訂名為「驚奇南猿」。在肯亞圖爾卡納湖東岸的庫比福拉地點,則相繼發現了阿法南猿、鮑氏南猿,「能人」,以及曾被叫做「1470號人」的頭骨化石。後者最後被訂名為「盧道爾夫人」,距今年代為190萬年,並被認為是人屬中的最早成員;在湖西岸,1985年曾發現有一具距今250萬年的頭骨,被命名為「衣索比亞南猿」,他是粗壯型南猿的祖先;1995年在西岸的卡那坡地點發現的距今410萬年的原始類型南猿化石,被命名為「湖濱南猿」。令人矚目的是,它們的下肢骨顯示出直立行走的特點,而上肢骨卻仍保留著上攀援的特點。這表明分子生物學所推測的距今500萬年人與猿分道揚鑣可能是對的。據目前所擁有的化石材料而言,人類的發祥地很可能在非洲,特別是東非地區。
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
早在1907年發現的海德堡人,曾一度被視作歐洲的猿人或是向尼安德特人過渡的類型。1994—1996年,在西班牙北部阿塔普卡地區,發現了80多件人類化石,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78萬年以上,被認為是海德堡人的祖先。而在之前的1991年9月,在喬治亞東南邊境一個名叫德瑪尼西的地方,發現了一具保存完整齒列的下頜骨,形態呈直立人型。以後又發現比較完整的頭蓋骨化石。據古地磁年代測定為距今180萬年,故德瑪尼西人被認為是非洲以外已發現的年代最古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也是迄今歐洲最早的人化石。
以色列出土的尼人類型的古人類化石也很著名,最近又以早期石製品引人注目。在以色列境內有一條約旦河谷,是東非大裂谷的北延部分。
1959年在這里發現烏貝蒂亞舊石器時代遺址。從該地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層中出土了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和石制器,據古地磁法測得距今年代約在150萬至100萬年間。有些學者認為這個遺址是非洲之外最早的直立人文化遺址之一,它的主人可能是剛從「能人」演化而來的早期直立人。
我國在近半個世紀也發現了大量有關人類演化的化石材料。自50年代在雲南開遠發現古猿以來,70年代和80年代在雲南祿豐和元謀又相繼發現古猿化石,可分大小兩種類型。有些學者認為大型者可謂西瓦猿型,小型者屬拉瑪猿型。拉瑪猿作為人類遠祖的論點其時在我國正風行一時,所以有的學者認為人類遠祖已在中國找到,便將小型古猿命名為「中國古猿」,以表達人類起源於中國的美好願望。然而隨著科學界對拉瑪猿屬性認識的變更,國內有些學者將雲南不同地區的古猿歸屬到一個新屬,即祿豐猿屬之內。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它們只是雲南西瓦猿中不同的亞種。
60年代,陝西蘭田公主嶺和雲南元謀大那烏發現了直立人類型的蘭田人和元謀人,他們距今年代超出100萬年,後者甚至達到170萬年,成為目前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人化石。但遺憾的是,元謀人化石目前僅限於2枚上內側門齒,以及年代稍晚的一段脛骨,而在非洲發現的年代大致相同的卻有完整的骨架。雖然曾經有人將湖北建始地區發現的幾顆化石牙齒看作是與南猿類型接近的材料,但因材料太少未獲得學術界的承認。
1989年在湖北鄖縣找到2具原始人頭骨化石,一開始又將其歸於南猿之列,修理後發現乃屬直立人型。1980年在安徽和縣及1993年在江蘇南京也發現了直立人型頭骨化石。雖然對於它們的年代說法很多,但均未超出50萬年。
自1985年起,在四川巫山縣龍骨坡出土了一批早更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其中包含像人的1枚門齒和一段下頜殘塊,同時還宣稱出土了有人工痕跡的石製品。一開始它們被部分學者鑒定為直立人型,後來國外學者介入,認為與直立人形態差異大,而與非洲的「能人」和「匠人」相近,並進一步測定了其年代為距今180萬年以上,甚至超過200萬年。
進入90年代,非洲出土大量早期人化石,並且這些化石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演化體系,而亞洲地區出土的化石很難與它相提並論。相較而言,非洲似更有條件作為人類的發祥地。古人類學的研究還表明:能人/盧道爾夫人具有較大的軀體和較重的腦量,故具有較強的體能和較高的智能,不僅已能製造工具,很可能還有較緊密的群體關系。加上新世時期古氣候的變化,引起生態環境的變化和哺乳動物的遷移,由此帶動了古人類群的遷徙。這些研究成果在90年代後期匯成「走出非洲」的假說。部分學者提出:大概在距今200萬年至180萬年左右,非洲的「能人」,甚至「匠人」,走出非洲進入亞洲和歐洲。以色列的烏貝蒂亞、喬治亞的德瑪尼西、巴基斯坦的伯比山以及我國的「巫山人」諸遺址,均被看作是早期人類遷徙途中的遺跡。以後,非洲的能人/盧道爾夫人演化為匠人,而在亞洲則演化直立人。也有人構想出另一種過程,即非洲早期人類首先遷徙到亞洲,演化為直立人後,又返回到非洲,並遷徙到歐洲。不過「走出非洲」尚有另層意思,即現代類型的智人也是由非洲的智人遷移到各洲去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0多萬年前,即所謂「夏娃說」。
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
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些學者在發掘和研究元謀西猿時,認為在元謀盆地小河地區豹子洞篝發現的古猿伴有石器。能製作石器,豈不是人?故將之訂名為「東方人」,並將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萬年前。而在同一地區的蝴蝶梁子發現的一具幼年頭骨,鑒定為拉瑪猿型,認為是人類的祖先,後來宣稱在地層中也找到了「石器」,將之更名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為距今400多萬年前,並進而構築了「開遠拉瑪猿」——「祿豐拉瑪猿」——「蝴蝶拉瑪猿」(或「蝴蝶人」)——「東方人」——元謀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疇人、麗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當完整的系列。鑒於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鄰區是人類起源的關鍵地區。但遺憾的是,早在70年代後期,學術界已拋棄拉瑪猿是人類遠祖的觀點。後經研究,所謂「蝴蝶人」的「石器」原來是天然石塊;而「東方人」的石器,後來被證明是地表上揀來的,而且時代甚晚。
1997年,我國啟動了尋找200萬年和更早時期人類的「攀登項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獲甚微。後來在安徽繁昌發現了距今200—240萬年的石製品和骨器,發現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積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製品在學術界曾引起很大爭議。此外,光有石器還遠遠不夠,它只是間接證據,關鍵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縣上新世地層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萬年的石器,這遠遠超過了非洲發現的不超出260萬年的界限,並認為這是對人類非洲起源論的一次挑戰。但該標本發現於1990年,事隔9年後才公布於世令人費解。
中國學者要挑戰非洲起源論,就必須找出更多的早期人類化石。發現早於2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國距今150—200萬年的古人類能站穩腳跟更是當務之急。就連目前所認定的我國最早的元謀人化石,國內外有些學者認為其距今只有60萬年!我們必須找到更早時期的人類化石,而且這些化石能建立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使得非洲材料從屬於這個體系才行。我國的古環境條件不算太差,既然已發現了豐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這樣的生存環境同樣適合早期人類生存。我們並不完全排除人類起源亞洲的潛在可能性,但僅有設想和沖刺的良好願望是遠遠不夠的。具有說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學性。
人類共同的祖先是共同的!(300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
不同的膚色是與居住地有關,居住在非洲的因為陽光強烈,膚色變黑;歐洲因為陽光較弱,膚色就白;亞洲居中,膚色也居中。
不同的語言是自然形成的,因為語言實際上是人們約定俗成的,不是與生俱來的。
不同的習俗是因為自然環境的結果,某地的習俗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必然的聯系。
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傳說,各民族都相當豐富,其中有些說法頗為相似,當然不同的也不少,在這些神話里頭,很有趣的,我們可以發現有和進化論不謀而合之處。
歸納各種神話,人類的起源可以分為『呼喚而出』、『原本存在』、『植物變的』、『動物變的』和『泥土造的』五種,現就分別敘述。
《埃及神話》說人類是神呼喚而出的。自古以來,埃及一直是個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國家中最自我封閉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難對她發生影響,因此她的人類起源的說法也和別的民眾不同。
埃及人認為遠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現之前,全能的神就已存在,他創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喚『蘇比』,就有了風;呼喚『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喚『哈比』,尼羅河就流過埃及,他一次次呼喚,萬物一件件出現,最後,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轉眼間,埃及就住滿許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將自己變成男人外形,成為第一位法老王,統治大地人類,開創安和繁榮景象。
人類原本就存在著的神話,散見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紐西蘭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話中說到神創造天地,然後從地下帶領人類上來,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話說『蘭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萬物源頭,當時天和地未分開,四下漆黑,其兒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將天地推開,光明於是出現,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類便被發現,原來他們也是天地所生。
認為人類是植物所變的為日耳曼神話,它說天神歐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邊散步,看到沙洲上長了兩棵樹,其中一棵姿態雄偉,另一棵姿態綽約,於是下令把兩棵樹砍下,分別造成男人和女人,歐丁首先賦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別賦予理智、語言、血液、膚色等,成為日耳曼的祖先。
人類是由動物變的之神話相當常見。在澳洲神話中說人是蜥蜴變的;美洲神話則說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變的;希臘神話也說某族人是天鵝變的,某族人是牛變的。
我們由這種『動物變人』的神話中,可以發現很接近進化論的說法,尤其是美洲神話中說人是猿猴變的,就完全與進化論相吻合,這種巧合,很耐人尋味。
我國神話論及人類起源的有數種,比較早的說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陰、陽二神)混生,經天營地……類氣為蟲(混濁的氣體變成蟲魚鳥獸),精氣為人(清純的氣體變成人)。』這種說法並未受多大重視。
晚一點的說法則指盤古垂死化為萬物之時,身上的寄生蟲變為人類。繹史卷一引五運歷年紀:『(盤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甿(人)。 』此種說法也沒有流傳開來。
另一種說法是指人類由黃帝所造,然後由其他的神上駢和桑林賦予四肢五官,見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這種說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駢和桑林是什麽樣的神,在其他古籍中並無敘述,徒留一個謎。
關於人類起源的十大經典神話
10、挪威神話:巨人始祖之死創造萬物
在挪威神話中,地球出現之前曾是兩個世界:「Muspell」是一個火焰熾熱的大陸;「Niflheim」是一個冰凍的大陸。當Niflheim的冰冷與Muspell的熾熱之火接觸之後,巨人始祖和巨型聖牛奧爾胡瑪拉解凍復活過來,聖牛奧爾胡瑪拉用牛乳哺育天神鮑爾和他的妻子,這對天神生育了布里,布里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後來進行叛變並殺死了巨人始祖。
巨人始祖死後,他屍體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脈;頭發形成了樹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頭骨形成了布滿星星的天空。
9、遠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神話
波斯神話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世界,阿爾布茲山脈生長了800年終於接觸到了天空,雨水從阿爾布茲山頂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兩條主要的河流。世界上第一個動物是生活在Veh Rod河旁的白色公牛,然而波斯惡神安格拉?紐曼將這只白色公牛殺死。
之後太陽凈化人類的種子長達40年之久,種子種下結出了大黃葉柄植物,這個植物成長後就成為最早的人類伴侶瑪什耶和瑪什耶那。在拜火教神話中,至高之神阿胡拉?馬茲達與惡神安格拉·紐曼之間的戰斗共持續了12000年,在第一個3000年裡,阿胡拉和光明世界與安哥拉的黑暗世界並存,最早的人類也經受著邪惡黑暗的誘惑誤導。
惡神安格拉並沒有像殺死白色公牛那樣殺死瑪什耶和瑪什耶那,而是誤導他們倆人對安格拉進行崇拜信仰。經過50年之後,瑪什耶和瑪什耶那生育了一對孩子,然而在惡神安格拉的誘導下,這對伴侶卻將自己的兩個孩子吃了。之後,至高之神阿胡拉恢復了瑪什耶和瑪什耶那的善良本性,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生,他們最終成為早期人類。
8、巴比倫神話:魔力女神死後造就天與地
埃利什與水神阿普蘇和蒂馬特產卵生育了數代天神,這些晚輩天神中伊阿是長兄,他的身邊有許多個弟弟。然而,這些年紀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鬧,讓阿普蘇和蒂馬特無法入睡,於是阿普蘇密謀策劃要殺死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脛而走,伊阿搶先動手首先將阿普蘇殺死。
蒂馬特得知噩耗後發誓要進行報仇,她創造了許多怪物,其中包括:瘋狗、蠍人、半牛人和巨龍等。伊拉和女神達姆基娜創造了馬杜克(長著四個眼睛和四個耳朵),馬杜克成為了伊拉和達姆基娜的保護武神,在馬杜克和蒂馬特的惡戰中,馬杜克用一支箭射中了蒂馬特的心臟。
馬杜克將蒂馬特的身體撕成兩半,創建了天與地,之後馬杜克創造了人類,讓人類去做天神不願做的苦力差事,如:耕作和商業買賣等。
7、遠古埃及神靈:世界開始於混沌狀態
在埃及古代神話中,最初世界是混沌無序的。天神阿圖姆希望自己具有靈魂和肉體,之後他創造了一座小山,否則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裡他沒有立足之地。
阿圖姆是一個沒有性別的天神,他的眼睛能看到一切事情。他從嘴裡吐出一個兒子舒——空氣之神;然後又吐出了一個女兒特夫努特——濕氣女神。他們兩個天神負責重新改變宇宙混沌狀態的任務,舒和特夫努特建立了土地之神格布和天空之神努特,起初格布和努特互相纏繞在一起,但是格布將努特舉了起來,逐漸新的世界秩序建立了起來,但是舒和特夫努特消失在黑暗之中。
阿圖姆挖出了自己的眼睛用來尋找舒和特夫努特,最後舒和特夫努特再次返回到阿圖姆的身邊,阿圖姆十分高興,眼淚激動得流了下來,當每滴眼淚落在地面上就形成了一個人類。
6、古代墨西哥血腥的阿茲特克族神話
阿茲特克族神話中地球母親是科特利卡爾,這個名字是「蛇裙」的意思,在神話中她被描述得很可怕,她戴著一個由人手和心臟組成的項鏈,她的裙子是多條毒蛇盤繞在一起。地球母親特利卡爾最初體內注入一把黑曜石刀懷孕生育了月亮女神科由爾齊圭(Coyolxauhqui),後來又生育了400個兒子,變成了南部天空的群星。
之後天空中飄落一個長著羽毛的球狀物,科特利卡爾發現並將這個球系在自己腰間,卻導致自己再一次懷孕。這次意外懷孕使月亮女神科由爾齊圭和400個兒子十分震驚和憤怒,然而在科特利卡爾肚子中的胎兒正是戰爭和太陽之神胡特茲羅普特利(Huitzilopochtli),他從母親的子宮里跳出,他剛一出生就身披盔甲,很快他就長大了。
胡特茲羅普特為了安慰母親科特利卡爾,攻擊了月亮女神科由爾齊圭,在火蛇的協助下殺死了她,胡特茲羅普特將她的頭顱割下來拋向天空,這顆頭顱變成了天空中的月亮。
5、中國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女媧造人
宇宙之卵漂浮在永恆空間之中,它包括兩個反作用力:陰和陽。經過無數次輪回,盤古誕生了,宇宙之卵中較重的部分——陰下落形成了地面,較輕的部分——陽上升形成了天空。
盤古擔心天和地再次融合在一起,就用手腳支撐著天和地,他每天長高10英尺,1.8萬年之後天空已有3萬英里高,盤古的任務完成後也就死亡了,他的身體部分變得了宇宙的基本物質。女神女媧非常寂寞,她從黃河水中撈出泥巴來製作泥人,這樣第一個人類出現了,隨後她用樹枝蘸上泥巴向地面上甩,無數個小泥點形成了多個人類。
4、日本神話:地球是個孤島
天神創造了兩個兄妹:哥哥伊奘諾尊和妹妹伊奘冉尊,他們站在原始海洋的一個漂浮橋樑上,使用天神的珠寶長矛在原始海洋中攪拌形成了第一個島Onogoro,在這個島上,他們兄妹結婚生活。
天神對此責怪他們違反協議,這兩位夫婦便開始用珠寶長矛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日本島和許多神靈,然而在誕生火神時,伊奘冉尊死亡了,伊奘諾尊十分悲痛跟隨伊奘冉尊的靈魂來到由Yomi掌管的地獄,伊奘冉尊吃下了Yomi的食物不得再次超生。
當伊奘諾尊突然看到伊奘冉尊腐爛的屍體時異常驚懼並開始逃離,伊奘冉尊的靈魂非常憤怒便一直追趕伊奘諾尊。最終,伊奘諾尊從地獄洞窟中逃脫出來,他將自己與一塊巨石捆在一起,永久地與死亡進行分離,他不想再去地獄。

㈨ 1892年11月25日,顧拜旦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演說,是什麼請闡明!

簡介】

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場文化體育復興運動,主要在顧拜旦的倡導下,在廣大人文主義者充分發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臘體育的豐富遺產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

【發展歷史】
1.淵源
14~18世紀,歐洲大陸出現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在這三大思想文化運動中,人文主義者發掘和整理了古代希臘體育的豐富遺產,如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和其他祭禮競技、古代雅典體育和斯巴達體育、古希臘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古希臘體育的多種運動手段和方式等。而隨著資本主義工業化生產和資產階級的教育方式的進步,促使體育獲得了更強的生命力,使其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需要而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這些都為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並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1766年,英國學者錢德勒在進入希臘實地考察期間發現了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的遺址。此後直到1881年,經過法國、德國學者的發掘工作,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遺址的主要設施終於重見天日。這激起了人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憧憬,人們期望奧運會盡快回到現實中來。

與此同時,由於國際體育競賽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國際性的單項體育組織相繼誕生。而國際體育組織的產生,使運動競賽擺脫了原來的地方傳統,具有了國際性。在國際單項體育組織成立和國際單項體育競賽蓬勃開展的基礎上,人們又迫切要求組織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這種體育的國際化趨勢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在各種社會條件逐漸具備的前提下,法國教育家顧拜旦首先向世界提出了恢復奧運會的倡議。為了使這一想法得到實現,顧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顧拜旦認為:現代奧運會應該像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那樣,以團結、和平和友誼為宗旨,但應該比古代奧林匹克競技會有所發展和有所創新,它應該向一切國家、一切地區和一切民族開放,並在世界各地輪流舉辦。顧拜旦的倡議,使現代奧運會從一開始就沖破了民族和國家的界限,具有了突出的國際性。

嚴格說來,顧拜旦的專業不是體育,由於他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認識到體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他立下了教育救國,體育救國的志向,並決心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做出不懈的努力,為其發展奮斗終身。

顧拜旦在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中遇到了重重困難,可他執著地發展體育事業的意志從不動搖。他堅忍不拔,頑強苦奮。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因經費困難幾乎流產,他親赴雅典,拜會首相和王儲,日夜奔波想盡辦法,終於順利舉行。第二屆巴黎奧運會,又遇世博會同時舉辦,兩者產生矛盾。顧拜旦被迫辭職,還不時遭到譏笑和唾罵,但他忍辱負重,從不氣餒。他從1883年20歲時就開始了復興奧運會的工作,直到他1937年9月2日逝世,整整為奧林匹克運動奮鬥了54年。他不顧家庭的不快和困難,對工作不分巨細都親自操辦:文件,宣傳,設計圖案……,他四處奔走聯絡各方,廣交朋友爭取支持,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他的功績是不朽的。

顧拜旦原則性強,他堅持奧運會是屬於世界的,應該在全世界各不同城市舉辦,而希臘人認為奧運會是希臘的,雅典應是奧運會的永久舉辦地。由於顧拜旦的堅持原則才使奧運會有今天的輝煌。顧拜旦對和平,友誼,進步宗旨的原則,對反對歧視,堅持平等的原則,對奧運與文化的教育的結合,對人的和諧發展,對逆向代表制等原則的堅持不渝,如今已成效顯著的寫入奧林匹克憲章中。

在國際上各種因素的促進和顧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創辦奧運會的各種准備工作就緒了。

2. 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的召開

1893年春,在顧拜旦積極建議下,由法國田徑協會聯合會出面,邀請一些國家的知名人士在巴黎舉行了一次國際性體育會議,著重討論了復興奧運會的問題。在這次會議上,顧拜旦復興奧運會的構想得到了一些國家的明確支持。但由於不少國家表現冷淡,會議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這卻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翌年一月,顧拜旦草擬了復興奧運會的具體步驟和需要探討的10個問題,致函各國體育組織和團體,廣求意見。與此同時,顧拜旦四處奔走,尋示支持。在得到了許多國家的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他再度致函各國,提出了再次舉行國際體育會議的建議,向各國體育組織發出了參加國際協商,共同重建奧運會的懇請。但是一些國家的體育組織仍然對顧拜旦的建議反應冷淡,有的甚至表示反對。有志者事竟成,為了尋求支持,顧拜旦把目光轉向政界。他和他的支持者通過信函以及各國駐巴黎使館,同各國政治家、社會活動家頻繁接觸,並最終取得希臘、比利時、瑞典、挪威和俄國的不少頭面人物的支持,一些國家的駐法使節以及教育界、科學界名流表示願意參與國際協商,政界和社會名流的支持,影響了很多國家體育組織的態度。美國、英國、俄國、瑞士、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希臘等國的39個體育組織都表示將派代表出席大會。

1894年6月16~24日,根據顧拜旦的建議,來自美國、英國、俄國、瑞士、西班牙、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希臘等12個國家的49個體育組織的代表,參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學院舉行的國際體育運動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成立國際奧委會的決議。並從79名正式代表中選出15人任第1屆國際奧委會委員。大會還決定由奧運會舉辦國的國際奧委會委員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由於首屆奧運會定於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因此希臘委員維凱拉斯當選國際奧委會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大會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奧運會。並通過了遵循「業余運動」的決議。大會還規定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為田徑、水上運動、游泳、劃船、帆船、擊劍、摔跤、拳擊、馬術、射擊、體操、球類運動等。

大會先討論了參賽運動員的業余和職業化問題。經過爭論,決定遵循「業余運動」的原則,並通過了關於業余和職業運動員的決議。而後,會議討論了復興奧運會的問題,並通過了一個重要文件--《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決議。6月23日,大會通過成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決議,並決定由奧運會舉辦國的國際奧委會委員輪流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6月23日,這一天,對奧林匹克運動、對世界體育運動的發展,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不少國家把這一天作為體育節日,我國也於1986年將這天定為奧林匹克日。巴黎國際體育會議還批准了顧拜旦制訂的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憲章強調了奧林匹克遠動的業余性,規定在奧運會上只授予優勝者榮譽獎,不得以任何形式發給運動員金錢或其它物質獎勵。大會選舉希臘詩人維凱拉斯為國際奧委會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大會還選舉了14名國際奧委會委員,他們是:卡洛(法國)、布托夫斯基將軍(俄國)、巴利克將軍(瑞典)、斯龍教授(美國)、可姆普特希爾勛爵(英國)、赫貝爾特(英國)、費倫茨 ·凱萬尼(匈牙利)、古特一雅爾科沃斯基(波希米亞)、蘇比亞爾(阿根延)、卡夫(紐西蘭)、盧克齊·帕利伯爵(義大利)、放·布齊伯爵(比利時)、丹德時亞·卡拉法大公(義大利)、黑衍哈特(德國)。會議規定法語(現為英、法兩種語言)為國際奧委會法定語言。大會還決定沿襲古奧運會傳統,每四年舉行一次運動會,還規定奧運會的比賽項目為田徑、水上運動(包括帆船、劃船、游泳)、擊劍、摔跤、拳擊、馬術、射擊、體操、球類運動等。第一屆奧運會原定於1900年於巴黎舉行,後來考慮希臘為古代奧運會發源地,在希臘舉行比在巴黎意義更重大些,顧拜旦尊重了大家的意見。大會決定把第一屆會期改在1896年,鑒於古代奧運會遺址奧林匹亞已成了一片廢墟,會址改設在希臘首都雅典。

1894年7月國際奧委會對奧運選手的業余資格作出詳細規定,「業余運動員」不能參加有金錢獎勵的比賽以及有職業運動員參加的比賽,以體育為業的體育教師或教練不能算作業余運動員。 http://ke..com/view/1085874.ht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b7daa01009442.html

㈩ 人類的祖先是什麼

進化論是由達爾文提出的。 達爾文的觀點是動物根據環境的變化,通過自身的不斷改變(基因的不斷改變)而變成適應環境的軀體。 但……你們有否發現:進化論的核心觀點——「過渡物種」是不存在的,例如說:一條魚,要變成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中間的過渡物種沒有…… 在所有動物科目數狀圖中,也沒有一種過渡物種! 其次,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動物無時無刻都在根據環境的狀況而變化。既然假設人類是有猿猴變來的,那麼為何現在的猿猴沒有發生改變?現在的猿猴生存的環境比1千年的環境還要惡劣的多(環境污染、深林砍伐、人類驅趕、獵殺……),現在的猿猴跟1千年前的猿猴還是一摸一樣!有進化嗎? 你真的想找到答案,可以自己去查究一下,根據以上兩點,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人類並不是由所謂的猿猴、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 由於我們都是「先入為主」式的接受所謂的知識。但你有沒想過,這種觀點真的被一致認同嗎?難道我們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都一定是正確的嗎? 既然人類不是進化而來,是怎樣來到的?建議你自己考究一下《聖經》。 PS:世界上幾乎90%我們所熟悉的偉大科學家如: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牛頓(萬有引力發現者)、居里夫人、哥白尼、開普勒、愛迪生、安培……都是基督徒!正是他們在各自領域內的不斷探索,更深深地相信,這個世界的設計是多麼的巧妙,根本不可能從一個無序的狀況變為現在這個有序的狀況,背後一定有一位設計師——就是神!

閱讀全文

與蘇比創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