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兩漢發明

兩漢發明

發布時間:2021-10-16 04:55:31

『壹』 兩漢和南北朝有哪些發明

農業:
兩漢時,牛耕廣泛使用,並有了改進,出現了兩牛抬杠式和一牛挽犁式,鐵農具和牛耕都向邊疆傳播;西漢時發明了翻土、碎土的犁壁,這比歐洲早一千多年;西漢農學家趙過發明了播種機械耬車。
手工業:
兩漢,能織出錦、綉、羅、紗等許多品種;西漢的長安、臨淄等擁有全國最重要的官營手工業;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素紗單衣以及絲綢之路大量絲綢遺物的出土等都充分說明漢代絲織業的成就。絲織業的發展,為著名的絲綢之路的開辟提供了物質條件;漢代時棉織業產生,如新疆地區種植棉花;會嵇地區出產的葛,是當地著名的越布漢光武帝將它列為貢品。西漢發明了造紙術,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的最早的紙; 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 西漢時冶鐵業分為官營和私營。煤成為冶鐵的燃料,人們發明了淬火技術;東漢時,杜詩發明水排,使中國冶鐵水平長期領先世界。宛和鞏是著名的冶鐵中心;漢代時發明了擼、舵和布帆,還使用錨,表面造船航海技術已經成熟;

南北朝 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現在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諸葛亮為了方便在山地棧道運輸,發明「木牛流馬」。其構造歷代文獻有異,學者一般認定為獨輪車及四輪車,目前未有確實答案。他發明可以連續發射十箭的連弩,又稱「元戎」。另外,據說源自諸葛亮設計,用於傳遞信號的孔明燈,被公認為熱氣球的始祖;據《事物紀原》載,諸葛亮也最早製造出長槍的原形,長槍最後漸漸取代了長矛。
劉徽為數學家,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著有《九章算術注》,藉由自己的註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貳』 兩漢時期提高生產效率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兩漢時期,我國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發展迅速,出現封建社會初步發展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高峰。兩漢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第一,兩漢時期我國封建大一統局面形成,中央集權得到了鞏固和加強,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二,漢初統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訓,實行休養生息政策,鼓勵發展生產,採取一系列輕徭薄賦政策,調整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的恢復。第三,兩漢時重視水利事業發展,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水利灌溉網,農田水利地區特色明顯。大規模農田水利工程的興修,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第四,改革生產工具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漢朝農民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發明了耬車,這些都有利於農業的發展。第五,兩漢時期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第六,中原漢族人民與邊地各族人民之間的交往和聯系日益密切,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廣大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叄』 兩漢時期的科技成就有那些至少四點

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蔡倫改進造紙術,張仲景因《傷寒雜病論》被稱為「醫聖」。《九章算術》的出版。

『肆』 在漢朝是誰發明什麼

張衡的渾天儀和地動儀
華佗發明的 麻沸散
蔡倫 發明的造紙術
另外指南車 好象也是漢朝發明的具體我也忘記了

『伍』 漢族是漢朝發明的嗎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志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一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 (《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 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一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就找到這個了~

『陸』 漢朝時期有什麼發明

1、造紙術

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

2、地動儀

東漢張衡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

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3、瓷器燒造

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

4、渾天儀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坐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儀發明者是我國西漢的落下閎,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張衡進行改進。

5、麻沸散

東漢末年醫學家華佗發明了麻沸散,開創了世界麻醉葯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葯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葯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柒』 兩漢時期最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發明是什麼

兩漢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發明是東漢蔡倫發明的造紙術,這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捌』 兩漢使其提高生產效率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組織學生根據70頁「活動與探究2·找一找」:兩漢時期提高生產效率的科技發明有哪些?(犁壁、耬車、水排、炒鋼法等。)

『玖』 西漢時期的發明有哪些

葡萄酒,西瓜就是那時候從西域帶回來的,還有
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在科技方面,西漢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絲絮和麻造紙,是紙的遠祖,而東漢時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紙。造紙術成為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張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預報地震的候風地動儀。落下閎等人制定的《太初歷》第一次將二十四節氣訂入歷法。張仲景因《傷寒雜病論》而被尊為中華「醫聖」、中醫之祖。而史書記載華佗更是世界上最早採用全身麻醉的醫生(其真實性現在受到陳寅恪等的質疑)。公元前一世紀的《周髀算經》及東漢初年的《九章算術》則是數學領域的傑作。其中,《九章算術》是對戰國、秦、漢古代社會創立並鞏固時期數學發展的總結,列有分數四則運算、今有術(西方稱三率法)、開平方與開立方(包括二次方程數值解法)、盈不足術(西方稱雙設法)、各種面積和體積公式、線性方程組解法、正負數運算的加減法則、勾股形解法(特別是勾股定理和求勾股數的方法)等籌算方法,形成了一個以籌算為中心、與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獨立體系。 漢代也是中國最早發明瓷器燒造的時代。這個時期還發明了蒸餾法、水力磨坊、現代馬軛和肚帶的原型、漆器、用於冶金的往復式活塞風箱、出現於漢末的獨輪車、水車和吊橋。造船已經採用了防水隔艙、多重桅和船尾柱舵,並且開始使用羅盤。此外,血液循環也是首先在此時發現。兩漢時期,中國的冶煉技術也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鑄錢技術成熟,如三銖錢、五銖錢等。彩繪工藝獨特,如馬王堆所出土的帛書彩繪,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如有「漢代魔鏡」之稱的銅鏡,煮鹽技術也不斷提高,兩漢出現了蒸餾酒,釀酒水平臻於完美。農業技術大幅度提高,東漢早期出現了水排等新式灌溉工具。由於不同學者對經書的理解與記憶都有偏差,學術也被分為不同流派。宣帝時期,在太學中立學官的,《易》有三家,《書》有三家,《詩》有三家,《禮》有一家,《春秋》有兩家,共十二博士。東漢初年,增加到十四博士。到東漢晚期,古文經學走向發達,今文經學日益衰微。
漢政府設立樂府,搜集民間詩歌,即為樂府詩,後世的《樂府詩集》《古詩十九首》《玉台新詠》中便搜集了不少漢代樂府詩,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也是寫成於漢代末年。賦是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張衡的《二京賦》等均為千古傳頌的文學名篇。漢代時期,隸書亦漸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寫字體,而隸書的出現則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標點符號的雛形。業
漢朝的土地所有制與秦朝相同,土地私有,並可自由買賣。土地所有者須向國家耕地稅,耕地稅率為畝產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稅分為算賦和口賦。算賦是丁稅,十五至五十六歲的男女每年每人納一百二十錢(一算)。口賦是兒童稅,七至十四歲的兒童每年每人納廿錢。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恢復了農業生產,但經濟勢力讓然略顯不足,而商人地位低下。文景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改行貴粟政策,國家存糧進一步大漲,經濟實力也因而爆棚,商人的地位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漢元帝時期,土地集中日益嚴重,自耕農大量破產,淪為佃農。豪強庄園勢力日益強大。東漢後期,這一現象更甚,地主庄園勢力的膨脹,亦間接導致了三國局面的形成。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
冶鐵業
西漢早期,冶鐵業分國營(中央政府)、官營(地方經營)和民營三種類型。當時著名冶鐵家有卓王孫、南陽孔氏等。漢武大帝於元狩三年收冶鐵為國營,對國家財政較有利,但民間卻鮮有私人冶鐵業了。之後一直沒有改變此政策。到了東漢,冶鐵業由社會自營,加上水排的發明,冶鐵業更加發達。漢朝的紡織業亦有國營與民營之分,民間著名紡織業者有陳寶光等。到東漢時期,蠶桑養殖在長江流域和嶺南等地開始推廣,特別是四川地區。蜀錦更價值連城,在三國時期甚至成為蜀漢一大財源。
商業
西漢早期奉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文帝時期,在貴粟政策下,商人競買爵位,擴大貿易領域,促進了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其地位才得以提高。西漢時期,全國已有數個商業中心,如長安、洛陽、邯鄲、江陵、吳、壽春、番禺、成都等。絲綢之路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商路。伴隨著商業的發展,一些經商哲學紛紛出現。到東漢時期,中原地區商道線路發達,各地貨物往來更加頻繁。漢朝軍制: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鎮、前後左右將軍、四征-衛將軍-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大將軍

『拾』 兩漢時期哪些發明比歐洲早1000年

造紙術 東漢 蔡倫(一說為西漢的工匠)
火葯 秦漢時期 道士煉丹的意外發現
十進制 東漢 《九章算術》

閱讀全文

與兩漢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