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貝多芬創造了最偉大的什麼

貝多芬創造了最偉大的什麼

發布時間:2021-10-14 18:57:40

㈠ 貝多芬是什麼偉大的什麼,被人們稱為什麼和什麼。

從第一句話知:他很偉大
「竭力為善,愛與自由甚於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從古典主義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稱為 「樂聖」。
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距法國不遠的小城—波恩。他出生於夫拉芒家族,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叫魯特維克,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他的母親是一個女傭,一個廚子的女兒。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像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從小就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 公認的最像貝多芬Beethoven的畫像
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Christian Gottlob Neefe,1748-1798)的助手。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貝多芬第二次來到維也納後,很快地便贏得了維也納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別是即興演奏)的稱謂。以後,他先跟弗朗茨·約瑟夫·海頓(Joseph Haydn,1732-1809)學習,後來跟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Johann Albrechtsberger,1736-1809)和安東尼奧·薩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石膏面模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而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愴」、「月光」鋼琴奏鳴曲和「克羅采」小提琴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Pianoforte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聰;他從1796年26歲時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貝多芬以堅強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難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第三「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

㈡ 貝多芬一生創作最多的是什麼,其中最著名的是什麼

貝多芬晚復年作品比較成熟。
他最著制名的應該是幾部交響曲,如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歡樂頌);接下來是鋼琴奏鳴曲,月光,黎明,熱情(列寧的最愛,也是我的~),離別,以及著名的華恩斯坦。還有不少鋼琴協奏曲,比如第三和第五。《庄嚴的彌撒》我沒聽過不好意思。。。

㈢ 貝多芬的偉大之處在於什麼

從音樂史的影響上講,貝多芬的貢獻是極大的,貝多芬對音樂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貝多芬擴大作品的規模,對奏鳴曲和交響曲作了創新和改革,「集古典主義之大成,開浪漫主義之先河」。
從音樂創作本身來講,貝多芬對主題的發展、對作品整體結構的控制力是極強的,貝三末樂章、迪亞貝利變奏曲、貝九末樂章,這些浩瀚的變奏都體現了貝多芬的作曲技術。貝多芬晚年的op.111、庄嚴彌撒、貝九為聽眾揭示一個個偉大的精神世界,最後創作的五部弦樂四重奏,結構、內涵、思想無一不是超越時代的,它們是貝多芬用盡一生所學、中年攀過一座座高峰,才能達到的思想、精神深度。
從精神上講,幾乎沒人不知道失聰後繼續創作的事,但我認為,最偉大之處在於(引用x乎的一個回答,作者:singer):貝多芬對於苦難的回應是不一樣的,他以不符合一切情感邏輯,違反所有生物本性的強大的岩漿般的熱情淹沒了外界的全部苦難。浪漫派們永遠就只能呻吟,嚎叫,只有貝多芬,當他已經筋折骨裂,目眥盡血,奄奄一息的時候,他的精神如同喜馬拉雅上的雄鷹,高飛在全部苦難之上,成為人類為自己心靈鑄就的永恆星辰,正如庄嚴彌撒的最後一曲,其收束敏捷的程度,令人驚悚萬分。從生物上自然擊敗了貝多芬,因為他終於死了,但是從哲學上貝多芬所建立的這個人格,是人類無法想像的財富,在每一個人生轉折,或者人類危機時,這個由音樂傳遞的人格將在世世代代心目中永恆屹立。自由女神像也許會傾頹,而第九交響樂不會。
以上,除引用外純手打,希望能幫助到你們,也希望以後00後、10後、20後……能更多的了解貝多芬,他是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巨匠,其晚年創作尚未被超越,我也很羨慕沒有聽過貝多芬中晚期創作的人,因為他們還能經歷第一次聽這些作品的震撼。

㈣ 貝多芬發明了什麼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歲),傑出的德國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1] 之一,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和「交響樂之王」。[2]
貝多芬的主要作品以九部交響曲占首要地位。代表作有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c小調第五交響曲《命運》、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A大調第七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主旋律)、序曲《愛格蒙特》、《萊奧諾拉》、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F大調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F大調第二浪漫曲。
他集古典音樂之大成,並開浪漫主義之先河,對世界音樂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的《月光》以傳說的形式出現在小學語文課本上(題目為《月光曲》)。
貝多芬在音樂史的地位是極其突出的,他不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主義風格的開創者。作為音樂大師,貝多芬對藝術歌曲同樣予以相當程度的關注,他是德國藝術歌曲創造的先驅,畢生作有鋼琴伴奏的藝術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藝術歌曲以極其豐富的表現手法和形式來展現,表達屬於全人類的情感。在藝術歌曲的領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1813-1817年貝多芬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8一1827年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健康情況惡化,五十六歲的貝多芬聽覺已完全喪失。[3]
人物關系

糾錯

中文名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外文名 Ludwig van Beethoven 國 籍德國 民 族日耳曼民族 出生地波恩 出生日期1770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1827年3月26日 職 業 作曲家、鋼琴家 畢業院校波恩大學 信 仰基督新教[4] 主要成就 集古典主義音樂大成,開創浪漫主義音樂先河
曾在宮廷樂隊里擔任風琴師,年僅11歲
擔任古鋼琴師[5]
將聲樂融入交響曲,擴大交響曲規模
以諧謔曲替代小步舞曲成為交響曲第三樂章 代表作品 《月光》、《田園》、《悲愴》、《命運》、《英雄》、《合唱》、《熱情》、《黎明》等 音樂特點 浪漫而古典,情趣而激昂 老 師海頓、莫扎特 身高/體重 1.57米/50公斤 其 他 20多歲耳聾
目錄
1 個人經歷
▪ 童年經歷
▪ 求學經歷
▪ 痛苦經歷
▪ 晚年時期
2 音樂作品
▪ 交響曲、鋼琴協奏曲等
▪ 室內樂
▪ 變奏曲
▪ 奏鳴曲、變奏曲
3 創作風格
4 後世影響
5 人物評價
6 相關新聞
個人經歷編輯
童年經歷
1
故居
故居
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的貧窮家庭。
路德維希
路德維希 (5張)
父親是當地碌碌無為的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名倍受生活折磨的宮廷大廚師的女兒。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在父親的嚴格訓練下,貝多芬顯露出了音樂上的才華,但貝多芬常常遭到父親的打罵。
貝多芬4歲時就會彈奏羽管鍵琴,並獲得了音樂神童的美譽;在5歲時患上中耳炎;8歲便開始登台演出;10歲時,他拜師於普魯士最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聶費;貝多芬在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2歲時經聶費的推薦,到瓦爾特斯坦伯爵的宮廷樂隊當任管風琴師助手,這時貝多芬的「音樂僕役」生涯開始了。13歲的貝多芬參加宮廷樂隊擔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2]
求學經歷
1781年貝多芬跟隨樂隊指揮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寶·奈弗學習鋼琴和作曲,貝多芬還跟弗蘭茲·安東·里斯學習小提琴,在新老師的指導下使得貝多芬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1787年到維也納後,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剛開始的時候,莫扎特想看看他的能力讓他演奏音樂,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貝多芬到維也納不久便接到母親的死訊,他不得不立即趕回波恩。由於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親死後,他才第二次來到維也納,但這時莫扎特卻已不在人世了。
貝多芬也跟隨申克、阿勃列希貝爾格和薩列里等人學習。他在波恩通過同知識分子勃萊寧的交往,接觸到當時許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樂家,並從他們那兒,受到"狂飆運動"的思潮影響。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國大革命前幾年已達到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長尤為迅速。貝多芬在此期間創作《F小調前奏曲》、兩首前奏曲等。[2]
痛苦經歷
貝多芬三
貝多芬生前用的最後一架鋼琴
貝多芬生前用的最後一架鋼琴
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他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
他在痛苦中仍然頑強地創作《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精神狀態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
1813-1817年貝多芬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8一1827年貝多芬在耳朵失聰、健康情況惡化,[6] 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巨作《第九交響曲》。[2]
晚年時期
墓地
墓地
五十六歲的貝多芬聽覺完全喪失,依然堅持音樂創作。晚年的貝多芬創作最後幾首弦樂四重奏。
1826年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
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於維也納去世。
下葬的那天,所有學校停課以示哀悼,兩萬人參加了貝多芬的葬禮,他的墓碑上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的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2]
音樂作品編輯
交響曲、鋼琴協奏曲等
交響曲 第一交響曲(C大調 Op.21) 1796
第二交響曲(D大調 Op.36) 1802
第三交響曲(降E大調 Op.55 「英雄」) 1804
第四交響曲(降B大調 Op.60) 1806
第五交響曲(c小調 Op.67 「命運」) 1808
第六交響曲(F大調 Op.68 「田園」) 1808
第七交響曲(A大調 Op.92) 1811
第八交響曲(F大調 Op.93) 1812
第九交響曲(d小調 Op.125 「合唱」) 1824
第十交響曲(未完成)
戰爭交響曲(D大調) 1813
鋼琴協奏曲 第一鋼琴協奏曲(C大調) 1796
第二鋼琴協奏曲(降B大調) 1795
第三鋼琴協奏曲(c小調) 1800
第四鋼琴協奏曲(G大調) 1806
第五鋼琴協奏曲(降E大調) 1809
第六鋼琴協奏曲(D大調) 1807
鋼琴協奏曲(E大調)
1784

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 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奏(C大調) 1804
小提琴協奏曲 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 1806
歌劇 費黛里奧 1805
室內樂
作品名
作品編號
創作時間
調式

管樂八重奏
Wind Octet Op.103
1792
g小調
管樂七重奏
Wind Septe t Op.20
1796-1800
降E大調
管樂六重奏
Wind Sextet Op.71
1796-1797
降E大調
管樂六重奏
Wind Sextet Op.81b
1794-1795
降E大調
管樂五重奏
Wind Quintet Op.16
1796-1797

弦樂五重奏(3首)
String Quintets Op.4Op.29Op.104
1800-1801
C大調
第一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1
1799.6
F大調
第二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2
1800
G大調
第三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3
1800
D大調
第四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4
1800
c小調
第五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5
1800
A大調
第六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8No.6
1800
降B大調
第七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59No.1
1806
F大調
第八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59No.2
1806
e小調
第九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59No.3
1806
C大調
第十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74
1809
降E大調
第十一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95
1810
f小調
第十二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27
1823
降E大調
第十三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30
1825
降B大調
第十四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31
1826
升c小調
第十五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32
1824-1825
a小調
第十六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Op.135
1826.10
F大調
弦樂四重奏
String Quartet in F Hess 34
1801-1802

鋼琴四重奏
Piano Quartet WoO.36
1785

第一弦樂三重奏
String Trio Op.3
1796
降E大調
第二弦樂三重奏
String Trio Op.8
1796-1797
D大調
第三弦樂三重奏
String Trio Op.9No.1
1796-1798
G大調
第四弦樂三重奏
String Trio Op.9No.2
1796-1798
D大調
第五弦樂三重奏
String Trio Op.9No.3
1796-1798
c小調
第一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1No.1
1792
降E大調
第二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1No.2
1793-1794
G大調
第三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1No.3
1793-1794
c小調
第四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11
1798
降B大調
第五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70No.1
1808
D大調
第六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Op.70No.2
1808
降E大調
第七鋼琴三重奏(大公)
Piano Trio Op.97
1811
降B大調
第八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WoD.39
不詳
降B大調
第九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WoD.38
1790-1791
降E大調
第十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Op.44
1792
降E大調
第十一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in G Op.121a
1803
g小調
第十二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in E flat Op.38
1802-1803
降E大調
鋼琴三重奏
Piano Trio No.D
不詳
D大調
木管五重奏
Woodwind Trio in C Op.87
1794
C大調
三重奏
Trio in G WoD.37
1790
G大調
二重奏
String o in E flat WoD.32
1795-1798
降E大調
長笛二重奏
Flute o in G WoD.26
1792
G大調
木管二重奏
3Woodwind os WoD.27
1792
C大調
變奏曲
作品名
作品編號
創作時間
調式

6首
6 Tema Con Variazioni Op.105
1817-1818
A大調
奏鳴曲、變奏曲
作品名
作品編號
創作時間
調式

圓號奏鳴曲
Horn Sonata in F Op.17
1800
F大調
第一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Op.5No.1
1796-1797
F大調
第二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Op.5No.2
1798
g小調
第三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Op.69
1808
A大調
第四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Op.102No.1
1815
G大調
第五大提琴奏鳴曲
Cello Sonata Op.102No.2
1815
D大調
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變奏曲
Variationens for Cello and Piano
1796
G大調
根據《馬卡布的猶大》主題的變奏曲
12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See the Conquering hero」aus「Judas Maccabeus」Von G. F. Handel WoD.45
1796
G大調
根據《魔笛》主題的變奏曲7段
7 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Bei Mannern,Selche Liebe Fuhln」aus der Oper「Zauberflote」Von W.A.Mozart WoD.46
1801
降E大調
根據《魔笛》主題的變奏曲12段
12Variationen uber das Thema 「Ein Madchen oder Weibchen」aus der Oper「Zauberflote」 Von W.A.MozartOp.66
1796
F大調
第一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12No.1
1795
D大調
第二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12No.2
1795
A大調
第三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12No.3
1795
降E大調
第四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23
1800
a小調
第五小提琴奏鳴曲(春天)
Violin Sonata Op.24
1800
F大調
第六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30No.1
1802
A大調
第七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30No.2
1798
c小調
第八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30No.3
1798
G大調
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萊采)
Violin Sonata Op.47
1803
A大調
第十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Op.96
1811-1812
G大調
第一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No.1
1795
f小調
第二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No.2
1795
A大調
第三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No.3
1795
C大調
第四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7
1796-1797
E大調
第五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0No.1
1796-1798
c小調
第六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0No.2
1798
F大調
第七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0No.3
1798
D大調
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Piano Sonata Op.13
1798-1799
c小調
第九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4No.1
1798-1799
E大調
第十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4No.2
1799
G大調
第十一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2
1800
降B大調
第十二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6
1800-1801
降A大調
第十三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27No.1
1800-1801
降E大調
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
Piano Sonata Op.27No.2
1801
升c小調
第十五鋼琴奏鳴曲(田園)
Piano Sonata Op.28
1801
D大調
第十六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31No.1
1801-1802
G大調
第十七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Piano Sonata Op.31No.2
1802
d小調
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狩獵)
Piano Sonata Op.31No.3
1802
降E大調
第十九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49No.1
1792
G大調
第二十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49 No.2
1792
G大調
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華爾斯坦、黎明)
Piano Sonata Op.53
1803-1804
C大調
第二十二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54
1804
F大調
第二十三鋼琴奏鳴曲(熱情)
Piano Sonata Op.57
1804-1806
f小調
第二十四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78
1809
升F大調
第二十五鋼琴奏鳴曲(杜鵑)
Piano Sonata Op.79
1809
G大調
第二十六鋼琴奏鳴曲(告別)
Piano Sonata Op.81a
1809
降E大調
第二十七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90
1814
e小調
第二十八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01
1815-1816
A大調
第二十九鋼琴奏鳴曲(錘子鍵)
Piano Sonata Op.106
1818-1819
降B大調
第三十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09
1818
E大調
第三十一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10
1821
降A大調
第三十二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Op.111
1819-1822
c小調
為選帝候而作的奏鳴曲
Kurfursten Sonates WoD.47
1782-1783
降E大調[7]

㈤ 貝多芬的最著名的三個代表作是哪三個

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尊稱為樂聖。1796至1800年,整整4年,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響,這是耳聾的前兆。 貝多芬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晚年失聰.他創作的音樂作品有《月光奏鳴曲》、《C小調第5交響曲》等。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在德國波恩,祖籍佛蘭德。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十七歲那年,波恩宮廷資助他去維也納,也就是在這時與莫扎特有了短暫接觸。公認的最像貝多芬Beethoven的畫像
1792年,經過海頓的指引,再次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田園》;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黎明》等等。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位頗具創造性的作曲家。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他和[1]米開朗基羅、[2]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生都經歷了各種苦難坎坷,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根據他們的人生寫成了《名人傳》。 當貝多芬19歲的時候,法國大革命爆發,給貝多芬帶來自由、平等、博愛的希望。 他的九部交響曲全都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式。一八零五年,他唯一的一部歌劇創作《費德里奧》也在維也納的國家歌劇院舉行了首演。貝多芬被後人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響曲作家。他的《英雄交響曲》充滿了激情。他的《第九交響曲》取材於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如今已經成為貝多芬的父母
歐盟的盟歌了。 貝多芬一生坎坷。二十六歲時聽力漸漸衰退,四十五歲時耳朵完全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是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而奮臂吶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歡樂頌》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等等

㈥ 為什麼說貝多芬是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

貝多芬是抄人類藝術史上最偉大的襲創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著卓越的音樂天賦、熾熱的叛逆氣質,巨人般的堅強性格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另一方面,他對社會的責任感及由此產生的崇高理想。他從青年時代開始就具有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其浪漫的氣質與哲學家般的思辨頭腦使他的音樂成為最富有哲學性質的藝術。

㈦ 貝多芬雖然耳聾了,但是他創造了最偉大的「__________」,他是德國________之一,對世

1.正面五間上房,皆是( 雕梁畫棟 ),兩邊游廊廂房,掛著畫眉鸚鵡等雀兒。
2.當大自然的鬼斧版神工,與權雕刻家的(巧奪天工 )相遇時,會迸發出怎樣的藝術靈光?
3.《鳥的天堂》描繪了一幅美妙的群鳥嬉戲圖,一幅奇麗的人間風景畫,真是(妙筆生花 )啊!
4.《西遊記》是一部( 膾炙人口 )的神話作品,贏得了眾多讀者喜愛。
5.九寨溝的風景(引人入勝 )。

㈧ 貝多芬對人類做出了什麼傑出貢獻

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後一位,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是腳跨古典與浪漫兩個世界的巨人,一方面他將古典時期的真實主義、人文主義推到頂峰,另一方面卻以銳不可當的力量敲開了浪漫的大門,顯現出一片洋溢豐沛的新天地。


(8)貝多芬創造了最偉大的什麼擴展閱讀

貝多芬的一生經歷了法國大革命前後歐洲社會的激烈變革,他的作品是時代和個性結合的產物。他極大地擴展了交響音樂的思想內容,使之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體裁,鋼琴的表現幅度也大大增強。

內容的擴展導致表現手法的創新:他突破了傳統的形式結構,動機型的主題運用和動力性的樂思發展,使音樂具有非凡的氣勢和力量;建立在功能體繫上的變音體系,成為他的和聲風格特徵;

靈活的離調轉調和大幅度的節奏對比和力度對比,對於刻畫矛盾沖突和戲劇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對位法的運用,樂隊音響的組合,鋼琴音樂的寫作都有鮮明的特點。

他為人類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對世界音樂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而被世人尊稱為「樂聖」

㈨ 貝多芬發明了什麼

貝多芬是音樂家,什麼也沒發明
貝多芬簡介

——偉大的人民音樂家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 (1770-1827)是維也納樂派最後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代表人物。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於萊茵河畔離法國國境不遠的小城市--波恩。父親是個宮廷樂團的男高間歌手,母親是個廚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

貝多芬自幼便已顯露出他的音樂天才,父親很早已洞察兒子的音樂天份,為了急於把他培養成為一個象莫扎特那樣的神童,四歲即開始逼著他學習鋼琴和小提琴,八歲時他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亂和沒有系統的。貝多芬十一歲便輟學,專心在家學習音樂。十二歲時,他已經能夠自如地演奏,而且擔任了管風琴師聶費(1748-1798)的助手。十三歲貝多芬已受雇於波恩劇場擔任大鍵琴演奏者,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音樂家。就在這時他開始正式跟聶費學習音樂。聶費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樂家,他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貝多芬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並鞏固了貝多芬對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貝多芬的正規的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貝多芬的創作構思寬廣、形象宏偉、感情深邃、對比鮮明,這使他偏重於採用並擴充奏鳴曲式;同時由於創作的形象豐富多樣,運用在各作品中的奏鳴曲式又各有特點。貝多芬的其它管弦樂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五部鋼琴協奏曲,兩首序曲、鋼琴樂隊、合唱幻想曲、兩首小提琴與樂隊浪謾曲等。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於同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而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種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義的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壯麗宏偉而又極朴實鮮明,它的音樂既內容豐富,同時又易於為聽眾所理解和接受。
貝多芬的音樂反映當時人民群眾的痛苦和歡樂,斗爭和勝利。所以它的音樂總是激勵著人們,鼓舞著人們,直到現在仍使人們感到親切和鼓舞。

他的九部交響曲在他的全部創作中佔有極其獨特的地位。這些交響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響敘事詩--描寫英雄生活的長篇史詩。雖然沒有故事情節藉以聯系起來,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動和思想的各個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問題,例如:英雄和他的斗爭、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內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他的九部交響曲是世界文化遺產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閱讀全文

與貝多芬創造了最偉大的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