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創造的價值和其薪酬比高 用什麼詞
用貢獻率就可以來體現你所說的意思。
2. 工資薪酬佔比計算
薪酬設計,無外乎於固定工資+浮動工資,而固定工資一般表現為基本工資,浮動工資一般表現為績效工資,工資設計的基礎主要是美世倡導的3P. 對於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佔多少比例的話,要根據每個公司業務和發展階段及企業文化、人才類型的特點而定。
一般可以參照:
普通員工: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從比例為80%和20%;
中基層管理: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從比例為70%和30%~60%和40%;
高層管理: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從比例為60%和40%~40%和60%;
銷售人員:基層比績效工資(傭金、獎金等)佔60%以上,中層和高層績效工資的比例要低一些。
技術人員: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項目獎金的方式,一般前兩者基本工資比例要大些,後者額度要大些。
內部均衡性、個體均衡性,是企業薪酬設計的根本原則,也是薪酬經理都努力追求的最高薪資設計境界。
外部均衡是指:公司給予員工的薪水與該行業的市場普遍價格相比,具備合理的可比性。
內部均衡是指:公司給予的薪水與每個崗位的相對內在價值相符合,內部均衡的定義為:甲崗位工資/甲崗位價值~乙崗位工資/乙崗位價值~N個崗位工資/崗位價值。(必須成正比)
個體均衡是指:對於從事同種崗位的員工,優秀員工應該比差一些的員工得到的工資要高,公式為:員工酬勞/員工業績=其他員工酬勞/其他員工業績。也就是管理者必須要以業績而非以時間來決定薪酬。那些業績佳的員工必須比只停留在最低的可接受水平的員工得到更多的薪酬。個體均衡是通過調薪來實現的。
一般來說,工資的級別不超過24級。3000人以上的企業在18-22級左右,1000—3000人的企業在16-18級左右;500—600人的企業工資級別最好在15-16級別左右;100-200人的企業在12-13級左右;100人以內在9-10級左右。
外部、內部、個體這三種均衡性,分別叫做External Equity,Internal Equity,Indivaal Equity。具體來講,外部均衡性,主要是指企業的薪酬要有合理定位。這里強調一點,並不是崗位的工資水平在對應的市場上定位越高就越算是外部均衡,只強調達到合理的市場定位。內部均衡性指的是每個崗位員工的工資與員工創造價值的比值均等。這里就牽涉到崗位測評的技術和方法。個人均衡性是指根據員工個人價值的差異而給予不同的報酬。最簡單的情況,就是對於從事同種工作的員工,優秀工人應比差一些的工人得到的工資高。個人價值因素包括資歷(為企業工作的時間),貢獻和工作業績,這也牽涉到了合理的績效管理。
3. 員工發的工資與實際帶來的價值比例是多少
員工發的工資與實際帶來的價值的比例是多少?員工發的工資占實際價值的比例只有25%
4. 工資 和 創造的價值 比 多少合適
建議不要抄低於500%(即工資 x 5 = 創造的價值);
因為如果二者持平說明這個人隨時可以被替換掉,因為對於盈利企業來講,要保證物超所值;
其次公司還要給員工福利,要承擔下個月沒有業務員工工資帶來的風險。
5. 在工廠內或者說所有企業內,員工創造的產品價值肯定比老闆發給他的工資要高,這么說不是會有很多產品賣不
我覺得要反過來理解
你這里說的是實物產品的價格總量高於工資量,但是人們獲得工資不過是在生產環節,服務環節也有工資
整體來說總的收入和產品是大致相當的
6. 我想請問一下,你的工資和你為你公司所創造的價值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主要看你是在哪個部門,比如銷售,應該是1:10,1:100都可能
一般來說1:10就比較合理了
7. 如何平衡員工工資與企業成本的關系
北京牛投邦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8. 雇員所創造的價值大於工資所得,如果這樣這是不是不公平,是否是壓榨,法律是否要修改。 如果不這樣,公
公司僱傭員工實際上就是榨取職工的剩餘價值。。。如果你想給別人打工,那你的這種想法對你的工作前景很不好哦
9. 一般我給公司創造的價值與我的工資的比例是多少
美工和程序 你的工資能佔到公司賺的1%就很高了
10. 你覺得影視娛樂業各崗位人員工資收入是以營運收益下來分配比較好還是按照個人創造價值核准收入水平比較
我覺得要是要娛樂各崗位的面收入營運收益下來分配,還是按照個人創造價值標准,收入水平比較這沒有什麼固定的原則,知識當時談的價錢多少就獲得多少的工資和利潤,也就是說,這沒有硬性的道理,每一個公司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和規定,給員工多少工資的簡單的原則,也就是說,每一個制定製度的同時,都會有一個合理的想法,看完在裡面沒別人是無法操縱這個事情的,只有公司的領導來做決定,哪一項工作?哪一個部門工資是多少?有幾天帶薪假,還有公司來評定你工作的好與壞,也就是說做事不隨東,累死也無功,這是一起一句至理名言,個人覺得的事情不一定能搬上檯面的去講這些事情,有很多事情站在角度不同,看法不同,所以結論就各不相同,在各不相同的情況下,產生了各不相同的說法與看法,老闆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員工看來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所以站的角不同,說出的話和想法就各不相同,所以如果你給別人打工,一定要遵守別人的規章制度,以及工資的高低都是互相探討的事情,就看你怎麼去協商這件事情?剛開始講的是多少錢?那就是多少錢?剛開始規定是什麼樣的就是什麼樣?都是經過雙方允許的一件事情,這沒有什麼規章制度可言,只有協商才能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