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芬達的來歷
據報道,芬達的誕生竟然來自戰爭,二次大戰前夕.
[可口可樂]在歐洲的生意並不及現在的理想,但在那兒的汽水裝瓶廠卻頗具規模,可惜戰時受到戰火威脅而紛紛停產。當時,在納粹德國的汽水廠,仍然堅持少量生產,這件事就連美國[可口可樂]總公司方面,也不知道在[敵方]陣地中,有這樣一家工廠在運作,然而當製作[可口可樂]的材料和糖漿逐漸短缺,這家廠決定利用其他原料,製成一種果子味汽水,並取名[芬達] 。想不到[芬達]汽水竟然賺到不少利潤,負責人使用這些資金,協助其他歐陸境內的[可口可樂]汽水廠重建運作,為[可口可樂]的戰後市場打好根基。而[芬達]亦被總公司接納,在五十年代正式推出。1960年,可口可樂公司把[芬達]推廣至全球。
另外,解釋一下[Fanta]的名字。主要來[FANTASY]一字,取其開懷、有趣的含意。
80年代
80年代
94年/橙味
94年/提子味
00年/橙味
94年/檸檬味
00年/提子味
03年/楊桃味
02年/提子味
02年/檸檬味
02年/蘋果味
02年/西瓜味
02年/荔枝味
02年/菠蘿味
03年/藍莓味
02年/橙味
03年/提子味
03年/青瓜及密瓜味
03年/楊桃味
03年/橙味
03年/青瓜及密瓜味
96年/橙味
95年/橙味
92年/提子味
04年/提子味
04年/青瓜及密瓜味
04年/楊桃味
87年/橙味
04年/橙味
60年代澳門版
03年/橙味
92年/檸檬味
-1940
Fanta於二次大戰期間的德國問世。正是由德國語的Coca-Cola行政人員
Max Keith 倡行
-1958/8
Fanta於波士頓、芝加哥及三藩市推出樣版裝測試市場反映。(美國)
-1960
正式推出Fanta汽水(美國)
- 1977
Fanta橙汁味汽水(200ml玻璃瓶裝)於香港首度推出。
- 1981
Fanta橙汁味罐裝及1公升裝汽水推出。
-1982
1.2L膠瓶裝橙汁味汽水推出。
- 1984
推出健怡Fanta(美國)
- 1985
500ml膠瓶裝橙汁味汽水推出。
- 1989
2L膠瓶裝橙汁味汽水推出。
- 1990
Fanta推出提子及蘋果味。
- 2001/9
全新包裝Fanta各種品味汽水,並加推青蘋果與青檸味。
- 2001/12
Fanta雜果賓治口味推出。
- 2002/2
Fanta荔枝味汽水推出。
- 2002/8
Fanta菠蘿味汽水推出。
- 2003/2
推出藍莓味汽水。
- 2003/7
2新加口味,青瓜蜜瓜味及楊桃味並推出全新splashing bottle。
- 2004/8
Fanta推出乳酸味,是為全球首種的乳酸汽水。
Apple(Algeria)
Apple Mix(Japan 1980s)
Apple Splash(UK)
Banana
Banana Split
Berry(US 2002)
Birch Beer
Bitter Orange(Italy)
Black Cherry(US 1960s)
Blackcurrant(UAE 2002)
Blue Cherry
Blue Rasberry
Blue Vanilla
Blueberry
Blueberry Splash(Thailand 2003)
Bubble Gum
Cassis(Blackcurreant The Netherlands)
Cherry
Cherry Lemonade
Citrus(Kenya)
Clear Cherry
Clear Peach(Japan 2000)
Clear Pineapple(Japan 1990s)
Club Soda(Japan 2003)
Cucumber Melon(Hong Kong)
Diet Orange(UK)
Draft Root Beer(club soda US 1970s)
Duchess Pear(Armenia 2001)
Exotic(Armenia 2002)
Foliz(Morocco,Tunisia)
Fresh Lemon(Germany)
Fruit Cocktail(Ghana)
Fruit Punch(Japan 1970s)
Fruit Twist(UK)
Fruity Grapefruit(Japan 2002)
Funky Lemon C(Japan 2000)
Ginger Ale(US 1960s)
Golden Apple(Japan 2002)
Golden Grape(Japan 1970s)
Green Cream Soda(Thailand ?)
Grape
Grapefruit(Japan 1980s)
Green Apple(Armenia 2001)
Green Melon
Greenapple(Japan 1980s)
Ice Tea(US 1970s)
Lcy Lemon(UK)
Kiwi Strawberry
Lemon(Nigeria)
Lemon Lime(US 1960s)
Lemonade
Light Orange(Beigium)
Lime(Australia 2000)
Limette(Germany 1999)
Low Calorie Grapefruit(US 1960s)
Lominat(Ethiopia 2003)
Lychee(Japan 2000 limited edition)
Lychee(Thailand)
Madness(grape Romania 2002)
Mandarin Orange(Germany)
Mango(Taiwan late 1990s)
Melon(Japan 1980s)
Muscat(Japan 1980s)
Orange
Passion(Congo)
Peach(Japan 1980s)
Pine Fruit(Pineapple and Grapefruit Japan 1970s)
Pineapple
Pink Bubble Gum
Pink Grapefruit(Switzerland)
Pink Lemon
Quinine Water(US 1960s)
Rasberry(Australia 2000)
Red Cream Soda(US 1960s)
Red Licorice
Reced Calorie Wild Cherry
Root Beer(US 1960s)
Sappari Ringo(Refreshing Apple Japan 2000 limited edition)
Sappari Lychee(Japan 2000 limited edition)
Shokata(Romania 2002)
Soda Water(Indonesia)
Spider Strawberry(Australia)
Squash Punch(Japan 1980s)
Starfruit(Hong Kong)
Strawberry
Sunny Melon(Germany 2001)
Super Sour Apple
Super Sour Cherry
Super Sour Watermelon
Tarhun(Armenia 2001)
Toffee(Taiwan early 1990s)
Tonic Water(US 1970s)
Tropical Fruit(Japan 2003)
Vanilla
Very Berry Mix(rasberry,blueberry and currant Japan 2000)
Very Strawberry
Watermelon
White Cherry
White Peach(Japan 2002)
Wildberries(Germany 2000)
Yellow Cherry
Zesty Berry(UK)
Lactic(HK 2004)
② 芬達汽水,代言人安迪Andy是誰啊。
安迪 那不我媳婦嗎
③ 可口可樂的發展史
可口可樂的發展歷史分為起源和發展兩部分;具體如下:
1、可口可樂的起源:
1886年5月日,來自美國喬治州亞特蘭大的約翰·彭伯頓醫生把碳酸水加蘇打水攪在一塊,製成一款深色的糖漿,並具有提神、鎮靜的作用以及減輕頭痛的作用,該飲料即為可口可樂。
2、可口可樂的發展:
1887年,約翰·彭伯頓在美國專利局注冊了「可口可樂糖漿及濃縮液」商標,取得其知識產權,並首次使用優惠券推廣可口可樂。
1888年阿薩·錢德勒看到了可口的市場前景,購買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產銷售權。錢德勒開始把製造飲品的原液銷售給其他葯店,同時也開始在火車站,城鎮廣場的告示牌上做廣告。
1901年,廣告預算已達100,000美元。錢德勒在1899年以1美元的價格售出這種飲料第一個裝配特許經營權,因為他相信將來這種飲料主要是在飲料機中的銷售。1886年成立了可口可樂公司,錢德勒被稱為「可口可樂之父」。
1919年,Erntst-Woodruff以250萬美元從阿薩·錢德勒的繼承人手裡買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兒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為Coca-Cola的CEO。
1929年,Coca-Cola和他的裝瓶商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頂端開口的冷櫃銷售瓶裝Coca-Cola,在1937年,該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幣自動售貨機。
在1954年,可口可樂的銷售和利潤有所下降,這是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一次。1955年,該公司更換了1916年以來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擴大至12盎司。
50年代的後期,可口可樂推出更大容量的可樂瓶,可在食品店中銷售。1961年,可口可樂開始象銷售瓶裝可樂一樣銷售其罐裝飲料。
1976年,可口可樂的CEO Paul Austin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國的軟飲料消費已經成熟(飽和),可口可樂的最大銷售量增長將來自國際市場。
1981年,當出身於古巴的化學工程師Robert Goizueta被選為可口可樂公司的CEO時,上台發表了1200字的戰略聲明,提出可口可樂公司要進行顯著的變革,把重點放在美國軟飲料市場的增長上。
1982年,可口可樂改變了廣告主題並且收購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1899年,可口可樂公司決定將可口可樂以特許經營模式裝瓶出售。瓶裝可口可樂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
1915年,可口可樂裝瓶公司向全美的玻璃製造公司立下「戰書」,要求設計一款絕無僅有的玻璃瓶,「在黑暗中僅憑觸覺即能辨認,甚至摔碎在地也能一眼識別」。
1915年11月16日該設計注冊了專利,可口可樂弧形瓶由此問世。為適應當時的裝瓶設備,瓶子經過修改和瘦身後於1916年正式大規模生產。
在這之後近40年間,弧形瓶是可口可樂公司唯一的包裝用瓶,直到1955年才引入特大容量的包裝瓶,1950年,可口可樂弧形瓶成為首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商業產品。
1960年,可口可樂弧形瓶被美國專利局批准為注冊商標。如今,它依然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包裝瓶形,從新型的鋁瓶至2公升的家庭裝包裝均採用這一瓶形。
1992年起,可口可樂中國不遺餘力通過奧運火炬接力,讓更多中國人直接參與奧運。
2015年,在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舉辦權的瞬間,可口可樂推出金色限量版「可口可樂北京2022年冬奧會祝賀紀念罐」。
(3)芬達汽水發明者擴展閱讀:
可口可樂成功的原因:
1、出售優質產品:
產品不必會說話或者會飛,但必須具備某種能被人廣泛接受的某種有用的功能。習慣了可口可樂的味道,就會覺得它非常好喝,就會使人們養成一種嗜好。可口可樂可使鼻孔有發癢的感覺,能解渴,還有一點咖啡因的效果。
2、相信自己的產品:
要讓產品樹立起崇高的形象,並使與之相聯系的職業成為一種神聖的職業。要讓工作人員認為產品是世界一流的,他們正在為最優秀的公司而工作。推銷員應具有傳教士的本領,而不應是只拿工資的推銷員。
3、產品的成本低:
每瓶可樂的成本極低,還不到1美分。可口可樂不是資本密集型產品,生產起來也不困難,更不費勞力,雖然它的生產過程高度保密。
4、讓人人都能買得起:
從1886年到本世紀五十年代,每瓶可樂的價格只有5美分,今天它在世界上也不是很貴。因此,第三世界國家的人們也能買得起。就是在困難時期,可口可樂仍暢銷不衰。在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和最近的不景氣時期,可口可樂的製造商們仍財源滾滾。
6、產品要無處不在:
要使產品伸手可及,使它無處不在,要使它在舞廳、理發店、辦公室、火車上等地方可隨時取用。早期的可樂推銷員哈瑞遜·仲斯在1923年曾說過,「要讓人們無法迴避可口可樂」。
7、宣傳好了自己產品的形象:
一位可口可樂廣告商曾經告誡他那些具有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雇員:我們賣的是一種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他們喝的也只是一種形象而不是產品。把可口可樂當成提神飲料而非專利葯物來宣傳能吸引更多的顧客,而且還可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糾紛和麻煩。
8、合理利用名人效應:
可口可樂公司一開始就聘請名人做廣告,希望消費者會效仿棒球巨星泰·科博或女明星希爾達·克拉克。
參考資料:網路-可口可樂公司
④ 芬達是什麼時候上市的
芬達汽水(fanta)是1940年代在歐洲開始風行的飲料,1960年被可口可樂公司所並購。芬達橘子汽水最主要的核心口味,佔有70%的銷售量,但其它的水果口味也有眾多愛好者。明亮的包裝色彩、鮮明的水果口味、富含氣泡等特色是芬達汽水廣受歡迎的原因。新的品牌形象由visitoffice設計,在字體設計上外形更加柔和充滿動感,圖案的表現上突出表現芬達汽水為軟性碳酸飲料,富有歡樂、幽默、愛玩的個性。visitoffice在品牌要素的視覺傳達上通過超炫的插畫、圖形、色彩,配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區域設置傳遞不同信息,來滿足消費者對不同口味的需求。 芬達汽水共有四種口味:橘子、草莓、青蘋果和葡萄;銷售量最大的橘子汽水,在全球已經幾乎都有販賣。芬達汽水為軟性碳酸飲料,口味種類眾多,有橘子、草莓、葡萄、青蘋果、等,提供喜歡喝酸甜氣泡飲料的年輕人,多樣化的口味選擇,以滿足其想嘗試新滋味、追求歡樂、多采多姿的感官享受,並能與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快樂的時光。
⑤ 芬達的品牌簡介
芬達汽水(Fanta)是1940年代在歐洲開始風行的飲料,1960年被可口可樂公司所並購。芬達橘子汽水最主要的核心口味,佔有70%的銷售量,但其它的水果口味也有眾多愛好者。明亮的包裝色彩、鮮明的水果口味、富含氣泡等特色是芬達汽水廣受歡迎的原因。新的品牌形象由visitoffice設計,在字體設計上外形更加柔和充滿動感,圖案的表現上突出表現芬達汽水為軟性碳酸飲料,富有歡樂、幽默、愛玩的個性。visitoffice在品牌要素的視覺傳達上通過超炫的插畫、圖形、色彩,配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區域設置傳遞不同信息,來滿足消費者對不同口味的需求。
芬達汽水共有五種口味:橘子、草莓、青蘋果、葡萄和蜜桃;銷售量最大的橘子汽水,在全球已經幾乎都有販賣。芬達汽水為軟性碳酸飲料,口味種類眾多,有香橙、青檸、葡萄、蘋果、冰橙等,提供喜歡喝酸甜氣泡飲料的年輕人,多樣化的口味選擇,以滿足其想嘗試新滋味、追求歡樂、多采多姿的感官享受,享受與家人朋友一起快樂的時光。
⑥ 芬達是馬克思發明的么
現在大家熟知的「芬達」品牌,是1955年可口可樂公司在義大利推出的一款橙味汽水。芬達橘子汽水最主要的核心口味,佔有70%的銷售量,但其它的水果口味也有眾多愛好者。明亮的包裝色彩、鮮明的水果口味、富含氣泡等特色是芬達汽水廣受歡迎的原因。新的品牌形象由visitoffice設計,在字體設計上外形更加柔和充滿動感,圖案的表現上突出表現芬達汽水為軟性碳酸飲料,富有歡樂、幽默、愛玩的個性。visitoffice在品牌要素的視覺傳達上通過超炫的插畫、圖形、色彩,配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區域設置傳遞不同信息,來滿足消費者對不同口味的需求。
罐裝芬達
⑦ 芬達與希特勒的關系
關系:著名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產品芬達是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發明的,並且是在總公司並不知情的情況下。
緣由:
二戰前,德國納粹黨衛軍急需一種清甜可口的飲品。可口可樂德國有限公司與希特勒達成一致,開始在德佔區修建瓶裝廠,可口可樂在德國非常暢銷,1939年已有43個裝瓶廠和600多家分銷商。
到了1940年代,美國與納粹德國的關系開始緊張。1941年,由於貿易禁運,德國分部已經無法從美國總公司得到可口可樂的主要糖漿配方了。
為了維持可口可樂工廠的運作和工人們的生計,可口可樂公司德國業務新負責人馬克斯?凱斯利用德國僅可以獲得的原料——乳清和水果殘渣,創建了一款新飲料,為給新飲料取一個有吸引力的名字,他還親自在工廠舉行了一次比賽,叫手下的員工充分發揮想像力,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幻想。
當時一名銷售人員脫口而出——「芬達!」(詞根與德語「幻想」相同),於是它就成為了這款新飲料的名字。芬達上市後大受歡迎,當時非常暢銷,尤其當食物稀缺的時候,消費者把它當做湯料使用。
現代的芬達:
由於各種物資短缺,戰時的「芬達」的口味完全取決於能找得到的材料,沒有固定的產品形象。此事可口可樂並不知曉,可口可樂公司也曾堅決否認曾以任何形式同情或支持德國納粹政權丑惡政策行為的指稱。
現在大家熟知的「芬達」品牌,是1955年可口可樂公司在義大利推出的一款完全不同的橙味汽水。由此開始,「芬達」發展成為如今全球知名的果味飲料的品牌。
⑧ 汽水起源於那裡
汽水簡介汽水,泛指碳酸飲料汽水是英國化學家及牧師卜利士力(joseph Priestly, 1733-1804)發明的,他比較為人所知的是發現氧氣(另外有一個說法是一個叫馬和的中國人發現的)。汽水其實只是一瓶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另外有糖和香料,咖啡因),把大約2~3大氣壓的二氧化碳密封在糖水裡,就會有部份的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在水中就形成碳酸,汽水給人的那種刺激味道就是因為碳酸的緣故。
汽水的製造
自製汽水
汽水就是二氧化碳氣體的水溶液,工廠里製造汽水時,是通過加壓的方法,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讓較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裡。自己在家裡可以做一個有趣的實驗;倒一杯汽水,在放幾顆葡萄乾到汽水裡,就會看到葡萄乾在汽水中浮浮沉沉。這是因為葡萄乾的表面提供了許多成核位置,因此會有二氧化碳在表面形成。當足夠的二氧化碳形成時,它的浮力就會使葡萄乾浮起,但一旦到表面二氧化碳離開葡萄乾後,它就會沈下去了,如此浮浮沈沈,完全是藉二氧化碳的力量。自製汽水
食用檸檬酸(或酒石酸)和小蘇打(NaHCO3)溶於水後,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可製成汽水。
工具與材料:塑料可樂瓶,天平,檸檬酸,小蘇打,食鹽,白糖,果汁,冷開水。
過程:
1、取干凈的塑料可樂瓶一個,依次加入適量的白糖(或食鹽)、果汁、1.5克小蘇打、冷開水(不要將瓶子裝得太滿)和1.5克檸檬酸後,立即將瓶蓋旋上,以防汽水沖出。
2、輕輕搖動可樂瓶,觀察現象。
發現瓶中產生大量氣泡。由於瓶蓋旋得很緊,產生的氣體無法逸出。約經15分鍾,自製的汽水即可飲用。
說明與延伸:
1、夏天,喝上一瓶汽水,溶解在汽水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便隨之進入人體,但它既不會被腸胃吸收,也不易溶解於水,所以很快會從口腔排出,這時人往往會打嗝。由於人體內的一部分熱量也同時被二氧化碳帶出,因此人就會感到非常清涼。
2、工廠制汽水時,並不是通過物質間的化學反應在汽水瓶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的,而是在強大壓力下,把二氧化碳氣體直接溶入溶液中,這樣可使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
汽水與健康
汽水與人的關系喝汽水時,二氧化碳隨汽水進入腸胃。但腸胃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肚子里的溫度又比汽水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便從口腔中蜂擁而出。所以喝完汽水後,常要打「嗝」。打「嗝」時還會感到鼻子發酸,這是因為二氧化碳氣遇到鼻粘膜生成碳酸,碳酸對鼻子產生了刺激作用。
二氧化碳氣從體內排出時,可以帶走一些熱量,因此喝汽水能解熱消渴。二氧化碳對胃壁有刺激作用,能加快胃液分泌,幫助消化。
盛夏酷暑,人們都喜歡飲用冰鎮汽水。這個僅是因為冰鎮汽水溫度較低,喝起來更覺清涼爽口,還因為冰鎮汽水溫度低,溶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打開瓶蓋時,跑掉的二氧化碳較少,喝進肚裡能跑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帶走更多的熱量。
汽水雖然能消暑解渴,但不能一次喝得太多,否則就會沖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殺菌作用,影響食慾。大量飲用冰鎮汽水,由於對腸胃強烈的冷刺激,可能引起腹痛,甚至誘發腸胃炎。
看見的白霧
當你打開一罐汽水時,一系列的事情接著發生。首先是汽水上方的壓力在很短時間內由原來的2~3大氣壓降為正常的一大氣壓。在這快速膨脹過程中產生一個巨大的冷卻作用(因為氣體的膨脹是做功),這效應稱為焦耳-湯姆生效應(Joule- Thomson effect)。這個冷卻作用使瓶口的瞬間溫度達到 -30℃,因此使得附近的水蒸汽凝結。這就是瓶口所看到的細白霧的原因。
汽水的妙用
無論什麼原因引起體溫上升,喝幾口汽水,可使體溫下降,起到暫時退燒的作用。
(感冒引起的發燒不適宜)
用汽水和面,蒸出的饅頭、包子、或是炸出的麻花、散子,非常松軟、酥脆,還帶有果品香味。
汽水的危害
碳酸飲料—影響你的鈣與鐵
碳酸飲料包括各式汽水、調味汽水、可樂、調味可樂、以及各式含氣飲料。
碳酸飲料不宜常喝的原因有四:
碳酸飲料含有氣體,即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會刺激胃液分泌,胃酸過多容易感覺腹脹,降低食慾,而減少日常飲食攝食 。飲食中若營養素攝取不足會影響正常生長發育、學習效果、運動成績、工作表現和身體健康。
碳酸飲料含有砂糖
一罐355 c.c.的可樂,大約含有35 公克糖,相當於140 卡熱量,相當於半碗飯的熱量。不過,只有熱量相等,營養素卻相差大,因糖只含有熱量,其他營養素一點也沒有,是空有熱量的空卡食物或垃圾食物,經常飲用, 會積少成多,使體重增加、同時也易養成嗜甜的不良飲食習慣,只喜歡喝有甜味的水,而不喝白開水;另外糖對牙齒健康也有不良的影響。
碳酸飲料的另一成分磷酸
磷酸會降低體內鈣的吸收,影響骨骼生長及身高的正常發育。正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與青少年,需要充分的鈣質,使骨骼正常生長發育,維持良好的骨骼新 陳代謝,並使骨骼密度達到最佳狀況,所以更不宜飲用碳酸飲料。另外,磷酸還會阻礙鐵質的吸收,鐵是製造血液的主要材料之一,一旦鐵質不夠,會引起缺鐵性貧 血。正在快速生長發育的孩子們,也正需要足夠的鐵質來快速造血。尤其是青春期少女,鐵的需要量更高,因為每個月的月經,會固定損失大量鐵質。所以愛喝碳酸 飲料的女孩,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英國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經常及大量飲汽水或會危害健康!有關研究指不少港人也愛飲用的汽水飲料,含有的防腐劑「苯甲酸鈉」會影響活細胞,嚴重破壞有「細胞能量工廠」之稱的線粒體DNA,會令人提早衰老,更可能引致肝硬化和柏金遜症。不過,英國汽水商會及歐盟均強調,汽水加添適量防腐劑乃符合食品安全標准,惟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有關國際標准已過時。
根據英國報章的報道,可口可樂、雪碧、芬達、健怡百事、黑色百事(Pepsi Max)、胡椒博士(Dr Pepper)、綠洲(Oasis)等汽水,以致豉油,也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而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微生物及生物科技學教授派柏(Peter Piper)的研究顯示,有關防腐劑對人體健康會帶來嚴重影響。
防腐劑影響人體
派柏日前向英國的《獨立報》指出,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能夠對線粒體的DNA造成嚴重破壞,令其完全停止活動,「線粒體負責消耗氧以轉化成能量,一旦受損,細胞會開始非常嚴重地喪失機能」。
他警告,由於苯甲酸鈉有能力關掉「細胞能量工廠」的開關,DNA的受損會引致系列疾病,包括柏金遜症等多種神經衰退疾病,更重要的是令人提早衰老,亦可引致系列酗酒疾病如肝硬化等。
不過,市面上部分汽水的成分標簽,只有標示名稱而沒有列明含量,部分汽水如芬達等,則更只標示「E211」這個簡單的化學代號,沒有註明苯甲酸鈉這種防腐劑的名稱。
研究苯甲酸鈉近十年的派柏又忠告父母,在未有最新測試證明下,讓小孩飲含防腐劑的汽水前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