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錢學森為何要放棄美國高薪回國,他有哪些貢獻
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為了發展國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首先就得重視科技的發展,而科技的發展正是需要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可是當時那些名聲顯赫的科學人才都大多在美國,在祖國的號召下,像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就選擇了回國。錢學森在美國一年能夠有十萬美元的高收入,可即使美國能給的待遇再優越,他還是毅然的決定回國,因為在他的心裡,能為祖國的發展奉獻一份力量,是無比光榮的。在經歷了艱難險阻後,錢學森終於踏上了回國之路。他希望用自己的所學報效國家,振興中國發展之路。
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不少人在金錢面前迷失自我。但錢學森不一樣,讓其放棄高額年薪的原因,就是對祖國的那份熱愛,這才是偉人。他為中國的兩彈一星做出了重大貢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欽佩。
2. 中國研製原子彈是靠錢學深從美國帶的核資料嗎
與這個人基本沒有多少關系,核心項目與他更沒有關系。一半靠中國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勞勇敢,一半靠外國的援助。
3. 錢學森發明了哪兩彈
是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4. 錢學森發明了核彈是什麼時候
核彈不是錢學森發明的,是根據愛因斯坦的e=mc2理論為基礎製造出來的。
5. 請問錢學森腦子里原子彈的知識是不是都是從美國那學來的
你的提問不對,錢學森不是原子彈的製造者,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專家,他的知識是在美國學的沒錯,但是個人才能是非常重要的。
6. 關於錢學森回國發明導彈的故事
當年國內奇缺研製導彈、原子彈的人才,陳賡向周恩來等領導人建議,要爭取留美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的兩位原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羅時均、庄逢甘對陳賡說,錢學森教授原來是准備跟我們一起回國的,美國不準錢學森回國。他們說:錢學森教授是搞空氣動力學的,在航空理論方面很有成就,他很願意回國工作。
陳賡聽了以後說,錢學森教授不僅有科學知識,是科學家,而且很有組織能力,他又願意回國。我們無論如何要盡一切力量和辦法,把錢教授動員回國。陳賡很快向周總理匯報了,總理非常贊同。
1955年1月15日,在毛主席主持召開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上,作出了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決定。4月,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中,再次強調:「中國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
1955年10月8日,經中國政府的嚴正交涉和周恩來總理的精心策劃安排下,錢學森教授沖破重重阻撓,終於從美國回到了祖國,安排在北京住下。11月22日至12月21日,錢學森由朱兆祥等人陪同到東北考察。「先考察了沈陽、鞍鋼、殲擊機廠、發動機廠等軍事工業,接著又去長春汽車製造廠參觀,又提出要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
因為當時的哈軍工是重點保密單位,所以接待部門立即向陳賡作了報告。陳賡聽說錢學森要參觀哈軍工,連夜乘專機從北京飛回哈爾濱迎接錢學森。陳賡在歡迎詞中說:「我們軍事工程學院是敞開大門歡迎錢學森先生的,對於錢先生來說,我們沒有什麼密可保。」
錢學森在哈軍工的兩天訪問中,陳賡一直陪同他參觀。在學院陳列館,有許多從朝鮮戰場上繳獲來的美軍飛機、坦克、帶有無線電引信的炮彈等,陳賡笑著說:「這都是美國人的東西,保什麼密?」
其實,有關錢學森的回國,早已引起陳賡的關注。錢學森從美國回到北京後,陳賡曾立即向彭德懷建議:哈軍工有懂航空、火箭的專家和教授,也有教學儀器和設備,最好請錢學森去參觀一下,聽聽他對中國研製火箭的意見。
(6)錢學森創造了原子彈美國後悔擴展閱讀:
第一個導彈研製機構建在普通兩層樓里
《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是錢學森於1956年2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要求下起草的。
錢學森兒子錢永剛說:「當時中國在這么困難的條件下,黨中央下決心發展自己的航空事業,開始研究我們自己的火箭和導彈。我父親在美國就是做這種航天的規劃,對他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他也沒有依賴別人。這份意見書,可以說是我國航天發展的第一份規劃。」
在這件展品旁邊,有一張不起眼的兩層樓房黑白照片。錢永剛介紹,這就是我國第一個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於1956年10月。
「這里原來是一個部隊醫院,把醫院遷走後,包括父親在內的我國第一代航天人,就在這種環境下開展最早的初創工作。當時在基地的人,他們都是野菜充飢,非常艱苦,國家也不可能給很多錢。在那麼一個條件下,全國支持航天事業,把第一枚導彈做成了。」
7. 錢學森什麼時候發明的原子彈
1955年以來,中國咬緊牙關,不惜國力財力秘密研究原子彈。大躍進後中國經濟困難,美國又多次威脅要打擊中國核基地,為此中央曾考慮暫停研製,最終毛澤東一語定乾坤:「應該盡早試驗」。力主核試驗的陳毅元帥更是放出豪言:「中國人就是要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終於讓意志戰勝了一切困難。
1964年10月16日,我國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上空。中國第一次將原子核裂變的巨大火球和蘑菇雲升上了戈壁荒漠,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人終於邁進了原子核時代。
8. 錢學森 發明原子彈
錢學森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發工作,但是錢學森是航空航天專家,不是核物理學家。
9. 錢學森與原子彈有關系么
中國原子彈是錢學森帶領造出的。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9)錢學森創造了原子彈美國後悔擴展閱讀: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
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
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
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
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
10. 錢學森發明了導彈還是原子彈要准確的答案,簡潔點。謝謝。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鄧稼先領導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枚彈道導彈是錢學森領導設計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