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的關系
相同:都是對藝術作品或藝術活動進行情感的體驗,具有科學與藝術的二重特點。 區別:藝術欣賞是藝術批評的基礎,藝術批評是藝術鑒賞的升華,藝術欣賞是藝術批評的初級階段,藝術批評是藝術欣賞的高級階段
❷ 什麼是藝術批評
然而,在具體的寫作實踐當中,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間並沒有一道絕對的分割線,兩者有時會出現相互交疊的狀況。
那麼,我們能從具有判斷意味的藝術批評得到什麼?首先是關於藝術的知識。藝術批評離不開對作品的描述,那麼一些古代藝術品、已經遺失或現在無法看到的藝術品,就會在這樣的描述當中向我們呈現出它們的面貌,藝術家的名字也因此而流傳下來。而且,這種描述本身實際上並不是一種客觀的行為,而是引導讀者沿著寫作者的思路與眼光,審視藝術作品,是通過文字進行的觀看。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對藝術不甚了解的讀者,還會了解到觀看和欣賞藝術的知識與方法,例如可以學會從某幅繪畫作品的題材、構圖、光線、色彩、筆觸、格調等多個層面切入,認識和體味藝術品不同層面的美感。越是了解和熟悉某件作品,就會越喜愛它,我們慣常所說的品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關於藝術的知識,因為僅僅面對作品,獲得直觀的視覺體驗,而不了解其中的門道、背後的歷史,其實並不能形成深入的理解。知識與視覺經驗的集合,才能培養出如果不是良好,至少也是獨特的藝術品位。而關於藝術的知識,我們可以從努力趨向公允客觀的藝術史得到,同樣也可以來自於更傾向於進行判斷的藝術批評。
藝術批評不僅傳達關於藝術的判斷,而且也會有意無意地傳達判斷藝術的標准,無論批評本身對某種風格或某個藝術家持肯定或是否定態度,它最終必然會影響這一藝術風格與藝術家的發展與地位。首先,哪些藝術家和作品進入批評者的視野,本身就已經是經過篩選判斷的結果。在中世紀末期義大利詩人、文學家但丁的著述中,他提到的同時代畫家只有奇馬布埃和喬托,並且認為喬托已經超越了他的老師奇馬布埃。由於但丁的盛名,他的判斷直接影響了喬托的聲譽。雖然但丁並沒有直接陳述喬托超越老師的理由,但是從現存的作品來看,喬托的簡潔的構圖、注重細節的寫實手法、對於自然界的關注,無疑影響了同時代乃至以後的藝術,成為眾人爭相效仿的榜樣。當然,我們還會看到另外一些相反的例子,例如今天大家已經廣泛接受其藝術價值的印象派與野獸派,在當時批評家的筆下,本是貶義用語,是批評而不是褒揚。但是,批評家的態度,恰恰反映了那個時代對於這兩種繪畫風格的態度,他們的貶斥,恰恰潛在的傳達出當時通行的藝術評價標准,即延續古典主義的風格偏好。然而,當年的諷刺之語,現在卻已經成為這兩種繪畫風格的代名詞,因為盡管批評家並不贊成,但他們依舊是敏銳地把握到了藝術本身的美學特徵。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批評的發展與藝術的發展是相互促進,彼此依存的。批評能夠將人們的注意力導向重要甚至傑出的藝術,同時影響藝術風格的走向;而具有重大突破意義的藝術,無疑也在推動批評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藝術史需要時間的積淀,而批評卻可以是當下產生的即時反應。那麼,在各種藝術形式並存、新藝術創造層出不窮的今天,無論是出於藝術投資的目的,還是出於文化甚至學術的考量,對藝術的鑒別與判斷都必然不可迴避。因為在根本上,這樣的判斷正是我們當下對於自身所處文化的一種極其重要的審視與反思,是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創造的認知與理解。而正是在這個層面上,批評才最大程度地實現了自身的價值。(沙尚琪)
❸ 簡談藝術接受、藝術創造以及藝術批評之間的關系
1藝術接受是構成藝術活動的重要環節,藝術創造與藝術接受相互依存,相互推進。2藝術接受是藝術創作的目的和動力,藝術接受為藝術創造提供目的:藝術的發表並不意味著藝術活動的終結,所謂藝術作品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欣賞者的發現,開掘,領會和思索。它是為了被欣賞,被理解,是為了接受者的接受才進行的,這是藝術創作的根本目的。 藝術接受為藝術創造提供動力:藝術接受不僅最終實現著藝術品之社會,美學價值,同時,反過來,在藝術接受過程中欣賞者的藝術趣味,藝術需求和消費能力等也對藝術家的藝術創造提出要求。由此構成人類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藝術評判標准和審美體系,要求並創造著屬於他自己的傑出藝術家,藝術作品,從而促進藝術創造的繁榮和發展。3藝術接受是藝術反作用於現實的重要途徑:許多歷史事實表明,藝術創造最終可能會對現實社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作用。事實上,許多藝術家既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區影響觀眾,從而影響社會的審美情趣和格調,同時更希望聽到來自公眾的反映,並認為沒有欣賞者參與的藝術活動室不可思議且痛苦的。4藝術批評是指導藝術欣賞者提高欣賞水平的重要途徑,又是溝通藝術家和欣賞者的橋梁。沒有正常健康的的藝術批評,就不會有藝術創作的繁榮和發展,就不會有藝術接受,藝術審美欣賞的拓展和深化。
❹ 藝術批評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和意義
1.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
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存在於批評的理論建構和精深的內涵之中。 其一,是指藝術批評以其鮮明的理論建樹和旗幟顯現其獨特的價值。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不僅在於對個別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而且能夠根據藝術史和文化史來探索藝術活動的規律,檢視藝術創作原理或方法論的形成,這樣,就對藝術創作等藝術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了指導性意義。
其二,是指藝術批評逐漸確立了自身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在整體的人文學科中,不僅具有獨特的學科意義,而且綜合了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部分領域知識體系,形成了綜合性與交叉性的理論體系特徵。
2.藝術批評的精神價值
首先,藝術批評蘊含著一定的哲學精神。藝術批評家對批評客體的深層解讀比一般欣賞者更能觸及到藝術作品內涵的各個層面,一個藝術批評家能夠憑借自己豐富的哲學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准確地把握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宇宙、生命、人生、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哲學問題,並能把這些深層的精神內涵從藝術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中剝離出來。
其次,藝術批評包容著豐富的美學思想。批評家承擔著分析、闡釋、評價藝術創造及其作品審美價值的重任,通過探討藝術家的審美追求、成敗得失,凸顯出時代的美學精神,及其批評家主體的審美認知。第三,藝術批評具有深刻的時代精神的內涵。時代精神是代表了一定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取向的精神形態,藝術活動及其作品中,時代精神構成藝術價值的一個基本因素,成功的藝術作品往往能夠以其豐富的熱情和真誠,多姿多彩地充分顯示和張揚時代的普遍精神。通過藝術批評,能夠把藝術作品中蘊涵的時代精神內涵予以解析和揭示,從而深刻地展現藝術作品的精神實質及其價值。
3.藝術批評的歷史價值
藝術批評的歷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一定歷史時期的藝術批評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徵,為人們認識特定時期的精神、文化狀況提供了翔實的材料和依據。在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都嵌印著人類藝術創造的智慧和才能,以及每一個民族濃郁而鮮明的藝術氣質。藝術批評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藝術活動及其作品中蘊涵的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審美趣味和理想的關注和揭示,可以起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建設富有活力和生機的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二,不同歷史時期乃至不同國度、民族之間的藝術批評具有比較的意義,對於揭示藝術批評的規律具有重要的價值。古今中外藝術批評理論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對於不同歷史時期,或不同國家、民族的藝術批評加以梳理和比較,可以揭示藝術批評發展的個性和共性,對於把握藝術批評理論的歷史發展規律具有重要的價值。
❺ 藝術批評是藝術創作和什麼之間的橋梁
藝術批評是藝術創作和藝術鑒賞之間的橋梁
定義
藝術批評的對象包括一切藝術現象,諸如藝術作品、藝術運動、藝術思潮、藝術流派、藝術風格、藝術家的創作以及藝術批評本身等。其中心是藝術作品。藝術批評既可以指一種活動,也可以指這種活動的結果。藝術批評離不開藝術鑒賞,但二者有根本的區別。
特點
藝術鑒賞帶有更多的感性活動的特點,藝術批評則是以理性活動為特徵的科學分析、論斷活動。藝術批評是藝術界的主要斗爭方法之一,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在藝術活動中的具體體現。開展正確的藝術批評,可以幫助藝術家總結創作經驗,提高創作水平;可以幫助藝術鑒賞者提高鑒賞能力,正確地鑒賞藝術作品;還可以使各種藝術思想、創作主張、藝術流派、藝術風格相互交流和爭論。由於藝術批評者總是根據一定的世界觀、審美觀和藝術觀對藝術現象作出分析和評價,因而帶有很強的主觀意識成分。
藝術批評應盡可能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對藝術現象作出合乎實際、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闡釋,以推動社會主義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真正的藝術批評是指有獨立思考、有判斷評價的一種寫作活動,其主觀性大於客觀性,體現了寫作者個人的強烈個性和態度。越是具有獨立態度和觀點的批評,越是具有批評的價值和可讀性,那種四平八穩、八面玲瓏的批評並不是批評。
評論
從漢語的廣義字面而言,批評與評論並沒有嚴格區別,實質上兩者完全不同,它們的區分不是由概念來決定的,而是客觀事實和具體現象所決定。批評(critic)是以質疑、否定、批判為核心主體,其中批判(animadvert)是最為極端,其主體是抨擊性譴責。當然,不論批評或批判,它們的主要作用在於對狹隘與差錯的糾正。評論(comment)則是一種闡釋、肯定的主體模式,也是一種常見的傳統批評,目的在於提高鑒賞水平。現代意義上的藝術批評是由傳統上文藝評論發展而來,廣義上隸屬於評論范圍,由於批評不是一般性評論,從而突顯了它的特殊形態。也就是說,藝術發展對理論學術的要求越來越高,使批評必須永無止境地處於自我完善進行態,成為藝術學理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因此,評論與批評在形態上已難以一致,它們之間的互相制約、彼此對立有利於學術思想的內部完善。批評在不同領域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像美術批評與常規的美術評論以及史論研究,它們之間存在經驗知識上具有普遍共性,只是批評通過否定、質疑、批判作為功能模式,同時對闡釋性評論加以批判性論證。
作用
1.幫助人們更好地鑒賞藝術作品,提高鑒賞能力和鑒賞水平
藝術作品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真正的藝術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領悟和把握到的,這就需要藝術批評來發現和評價優秀的藝術作品,指導和幫助廣大群眾進行藝術鑒賞。
例:僅以電影評價為例,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各種電影報刊曾經一度達到四百種之多,其中《大眾電影》等刊物發行量曾經高達百萬份,同時,群眾性的影評活動也在全國城鄉廣泛開展,提高了廣大觀眾的電影審美水平,促進了新時期電影藝術的蓬勃發展。
2.通過對藝術作品的評價,形成對藝術創作的反饋
藝術創作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生產,藝術家需要廣大讀者,觀眾,聽眾和批評家的幫助 ,才能深刻地認識自己,不斷地提高自己。
例:曹雪芹在巨著《紅樓夢》的寫作過程中,正是邊聽取意見,邊修改提高,"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尤其是脂硯齋的評點更為增色不少,據"脂評"的批評透露,秦可卿之死這一段故事,曹雪芹也是根據他的意見進行了修改的。
3.豐富和發展藝術理論,推動藝術科學的繁榮發展
藝術批評的主要任務是對藝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同時也包括對於各種藝術現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討。一方面,藝術批評必須以一定的藝術理論作指導,利用藝術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藝術批評總是通過分析新作品,評論新作家,發現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藝術理論和藝術史的研究成果,使藝術理論和藝術史從現實的藝術實踐中不斷獲取新的資料和新的素材。
❻ 你在藝術創作中怎樣利用藝術批評提高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藝術批評能夠更好地讓我們了解到自己創作的藝術作品中不足的地方,然後對他進行更好的創作和修改,讓他達到更加完美的藝術價值
❼ 藝術創造的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與藝術批評
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藝術批評彼此制約,有著緊密的聯系。藝術創作是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的基礎和前提,為欣賞和批評生產對象。沒有藝術創作,就沒有藝術作品,也就沒有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對藝術創作又具有反作用,具體表現為:藝術欣賞以「消費」的形式刺激藝術「生產」,從「消費」方面賦予藝術「生產」以切實的社會價值和功能;藝術批評則從理論上指導、影響藝術創作,從而溝通創作與欣賞的關系。藝術創作是十分復雜、艱巨的精神勞動,它要求藝術家必須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深厚的生活積累、豐富的審美經驗、出眾的藝術才能和嫻熟的藝術技巧。
❽ 藝術欣賞同藝術創造與藝術批評有何本質區別
藝術欣賞是每個不同的人對他期望的物和人看好的一種態度!藝術創造是不同人的世界觀對某個領域所帶來的有用個人價值!藝術批評指個人的審美違背了大眾的思想或某個時代 對其違背那時風尚的一種批判。
❾ 藝術批評與藝術欣賞的區別與聯系
(1)聯系:藝術批評與藝術鑒賞都屬於廣義的藝術接受,二者彼此聯系,相互促進。①藝術鑒賞構成藝術批評的基礎,藝術批評是對藝術鑒賞審美感受的條理化和提煉、升華。藝術鑒賞活動的反復進行,不僅使藝術批評家的審美經驗、藝術素養和藝術結構圖示得以補充和豐富,使其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和培養;而且直接為藝術批評家提供了對作品進行理性分析、評價的可靠而准確的感性材料。任何脫離了藝術鑒賞的藝術批評必然都是蒼白空洞、缺乏說服力的。②反過來,藝術批評影響著藝術鑒賞的發展,它對藝術鑒賞起理論指導作用。如對於作品優劣的品評、是非的判定以及對各類藝術形象的鮮明態度和理性分析,都可以幫助藝術接受者提高鑒賞能力,引導接受的鑒賞活動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2)區別:①藝術批評是一種科學的認識活動,藝術鑒賞則是一種審美再創造活動。②藝術批評主要是調動理性,對藝術現象進行嚴密的分析、研究、推理、思考。藝術鑒賞則主要是依靠直覺、感知、體驗、想像、情感等審美心理要素,豐富藝術作品的形象體系,拓展藝術作品的審美意蘊。③藝術批評要求客觀,排除個人好惡。藝術鑒賞則允許接受者的主觀偏好。④藝術批評的目的是做出科學的、理性的判斷。藝術鑒賞的目的則是生成審美效應,獲得審美感受。⑤藝術批評的對象比較廣泛,以藝術作品為主,同時還包括其他藝術現象,如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實踐、接受者的藝術鑒賞實踐、藝術流派、藝術思潮、藝術運動等。藝術鑒賞的對象比較單一,只是各個門類的藝術作品。
❿ 藝術批評在藝術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 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存在於批評的理論建構和精深的內涵之中。 其一,是指藝術批評以其鮮明的理論建樹和旗幟顯現其獨特的價值。藝術批評的理論價值不僅在於對個別的藝術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而且能夠根據藝術史和文化史來探索藝術活動的規律,檢視藝術創作原理或方法論的形成,這樣,就對藝術創作等藝術活動各個環節具有了指導性意義。 其二,是指藝術批評逐漸確立了自身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在整體的人文學科中,不僅具有獨特的學科意義,而且綜合了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部分領域知識體系,形成了綜合性與交叉性的理論體系特徵。 2.藝術批評的精神價值 首先,藝術批評蘊含著一定的哲學精神。藝術批評家對批評客體的深層解讀比一般欣賞者更能觸及到藝術作品內涵的各個層面,一個藝術批評家能夠憑借自己豐富的哲學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准確地把握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宇宙、生命、人生、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等哲學問題,並能把這些深層的精神內涵從藝術作品的形式和內容中剝離出來。 其次,藝術批評包容著豐富的美學思想。批評家承擔著分析、闡釋、評價藝術創造及其作品審美價值的重任,通過探討藝術家的審美追求、成敗得失,凸顯出時代的美學精神,及其批評家主體的審美認知。第三,藝術批評具有深刻的時代精神的內涵。時代精神是代表了一定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取向的精神形態,藝術活動及其作品中,時代精神構成藝術價值的一個基本因素,成功的藝術作品往往能夠以其豐富的熱情和真誠,多姿多彩地充分顯示和張揚時代的普遍精神。通過藝術批評,能夠把藝術作品中蘊涵的時代精神內涵予以解析和揭示,從而深刻地展現藝術作品的精神實質及其價值。 3.藝術批評的歷史價值 藝術批評的歷史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一定歷史時期的藝術批評具有濃郁的時代特徵,為人們認識特定時期的精神、文化狀況提供了翔實的材料和依據。在人類歷史的不同時期,都嵌印著人類藝術創造的智慧和才能,以及每一個民族濃郁而鮮明的藝術氣質。藝術批評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藝術活動及其作品中蘊涵的民族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審美趣味和理想的關注和揭示,可以起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建設富有活力和生機的民族精神的作用。 其二,不同歷史時期乃至不同國度、民族之間的藝術批評具有比較的意義,對於揭示藝術批評的規律具有重要的價值。古今中外藝術批評理論及其發展演變的歷史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對於不同歷史時期,或不同國家、民族的藝術批評加以梳理和比較,可以揭示藝術批評發展的個性和共性,對於把握藝術批評理論的歷史發展規律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