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深海創造者

深海創造者

發布時間:2021-10-14 04:29:56

Ⅰ 至今人類下潛深海多少米

日前中國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5000米級海試成功,活動范圍已經可以達到全球七成海底。「蛟龍號」的設計深度為7000米,為世界第一,預計2012年將進行7000米級海試。

Ⅱ 深海潛水器是怎樣誕生的

據史料記載,古代希臘的潛水員,不使用任何呼吸器具,能夠在淺水區潛水4~5分鍾,到了1300~1400年,人們再度開發海洋時,已經有了能在深海里呼吸的裝置。

最早研究這種裝置的達文西是歐洲文藝復興時代(1300~1500年)最優秀的人物之一。他所設計的水中裝置,是一種裝在頭上能抵抗水壓的頭盔,盔上裝有可伸出海面與浮標相連的呼吸管,並戴上玻璃潛水眼罩,而且在金屬頭盔上釘上許多大鐵釘,以避免海中動物的侵襲。

達文西還設計了有蹼的手套和蛙鞋,但他沒有實際試驗過自己發明的器具,否則他將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缺點。戴上達文西呼吸管的潛水員,潛至不超過5尺處,一定會窒息而死,因為在那個深度,胸部所受的壓力使得肺不能充分擴張,以致無法吸收空氣。

又過了100多年後,艾德蒙•哈利發明了在鍾里輸送壓縮空氣的方法。他發現,如果潛水員所呼吸的空氣與他周圍的水壓相等的話,他的胸部就不會受水壓的影響,並能正常呼吸。哈利就以這觀點作為製作潛水鍾的原理。潛水鍾由鋼鐵製成,但無底部,鍾下可容納1個或2個潛水夫。潛水鍾深入海里時,水的重量會將鍾內的空氣壓縮,潛水夫就能在鍾內暫時地吸些空氣。

但是這種潛水鍾也有缺陷:假若鍾的高度有10尺,在深627尺處,鍾的內部空氣只有15公分,潛水員在裡面無法自由活動。為解決空間問題,哈利再度研究發現,如果能從海面上不斷傳送與水相等壓力的空氣,那麼內部的水面便不會上升。他用兩只軟管裝在潛水鍾上,空氣因水的壓力透過管子進入鍾內,潛水員只要打開栓蓋,便能獲取所需要的空氣。

哈利通過自己的親自實驗,不斷改變淺水鍾里不理想的地方,如鍾內的坐椅,妨礙潛水員的視野,於是哈利想辦法使潛水員能呼吸戴在自己頭上的獨立小鍾內的空氣,這樣,他發明了潛水服。

人體肺部受到強力水壓時,無法呼吸普通空氣,因此,初期的潛水服設計家們,著重研究在危險的壓力下如何保護潛水人員的問題。他們開始研究製作鐵制甲胄般的潛水服。

1829年,奧古斯都•希普發明了一種潛水服,這是現代附帽潛水服的原形。1837年完成了製造完全的潛水服,這是能夠自由拆除鋼盔的橡皮製不透水潛水服,鋼盔上裝有空氣的進出口,由協助人員在甲板上以打氣筒供給壓縮空氣。由於希普的發明,使得潛水員可以潛至300尺深處。第一位利用希普的裝置探險海底的是科學家亨利•米倫•愛德華,他是法國的動物學家,1844年,在西西里外海潛水,采擷棲息於地中海的生物標本,亨利多次從事這項工作。潛水服的發明雖大大便利了科學家對海洋的研究,可是初期的潛水服因存在種種不理想的地方,仿效他從事潛水探險的科學家卻寥寥無幾。

到了公元1865年,法國采礦技師布諾瓦•魯魁洛爾和一位海軍士官奧邱斯特•杜涅魯斯,設計了能讓潛水員自由活動的裝置。他們將裝滿壓縮空氣的金屬罐子,安裝於潛水者的背部,其上裝了兩個調節活門,其中一個活門是送出空氣,另一個調節活門將潛水員呼出的空氣排出。

這項發明已幾近完美,可是因為當時無法製造能耐深海水壓的金屬罐子,所以魯魁洛爾和杜涅魯斯只好仍使用原來的裝置,以長長的管子輸送空氣。完全脫離輸送管的潛水,到1943年才研製成功。

在研究潛水服的同時,適用於深海作業的潛水艇也在研製之中。有人認為達文西也有研製海中軍艦的藍圖,只是他嚴守這項計劃的秘密,他曾記載:「因為人心存有太多的邪惡,如果讓人們知道海中航行的秘密,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使用海中航行船隻,在深海里播下殺人的種子。」

歷史無情地驗證了他的憂慮。1776年,大衛•布修尼爾發明的潛水艇便用於美國獨立戰爭。這艘達托魯號,狀似海龜,是由一個人用手轉動曲柄,使兩個螺旋槳(一隻使船前後移動,另一隻是使船上下移動)轉動而航行的。布修尼爾為使駕船者能在敵人船身上裝上火葯而設計此艇,達托魯號雖然使用爆破裝置攻擊在紐約港的英國艦艇,可是並沒有成功。

後來美國技師羅伯特•福爾頓將「達托魯號」的設計進行了改良,於1800年,創造了兩艘潛水艇——諾蒂拉斯號和纓德號;福爾頓相信,潛水艇有助於結束海戰或海盜行為,可是他的兩只潛水艇,均未被用於戰爭。1930年以前,沒有人能夠深入600尺以上的海里,但就在這一年,人類終於突破這個深海的無人地帶。這是由於新型船隻的發展所致,也由於這些船隻的更新,使得鳥類學家威廉•畢比轉向海洋生物學的研究。畢比長期詳細的探究海洋深部,他的目的是要探查棲息的海洋生物。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數百次地潛入海中。雖然他穿著安全的附帽潛水服,但仍受深度的限制。用鋼繩潛入海地島水域下63尺深海底。透過頭盔玻璃眼罩,他看到了許多珍貴而且色彩豐富的魚類及海洋生物,這些海中珍物在他眼裡,自由自在地游動著。

畢比在《海中下降半里》一書中如此寫著:「當我向下看時,看見了像火星、金星世界般的未知——珍貴豐富的生物,這使我感覺到,漫遊於海中的願望將要實現了。」

畢比想更深一步地下潛,但當時的潛水器阻礙了他的行動。克服這種障礙,勢必平均1平方公分能耐40千克壓力,而且能裝載1人的寬壁乘坐物。

為了完成這個構想,畢比決心邀請曾經做過深海探險的鋼球技師政提斯•巴頓和設計師約翰•H•J•巴德人協助。在三個人共同努力下,重新製作裝備,畢比將新的裝置取名為「深海潛水球」。

「深海潛水球」直徑1.45米,球壁厚3公分。每平方厘米能耐105.5千克以上的壓力——與海面下3400深度壓力相等,而且相當堅固。船體重達2450千克;它與軍事用潛水艇不同,潛水球上裝有圓形的窗戶,窗厚76公分,以溶解的石英做成玻璃。石英是人類所知物質中最堅硬的透明體,它能反射任何波長的光,每一個窗戶直徑20.3公分;深海潛水球內備有氧氣筒可自動供給氧氣,乘員身上散發出來的濕氣,會被裝在盤里的氯化鈣吸收,而盤內的鹼石灰(氧化鈣與氫氧化鈉混合劑)能吸收迷漫於室內的二氧化碳。

另外還有一根管子,連接深海潛水球和海上的母船,管內的電纜能供給發動電力機械與探照燈所需的動力,同時為了畢比進入深海時,能詳細地記事,還裝上電話線。最後,深海潛水球被粗2.2公分、長10.6千米的鋼鐵制電纜線吊入海里。

潛水球究竟能潛多深?這個問題,在1930年6月6日得到了答案。當天,深海潛水球被裝在大型舢船「淑女號」的甲板上,運到百慕大溫暖的外海,「淑女號」本身被拖船「福拉蒂斯號」拖到外洋。在此以前,深海潛水球為適應這次深海旅行,在同樣的航線里作了多次的潛水試驗,不過球內並沒有工作人員。這些准備是為了從事史無前例的深海探險。

上午時分,畢比和巴頓進入深海潛水球直徑35.6公分的圓形出入門,甲板上的乘員,把180千克重的蓋子用巨大的螺絲釘和螺絲帽鎖好,潛水球便完全被密封。

誰也不能預料潛水時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危險,他們像是被囚禁在鋼鐵制容器內的狂人一樣,無法抗拒深海潛水球劇烈的搖動。潛水球被海面的大波浪沖擊隨著母船上下搖動,在電纜緊緊拉引下,狂亂地動盪著,如果電纜拉力超過限度,深海潛水球將會像石頭般地滾入海底。

當畢比眺望海面以下世界的瞬間,他忘記了恐懼。畢比在他的著作中寫著:「在50尺深處時,我看見我的周圍被朦朧的青綠色包圍,我無法相信這竟是我穿戴潛水鋼盔潛水的界限。」

畢比接著寫著:「每多潛入幾尺,便遇到令人驚訝的新現象——生命並沒有如預期中那麼豐溢活躍,但所有生物的數目卻令人難以置信。在1000尺深處,我清楚地看見幾條淡綠色的光線和輪廓鮮明的蝦子……。偶爾出現的美拉諾斯托米阿地特龍魚,發出燃燒般耀眼的光線,同時我們也看見名叫沙普莫利娜的魚兒發出小小的如珍珠般的光點,而可培普達(小小的甲谷類)的顏色,使我們聯想起日光的輻射……」

「在1680尺深處,我們見到體長14.5公分的生物向窗戶沖來,很快地飛射到外側後爆炸,那種閃光非常亮地照在我的臉上和窗內下方,在那些閃光當中,我看見了很大的紅色蝦子和碰裂的光芒。」

「上午11點12分,我們在3000尺深處停了下來,這將是這次潛水的最終點,因為連結母船的纜繩已經快沒了……。周圍水的顏色更深了,在海面上任何無星光的黑夜與此相比較,也只不過是『薄暗』罷了,我想我以後再不會輕易的使用『黑色』這個詞句了。」

纜繩似乎鬆弛了,球體又下降了一些,此時接到海上的聯絡電話,說剛才海面發生橫波,由於深海潛水球和纜繩的重量緊卷在卷揚機上,因此休貝史達船長下令鬆懈過緊的纜繩,因而下降了14.4公分。卷揚機軸上只剩下12圈纜繩,我們現在被吊在3028尺深處,此時我們才明白我們離海面已是如此的遙遠。」

畢比和巴頓終於創造了人類潛水最深的記錄,他們帶著人們的歡呼回到了海面。

Ⅲ 「奮斗者」下潛突破了一萬米,奮斗者號在深海收獲了什麼

1、「奮斗者」號抵達海溝之後,還在海底停留了6個小時,進行一系列的深海探測科考活動,帶回了礦物、沉積層、深海生物及深海水樣等珍貴樣本

2、「奮斗者」號在深海中完成了和水上的通話。這說明我國的科學技術已經足以支撐萬米深海中的科考和通訊。

3、潛航員拍攝到岩石破碎帶,表明岩石發生了輕微的蝕變作用一一海水已經進入岩石內部,使其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這種蝕變作用對地球生命的起源非常有啟示意義。



(3)深海創造者擴展閱讀:

奮斗者號技術:

1、鈦合金載人艙——完美扛住萬米壓力

採用了新型高強度鈦合金做載人艙的外殼。不僅完美地扛住萬米的壓力,還大大減輕了自身的重量,擴大了艙內空間潛航員可以更加舒適地在裡面工作。

2、深海鋰電池——能在一萬五千米海水壓力下穩定供電

「奮斗者」號在深達萬米的海底持續作業6小時,需要潛水器本身有充足的能源。「深海鋰電池」能夠在一萬五千米海水壓力下穩定供電。

3、機械手——可輕松完成水下布放、拾取等精準操作

機械手可360°轉動,操作精度達到了1厘米,可以輕松的完成水下布放、拾取等精準操作。

4、可棄壓載——幫助完成下潛上浮

「奮斗者」號裝配了四塊壓載鐵,總重量將近2噸,當「奮斗者」號完成作業,准備上浮的時候,它會拋出兩塊壓載鐵,開始上浮。

Ⅳ 我國在深海載人潛水器領域有多大成就

有媒體報道,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海洋工作范圍已覆蓋全球海洋區域的99.8%,設計最大下潛深度已達7000米。此項成就代表著我國深海高技術領域已達到世界最前沿。回顧歷史,我國海洋載人深潛試驗從“十一五”期間開始,歷經幾十年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領世界矚目,成績值得贊揚。徐芑楠作為我國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介紹說,我們蛟龍號潛水器具有先進的懸停和定位功能,可以貼近海底穩定的自動航行。蛟龍號同時還具備高速水聲通訊功能。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被海洋占據,其中有84%的海洋面積深度超過2000米,深海中蘊藏著大量的未被發現和未被開採的資源,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海洋的遼闊浩瀚、神秘有豐富多彩是的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海洋特別是深海探索的慾望,各國也都致力於開發海洋資源以解決全球各個國家都面臨的能源不足的問題。隨著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的不斷發展,既推動了海洋強國的建設也是海洋資源勘探、海洋科學研究的需要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Ⅳ 《我的世界》深海探索者附魔有什麼用

使用探索者附魔的鞋子後,在水中可以走的更快。

《我的世界》是由MojangStudios開發,在中國由網易代理的沙盒式建造游戲,游戲於2017年8月8日在中國大陸獨家運營。

游戲創始人為馬庫斯·佩爾松,也稱為notch,其靈感源於《無盡礦工》、《矮人要塞》和《地下城守護者》。

玩家可以在游戲中的三維空間里創造和破壞各種各樣的方塊,甚至在多人伺服器與單人世界中體驗不同的游戲模式,在高度的自由中,玩家們也自己創作出了大大小小的玩法,打造精美的建築物,創造物和藝術品。且游戲平台已囊括了移動設備和游戲主機。

Ⅵ 「奮斗者」號副總設計師揭秘了中國深海的哪些探測歷程

幾十年來,中國載人深潛先後突破多項核心深潛技術,一步步地走向深海。從十年前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再到挑戰萬米載人深潛。而近些年我國快速發展的深潛設備就是一個縮影,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斗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我國深海探索的尖兵。

2010年7月,中國第一台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16年6月,“蛟龍”號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紀錄保持在7062米。

而此次兩度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深度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Ⅶ 皮卡德父子的深海潛水器創造了什麼記錄

1933年,瑞士著名的氣象專家奧古斯特?皮卡德,認為有必要在深潛器上加一個壓力艙,以避免在水深2000米以下受到難以禁受的水壓。他設計出一種獨特的「水下氣球」潛水器,分為鋼制的潛水球和像船一樣的浮筒。浮筒內充滿比海水比重小得多的輕汽油,為潛水器提供浮力;同時又在潛水球內放進鐵砂等壓艙物,以助它下沉。潛水器完全拋掉系纜繩,在海洋里自由沉浮和航行。

1953年9月,皮卡德父子駕駛著新設計出的改進型深海潛水器「的里雅斯特」號潛入3150米深的海中,又一次創下了人類深海潛水的新紀錄。1958年「的里雅斯特」號以高價轉賣給美國海軍。在皮卡德父子的直接領導下,美國海軍從德國購置了一種耐壓強度更高的克虜伯球,建造新型的「的里雅斯特」號深潛器。

1958年,新的「的里雅斯特」號首次試潛就潛到5600米的深度;第二年又潛深到7315米。1960年,美國利用新研製的潛水器首次潛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海溝——馬利亞納海溝,最大潛水深度達到10916米。

Ⅷ 中國「奮斗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處,奮斗者號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奮斗者載人深海潛水器,這個名字真的是,不是簡簡單單的就起的?他是通過網路平台和央視的平台,對全社會進行徵集深海潛水器命名的活動,然後,由專家和設計者以及一些社會人士一起找出10個最適合的名字,再由工作小組以及設計團隊,最後從這10個名字當中找到一個最適合的為這個深海載人潛水器命名,那麼為什麼決定起名為奮斗者呢?

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發現浩瀚無邊的宇宙是一片根本唯一開發的世界,那麼當你凝視大海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呢?這個地球大部分的地區被海水覆蓋著,當我們擁有個可以進行深海探測的能力,我們會不會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我們會不會利用海底的資源來為我國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這也就是無數的科學家為之奮斗的一個真正理由,神秘的海域就像未知的宇宙一樣,需要我們去探尋。

Ⅸ 中國「奮斗者」號成功坐底10909米深海,奮斗者號在深海收獲了什麼

暫時是沒有什麼重大收獲的,但是不代表著以後是沒有收獲的,馬里亞納海溝下面有許多人類尚未發現的新生物,以及人類從未發現過的某些物質等等,我們要知道,人類甚至在可以容納珠穆朗瑪峰的深溝中仍未發現許多東西,目前人類對海洋的探索非常有限,進入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將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新穎的發現。

我國自行開發的載人潛水器“奮斗者”終於坐底深海

為我國的深淵科學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物理數據,對我國深海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國發展載人潛水器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希望我國的科學技術會越來越發達,這樣才能在國際的市場上站穩腳跟,有所成就。

Ⅹ 人類歷史上下潛最深的深度是多少米

最深下潛深度是1.1萬米。

2012年3月26日,卡梅隆駕駛其單人深潛器「深海挑戰者」號,成為第一個潛至地球海洋的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底部的人。這一深度約1.1萬米,大約等於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加上一段阿爾卑斯山的高度。

第一次有人類到達世界最深處是在1960年1月23日,美國人唐·沃爾什與瑞士人雅克·皮卡德駕駛深海潛艇「里雅斯特」號,花了近5個小時抵達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停留大約20分鍾後返回。卡梅隆成為人類歷史第三位下潛至海洋最深處的探險家,同時也是單獨下潛第一人。

(10)深海創造者擴展閱讀:

我國潛艇下潛的最高紀錄: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

2012年6月,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潛。

與深海創造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