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諾貝爾一生發明了什麼
雷管
硝化甘油炸葯
安全炸葯
膠質炸葯
混合無煙火葯
爆炸膠
槍支盔甲的電鍍
火箭的引線
推進炸葯
輕金屬合金
玻璃壓力噴嘴
人造絲
B. 電視機的發明者是誰
19世紀末,少數先驅者開始研究設計傳送圖像的技術。1904年,英國人貝爾威爾和德國人柯隆發明了一次電傳一張照片的電視技術,每傳一張照片需要10分鍾。1924年,英國和德國科學家幾乎同時運用機械掃描方式成功地傳出了靜止圖像。但有線機械電視傳播的距離和范圍非常有限,圖像也相當粗糙。
1923年,俄裔美國科學家茲沃里金申請到光電顯像管、電視發射器及電視接收器的專利,他首次採用全面性的「電子電視」發收系統,成為現代電視技術的先驅。電子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使電視開始走出實驗室,進入公眾生活之中,1925年,英國科學家研製成功電視機。1928年,美國紐約31家廣播電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電視廣播試驗,由於顯像管技術尚未完全過關,整個試驗只持續了30分鍾,收看的電視機也只有十多台,此舉宣告了作為社會公共事業的電視藝術的問世,是電視發展史上劃時代的事件。
1929年美國科學家伊夫斯在紐約和華盛頓之間播送50行的彩色電視圖像,發明了彩色電視機。1933年茲沃里金又研製成功可供電視攝像用的攝像管和顯像管。完成了使電視攝像與顯像完全電子化的過程,至此,現代電視系統基本成型。今天電視攝影機和電視接收的成像原理與器具,就是根據他的發明改進而來。
美國RCA193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黑白電視機,到1953年設定全美彩電標准以及1954年推出RCA彩色電視
第一台電視機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發展歷史】
第一台電視機面世於1924年,由英國的電子工程師約翰·貝爾德發明,到1928年,美國的RCA電視台率先播出第一套電視片《FelixTheCat》,從此,電視機開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傳播和思維方式。從此,人類開始步入了電視時代。
——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
我國彩電業起步於70年代中期,至今已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導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成長期,心臟90年代中後期的成熟期。
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誕生在1958年。在大躍進熱潮中,天津712廠彩國產電子管心臟一部分當時蘇聯的元器件生產出了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當時我國電視機研製技術與日本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但由於受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心臟政治形勢的影響,70年代我國彩電定的發展緩慢,降彩電顯像管等關鍵部件仍需要進口外,生產規模,產量,性能,質量等方面與同期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顯拉大。
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國彩電事業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在自力更生基礎上,遵循以市場換技術的指導方針,與國外合作,彩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來發展自己的民族彩電工業。
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1982年10月份竣工投產,接著我國彩電工業擺脫了自行摸索的階段,縮短了與國外彩電技術的差距。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我國彩電業迅速升溫,並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也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5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台,超過了美國,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這期間國產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僅長虹的產量就已達到單班日產1500台,但是由於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台,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80年代後期,國產彩電品牌囿於技術、品種、功能、質量、價格等諸多因素的局限,難以滿足國內日益教務長的市場需求,於是外國彩電企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品牌優勢,不失時機地搶灘中國彩電市場,造成國產品牌發展和產品銷售執著趨弱。
為了沖破洋品牌沖斥中國彩電市場的局面,1989年8月9日,四川老軍工企業長虹決定,長虹彩電在全國范圍全面降價,每台向消費者讓利50元,同時保證國家稅收一分不少。長虹這次彩電降價開創了我國彩電史上價格戰的先河,50天後,國家出台了彩電降價政策。此次長虹第先降價至少產生了兩個劃時代的影響,首先是從此國產彩電擺脫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企業真正取得了對自己產品營銷的主動權,為我國彩電業市場化奠定了基礎。此外,正是由於國產品牌不斷通過價格優勢與外國品牌拉開了距離,為彩電最終進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創造了條件。
進入90年代後,我國彩電市場格局動盪,一些誕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彩電老企業由於競爭能力弱,相繼停產、轉產甚至破產,被無情淘汰,而長虹、康佳、TCL、創維等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競爭意識強的彩電企業進入大發展時期,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骨幹企業。外國品牌在國產彩電技術飛躍提升和連續的大戰後,市場銷售勢均力敵頭日漸萎縮。
到90年代中期,全國已有彩電企業98家,國產品牌彩電年產量高達3500萬台,從而穩居世界首位並保持至今。與此同時,國產彩電在質量和高新技術含量上的不斷提高,為開拓國內市場奠定了基礎,而價格更是具有與外國品牌競爭的優勢。1996年,國產彩電銷售額首次超過進口彩電從而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到1998年,我國彩電業進入成熟期,產量持續位居世界首位,電視機產量達到3513萬台,其中彩電產量2643萬台,彩電產量比1980年增長了822倍。此外與實際產量相比,我國電視機的潛在生產能力更大,據電子部統計,截至1997年底,我國電視機生產能力已達6507萬台,其中彩色電視機生產能力4479萬台,有近半數生產能力閑置。我國城鎮居民彩電擁有量已經超過100%,而農村的彩電擁有量也已經達到了32.5%,電視機成為20年來對我國居民生活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當前在品牌經營上,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國產品牌基本可以分為三個組群:第一組群是80年代以熊貓、牡丹、金量等為代表的老品牌,這些品牌現在多進行區域性營銷工作,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第二組群是長虹、康佳、TCL、創維等當紅品牌憑自己的實力和策略控制著絕大部分市場代份額,其中長虹、康佳、TCL三家企業即佔領37.82%的市場份額。而海爾、樂華、春蘭、萬燕、華寶等近年來利用其品牌優勢進行擴張進入彩電行業而構成了新生品牌的組群。由於彩電是技術成熟品牌,生產難度和開發資金不大,所以這個組群發展很快。
進入90年代後期,我國彩電業無論是生產技術、產銷量、企業管理等已全面進入成熟期,彩電市場已形成綜合性品牌競爭,品牌營銷已成為企業經營影響力的因素,品牌特色、營銷策略的成功預示企業產品的騰飛。企業間比技術、比質量、比價格、比服務、構成家電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彩電市場的品牌效應更加集中,並且出現了主導品牌壟斷市場趨勢。市場銷售不斷地向幾個市場知名度高的名牌集中,而非名牌彩電的市場份額則逐漸萎縮。據對我國大型零售商場彩電銷售情況的調查,1998年市場佔有率前10名的彩電品牌,已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且可以支撐高於同類慧名牌產品價位,預計今後名優彩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還會進一步提高,市場集中度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據國家信息產業部一項統計資料顯示,1998年全國已有3億電視用戶電視機及其帶動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品的產值約佔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總產值的43%。彩電品種已中早期的黑白進入彩色,由模擬向數字化邁進,顯示器由球面到平面,以至於掌握大屏幕等離子、背投、立體、高清晰度等彩電技術,創新的步伐越走越快。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彩電企業的產品已不僅僅單指它的有形商品,還包括它的服務、信譽、品牌、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在新的世紀里,國產彩電品牌的歷史任務是塑出具有"中國籍"的國際名牌,只有當一個品牌國際化時,其品牌形象才會更加穩因,而品牌國際化的關鍵是技術在國際上領先。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工作原理】
☆電視信號從點到面的順序取樣、傳送和復現是靠掃描來完成的。各國的電視掃描制式不盡相同,在中國是每秒25幀,每幀625行。每行從左到右掃描,每幀按隔行從上到下分奇數行、偶數行兩場掃完,用以減少閃爍感覺。掃描過程中傳送圖像信息。當掃描電子束從上一行正程結束返回到下一行起始點前的行逆程回掃線,以及每場從上到下掃完,回到上面的場逆程回掃線均應予以消隱。在行場消隱期間傳送行場同步信號,使收、發的掃描同步,以准確地重現原始圖像。
電視攝像是將景物的光像聚焦於攝像管的光敏(或光導)靶面上,靶面各點的光電子的激發或光電導的變化情況隨光像各點的亮度而異。當用電子束對靶面掃描時,即產生一個幅度正比於各點景物光像亮度的電信號。傳送到電視接收機中使顯像管屏幕的掃描電子束隨輸入信號的強弱而變。當與發送端同步掃描時,顯像管的屏幕上即顯現發送的原始圖像。
電視信號傳輸分配的過程,以轉播其他城市中的實況為例,一般從攝像機、電視中心或轉播車,再經微波中繼線路、發射台,最後到用戶電視接收機。此外,電視廣播衛星和電纜電視也分別是全國性和城市區域性電視傳輸分配的有效手段。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相關術語】
1.純平彩電
彩電的屏幕是全平面的,圖像如「像片」一樣。顯示屏幕的每個角落都能忠實地再現逼真圖像,並能正確地顯示圖形和文字。鏡面電視的圖像真實,外來雜散光很少,視角寬闊,看慣了球面管電視圖像,在看純平彩電進,尤其是二者在一起比較時,純平電視圖像會有一種凹進去的感覺,這是人眼初看不適應而造成的。純平彩電是相對於超平彩電、平面直角彩電、球面彩電而言的。
2.大屏幕彩電
所謂大屏幕彩電一般是指屏幕尺寸在25英寸以上的彩電。
3.數字彩電
國際上把「全數字電視」簡稱為「數字電視」,英文為DIGITAL TELEVISION,縮寫為DTV。
全數字電視技術涵概了以下三個領域:
1、電視演播室節目製作、播也及發送設備中的數字化技術;
2、電視接收機中的數字化技術;
3、將模擬制PAL、NTSC、SECAM電視信號的傳送與存儲技術轉換為數字制電視信號的傳輸與存儲技術。
從人眼的視覺效果上看,數字電視可分為以下三因:
1、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簡稱HDTV,採用符合人眼視覺生理特點的16:9的屏幕長寬比;
2、數字電視標准清晰度電視,是一種普及型數字電視機;
3、數字低清晰度電視,是一種VCD檔級的數字電視。
目前我國市場上流行的所謂「數碼電視「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電視,卻採用了數字技術,改進了普通模擬電視的收看效果。
4.數碼雙頻彩電
即為兼容數字信號與模擬信的電視機。
5.電腦電視
英文縮寫為PCTV,它的名稱就告訴我們,它是將電腦與電視合二為一,完美結合而形成的一個既具有電視功能又具有家用電腦功能的多媒體設備,它是計算機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迅速發展而引出的一個產物。
6.圖文電視
圖文電視是電視多工廣播的一種方式,它利用時分復用原理,在正常電視信號的場消陷期間,附加傳送諸如國內、錢新聞、節目預報、天氣預報、股市行情等等。
7.寬屏幕電視
寬屏幕電視是指屏幕幅型比(寬高比)為16:9的電視。
8.背投
也稱大屏幕投影電視機,背投通常為大屏幕電視,它是將錄像機、LD影碟機、VCD、DVD、攝像機等設備輸出的視頻信號,再現在大屏幕投影銀幕上。
9.顯像管
顯像管是電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電視的成本中占約60%。它的發展歷程為球面管、平面直角管、超平管和平面管;而索尼顯像管的發展歷程為球面管、特麗瓏管、平面特麗瓏管
10.鏡面顯像管
1998年10月,日本大阪第37屆國際電子電器博覽會上,各電視廠商清一色地展示了電視屏幕如鏡面一樣平的電視機。目前,我國大城市的電視商場里,也出現使用鏡面顯像管的大屏幕電視機,如康佳鏡面電視、樂華純平面電視,松下「銳屏」電視、索尼「平面特瓏」電視、東芝「飛視」電視等等,各大公司都在陸續將鏡面電視推向市場。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制式】
每個國家使用的電視機的制式是不同的所謂制式就是指一個國家按歸國照國際上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國國情手技術能力所採取的廣播標准,它的內容包括:圖象和伴音的調制方式,圖象和伴音的載頻差,頻帶寬度及行,場掃描行數,圖象極性等。 目前世界各國按CCIR(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標准,黑白電視機制式分為A、B、C、D、E、F、G、H、I、K、L、M、N十三個。我國採用的是CCIR—D,K制,不同制式的電視機在未經改動的情況下是不能互換使用的。 至於彩色電視機則有彩色電視機的制式,除須首先滿足本國黑白機的收看,對色度信號的調制,解調方式也有不同之處,其彩色電視機制式有: NTSC(正交平衡調幅)制 PLA(正交平衡調幅逐行倒相)制 SECAM(調頻輪行傳送)制 三種彩色電視機制式在未改動前也不能互換使用,我國使用PLA制。
我國電視機制式全稱為PLA——D/K制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正確使用】
(1)電視機放置要穩定,要放在乾燥、潔凈通風且能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因為潮濕和積灰容易引起機內打火,而顯像管受到陽光或強光直射,會加速顯像管的老化。電視機套的用料以柔軟而透氣性好又能擋灰的絲綢之類為佳。
(2)如需改換頻道觀看節目,頻道開關一般應以順時針旋轉為好,切勿反轉。
(3)收看電視節目的房間,光線要適度。太暗易使眼睛疲勞;過亮,顯像管亮度增大,易使顯像管衰老,一般可在電視機旁開只8w日光燈。
(4)電視機應盡量固定放,不宜多動,凡是能調節的部位,不要經常旋轉調節,以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一般將天線調節好後,最好不要再縮進拉開。
(5)黃梅季節要經常開機使用,利用機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驅散潮氣。
(6)在收看時,電視機後蓋不能打開,因裡面有1~2萬伏高壓,千萬不能把手伸進去,以免觸電,即使關機後高壓還會保留一段時間,因此不能亂摸。
(7)觀看電視時不要離電視機太近,一般應保持屏幕尺寸的6~7倍的距離。
(8)收看時,屏幕中間若出現一條水平或垂直亮線或出現異常聲音、內部打火冒煙等情況,應立即將電源拔掉,以免機器繼續損壞。
[編輯本段]【電視購物】
電視購物通過電視媒體發布商品信息廣告以及相應的熱線電話號碼,由訓練有素的話務員進行「一對一」的悉心講解及熱情推薦最終達成銷售,然後通過物流單位將商品送貨上門、收回貨款,這種「無店鋪銷售」的模式就叫做電視購物。明顯區別於只用於增加品牌知名度的一般商業廣告。電視購物又分為電視直銷和家庭購物二種目前國在大多數屬於前者。
[編輯本段]【電視機的保養和維護】
(成都市小丫清潔服務部提醒)
1.電視機除塵
電視機使用久後,機內就會積上一層灰塵,灰塵過多影響元件熱量散發,破壞元件與電路的絕緣性,甚至產生高壓放電打火現象,嚴重損壞電視機,因而防塵和除塵是保養電視機不能忽視的工作。積塵可用吸塵器或打氣筒吹氣去除。小心地拆下蓋板,用拔下金屬出氣嘴的打氣筒邊打氣邊向機內有灰塵的部分吹去,直到吹盡為止。注意,不可碰著電氣元件。不易去塵的地方可用毛刷消除,切忌用濕布擦洗。
2.電視機出現故障預兆
應立即關機斷電,通知專業人員檢修,以免發生事故。
(1)開機後或使用時,聽到「啪啪」的響聲,甚至有臭味,此時如不立即關機,則有可能損壞元件或使顯像管炸裂。這是電視機高壓部分在打火,使空氣的氧氣在電火花作用下生成少許臭氧。
(2)使用過程中電視機突然冒煙或有焦煙味,嚴重出現明火應立即切斷電源,清除周圍可然物品,用細沙或濕棉被,毛毯等紡織物包住電視機,以隔絕空氣流通,撲滅火苗,同時防止因燃燒而引起顯像管爆炸傷人。千萬不可用水潑火,以免顯像管驟冷爆裂。
(3)電視機亮度突然變暗,整幅畫面縮小,這是電源故障所致,要及時關機,以免故障擴大。
(4)開機後,屏幕上出現不規則的黑點或黑線,較長時間地跳動,可將頻道選擇鈕撥到空擋觀察,如仍不消失,應立即關機。
C.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作業的人是誰
關於第一個發抄明家庭作業的襲人,各國為此爭論不休。比較靠譜的一個說法,家庭作業是被義大利一位名叫羅伯特維納利斯的老師發明的。羅伯特的班上學生十分不聽話,從不按要求完成他的任務,就連上課的時候也在底下竊竊私語不認真聽講,而且學習成績還直線下滑。
誰調皮搗蛋,就有成堆的作業等待著他。這種方法威力巨大。學生們不但乖乖聽話,而且學習成績有所提高,這就是家庭作業的雛形。而後這種課後作業迅速流傳各個國家,老師們紛紛效仿。
(3)障眼明發明人擴展閱讀:
對孩子來說通過家庭作業。可以及時鞏固所學的知識。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時反饋和糾正,請教老師或同學,改進學習方法。
對老師來說布置家庭作業是獲取教學反饋的重要手段。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老師可以及時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弱點。
D. 眼鏡是誰發明的
13世紀中期,來英國學者培源根看到許多人因視力不好,不能看清書上的文字,就想發明一種工具來幫助人們提高視力。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但都沒有成功。
一天雨後,培根來到花園散步,看到蜘蛛網上沾了不少雨珠,他發現透過雨珠看樹葉,葉脈放大了不少,連樹葉上細細的毛都能看得見。他看到這個現象,高興極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櫃,找到了一顆玻璃球。但透過玻璃球,看書上的文字,還是模糊不清。他又找來一塊金剛石與錘子,將玻璃割出一塊,拿著這塊玻璃片靠近書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試驗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後來他又找來一塊木片,挖出一個圓洞,將玻璃球片裝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於手拿,這樣人們閱讀寫字就方便多了。
這種鏡片後來經過不斷改進,成了現在人們戴的眼鏡。光矯正視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視鏡與老年人戴的老花鏡,還有其他各種用途的眼鏡,人們學習、工作就更方便了。培根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
E. 飛機發明者
萊特兄弟
20世紀初,滑翔機和動力機械已經成熟,許多飛行家開始將動力機械裝到滑翔機上,研究動力飛行。
1882年,俄國的莫查伊斯基製造過一架機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飛機。1886年到1890年,法國阿代爾先後造過4架蒸汽飛機。1893年,英國馬克西姆也造過一架大型蒸汽飛機。1896年,美國蘭利則造過蒸汽飛機模型。但是,這些飛機都因動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飛行成功。盡管俄國、法國和英國聲稱它們造過最早的飛機,但並未被公認。
真正的飛機發明者是美國的萊特兄弟。這哥倆從小對飛行十分感興趣,他們研究過鳥的飛行,曾用繩子拉著滑翔機,像放風箏那樣試飛過。他們自己造出了內燃發動機和螺旋槳,並且將自己製造的帶螺旋槳和發動機的飛機模型,放到自製的「風洞」中去模擬飛行。為了試飛飛機,他們還親自寫信給氣象局,尋找理想的試飛場地。
1903年9月,他們將自己製造的「飛行者1號」飛機拉到東海岸的基蒂·霍克海灘,進行了充分的試飛准備。12月17日,這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弟弟奧維爾·萊特和哥哥威爾伯·萊特分別駕駛著「飛行者1號」飛機,成功地飛行了四次,總共飛了97秒鍾,飛了441米遠。雖然只有短短時間和距離,但這卻是人類第一次真正地乘動力飛機飛行。當最後一次飛行結束時,威爾伯·萊特曾激動地說過一句話:「飛行時代終於來臨了。」是的,這的確是一次劃時代的飛行。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飛機的發明權,還是一段插曲。1901年,美國政府曾出資5萬美元,叫蘭利研究飛機。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飛行的前70天,蘭利研製的「航空站號」飛機也試飛過,可惜失敗了。萊特兄弟成功後,美國另一位飛行家寇蒂斯曾對「航空站號」進行改裝,並重新試飛成功。於是,他宣稱,第一架飛機的發明者不是萊特,而是蘭利。由於蘭利是當時美國地位顯赫的斯密遜研究院院長,所以當時的斯密遜研究院竟濫用職權,宣布「航空站號」飛機是最早成功的飛機。直到1942年,新任斯密遜研究院院長才糾正了過去的錯誤聲明,為萊特兄弟平了反。同時決定,將萊特的「飛行者1號」陳列在美國博物館的最佳位置。
當然,像任何一項發明都是在前人積累的經驗基礎上誕生的一樣,飛機的發明也不是憑空出現的。萊特兄弟成功的原因在於總結了飛行前輩的經驗。在「飛行者1號」成功之前的許多飛行家的經驗,也將在航空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
F. 諾貝爾的一生有多少項發明
諾貝爾的一生
阿爾弗里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是瑞典的化學家、產業家、甘油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的生平大致經歷為:
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家中排行第三。諾貝爾的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是位發明家,他發明了家用取暖的鍋爐系統、設計了一種製造木輪的機器、設計製造了大鍛錘、改造了工廠設備。1837年父親破產,出走芬蘭謀生,幾年後移居俄國在彼得堡從事製造機器、鐵件和軍工設備。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為了表彰伊曼紐爾·諾貝爾的功績,破例授予他勛章。
1841年至1842年間,他在斯德哥爾摩聖雅可比教會學校學習。
1843年至1850年間,在俄國首都彼得堡跟俄羅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師學習。
1850年至1852年,諾貝爾先後到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北美學習,年僅16歲的他已精通英語、德語、法語、瑞士語、瑞典語和俄語,為他今後的創造發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859年回到瑞典後,諾貝爾獲得關於氣量計、水表和氣壓計的專利,鼓舞了他作為一個發明家的興趣。
1863年10月,諾貝爾獲得發火件(雷管)的發明專利權。這項發明人們稱之為「諾貝爾引燃器」。
1864年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在斯德哥爾摩郊區建立一個硝化甘油實驗室。同年9月3日實驗室發生爆炸,死5人,包括他的弟弟,諾貝爾因不在場而倖免。
1865年,諾貝爾硝化甘油有限公司在斯德哥爾摩建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產危險性較小的硝化甘油的工廠。1867年諾貝爾用硅藻土吸收硝化甘油製成穩定的黃色炸葯(dynamite炸葯),同年在瑞典和英國取得專利,1869年在美國取得專利。
1875年製成由火棉與硝化甘油混合形成的具有彈性的爆膠。這種炸葯既有硝化甘油那樣大的爆炸力,又具有黃色炸葯那樣的安全性。
1887年諾貝爾又用等量火棉和化甘油加入10%樟腦製成巴里斯特炸葯,又稱硝化甘油無煙火葯。
1888年又發明了用來製造軍用炮彈、手雷和彈葯的無煙炸葯,亦稱諾貝爾爆破炸葯。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聖雷莫因腦溢血與世長辭,終年63歲。
諾貝爾不僅在炸葯方面做出了貢獻,而且在電化學、光學、生物學、生理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諾貝爾的一生中,僅在英國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355項之多。
諾貝爾不僅是個偉大發明家,還是一個有卓越組織才能的產業家,他所經營的炸葯工業,遍布歐美各國,還用炸葯專利款購置了大面積的油田,使其迅速地成為一個百萬富翁。然而,他對金錢和財物並不貪得無厭,對旁人,他慷慨施捨,對發展科學,他大力援助,他自己卻生活儉朴,一生在艱苦中度過,他甚至從來沒有請人畫過肖像,目前僅存的一幅肖像是他死後才畫的。他死後,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墓室修建得非常簡朴,他曾說過:「活人的肚皮比死人的紀念碑等榮譽,更值得我關心」。 諾貝爾對功利和榮譽十分淡漠,非常謙虛。他曾在一封信中對於他所獲得的獎章的原因敘述道:他得獎章不是由於發明炸葯的原故。比如,瑞典政府授予他極星勛章,是因為他的烹調本領;他得到法國勛章,是因他與一位部長過往甚密;他得到巴西勛章,是因為偶而認識了一位要人;他得到皮立華勛章,是因為授勛人想摹仿一出名劇中授勛時的情形……。就是這樣一位「一生無重要事跡」而只是保持指甲干凈整潔的人,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大量物質文明財富,還為人類留下了艱苦創業,不慕功利、虛名的崇高精神。
1895年11月27日,諾貝爾簽署了他死後遺留下來的所有可變賣財產的遺囑:將全部財產作為設立諾貝爾獎金的基金,每年取出基金利息,獎給對人類文化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根據當時估計,他的遺產約有三千三百萬克朗(瑞典幣,約摺合920萬美元)。
諾貝爾獎金分為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和醫學、文學、和平獎五項。
物理學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生理學和醫學獎由瑞典卡羅琳醫學研究院負責頒發,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負責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當時挪威與瑞典同存於一個王國)負責頒發。1968年瑞典銀行決定增設經濟學獎,這項獎金由瑞典銀行提供。
諾貝爾在遺囑中強調指出「在評選得獎人時必須不分國籍、不分膚色、不問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一視同仁,唯一標准視其實際成就。」 諾貝爾逝世後,有關機構籌建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1901年1月1日開始管理基金,同年舉行了第一次頒獎儀式。有關機構還對諾貝爾獎金做了進一步的規定: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青年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實際上,從1901年開始授獎以來,都是每年頒發一次,只有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40~1942年),因戰爭關系,才停頓了幾年。由於按規定,每年要從基金利息中抽出10%加入基金,另加上一部分沒有發出的獎金也並入基金,因此基金的數目越來越大。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因為這些獎金是靠基金資本的年收入來支付的。
諾貝爾獎金每年於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以隆重的儀式在斯德哥爾摩寬敞的音樂廳里頒發,和平獎於同一天在奧斯陸挪威國會所召集的會議儀式上頒發。諾貝爾獎,現在已經成為學術界個人最高榮譽,也是威信最高的國際性大獎。
G. M4的發明人
HK公司
H. 飛機是誰發明的
馮如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製造者和飛行家。1883年12月25日,馮如出生於廣東恩平一個貧農家庭。他從小就對飛天感興趣,小的時候就喜歡製作風箏、車等玩具。12歲時,為了生計馮如不得不隨父漂洋過海到美國謀生。在美國,馮如有機會接觸到了新科技,目睹許多美國先進工藝,這對以後製造飛機提供幫助。中國的貧窮與落後使他認識到要想改變中國貧窮落後面貌必須依靠工藝,發達的工藝可以興國。於是,他白天當勤雜工,晚上讀機械學,苦心鑽研數年,精通36種機械原理,發明了抽水機、打樁機,還製造了性能優良的無線電收發報機。 萊特兄弟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開辟了人類航天歷史的新篇章。當知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後,馮如滿懷壯志決定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製造飛機。他的精神和行動得到了當地華人的支持和幫助。1907年於舊金山以東的奧克蘭設立飛機製造廠,1909年正式成立廣東飛行器公司,馮如任總工程師。公司於當年就投入製造飛機。 萬事多磨難,1909年9月21日,飛機第一次試飛就以失敗而告終。當時,試飛的地點位於奧克蘭附近一個圓形山丘旁。由於螺旋槳槳軸螺絲擰得太緊,致使槳根斷裂,飛機在起飛後飛行不到1公里就摔在地面。馮如被摔出機外,幸好沒受傷。 馮如和他研製的飛機 失敗並沒有打到馮如,相反,他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和經驗。通過借鑒萊特先進技術和參觀學習,經過10多次修改和試驗,終於在1910年獲得成功。馮如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製造飛機的第一人。馮如的成功受到孫中山先生和旅美華僑的贊許,同時獲得美國國際航空學會頒發的甲等飛行員證書。 1911年2月,為了拯救衰敗和落後的中國,馮如謝絕美國多方的聘任,帶著助手及兩架飛機回到中國。辛亥革命後,馮如被廣東革命軍政府委任為飛行隊長。不幸的是,1912年8月25日,馮如在廣州燕塘飛行表演中失事犧牲,被追授為陸軍少將,遺體安葬在黃花崗,並立碑紀念,被尊為「中國首創飛行大家。 輓聯: 殉社會者則甚易,殉工藝者則甚難,一霎墜飛機,青冢哪堪埋偉士?論事之成固可嘉,論事之敗亦可喜,千載留實學,黃花又見泣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