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誰創造了儒家

誰創造了儒家

發布時間:2021-10-13 15:47:10

① 儒家學派是誰創立的

發展變遷的歷程: 1。春秋末期 創始人:孔子 「仁」 「以德治民」 「禮」 2。戰國時期初步發展 孟子 「仁政」 「民貴君輕」 儒家思想開始與政治相結合 3。西漢武帝時 董仲舒 「天人感應」 「君權神授」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 4。宋元時期進一步發展 朱熹 「理學」 「存天理,滅人慾」 5。明清 反封建思想家李贄 批判儒家思想 6。太平天國時 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教 結合儒家大同思想 7。資產階級維新派 藉助儒家思想宣傳變法 8。資產階級激進派 「打倒孔家店」 「打倒吃人禮教」 「新文化運動」 儒家思想正統地位遭到破壞 9。文化大革命 「批林批孔」 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遭毀滅性打擊

②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1、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
2、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 ,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③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孔子。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④ 誰是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稱為孔二,春秋後期魯國人,漢族。相傳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72,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 孔子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尊為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⑤ 儒家學說是誰創立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農歷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1999年10月9日召開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大會。

⑥ 儒家創始人是誰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公元前551年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6)誰創造了儒家擴展閱讀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之一。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

⑦ 儒家學派是由誰在什麼時候創立的

儒家學派是先秦諸子中對後世影響最為廣泛和深遠的一個學派,由春秋末孔子首創。孔子的言論經門人整理為《論語》,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儒家學說以"仁"為中心,提倡"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崇尚"禮樂"、"仁義",倡導"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德治",重視倫理道德教育。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⑧ 儒學是誰創立的

儒家思想,又稱儒學,也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宗教而稱之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喪祭時的司儀,自漢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的後來逐步發展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部分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以五四運動為標志,儒家思想受到了外來新文化最大限度的沖擊,盡管新儒學作為儒家思想的余韻予以抗爭,但儒家思想構成未來中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這一命題已經完全動搖。 儒家思想開始的不受青睞,主要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和戰亂的大環境決定的。 所謂「春秋無義戰」,便說的就是那個特定時期,群雄爭霸都是你死我活的拼爭,講的只是實力。這一時期局勢也經常是變化無常,對於各個國家來說實現自己利益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的,只要機會來臨沒有抓住的話,也許就再也遇不上了。而這樣的情況下,其主張實施起來容易,見效比較顯著的法家,縱橫家,兵家等就當然的成為各國君王的座上賓,股肱臣。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的思想。這樣的思想在國家一統的前提下,對維護封建帝王的統治是非常有作用的。正所謂「馬上得天下」,儒家的思想在崇尚武力,將就權謀的春秋戰國亂世基本上不大可能有被採用的機會。後來歷朝歷代一直不遺餘力的推高儒家的思想,並對其進行了改造,這些都是出於維持其統治的需要。 春秋: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主張以仁愛之心處理人際關系。在政治上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刑殺;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周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編訂的《詩經》《尚書》《禮》《易》《春秋》是中國封建社會儒學的「五經」。 戰國: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但也強調小農階級利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時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種溫和的政治主張,不能適應當時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禮法並施」的觀點,自然觀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觀點,是當時生產力進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義思想。 特點: 此時期儒家思想較為具體,帶有濃厚的理想化色彩;沒有嚴密的理論基礎, 大多是關於思想修養方面的道德規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國原則;孟子的「仁政」、「民貴君輕」使儒家思想開始與政治相結合,但因脫離現實政治而遭新興地主階級冷遇。

⑨ 儒家的創立者是誰

儒學有創始人
儒家沒有創立者
儒學的創始人是孔子

閱讀全文

與誰創造了儒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