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羅蘭·希爾發明的。
羅蘭·希爾1795年12月3日出生於英格蘭伍斯特郡基德明斯特小鎮。12歲就開始工作了,在他父親的哈澤爾伍德的學校(the Hazelwood School)一邊學習,一邊當老師,教天文學。
他早在1835年就開始對郵政問題進行研究。他發現存在好多不付郵費的現象及郵資過高等問題。1837年提出減低和均一郵資的主張,提議在英國境內凡重量在0.5盎司(14.175克)以下的信件,不論距離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還提出預付郵資的方案。
另外取消官員,貴族免費郵寄權,而且要大降郵費等等主張。但是遭到了許多人及部門的反對。在1837年他出版了《郵政局的改革—其重要性與實用性》 (Post Office Reform: its Importance and Practicability)的小冊子,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了大多數老百姓的大力支持。
在小冊子中還提出了郵票最早的概念:「以一大小恰與郵戳相等的紙片,背面塗以膠液,略蘸水後即可粘於信件背面」。1837年,英國下議院指令一個專門委員會審議其建議。1839年英國國會批准,同年12月5日起實行郵資標准為4便士。
經過這種過渡後,在1840年1月10日,他的建議終於得到了實行,即「一便士郵資制」,人們只用一便士就可以寄一封預付郵資的信,如果郵費到付需要付兩便士。同年5月6日也就誕生了由其設計,創造的世界上著名的第一枚郵票—「黑便士」。
(1)孤郵是誰創造的擴展閱讀
郵票產生背景
郵政之父——羅蘭·希爾爵士的「便士郵政法」,引發了一場世界郵政的重要革命,同時也導致了世界郵票的女皇——「黑便士」的誕生。1839年8月17日,英國議會通過了實行均一郵資制的1便士郵資法和預付郵資制度。
9月6日至10月15日公開徵求對郵資憑證已付的意見和設計圖稿。正是由於確認了這枚圖稿而產生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面值以便士計量,用黑色油墨印製,故稱黑便士郵票。
英國 「 黑便士 」 是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原定於1840年元旦問世,但因未准備就緒,郵票到5月1日 出售,5月6日才正式啟用。1840年5月6日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郵政總局熱鬧異常。
濃霧散去,陽光和煦,人們興致勃勃地趕到寬敞的工農業大廳,圍擠在桃花心木的櫃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閃閃的英鎊,爭相換購一張張新問世的「黑便士 」 郵票。一連兩天,櫃台里總能見到一位身材魁梧、長著絡腮鬍子的職員在細心地觀察郵票出售的情況。
他在日記中寫道: 「 今天,郵票第一次在倫敦問世,郵局喧鬧異常。」第二天他繼續寫道: 「 昨天售出了價值2500英鎊的郵票。 」
他就是羅蘭· 希爾,由於他對郵政改革的貢獻,並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 ──「 黑便士 」── 而名垂青史。女王賜給他伯爵稱號,國際集郵協會尊稱他為 「 郵票之父 」 ,許多國家還發行了紀念羅蘭 · 希爾的郵票。
『貳』 微商是誰創造的
微信的創始人是張小龍,被譽為「微信之父」,同時張小龍還是foxmail的創始人,張小龍最開始創立了Foxmail,曾經造福了400萬的郵箱用戶。
當然了,微信的成功推出是張小龍及其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截止到2018年,微信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聊天,支付,生活水電,甚至購物,都有微信的影子。
從2011年成立至2018年,微信走過了整整7年的時光,從最早的搖一搖,朋友圈功能,到現在的小程序,小游戲,公眾號,微信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坐擁10億用戶的「流量王」。
而微信啟動畫面的小人據說就是張小龍,表達了他對「極簡」的狂熱和對人性的洞察改變了手機時代數億中國人的溝通方式,但在公眾眼中,他卻是一個「謎」,人們更熟悉的是他創造的「微信」上那個不同尋常的開機畫面--一個面對藍色星球的孤獨背影。
『叄』 比特幣是誰發明的
比特幣的概念創始人是中本聰。
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作為武士的後裔,中本聰出生於1949年的日本別府,母親詮子是個佛教徒,把他辛苦拉扯大,過得很貧窮。
1959年父母離異,中本聰的母親改嫁並帶著三個兒子移民到加州。中本聰和繼父處的不好,但根據他弟弟Arthur的說法,中本聰很小就展現出了在數學和科學上的天分,但也展現出了「薄情且興趣怪異」的一面。
中本聰畢業於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專業是物理。一畢業,他進入了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從事防禦和電子通訊方面的工作。後來,中本聰為美國軍方工作,他的這段經歷被列為國家機密,現在搜他的檔案,他的這段人生是一片空白。
2008年中本聰在互聯網上一個討論信息加密的郵件組中發表了一篇文章, 勾畫了比特幣系統的基本框架。2009年他為該系統建立了一個開放源代碼項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幣的誕生。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他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肆』 郵票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是怎樣誕生的?
《精彩紛呈的郵票世界——青少年集郵知識600題》 林衡夫編著
在19世紀30年代,英國規定郵資費由收信人支付,錢的多少按路程的遠近和重量計算。一封遠方的來信,收信人就得付出昂貴的郵費,使一些平民百姓望而生畏。有一天,在一個偏僻的鄉村,美國的艾麗絲·布朗姑娘,突然收到了郵遞員送來的一封遠方親人的來信。她滿面羞紅地匆匆從郵遞員手中拿過信件,看了片刻,沒有將信拆開,又立即還給郵遞員。她靦腆地說:「對不起,我沒有那麼多錢付郵費,請你把信退回去吧?」說完就要回走,郵遞員不同意,兩人發生爭執。於是,許多人圍了上來,大家都很同情這位美麗而貧窮的姑娘。當時正巧有一個叫羅蘭·希爾的國會議員經過這里,見此情景,好奇心頓生,趕忙走上前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當羅蘭·希爾明白這位姑娘是由於付不起郵資而拒收信件時,便主動要代姑娘交付郵費,但艾麗絲姑娘卻說:「先生,謝謝你的好意,我不需要這封信。」姑娘自己交不起郵資,又拒絕別人的幫助,郵遞員只好收回信件走了。這時,羅蘭·希爾好奇地問道:「姑娘,遠方親人的來信,字字千金,為何拒絕收下?」艾麗絲嫣然一笑,不好意思地說:「信雖沒有收下,但是我看見信封上畫有一個小小的圓圈,便知道了親人的近況很好。」「為什麼?」希爾又追問了一句。姑娘接著答道:「是這樣的,事先我們已經約好,通信時,只在信封上作一種暗號——劃個圈,表明親人在遠方平安健康。其實信封內什麼內容也沒有,這樣,既可以不付郵資,又可以互通音訊了」。「哦,」羅蘭·希爾感觸很深地點了點頭,同時也引起了他久久的回憶:當他還是孩提時,一天,媽媽收到一封郵資很高的信,因沒有錢,媽媽叫他去賣掉了一包舊衣服來付清郵資。昂貴的郵資對人們確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他強烈要求改革現行的郵政制度。於是,他及時向國會提出:將郵費由收信人支付,改為寄信人購買憑證,貼在信封上,作為郵資已付的憑證。在這項建議中,他還主張郵資應當低廉,不論路程遠近,信件郵資一律為一便士(一英鎊合240便士)。他認為這一改革的實施,就不會發生收信人拒收信件的現象,增加郵政收入。英國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並委託他付諸實施。1840年1月10日,政府規定信函每重半盎司收費1便士。1840年5月6日,由羅蘭·希爾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枚郵資憑證——郵票,就這樣在英國誕生了。郵票以維多利亞女王18歲時的側面像為圖案,面值為1便士,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
有關希爾的情況請看
http://ke..com/view/962792.htm
『伍』 令狐沖的獨孤九劍是誰創造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與《笑傲江湖》中提到,獨孤九劍,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以無招勝有招,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打遍天下無敵手。生平欲求一對手讓自己回守一招而不可得,最後埋劍空谷,煢煢了此一生。後被奇俠令狐沖掌握。 追問: 那風清揚呢?令狐沖的劍法是向風清揚學的, 獨孤求敗 是戰國時期的人物 回答: 孤獨求敗 的原創首出是金庸武俠中人物。唯有這版本人物與 孤獨九劍 掛勾。孤獨求敗將劍法刻於華山思過崖。後風清揚隱於思過崖。於是學之。求敗傳於風清揚。風清揚傳於令狐沖。
記得採納啊
『陸』 誰創造的鬼節
鬼節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墮落餓鬼道中,食 鬼節
物入口,即化為烈焰,飢苦太甚。目連無法解救母厄,於是求教於佛,為說盂蘭盆經,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見到他死去的母親,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授予其盂蘭盆經。按照指示,目連於農歷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由此可見,「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祭祀方式簡單,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因為血脈的召喚,感情的延伸,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因為,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從朦朧到清晰,從思念到恐懼,從恐懼到坦然,想念過去人的時候,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漢語中用「鬼」組成的詞如「鬼雄、鬼魅、鬼才」之類舉不勝舉,民間關於鬼的傳說更無法搜集窮盡。我國的鬼文化源遠流長,達到幾近完美的程度。編輯本段文化鬼節源自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 ,鬼節陰氣極重,此天出生擾亂先天八字的福運,五行偏奇,陰陽會出現不平衡, 運勢走下坡遇小人,鬼節這天命盤在峚峞星群的位置上,黃昏時簋心星在南天中的位置與鬼節生日的人的命盤相對因此女子以昱珀化解,清晨時璋觜星在南天中的位置與鬼節[3]出生的人命理相對因此男士以鵐趾化解,鬼節是歸於鱗蟲的命星,歸青龍神掌管。因此化解時需要以 五音分金結押 封印在上古神話中難以見到死後世界的描繪,「鬼」字最初也並不是現在的意
鬼節義。甲骨文中「鬼」本是會意字,下面是個「人」字,上面是個可怕的腦袋,意即像人的怪物。後來逐漸演化成人死之後所變之物。《禮記?祭義》已說得很明確:「眾生必死,死必歸士,此之謂鬼。」《禮記?祭法》 則進一步指出:「庶人庶士無廟,死曰鬼。」那就是達官貴人死後有廟供奉,終年有人祭祀,則成了神,普通百姓死後無廟享祭,四處飄泊,才是鬼。我國第一部辭書《說文》中解釋的「鬼,人所歸為鬼」就是現在的含義。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很多,孔夫子有名句「敬鬼神而遠之」,可見儒家是信奉鬼神的,但只是「敬」而已。後來雖有東漢王充的無鬼論,但總還無法動搖國人對鬼神的迷信。到了清代蒲松齡筆下,雖有凶神惡煞般的厲鬼,但更多的是重情意、懂禮儀年輕漂亮的女鬼,讀了《聊齋》之後,不但不覺得鬼可怕,反而覺得十分可愛。我國鬼文化的完善和充實得益於佛道兩教。道教是我們地產,佛教是漢魏時從西土傳人,融入儒家文化和世俗文化,人死後的陰間世界(佛家也稱冥間),也就是鬼們生活的世界逐漸構建起來。道家的主要建築是豐都城,並在四川東部長江之濱的平都山上具體演示。風景秀美的平都山本是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一,西漢的王方平和東漢的陰長生都曾在此修煉,後得道成仙。豐都的由仙而鬼,與兩位仙人的姓氏有關,王、陰倒讀便是陰王,遂成了「陰間之王」,經過歷代的演繹,加上《西遊記》《鍾馗傳》等神魔小說的渲染,豐都便被營建成一座陰森可怖的鬼城,於是有了奈何橋、鬼門關、陰陽界、天子殿、無常殿、城隍廟等陰間地面和各級官府。比之於道教的陰間,佛教的冥間要完整系統得多。佛教有所謂「十界」之說,也就是世界上存在著十種境界,分別是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前四者稱「四聖」,即已經超凡入聖,脫離了生死輪回之苦,後六者叫「六凡」,要在穢土中不盡地輪回,最後三者又叫「三惡道」「三惡趣」,是更為不幸的境界,而地獄則是不幸之最。說起地獄,叫人不寒而慄,且有十八層之多,越往下層,苦難越深重。地獄中不但有閻羅、判官、鬼卒等凶神惡煞,還有刀山、油鍋、碾盤、鋸解、石磨種種酷刑,因此人死後最怕的是進入十八層地獄。
『柒』 「孤子理論」是誰創造的
20世紀70年代的一天,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在美國歡送韋斯柯夫教授的退休會上,聽了伍拉的演講,才知道在非線性方程的領域里,有一種叫孤子的解,它有很多有趣的性質,這引起了李政道的極大興趣。
「啊!有意思。」於是他就把伍拉的材料借了來,他不是留意一些細節問題,而是專門在尋找其中的不足。「原來他們是研究一維空間中的孤子,但在物理學中具有廣泛意義的是三維空間,這是一個漏洞。」
於是,李政道抓住了這個弱點,研究了幾個月,終於創造了三維空間的「孤子理論」,用它來處理三維空間的亞原子問題,得到了許多新的結果,為人們所稱道。
『捌』 世界上第一個電子郵件是什麼~~誰發明~~
世界第一個電子抄郵件30歲了
倫敦消息襲:世界上第一個電子郵件發出至今,已經有多少年了呢?答案是在本月已滿30年。
被稱為"電子郵件之父"的美國工程師湯姆林森,在30年前這個月的某一天,於所屬BBN科技公司在劍橋的研究室,把世界第一封電子郵件從他的一台電腦發送到毗鄰的另一台電腦。當時他選擇了目前紅得發紫的「@」符號,以顯示電子郵件是傳送到另一個地點。但他已不太記得何時寄出第一封信,信的內容或收件人是誰。
他對媒體說,"我想不起來第一封信寫什麼,可能是林肯總統的演講詞。我唯一記得的是信全是用大寫字體寫的。"
他說:「我們當時並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我們本打算讓一小組人使用它,根本沒想到它將很快地遍布全球。」
他謙稱自己的發明並非曠世巨作,僅僅是約200行的程式碼。 湯姆林森創造了遠端個人信箱,可經由電腦網路傳送與接收信息。他還設想了現在廣為人知的符號"@",以確保信息傳送至指定的收信者。
湯姆林森說,電子郵件系統在幾年後才穩定下來。直到個人電腦在1980年代中期盛行於世,電子郵件才開始進入電腦熱愛者與大學學生的生活之中。
『玖』 郵票的來歷
郵票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7世紀中期。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在巴黎地區開辦郵政的物權賜給維拉葉。維拉葉在巴黎設立了「小郵局」,還在街道設立了郵政信箱,每天收取、投遞信件。維拉葉採用一種名為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出信給用戶。
寄信人把郵資付訖證套在或貼在信封上,寫上寄信日期,把信件放入信箱。郵局收取信件以後便把郵資付訖證撕毀,然後把信件投送給收信人。這種郵資付訖證的標簽,可以說是郵票的前身。這種標簽隨用隨撕毀,沒有留傳下來。
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是英國羅蘭·希爾爵士發明的黑便士,中國最早的郵票是清朝的大龍郵票。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巨變」大型郵票展11日在比利時魯汶大學開幕,精挑細選的188枚郵票讓觀眾重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性巨變。
郵票的誕生,是由於郵資的徵收對象的改變:降低了郵費,按重量計費,先付郵費。通信因此走入尋常百姓家。郵票是發送者為郵政服務付費的一種形式,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
『拾』 電子郵件是誰發明的
BBN的Ray
Tomlinson發明了通過分布式網路發送消息的email程序。最初的程序由兩部分構成:同一機器內部的email程序(SENDMSG)和一個實驗性的文件傳輸程序(CP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