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射干麻黃湯的組成
射干9克; 麻黃12克; 生薑12克; 細辛9克; 紫菀9克; 款冬花9克); 大棗7枚; 半夏9克; 五味子3克。方歌 1、喉中咳逆水雞聲,三兩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棗七粒,姜麻四兩破堅城。
2. 麻黃桂枝湯的由來是什麼哦
麻黃湯桂枝湯是傷寒論里的方子是漢朝醫聖張仲景治了太陽病的主方
3. 射干麻黃湯 和 小青龍湯 有什麼區別
兩方同屬解表化飲方劑,但前方主治風寒表證較輕,證屬痰飲郁結、肺氣上逆者,故於小青龍湯基礎上減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干、冬花、紫菀等葯。可見小青龍湯治表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干麻黃湯則治里為主,下氣平喘之功強。
射干麻黃湯〔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於治療哮喘、小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中老人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症等屬上述證機者。
小青龍湯【主治】 外寒里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里飲證者。)[亦可作為處方葯減輕花粉症病狀。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
4. 射干麻黃湯 和 小青龍湯 有什麼區別
兩方同屬解表化飲方劑,但前方主治風寒表證較輕,證屬痰飲郁結、肺氣上逆者,故於小青龍湯基礎上減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干、冬花、紫菀等葯。可見小青龍湯治表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干麻黃湯則治里為主,下氣平喘之功強。
射干麻黃湯〔臨床運用〕本方現代可用於治療哮喘、小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中老人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症等屬上述證機者。
小青龍湯【主治】 外寒里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里飲證者。)[亦可作為處方葯減輕花粉症病狀。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
5. 射干麻黃湯的類方比較
射干麻黃湯∶小青龍湯
兩方同屬解表化飲方劑,但前方主治風寒表證較輕,證屬痰飲郁結、肺氣上逆者,故於小青龍湯基礎上減桂、芍、草,加入祛痰利肺,止咳平喘之射干、冬花、紫菀等葯。可見小青龍湯治表為主,解表散寒之力大,射干麻黃湯則治里為主,下氣平喘之功強。
6. 射干麻黃湯的介紹
主治痰飲郁結,氣逆喘咳證,症見咳而上氣,喉中有水雞聲,或胸膈滿悶,或吐痰涎,苔白或膩,脈弦緊或沉緊。
7. 射干麻黃湯的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表明本方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所致的氣管平滑肌收縮作用;能明顯減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數,明顯增加酚紅排出量,表現出明顯的鎮咳、祛痰、平喘、抗過敏等作用。
8. 射干麻黃湯的出處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9. 射干麻黃湯
射干:清熱解毒,消痰利咽。(主治熱毒痰火郁結之咽喉腫痛,痰涎壅盛之咳嗽氣喘。) 麻黃: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
10. 射干麻黃湯為什麼用大棗而不用甘草
長時間的服用甘草可導致男性的性慾降低和其它形式的性無能,同時,甘草還可抑制皮質醇的轉化,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和低血鉀症。因此,對於有性功能減退、高血壓及浮腫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而這些副作用的話大棗就沒有。
射干麻黃湯在中醫上主要用來治療哮喘疾病的,天健醫院郭玉琴主任介紹到:中醫上治療哮喘採用內服外治的方法。哮喘發作的根源是體質弱,免疫力低下。如果從我們中醫來講,就是肺脾腎不足。一個是大病之後,一個是先天不足,造成津液分布、代謝障礙。積聚形成痰濕。痰濕阻滯肺絡,從而引發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