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字的來歷與演變過程
火字的來源傳說:
在遠古時代,蚩尤被黃炎二帝打敗後流落到苗族所在地。這天正遇蚩尤三姨太臨盆,當蚩尤當知三姨產下一個沒雙眼的妖魔鬼胎,心中十分鬧怒即命殺手將其碎屍萬段。
這時只見天上火焰神君在大聲叫;「蚩尤且慢動手!」。
當火焰神君落地後對蚩尤道:此孽畜乃本仙煉爐中一殘渣餘孽,昨晚守夜童兒睡著了,此孽畜就打開爐門下來作祟,無奈被南天門守將追得無孔可入才躲入你三姨腹內,南天門守將為避女性私血故不敢動手。
蚩尤聽後是哭笑不得,這時倉頡也剛從九玄神女處回來,見火焰神君和蚩尤對一妖魔鬼胎留處犯愁,就動了惻隱之心。說;二位,這妖魔鬼胎還是送給我吧,我的字海內正少個做飯的什計。
蚩尤到是同意,而火焰神君卻連連擺手說;「倉帝不是我小氣,你不知道這廝壞著呢!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會闖禍」。
倉頡笑嘻嘻地說;「火焰神君你大可放心,我字海內有的是水可降服他,再說他要是敢下界傷害人間,我會號令天下人用口水將其淹沒」。
火焰神君見倉帝執意想要,就在該廝臉左右各打了一掌巴,喝聲滾!只見這孽畜嗖的一聲鑽進了倉頡字海內。故而古代的火字是人字二邊有二個掌巴形的象形字。
火字的演變:
「火」的早期甲骨文字形、與「山」相似,像地面上的三(多)股騰騰熱焰。
晚期甲骨文簡化了兩側的焰苗,並將主焰寫成「人」形。
金文在晚期甲骨文的基礎上省去地面,將甲骨文連在一起的三股焰苗分離,將主焰兩邊的焰苗、寫成撇和捺 。
篆文承續金文字形。「火」在上下結構中作偏旁時被寫成「四點底」。
火字的記載:
燃燒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樹木自古提供人類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稱柴或柴火。不同的樹木造就不同的柴火。
《調鼎集·火》列舉各種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
「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目解毒。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入蟲,有傷物命。」
『貳』 火是哪兒發明的
火,原是大自然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引起的大火,雷電使樹木、含油特質等易燃燒而產生的天然火。這些野火遠在人類誕生以前就存在於地球上了。在人類的童年時代還不會用火,人們稱這個時代是「茹毛飲血」的時代。從現有資料看,人類最遲在50~60萬年前才開始用火。 人類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用火是繼石器製作之後,在人類獲取自由的征途上又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開創了人類進一步征服自然的新紀元。據推測,原始人用火可有兩個階段,最初只是利用火山爆發的火,或者雷電擊樹木或石油物質所產生的天然火。當他們最初嘗到經大火燒熟的野物時,覺得比起生吃野物的味美得多,而且更易咀嚼,於是人們開始變生食為熟食,改變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原始人還利用火來驅趕洞穴里的野獸,為自己爭得居住的場所。當時,人們對火種的保存和火堆的管理還是煞費苦心的。 原始人類在使用天然火的漫長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火的認識,到了化石智人階段,開始了人工取火。最早的取火方法是用黃鐵礦拓擊燧石,冒出火花點燃引火物而獲得火種。到了舊石器時代晚期,隨著鑽孔和磨製技術的發展,才發明了摩擦的人工取火方法。 人們學會取火後,便盡力擴大火的用途,從而使火在人類征服自然界中發近著巨大的作用。 首先,用火來幫助狩獵。其次,火可用來加工武器和工具,例如木矛用火燒後再冷卻,它的尖部變得堅硬。第三,藉助火的使用,人們學會了在任何氣候下生活,人類向過去未曾生活過的地區擴散。第四,特別是人類在長期用火的過程中,發現泥土經過焙燒後變得堅固而不透水,並且還可以依照人們的需要燒製成各種器皿,這就發明了陶器。陶器的製造成功,是人類在火的作用下,對於一種物質(粘土0的物理化學變化最早的有意義的運用。第五,原始農業的發展與火的合用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當時的農業十分粗放,然而「刀耕火種」,卻對人們定居下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的行物質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隨著用火本的提高,人們開始冶煉金屬,使用青銅器了。以後由於鼓風技術的誕生,人們進一步發明了生鐵的冶煉。有了青銅器和鐵器後,大規模地砍伐森林、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和開發牧場成為可能。因此,火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叄』 古代是怎樣發明火和文字的
火是用一種石頭相互打磨產生的
文字最初是倉頡創造的象形文字
『肆』 孩子能做出來的科技小發明
https://..com/question/1818605083150798948.html
槍的故事——圓珠筆槍
造槍工藝流程:一支圓珠筆心(三分之一處有卡子的),用一枚橡膠蓋套上,再用一根硬鐵
絲、鐵絲或者銅絲磨平一頭,另一頭扭成一個回環,槍就做好了。子彈么,就是紙彈,用一小團紙醮水揉成剛好能夠摁進筆心裡的大小,用鋼針快速一推,叭!小小的濕紙團就發射出去,做得好的槍,一般射程大約有兩米,打前排同學的腦袋,那還是基本上一打一個准兒的。
降落傘
大家一定看到過飛行員穿著降落傘跳傘的鏡頭吧,降落傘在天上飄呀飄呀可真漂亮。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降落傘呢?
其實很簡單,准備手帕1條(或是拿塑料袋剪下一塊正方形),一些線和橡皮泥。先在手帕的四角綁上線(注意四條線必須一樣長),再讓四條線的另一端埋進大約50克的橡皮泥里,讓孩子抓住手帕的中心點往上拋,看看會怎樣?空氣會使你的降落傘鼓起來,飄呀飄地慢慢落回地面。如果降落傘垂直快速地落到地面,讓孩子減少橡皮泥的重量,或者在降落傘上方戳一個小洞再試試看,也許效果會好些!
再在降落傘的下面繫上一個很輕的小娃娃,用力往上拋,讓她做勇敢的飛行員,為我們表演跳傘!
玩撲克
准備1條干凈的毛巾和1副撲克。
先把毛巾鋪在桌上,拿出十張撲克,一張接一張面朝下排成一列。提醒孩子要細心,注意每張撲克要蓋住前一張的一半,毛巾可使撲克不易滑動。
再把第一張撲克輕輕往後翻,如果成功的話,其餘的立刻一張跟一張地翻過來,直到最後一張為止。這種現象叫做多米諾骨牌效應。
不僅撲克可以這樣玩,
麻將牌、積木也可以類似這樣玩:先一一豎著排好,之間空的距離小於麻將牌或積木的高度,再把第一個麻將牌或積木牌輕輕往後推,如果成功的話,其餘的立刻一個跟一個地倒下來,直到最後一個為止。
大家一定在電視里看到過很多人合作玩這種游戲,不斷變換出許多美麗的圖案。有可能的話讓孩子找幾個同伴,幫助孩子一起設計,這種游戲很能培養孩子的細心、恆心和合作精神!
糖的燃燒
思考:小朋友,糖可以燃燒嗎?什麼條件下糖才可以燃燒?
材料:糖1—2塊、火柴1盒、煙灰少許、盤子1個
操作:
1 將方糖放在盤子上,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2 在糖上放煙灰少許用火柴點燃,觀察糖是否燃燒
講解:
1 糖直接遇到火,是不容易燃燒的。
2 糖上放少許煙灰,利用煙灰燃燒溫度較高,達到燃點,糖就可以燃燒起來。
創造:知道用什麼方法使燃燒的火苗熄滅?試著製造個滅火器。
水制放大鏡
思考:水也能當放大鏡,你知道嗎?
材料:水、保鮮膜、大碗1個、彩色珠子
操作:
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鮮膜封住碗。
2. 用手輕輕把碗口上面的保鮮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鮮膜成倒錐形。
3. 將水倒在保鮮膜上, 通過水看碗中的物體,觀察彩色珠子與平時有什麼不同。
講解:碗里的物品看起來大了不少,這是因為保鮮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鏡,而通過凸透鏡看到的物體往往會大於原有形態。
雲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雲是怎麼形成的嗎?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錐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塊、玻璃瓶(帶可旋轉蓋)
操作:
1 在瓶子蓋上戳個洞,在洞中插入吸管,並用橡皮泥將吸管周圍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搖晃均勻,然後把水倒出來。
3 靠近瓶口,點燃一根火柴。
4 吹滅火柴,把冒煙的火柴扔進瓶子中,讓煙進入瓶子。
5 迅速擰緊瓶蓋,通過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氣。
6 停止吹氣,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氣留在瓶中。
7 松開吸管,當空氣沖出瓶子時,瓶子中就產生了雲。
講解:
1、往瓶子中吹氣,增加壓力。
2、松開吸管後氣壓下降,空氣變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氣附著在煙中的塵粒上,凝結成極小的水滴,許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雲。
創造:你能用其它方法製作雲嗎?
注意:小心火柴不要燒手
光與彩虹
思考:你用什麼辦法能製作出與空中彩虹顏色一樣的彩虹?
材料:清水1盆、平面鏡1個
操作:
把鏡子斜插入水盆中,鏡面對這陽光,在水盆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
講解:
將鏡子插入水中時,在對面的牆上就能看到美麗的彩虹。它是光的折射作用。
創造:
小朋友,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製造出美麗的彩虹?
變色的碘
思考:碘酒的顏色遇到燃燒的火柴時,會有變化嗎?
材料:帶蓋的玻璃瓶1個、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許
步驟:
1 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 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觀察顏色。
3 同時使用2—3根火柴,點燃後立即放入瓶中燃燒,並用瓶蓋蓋住瓶口。
4 搖晃瓶子,觀察顏色的變化。
講解:
1、液的顏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煙霧可以使碘變成無色的碘離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會變成無色透明的水溶液
創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質,當你點燃火柴時,除了火光,是否聞到異味呢?會帶來什麼樣的污染呢?
湯匙變磁鐵
思考:你知道金屬湯勺為什麼變成了磁鐵?
材料:金屬湯匙、磁鐵、鐵釘、曲別針
操作:
1、用金屬湯勺去吸鐵釘、曲別針
2、准備一支金屬湯匙,手裡拿一塊磁鐵慢慢地在湯匙上來回摩擦。
3、湯勺將鐵釘、曲別針吸起來了
4、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湯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講解:
構成湯匙的金屬物質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個的小磁鐵,但由於它們的磁場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個湯匙也就沒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塊真正磁鐵的磁力將湯匙內部的小磁鐵的磁場強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湯匙就會表現出磁力。將湯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內部小磁鐵的排列又被破壞掉,湯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創造:你還能把什麼物品磁化,用來磁化的物品應該是什麼物質製作的?
會自動倒下的一摞硬幣
思考:橫放在桌上的一疊硬幣為什麼會自動倒下呢?
材料:十枚硬幣、磁鐵
操作:
1. 將十枚硬幣疊成整齊的圓柱形橫放在桌面上
2. 拿磁鐵在硬幣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這疊橫放的硬幣
3. 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自動倒下
講解:
由於這疊硬幣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使其中每枚硬幣的上端都分別磁化,由於同性相斥,加上硬幣之間緊貼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這疊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就會自動倒下
創造:
你能用磁鐵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實驗嗎?
大力士——紙
思考:你能想像一張紙能夠舉起一本書嗎?你知道怎樣才能做到嗎?
材料:紙、膠帶、1本書
操作:
1. 把紙放在兩本並排分開放的書上,使紙的中間部分懸空。把一本書放在紙的懸空處。
2. 把紙捲成一個紙卷,用膠帶粘好紙的邊緣處。
3. 把紙卷立起來,並在上面放一本書。
4. 思考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
講解:
1. 一張紙能承受多大的壓力,主要取決於紙張受力時的彎矩。彎矩即紙張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的點之間的距離。彎矩越大,紙張承受的力越大,反之越小。
2. 直接把重物放在紙上,則紙的受力點和受反作用力點幾乎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彎矩小,所承受的力就小。
3. 把重物放在豎直的紙卷上,紙的彎矩較大,因此承受的力較多。
創造:
想一想,把紙還可以折成哪些形狀,以便承擔壓力。
不同的承載量
思考:為什麼卡紙變形後,它的承載量會不同
材料:紙卡1張(30×20cm)、相同高的紙盒兩個、硬幣若干枚
操作:
1、 一張卡紙懸空平放在相同高度的紙盒上,紙上只能放兩枚硬幣。
2、 把紙卡折成波浪形狀,架在相同高的紙盒上,波浪形狀的卡紙上能放多枚硬幣。
講解:
波浪的卡紙比平整的卡紙承載的硬幣個數多。
創造:
怎樣變化卡紙,使卡紙上放的硬幣更多?
神奇墨水
思考:空無一字的白紙,只要用火烤一下,字形圖案就會顯現出來,你會製作這種隱形墨水嗎?
材料:毛筆1支、打火機1個、糖水1杯、白紙1張
操作:
1. 用毛筆蘸糖水在紙上寫字或畫圖
2. 晾乾後,看字形、圖案如何
3. 用打火機稍為烤一烤,觀察有什麼變化
講解:
1. 干後,字形、圖案會消失。
2. 火烤之後,字形、圖案會因糖分脫水,而呈現淺褐色。
創造:試試除了糖水,還有哪些液體可以做隱形墨水。
蛋殼的堅固與脆弱
思考:你認為蛋殼是堅固的還是脆弱的,它在什麼時候容易破碎,什麼時候不容易破碎?
材料:杯子(與半個蛋殼直徑大小相同杯口的杯子)、半個蛋殼2個、細鐵棒一根
操作:
1、蛋殼開口向下扣在杯子口上
2、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厘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沒被砸破
3、蛋殼開口向上放在杯子口上
4、拿一根細鐵棒離蛋殼10多厘米的高度豎直向下自由落到蛋殼上,蛋殼被砸破
講解:
1、鐵棒創擊蛋殼凹處,力量都由創擊點承受,容易創破。鐵棒創擊蛋殼凸處,力量分散,不容易創破。
2、一樣的材質,一樣的創擊力量,角度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
空中跳動的乒乓球
思考:吹風機朝上方,對著乒乓球吹風,你認為乒乓球會被吹走嗎?
材料:乒乓球1個、吹風機1把
流程:
1、用一隻手握住吹風機,另一隻手將球放在吹風機的上方。
2、開動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
說明:
1、吹風機朝上對著乒乓球吹,由於力的平衡作用,乒乓球不會被吹走,而是浮在空中跳動。
2、冷風或熱風吹動乒乓球,效果都是一樣的。
延伸:
如果換成水流,代替氣流,乒乓球會怎樣呢?
誰的力量大
思考:燕尾夾和鎖頭哪一個重呢?兩者之間栓一條線繩轉轉看,誰的「力量」大呢?
材料:線繩1根、圓珠筆桿1支、金屬小扳手(比夾子重的金屬物品)1個、夾子1個
操作:
1、在圓珠筆桿中,穿一條約五十厘米長的線繩,線的一端拴上一個夾子,另一端則繫上一個比夾子重的金屬小扳手。
2、雙手手心相對夾住垂直的筆桿,金屬小扳手一端在下。
3、緩緩搓動筆桿,讓夾子作圓周運動,漸漸加速旋轉,看看有什麼現象。
講解:
1、小扳手是比夾子來的重。
2、當轉速加快時,會產生更大的離心力,而把金屬小扳手往上提升。
創造:
物體除了輕重差別外,若加上不同的速度,就會產生不同的動量。比一比看,你走路時和騎車時,雨點打在臉上,又什麼不同的感覺。
再現指紋
思考:用手指肚在紙上用力按一下,看一看紙上什麼痕跡也沒有留下,怎樣才能看見你留下的指紋?
材料:碘酒、剪好的易拉罐小盒、蠟燭、白紙、火柴
操作:
1、在白紙上印上指紋。
2、看一看白紙上並沒有指紋的印跡。
3、用少量碘酒放進鐵盒裡。
4、點燃蠟燭,使碘酒在蠟燭上方加熱(一直加熱到碘酒變干,有紫紅色蒸氣放出時),將印有指紋一面的白紙對著蒸氣。
5、過一會兒,紙上就顯現出淺色的指紋。
講解:
1、紙上為什麼會顯出指紋來呢?原來,人的皮膚表面總有些油脂,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皮膚表面的指紋是凸凹不平的,低的地方油脂多一些,高的地方油脂就少些,手指肚按到紙上,油脂就被紙吸收,油脂在紙上分布也同樣是不均勻的,但和指紋上油脂分布情況相同。
2、碘酒受熱時會變成氣體,氣體受冷時又會直接變成固體,它在油脂里極易溶解,於是紙上就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指紋。
燭火熄滅了
思考:蠟燭除了用口吹熄外,還可以用什麼其他的方法呢?
材料:蠟燭1支、小蘇打若干、食用醋少許、火柴1盒、碗1個
流程:
1 將點燃的蠟燭在碗的中央滴上幾滴蠟油,將蠟燭固定在碗中
2 將蘇打粉放在蠟燭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於碗中
3 蠟燭熄滅了
說明:
1、食用醋加上小蘇打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2、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後,燭火會熄滅。
延伸:
想一想,燭火熄滅要有什麼條件?你知道還有哪幾種是熄滅蠟燭的方法嗎?
空中點燭
思考:火柴在蠟燭的上空點燃,蠟燭為什麼會燃燒呢?
材料:蠟燭、火柴
操作:
1、點燃一支蠟燭
2、燃燒一會兒的蠟燭頂端燒成了杯狀
2、將點燃的蠟燭吹滅
3、吹滅後的蠟燭冒出了青煙
4、用火柴點燃剛剛熄滅的蠟燭冒出的青煙時,蠟燭會立刻復燃
講解:
點著蠟燭後,可看到蠟燭頂端的蠟慢慢熔化,頂端明顯地燒成了杯狀,在「杯」中盛著熔成液狀的燭油。然後,燭油沿著燭芯爬升上去,在燭芯上端達到燃點而燒起來,在燃燒產生的熱量的作用下,燭油會汽化成「青煙」。顯然,「青煙」就是蠟的氣體狀態。
創造:你知道水的氣體狀態是什麼?你能用什麼辦法製造水蒸氣?
紐扣的出現與消失
思考:小朋友,當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時,看到的是筷子「折斷」的樣子,這是什麼原因呢?
材料:紐扣1枚、水少許、淺底盤1個、玻璃杯1個
流程:
1、將紐扣放在盤中。
2、杯子杯口朝上,壓在紐扣上。
3、往杯內倒入清水。
4、注入水後的杯子看不清紐扣。
5、加些水到盤子中,可以看得見紐扣。
說明:
1、當杯子漸漸注入水時,由於光線折射,紐扣的影像會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盤子中,改變光的折射角度,紐扣影像會重新出現。
延伸:
光由空氣進入水中,或由空氣進入玻璃中,就會產生一些折射的現象,那麼,就請你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
認識浮力
思考:當我們躺在水面上像帆船一樣漂浮著,我們都知道是水的浮力在支撐我們。但你可知道怎樣測量浮力嗎?
材料:1個彈簧秤、1把鎖、1個裝水的玻璃杯
操作:
1. 先把鎖掛在彈簧秤下,記錄彈簧秤的刻度。
2. 然後將彈簧秤掛的鎖放入水中,記錄此時彈簧秤的刻度。
3. 比較兩次記錄下的刻度,思考為什麼會不同。
講解:
1. 鎖浸在水中,會受到水對它的向上的支持力,即浮力。
2. 兩次記錄的差值就是水對小銅鎖的浮力。
創造:
用彈簧秤再稱別的物體(比如小木塊,橡皮頭等),觀察不同的物體的浮力大小。
冰塊融化後會怎樣
思考:在一個杯子中放一個冰塊,然後倒滿水。當冰融化後,杯內的水會溢出來嗎?
材料: 1塊冰塊、2個杯子、水
操作:
1.在托盤上放置一個空杯子,在空杯子中放入一塊冰。
2.往杯中倒滿水,使冰塊的一大部分會高出水面。
3.等待冰塊融化。觀察融化後,水會不會溢出 杯子。
講解:
水結冰時體積會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質量變輕,自然會浮在水面上。當冰塊融化時,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體積,因此,水不會溢出。
其實冰塊在水面以下的那部分,就是整個冰塊的水的體積。
自動旋轉的奧秘
思考:裝滿水的紙盒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空的牛奶紙盒、釘子、60厘米長的繩子、水槽、水
操作:
1、用釘子在空牛奶盒上扎五個孔
2、一個孔在紙盒頂部的中間,另外四個孔在紙盒四個側面的左下角
3、將一根大約60厘米長的繩子系在頂部的孔上
4、將紙盒放在盤子上,打開紙盒口,快速地將紙盒灌滿水
5、用手提起紙盒頂部的繩子,紙盒順時針旋轉
講解:水流產生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力,紙盒的四個角均受到這個推力。由於這個力作用在每個側面的左下角,所以紙盒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創造:
1、如果在每個側面的中心扎孔,紙盒會怎樣旋轉
2、如果孔位於每個側面的右下角的話,紙盒將向哪個方向旋轉
小船與船漿
思考:看過劃船嗎?親自動手劃過船?知道船在水上為什麼會向前移動嗎?
材料:剪刀1把、紙板1塊、橡皮筋1條、臉盆及水1盆
流程:
1. 剪下長約12厘米×8厘米的硬紙板
2. 一端剪成尖形為船頭,另一端中央剪下約5厘米的缺口為船尾
3. 剪一塊約3厘米×5厘米的紙板坐船漿
4. 用橡皮筋套在船尾處,並將船漿綁好
5. 將紙板槳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動
6. 若把紙板槳順時針轉緊橡皮筋,小船向後移動
說明:
1、橡皮筋扭轉的方向不同,船行駛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紙船運動的力量,是來自橡皮筋扭轉的能量。
延伸:
仔細觀察劃船的動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麼關系呢?
水的壓力
思考:你們知道水壓的大小是由什麼決定嗎?
材料:1個裝牛奶的矩形豎直紙盒、1卷膠帶、1個釘子、水若干、平盤
操作:
1. 放好牛奶盒,用釘子在任意一個側面戳三個孔。三個孔的位置分別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 用膠帶把三個孔封住。
3. 將紙盒中加滿水。
4. 將平盤放在有孔的側面的下方,將膠布撕開。觀察三個孔的噴水有什麼不同。
講解:
1. 實驗發現,從底部流出的水噴射得最遠,其次是中部的水,噴得最近的是從頂部噴出的水。
2. 水的壓力由深度決定,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潛,壓力就越小。
創造:
如果你會游泳,你可以在水中感受水的壓力。使頭位於水深不同的位置,你會感受到耳朵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
帕斯卡桶裂
思考:塑料瓶側壁劃上幾條刀痕後再裝滿水,水為什麼水不會從刀痕處流出來?
材料:塑料瓶一個、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個、吸管、橡皮泥
操作:
1、拿一塑料瓶,在其側壁用刀子平行於側壁劃幾條刀痕(要將側壁劃透),再用橡皮筋將這個塑料瓶在刀痕處攔腰箍緊.在塑料瓶蓋上穿入一段吸管,用橡皮泥密封.
2、取一漏斗與吸管相接
3、手持漏斗與瓶口相對齊,然後往漏斗內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裝滿水為止,此時塑料瓶的刀痕處不出水.將漏斗舉高,就可見刀痕處有水流出來.
講解:一個容器里的液體,對容器底部(或側壁)產生的壓力,可以遠大於液體自身的重量
注意:使用刀子危險請家長幫助
筆帽潛水員
思考:潛水艇為什麼能潛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們來做一個「潛水員」的玩具吧!
材料:塑料筆帽1個、橡皮泥1塊、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 將橡皮泥粘到筆帽底部。(筆帽一定不要有洞)
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滿水,把筆帽放進瓶子,擰緊瓶蓋。
3 用力擠壓瓶子,觀察筆帽沉下瓶底。
4 松開手,筆帽又回到瓶子頂部。
講解:
1 筆帽里的空氣使它漂浮。
2 水壓進筆帽,筆帽很重並下沉。
3 水流出筆帽,筆帽變輕並上升。
創造:你能製作一個不同的潛水玩具嗎?2010-08-29 18:14
教你只做四個東西
1.屏風:美術加手工:剪刀,彩筆,竹子(竹條即可),透明膠帶,美工刀,鉛筆等
A:將竹子削剪成兩根牙簽粗細的竹條,然後沒8CM截斷一下,共要5根,當然要想屏風大可將竹條的長度,數量加多。
B:尋找有風景畫的掛歷等彩色卡紙,當然也可以自己繪畫。裁剪成7CM長3CM寬的長方形紙條(畫條)共要四張。
C:將四張畫條與五根竹條拼接起來,兩根竹條間加一張畫條,用透明膠帶完成。
D:將半成品沿著竹條與畫條的交界處折疊,使得屏風像摺扇子一樣,之後讓他保持這樣數分鍾,然後拉開,那麼一個立體的屏風就做好了,你還可以寫一些名言警句在上面!很不錯的工藝品!
2.簡易風力發電機 物理加美術加製作:易拉罐一個,剪刀一個,馬口鐵一條,木條一條,四驅車馬達一個,強力膠一瓶,彩色LED燈泡一些(或者燈泡,二極體)
A:用剪刀將易拉罐上部分剪去1CM左右,保留剩下的罐體,也就是先做一個「杯子」,然後在杯體上等間距畫出三條,然後保留這三條,剪去剩下多餘部分,之後呈現一個圓底座加三個葉片,像螺旋槳,然後用剪刀尖在底座正中間鑽出一個與馬達中軸略小一點的圓孔。
B:有馬口鐵(就是普通的鐵片)將馬達牢牢包住,然後用釘子定在木條上。
C:用強力膠將葉片固定在馬達的中軸上,保證葉片的垂直型,水平性,向風性。
D:將馬達的兩根導線連接在LED燈泡上,保證導線介面連接正常(正負,接觸良好)
E:手持木條快速向前奔跑,或者安裝在自行車上,在風的作用下推動葉片的轉動,進而推動馬達轉子的轉動,於是發生磁生電,LED燈泡就會亮,如果風的持續性與穩定性好,那麼與一節電池沒有區別,如果風力忽大忽小,則LED燈泡忽亮忽滅,如果再加一個敏感充電器,那麼就可以將電流儲存起來,然後釋放的電流,會比較理想
1.橡皮筋動力小車:橡皮筋兩根,一次性筷子10雙(含備用),易拉罐一個,剪刀一把,美工刀,鐵絲5CM,飲料瓶蓋,強力膠
A:將易拉罐罐體剪下來,並利用剪下的鋁板經過繪畫,裁剪,得到一個螺旋槳葉片,並在螺旋槳葉片中間鑽取一個與鐵絲直徑略小一點的空,將鐵絲牢牢固定在孔上,然後將靠近葉片中心月1CM 的地方將鐵絲打一個結扣(就是把鐵絲擰一下),然後穿過飲料瓶蓋,穿過後再打一個結扣,這樣一來兩個結扣便將瓶蓋牢牢困死在他們(結扣)之間,然後將剩餘的鐵絲彎成一個鉤子
B:用兩根筷子在桌面上擺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兩根筷子為腰,將兩根筷子的交點稱為頂點,兩根筷子的腳成為底點,用強力膠粘合頂點,分別在兩根筷子底點上再粘合兩根一半長度的筷子,同樣再粘合他們的頂點,之後想一個二面角,然後再用一根筷子粘合兩個頂點
C:在第一回的等腰三角形底點上安裝一個帶軸承的輪子,在頂點安裝一個輪子,然後再在頂點上的筷子處於一半筷子頂點處連接橡筋,並將帶著瓶蓋的螺旋槳葉片安裝在一半筷子的頂點,調整相近長度將橡筋鉤掛在鐵絲鉤上
D:轉動葉片上發條,松動後,車子自行奔跑!
2。動力形。比上面簡單!輪胎3個,電池盒一個,馬達一個,導線兩根,筷子2雙,軸承一個(自行車輻條即可),強力膠,
A:在筷子的一端粘合另一雙筷子的1|3,呈現出中垂線的樣子,將軸承穿上兩個輪子並固定在短筷子上,再在長筷子中間用強力膠將電池盒站在中間,並引出兩根導線
B:在長筷子的另一端將剩下的一個輪子插在馬達的中軸上,將馬達用強力膠粘合在長筷子另一端,即簡單三輪筷子賽車,
C:電路連接:很簡單,轉上電池後,將兩根導線直接與馬達的兩個電片接上就行了(保證接觸良好就行),如果接上後發現車子倒退著走,那就將導線的位置顛倒一下就行了!
『伍』 火是怎麼來的
火的利用是人類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標志著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野蠻階段,也標志著人類開始了解自然力和駕馭自然力。早在人類發明文字以前,便已經能夠熟練的使用火,因此關於火的由來,只能到神話中去追溯。
雷火
人類不可能一開始就懂得如何產生火,最早的火種肯定是從自然界中獲得的。在自然條件下產生火的情況非常有限,雷火就是其中一種。當閃電擊中樹木或草地的時候就會引起火焰。
居住在南美洲格蘭查科地區的塔皮埃特人說,最早的火種是由黑鷲從閃電中取得的,但是它只把火留在自己身邊使用,不肯傳授給別的動物。後來多虧了一隻青蛙幫人類從黑鷲那裡偷來了火種,人類才總算用上了火了。
【閃電】
摩擦起火
火的另一種自然起源是摩擦起火,當風吹過乾燥的樹林時,樹枝互相摩擦,有時也可引發火。婆羅洲北部的奇奧杜順人傳說,過去有一條狗看見了兩根竹子在風中摩擦,著起了大火。它就叼起一塊燃燒的竹片帶回去給主人,結果一不小心把主人的整座房子都燒著了。房子里的玉米被烤焦了,泡在水裡的土豆也被煮熟了。就這樣奇奧杜順人不僅認識到了火這種東西,還知道了它的危害和好處。
鑽木取火
鑽木起火屬於摩擦起火的一種。中國古代傳說,遙遠的西方有一個燧明國,陽光和月光都照不到那裡,整個國家一直處在漆黑當中。然而國中有一棵神奇的燧木,每天都能發出閃閃爍爍的亮光。後來有一個燧人氏就想搞清楚為什麼這棵樹能發光。他站在樹下一直觀察,終於發現原來樹上有一隻鳥,一直在啄樹枝,每當它啄一下,就會發出一下亮光。燧人氏受到啟發,立即折下兩根樹枝,互相碰撞,果然也會發出亮光。後來他又不斷的改良這種方法,發現比起直接碰撞,用鑽法更容易引發亮光。另外將鑽出來的火星放進乾燥的木屑或草里,吹氣,就能得到火這種既光亮又溫暖的東西。「燧」和「明」分別是取火和光亮的意思,燧人氏、燧木、燧明國當是在發現了取火的方法以後,才改的名字。
【鑽木取火】
有趣的是,鑽木取火這個行為還和男女交合的行為相似,所以有一些民族把二者聯系在一起。例如:古印度婆羅門教的祭司在點燃祭火時,一定要他的妻子協助。在點火的前一天晚上,祭司保管用來鑽的木棍,妻子保管墊在底下的木頭,二人共眠。第二天點火時,祭司負責扶住木棍,妻子負責轉動木棍。新幾內亞特羅布里恩德群島上的土著傳說,最早的火種是從一個女人的生殖器中取出來的,也暗示了鑽木取火和性行為的聯系。
擊石取火
用某些石頭和金屬(如:燧石和鐵)互相擊打,同樣可以起到取火的作用。新墨西哥州的希亞印第安人說最早創造人類和動物的蜘蛛也是火的發明者,它的巢穴里有一塊尖的石頭和一塊扁圓的石頭,通過碰撞兩塊石頭,就可以產生火。英屬哥倫比亞的卡斯卡印第安人說,在很久以前,一隻小鳥偷走了熊的火石,經過幾度轉手後,這塊火石落到了狐狸手裡。狐狸將它砸碎成好幾塊,分給各個印第安部落,並教會他們如何打火。
【火鐮】
火山火
火山火和雷火一樣,皆是從自然中取得的火。古希臘神話講道:普羅米修斯剛創造出人類時,見人類什麼才能都沒有,便違背宙斯的命令將火種賜予了人類,他也因此受到了嚴厲的懲罰。關於普羅米修斯是如何取得火種的,最廣為人知的說法是從太陽那裡取得的。然而還有第二種說法:普羅米修斯偷偷的來到楞諾斯火山島上,從火與工匠之神赫淮斯托斯的工坊里偷取了火種。
從日月星辰中取火
前面幾種獲取火的神話都是比較現實的,接下來介紹的幾種神話則比較「超現實」:
火會發光,日月星辰也會發光,所以有些民族相信前者便是從後者那裡取得的。上面講到的普羅米修斯從太陽中取火便是一例。加利福尼亞的托洛瓦印第安人則說,古時候幾個人用蜘蛛絲做成了一個氣球,乘著它飛到了月亮上取火。
【從太陽中取火】
盜火
有些民族相信最早火種掌握在某個神靈的手中,後來有一個神靈或人類從前者那裡盜取(有時候也用搶的)了火種。中國河南商丘流傳著天神商伯盜火的傳說。這位商伯,實乃凡人閼(yn)伯。根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他是帝嚳的兒子,因為跟弟弟實沈不合,所以帝嚳命他遷往商丘,作為火正,即掌管火的官員,故稱「商伯」。既然商伯能被任命為火正,就說明當時人類已經有火了,商伯自然不可能是盜火者。傳說中盜火者另有其人,但是因為後來的商伯在商丘太出名了,而且也與火有關,所以頂替了前者。曼加伊亞島上的居民認為,火是英雄毛伊從居住在地下的火神那裡奪取的。前文提到的普羅米修斯的神話也屬於這類。
有些神話里,最早掌握火種的是某種動物。巴西的卡耶波人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花豹收留了一個青年,並向他展示了火和熟食的奧秘。這個青年回到村子裡以後,卻帶領一大堆人到花豹家裡偷走了火種。從此,失去火種又不懂得生火的花豹只能以生肉為食,並且深深的仇恨人類。
【花豹】
既然動物可以作為火的掌管者,反過來也就可以作為盜火者。安達曼島的居民說,火種是翠鳥從神靈白力克那裡盜來的。當白力克發現翠鳥正在盜火時,他用一根燃燒的木棒擊中了翠鳥的後頸部,從此翠鳥的那個地方就留下了一撮紅色的羽毛。這類動物盜火的神話往往順帶解釋了動物身上某些特徵的起源。
異地取火
有時火種則並非掌握在某個神靈或動物手裡,而是存在於某個地方,英雄只要去那個地方把火種拿回來就可以了。不過這也不是一項輕而易舉的任務。切諾基印第安人傳說,世界上最早的火種儲存在一棵空心的梧桐樹里,這棵樹又位於一座島上。一些鳥類和蛇類先後去取火,皆被火熏傷或灼傷。最後蜘蛛用線織成了一個碗,將火種放在裡面,帶了回來。
在昂通爪哇和吉爾伯特群島的神話中,最早的火種隱藏在海底下。這大概是陽光照耀在海面時產生的火花般的反光所引發的想像吧。
【波光粼粼的海面有時看上去像底下藏著一團火焰】
保存火種
在人工取火的方法誕生以前,人類只能依靠偶然從自然界中獲取火種,因此保存火種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某些原始部落,會專門設立看管火種的人員。在中國古代,承擔這一責任的官職就叫做「祝融」或者「火正」。還是上面談到的商伯的傳說,它的後續是:老天爺知道商伯把火種帶下凡間後,發動了一場大洪水打算熄滅火種。但是商伯在洪水中拚命保護火種。當洪水結束後,人們歸來,發現火種還沒熄滅,然而商伯已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了。這點也符合他作為火正的義務。
玻利維亞的直利瓜尼人相信在大洪水發生時,是一隻蟾蜍將火種帶進洞裡面保存起來的。
【閼伯台】
二次取火
世界上許多民族皆存在著大洪水的神話,這一神話有時也和火聯系在一起,又可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有人或動物在洪水中護住了火種;另外一種是火種在洪水中熄滅了,這時就需要再次取得火種。取火的過程則與前面所說的幾種類型別無二致。
但導致火種熄滅的原因也不一定每次都是洪水,也有別的原因。四川筠連縣有一個神話講道:天神一次到苗家人家裡做客,因為一個誤會,使得天神覺得苗家人有意虧待他,他非常生氣,就把火種全部收走了。後來,苗家人有一個好漢盤老大上天把火種偷了回來。由此人間的夜晚才恢復了燈光,冬天才恢復了溫暖。
參考文獻:
弗雷澤:火起源的神話
列維斯特勞斯:神話學:生食和熟食
中國民間故事全集:河南卷
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四川卷
『陸』 如何給幼兒上四大發明這個課
1.造紙術 發明:西漢前期。 發展:東漢,105年,蔡倫造蔡侯紙。 傳播:4世紀東傳至朝鮮、日本,8世紀西傳至中亞、阿拉伯、非洲、歐洲。 2.印刷術 發明:雕版印刷術發明於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發展:活字印刷發明於北宋,發明者為平民畢升。 傳播: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和歐洲。 3.指南針 發明:戰國「司南」。 發展:北宋時指南針用於航海事業。(作用:經濟文化交流和歐洲航海家發現美洲實現環球航行) 傳播:南宋時(13世紀)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4.火葯 發明:唐朝中期。 發展:唐末開始用於軍事,南宋時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槍」。 傳播:13世紀中期傳入阿拉伯,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柒』 如何啟發孩子發明創造
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方法
1.培養創造性思維氛圍。
人的創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得的。一個人創造才能的形成和發展,除個人努力外,還有賴於教育和環境的影響。良好的創造氛圍,可以促使創造人才成群出現;不良的甚至惡劣的氛圍,可以扼殺創造人才的出現。為此,學校必須做到兩點,一是要正確認識並正視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二是必須改變歷來偏重於傳授知識的培養目標,把重心轉到培養學生求知慾、獨立性和創造性思維上來。
2.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
大凡具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無不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我們要保護好小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觀察的原動力。要教會他們觀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導他們去觀察社會、觀察大自然,讓他們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更多的鍛煉和發展。
3.教會學生聯想和善於想像。
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必不可少的條件和重要內容。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在大膽鼓勵學生展開想像的同時,要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給他們提供自由想像、獨立思考的情景條件,鼓勵他們大膽幻想。
4.教會學生發散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組織一些一題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動,看誰想的辦法多就給予鼓勵和肯定;也可以對語文課上的結尾進行擴散性思維。特級教師錢夢龍說:教學的藝術就是想方設法鼓勵學生的藝術。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問題沒有標准答案,怎麼想就怎麼說。
5.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思維。
在科學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標新立異者。他們往往獨辟蹊徑,自成一家。對小學生來說,要培養他們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敢於向權威挑戰的精神;盡量引導學生突破定勢的約束,推陳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們不同尋常的提問、想法。
6.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對檢驗創造性思維的正確與否有著重要作用,幾乎所有發明家都從小自己製作各種模型。牛頓小時候喜歡製作風箏等,愛迪生小時候喜歡實驗。應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製作各種學具,對特別愛好者要給予重點培養。
『捌』 火是誰發明的
遠古人類舊石器時代就發現和使用火. 火的使用,特別是摩擦生火的發明,對遠古人類的生產了重大影響。 火的發現和使用,是舊石器時代原始的人的一項特別重大的成就。對於火的使用,他們經歷了一個從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長過程。即恐懼—認識|—使用。火山爆發、電閃雷擊引起森林起火,對於原始人來說,都是很可怕的。但是人們在同險惡的自然條件做斗爭中,逐漸了解了烈火析附近比較暖和,被燒死的野獸可以充飢 。於是,他們便試著取回火種,把燃燒的樹枝帶到山洞裡去,用火作為戰勝寒冷防止野侵襲的武器。在長期的勞動過程中,他們還發現了摩擦生火的現象。例如,打擊燧石或石器相碰會產生火花;刮木、鑽木時會生熱,甚至冒煙起火。經過若干萬年的摸索、嘗試,他們終於實踐中掌握了打擊、磨、鑽等人工取火的方法。這些,他們就從利用自然過渡到人工取火了。 火的發現和利用,對於人類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意義。人類認識並掌握了火,就增強了同寒冷氣候做斗爭的能力。火可以燒烤食物,可以用來圍獵和防禦野獸,可以照明,烘乾潮濕的物件以及化冰塊為飲水等。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界分開。」
燧人(sùi rén)(燧人氏)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 《韓非子·五蠹》有記載:「民食果蓏蜯蛤,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燧人氏。」 燧人氏,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 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
分享
『玖』 火是怎麼發明的
好像遠古人看到天雷打到地上,截兒把地下的易燃物品給點著了。他們拿著自己的食物去烤著吃,絕的不錯。就考慮怎麼才能製造火。就不經意發明了鑽木取火。
『拾』 如何給孩子講故事,能啟發思考和提升發散思維
我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B仔八歲,女兒??五歲半。
這篇文章記錄的是我在前天與女兒互動的情景,雖然也會有不足之處,但希望有更多可以讓大家借鑒的地方,讓爸爸媽媽們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不是講完就完了,而是還能多一些交流,多一些啟發,多一些思考。幫助孩子提高發散思維,提高語言表達力和理解力。
前天,??晚飯後問我是否知道人魚公主的故事,說今天幼兒園有小朋友提起過,她覺得很有意思。
我說:知道呀,這是一個很經典的童話故事。
??很開心:「媽媽,媽媽,你給我講講吧!」
於是,我拿出書櫃上的故事書,找到這一個,給她講了起來。
(一)講故事的方式
自從?B仔一歲半之後,我便開始了每晚的繪本故事時間。一直講到現在,算算已經六年多了。
?B仔已經會自己看書了,一看起來經常能看很久,很專注。可是,他晚上還是依舊喜歡依偎在我身邊,聽我讀十幾分鍾的書。
無論是講繪本,還是讀故事,我在講的時候,並不會說多餘的話。
大多是用平緩的語速,按照書中的文字一個字一個字的給他們讀。不同的人物,我就用不同的語音語調模仿著說出來,抑揚頓挫必須要有,這樣能吸引孩子注意力,也能讓他們保持足夠的專注和樂趣。
孩子們很喜歡聽我講故事,尤其喜歡聽我模仿大灰狼和怪獸的聲音。記得當我講《白雪公主》中魔鏡對皇後說話的時候,??讓我重復了五六遍,她覺得我那個語調很有趣。
對於孩子們這種要求,我都會給予滿足。因為這也是講故事的樂趣之一。
孩子們大了一些,有時我們就會分角色朗讀。我當兔媽媽,??當小白兔,?B仔當大灰狼,我們一起開心的讀著笑著,如此度過美好的睡前時光。
所以,前天,我也是按照文字,讀完了《人魚公主》。
??聽完安靜了好一會,然後又自己從頭翻看。我不急,安靜的看著她回顧。
(二)故事後的交流
我認為,故事後的交流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的益處很大,也有利於增進親子關系,讓父母更加了解孩子。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故事講完,家長都要設定很多問題來問孩子。尤其是把這個當成任務或考核的話,那麼就與我的初衷更加背道而馳了。
隨機引出的想法和問題,就及時與孩子分享,引導孩子思考,就足夠了。
講故事就是一個享受的事情,千萬不要太多功利性,不要設定太多目標,任何娛樂若與任務綁在一起,樂趣慢慢就會消失無蹤的。所以,雖然這種交流有那麼多好處,但也要隨心隨性而做,才能愉快的實現提高。
??又看了一遍故事後,對我說:「媽媽,人魚公主最後真的變成泡泡了?」
我點頭:「是啊!」
??哦一聲,很遺憾的模樣。
我引導她思考的問她:「??,如果你是人魚公主你會怎麼辦?」
??想了想說:「如果我是人魚公主,我就不出去,就在大海里游來游去,多快樂!如果,我要是出去了,那也不要死,我要把王子殺了,然後自己回到大海里。」
雖然聽到後半句,感覺心裡一驚,可是,我從不否定孩子們在故事中引來腦洞大開的想法,就像頭腦風暴一樣,我只引導孩子說出來各種想法,並不評判。遇到有趣的,還會繼續追問,然後一起大笑。這樣,孩子才會隨心所欲的說出自己所有的想法,不用擔心被媽媽批評或嘲笑,想什麼說什麼,什麼都敢想,什麼都能說。
反之,大人太多的否定會限制孩子的天馬行空,孩子說話就會有顧忌,內容也會越來越規矩,慢慢就沒了讓人驚奇的念頭了。一旦中規中矩,創新力估計也會慢慢消磨掉吧。
??這么小,並不懂得什麼是愛情,不懂什麼是為了愛的犧牲。哪個小孩子都不想要死去,都想快快樂樂的活著。所以,她這個想法也正常。
所以,我笑了一下:「哇!你這么有想法呀,和書中的人魚公主很不一樣哦!」
??也笑了,說:「對啊!我就是有很多想法!媽媽,你要是美人魚,你會怎麼辦?」
我想了想說:「也許我會到大海的其他地方找一找,看看有沒有別的巫師,能讓我既能變成人,又能說話。」(這是我努力想的結果,沒辦法,我的創新力太弱,想法很少,腦洞很小。這想法也體現了大人的貪心,哈哈。)
??:「這個辦法真好!我也要到別的地方找找。可是,如果沒有別的巫師怎麼辦?」
太好了,她自己都有問題了,很不錯。
於是,我並不回答她,而是跟著她的思路反問她:「對啊,如果沒有巫師,還特別想出去,那出去了,不說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告訴王子她救了王子的事呢?」
??想了想,眼睛一亮:「畫畫!可以用筆寫字和畫畫告訴他!」
我贊賞的笑了:「哇,??果然有辦法!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我怎麼沒想到呢!」
??得意的說:「我比媽媽想法多唄!這樣的話,王子就不和鄰國公主結婚了,他就會和人魚公主結婚,然後他們就都不用死了,就可以快樂的生活啦!」
我說:「哇!想想都很幸福呀!」
??:「嗯!是啊!可是,這個人魚公主沒有想到這個辦法,變成泡泡了。」
我順著她的想法說:「嗯,好遺憾呢!」
我想讓女兒相信她能想出很多辦法,讓她自信,讓她認為自己能解決遇到的問題。
孩子一旦具備這個能力,我覺得會比考多少個100分都棒!——這樣的孩子將來無論到哪裡,家長也不用太擔心,因為他/她愛自己,並且有很多點子。
當然,理想都是很豐滿的,落實到現實中的一點一滴,需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慢慢引導,讓骨感的現實漸漸豐滿起來。
雖然不知是否能得償所願,但我正在這個路上努力前行,也歡迎更多的父母加入進來,攜手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