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下列工具發明於唐朝而且用於灌溉的是

下列工具發明於唐朝而且用於灌溉的是

發布時間:2021-10-12 08:11:59

1. 唐朝時期創造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筒車,這種筒車又叫水轉筒車,隨水流而自行轉動,竹筒把水由低處汲到高處,功效比翻車大。

唐代發明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新式灌溉工具。連筒是用粗竹相連,打通竹內關節,用以引水,它能夠架越澗谷,把水引到對岸。桶車是以木桶相連汲於井中的水車。筒車的形狀類似紡車,在其周圍縛以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沖動,把水汲至高處。水輪即水轉翻車,就是把腳踏翻車加以改進,利用水力旋轉。這些不同形式的灌溉工具,因地制宜,適用於不同條件的地區,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歷史 唐政府很重視農田水利灌溉。據史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興修的水利工程達160多項,分布於全國廣大地區。如貞觀年間,在莆田(福建莆田)築諸泉塘、永豐塘、橫塘以及國清等塘,總溉田1200頃。又如,714年(開元二年)在文水(山西文水)引文谷水開甘泉、盪沙、靈長、千畝四渠,溉田數千頃。這些灌溉工程對農業生產起了重要作用。

隨著水利的發展,唐代的灌溉工具也有相應的進步。當時,除了以前已有的桔槔、轆轤、翻車還在普遍使用外,人們又創造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灌溉新工具,都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唐自統一全國以後,農業生產開始恢復,到玄宗開元年間(713~741年)發展到高峰。農業生產發展的結果,使糧價越來越便宜。725年(開元十三年),「東都斗米十五錢,青、齊五錢,粟三錢」。此後直到天寶末年,物價長期穩定。

隨著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唐前期的戶口數逐漸上升。武德年間,全國有戶200餘萬,貞觀初年增加到300萬。705年(神龍元年)全國有戶615萬多,口3714萬。開元、天寶時期,人口上升的速度更快。755年(天寶十四年),全國戶增至891萬多,口5291萬多。這一數字是唐代最高的人口統計數。由於當時「簿籍不掛」的逃戶很多,所以政府的戶口統計數往往比實有的戶口數要低。據杜佑估計,在唐天寶年間全國的實際戶數至少有一千三四百萬。如一戶平均以五口計,那時全國的人口大約為六七千萬。經過勞動人民一百多年的艱苦奮斗,耕地也大幅度增加,估計天寶時實有耕地面積約在800萬頃至850萬頃之間,略高於西漢時的最高墾田面積。

2. 唐朝發明的先進農具,其中用於翻土的是什麼,用於灌溉的是什麼。

翻土: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造了曲轅犁
灌溉:創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車。

3. 唐朝人發明了什麼灌溉工具

唐代的灌溉機械叫筒車,從人力提水發展為水力提水。筒車是由竹或木製成的輪形提水內機械。竹筒或木筒容在水中注滿水,隨輪轉到上部時,水自動瀉入盛水槽,輸入田裡。水轉筒車的水筒與水輪聯成一體,既是接受水力的驅動構件,又是提水倒水的工作構件,其機構簡明緊湊,設計構思巧妙

4. 唐朝發明的用於汲水的灌溉工具是什麼除此之外還發明了什麼農用工具

筒車,還發明了曲轅犁

5. 唐朝時出現了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同車並創造了新的灌溉工具什麼

唐朝時期出現了曲轅犁,創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車,耬車是西漢時期發明的.出現翻車是在三國時期.
故選A.

6. 在古代,什麼工具是用來灌溉的,各有什麼不同了

我國古代普遍的灌溉設備這種是龍骨水車,這種是筒車,也有就是說像用於提井水的斗式灑水車、管鏈灑水車等。這種灑水車中,筒車就是說依靠水力運行的汲水灌溉機械設備。或許之後因為筒車應用得十分普遍,在沒有急湍江河不宜流水為驅動力的地區,也出現了像應用畜力的車轉筒車、衛轉筒車等,其驅動力和旋轉部位與筒車不一樣,行為主體部位徹底是仿製筒車製作的。

閱讀全文

與下列工具發明於唐朝而且用於灌溉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