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角色游戲中的創造力

角色游戲中的創造力

發布時間:2021-10-12 01:54:09

Ⅰ 下列游戲中,屬於創造性游戲的是() A智力游戲B音樂游戲C角色游戲D體育游戲E結構游戲

創造性游戲包括角色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所以答案應該是有兩個才對,答案是C、E

Ⅱ 角色游戲也培養孩子創造力這是真的嗎

伊頓幼兒園的老師說角色游戲是幼兒最自發、最普遍、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因為它是一種快樂的、滿足需要和自願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行為。維果斯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游戲就好象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

Ⅲ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創造力 論文的參考文獻

角色
培養,幼兒,創造力
畢竟多

Ⅳ 淺談角色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的影響

供參考!!! 淺談角色游戲對幼兒創造性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角色游戲 創造力 創新意識 一、問題的提出瑞士心理學家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吉爾富特也說:「沒有哪一種現象或一門學科,象創造問題那樣,被如此長久地忽視,又如此突然地復甦。」在當代,也只有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今社會,創新和創造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言以蔽,實施創新教育已成為時代的要求。我們的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因此幼兒園的創新教育任重而道遠。有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力的發展始於幼兒時代,每個幼兒都具有潛在或正在萌發的創造力,而這種創造能力對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創造能力是智力活動的一種表現,創造能力越高的人往往具有較好的個性品質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表現為自信、自立,興趣廣泛,喜歡探索、情感豐富等,這些品質會對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使更多幼兒將來成為創造型人才,自然也就成為了每個幼教工作者思考的中心問題。而創造潛能的挖掘就在於幼兒生活中的游戲。對孩子來說游戲不僅是娛樂,而且還是學習。孩子往往通過游戲來對現實生活進行創造性的反映,游戲的虛構性、象徵性、愉悅性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角色游戲在幼兒園游戲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角色游戲中,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以模仿和想像,藉助真實和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社會生活的游戲,角色游戲是幼兒期典型的游戲形式。為此我們進行了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研究嘗試。 二、實施過程 (一)克服模式化,發展創造力。在平時的游戲當中,不難發現教師在指導中存在著成人化、真實化、功利化的傾向。她們往往以自己的意圖代替幼兒的意願,過分追求游戲內容和替代物的真和像,而忽視幼兒象徵性行為的發展。如有的孩子把學花片向上拋或向下擲,教師就認為這是不愛護玩具;有的孩子把娃娃家裡的煤氣灶拆掉了,教師就認為這是「破壞」行為,輕者給予批評教育,重者禁止游戲。我通過觀察、了解之後,將拋雪花片替代為「放鞭炮」,用擲雪花片替代為「種花」並予以肯定,引導他們在地上圍上「欄桿」。以後,孩子們發揮了更大的創造性,不僅在地上圍上「欄桿」,還分別用替代物做「一串紅」、「花瓶」、「花籃」。可見,孩子們在賦予物品以象徵性的過程中,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二)拓寬游戲主題,為再創造准備。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往往是幼兒所處的實際生活的反映,是幼兒感知生活,或者經過幼兒的思維加工以後所形成的生活經驗的表現。所以幼兒所處的生活經驗是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的直接來源,處於不同生活環境的幼兒會產生不同的主題內容。如馨馨喜歡做醫生的游戲,她打針的模仿動作很逼真,因為她經常看到當醫生的媽媽給別人看病的情景,所以對醫療小器械及各種小器械的使用方法比較熟悉;而明明在玩汽車時,嘴裡不斷發出「嗚——」的呼嘯聲,我經過了解發現,明明最近剛坐過火車,火車上的汽笛聲音和感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將坐火車的感受和經驗用到了開汽車上。總之,幼兒角色游戲的主題內容是生活經驗的再現。其次,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特點,我經常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和了解身邊的父母、老師以及周圍熟悉的成人的職業及生活方式,使幼兒對成人的日常生活有了感性的認識,並能進行簡單的模仿,為角色游戲提供了豐富的活動素材,為再創造打下基礎。 (三)自製游戲材料,培養創新意識。 著名的教授楊振寧曾提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游戲材料。比如:新開設的「理發店」缺少各式發型,於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製作「發型」。在製作過程中,我們先討論製作的材料,幼兒想出了製作發型的各式材料如尼龍袋、編織袋、泳帽等,最後通過大家一致討論用浴帽來做發型既簡便又容易裝飾。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在畫、折、剪、帖等操作中大家都發揮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後在大家的精心設計下,一個個精美漂亮的發型就被製作出來了。另外,在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也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對於成品玩具或教師自製的模擬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啟發幼兒積極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兒做到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將原本要製作成品玩具的材料,如紙、牙膏盒、棒冰棍、橡皮泥等分放在美工區里,讓幼兒找找、想想、動動製作出自己所需要的各種物品。通過幼兒自己動手製作材料,既可以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同時還通過動手實踐,可以使思維和想像變為現實,從而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在製作過程中,也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逐漸發展,創新意識更加強烈。 (四)採用內指導,拓寬創造空間。開展角色游戲,要將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充分調動幼兒的主體積極性有機結合起來。合理的指導方式有助於實現這兩者的結合。內指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和幼兒共同處於游戲情景中的指導。它雖然不是直白地傳遞教育意圖,但它似乎更符合角色游戲的特徵和幼兒的意願,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的影響。當教師觀察到某個游戲主題情節單調、重復、缺乏新意時,可設計某些新的誘發情節,以引發幼兒進一步開展游戲,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或使游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如在情節單調的「醫院」游戲中,我以探病者為由給「病人送花」,從而產生「花店」主題;以貨車司機的身份給氣氛平淡的「動物園」送去兩只「來自非洲的大象」,並告訴孩子「大象」會表演。幼兒就是這樣不停地將角色游戲的主題處在動態的擴展、深化和轉換之中,將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揮地淋漓盡致,從而也拓寬了幼兒游戲的創造空間。另外,我還通過設置疑難情景,促使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主動克服困難。如我故意以顧客身份到「理發店」去「燙發」,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尋找合適材料(如布條或紙條)來替代或製作頭發;又如我還扮演乘客,要求「公交車」買票並報站,以激發幼兒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體會角色游戲是幼兒最自發、最普遍、最喜歡的一種游戲,因為它是一種快樂的、滿足需要和願望的、自發的、不同尋常的行為。維果斯基指出,游戲創造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總是超出他的實際年齡,高於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游戲就好象是放大鏡的焦點,凝聚和孕育著發展的所有趨向。它可使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得到能力的培養。在角色游戲中,幼兒自己設定目標、方法,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整個活動,表達了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體驗。同時,角色游戲又十分強調想像和創造的應用。我深感在游戲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游戲計劃,選擇合適的游戲內容,實行因人而異的指導,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因此,這也是我此次嘗試的價值。

Ⅳ 角色游戲智力游戲結構游戲表演游戲哪些是創造性游戲

幼兒游戲包括創造游戲和有規格游戲,創造游戲包括角色游戲、表演游戲、結構游戲,有規則游戲包括體育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所以,答案是c和e。本人是專業的,所以採納我的答案

Ⅵ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創新意識

一、引導幼兒自主參與製作游戲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角色
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想像的過程,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運用創造性設想。
我們在觀察孩子游戲的過程中發現,幼兒對於成品玩具或教師自製的模擬玩具只
有短暫的興趣,一些孩子在角色游戲中大多時間停留在對一些現成材料的機械操
作等表面層次上。為此,我們在角色游戲中減少了成品玩具材料的投放,提供了
大量的半成品,將原本要製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各種紙質材料、泡沫塑料、
海綿、綵帶、吸管、各種碎布、花片等)分放在我們稱之為「百寶箱」的材料箱
里,游戲時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尋找、製作需要的材料,大膽想像、創新。在製作
過程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逐漸發展,創新意
識更加強烈。比如:在我們開設的角色游戲「美美服裝店」中,顧客們覺得服裝
款式、數量都太少,滿足不了大家的需求。於是,我便鼓勵服裝店的孩子自己動
手設計、製作服裝。在製作過程中,孩子們出謀劃策,自己設計了各種漂亮的款
式和美麗的圖案。就這樣,許多款式新穎的服裝在孩子們的小巧手中誕生了,如:
背帶褲、公主裙、超短裙、吊帶衫等。因為服裝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充

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所以他們在這樣的活動中都很投入。接著,我們一起分工
合作,從畫、折、剪、貼等幼兒都積極參與並達到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後,當
一套套款式各異、色彩鮮艷的服裝掛進「美美服裝店」之後,深受廣大顧客們的
喜愛,服裝店也因此更加熱鬧了。

可見,孩子們在自主參與游戲材料的製作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
讓幼兒看到了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了創新的樂趣,創新意識也因此而更加強
烈了。

二、巧妙參與幼兒游戲,注重遊戲過程的互動性,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杜威強調:
「教育過程是兒童和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
用的過程。
」因此,在角色游戲中,教師不該是游戲的指導者,而應是游戲夥伴,
和孩子們一起游戲,產生互動。在游戲中,幼兒往往會尋找替代物來解決困難,
而替代物的巧妙運用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當幼兒在使用、製作替代
物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及時參與,幫助幼兒巧妙使用替代物,並啟發幼兒一
物多用,指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設計、創作簡易玩具,以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
力的發展。但教師如何參與幼兒的游戲也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我們要尊重幼兒的游戲意願。因為幼兒是游戲的主體,教師只是主導,
如果在游戲中教師想好主題、定好情節,幼兒只是按規定去表演,整個過程中,
教師的干擾太多,幼兒難有發揮的餘地,我們不應該讓「主體」成了表演的工具。
當幼兒自發進行有主題、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時,我們不妨「靜觀其變」
,不要
任意打斷、介入,就讓幼兒的游戲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生、發展、結束。因
為,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他的創新意識極易被某件小事物啟發而生。

其次,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情境,啟發想像。游戲情境指角色游戲進行的物質
環境狀況與心理氣氛,它包括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游戲的主題只規定了情境的總
趨勢,情境的具體細節是受游戲開展的時間、空間及游戲者個體特點的影響。在
角色游戲中,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創設出可
以啟發幼兒想像的情境。如:給

「娃娃家」打電話,告知「媽媽」請全家人外出
吃「肯德基」或去游樂場等。但是,在幼兒游戲前,教師應盡量少講,
「講」的時
間多了,
「動」的時間就少了;講的規則多了,幼兒自由發揮的餘地就少了,客觀
上限制了幼兒的想像。

再次,
教師要積極參與到游戲當中。
教師的指導應該是
「參與」

而不是
「干

涉」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它
向我們明確提出了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所承擔的角色。在實踐中,教師除了承
擔這些角色外,還應抓住時機,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靈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
是游戲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
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因時、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與之互動。教師只
有真正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才能切實提
高教育的實效。

三、運用積極的評價,強化幼兒的創新意識。

評價是角色游戲中的一個重頭戲,是一個發揮游戲教育作用,促進幼兒發展
的重要環節。角色游戲中老師不恰當的評價會使所被評價的幼兒對自己產生不良
評價,從而影響其行為和以後的發展,更不利於孩子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我
們必須正確使用評價語言,對幼兒進行正確、積極的評價。例如:在一次游戲中,
一個小朋友把「娃娃家」的床和桌子搬來搬去,弄得整個「娃娃家」都亂七八糟
的,或許有的老師觀察到這一現象時會不問青紅皂白地上前及時制止,但我認為
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孩子這樣做或許有他自己的想法,何不站在孩子的立場,
聽聽他是怎麼想的呢?我當時的做法是:首先問清楚他這樣做是想干什麼。當我
得知他是想重新設計「家」的樣子時,便鼓勵他並幫助他一起設計了一個「新
家」。看著他滿意的笑容,我想我的做法是對的,孩子的創新意識可能就是在這
一瞬間的鼓勵與表揚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都能激發幼兒在游戲中表現自
己的主體地位。因此,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
伴交流,之後教師應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每位幼兒,並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
納的態度。因為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孩子的創新意識才能得以更好地發
展,並進一步得到強化。

總之,角色游戲是適合於幼兒身心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有著生動
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教師和家長應成為幼兒角色游戲的支持者、引
導者、合作者,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和創新能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才
能真正感受到角色游戲的無窮魅力和無限樂趣。

Ⅶ 如何在自主性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在幼兒園中,自主性游戲有著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自主性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創造性想像的發展空間,有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是培養幼兒創造力最好的途徑。美國創造學研究專家羅傑在《當頭棒喝》一書中指出,游戲是打開阻礙創新能力發展心智枷鎖的重要方法。在游戲中,幼兒懷著好奇心去探索,不斷積累經驗,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在這些理論知識的支持下,萌生了我對幼兒自主性游戲的探索和研究。創造力是運用已知信息,創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自主性游戲增加了幼兒在相似的情景中做出多樣性反應的可能性,可以促進幼兒發散性、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我認為,培養幼兒在游戲中的創造性,教師在了解各個幼兒情況的前提下,根據具體情況,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豐富角色情景,按幼兒年齡特點投放游戲材料,給予幼兒充分的游戲時間,適時適度進行自主性游戲指導,評價幼兒的游戲過程……因此,教師使用的方式和手段極其重要,不光是一味地空談空想,而是依據實際經驗,准確地、完善地為幼兒提供一切機會,發展、調動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促進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因此,我根據文獻及個人補充,總結出教師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幼兒在自主性游戲中的創造力。
一、通過創設自主性游戲的環境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加強對自主性游戲的環境創設,有利於為幼兒釋放更大的游戲空間,體現環境對幼兒游戲的教育價值、啟發價值,體現教師、幼兒與環境三者之間的聯系,體現「孩子是環境的主人」,通過環境激發幼兒的潛能,發展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因此我認為要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首先就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其次,平等開放的環境也非常重要。每個幼兒都有參與和選擇游戲的權利,教師與幼兒之間也應該沒有界限,教師應多鼓勵幼兒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處處限制他。這樣才更有利於幼兒進行探索和發現。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輕松自由、平等開放的游戲環境。
二、通過投放自主性游戲的材料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幼兒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與探究慾望。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參與自主性游戲。讓他們投入角色扮演,操作游戲材料,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幼兒提供豐富並且合理有效的材料,才能將自主性游戲和創造力間建立起良好的橋梁。
1.提供豐富多樣的自主性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可以激發幼兒的游戲動機、游戲構思,引起幼兒的聯想和行動。因此,教師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材料,包括材料的種類、數量以及游戲材料之間的搭配。
2.提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自主性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與幼兒的年齡特點存在交叉關系,例如小班的幼兒游戲時需要同類的材料要多一些,中大班的幼兒需要不同類的游戲材料要多一些。因此,我們在投放游戲材料時,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不同的材料途徑,來滿足不同幼兒的實際需求。隨著游戲情景過程的發展,再繼而添加游戲材料,這樣可以繼續保持幼兒的興趣。
三、通過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性游戲時間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充足的游戲時間是幼兒游戲的保障,游戲時間的多少也直接影響游戲的數量和質量。幼兒開展自主性游戲的時間一般不能低於30分鍾,時間充分會導致高社會性水平和高認知水平游戲的出現,使幼兒可以從事更有創造性的游戲,也會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游戲情緒。所以,教師一定要保證幼兒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自由參與各區域的游戲。
四、通過適時適度的游戲指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教師適時適度地指導幼兒游戲,即是教師適時適度地介入幼兒游戲,根據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幫助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是自主性游戲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對幼兒的游戲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當幼兒對游戲材料不會玩、不喜歡玩時,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平行介入,給予幼兒語言暗示或動作暗示,根據幼兒游戲的情節發展,提出相關問題,促使幼兒去思考。當幼兒豁然開朗時,教師就該退場了,時間不能待得太久。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和客人們正在品嘗著「媽媽」准備的「美味佳餚」,可是孩子在一旁沒人搭理,見狀,我忙扮演客人進入游戲:「請問家裡有人嗎?」「爸爸」和「媽媽」很高興地請我進去了,並請我吃飯,我又說:「咦,我們在吃飯,那寶寶呢?」爸爸媽媽這才想起寶寶,連忙一個抱一個喂,我匆匆「吃完」就悄悄地退出了游戲。
五、通過評價幼兒的游戲過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後的評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這是給孩子創造了交流的機會。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就開展的游戲進行講述、討論和分析,幫助幼兒整理、獲得零散的經驗,讓幼兒分享成功的經驗,有助於幼兒重新思考自己的游戲過程和發現,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幼兒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從而為下一次游戲的開展做好更好的准備。
總之,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可以有很多種途徑,也可以是滲透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中,而通過自主性游戲來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只不過是其中之一,這就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去大膽創新,積極為幼兒創設各種能對其發展潛能提出挑戰的機會和環境,支持和豐富他們的各項活動,促進他們的學習、游戲和生活全方面進步。

Ⅷ 淺談角色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的影響的提綱怎麼寫

1、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中孕育創造性 2、自主的游戲空間能給幼兒充分的探索機會 3、自主的游戲空間能讓幼兒充分的融入游戲情景中發展創造1、強調游戲的自發性。2、注意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3、注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4、注意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5、注意保護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Ⅸ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目前我班角色游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缺乏創新意識。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幼兒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的生活經驗主要來自家庭、周圍環境及幼兒園,其中幼兒園是十分重要的經驗來源途徑。圍繞幼兒園教育目標,採取多種途徑、方法去拓寬幼兒的生活范圍、加深生活印象。創設足夠的機會,讓幼兒直接接觸社會、體驗生活很重要。例如孩子剛入園時,我帶著他們認識了幼兒園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包括觀察每個人的長相、穿著大扮、說話行動如何,他(她)在做些事情等等,這樣,我們的孩子在有一次開展角色游戲時,會有板有眼地模仿起門衛阿公:一會兒坐在「門口」問聲「小朋友好」,一會兒拿起報紙在認真地看,一會兒又去「澆花」,「掃地」。又有些幼兒她們很開心地模仿著老師的樣子彈琴,說話,帶領「其他孩子」玩……幼兒涉足社會面愈廣,游戲主題內容也愈豐富,如帶幼兒外出散步,走過食品店,我們就可以讓幼兒駐足,仔細觀察一下店裡的物品是什麼樣的?又是如何陳列的?營業員如何招呼客人?買賣如何進行?用了那些工具?……通過一系列參觀、郊遊、觀察、討論等,會幫助幼兒更深入地了解社會,同時這些內容也能更自然逼真地在角色游戲中反映出來。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1、目前角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2、問題存在的原因。3、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一)問題的提出:
1.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
2.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直覺行動性是小班幼兒感知事物主要特徵。在角色游戲中,他們往往只是模仿一些成人生活,勞動的片段動作,游戲的過程直接依賴於玩具,看到什麼玩具才想到玩什麼游戲,而且離開了玩具,游戲也就停止,所以在角色游戲時要幫助幼兒一起准備豐富形象化的玩具。在娃娃家,可准備一些奶瓶、鍋子、娃娃、床、菜、桌椅、電腦、電視……等等;結合主題「扮家家」,我還豐富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常用的東西及衣服等,這樣能吸引孩子有興趣地扮演家庭不同成員,由此產生不同的游戲內容。
3.我們充分認識到了角色游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保了角色游戲的正常開展,能積極地為幼兒提供較為豐富、適合的游戲材料;能適時地以游戲者的身份進入游戲觀察、指導。游戲中尊重幼兒,幼兒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參加游戲,游戲中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有一定的角色意識,遵守游戲規則,能正確使用材料,游戲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但是,目前我班角色游戲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缺乏創新意識。
(二)研究方法:
1.文獻法:尋找有關的理論文章,通過學習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並有經驗借鑒。
2.觀察法:在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做出記錄和分析。
3.經驗總結法: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和所積累的經驗,加以論證並總結研究成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創新的而不是簡單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的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創新;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實質上是科技的競爭,是智力的競爭,是人的創新與發明的競爭;創新決定著一個國家、民族的綜合實力,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和前途。而創新意識的培養正是我們傳統教育所欠缺的,幼兒期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黃金時期。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以一物代一物,能脫離真實情景和物體的直接信號刺激,進入假設想像的世界,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良好途徑。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幼兒通過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動作、情景和物體中反映他們眼中的世界。但幼兒未來的生活不應該是我們現在生活的簡單重復,應該引導他們創造性地開展游戲,發展游戲內容。
一、 目前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簡單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機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現象上。
2.游戲的材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
3.教師的指導缺乏啟發性。
4.教師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創新性行為。
二、問題存在的原因:
1.幼兒在角色游戲中還缺乏創新意識。
2.游戲的材料多是成品材料,缺少半成品材料,缺少讓幼兒創新的餘地。
3.教師對幼兒的創新意識缺乏足夠的認識。
三、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1.通過參與製作游戲材料,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著名的教授楊振寧曾指出:「中國的小孩在動手的興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動手實踐機會和能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幼兒創新素質的發展。因此,我經常組織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游戲材料。比如:新開設的「服裝店」缺少各式服裝。於是,我便帶領幼兒一起動手製作服裝。在製作過程中,幼兒首先出謀劃策想出了服裝店需要些什麼類型的服裝。例如:連衣裙、背帶褲等;然後,每個幼兒都自己設計了各種漂亮的款式和美麗的圖案。因為服裝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他們對這次活動都很投入;接著,我們一起分工合作,從畫、折、剪、貼等幼兒都積極參與並達到了超出預料的效果;最後,當一套套形象各異、色彩鮮艷的服裝掛進「服裝店」之後深深受到了廣大「顧客」的喜愛。指導幼兒為自己的游戲設計、創作簡易玩具,有利於促進幼兒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另外,通過動手實踐,可以使思維和想像變為現實,從而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體驗到創新的樂趣。在製作過程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習慣和能力,使幼兒的創新能力逐漸發展,創新意識更加強烈。
角色游戲的過程是創造、想像的過程,游戲中替代物的使用,就要運用創造性設想。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對於成品玩具或教師自製的模擬玩具只有短暫的興趣,為此,我們投放了大量的半成品,將原本要製作成品玩具的用材,如紙、泡沫塑料、海綿塊、綵帶、小竹棍、各種小畫圖、橡皮泥等分放在活動室,鼓勵幼兒動手尋找、製作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膽想像、創新。當幼兒在使用、製作替代物時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及時參與,幫助幼兒巧妙使用替代物。幼兒的想像力是無窮盡的,他們可以將洗凈的各種飲料瓶想像成話筒、花瓶、手榴彈等。教師應啟發幼兒積極地使用替代物,使幼兒做到能以物代物,使一種替代物有多種用法,替代物的巧妙運用是培養幼兒創新意識的有效措施。
2.通過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激發幼兒的創新意識。
在角色游戲中,幼兒積極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及時、恰到好處的指導,而教師具有啟發性的引導更能激發幼兒創新意識。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尊重幼兒的游戲意願。在教育的范疇里,游戲意味著教育的要求與幼兒的意願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角色游戲中無疑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主導。而不應該讓「主體」成了表演的工具,「主導」變成了「主宰」,教師想好主題、定好情節,幼兒只是按規定去表演,整個過程中,教師的干擾太多,幼兒難有發揮的餘地。當幼兒自發進行有主題、有情節、有趣味的游戲時,教師不妨「靜觀其變」,不要任意打斷、介入,就讓幼兒的游戲在愉快、自由的氛圍中發生、發展、結束。因為,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他的創新意識極易被某件小事物啟發而生。
②創設情境啟發幼兒想像。游戲情境指角色游戲進行的物質環境狀況與心理氣氛,它包括人和物這兩大因素。游戲的主題只規定了情境的總趨勢,情境的具體細節是受游戲開展的時間、空間及游戲者個體特點的影響的。在角色游戲中,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正確地分析和利用這些因素,恰當地控制這些因素,從而在指導幼兒開展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情境的作用,創設出可以啟發幼兒想像的情境。例如:在設計游戲時,應力求避免設計出類似「機器人服務員」之類的角色,讓幼兒單調枯燥地重復某一動作。如:在玩「小菜場」游戲時,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打折標記。根據情境讓幼兒想想如何招攬客人。幼兒在情境中自然很容易受感染。如:給情節單調的「娃娃家」打電話,告知「舅舅」請全家人外出吃「麥當勞」或看電影。但切記:教師在幼兒游戲前應盡量少講,「講」的時間多了,「動」的時間就少了,講的規則多了,幼兒自由發揮的餘地就少了,客觀上限制了幼兒的想像。
③對幼兒游戲進行合理的指導。角色游戲的指導方式可分為外指導和內指導兩種。外指導是指教師以教育者的身份對幼兒的具體游戲行為進行現場直接指導。它容易產生以成人的意志代替幼兒意願的現象,抑制幼兒能動性的發揮。外指導一般用於游戲開始和結束時、游戲中出現危險情景時、幼兒在游戲中出現了不良的行為問題時、游戲中幼兒向教師求助時。例如:在「小吃店」游戲中,教師發現有的小客人從菜場拿菜去小吃店吃,就告訴他們「小菜場的東西不可以拿到小吃店吃」,這種指導方式往往會中斷幼兒正在進行的游戲。內指導是指教師作為幼兒的游戲夥伴,和幼兒共同處於游戲情景中的指導。內指導不是直白地傳遞教育意圖,更符合角色游戲的特徵和幼兒的意願,能充分體現教育者對幼兒的尊重,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師的影響。例如:教師發現有的幼兒將「娃娃」夾在腋下,或將頭朝下抱著,就裝作聽到了「娃娃」的哭聲,啟發幼兒自己發現問題,自行糾正。再如:在玩「小菜場」游戲時,當「小菜場」里的黃瓜被「顧客」買完時,教師就扮演「采購員」,去外面采購回來, 「小菜場」的生意就又興隆起來了,這就是指導性介入。這些介入都能對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有所幫助。另外,教師可以以內指導的形式,設置疑難情景,促使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主動克服困難。教師在游戲中以角色身份提出問題,能使幼兒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如:教師故意以顧客的身份到「菜場」里買缺貨的「海帶」,引導幼兒自己想辦法,尋找合適的材料(如布條或紙條)來替代或製作。
④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游戲的過程中,常會出現一些問題,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應急於處理,也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幼兒,而是應該尊重他們,啟發他們妥善解決問題。游戲中幼兒有時出現爭當角色的現象,除了啟發他們謙讓協調解決外,還應注意培養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教師積極的評價,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教師的評價直接影響幼兒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教師不恰當的評價會使所被評價的幼兒對自己產生不良評價,從而影響其行為和以後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幼兒進行正確、積極的評價,正確使用評價語言。例如:在一次游戲中,一個小朋友把「娃娃家」的床和桌子搬來搬去,弄得整個「娃娃家」都亂七八糟時,作為教師是否該批評他的作法呢?我的作法是:首先去問清他是想干什麼。當我得知他是想重新設計「家」的樣子時,便鼓勵他並幫助他設計了一個「新家」。看著他滿意的笑容,我想我的作法是對的。小班幼兒在游戲中的興趣及注意力不穩定,行為不受規則控制,更不會用規則調節自己的行為,同伴間一旦發生矛盾就無法解決或終止游戲或等待教師的幫助。老師在指導中可以以角色的身份和幼兒平行游戲來影響幼兒,但要牢記幼兒在先教師後的原則。例如當我發現娃娃家中成員一個個陸續走開了,他們有的上醫院,有的去理發……過了好長時間還沒有回來,最後一個是陸汀,看大家都不來也沒有意思,想到其他區域去玩了,如果這時老師不參與進去,娃娃家這個游戲會終止,因此,我以客人的身份去串門,在簡單的接待後,並詢問陸汀:「爸爸媽媽」上哪兒去了?然後我引導孩子去醫院關心「媽媽」,陪媽媽回家,又在家裡學習如何照顧「生病的媽媽」。這樣通過老師的參與游戲性指導,使幼兒在游戲中主題內容得到繼續與深化。
教師一定要以幼兒游戲的夥伴參與游戲中,一定要逼真,富有真情,幼兒就會在很自然的情況下接受教師的指導與幫助,也才會生動的繼續游戲主題。在21世紀,每個人都必須面對多變的世界挑戰,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就有可能使我們的幼兒成長為生活的強者,成為自己的未來和人類美好的明天的創造者。我們應該抓住幼兒期這一黃金時期,充分利用有效資源,積極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Ⅹ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
幼兒園中的游戲有教師組織的游戲活動,如區域活動、集體游戲活動,有幼兒自發的游戲,如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自己組織、創造出的游戲,還有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採用的游戲形式,即「寓教於樂」。其中任何一種游戲,都有內在的價值,對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思維、語言等的提高都有幫助。游戲對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和重視,人們越來越發現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作用。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實踐,我也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里主要對教師在游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出了一點體會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創設豐富的環境,給予幼兒想像的空間,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一是要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投放幼兒游戲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關的材料。這些材料要賦予啟發性、層次性,並能構成豐富的游戲情景。如我班開展的「超市」,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有各種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詩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個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來作秤,一邊稱東西,一邊還說「這個×斤」。可見,幼兒在豐富的游戲環境中就能萌發出各種各樣的創造性行為。二是要創設寬松的精神環境,只有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才會有愉悅的心態,才會大膽的創造、 [b] 1活動。

其次,要肯定幼兒的大膽創造。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師應肯定他們的想法,不能否定或進行反面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另外,幼兒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教師應使用正面評價性的語言。如我班的梁凱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遇到了娃娃要過生日但沒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議,沒有蛋糕我們就自己做。老師聽到後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凱雯,你的辦法真好!」接著,娃娃家裡的成員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們個個都很認真,娃娃家進行了熱鬧的生日慶祝會。

再次,教師應以適當的身份適時的進行指導。

我們知道,教師在游戲中的身份是環境的支持者、維護者,觀察者、記錄者,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適時的改變角色,以相應的身份適時的介入幼兒的游戲。如當幼兒在無目的的擺弄操作材料時,教師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師和你來一起玩好嗎?想想這些拼板能做什麼?」幼兒拿了一塊梯形的拼板說:「可以用來做手槍。」「好,那手槍是誰拿的?」「是警察拿的。」「那你想不想來當警察?」「想。」教師就引導了幼兒利用手裡的玩具當警察,並告訴他要再想出新的點子。

最後,要及時的鼓勵、表揚幼兒,給幼兒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能激發幼兒再創造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今後的游戲中能繼續主動的創造和想像。我班在游戲結束後,教師會組織 [b] 1幼兒來講述自己在游戲中的收獲,並給一些有創造性行為的幼兒以五角星獎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幼兒。

創造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創造力的發展和培養已顯得越來越重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相信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幼兒的創造力能獲得可喜的發展和進步。

閱讀全文

與角色游戲中的創造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