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功具發明

功具發明

發布時間:2021-10-12 00:09:34

㈠ 魯班發明的工具有哪些

魯班的發明創造有多種,主要有:
(1)機封
(2)農業機具
(3)木工工具
(4)鎖鑰
(5)兵器
(6)仿生機械
(7)雕刻
(8)土木建築
魯班被視為技藝高超的工匠的化身,更被土木工匠尊為祖師。

㈡ 人類為什麼要發明工具

因為人需要生存,這個發明工具是生存、進化

的需要。

自遠古以來,人類一直發明了不內少工容具,用具。

工具的使用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而不同的工具能提高生活、生產的質量、

效率!所以人類就要不斷地發明新的東西!

如:石器,青銅器,蒸汽機,內燃機,電,

電腦……等。

㈢ 工具發展史

我國古代的生產工具,大體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發展階段是生產工具的石器時代或者說是生產工具的非金屬時代。根據考古發現,在我國已經發現了距今兩百萬年前後的最為古老的生產工具。
最初的生產工具,可以說是最簡單的打制的石器以及還有用樹枝木棒砍削而成的最簡單的生產工具。石錘,這是兩百萬年前的刮削器。生產工具總體上說呢,屬於單體生產工具時期,也就是說,它是握在手裡頭直接使用的,而且製造的工藝非常簡單。經過一百多萬年的發展,到了大約距今五萬年前後開始,弓箭為代表的復合工具登上了人類歷史的舞台。
弓箭的發明標志著復合工具的出現,即先製作生產工具的各個部件,然後再組裝在一起。這是生產工具發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飛躍,從而生產工具的發展,進入到了石器時代的復合工具時期。
距今一萬年前後,人類歷史上發生了第一次的大變革,從考古學上來說叫新石器革命,從歷史上學上來說叫氏族公社革命。這個革命以後呢,人類歷史就進入了新石器時代。生產工具呢,就進入了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時期。磨製石器是伴隨著定居人工住居的建造和原始農耕的出現而發生的。
在磨製石器時期生產工具達到了非金屬生產工具時代的最高峰,它表現在磨製技術不僅應用於石器的製作,而且應用於骨器等等的製作,穿孔技術,榫卯技術逐漸地發達,以鑲嵌、捆綁、榫卯、套合這種工藝製作的各種復合工具成為生產工具的主流,那麼生產工具中除了大量的石器之外,還有用骨頭、蚌殼做的生產工具,也還有用木頭做的生產工具。
生產工具的種類增多,開始出現專門化的趨向,譬如用於砍伐樹木的有斧、錛、鑿,用於耕種的有鏟、鋤,用是收割的鐮刀銍刀,用於狩獵的魚鏢、石球,還有用於紡織的紡輪、針、錐,用於糧食加工的石磨盤,石磨棒,杵、臼等等。另外考古發現表明,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已經發現了槳的遺物。木槳的遺物表明呢,當時已經有了船,當然這種船應該屬於獨木舟。
石器時代以後屬於青銅時代。在我國實際上青銅生產工具的出現,我們目前最早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後,但是青銅生產工具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一定的應用,是四千年前後開始的,也就是二里頭文化中發現的各種青銅生產工具。我們可以看到它包括了木器加工的斧、錛、鑿,用於漁獵的魚鉤,還有箭頭,各種刀具等等,年代是距今三千九百年,到三千六百年前後,說明青銅生產工具在實際社會生產中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應用。
青銅生產工具的發展是從距今三千六百年前後,才進入一個比較快的發展時期,也就是商代。在生產工具本身結構上,形態上所發生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形態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就是由原來沒有銎,就是裝柄的時候是捆綁的,那麼現在出現了豎銎。因此,生產工具,它的安裝技術應該說是大大地前進了。那麼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種類的增加,從青銅生產工具產生以後,在非金屬生產工具的基礎上,其種類大大地增加了,而且效率呢,大大地提高了。
青銅生產工具發展的高峰時期是春秋時期,並且從春秋時期開始青銅生產工具開始了向鐵器生產工具的過渡。那麼青銅時代生產工具除了它本身的形態的改變結構的改變之外,那麼當作為一個時代來講,生產工具還有一個重大的發明,那就是馬車的發明和牛耕的出現。
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是商代的馬車,盡管當時馬車主要用於戰爭或者貴族乘用,但是車作為一種陸路的交通工具,畢竟登上了人類歷史的舞台。標志著生產工具的一次大的飛躍。也就是說,在我國生產工具就是馬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同時牛耕出現了,就是用牛來拉犁這種技術出現了。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牛耕的出現是春秋時期,但不管怎麼樣,作為青銅時代來說,就生產工具的發展來說,牛耕的出現,馬車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開始了牲畜動力使用,也應該說是人類的生產勞動,不僅僅藉助於勞動本身,而且開始了畜力的使用。
經過青銅時代以後,生產工具的發展進入了它第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鐵器時代,或者說叫古典機具時代。在我國,鐵器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比如說在河北藁城、北京都發現了三千三百年前後的鐵刃銅鉞,但不是人工冶鐵,根據考古發現,我國最早的人工冶鐵製品,出現在兩千九百年前後的西周晚期。兩千五百年前後,也就是春秋戰國之際,鐵器已經有了斧、錛、鑿各種刀具,社會歷史進入到鐵器時代。
一般認為春秋戰國之際是鐵器時代的開始,鐵器的使用是古代生產工具發展史上的最後一次大的飛躍。戰國時期,冶鐵業獲得迅速發展,鐵制生產工具在各個生產領域迅速普及開來,到戰國末年,初步完成了鐵制生產工具取代各種非金屬生產工具,以及青銅生產工具的歷史進程,是古代生產工具的發展時期。
考古發現的戰國鐵制生產工具我們現在看到的有砍伐工具,有斧、錛、鋸、鑿、刀等等,手工工具有削刀、錐、鉗、砧等,農具呢有犁、钁、鍤、鋤、耙、鐮、銍等。
到了秦漢時期,鐵制生產工具走向了全面成熟,鐵制生產工具的成熟,一方面是類型的多樣化。和器具形態的變革,譬如說從戰國時期開始,豎銎結構逐漸改變為橫銎結構,這是在生產工具結構方面一個很重大的變化。而且考古發現證明,在秦漢時期,鋸已經用於金屬的切割,因此我們可以說秦漢時期是我國以鐵制生產工具為代表的我國古代生產工具體系的形成時期。
說到我國古代生產工具體系的形成,除了剛才說的,鐵制生產工具的全面成熟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古典機具的發展和基本成熟。我們根據考古發現可以看到,在當時的古典機具,耕地的和播種用的以牛和馬為動力的犁發明了,耬車也發明了,提水和灌溉用的桔槔、轆轤也發明了,還有翻車,在糧食加工中,除了原來的杵、臼之外,這時候發明了石磨。(石磨的發明追溯到戰國時期,它的普及是漢代。)當時冶鐵中已經使用了皮囊這種鼓風的技術,紡織中也出現了立式的織機。
馬車自商代發明以後,在很長一個時期,它主要是用於戰爭和貴族乘用,而在結構上它主要是單轅。從戰國開始,馬車由單轅向著雙轅發展,而且出現了各種不同用途的結構上有不同特點的車輛,而車的動力呢,也由原來的馬發展到有牛車,還有駝車,這表明車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社會生產中開始廣泛使用了。漢代還發明了獨輪車,我們現在這種獨輪車在很多山區還在繼續使用。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到了漢代,船發展得已經比較完備。當時不僅已經有了槳,而且有了舵。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就是秦漢時期,隨著鐵制生產工具的全面成熟,古典機具也獲得了高度的發展。因此我們說從戰國秦漢時期及其以後不僅是生產工具的鐵器時代,而且是生產工具的古典機具時代。
秦漢以後,生產工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它這個時期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雖然在技術上在結構上也有某些改變。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它沒有大的變革。當然宋元時期,有一些不少的發明和改進。但是,秦漢時期形成的生產工具的基本體系沒有改變,秦漢時期所形成的很多生產工具都在繼續使用,甚至使用到今天。
總之,秦漢時期所形成的鐵制生產工具以及古典機具,一直延用到明清時期,甚至在我們現代生活中,在現代某些地區還在使用。

㈣ 魯班發明了哪些工具

春秋和戰國之交,社會變動使工匠獲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在此情況下專,魯班在機械、屬土木、手工工藝等方面有所發明。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㈤ 生產工具發明的三個階段及發明時間

我國古代的生產工具,大體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第一個發展階段是生產工具的石器時代,或者說是生產工具的非金屬時代。第二個大的發展階段,進入了青銅器時代。第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鐵器時代,或者說叫古典機具時代。

舊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一般認為這段時期在距今約250萬年-約1萬年前。
中石器時代在大約二萬年前,這就是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階段。
新石器時代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青銅時代處於銅石並用時代之後,早於鐵器時代之前,在世界范圍內的編年范圍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初年。

最先出現鐵器使用的是古埃及與蘇美,在公元前4000年已出現極少量的使用,但大多是在隕石中得到鐵,而非由鐵礦中提取。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小亞細亞,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越來越多地由隕石礦中提練鐵。北京平谷和劉家河商墓也出土了公元前14世紀時商朝的5件鐵刃銅鉞,中國古人將鐵稱為「天石」。

㈥ 最早的工具是哪種人在什麼地方發明的

史蒂芬孫在1814年發明了第一輛蒸汽機車「布拉策號」。卡爾.本茨在1885年發明...又佔用了很多地方,就令人...而斯蒂芬森繼續作為這個革命性運輸工具的發明者和...

㈦ 人類什麼時候開始發明工具的

人類的標志就是會使用工具。所以我覺得應該是有人類的時候,就有工具了

㈧ 古人發明的一種工具"耒耜"是哪個行業

「耒耜」,音抄lěi sì,是古代漢族的一種翻土農具。因此使用耒耜的人,按照現在的劃分,應屬於「農業。


1、農具

古代漢族民間耕地翻土的農具。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措之於參保介之御間。《禮記·月令》鄭玄註:「耒,耜之上曲也。」

2、總稱

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孟子·滕文公上》

敵既壓境,始起而奪其農民之耒耜,強易以未嘗聞之後膛槍礮,使執以御敵,不聚殲其兵而饋械於敵,夫將焉往?--清譚嗣同《仁學》三六

一說耒、耜為兩種農具。參閱徐中舒《耒耜考》。

3、耕種

國家丁口連四海,豈無農夫親耒耜。--唐韓愈《寄盧仝》詩

單氏世以耒耜書詩為業。--明宋濂《單氏先塋碑銘》

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梁。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梁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改進的耒有兩個尖頭或有省力曲柄。

耜類似耒,但尖頭成了扁頭(耜冠),類似今天的鍬、鏟。其材料從早期的木製發展出石質、骨質或陶質。

耒耜的發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後來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稱犁為耒或耒耜。


閱讀全文

與功具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