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需科技小發明製作方法
我在家裡,洗碗、拖地、抹桌子等只要我能做的事,我總是主動去做。我最害怕做的事是拖地,幾間房子拖下來手就磨出了血泡,櫃子、桌子等窄小地方不容易拖,還拖不幹凈。一次,我邊拖邊想,要是有一雙拖把鞋,穿在腳上拖地那該多好呀!於是,我設計了一個既輕便、又不彎腰的拖地工具—— 鞋拖。
製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贊同4| 評論 2011-1-19 11:00 熱心網友
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贊同5| 評論 2011-1-19 12:06 熱心網友
把一個小箱子的一面捅幾個小孔,用針捅,再把一個香包放箱子里,封好,沒有香包沒關系,放一小塊塊肥皂。一個散發著香味的箱子做好了! 贊同5| 評論 2011-1-21 12:08 Tina1198985653 | 一級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說發明製作。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灑水瓶.拿一個罐子,在尾部戳幾個洞就行了.
拿一個空雞蛋殼 外面塗上蠟(要薄薄的)
用尖的東西在上面作畫 (要刻透蠟)
放進醋里幾個小時 拿出來 弄掉蠟
刻過的地方的顏色被醋酸深了
就成了一件小製作了!
現在流行的晾衣架,一般都沒有防風功能,使用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剛剛洗好的一件衣服,掛到繩子上晾曬,風一吹,落到地上,還要重新洗。我發明的自鎖式防風衣鉤能為大家解除煩惱。上圖是自鎖式防風衣架的原理圖: 在上圖,(1)是鎖套,(2)是鎖柱,它通過轉軸(3)與曲柄(4)組成一個杠桿,該杠桿在配重(5)的作用下,以(3)為支點轉動。晾曬衣服時,只需用手或掛鉤向上托起曲柄(4),在重力作用下,鎖套(1)和鎖柱(2)自動分離,使用者可順利將衣鉤掛到繩上,然後松開曲柄,在配重(5)的作用下,鎖柱(2)自動與鎖套(1)結合在一起,完成自鎖過程,與掛鉤(6)形成一個鎖,任憑風怎麼吹,也不會自動落下。取衣架的過程也很簡單:只需用手或掛物鉤將曲柄(4)向上托起,鎖會自動打開,使用者會很方便地取下衣架。 自鎖式防風衣架不但可以用手掛到繩子上晾曬衣服,如果要將衣服掛到較高處晾曬,使用者也不需爬高,只需用掛物鉤托住曲柄,就能輕松掛上或取下衣物。同時,該衣架還具有製作簡單,可靠性好,成本低廉等特點。我的這個小發明已經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這個紙箱的面蓋平時是掩蓋著的,這樣可以防止污物、灰塵的進入。當你要取用箱里的紙時,只要掀開箱蓋,隨著箱蓋的掀起,箱內的紙就會自動托起,取用非常方便。用完後,一蓋蓋,就又恢復原位。這個自動紙箱最適用於廁所盛便紙。 紙箱的大小,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中教育星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提供 參考資料:網路
贊同4| 評論 2011-1-26 11:54 7886819 | 二級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說發明製作。
一個小風扇,只需要一個小馬達,兩節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套在小馬達的轉子軸上即可!
灑水瓶.拿一個罐子,在尾部戳幾個洞就行了.
拿一個空雞蛋殼 外面塗上蠟(要薄薄的)
用尖的東西在上面作畫 (要刻透蠟)
放進醋里幾個小時 拿出來 弄掉蠟
刻過的地方的顏色被醋酸深了
就成了一件小製作了!
2. 怎樣製作小發明
1、水管蹺蹺板
1.材料 粗細均勻、直徑3厘米、長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細與塑料管相當,長度5厘米的軟木棍一根;軟木塞兩個;薄鐵片兩塊;縫衣針一根。 2.製作工具 小鋼鋸、剪刀、錐子、刀子各一把。 3.製作步驟 ①把塑料管從中間截開,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並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鑽一個小孔。然後用5厘米長的軟木棍把兩段管連起來,用縫衣針從軟木棍中部穿過。 ②用薄鐵片剪成兩個支架和兩個小人,將小人固定在塑料管兩邊, ③向管內注滿水並用軟木塞塞住,將縫衣針放在支架上,調節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時水從管下面小孔有節奏地流出。 這時候,只要按下蹺蹺板的一端,蹺蹺板就會自動地翹起落下,兩邊的水輪流地滴出來,直到水全部滴完為止。注意,請把它放在一個盆里,以免水弄濕桌子。想一想它為什麼會自動地翹起落下。
2、爬樓梯車
搬運重物上樓十分吃力,我看到小狗上樓梯的動作,受到啟發,設計了 可以運重物上樓梯的小車。
運重物上樓時,先把小車前輪推近樓梯,壓下扶手,前輪懸空,被橡筋
拉起,再推小車,使前輪搭在上面的樓梯上;再提起扶手,後輪懸空,後輪 被橡筋拉起,稍向前推,使後輪搭在上一級樓梯上??這樣一級一級地爬, 小車就爬上樓去了。
3、自動抽水的塞
養金魚的同學也許有體會,在利用虹吸管的原理給魚缸換水的時候,為 了趕走管里的空氣,不是先往換水管注滿水,就是用嘴含住換水管的一端吸。 這樣既不衛生又不方便。
找一隻與換水管(一般都是橡皮管)內徑差不多大小的膠塞子。穿過膠 塞中心繫一根結實的線,線的另一端系一個小重物。
換水前,把繫上線的小重物,從換水管的一端放進去,另一端取出來。 這樣,線從換水管中穿過,膠塞子塞住換水管的一端。換水的時候,把帶有 膠塞子的一端放入水底。用手拉小重物,將膠塞子從換水管中拉出來,同時 也就把管里的空氣趕跑了,水也就順著管子不斷地流了出來。家裡用水缸盛 水的,也可以用這種辦法把缸底的沉澱物抽出來。
4、巧畫角平分線
在透明三角板上的空白處畫一個直徑 1cm 左右的圓,用燒熱的鐵絲在圓 心處穿一個孔,孔的大小要能插進鉛筆尖。
使用時,將三角板上的圓與角的兩邊相切,在圓心處點上一點。角的頂
點和這個點的連線,就是角平分線。
5、旋轉電鈴
用一隻玩具電機,一個車鈴蓋和一根兩頭焊上小錘的彈簧,就可以組裝 一套圖示的新式電鈴。只要一接通電源,電鈴就會清脆地響起來。
6、簡單顯微鏡
這個顯微鏡非常簡單,用兩個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把塑料薄膜放在火 柴盒上,使薄膜距離桌面 15 毫米。
往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直徑大約 5 毫米。 在薄膜下面的桌上鋪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一個極小的箭頭,作為觀察的
標准。透過這個水滴,應該看到一個和原來方向相反放大了的箭頭。這時, 距離最適當。
在白紙上放著要觀察的東西,再用放大鏡觀察水滴,剛開始,你可能什 么也看不清,慢慢改變放大鏡的高度,就能看到觀察物。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3. 上樓搬運神器搬什麼東西都可以嗎
所謂神器肯定有厲害之處,搬常人搬不了的東西唄,一般是搬那些比較重量級的東西,像洗衣機,冰箱,水泥,沙子,桶裝水,氣罐瓶,辦公設備等等。
4. 小發明 小製作
50、簡易書架
回家做作業常常要抄書。抄書的時候,書平放在桌子上,看起來很費勁。我做了一隻簡易書架,讓書斜著放,看起來很方便。找一根鐵絲,照書的大小,按圖彎個架子,架腳與架身之間成銳角,銳
角大小自己根據需要決定。使用的時候,插上書本就行。拉不掉的抽屜當你急著拉抽屜的時候,稍不小心,會把抽屜從桌子里拉了出來,打翻在地上。我想了一下,在抽屜的後面及桌子里頭各釘了一根小釘子,拴上一根比抽屜短的細繩(如圖)。這樣抽屜拉到一定位置,受到細繩的牽制,再也不會掉到地上去了。
51、椅子下的抽屜
"我的書包哪裡去了 "書包剛才還掛在牆上,家裡的人都回來以後,牆上掛滿了衣服,書包不知埋沒在哪兒了。我家人多屋子小,很難找到我們小孩擱東西的地方。我在屋裡找地方,終於發現椅子底下是空的,在椅子腳的橫檔上,我釘了一塊三合板,就在那兒擱書包,再也沒有人與我爭地盤了。
52、拉鏈的改進
普通拉鏈有一個缺點:拉動的時候,鎖扣的入口處常把衣服邊夾住,不僅拉動困難,還容易損壞衣服和拉鏈。經過多次的實驗和研究,我找到了一種改進方法。在鎖扣入口處的上下兩邊,各焊上一片橢圓形的金屬片(即圖中的上下推片)。拉動鎖扣的時候,金屬片先把兩邊的衣服邊推開,讓鎖扣順利通過,再也夾不住衣服了。
53、穿針器
媽媽做衣服,常常為穿針耽誤了時間,特別是用小號針的時候,針細孔也小,穿針更困難。縫紉機上的針孔又不正對著眼睛,穿針也不方便。我想用鉤花邊的辦法引線,可惜鉤針太粗,伸不進針孔里。我想,要是有一個細小的鉤針該有多好。一天,我發現自行車飛輪里的細鋼絲又細又硬,就用油石把它的一頭磨尖,用小鑷子夾出一個小鉤針。為了拿著方便,把細鋼絲繞一個環,另一端留個引導桿就行了。
穿針的辦法請看圖。
54、頭發絲穿針器
做針線活最頭痛的是穿針。我自製了一隻穿針器,大家可以試試。
找一張硬紙板,剪成左上圖形狀。在紙板左上方用針尖扎一個很小的小孔。取一根頭發絲,雙折以後,將雙頭從孔里穿過去,在背面打上死結。將圓頭並緊留在紙板正面。穿針的時候,左手握紙板,拇指壓住並緊的頭發絲。右手把針按在紙板上,使針孔對准頭發絲,慢慢地向左推。由於頭發絲比較硬,可以很容易地穿過針孔。再將線穿進頭發絲,把針向右移動,使頭發絲脫出,線就穿進了針孔。用細銅絲代替頭發絲,照上法做一個穿針器也行。
55、雙尖綉花針
一般綉花針,針孔都在針的一頭。穿上線以後,針總要反復翻轉(使針尖朝向布面),這樣在布上穿梭,才能縫成功。這樣綉花相當麻煩。
我受到織魚網的梭子的啟發,發明出一種來回都能綉花的雙尖綉花針。雙尖綉花針的針孔在針的中間,兩頭是針尖。綉花時,針不必在布上來回翻轉。把線穿在孔中,只要在布上用兩頭針尖來回穿就行,十分方便。
56、防風的火柴盒
在風里劃火柴很不容易劃著。我設計了一種能防風的火柴盒。
我把火柴盒上劃火柴的磷麵皮剝下來,粘在火柴盒內盒的兩端面外側兩面(如圖)。使用的時候,把內盒推出一小半,取火柴在縮進外盒的內盒側面的磷皮上劃火柴。因為有外盒擋風,火柴不容易滅。建議火柴廠生產這樣的火柴。
57、防風火柴盒套
刮風的時候,在野外劃火柴很難劃著。只要做一個鐵皮火柴盒套,就能夠把火柴劃著。找一張白鐵片,按圖中的尺寸,量出長,寬,高來。劃好線以後,沿實線剪開,再接虛線折90°。在火柴盒面上,正對插扣的地方,各劃一道縫,把插扣插入縫中,彎折過來,鐵皮盒就做好了。使用的時候,把火柴盒放進鐵皮盒套,但是要留出較大的空隙。一隻手拿住鐵皮盒套,一隻手拿火柴梗在火柴盒的磷面劃一下,劃著了火,由於有鐵皮盒套保護,就不容易被風吹滅。
58、充氣雨衣
雨衣穿在身上,底邊總要往腿上貼,雨水順著雨衣淋濕褲腿和鞋襪。大概因為這個,人們喜歡用雨傘而不愛穿雨衣。可是打著傘,搬運或攜帶東西又不方便。
我想了個主意:在雨衣的底邊裝一個可以充氣的塑料管,穿的時候吹足氣,雨衣下半截就像雨傘一樣撐開了。雨衣不會貼在腿上,褲腿也不會淋濕了。不用的時候把氣放掉,可以折疊存放。
59、帶扣的衣架
曬衣服時,衣架很容易被風吹掉。怎麼辦呢 做一個帶扣的衣架就行了。在衣架的掛鉤上彎一個小圈,掛鉤底部安一根橡皮筋,橡皮筋一頭綁一個小鐵圈。把衣架掛在繩上後,把兩個小圈套在一起,衣架就不會掉了。
60、自動收衣
家裡沒有人,衣服在外面的繩子上晾著,要是下雨怎麼辦 我用鐵絲彎成一個有點像彈弓那樣的直角彎鉤,彎鉤的一端是平的,另一端將兩根鐵絲各繞成一個小環。平端插在釘在樹幹上的鐵絲環里。另一端的兩個小環,一環拴著橡筋,掛在樹枝上;另一環拴著紙繩,牽在樹干偏下的鐵釘上。曬衣繩的一端拴在窗前雨搭下面的釘子上,另一端拴在鐵絲彎鉤有環的那一端。調整紙繩和橡筋的拉力,使橡筋拉緊,曬衣繩平衡。下雨時,紙繩濕斷,橡筋將曬衣繩向上拉起,曬衣繩上的衣架就會帶著衣服向低的一端滑去,滑到雨搭的下面。紙繩的上面可以裝一個漏斗。
61、防雨晾衣架
在離牆四五米遠的地方,立一根竹竿。用一段細鐵絲,一頭拴在竹竿頂端,一頭拴在牆上。竹竿頂端系一個滑輪或線軲轆。找兩根細繩子,一根繩子的一端系在竹竿頂部,一端系個小鐵鉤,繞過滑輪;另一根繩子的一端纏根猴皮筋,系在牆上,一端系個小鐵鉤,中間打幾個圈扣。防雨晾衣架做好了。晴天,人在家裡的時候,將兩個鐵絲鉤掛上,衣架套過繩圈,掛在鐵絲上就可以晾衣服了。有時候人要外出,怕下雨淋濕衣服。在兩鐵絲鉤之間加一段紙帶(衛生棉紙擰幾下就行)。只要一下雨,紙淋雨斷開(或風大掙斷紙帶),衣服就會沿著鐵絲滑到屋檐下面去。為了防止衣服弄臟,在衣服滑下去靠牆的地方,
糊一張紙,或者放一塊木板就更好了。
62、清潔氣筒
氣筒活塞桿上有潤滑油,不但容易粘上塵土,還容易弄臟衣服。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活塞桿上套一根折疊式防油軟管。管的兩端分別裝在手柄和氣筒上端。壓下手柄軟管可以折疊縮短,提起手柄軟管可隨著展開伸長。這樣就可以把活塞桿封閉在軟管里了。
63、自行車刮泥板
在泥濘的路上騎自行車,輪胎粘起的泥巴會粘在車輪和擋泥板中間,騎行困難。為了隨時把輪胎粘帶的泥巴刮掉,我設計了刮泥板。
刮泥板是用鐵皮製成的(如圖),分刮泥板和插板兩部分,中間用兩根
鉛絲連接。使用時,把插板插入擋泥板下端,稍稍彎一下連接鉛絲,使刮泥板盡量挨近輪胎,就可以隨時把泥巴鏟刮下來。不用時,拔下來就行了。
64、有兩個光照區的車燈
我晚上騎車回家,買了個車燈。這個車燈里有一個普通燈珠,照不遠,光照面積也小。我發現不經反射鏡反射而直接從燈前射出的光線由於擴散面大,起不了照路的作用,都浪費了。為了利用這部分光線,我找了一個透鏡偏在一邊的聚光燈珠安在車燈里,這樣充分利用了燈泡發出的光,在車前形成兩個光區,一個遠,一個近,很適合晚上騎車用。
65、刷棚不滴漿的毛刷
粉刷天花板及房屋頂棚時,毛刷往往要往下流漿,弄得人身上和滿地都是。我設計了一種毛刷,外面套了一個塑料套,刷頂棚時,漿掉下來,落在套里,這樣就不會往外滴了。套里的漿裝滿了,倒回漿桶中,還可以使用,這樣可以一舉兩得。塑料套可以用廢塑料瓶製作,將瓶底剪掉,瓶口套入刷柄,用鐵絲扎住即可。
66、引水線
下雨的時候,屋檐水不僅妨礙我們出入,還會把屋門濺濕。把水引開有多好啊!我找了十來根細繩,一端拴上小石頭,放在瓦槽里,鉤住瓦檐,垂下來的繩頭拉向兩邊,屋檐水就引開了。
67、豆芽床
家庭里生豆芽,要經常淋水,水多了要爛,水少了會老,實在麻煩。我經過反復實驗,製成了自動吸水的豆芽床,能向豆芽供應合適的水分。在普通的豆芽床底鋪一層脫脂棉,棉花上鋪一層布,布上撒綠豆。脫脂棉下壓一些布條,使布條通過床底的小孔,下垂到盛水的桶中。由於毛細管作用,水沿著布條升到棉花里,把綠豆浸濕,豆芽就會很快長起來。
68、拾蛋器
我家是養鴨專業戶,爺爺每天要在水塘邊拾幾百隻鴨蛋。蹲下去,站起來……把爺爺累得腰酸腿疼。為了減輕爺爺的勞動量,我經過好多次試驗,設計了拾蛋器,爺爺不用貓腰,就可以把蛋拾起來,裝入籮筐里。找一節長25厘米左右,直徑比鴨蛋直徑略大的竹筒,一端被竹節封死,另一端鋸成斜口。沿著竹筒圓端面,把下部的1/4鋸掉。再把一個木柄裝在竹筒側面。製作即完成了。使用的時候,把竹筒平放在地面,斜口向著鴨蛋,把蛋撮入筒內。一次可撮起五隻蛋,裝入筐內。
69、自動喂雞器
在幫媽媽喂小雞的過程中,我發現給雞添飼料也是一門學問:添多了,吃不完,雞會上去亂踩亂刨,浪費飼料;添少了,雞會挨餓。要是有自動添食的食槽就好了,吃多少自動添多少,吃飽了就不添了。
根據這種設想,我設計了自動喂雞器(如圖):飼料放在上面長方形的
料箱里,料箱的底和食槽由一塊鐵皮彎成,料箱的底和前側板間有一條剛能漏下糧食的縫隙。雞啄食的時候,食槽振動,飼料就從縫隙不斷落下,補充食槽里的飼料。停止啄食,飼料也不往下漏了。
70、自動喂水器
這種喂水器構造簡單,家禽,家畜喝水很方便。像右圖那樣,在水槽邊上釘一根立柱,立柱上釘兩個鉛絲彎成的瓶夾子。先往水槽里倒些水,再將瓶裝滿水,用手指堵住瓶口,把瓶子倒過來放在夾子上,讓瓶口正好挨著槽里的水面。松開手指,瓶里的水並不會流出來,這
是大氣壓在起作用。小雞去喝水,槽里水面下降到脫離瓶口的時候,空氣就會由瓶口進入水瓶,水就會流到槽里一些。當槽里的水面和瓶口齊平的時候,水又不流了。這就是一個能自動添水的喂水器。如果要給家畜喝水,可以像左圖那樣,制一個大的喂水器。但是要注意
的是,牆後的水桶蓋必須蓋嚴,不能有漏氣的地方。
71、自動虹吸管
給魚缸換水最方便的辦法是用虹吸管把舊水吸出,再注入新水。以前,往虹吸管里注水要用口吸,或在虹吸管內加上活塞,這兩種方法都不方便。於是,我設計了自動虹吸管。自動虹吸管如圖所示。在一段乳膠管(或塑料管)的下端,裝一個用塑料葯瓶改制的篩罩,管的上端裝上一個皮球改制的氣囊。皮球上有兩個孔,一孔內裝自行車內胎上的氣門管,再把乳膠管套在氣門管上;另一孔作出水孔。
使用時,先把出水孔用手指堵住,把皮球捏癟,把篩罩那端浸入水中,
慢慢放鬆皮球,等水吸滿乳膠管時,把出水孔一端下垂,水就自動流出來了。
71、磁性拌草棍
過去,生產隊有一頭牛病死了,從胃裡取出不少鐵東西。實行責任制後,
我家餵了一頭牛。每次喂牛,爸爸都要精篩細挑,把草料里的鐵釘,鐵絲,
鐵屑挑出來。
誤吃鐵東西有這么大危害,怎樣才能把它們很快撿干凈呢 我在拌草棍
的下端裝上一塊舌簧喇叭上的磁鐵,一邊拌草一邊就把草料中的鐵東西都吸
住了。我給它取名叫磁性拌草棍。
72、讓貓狗怕小雞
我們隊里有幾戶人家養了貓和狗。它們一看見小雞就抓來吃。1981年有一戶買了300多隻小雞,不到20天,全都被狗和貓吃掉了。我家也有小雞,還養了貓和狗。貓和狗不吃小雞,還有點怕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最初,媽媽買了小雞,也不敢放在地上,而是裝在籃子里,吊在高處的鉤子上。我上學的時候,看到一群蜜蜂,就想:人比蜜蜂大,卻怕蜜蜂,就是因為怕挨蟄。我們不會想個法子來嚇一下狗和貓,讓它們怕小雞嗎!我右手抓起一隻小雞,讓雞頭從虎口伸出來,拇指和食指捏著一根針,針尖比雞的嘴長一點點。然後把貓狗抓來,用藏在雞頭下的針去扎貓和狗的嘴和鼻子,紮上十幾次,連續扎了三四天。哈!真有效!貓和狗看到小雞就怕,不但不敢撲小雞,還給小雞讓路。貓和狗在吃食的時候,小雞去搶著吃,貓和狗一見小雞來到碗前,就躲開了。
73、翻板捉鼠缸
經過多次試驗,我設計了一個捉拿老鼠的好方法。找一個深一點的水缸(水桶也可以)。用三合板或其他薄板,鋸成直徑比水缸內徑小5毫米左右的圓片,圓片中線固定一根比水缸外徑長一些的細棒,做為翻板。翻板的材料越輕越好。翻板做好後,將細棒兩端頭搭在缸口,翻板的一邊也搭在缸口,使板面與缸口平行。使翻板能在缸口翻動自如。使用的時候,水缸里放少許水;翻板不搭在缸口上的那邊固定少許老鼠愛吃的食物。只要貪食的老鼠踏上翻板,必定逃脫不了淹死的命運。
74、沉砂器
我們學校用水泵抽水,可是抽了一會兒就不上水了,我們科技小組把水泵拆開一看,原來井水帶上來的砂子積在水泵里,把葉輪卡住不動了。為了防止砂子流入水泵,我們在葉輪前裝一層紗罩。不料,抽了一會兒水以後,又不上水了,原來是砂子把紗罩前邊的管道堵死了。最後,我們在紗罩前邊裝上一根垂直向下的管子,管子下端用蓋子密封,製成了這個沉砂器。隨水抽上來的砂子被紗罩擋住後,自動進入下邊的管子里。這樣,水泵終於正常工作了。
75、提水車
你們能提起一大桶水嗎?我能!找六根結實的木棍和兩只軸輪(其他輪子也可以),按圖裝輛提水車。在車的頭部掛一隻鐵鉤。提水的時候,把水桶吊在鉤子上,用手推著車子走就行。這種車還可以用來運煤或其他的東西,並不費力。提水車利用了杠桿原理。
76、水位報警器
爸爸在苗圃地照管抽水機。抽水機房在坡下,水池在高坡上,離得遠遠的。在機房根本看不見水池裡的水滿了沒有,所以常常要跑到水池邊去查看。為了免得來回跑動,我幫爸爸設計了一個水位報答器。
如圖,把帶有觸片的方木固定在水池邊上,帶有電鈴,電源,電閘的木板固定在機房裡。抽水的時候,合上閘刀,水抽到一定的水位,鐵絲上的觸片隨著浮子的浮力上升,與固定的觸片相接,電路接通,機房裡的電鈴一響,就知道水池裡的水滿了。不抽水的時候,把閘刀拉開。
77、稻田灌水水位控制器
為了奪取水稻豐收,管水員常常要根據水田情況給稻田灌水。我們根據浮力和杠桿原理,設計了這個水位自動控制裝置。把它裝在稻畦閘口的位置上,只要打開閘門,根據需要的水位調好浮筒,就可以放心地放水了。等到水位達到要求,它會自動關閉閘門,停止灌水。
裝置如圖所示,閘門用牽繩拉開,再把制動桿提起來別住活栓,就可以灌水了。如水位達到預定高度,將浮筒托起,杠桿將制動桿向下壓,釋放活栓,閘門就被橡筋拉下來,關住進水口。
78、不沉的水桶
在我農村老家的門口有眼井。打水的時候,常常有人把水桶掉到井裡去,費好大的勁才能撈上來。我想啊,想啊,有了!可以做一隻雙層底的水桶。雙層底之間有個空間,使它不進水。這樣的桶掉在井裡,就能浮在水面上,撈起來很方便。雙層底空間的大小,應該使水桶盛水重量大於鐵桶本身的重量。
79、帶閥門的提水桶
打井水的時候,要擺動井繩使桶倒過來。有時候擺動半天桶也不倒,真急人。我想了一個辦法,在提水桶的桶底開一個比雞蛋大些的洞,洞口蓋一塊較厚的膠皮,膠皮一邊用釘子固定。這樣,提水桶放到井裡,水從洞口涌進桶。桶里水滿了,向上一提,水的壓力把膠皮壓了下去,蓋住洞口,就好比在桶底裝了閥門一樣。這種水桶專門作提水用,省時又省力。
80、磁鐵找桶
水桶掉在深井裡,很難打撈。如果水桶是鐵的,可以用繩子拴一塊磁鐵放下井去,轉上幾圈,就可以碰到鐵桶,然後吸在桶上。根據磁鐵指示的位置,再把撈鉤放下去,就可以大大縮小搜尋的范圍,很容易就把桶撈上來了。
81、保險轆轤
用轆轤搖水,萬一脫手,轆轤把很容易打傷手臂。我給轆轤裝上了圖示的防倒轉齒牙,就不會倒轉了。放水斗時,只要把
絆牙搬上去就可以了。
82、風車繞線
我媽媽在家裡做手工,常常要繞線。把一大軸"寶塔線"繞到木軸上,真不容易啊。我看到把房間里的前後門都打開,穿堂風很大,又看到《中國少年報》介紹了一個風力小製作,於是,我就做了一個利用穿堂風的繞線機。做法請大家看圖。
83、塑料粘合器
塑料袋或塑料薄膜用品壞了,可以自己動手修補一下。我根據塑料受熱熔化,加壓粘合的道理,設計成一個簡單的粘合烙鐵。使用效果較好。拿一個銅幣(或小圓鐵片),在圓心鑽一小孔。找一段金屬管(長度自定),一端按銅幣半徑為深度開一條槽,槽端鑽一對小孔。把銅幣放進槽內,圓心孔對准小孔,用鐵絲作軸,穿過小孔,把銅幣固定在金屬管槽端。注意銅幣必須能在槽內滾動自如。在金屬管的另一端套一段塑料管或竹管,作為手柄。粘補的時候,先把要修補的塑料薄膜放在桌上,上面墊一張玻璃紙,把粘合器加熱到攝氏一網路左右,用適當的壓力從玻璃紙上滾過。溫度高,滾動速度要快,壓力可以小一些;溫度低,滾動速度要慢,壓力大一點。
84、聚光屏
家裡燈光暗,晚上看書做作業容易把眼睛看壞。我設計了一種聚光屏,可以增加看書地方的亮度。取三塊大小適量的薄木板(硬紙板也行),用鉸鏈連起來。一面貼上包香煙的錫紙。晚上看書的時候,拉開來立在桌子上。光線經過錫紙反射,就能較集中地聚集在放書的地方。用三面鏡子像上面那樣圍起來,也能起到聚光作用。
85、雙用拐杖
我的一條腿有毛病,走路要藉助拐杖。可是等車,排隊站立的時候很累。我想,別的殘廢人恐怕也有這種苦衷。怎麼辦呢 要是能隨身帶上折疊椅又不加重我們的負擔就好了。於是,我在自己的拐杖上琢磨開了。經過反復考慮,畫圖,實驗,終於設計出輕巧實用的雙用拐杖(如圖)。在拐杖的中間加上一塊坐板,上邊用合頁與拐杖的雙柱連接,下邊用合頁與拐杖的單柱連接。疊起來是一支單拐,架起來又是一把折疊椅。
86、三腿多用梯
這架梯子只有三條腿,卻有雙梯,單梯和手推車等多種用途。
三腿分立,掛上下面的挺鉤,就與四腿梯一樣,成為雙梯。將第三條腿沿中間的合頁翻上去,插上插銷固定,就可以把兩節梯子接起來,成了二腿單梯。將中間合頁的軸抽掉,把第三條腿拆下來,剩下的二腿梯又成為一輛小手推車。這樣設計用料省,用途多,比較充分地發揮了一件工具的潛力。
87、簡易顯微鏡
我設計了一台簡易顯微鏡,用的全部是廢品。找一支空牙膏殼,剪下頸部以上的那一部分,洗干凈。剪一小片透明膠紙貼在牙膏殼管口上,它就是載物台。找一隻錐子在牙膏殼蓋頂正中鑽一個小孔。將一隻廢小電珠輕輕敲碎,取出頭部的聚光玻璃球,把它嵌到小孔里,就成了目鏡。把需要觀察的標本(例如蜘蛛腳)放在載物台上,蓋上牙膏殼,旋動蓋子(就是調整焦距),直到可以清楚地看見物像為止。
88、手電筒顯微鏡
用硬紙板或卡片剪一個與手電筒玻璃一樣大小的圓片,中心鑲一個聚光電珠中的玻璃球作鏡頭。像圖示那樣,把被觀察物放在手電筒玻璃片中心,再把一個小彈簧放在玻璃片上,上面放帶鏡頭的圓紙片,再一起裝在手電筒頭上,顯微鏡就做好了。擰動手電筒頭的螺絲圈,就可以調整鏡頭與物體的距離。手電筒燈光可以作照明用。
89、兩用墊板
做功課的時候,常常找不到尺。我想了一個辦法,向同學借一把尺來,按照尺上的刻度畫在墊板上,標上數字。哈!我有了一塊兩用墊板了。同學們,請你們試試看吧!
90、兩用橡皮擦
做作業的時候,寫錯了字,做錯了題,都得用橡皮擦。擦完之後,總會留下一些橡皮渣和紙毛,只得放下筆,用手把它們拍去,挺煩人的。"要是有把刷子多好。"對!自己可以動手做塊兩用橡皮。把廢毛筆頭拆下來,洗干凈,粘到橡皮的一端。一端擦字,一端掃橡皮渣,紙毛,多好呀。
91、紙 夾
老師經常印發一些講義和復習資料,零零散散的,不但容易丟失,撕破,而且搞得書包里亂糟糟的。後來,我做了兩種紙夾。一種是削兩片薄薄的木片或竹片,中間開槽並鑽兩個孔。把紙夾在木(竹)片之間,對齊木片上的孔在紙上也鑽好孔,從孔里繫上橡筋或細繩就行(右圖)。另一種是用鐵絲彎個架子,兩頭用鐵皮加固,裝上橡筋和按扣。使用的時候,中間夾紙,套上按扣,就成了挺好的講義夾(左圖)。
92、"書 夾"
買來一本新書,平攤在桌上看,看著看著,書就自動合上了。我用墨水瓶去壓著攤開的書頁,不一會兒,墨水瓶又滑了下來。我找來四五根橡皮筋,結成一長條,大約是書高的一倍半,再用鐵絲彎
個小鉤子,用它來套住攤開的書頁。攤開的書,再不會自動合上了。書合上以後,我也知道已經看到了第幾頁。
93、黑板上掛圖好辦法
上課的時候,看見有的老師掛圖十分困難,也非常費勁。我就在黑板上做了一個簡單的掛圖器。找兩個線軸,一個固定在黑板的右上角,一個固定在黑板上方。在黑板的右側,一高一低分別釘上兩個釘子(位置自定),下邊一個釘子為第一掛點,上邊一個釘子為第二掛點。
取2米左右長的細繩(或結實的線)一根,一端拴一個小鐵鉤,一端拴
一條長約18厘米,寬約5厘米,厚約0。5厘米的木條,線要拴在木條的中間。木條的兩邊等距離地各固定一把夾子。用的時候,把細繩繞過兩個線軸。鐵鉤先掛在第二掛點,使帶有夾子的木條降下來,把要掛的圖夾好。然後,把鐵鉤掛在第一掛點。同學們就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掛起的圖了。
94、黑板上的線尺
我是學校黑板報的抄寫員,每次出黑板報,最頭痛的事要算畫線打格子。我琢磨出一種簡便畫線法。在黑板四個角的牆上釘四枚小釘子,拿細鐵絲(或粗一點的線)繞鐵釘圍成長方形,用幾根白線把鐵絲上下,左右連結起來(如圖)。橫著抄寫的時候,把左右兩邊鐵絲上的連線上下移動;豎著抄寫的時候,把上下兩邊鐵絲上的連線左右移動。如果在黑板四周邊沿(或鐵絲上),對稱地淡淡地標上長度(不要影響美觀),就更好了。抄好黑板報以後,把線分別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移到盡頭,以備下次再用。
95、簡易打格尺
小學生寫字離不開打格。可是打格很麻煩,又往往打不勻,要是打方格,就更費事了。我設計的簡易打格尺如圖所示。一次擺好尺子,能畫許多線,又快又勻。還能打方格,長方格,田字格,用起來很方便。字母格排筆我看到姐姐做英語練習的時候,要自己打字母格。她用尺子比著,劃四條橫線才能組成一行字母格。我給姐姐想了一個辦法:找了四支圓珠筆芯,每一支用膠布纏一圈,把它們排齊,用一塊很平的竹片或鐵片襯在里邊,裹上三四層膠布,做成一個方便的排筆,用排筆打字母格,又快又准。使用時,變換拿排筆的角度,還可以調整格子的寬度。把筆的距離加寬還可以打橫格,方格;用五支筆芯的排筆還可以畫五線譜格。
5. 給幾個科學小發明的步驟,最好有圖片 急急急急急急急!!!!!!!! 不要以前有的。
1、水管蹺蹺板
1.材料 粗細均勻、直徑3厘米、長度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細與塑料管相當,長度5厘米的軟木棍一根;軟木塞兩個;薄鐵片兩塊;縫衣針一根。 2.製作工具 小鋼鋸、剪刀、錐子、刀子各一把。 3.製作步驟 ①把塑料管從中間截開,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並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鑽一個小孔。然後用5厘米長的軟木棍把兩段管連起來,用縫衣針從軟木棍中部穿過。 ②用薄鐵片剪成兩個支架和兩個小人,將小人固定在塑料管兩邊, ③向管內注滿水並用軟木塞塞住,將縫衣針放在支架上,調節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時水從管下面小孔有節奏地流出。 這時候,只要按下蹺蹺板的一端,蹺蹺板就會自動地翹起落下,兩邊的水輪流地滴出來,直到水全部滴完為止。注意,請把它放在一個盆里,以免水弄濕桌子。想一想它為什麼會自動地翹起落下。
2、爬樓梯車
搬運重物上樓十分吃力,我看到小狗上樓梯的動作,受到啟發,設計了 可以運重物上樓梯的小車。
運重物上樓時,先把小車前輪推近樓梯,壓下扶手,前輪懸空,被橡筋
拉起,再推小車,使前輪搭在上面的樓梯上;再提起扶手,後輪懸空,後輪 被橡筋拉起,稍向前推,使後輪搭在上一級樓梯上??這樣一級一級地爬, 小車就爬上樓去了。
3、自動抽水的塞
養金魚的同學也許有體會,在利用虹吸管的原理給魚缸換水的時候,為 了趕走管里的空氣,不是先往換水管注滿水,就是用嘴含住換水管的一端吸。 這樣既不衛生又不方便。
找一隻與換水管(一般都是橡皮管)內徑差不多大小的膠塞子。穿過膠 塞中心繫一根結實的線,線的另一端系一個小重物。
換水前,把繫上線的小重物,從換水管的一端放進去,另一端取出來。 這樣,線從換水管中穿過,膠塞子塞住換水管的一端。換水的時候,把帶有 膠塞子的一端放入水底。用手拉小重物,將膠塞子從換水管中拉出來,同時 也就把管里的空氣趕跑了,水也就順著管子不斷地流了出來。家裡用水缸盛 水的,也可以用這種辦法把缸底的沉澱物抽出來。
4、巧畫角平分線
在透明三角板上的空白處畫一個直徑 1cm 左右的圓,用燒熱的鐵絲在圓 心處穿一個孔,孔的大小要能插進鉛筆尖。
使用時,將三角板上的圓與角的兩邊相切,在圓心處點上一點。角的頂
點和這個點的連線,就是角平分線。
5、旋轉電鈴
用一隻玩具電機,一個車鈴蓋和一根兩頭焊上小錘的彈簧,就可以組裝 一套圖示的新式電鈴。只要一接通電源,電鈴就會清脆地響起來。
6、簡單顯微鏡
這個顯微鏡非常簡單,用兩個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把塑料薄膜放在火 柴盒上,使薄膜距離桌面 15 毫米。
往塑料薄膜上滴一滴小水珠,直徑大約 5 毫米。 在薄膜下面的桌上鋪一張白紙,在紙上畫一個極小的箭頭,作為觀察的
標准。透過這個水滴,應該看到一個和原來方向相反放大了的箭頭。這時, 距離最適當。
在白紙上放著要觀察的東西,再用放大鏡觀察水滴,剛開始,你可能什 么也看不清,慢慢改變放大鏡的高度,就能看到觀察物。
1、自製羽毛球
准備材料:空飲料瓶一隻,泡沫水果網套兩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彈子一隻。
製作過程:
1.取250毫升空飲料瓶一隻,將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將剪下的部分均分為8份,用剪刀剪至瓶頸處,然後,將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狀;
3.將泡沫水果網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處;
4.將另一隻泡沫水果網套裹住一粒玻璃彈子,塞進瓶口,塞緊並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隻乒乓球,將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邊剪成須狀,蓋住瓶口後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飾後,一隻自製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麼樣?
2、自製香皂紙
製作材料和工具:
吸濕性較好的白紙,小塊香皂,一支毛筆和一次性飲料罐。
製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後放在罐里,盛上適量的水後把杯子放在爐上加熱,等香皂融化,將白紙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張張塗透皂液,再取出陰干就成了香皂紙。
3、自製熱氣球
1.首先我們用軟紙裁出6~8個葉狀的紙片。
2.將它們對折並用膠水將它們的邊粘在一起作成一個氣球。
3.用膠帶將四根連線粘到氣球底部。用橡皮泥將線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盡量將電吹風的速度調的很慢。將吹風口向上對准底部的開口並且打開開關。氣球會慢慢變大拉緊細線並且離開桌面。
4、自製手電筒
具體製作方法是:將一隻廢易拉罐(如露露飲料罐)起掉一頭蓋子,另一頭用圓頭榔頭敲凹。用厚瓦楞紙板捲起兩節一號電池,電池正極朝上、負極朝下裝入罐中。找一個合適的塑料蓋(如神奇大大卷的盒蓋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飲料罐上),在盒蓋中央挖一個圓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燈泡插緊為宜。將燈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尋線兩端剝去線皮,一端繞在燈座上,另一端從塑料蓋側面扎一個小孔穿出。將塑料蓋蓋在易拉罐上。檢查一下,燈泡、電池是不是緊密接觸。到這里一次性手電筒就做好了。使用時,用大拇指把從側壁穿出的導線按在從拉罐無油漆的焊縫上,手電筒就會發光,大拇指離開導線跳起,手電筒就滅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製太陽灶
找一個大號手電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質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長約4厘米的圓柱體,直徑以正好能緊緊塞進反光碗的圓孔為宜。在圓柱的一端橫向鑽一個細孔,穿入一根直徑相當於孔徑的鐵絲,然後將露在圓柱外的鐵絲兩頭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把圓柱塞入反光碗的圓孔內,再將鐵絲兩端插在一塊泡沫塑料或木質底板上。將一根細竹簽的兩頭削尖,一頭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圓柱上,另一頭插上一小塊土豆。把該裝置放在太陽下,讓反光碗朝著太陽方向,然後,耐心調節竹簽長度,讓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於發光焦點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會被太陽光烤熟,發出香味。
6、自製 彩色蠟燭
材料:彩色蠟筆、蠟
製作方法:
1.找一個廢棄的罐裝飲料桶(如1.25升的可樂瓶子),整齊地剪去蓋子的部分,把蠟削入桶中。
2.把桶放人熱水中,並攪拌裡面的蠟,使之全部熔化。最好用開水。不過要請父母幫忙,或在父母的監護下進行這個步驟。
3.把熔化的液體倒人一個形狀好看的容器(比如放小塊兒巧克乃的心形框)中。不要倒得太多喲。至於原因嘛,往下看。當然了,你要先在容器中放入作蠟燭芯的線。
4.原來的蠟冷卻悟,阿依照卜面的方法把熔化的彩色蠟筆液倒入其中(彩色蠟筆這個時候派上用場了)。這樣把不同顏色的蠟一層層加上去,好看的蠟燭就做成了。
7、自製壁掛花籃
材料與工具:雪碧飲料瓶兩個、膠水、刻刀、剪刀。
製作方法:
1. 將一隻雪碧飲料瓶的綠色底套取下,剪成蓮花狀,翻轉向下和瓶身粘成底座。
2. 在綠色底套上截取2厘米寬的綠色環,仍套在瓶身上。
3. 去掉瓶頸,在瓶上剪出13厘米長8厘寬的寬頻一條,和3厘米寬的窄帶若干條。
4. 用刻刀在3厘米窄條上刻出花紋如圖 3,然後將這些窄條向外翻折,由下向上插入綠色環中。
5. 取另一隻飲料瓶,利用瓶身,用剪刀剪出6片17厘米長的蒴葉。
6. 將花籃釘在牆上,插入葉子、鮮花,壁掛式花籃就做成了。
8、自製蟑螂捕捉盒
取一張220×150(mm)的硬紙板。
捕捉盒最重要的部分為捕捉面。取一張塑料膜,剪成與盒底相同大小,塗上粘合劑鋪在盒底上。蟑螂能否被捉,關鍵在於粘合劑。粘合劑有兩個作用:一是將蟑螂引入盒內,二是將其粘牢在捕捉面上。引誘劑的調制:將40%的肉粉、50%的麵粉、10%的豆餅混合,總量在20克左右,拌好待用。粘合劑是20克松香與10克菜油混合,加熱至膠狀後,把引誘劑與粘合劑混合攪拌均勻,即製成了粘合劑。
把調好的上述糊狀物均勻地塗在已襯上塑料膜的捕捉面上,再按原先畫好的虛線向內折,最後把舌片b插在凹口a內。
由於松香與菜油混合物的不幹性,可使誘餌的粘性長達一個星期。將捕捉盒置於蟑螂出沒的地方,因為盒內較暗,兼有蟑螂喜歡的誘餌,所以蟑螂會爬進盒內爭食誘餌,被粘其上。粘滿後,既可將紙盒壓扁棄之,又可揭去塑料膜,調換塗有誘餌的塑料膜,使盒子得以再次利用。
若將捕捉盒的尺寸擴大,並將粘合劑的成分稍作調整,加厚塗層便能製成紙制捕鼠器。
光碟變筆筒
工具:白乳膠,光碟4張。
製作:1.將一張光碟用白乳膠垂直粘在另一張光碟的四分之一處【只要在碟邊到中孔間即可】。2.如此粘貼成正方形。
延伸:如想要底,可把第5張光碟粘在正方形的下面。
用法:筆可從任意地方插入。
盒子做CD架
工具:白乳膠,盒子[只要比CD大就可以了].
製作:1.把每個盒子的側面[寬度要大於CD]減掉.2.用白乳膠粘在一起.
延伸:1.可組成正方型或其他形狀.2.做得太小會不夠力去支持CD,可把盒子壓扁,剪成模型側面的大小再粘上去,以增加側面重力.3.也可在外麵包一張包書紙,以增加美觀性.
用法:把CD放進去即可.
卷紙芯做筆筒
工具:白乳膠,剪刀,卷紙芯1個,硬紙板(硬度大於或等於0.1cm).
製作:1.用剪刀在硬紙板上剪下一塊比卷紙芯大的紙板出來.2.用白乳膠把卷紙芯粘在紙板上.
延伸:1.可把多個不同高度的卷紙芯並排粘在硬紙板上.2.可把卷紙芯打橫粘.3.可把單面膠的芯粘在打橫放的卷紙芯上.但要在單面膠芯的下面粘一塊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