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專利申請的公示期一般多長時間公示期內如有人侵犯是否受保護
專利法已經抄修改過3次,上次修改是在2008年。現行的專利法並沒有所謂的公示期。根據專利類型不一樣,有不同的期限。
發明專利:申請日、公開日、授權公告日。
申請日至公開日這段時間你的專利是處於保密狀態,如果他人在此期間內使用了與你專利要求保護的內容相同的技術,不視為侵犯你的權利。公開日至授權公告日這段期間,屬於臨時保護期,若發現他人侵犯你的權利,你可以要求他人對你做適當補償,不過,他人可以不予理睬。授權公告日之後,你才正式擁有專利權,便可以以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另外,授權之後每年均需要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繳納年費,以維持你的專利權。需要說明的是,專利授權之後並不表示你的專利權就一定有效,他人在面對侵權糾紛時,會對你的專利提出無效宣告,一旦你的專利被宣告無效,該專利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日,授權公告日。
申請日至授權公告日這段期間同發明專利申請日至公開日這段期間,你的專利處於保密狀態。授權公告日之後才能維權,亦可能被他人無效。
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實用新型專利因為沒有經過實質審查,所以被無效的可能性比發明專利大得多。
Ⅱ 如何查詢處於公示期的專利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在公告期才可以在中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上查內到了;發明專容利在公布階段就可以查到,發明專利可以申請提前公布,也可以不提提前公布,如果不提提前公布最遲18個月才會公布,如果申請了提前公布,一般3-6個月就可以公布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Ⅲ 發明修改後在公示期可以告侵權產品嗎
發明專利沒有公示這一說法。專利法第三十四條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發明專利公布後即進入公眾領域,而其授權則是從公告之日起算,因此為保護專利申請人的權利就在發明專利公布與公告的這一段時間,設置了一個臨時保護期。專利法第十三條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因此,在此期間只能與使用人協商支付使用費,不能訴其侵權。
Ⅳ 發明專利的公示期是從遞交資料的那天算起嗎
發明專利沒有復公示這一說製法。
專利法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本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發明專利公布後即進入公眾領域,而其授權則是從公告之日起算,因此為保護專利申請人的權利就在發明專利公布與公告的這一段時間,設置了一個臨時保護期。專利法第十三條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因此,在此期間只能與使用人協商支付使用費,不能訴其侵權。
Ⅳ 在北京的專利,進入公示期就代表已經授權了嗎
這個主要是看你申請的什麼專利,如果是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只要公示了,就說明授權了;如果是發明專利的話,公布只能說明你的專利初審通過了,最後公示授權了,才能確定已經可以拿到證書。
Ⅵ 實用新型專利公示期是什麼時候
實用新型專利公示期是什麼時候?專利申請會有相應的公示期,我們的實用新型專利阿和外觀專利不同於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公示期和外觀專利公示期只有一個,那就是專利初步審查完成的公告,發明專利由於需要經過實質審查所以會有兩個公示期,一個為公布另一個是公告。實用新型專利公示期是什麼時候實用新型的申請文件應當包括:實用新型專利請求書、說明書、說明書附圖、權利要求書、摘要及其摘要附圖。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必須具備有說明書附圖。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的,應提交委託書。申請費用減緩的,應提交費用減緩請求書及相應的證明文件。實用新型專利只進行初步審查,沒有像發明專利申請一樣的實質審查。主要審查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是否具備專利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文件和其他必要的文件,這些文件是否符合規定的格式實用新型採用授權時公開,一般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在申請受理後的5~6個月左右,就能通知你辦理授權手續,辦理好了以後1個月左右就正式授權公布了關於專利侵權的問題,申請日至授權公告日這段期間同發明專利申請日至公開日這段期間,我們的專利處於保密狀態。授權公告日之後才能維權,亦可能被他人無效。需要進一步說明的是,實用新型專利因為沒有經過實質審查,所以被無效的可能性比發明專利大得多;因此有時候需做好專利答辯復審的准備。
Ⅶ 公示期的發明專利能不能增加申請人 (專利已經處於公示期)
可以做著錄項目變更,一項200元。
增加申請人,需要原申請人全體同意才行。
Ⅷ 如何在專利公示期對專利進行無效申訴
這個程序您需要在專利進入"公布階段"之後才能啟動.
首先,我不清楚您所說的「一年前的發明」是已經申請了專利,還僅僅是有技術,但沒有申請專利。
如果您已經申請了專利,那您就不用操心了,專利的實審階段的審察員會檢索到您的專利申請文獻,並用您的專利文獻評價該專利申請的創造性的。該情況的前提是:您的專利申請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卻是能夠破壞該專利申請的創造性。
如果您並沒有申請專利,就要看您的這個技術方案是否已經進入公知技術領域,如果有證據能夠證明已經進入,可以用這些證據宣告該專利申請無效,如果該技術方案一直處於保密狀態,就不太好處理了,呵呵。
我認為最低的成本就是:靜觀其變。因為不是所有發明專利申請都能夠被授權,該專利僅僅處於申請階段,是否能夠授權,還不得而知,所以先靜觀其變即可。
從商業角度,如果該項技術您沒有申請專利,而該專利申請最終獲得授權,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雙贏」,就是想辦法充分利用該專利權讓你和專利權人都能夠獲益,而不失將專利權無效,而使得該技術進入公眾領域,讓所有人都無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