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話是哪個人發明的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2. 世界上最早的電話是誰發明的
目前,大家公認的電話發明人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電話專利權的。其實,就在他提出申請兩小時之後,一個名叫E格雷的人也申請了電話專利權。 在他們兩個之前,歐洲已經有很多人在進行這方面的設想和研究。早在1854年,電話原理就已由法國人鮑薩爾設想出來了,6年之後德國人賴伊斯又重復了這個設想。原理是:將兩塊薄金屬片用電線相連,一方發出聲音時,金屬片振動,變成電,傳給對方。但這僅僅是一種設想,問題是送話器和受話器的構造,怎樣才能把聲音這種機械能轉換成電能,並進行傳送。 最初,貝爾用電磁開關來形成一開一閉的脈沖信號,但是這對於聲波這樣高的頻率,這個方法顯然是行不通的。最後的成功源於一個偶然的發現,1875年6月2日,在一次試驗中,他把金屬片連接在電磁開關上,沒想到在這種狀態下,聲音奇妙地變成了電流。分析原理,原來是由於金屬片因聲音而振動,在其相連的電磁開關線圈中感生了電流。現在看來,這原理就是一個學過初中物理的學生也知道,但是那個時候這對於貝爾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發現。 格雷的設計原理與貝爾有所不同,是利用送話器內部液體的電阻變化,而受話器則與貝爾的完全相同。1877年,愛迪生又取得了發明碳粒送話器的專利。同時,還有很多人對電話的工作方式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改進。專利之爭錯綜復雜,直到1892年才算告一段落。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原因是,當時美國最大的西部聯合電報公司買下了格雷和愛迪生的專利權,與貝爾的電話公司對抗。長時期專利之爭的結果是雙方達成一項協議,西部聯合電報公司完全承認貝爾的專利權,從此不再染指電話業,交換條件是17年之內分享貝爾電話公司收入的20%。 技術發展 電話發明後的幾十年裡,圍繞著電話的經營、技術等問題,大量的專利被申請,Strowger的「自動撥號系統」減少了人工接線帶來的種種問題,干電池的應用縮小了電話的體積,裝載線圈的應用減少了長距離傳輸的信號損失。1906年,Lee De發明了電子試管,它的擴音功能領導了電話服務的方向。後來貝爾電話實驗室據此製成了電子三極體,這項研究具有重大意義。1915年1月25日,第一條跨區電話線在紐約和舊金山之間開通。它使用了2500噸銅絲,13萬根電線桿和無數的裝載線圈,沿途使用了3部真空管擴音機來加強信號。1948年7月1日,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發明了晶體管。這不僅僅對於電話發展有重大意義,對於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其後幾十年裡,又有大量新技術出現,例如集成電路的生產和光纖的應用,這些都對通信系統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電話在中國 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在中國掠奪土地和財富的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近代的郵政和電信。1900年,我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問世;1904年至1905年,俄國在煙台至牛庄架設了無線電台。中國古老的郵驛制度和民間通信機構被先進的郵政和電信逐步替代。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郵電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強的控制中。加上連年戰亂,通信設施經常遭到破壞。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出於戰爭需要和企圖長期統治中國的目的,改造和擴建了電信網路體系,他們利用當時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後和政治制度的腐敗,通過在技術、設備、維修、管理等方面對中國的通信事業進行控制。 1949年以前,中國電信系統發展緩慢,到1949年,中國電話的普及率僅為0.05%,電話用戶只有26萬。 1949以後,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通信。1958年建起來的北京電報大樓成為新中國通訊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年「文革」,郵電再次遭受打擊,一直虧損,業務發展停滯。到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佔世界1/5人口的中國擁有的話機總數還不到世界話機總數的1%,每200人中擁有話機還不到一部,比美國落後75年!交換機自動化比重低,大部分縣城、農村仍在使用「搖把子」,長途傳輸主要靠明線和模擬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長途電話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時後才能接通。在電報大樓打電話的人還要帶著午飯去排隊。 1978年,全國電話容量359萬門,用戶214萬,普及率0.43%。 改革開放後,落後的通信網路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政府加快了基礎電信設施的建設,到2003年3月,固定電話用戶數達22562.6億,移 動電話用戶22149.1億戶。 古今中外,多少人曾經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信息而努力,在電信發展的一百多年時間里,人們嘗試了各種通信方式:最初的電報採用了類似「數字」的表達方式傳送信息;其後以模擬信號傳輸信息的電話出現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方式以其明顯的優越性再次得到重視,數字程式控制交換機、數字移 動電話、光纖數字傳輸……歷史的車輪還在前進。 百年老電話 電話發明至今,從工作原理到外形設計都有不小的變化,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們一起去走走這條電話百年發展的道路。這些電話都是世界各地的古董電話收藏愛好者們的藏品。 1878年,手持電話 這部電話是由Werner Siemens於1878年在德國製造的。它的聽筒和話筒是一個,聽話和說話時交替使用。 1879年,盒式電話 這部電話配備了Viact製造公司生產的磁力發電機由紅木製成,還配有一個柱狀聽筒。 1880年,貝爾電話 這是第一種在歐洲使用的電話。它取代了電報,比裝有手柄的磁力發動機電話先進。 1881、188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 左面的電話稱為美國貝爾型,1881年製造,由位於哥本哈根的國際貝爾電話公司使用。L.M.Ericsson製造。這款電話在上世紀末盛行。 1885年,「埃菲爾鐵塔」磁力發電機電話 這款電話由L. M. Ericsson於1885年製造。在當時這是第一款放在桌面上的電話。麥克風設在旋轉臂上,曲柄用來接通交換機。 1885、1902年,磁力發電機壁式電話 由Ferdinand E. Stensen於1885年在哥本哈根製造,是最早的一部由丹麥人製造的電話。這款是在霍森的Emil Mdlers電話公司製造的。 1885年,木支架桌式電話 生產廠商及產地不詳。 1892年,電動折疊櫥式桌面電話 這種電話多數用於家庭、賓館和電話亭。 1892年,帶聽筒的「埃菲爾鐵塔式」電話 這是一部真正的經典電話,1892年,由L. M. Ericsson製造。這款電話流傳全世界,生產近百萬台。 1893年,「咖啡壺式」電話 這款電話在丹麥只有幾個樣品,對收藏者來說它最富吸引力和收藏價值。 1899年,數字機械牆式電話 這種數字機械電話有牆式和桌式兩種。 1900年,直立桌式電話 這種圓肚形桌式電話是青銅鍍鎳的。在掛桿下面有一塊結實的電木。它還有一個可以炫耀的外設聽筒。 1900年,直立錐形桌面電話 這部電話有個綽號叫「油壺」,都是因為它的外形。 1900年,20線分離電話 本款是所謂的20線分離電話。只能用於內部通話,由L. M. Ericsson瑞典製造。 1901年,磁力發電機台式電話 本款是1901年由Ferdinand E. Stensens Telefonfabrik在哥本哈根製造的。注意看它的聽筒,單獨掛在掛鉤上。可能是因為當時電話接入質量不高,有時必需用兩只耳朵聽。 1902年,Kellogg角落台式電話 這種角落台式電話多數用於家庭、辦公室和電話亭。它是由美國哈得伍得電話公司製造的。是從加利弗尼亞一個小鎮的農夫手中買到的。 1902年,公用電池牆式電話 這種電話不需轉動手柄,拿起話筒直接與接線員通話。它是從舊金山一個古玩店中買來的。 1904年,磁力發電機共線電話 本款電話在1904由L.M.Ericssom製造。此款電話可由四個用戶共享一根電話線。 1753年2月17日,用電流進行通信的設想首次在一本名為《蘇格蘭人》的雜志上提出,文章署名為C.M.。 1784年8月15日,一種叫「遙望通信」的視覺通信方式首次在法國里爾和巴黎之間使用。 1796年,英國人休斯提出了用話筒接力傳送語音的辦法,並將之命名為Telephone,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1832年,俄國外交家希林製作出用電流計指針偏轉來接收信息的電報機。 1835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了用電磁學原理用於電報傳輸的電報機。 1837年6月,英國人庫克獲得第一個電報發明專利權,他製作的電報機首先在鐵路上獲得使用。 1837~1838年,莫爾斯又發明了將電流「通」和「斷」來編制代表數字和字母的碼—莫爾斯碼。 1843年,莫爾斯修建成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的電報線路,全長64.4公里。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在國會大廈向巴爾的摩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的奇跡!」。
3. 電話到底是誰發明的
電話的發明者是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3)電話是誰發明的的擴展閱讀:
19世紀30年代之後,人們開始探索用電磁現象來傳送音樂和話音的方法,其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是貝爾和格雷了。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1847年生於英國蘇格蘭,他的祖父親畢生都從事聾啞人的教育事業,由於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就對聲學和語言學有濃厚的興趣。
開始,他的興趣是在研究電報上。有一次,當他在做電報實驗時,偶然發現了一塊鐵片在磁鐵前振動會發出微弱聲音的現象,而且他還發現這種聲音能通過導線傳向遠方,這給貝爾以很大的啟發。他想,如果對著鐵片講話,不也可以引起鐵片的振動嗎?這就是貝爾關於電話的最初構想。
貝爾發明電話的努力得到了當時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亨利的鼓勵。亨利對他說:「你有一個偉大發明的設想,干吧!」當貝爾說到自己缺乏電學知識時,亨利說:「學吧。」
在亨利的鼓舞下,貝爾開始了實驗,一次不小心把瓶內的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痛得喊叫起來:「沃森先生,快來幫我啊!」想不到,這一句極普通的話,竟成了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音。正在另一個房間工作的貝爾先生的助手沃森,是第一個從電話里聽到電話聲音的人。貝爾在得知自己試驗的電話已經能夠傳送聲音時,熱淚盈眶。當天晚上,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預言:「朋友們各自留在家裡,不用出門也能互相交談的日子就要到來了!」
4. 電話是誰發明的
安東尼奧·梅烏奇
安東尼奧·梅烏奇(Antonio Meucci,1808.4.13-1889.10.18),電話的發明者,義大利人。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議定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梅烏奇因而被稱為「電話之父」。
(4)電話是誰發明的的擴展閱讀:
應用
由於妻子癱瘓在床,梅烏奇就裝配了一個通話系統把妻子的卧室和他的工作室連起來,以方便聯系。1860年的時候,梅烏奇向公眾展示了這個系統,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但是,英語水平不高的梅烏奇融不進美國主流社會,得不到應有的認可。更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乘坐蒸汽船時被嚴重燒傷,窮困潦倒的他無法把實驗繼續下去。為了籌措資金,梅烏奇甚至不得不把他原來的電話模型賣給了一家二手貨商店,僅賣了6美元。但是經過努力,梅烏奇取得了很大突破,新模型也越來越精巧。他那以線圈繞在鐵芯周圍的做法在數十年後更是成為了長途通訊的一項核心技術。
5. 電話的發明人是誰
是亞歷山大·貝爾。
電話的發明,是亞歷山大·貝爾從1873年始,經長期潛心研究而發明的。電話,是亞歷山大·貝爾,工作中看到電報機中應用了能夠把電信號和機械運動互相轉換的電磁鐵,受到啟發後,他經過反復實驗,製成了實用的電話裝置。
在貝爾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在研究這個問題。1875年貝爾在工作中看到電報機中應用了能夠把電信號和機械運動互相轉換的電磁鐵,這使他受到了啟發。
1876年,貝爾獲得了美國的電話專利,他不僅發明了電話,而且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家電話公司。
但是後來也有人質疑電話不是貝爾發明的也一直備受爭議。
(5)電話是誰發明的的擴展閱讀:
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於導電金屬上傳遞。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
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穆齊於1860年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發明,並在紐約的義大利語報紙上發表了關於這項發明的介紹。
歷史上對電話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近年來的新技術包括,ISDN,DSL,網路電話,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等。
6. 電話是誰發明的
電話機是美國人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1、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英語: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1922年8月2日),加拿大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的專利權,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貝爾獲選為「十大傑出加拿大人」。
2、伊萊沙·格雷
伊萊沙·格雷(1835年8月2日—1901年6月21日),著名發明家,液體電話的發明者。19世紀70年代,因與貝爾爭奪電話發明專利,這場持續了十多年的訴訟案雖然最後以格雷的失敗告終,然而他也無疑成為涉及電話發明專利的著名發明家,名聲大噪。在這場轟轟烈烈的爭奪戰和訴訟案中,貝爾先機獲利並享名,而格雷成為了其中的「失寵者」。
專利爭奪
1876年2月,貝爾呈交電話專利申請,該申請於3月3日批准。 而同一天申請專利的格雷晚了兩個小時。由於貝爾1876年3月10日所使用的這部電話機的送話器,在原理上與另一位電話發明家格雷的發明雷同,因而格雷便向法院提出起訴。訴訟案一直持續了十多年。
最後,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這些因素,作出了現在大家已經知道結果的判決,電話發明權案至此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