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費=享受 閱讀答案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請簡要概括。(3分)
答案:消費不等同於享受。(兩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2、文中第④段畫線句子「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一句援引自哪一篇文章?除了文中的例子,請再描繪出一種關於「不用花錢買的享受」的情景。(4分)
答案:《記承天寺夜遊》 秋天,抬頭凝望遼遠的天空,看天上雲卷雲舒。暮春時節,徜徉湖邊,欣賞醉人的湖光山色。
3、第⑤自然段加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何作用?(4分)
答案: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舉了秦始皇和殷紂王的例子,真實有力的證明了身體需要是有被它的生理構造所決定的極限的,由這種需要而產生的滿足感差不多是千古不變的,無非是溫飽健康之類。(每一種生理慾望都是會饜足的,並且嚴格地遵循著過猶不足的法則。)
4、結合文章內容,說說消費和享受之間有何本質區別。(4分)
答案:真正的享受必是有心靈參與的,其中必定包含了所謂「靈魂的愉悅和升華」的因素。否則,花錢再多,也只能叫做消費。(2分)享受屬於精神生活的范疇,消費屬於物質生活的范疇。(2分)
5、你是如何看待「人生享受」的?請聯系文章內容和自身實際談談個人的看法。(4分)
答案:積極向上,言之有理即可。(若答成崇尚享樂主義的物質生活,不得分。)
② 我們為什麼需要經典閱讀答案
為什麼要讀經典,是一個問題 ;怎樣讀經典,又是一個問題。這些問題,無數的人提供過答案,事實上也有諸多經典的示範。比如西方當代文學中的兩尊大神,卡爾維諾和納博科夫,前者有一篇名文,題目就是《為什麼讀經典》,後來乾脆做了書名 ;後者有《文學講稿》,講解了幾部西方文學名著,特別是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但對普通讀者而言,那是雅人深致,陳義太高,或是難以效法—— 有幾人能像納博科夫那樣下水磨工夫玩味細節,將骨頭縫里的滋味都咂摸出來?
「為什麼讀經典」之問,與「為什麼要讀書」,其實是同一問題。這里所謂「書」已預設為「好書」,「開卷有益」顯然不是把爛書也包括進去。以「開卷有益」的標准,許多貌為書者,不宜以書論,只可叫讀物。
勸人讀書,有不同的勸法,「黃金屋」「顏如玉」一類的利誘不上檯面,可以不論,正論當是與知識掛鉤——書籍乃是知識的載體。培根的名言小學生也能背,「知識就是力量」;蘇格拉底的話則不大有人提了,「知識即美德」。「力量」是向外的,通向外部世界的征服 ;「美德」則是內傾的,通向心智的開啟,境界的提升。「力量」是有用的,「美德」有用無用,就難說。
③ 錢理群《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初中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錢理群
①讀文學經典惟一的目的是陶冶我們的性情,開拓我們的精神空間——你坐在小屋裡,打開書,就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與千年之遠、萬里之外的人與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進行朋友般的對話,達到心靈的契合,獲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堅持讀下去,你會發現,你變了,像巴金老人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
②要讀經典,就是因為每一個民族、每一個時代精神的精華都凝聚於其中,人類最美好的創造都匯集於其中。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過經典的閱讀代代相傳的。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徑就是「讀經典」。
③人在受教育時期,例如中學時期,讀什麼書,不是小問題。像魯迅所說,胡亂追逐時髦,「隨手拈來,大口吞下」的閱讀,吃下的「不是滋養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其結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喝「酸酒」、吃「爛肉」長大,是可能成為畸人的。魯迅因此大聲呼籲,要給青年的閱讀以正確的指引。提倡「讀名作,讀經典」即是一種導向:惟有用前輩人所創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糧來滋養下一代,才能保證他們成為巴老所期待的「更純潔,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靈的健全的「人」。
④閱讀經典,還要有正確的方法。那種「一主題二分段三寫作特點」式的機械、冷漠的傳統閱讀方法,是永遠也進入不了文學世界的。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地感性地閱讀:以你之心與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會、交流、撞擊;設身處地去感受、體驗他們的境遇、真實的歡樂與痛苦;用自己的想像去補充、發展作品提供的藝術空間,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義。
⑤文學作品,從根本上說,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因此,經典閱讀的另一個方法,應是對語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學大師的語言,是具有生命的靈性的:它有聲,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與質感。它是應該細心地去體味、沉吟、把玩,並從中感受到一種語言的趣味。對語言的敏感和駕馭能力,也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質的重要標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變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⑥經典的閱讀,說到底,是對「人」的發現與開掘。因此,他人的示範性分析,無論怎樣精彩,都只能啟發,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閱讀。經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發現:通過你的感受、體驗、想像而內化為你的精神。一切決定於你自己。
⑦年輕的朋友,打開書,請讀吧!(選自《如何對待從孔子到魯迅的傳統》,有刪改)
【小題1】閱讀經典需要哪些方法?請聯系全文簡要回答。(2分)
【小題2】文章畫線句中的「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指什麼?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答案
【小題1】(2分)①要用「心」去讀,即主體投入地感性地閱讀;②感悟語言(體味、沉吟、把玩語言的趣味);③將閱讀產生的感受、體驗、想像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小題2】(2分)「新袋子里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指看似時髦實為低劣的閱讀材料(書籍)。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閱讀低劣作品的後果,從而突出閱讀經典的重要性。 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閱讀全文,找到與問題有關的文段即第四段 「閱讀經典,還要有正確的方法……」,根據其內容概括即可。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小題2】試題分析:抓住比喻的特點「相似點」,理解「酸酒」「腐肉」指的是什麼書,根據魯迅所說「隨手拈來,大口吞下」說明讀這種書的害處。從形象的比喻的角度評價這樣寫的好處。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④ 經典與我們 閱讀答案
5.人文性角度看人文經典直接關注和思考人類精神生活的重大問題;
經典性角度看人文經典影響得到了世代的公認,已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6.①真正的閱讀必須有靈魂的參與,它是一個人的靈魂在一個借文字元號構築的精神世界裡的漫遊,是在這漫遊途中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因而是一種個人化的精神行為。
②閱讀經典有一個浸染和熏陶的過程,所謂人文修養就是這樣浸染和熏陶出來的。在不實用而有趣這一點上,閱讀經典的確很像一種消遣。
③閱讀經典的輕松絕對不同於閱讀大眾時尚讀物的那種輕松。每一個人只能作為有靈魂的個人,而不是作為無個性的大眾,才能走到經典中去。
7.①人文經典的概念以及其價值意義。
②閱讀經典才是真正的讀書。
③閱讀經典的方式。
8.答案示例: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魯提轄是(水滸傳)刻畫得最成功的英雄形象之一。拳打鎮關西救助金氏父女.表現了他富有正義感,嫉惡如仇慷慨豪爽勇而有謀,粗中有細的性格。魯提轄路見不平,洲相助的行為,表達了被壓迫人民伸張正義的願望。拳打鎮關西也是他生活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從此以後,他亡命江湖,最後被逼上樑山。這正是封建黑暗,惡人行,好人遭殃的社會現實所致。
⑤ 創造生活閱讀題答案
1本文中抄心論點
我們要學會創造生活
2文章開頭第一段作用
三種人進行對比
對比論證出創造生活的美好
3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論述如何創造生活的?
(1)創造生活首先要創造希望
(2)創造生活還要創造激情
(3)創造生活更要創造生活的內容
4第四段採用哪種論證方法?作用?
比喻論證
把生活與激情比作別的東西
形象生動的論證出沒有激情的生活是多麼的無趣
論證了分論點:創造生活還要創造激情
5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如何創造自己的生活?
(這個隨便答點就可以了)掌握好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生活
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
不做無意義的事
不做有害的事
⑥ 創造生活閱讀題答案 please
1本文中心論點來
我們要學會創造自生活
2文章開頭第一段作用
三種人進行對比 對比論證出創造生活的美好
3作者是從哪幾方面論述如何創造生活的?
(1)創造生活首先要創造希望
(2)創造生活還要創造激情
(3)創造生活更要創造生活的內容
4第四段採用哪種論證方法?作用?
比喻論證 把生活與激情比作別的東西 形象生動的論證出沒有激情的生活是多麼的無趣 論證了分論點:創造生活還要創造激情
5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如何創造自己的生活?
(這個隨便答點就可以了)掌握好自己的時間 合理安排生活 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 不做無意義的事
不做有害的事
這些都是我自己答的、、、 是這周的作業 剛好就做了.網上找也找不到.
沒辦法 自己寫的.
⑦ 為什麼要讀經典》初中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11.請結合全文內容,從兩個方面概括人們「對經典敬而遠之」的原因。(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麼作用?(2分)
13.請簡要分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4分)
14.下面哪一則材料適合作為第⑥段的論據?請簡述理由。(3分)
材料一傳媒學家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揭示,這是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銷聲匿跡,我們變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種消費的心態,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淺的讀物了。
材料二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學校可能什麼都齊全,但如果沒有為了人的發展和精神生活的豐富而必備的書,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愛書,對書冷淡,那麼,就不能稱其為學校。」
參考答案:
11.①經典本身是純粹的,它關注事物的本質,在表現形式上不那麼具備觀賞性,使讀者對它產生隔膜。②閱讀經典需要充足的時間和從容的心境,而現代人習慣了浮光掠影的閱讀。(意思對即可。一方面2分,共4分)
12.①引用名言,指出經典面臨的尷尬處境,引出議論的話題。(多用設問(問句)引發思考,引起下文。(意思對即可。一點1分,共2分)
13.先提出觀點:經典關注的是事物本質的東西。(1分)接著分析對於同一新聞事件,經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關注點,突出經典關注的是事物的本質;然後以兩部名著為例加以印證。(2分)最後,再次強調經典關注的是事物本質的東西。(1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14.材料一。(1分)因為材料一論述的是泛娛樂化的時代使人們變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閱讀粗淺讀物,與第⑥段的觀點相符。
⑧ 經典閱讀文章,問題及答案
《一隻鹽罐》
汽車賓士了一個多小時,我才發現錯過了高速公路出口。天色漸晚,我只好從最近的出口下了高速公路,住進路邊的一個家庭旅館,准備第二天天亮後再繞道回布朗鎮。
坐在餐桌前,我心事重重地翻弄著盤子里的青豆。
這是一家老式旅館,窄小的餐廳里只有一張長條餐桌,所有的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早已習慣有私人空間的我,現在要和一群陌生人同桌吃飯,突然覺得不知所措。環視周圍,別人和我一樣不自在。不是盯著自己的杯盤,就是裝著看過期的報紙。怕稍一斜視,便有窺探他人隱私之嫌。我們對吃飯的動作很注意,不敢冒犯別人的「空間」,我的晚餐時間,要在這么一個沉悶的氣氛中度過嗎?
我拿起放在面前的鹽罐-----餐桌上唯一的鹽罐,遞給右邊的女士,「我覺得青豆有些淡,你或者您右邊的客人需要嗎?」我微笑著說。她愣了一下,但馬上露出微笑,向我輕聲道謝。
給自己的青豆加完鹽後,她把鹽罐遞給了下一個客人。不知什麼時候,胡椒罐和糖罐都加入了「公關」行列,餐廳里的氣氛漸漸活躍起來。飯還沒吃完,全桌人已經像朋友一樣談笑風生。我們中間的冰層,被一隻鹽罐輕而易舉地打破。
第二天分手的時候,我們熱情地互相道別。突然,有一個人大聲地說道:「其實,昨天的青豆一點都不淡。」我們會心地哈哈大笑。
有人曾感慨,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太厚,這隔膜其實很脆弱,問題是敢於先打破它的人太少。只要每人都邁出一小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微笑,一隻鹽罐就能打破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