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國家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二等各有多少個獎項
http://blog.xiaonei.com/GetEntry.do?id=353788614&owner=223717921
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誰來「認領」? 2009-01-12 21:34 (分類:默認分類)
近日,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方面的各項大獎全部揭曉了,新聞中並沒有說出所有的名單。在這里簡單關心一下。個人最高獎就不說了,新聞上很詳細了,那麼看看其他方面的頭等獎吧,基礎科學的空缺就不說了,說說「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不一等獎」。見識較淺,請內行指正。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技術發明方面最高獎就是一等獎,低的就不說了)
先引用一句話:2004年以前,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曾連續空缺達6年之久。而今年,「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數量可謂空前。
好了,是哪三個呢?
簡單搜一下,首先得到新華社的通稿,1、項目名稱 硬脆材料復雜曲面零件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 2、項目名稱 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
第三個不知道,再搜一下,北航副校長徐惠彬主持的「巨磁致伸縮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榮獲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http://www.chsi.com.cn/jyzx/200901/20090112/16407223.html)
繼續搜搜新聞,可以看到這三個獎都被「認領」了,兩個北航的,一個大連理工的。至於他們的意義,內行應該知道,外行可以看評論。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也是一個空缺嚴重的獎,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空缺,2003的給了載人航天,2004沒有宣布,2005空缺,2006殲十,2007是9409工程(至於是什麼多種猜測)。
2008年是「青藏鐵路工程等三項成果」,三項哦,數量在1999年以後是空前(1999年後這個獎項的檔次提升,寧缺毋濫)。相對於技術發明獎的透明,科技進步獎似乎很神秘,費了半天勁就是沒搜到到底是啥成果得了。只搜到關於2007年所謂9409的猜測。
2007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公布之後,也引起了猜測。有一個「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非常勇敢,他們勇敢地「認領」了這個獎,你在或者google稍微搜一下,發現很多條目都是說這個9409就是什麼電機。稍加分析,不免鄙視。此外,關於此項的猜測也頗多。看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看到一條新聞:「許達哲激動地說,今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所屬航天二院等幾十家單位共同完成的「9409」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完成人代表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是科工集團十萬職工的無上光榮! 」
這條新聞應該是確鑿的。也就是說,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二院獲得了這個大獎。那就不是那個什麼公司,也不是很多人根據94聯想到的094和093,因為了解一下航天二院就知道,它們不做核潛艇。這樣猜測的范圍就可以縮小很多了,一些軍事論壇里已經說是某型導彈,個人感覺比較可信。
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除了大家知道的青藏鐵路,還有兩個,但是不論怎麼搜索,都是搜索不到,也沒看到有什麼單位或公司「認領」。相比較「技術發明一等獎」全部在第一時間被「認領」,這個現象似乎蹊蹺,其實應該是與國防有關的,不然口風不會這么緊。本人對軍事不怎麼了解,所以也不知道是誰得了。只是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新的「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再來認領這兩個獎,呵呵...
⑵ 有哪些從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領域的領軍人物
北航作為985/211高校,同時也入選了「雙一流高校」,好專業自然不少。北航一直堅持 空天信綜合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醫工結合。航空航天自然是北航的王牌專業,航空飛行器設計,航空發動機設計,航天器設計,儀器光電專業,都是北航一直以來的王牌專業和院系。其次,北航的計算機、軟體和自動化學科,在全國都是位列前茅的,尤其是計算機,號稱清華第一,北航第二,這個學院也是每年轉專業的熱門學院,沒有之一。北航近年來一直在發展醫工結合專業,和航空總醫院以及北京的好多高水平醫院達成合作協議,勢頭也不小,將來應該也會有很好的發展。
⑶ 北航需要軍檢嗎
本科生是不需要軍檢的,只須高考報名前體檢一下。一班對視力也沒什麼要求。開學後還會重新體檢一次,在校醫院搞定,這次還要檢查結核什麼的,不過也沒什麼事。
國防生要軍檢,對身體要求比較嚴格,但是由於是國防生,對視力要求不是很高,稍微近視也無妨,體檢也是不太嚴的。
飛行學院是南方航空公司在北航培養民航飛行員的地方,他們的體檢相對嚴格,除了對視力等要求外,還要對平衡協調性等做相應要求。
呵呵,長大了也不是什麼好事,作為大學生也很羨慕中學生的。既然嚮往北航,那你一定要加油啦!
⑷ 北航每年20多個億,成果多嗎
2004科技進步一等獎 張軍
2007技術發明一等獎 房建成
2008技術發明一等獎 張廣軍
2008技術發明一等獎 徐惠彬
2009技術發明一等獎 張軍
2009科技進步一等獎 向錦武
2010科技進步一等獎 趙沁平
2012技術發明一等獎 王華明
2014技術發明一等獎 鄭志明
。。。
⑸ 北航化學系的學長學姐有么有
答:
材料是各行業的基礎,在國民經濟與國防建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學院旨在培養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應用以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技術人才,現設二個本科專業、六個碩士點、六個博士點和一個博士後流動站。每年招收本科生150餘名,碩士生160餘名(包括本、碩、博連讀),博士生40餘名,博士後10餘名,近年來還招收來華留學生20餘名。
學院下設材料科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四個系,擁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群鵬教授和徐惠彬教授為代表的一流師資隊伍。現有教授39名,博士生導師41名,副教授32名。
學院承擔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等重大重點項目多項。近5年獲得包括2項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近10項。學院擁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自然基金委創新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和1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
學院是全國最早進行「材料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改革的試點學院之一,設置了「公共基礎課+學科大類平台課+專業方向課」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寬口徑培養課程體系,高年級的專業方向課按金屬與陶瓷材料、特種功能材料、高分子及復合材料、材料加工工程與自動化、腐蝕與防護、納米材料與技術等六個方向組織教學,其中,納米材料與技術是首批獲教育部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院擁有從本科生到博士後的全過程培養條件,為培養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領軍」與「領導」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先進的實驗設施,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比例接近90%,擁有北京市和工信部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3年學院將按照材料類大類專業進行招生。
學院對優秀學生實行本碩連讀、本博連讀和碩博連讀,學生出國留學與上研的比例為全校最高的院系之一,連續多年上研和出國的本科畢業生比例保持在近70%,就業率達100%。
⑹ 有哪些從北航走出的航空航天領域的領軍人物
北航作為航空航天類特色院校,培養的航空航天人類才是不計其數的。每年的畢業生中超過半數的學生會投身到我國各類航空航天院所,為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其中不少人,逐漸從一線員工,慢慢成長為航空航天領域內的領導、領軍人才。
以北航這樣背景的學校,航空航天領域的校友數都不數不過來。按照畢業後去院所工作的同學的描述,無論去到哪個航空航天類院所,都一定能夠找到北航的校友在裡面工作。
⑺ 北航的概況是什麼拜託各位了 3Q
學校簡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座落在北京元朝大都薊門腳下,1952年建校。那時,包括原清華大學、北洋大學等8所大學航空系的專家、教授雲集於此創建北航。47年來,北航從一所單一航空專業的學院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文、管相結合,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多科性科技大學。這里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充滿勃勃生機。在1000餘名正、副教授中,既有以中科院院士沈元、高鎮同、李未和工程院院士張啟先、劉大響、李椿萱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科學家,又有以國內外知名的傅惠民、高歌、孫茂、徐力平、徐惠彬、雷毅、熊璋、孫曉峰等為代表的數百名中青年學者。 北航以治學嚴謹、教育質量高著稱,已為國家輸送了6萬多名高水平的人才。發射澳星的捆綁式火箭總設計師王德臣、通信衛星總設計師戚發韌、科研試飛英雄王昂、國家發明一等獎獲得者高歌等都是北航的畢業生;更有一批校友當選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早在50年代,北航就是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第七、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又被國家列入全國15所重點建設的高校行列;「九五」伊始,北航又成為「211工程」批准立項的前15所大學之一。北航也是由國務院直接任命校長的15所高等學府之一。 目前,北航校園面積1800多市畝,建築面積50餘萬m2;有17個院系,32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1.4萬人。北航設有北京大學工程技術研究院,與北京大學實行緊密型聯合辦學,共同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北航多年來堅持以提高培養質量為核心的教育改革,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學校地方相結合、與國際合作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最早實行了全面加權學分制,制訂了優秀生重點培養和免試推薦攻讀碩士學位、學滿規定學分可申請提前畢業或攻讀輔修專業等一系列激勵學生上進的配套制度。這一系列措施均產生了良好效果,部分成果在全國起到了示範作用。本科學制,均為4年。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學校十分注重通用人才的培養,拓寬了專業面向,改革了課程結構和知識體系,突出「基礎、能力、實踐、素質和個性發展」5個環節,使畢業生既能從事航空航天民航科技和管理工作,又能在國防及其他國民經濟部門發揮專長。北航是國內首批創建研究生院的單位,也是有博士生導師自行審批權的單位。根據新發布的學科專業目錄,現有49個碩士學科,29個博士學科,在11個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博士生導師218名。每年在200個左右研究方向招收碩士研究生700多名,常年在校研究生3000多名,其中,博士生700多名。80年代以來,已授予碩士學位6000多個,博士學位500多個,博士後出站人數150多名。自1993年始,學校開始招收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留學生,目前在校留學生已逾160人,已有40多人獲碩士學位,5人獲博士學位。如此高層次、大數量地招收留學生,在國內高校中尚不多見。 航空科學技術研究院北航分院,創建於1989年,下設21個研究所、15個跨系跨學科的研究中心、5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1個研究室、84個實驗室。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專業實驗室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科研設備固定資產逾3.7億元。北航一向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和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視為學校騰飛的雙翼。建校以來,創造了30多項國內第一。在飛行器方面,研製並發射成功的探空火箭和多種型號的飛行器填補了國家空白;在新材料和信息存儲領域推出的相變型光碟,可使信息存儲和檢索手段發生巨變;在計算機領域推出的硅編譯系統,標志著我國用硬體描述語言進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已跨入先進國家行列;在自動化領域推出的飛行模擬器,使不必上天就能訓練飛行員成為現實。 改革開放的大潮,使北航的科學研究激流猛進,科研任務已拓展到40多個部委和省市區。每年承擔國家重點攻關項目和「863」高技術課題50多項。科研成果累累,有800多項重大成果獲部級以上嘉獎,其中,國家發明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共67項(一、二等獎21項),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學生參加科學研究是北航數十年一貫的傳統。近年來在參加全國大學生各種學科競賽中一再名列前茅。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的90%左右、研究生學位論文的100%是結合科研課題進行的。在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製作「挑戰杯」競賽中,北航學生連續五屆獲得優勝。職業技術學院負責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北航是我國最先開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點大學之一。 現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航空維修、汽車維修三個專業,今年將首次在參加高考的學生中招生。北航廣泛地進行著國內外合作與交流。與美、俄、英、法、日等國的30多所高校和研究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有70多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被學校聘為名譽教授、顧問教授等職。與此同時,北航每年都有大量學者出國進修、講學、參加學術活動、從事科研工作等。按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關於加快教育改革的要求,北航從1996年起實行了本科生招生計劃並軌。並軌後,學校改革了獎學金制度,提高了獎學金額度。同時,採取獎學金、貸學金、勤工儉學、減免學費和發放特殊困難補貼等辦法,確保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能完成學業。有志於祖國航空航天事業和科學技術事業的青年朋友們,北航歡迎你們加入到我們的行列,為耕耘藍天、征服宇宙和立志於中華的崛起獻出自己的美好年華。
⑻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有哪的三項成果
樓上的回答顯然是錯的。06年殲十已經得了。
從1999年以後,這個獎的檔次已經大幅提高,寧缺毋濫,至今已有四年空缺。
至於新聞通稿之中為什麼不說大家關心的「等」是什麼東西,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吧。就像07年度的大家都不知道是啥一樣,今年的甚至比去年還難猜,一點信息都沒有,只能發揮想像力和分析能力啦!我覺得首先得看得獎的是誰,然後才好猜。07年的那個有人猜是什麼電機,顯然是很錯的啦.
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誰來「認領」? 2009-01-12 21:34 (分類:默認分類)
近日,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方面的各項大獎全部揭曉了,新聞中並沒有說出所有的名單。在這里簡單關心一下。個人最高獎就不說了,新聞上很詳細了,那麼看看其他方面的頭等獎吧,基礎科學的空缺就不說了,說說「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不一等獎」。見識較淺,請內行指正。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技術發明方面最高獎就是一等獎,低的就不說了)
先引用一句話:2004年以前,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曾連續空缺達6年之久。而今年,「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等3項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數量可謂空前。
好了,是哪三個呢?
簡單搜一下,首先得到新華社的通稿,1、項目名稱 硬脆材料復雜曲面零件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 2、項目名稱 小型高精度天體敏感器技術。
第三個不知道,再搜一下,北航副校長徐惠彬主持的「巨磁致伸縮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榮獲2008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http://www.chsi.com.cn/jyzx/200901/20090112/16407223.html)
繼續搜搜新聞,可以看到這三個獎都被「認領」了,兩個北航的,一個大連理工的。至於他們的意義,內行應該知道,外行可以看評論。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也是一個空缺嚴重的獎,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空缺,2003的給了載人航天,2004沒有宣布,2005空缺,2006殲十,2007是9409工程(至於是什麼多種猜測)。
2008年是「青藏鐵路工程等三項成果」,三項哦,數量在1999年以後是空前(1999年後這個獎項的檔次提升,寧缺毋濫)。相對於技術發明獎的透明,科技進步獎似乎很神秘,費了半天勁就是沒搜到到底是啥成果得了。只搜到關於2007年所謂9409的猜測。
2007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公布之後,也引起了猜測。有一個「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非常勇敢,他們勇敢地「認領」了這個獎,你在或者google稍微搜一下,發現很多條目都是說這個9409就是什麼電機。稍加分析,不免鄙視。此外,關於此項的猜測也頗多。看來大家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然後看到一條新聞:「許達哲激動地說,今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和所屬航天二院等幾十家單位共同完成的「9409」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完成人代表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是科工集團十萬職工的無上光榮! 」
這條新聞應該是確鑿的。也就是說,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二院獲得了這個大獎。那就不是那個什麼公司,也不是很多人根據94聯想到的094和093,因為了解一下航天二院就知道,它們不做核潛艇。這樣猜測的范圍就可以縮小很多了,一些軍事論壇里已經說是某型導彈,個人感覺比較可信。
2008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除了大家知道的青藏鐵路,還有兩個,但是不論怎麼搜索,都是搜索不到,也沒看到有什麼單位或公司「認領」。相比較「技術發明一等獎」全部在第一時間被「認領」,這個現象似乎蹊蹺,其實應該是與國防有關的,不然口風不會這么緊。本人對軍事不怎麼了解,所以也不知道是誰得了。只是不知道今年會不會有新的「南陽防爆集團有限公司」再來認領這兩個獎,呵呵...
⑼ 大哥大姐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類專業怎麼樣, 就業前景好不好
不知樓主值得化學類專業指什麼,北航與化學相關的有兩個學院——材料工程學院和化學與環境學院,前者只有一個專業:材料工程;後者有兩個專業:應用化學和環境工程,今年還要加一個專業,叫「化學系」估計是研究理論化學的。這幾個專業的分數線都差不多。
作為09級的北航化學與環境學院學生,我可以提供一點意見,這個學院2008年才成立,(從材料學院中分離出來)。非常年輕,所以沒什麼名氣,而且學院很小,一個年級才50人左右。
學院的優點在於有很好的傳統,學習的氛圍還可以,老師裡面有江雷院士,他前幾個月才在NAture上發了一篇文章;學院小可以使個人的才華展現的更充分,你也可以見證這個小學院的成長。
不足之處在於名氣太小,而且與北航的特長(航空航天)結合的不緊,不太受到整個學校的重視。學院沒有博士點,就是說樓主不可能在這個學院一直讀到博士。北航校園文化氛圍不濃,如果樓主想要體驗大學的那種思維的自由和碰撞,建議不要來北航;如果樓主想學點真東西或是報效祖國航空航天事業,那麼北航是個不錯選擇。北航男女比例3.5比1,化學與環境學院男女比例大約3:1樓主如果想在大學談一下戀愛,希望考慮一下這個問題。
綜合起來,北航化學與環境學院是個不錯的學習的地方,但不是體驗生活的理想地方。
北航的材料一直很牛,但是我讀的不是這個專業,所以不多評論了。
至於就業,好像問題不大。偏向理科的專業路子窄一些,比如化學系就不太好找工作;但是偏工科類的專業,比如材料和環境,就業前景很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