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親情創造奇跡李密

親情創造奇跡李密

發布時間:2021-10-10 10:20:27

⑴ 李密關於孝的故事簡介

魏滅蜀後,征西將軍鄧艾招降納叛,急於穩定人心,他聘李密為主簿,李密力辭不受。鄧艾集團的驕橫已經讓他膽寒。鄧艾初入成都時是「蜀人稱焉」,結果卻是蜀人「有識者笑之」。晉泰始三年(267年),晉武帝詔征李密為「太子洗馬」,詔書連下,郡縣不斷催促。當年李密祖母已96歲,風燭殘年,他上表敘述自己無法應命的原因。這就是《陳情表》,475字。《陳情表》以侍親孝順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廣為傳誦,影響深遠。文中的一些詞句如「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等,直至今天人們還經常引用。
這豈止是「千古散文絕唱」,實乃一個人子研苦膽為墨的「黑書」。
《陳情表》全文用了29個臣字,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後刺史臣榮」中兩處指朝臣外,其餘27個「臣」字均是李密自稱。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普適邏輯之下,這讓晉武帝頗感順眼。更關鍵還在於,區區一份「陳情」,不但可以免去抗旨死罪,還感動了君王鐵石心腸,僅僅是文筆的魔力么?
魏晉南北朝時期,啟開了中國歷史上對《孝經》研究的第一個高潮,最大特徵是皇帝們紛紛著書立說,弘揚孝道。晉元帝有《孝經傳》,晉孝武帝有《總明館孝敬講義》,梁武帝著有《孝經義疏》,梁簡文帝也有《孝經義疏》,北魏孝明帝有《孝經義記》等。北魏孝文帝還命令把《孝經》翻譯為鮮卑語……
在個人與國家之間,在孝道與國忠之間,在親情與君臣之情之間,哀婉曲折,幽徑溝回,《陳情表》達成了一種「無咎」的圓通態勢,悄然遮蔽了自己不願出仕的真正動機。
寫《陳情表》之際,李密時年44歲。當下重讀此文,沒有南宋謝枋得《文章軌范》引安子順之說「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感慨,只覺得一種黑苦,宛如鹵水嗆喉。所謂「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的重壓,在此時化作了窒息呼吸的流汁……
祖母魂歸道山之後,李密已經沒有借口了,他履行了在《陳情表》的承諾。先後任溫縣縣令、尚書郎、漢中太守等職。任期內,他在漢中勉縣倡建武侯祠,那是對故國的追憶么?然而,那來自「竹林七賢」的余韻,盡管不露痕跡,但終有一天被酒力喚醒了。某天他酒後賦詩:「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中無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激怒晉武帝,免官回鄉。其實在此之前在溫縣時,他曾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就差一點被人舉報。
公元287年李密卒於保勝龍安,好友安東將軍胡熊與皇甫士安主持葬儀,師弟陳壽在《三國志》中為其列傳。

⑵ 李密的《陳情表》中所陳之情是真是假,是在說「孝」嗎

事實上,司馬炎徵召李密,並非朝中無人做那個太子洗馬,而只是因為李密曾是蜀漢名臣,而司馬炎需要樹立一個新政權的標志,所以「詔書切峻,責臣逋慢」,三番五次地召請李密出山,所以《陳情表》中除了表面對祖母劉氏的孝之外,我分明感受到的滿是李密的誠惶誠恐和謙卑不安。面對「急於星火」的詔書催逼,李密根本無法直言拒絕,所以他不惜使用「亡國賤俘,至微至陋」的語言來矮化自己,消除司馬炎的戒心,而拒絕的唯一突破口便是晉武帝的「以孝治天下」,以親情為掩蓋,換取一點有限的自由與安全,換取自己作為「亡國之臣」的操守底線和人格尊嚴。

⑶ 李密和祖母的親情令人感動,連皇帝在看了李密的上疏之後也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請以「親情「

親情是一縷明媚的陽光,在人生艱難的攀登中,為你送來光明和溫暖。
親情是一處安謐寧靜的港灣,在人生坎坷際遇中,為你提供關愛和呵護。
(開放性試題,不設統一答案,此答案僅供參考)

⑷ 李密的《陳情表》感天動地,但其中涌動著怎樣的政治暗流呢

個人覺得李密的《陳情表》雖然表現上體現的是其孝心,但是卻深含其他意味在其中,看似是一紙辭呈,但是卻隱藏了很多的政治內容,首先從《陳情表》中可以看出當時李密所處的政治環境,其次是李密對於生死的考量以及其自保能力,另外還可以看出李密與司馬炎之間的較量。

最後是李密與司馬炎之間的較量,要說這李密聰明,懂得自保,但是他司馬炎又何嘗不是個聰明人,難道真以為司馬炎看不出李密的心思嗎,只是不願意點破而已,既然你李密已經做出如此卑微的姿態,那我司馬炎就何必再與你計較,不如就答應你的請求,我司馬炎還可得到一個寬厚仁義的評價,何樂不為呢。

⑸ 以李密事跡為素材寫一篇感悟親情的片段

人生就像五穀雜糧釀造的酒,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覺.品味人生,酸甜苦辣讓我們感受到世間繁榮與炎涼,喜怒哀樂,唱盡人間千姿百態,青春演繹多彩夢幻.

青春時我們有很多夢想;即使千轉百回都無所謂;前面的路還很長很長;殘酷的現實擊碎了多少夢鄉;青春不懂生活的苦與累;青春不懂心傷的流淚;青春喜歡浪漫.

⑹ 親情是把雙刃劍,高中說明文

對於「親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世間最美麗的是親情;有人感慨親情常常創造奇跡;也有人認為理智比親情更為重要……然而,在我看來,親情就像是把雙刃劍,既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的弊端。
人們常感慨親情是世界上最真誠、最溫暖、最珍貴的情感,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李密曾坦言祖孫之情:「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短短的一番話,但卻出自其肺腑,然而從中我們似乎也可感受到那濃烈的親情。李密的祖母劉氏夙嬰疾病,而年幼的李密也少多疾病,這一老一幼生活可謂有多艱辛。然而在如此凄苦的環境之中,卻又如何能創造出一個才能卓越、剛正不阿的文人來呢?我想這與親情分隔不開,親情,有一種奇妙無比的力量;親情,是一則永不褪色的話題。
因為親情,孟母三遷,為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親情,岳母刺字,堅定了岳飛報國的決心;因為親情……親情,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每一個成功偉人的背後,都離不開親人的關愛,親人的支持,親人的鼓舞。真情是一種力量,它能夠給予人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它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它能夠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
親情確實如此偉大,可是過份的給予親情那又會如何呢?
有一篇寓言曾講述過一隻虎媽媽和幼虎的故事。故事裡的虎媽媽因為過份溺愛自己的孩子,害怕其受傷害,而為它安排好了一切。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日虎媽媽不小心陷入了獵人的陷阱。年幼的小虎因一直都在母親的保護下生活,突然失去了這一切,它的命運可想而知。聽完這則寓言,確實讓人感觸很深,親情固然偉大,可是如果過份給予,就會變成溺愛,最終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視為掌上明珠,享盡了家裡人的疼愛。去參加戶外活動,有爺爺奶奶全程護理;想干點家務,父母千推萬阻;稍有磕碰,家人心疼不已……於是我們變得好逸惡勞,於是我們變得只知索取而不懂回報,我們成了溫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風。曾在我們身邊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對夫妻很晚才有兒子,所以對其過份疼愛,千呼百應。人都說:「養兒防老」,贍養老人也是符合倫理道德的,可是這個兒子卻萬般不孝,他在榨取了父母的一切之後,毫不留情地將父母給踢開了。是什麼造就了他如此的絕情呢?我想這與這對夫妻的過份溺愛是分不開的。
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香醇;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親情,是一首經典老歌,溫婉輕柔。
親情,固然有著無窮大的力量,可是如果過份給予,那就會失去其原有的本性,失去其純真。親情是一把雙刃劍,願每個人都能把握好,實現、發現其的巨大力量。

⑺ 李密在《陳情表》中向晉武帝陳述了什麼情感,目的是什麼,請結合課文句子作答

《陳情表》

一、背景知識
這篇散文選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原題為《陳情事表》。李密(224~287),名虔,字令伯,晉初散文家。武陽(令四川彭山縣)人。祖父李光曾為蜀國朱提太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小的李密被祖母劉氏收養。為人正直,頗有才幹,長於《春秋左氏傳》。年輕時曾仕蜀漢侍郎,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蜀之後,秦治三年(公元267年),晉武帝立太子,曾幾次征詔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因侍奉祖母均辭命不從。在封建社會里,違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更何況是一個「至微至陋」的蜀漢降臣。但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而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這就給李密以拒絕的借口。後來晉武帝催逼甚緊,李密就以「侍奉祖母」為由,寫了這篇申訴自己不能應詔的苦衷的表文《陳情表》,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何況李密是一個亡國賤俘,四次征詔,四次拒絕,這就很容易使武帝產生疑慮,以為李密是懷念舊朝、不滿新朝,於是李密在「孝」字上做足文章,採取婉轉的方法和堅決的態度。而相傳晉武帝看了此表後很受感動,特賞賜給李密奴婢兩人,並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祖母死後,李密無奈還是出任了太子洗馬,官至漢中太守。後被讒免官,死於家中。
二、文學常識
1.解題:《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編者蕭統(501-531)是南朝梁文學家.字德施,武帝長子,世稱昭明太子。信佛能文。唐代以詩賦取士,士子必須精通《文選》。至宋代更有「文章祖宗」之說
2.關於「表」: 表,古代奏章中的一種文體,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陳述已見的一種奏章。

⑻ 《陳情表》中李密陳的「情」有哪些

親情,君臣情,恩情

⑼ 親情是把雙刃劍作業

親情是把雙刃劍
高中高一作文 閱讀:1112 作者:查字典
對於「親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世間最美麗的是親情;有人感慨親情常常創造奇跡;也有人認為理智比親情更為重要……然而,在我看來,親情就像是把雙刃劍,既有其利的一面,也有其的弊端。

人們常感慨親情是世界上最真誠、最溫暖、最珍貴的情感,它伴隨著我們的生命歷程,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李密曾坦言祖孫之情:「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短短的一番話,但卻出自其肺腑,然而從中我們似乎也可感受到那濃烈的親情。李密的祖母劉氏夙嬰疾病,而年幼的李密也少多疾病,這一老一幼生活可謂有多艱辛。然而在如此凄苦的環境之中,卻又如何能創造出一個才能卓越、剛正不阿的文人來呢?我想這與親情分隔不開,親情,有一種奇妙無比的力量;親情,是一則永不褪色的話題。

因為親情,孟母三遷,為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親情,岳母刺字,堅定了岳飛報國的決心;因為親情……親情,是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每一個成功偉人的背後,都離不開親人的關愛,親人的支持,親人的鼓舞。真情是一種力量,它能夠給予人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它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它能夠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

親情確實如此偉大,可是過份的給予親情那又會如何呢?

查字典作文網[CHAZIDIAN.COM]

有一篇寓言曾講述過一隻虎媽媽和幼虎的故事。故事裡的虎媽媽因為過份溺愛自己的孩子,害怕其受傷害,而為它安排好了一切。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日虎媽媽不小心陷入了獵人的陷阱。年幼的小虎因一直都在母親的保護下生活,突然失去了這一切,它的命運可想而知。聽完這則寓言,確實讓人感觸很深,親情固然偉大,可是如果過份給予,就會變成溺愛,最終百害而無一利。

現在的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視為掌上明珠,享盡了家裡人的疼愛。去參加戶外活動,有爺爺奶奶全程護理;想干點家務,父母千推萬阻;稍有磕碰,家人心疼不已……於是我們變得好逸惡勞,於是我們變得只知索取而不懂回報,我們成了溫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風。曾在我們身邊發生過這樣一個事例:有一對夫妻很晚才有兒子,所以對其過份疼愛,千呼百應。人都說:「養兒防老」,贍養老人也是符合倫理道德的,可是這個兒子卻萬般不孝,他在榨取了父母的一切之後,毫不留情地將父母給踢開了。是什麼造就了他如此的絕情呢?我想這與這對夫妻的過份溺愛是分不開的。

親情,是一壇陳年老酒,甜美香醇;親情,是一幅傳世名畫,精美雋永;親情,是一首經典老歌,溫婉輕柔。

親情,固然有著無窮大的力量,可是如果過份給予,那就會失去其原有的本性,失去其純真。親情是一把雙刃劍,願每個人都能把握好,實現、發現其的巨大力量。

⑽ 李密是如何打動晉武帝的(陳情表)

先從親情講祖母與自己的辛酸經歷,再排除晉武帝對自己的懷疑,第二段從理講的

閱讀全文

與親情創造奇跡李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