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煙花是在什麼時候傳到日本的作什麼用途
煙花是紀元前3世紀在中國發明的。紀元前6世紀傳到日本。主要是在慶祝集會上作為禮炮而使用。在日本一般是在炎熱的夏季的晚上,人們集中起來看煙花是為了乘涼,歡樂。
② 煙花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煙花又稱煙火、焰火,在中國發明較早,主要用於軍事上、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而現代全球唯一能在同天同活動里施放煙花的活動則為跨年(除夕夜)活動。
當然知道了!
③ 煙花起源於那個國家
鞭炮煙花起源於中國。我國民間自古有放鞭炮歡度春節的習俗。
鞭炮,古稱爆竹,在我國有2500多年歷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燒發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鞭炮最開始主要用於驅魔避邪。南北朝梁朝宗懍撰《荊楚歲時記》曾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當時沒有火葯和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們稱為「爆竿」,大概是將一根較長的竹竿逐節燃燒,連續發出爆破聲。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這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
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葯。有人將火葯裝在竹筒里燃放,聲音更大,從而代替了用火燒竹子的古老習俗。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卷紙裹著火葯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
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發明後最初被當做葯類。因為易著火爆炸,於是又被用於軍事。
煙花又稱煙火、焰火,在中國發明較早,主要用於軍事上,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南朝梁沈約《傷春》詩:「年芳被禁籞,煙花繞層曲。」 《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上詣德壽宮,共請兩殿往浙江觀潮……管軍命於江面分布五陣,乘騎弄旗,標槍舞刀,如履平地。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
唐太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纏,久治無效,遂詔書全國求醫。時年24歲布衣獵人李畋應詔揭榜,借打獵用土銃原理,採用竹筒裝入硝,爆驅逐山魈邪氣,使皇上龍體康復,遂封李畋為爆竹祖師。上栗人歷來對李畋頂禮膜拜,早在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在始建於東晉九年(公元354年)的上栗南街佑聖觀中設立了「爆竹祖師李畋之神位」,後李畋回鄉以爆竹為業,並逐步把製造爆竹的工藝傳給鄉鄰。李畋造福桑梓,得到百姓的尊重。明太祖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當地人就將每年的4月18日(李畋生日)定為「爆竹鼻祖」的誕辰紀念日,一到這一天,湘贛邊界的麻石、大瑤、金剛、文家市、桐木、白兔潭等地的群眾便成群結隊自發祭奠紀念李畋,一直沿襲至今。
④ 煙花是如何發明的
關於煙花爆竹的發明,中國民間流傳更廣的是「爆竹祖師」李畋回的神奇傳說。相答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常聽說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費盡苦心研製出爆竹,想用爆竹來驅祟避邪,保護一方平安,更為太宗驅鎮邪魅。李畋因此被唐太宗敕封為「爆竹祖師」。
在北宋宣和年間,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明清時代,爆竹煙花已經很盛行,每逢婚喪喜慶或逢年過節,人們都要燃放爆竹煙花來祭神祭祖,表示慶賀,求神靈祖先保佑全家順利,萬事如意。中國花炮從燃放效果來看,分成禮花、字幕、盆花、瀑布、火箭、噴花。
⑤ 哪個國家發明了煙花
選B
煙 花 的 歷 史
說到煙花的歷史,我們不得不提到煙花的重要組成部分——火葯。那麼火葯是怎麼形成的呢?
火葯,又稱黑火葯或褐色火葯,是古代人民尋求「長生不老丹」的配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的。關於煙花爆竹的發明,民間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關於「爆竹祖師」李畋的神奇傳說。
相傳在1400年前,南川河兩岸時聞有人被山魈所害,連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驚擾得龍體不安,遂下詔全國求醫。出生於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銠狽丫】嘈難兄瞥霰
⑥ 煙花是中國發明的嗎,什麼時候發明的
煙花於10世紀已有記載在中國發明,主要用於盛大的典禮或表演中,《後武林舊事》記有宋孝宗觀海潮放煙火的情景說:「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點放五色煙炮滿江、及煙收、炮息,則諸船盡藏,不見一隻。」
譯文: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八月十八日,在江邊點放五種顏色的煙炮,灑滿了江邊、等到煙花收滅、炮聲終止以後,各個船隻都隱匿起來 一個也看不見了
宋理宗(1225年至1264年)時,周密在《齊東野語》〈御宴煙火〉中也記載了當時皇宮觀看煙火的故事:「穆陵初年,嘗於上元日清燕殿排當,恭請恭聖太後。既而燒煙火於庭。(譯文:穆陵第一年,曾經在正月十五日清閑殿排在,恭請聖太後求。然後在庭院燃放煙火)」
(6)煙花日本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的煙花發明在中唐時期,最開始是只有皇家才能享受的娛樂項目,後來漸漸傳入民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衍生出了更多的花樣玩法,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煙火藝人進行表演。相比簡單爆炸的爆竹,一支煙花需要具備聲、色、光、煙四個元素,可是復雜多了。
到了宋朝以後,煙花的發展進入了系列期。明清時期各種名目繁多的煙花品種層出不窮,從元代的「月光」、「日光」、「流星」、「白睡蓮」等,一直到清朝的「千丈梅」、「倒垂蓮」、「小葉梨」,各式各樣的煙花給人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享受。
而葯發傀儡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階段,不再是之前簡單的噴火吐煙,而是真正有了今天葯發傀儡劇目的樣子,排演出諸如《牛郎織女》一般的劇目來,鮮活生動,令人嘆為觀止,直到今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煙花
⑦ 煙花是誰發明的
煙花是中國唐朝時的道士李畋發明的。
李畋(tián)是中國花炮祖師,唐武德四年(回公元621年)答四月十八日生於湘贛交界的瀏陽醴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
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花炮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李畋廣場為多地地標,瀏陽煙花節更是世界聞名 。而醴陵是第一個擁有李畋祭祀祠堂的城市。
⑧ 煙花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中國,相傳唐朝時湖南瀏陽南鄉大瑤的李畋(也有說是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發明了煙花。據史書及相關的文學書籍記載,在唐朝已有了煙花的發明,在北宋宣和年間,我國以火葯為原料的真正煙花發展成熟。
⑨ 煙花是哪個朝代發明的
1、唐朝,唐人李畋(公元601—690年)被認為是煙花製造的開山鼻祖。
2、由來:相傳版李畋出生在瀏陽上權瑤鎮,唐代《異聞錄》記載,李畋的鄰居家裡鬧鬼,染上了「恐懼症」,終日不敢出門。李畋在鄰居家門口點燃竹製的花.炮,一下子就把鬼趕跑了。民間還曾有傳說,李畋曾在貞觀年間,用爆竹為李世民治病。後來,李畋把技術「轉讓」給同鄉、親朋,搞得瀏陽一度「十家九爆」。
3、李畋
(1)李畋(tián)是中國花炮祖師,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生於湘贛交界的瀏陽醴陵上栗交界處的麻石村。據傳,當時災害連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裝硝,導引點燃,以硝煙驅散山嵐瘴氣,減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廣開來。
(2)李畋因此被煙花爆竹業奉為花炮祖師。現在花炮主產區的湖南瀏陽、醴陵,江西的上栗、萬載均對其進行祭祀緬懷,李畋廣場為多地地標,瀏陽煙花節更是世界聞名[1]。而醴陵是第一個擁有李畋祭祀祠堂的城市。
⑩ 日本的煙花是從哪裡來的
簡單的是中國生產的。
日本主要生產禮花彈,
他們的工藝十分考究,
不過嘛,
都不是制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