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孩子沒有創造力想像力可能是感統失調了,建議帶孩子去做個感統測評吧,如果進行感統訓練的話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❷ 簡述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呵護孩子珍貴來的好奇源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貴,它是孩子探求知識的動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好奇行為是小孩子得到知識的一個最緊要的門徑。」
好奇心強的孩子往往會表現為:問題比較多,總是尋根問底;喜歡拆東西,總想找到內部的秘密。家裡若有一個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當媽媽的真應該萬分高興才是。
給孩子講故事
為故事虛構景物、人物、聲音、情境及氣味等,這種想像力對孩子是十分有建設性的。與錄音機相比,父母講故事給孩子聽,更有親切感和交流性。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會隨時發問,在愉快的對話中,指導孩子從已有的經驗中得到新的主意。
鼓勵孩子與他人合作
一個人的創造力是有限的,當孩子與其他孩子一起來做某件事的時候,孩子會從他人那裡得到啟發,創造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做游戲是一種好方法
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在游戲中,兒童從單純模仿發展到創造,他們逐漸創造性地開展游戲情節,創造性地扮演游戲角色,創造性地製作游戲道具等等。
❸ 培養兒童創造力,最佳方法是什麼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創造力起著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凡是那些聰明能乾的孩子,他們的創造力都比常人更高,而一個人的創造力既有先天的因素,但也受到後天的影響,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更加具有創造精神,家長也不能讓孩子的創造力輸在起跑線上,一定要掌握對孩子創造力培養的正確方式。
不要去抨擊孩子一些荒唐的做法。有時候孩子會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為和動作,而這些橘子在大人們看起來非常的不正常和荒唐,我覺得家長沒必要去限制孩子這些行為,要學會尊重孩子,同時對於孩子的一些行為要給予贊同和認可,那麼孩子才更願意去做出一些創造性的事物,從心底里去認可孩子,並且保留孩子的初心,讓孩子主動的去經歷和創造。
❹ 兒童創造力如何培養
想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你不必在家裡放上昂貴的玩具和娛樂設施。一些簡回單的活動,比如答和你的寶寶玩拍手游戲,和剛學步的寶寶在人行道上塗鴉,或者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所有這些都能讓孩子進入有創意的世界。 對兒童最有益的游戲是那些能讓孩子任意想像,挑戰他們學習新技能,激勵他們深入思考,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的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鍛煉你自己的創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該和孩子玩些什麼,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一起玩,這些方法能幫助你讓孩子每天的活動充滿創造力。 神奇的飛毯之旅 查看原帖>>
❺ 培養兒童創造力的建議有哪些
1.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父母對他們提出的意見應予以重視和尊重。 由於孩子的多元智能不同,往往在文化課方面有優勢的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得到人性上尊重要多一些。
2. 給予空間 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並對他們的表現加以鼓勵和欣賞。所謂空間,實際上就是思考的空間。 可以給孩子一個蘿卜和一些牙簽,讓小孩用小刀、刻刀等工具,把蘿卜創造成形形色色作品,牙簽作為連接之用。
3. 自由探索 鼓勵孩子主動自覺的探索精神,讓創新成為一種樂趣。提供多方面的刺激,讓孩子嘗試接觸不同的東西,自由探索各方面的事物。把問題交給孩子,激活他的思維,誘發他探究問題的好奇心,並給他解決問題留有一定的探究時間和空間,使他有一個對問題更全面、更新穎、更帶有個性色彩的認識。
4. 敢於挑戰 生活可以看著是創造性的挑戰,即使在處理日常事物之時,都存在著對創造力的呼喚。所以創造是一種生活方式。
5. 鼓勵幻想 讓孩子多進行一些假想游戲
6. 勇於冒險 冒險是創造力培養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沒有冒險,孩子最多隻能期待著好的事情發生。
7. 培養興趣 鼓勵孩子多元化的興趣發展和培養,發揮個人潛能。 憑興趣學習的是天才,為功利而學習的是人材,被家長或老師逼著學習的是庸材,無論怎麼都不肯學習或學不進去的是蠢材。在游戲中學習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培養天才的唯一方法。
❻ 學前兒童創造力培養的意義
什麼是創造與創新能力?
兒童通過繪畫、寫作、雕塑、戲劇、舞蹈、運動、科學探索等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創造性思想和情感。創造力可以用許多形式來表達,比如孩子如何完成一個任務或如何解決一個新問題。
創造力的一部分是學習創新。幼兒的創新是他們如何驗證自己的思維和如何與世界互動。兒童通常從模仿觀察到的行為開始,如果典型的方法不起作用,他們開始使用新穎的想法或解決方案進行創新解決問題。
創造與創新能力學習成果在K-12階段的體現
使用各種方式促進創新想法生成想法生成(例如頭腦風暴)
當兒童參與價值點貢獻的活動時,他們可以創造新的、有價值的想法(既有微創新,也有顛覆式創新)
闡述、提煉、分析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和最大化創造力產生的影響。
把失敗看作學習的機會;理解創造力和創新是一種長期的、小的成功和頻繁的非預期結果的循環不斷循環的結果。
在工作中表現出獨創性和創造性。
發展創新想法並與他人交流。
是開放的,同時可以響應多樣化的新觀點。
發揮創意的作用,為該領域作出切實有效的創新貢獻。
創造與創新能力需要的早期學習環境
早期學習環境可以支持創造和創新。這可以通過提供豐富的不同類型的創造性體驗式游戲來完成。這些環境包括但不限於建搭建積木、粘土、再生材料、測量工具、在室外發現的物品、水桶、球、以及支持創造和創新的藝術和工藝材料。空間提供方便的材料與兒童工作的展示,以激發孩子們的創造想法。
孩子們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創造和創造時間,自由地搬材料到玩耍的地方來創造和保存工作。創造力和創新超越了藝術活動,當孩子們在外面做游戲、用積木搭建或在戲劇性游戲中扮演時,我們鼓勵孩子們表達他們的想法,並從他人那裡學習,創造力和創新就會發生。
❼ 如何引導,培養兒童的創造力
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幼兒的好奇心是其創造力形成和發展的先導,是創造的巨大動力,如果沒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就不可能產生對社會和人類具有巨大價值的發明和創造。孩子往往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新鮮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對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家長應予以愛護、鼓勵和引導,使之合理的發展。 幼兒對事物產生好奇,應鼓勵他提問。能提出問題說明孩子在動腦筋,進行積極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兒只有言論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才能充分發揮他的創造力。發明千千萬萬,在於一個問……。」為此,他強調要解放幼兒的嘴,使他敢問。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麼重大的創造發明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的追究問題罷了。」好提問題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體現,是創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長要善待幼兒的發問,認真解答並力求回答的生動具體,使孩子從小能夠享受到探索事物奧妙的樂趣。 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 奇思異想是創造思維的源泉。平時,孩子總喜歡歪著腦袋、拖著兩腮靜靜的思考,並經常產生一些不合邏輯的想法。對於這些想法,他們有著強烈的表現心理,家長切不可認為是「瞎想」、「胡鬧」予以指責和否定,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斷送孩子的創造慾望。 有鑒於此,家長要允許幼兒自由地想像,允許他們產生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觀念,如孩子的繪畫中會出現 「紅海洋」、「藍太陽」、「五彩樹」等,這是他們獨特思維、豐富想像的體現,我們應予以鼓勵並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的想像,如講故事、童話敘述、朗誦詩歌、音樂、小製作等,也可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幼兒的想像力,讓幼兒獲得間接知識,豐富想像的內容。 三、豐富幼兒的認知 任何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建立在對原有事物的認識基礎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創造的基礎。沒有感知經驗作鋪墊,想像、創造必定是枯竭、貧乏的。因此,家長要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就應不斷增進孩子的知識,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家長可向幼兒提供合適的讀物和音像材料,創造多種向自然和社會學習的機會;經常提供新穎的刺激,擴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強他們的接受能力。孩子剛出生不久,家長可搖鈴鐺給他聽,掛彩色氣球給他看。因為嬰兒正是在不斷對外界環境信息的接受與作出反應的過程中,提高了大腦和各種器官的靈敏性,進而加速了智力發展的進程。嬰幼兒的生活環境較狹窄,但其智力發展速度又甚快,這就要求家長應經常帶他去看一些沒有見過的東西,逐步擴大他的眼界和經驗。例如,可帶孩子去動物園看看各種動物,或帶孩子去兒童游樂活動場所。由於孩子走出了家門,看見聽到各種各樣新穎的東西和聲音,就會產生一種新鮮感,激起興奮點,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為其將來的創造性發展奠定基礎。 當然,有觀察才能有發現,幼兒生而具有獨特的觀察力和強烈的敏感性,只要與周圍事物發生直接聯系,幼兒就會以一種輕松的洞察力獨特的感受到周圍的事物。所以,家長可利用周圍事物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 四、鼓勵幼兒動手動腦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頭腦、手腳、眼睛、嘴巴、時間與空間)。首先是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其次是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們能幹,要鼓勵孩子動手動腦進行探索。只有通過一些實際的動手活動,才能使創造思維的結果物化,同時也使他們的創新思維更符合現實,具有實際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長要鼓勵引導幼兒多動手。研究者發現,適度的練習,有助於增長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助於其創造力的開發。幼兒在一次次動手做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拓展自己的思路,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解決操作中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難免會「闖禍」或出差錯,對此,家長應持寬容態度,理解幼兒,而非批評責備。 當然,家長要精心為孩子提供「精神營養」――玩具與圖書。但並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長應視孩子的實際水平,選購最能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玩具,如小積木、拼插車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傢具等。這些玩具可幫助孩子辨別不同的形象與顏色,認識物體,對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均大有益處。使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在創造性的玩法中獲得發展。圖書對於激發孩子智力有其獨到功能。圖書中的故事基本以圖為主,為幼兒提供了生動的直觀形象。但由於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長應幫助他理解作品的內容,可先給孩子講一兩遍,然後讓他自己重述其內容,這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五、營造民主的家庭氛圍 適宜的家庭環境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基礎和重要條件。幼兒的行為是受成人控制還是自主支配,這會直接影響其創造才能的發揮。德國學者戈特弗里德海納特指出:促發創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輕松、無拘無束和活潑的氣氛有助於創新活動的發展。陶行知先生也認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 因此,家長要給孩子盡可能多的自由,不宜過分限制他的活動。幼兒的智力主要是在活動中發展起來的,活動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高低的標志,限制孩子的活動就意味著限制了他的智力發展。幼兒的天性是活潑好動,只要他能拿到或搬動的東西,都可能成為玩具。如把地上拾到的小木棍插在沙土裡,自稱在「種樹」;把漏勺放在水桶里攪,說是「撈魚」。這在許多家長看來是「胡鬧」,因為家長只要求孩子干凈、整齊、聽話和守規矩,結果使孩子變得怯懦,不敢說、不敢笑、不敢跑、不敢跳。這種過分限制幼兒活動的教育方法是極為有害的。家長應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玩耍,多讓孩子在沙灘上、公園里、大海邊自由地做游戲,玩沙土、爬小山坡、奔跑跳躍等。只有在民主、和諧、寬松的活動氛圍中,幼兒創造的潛力才能得以較好的發展。因此,父母應尊重幼兒,信任幼兒的能力,容許幼兒自主嘗試以及做決定。尊重獨創性,鼓勵多樣性,使幼兒樹立創造的勇氣和信心。 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坦伯格發現,個體的興趣和動機是使人們從事創造性活動的驅動力。我國中科院心理所查子秀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超常兒童的心理結構通常是智力、創造力、非智力三種成份的獨特組合,其中智力是發展的基礎,創造力是發展的高度,而個性心理則是發展的動力和支柱。托蘭斯在1973年曾得出結論:培養創造性的成功做法乃是必須促使認知與情感這兩種功能充分發揮作用。從情感和智力對創造力發揮的影響來看,很多情況下,情感的力量遠比智力強大。具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他們的偉大發明和發現始終伴隨著崇高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創造過程絕不是冷冰冰的智力活動,沒有火熱的崇高的情感動力,創造活動就無法展開。 因而,家長要重視對幼兒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如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培養幼兒的自製力,要求幼兒定時完成任務,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鼓勵幼兒有冒險精神,這里所說的冒險性是指,他敢於嘗試對其結果毫無把握的新鮮事情,並從中體驗樂趣,享受成功;培養幼兒對創造活動的興趣和飽滿的熱情等。 總之,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過程,需要家長合理利用影響幼兒創造力的每個積極因素,使幼兒——「發展中的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存,最終學會做人。
❽ 如何培養幼兒創造力
創造力是孩子成長的生長點,善待它就是善待孩子的生命,保護並且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是培養造就創造型人才的步。
創造力的培養有多種途徑,學校的、社會的,當然作為孩子教育的主要場所--家庭,則是創造力培養的搖籃。家長作為孩子的任老師,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生活中,只要家長做有心人,創造一定能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一教子智慧:善待孩子荒唐的提問
提問是一種思考和鑽研,是具有探索意識的表現。孩子從會說話起,就開始會提問。由於年幼,所提的問題往往十分荒唐,有的可能無法回答,但不管問得怎樣,孩子都是渴求得到解答的。作為家長,都應該心平氣和地、認真地對待。
例如,有個5歲的孩子問爸爸:「開電風扇有風,能使人涼快,你為什麼不把窗關上?關上窗風跑不出去不就更涼快了嗎?」於是,父親給孩子講明電風扇吹風與氣溫和關窗與否的關系,接著問孩子:「風有什麼作用?」孩子的想法很多:把樹葉刮掉、吹火做飯、放到屋裡使人涼快……盡管孩子的回答看似可笑,但這種教育方式對培養發散性思維、開發創造力卻有好處。
因此,家長一方面要鼓勵孩子要創造性地提問,並給孩子以科學的回答,更重要的在於鼓勵孩子對問題提出更多的答案。
二教子智慧:鼓勵孩子大膽想像
創造離不開想像,孩子靠想像力開啟幻想世界。只有在這種自由幻想世界裡,創造思維才會萌發。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一切進步的東西,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家長應盡量發覺孩子進行活動的想像功能,促進想像。比如,孩子一會兒把掃帚當馬騎,一會兒把它當沖鋒槍,一會兒又用它來堆雪人,其中有豐富的想像,有「發散思維」,發現了同一事物的不同用處,這就是創造性的表現。對於孩子富有想像力的圖畫,平整機想像拼搭的東西、自編的故事等等,都應該給予肯定和贊賞。
對於孩子所表現出的、所談論的理想和抱負,以及建立於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認為孩子荒唐,異想天開,不切實際,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顧,要給予支持和指導。同時要耐心地幫助他們,使孩子明白過多、過分誇大的表現是不正確的。引導他們從正確的思路上去想像、去創造,理想要與實際相接近,與實際生活相符。
三教子智慧:帶領孩子接觸新鮮事物
創造一個新事物需要憑借想像,但人的想像不是憑空而來的,一定要有豐富的生活實踐。看得多,聽得多,摸得多,接觸的事物多,腦子才能積累豐富的表象,即使閉上眼睛也能歷歷在目。大腦里積累的表象多了,經過改造、調整,就能產生新的表象,這個形象思維的過程就是創造。家長可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孩子的生活,開闊孩子的視野,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觀賞各種樹木花卉,區分它們的異同,了解植物與環境的關系;看看動物的不同形態,分辨他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採集種子,捕捉昆蟲,製作標本;仰望藍天上變幻多端、漂亮浮動的白雲……認識事物越多,想像的基礎就越寬廣,就越有可能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想法。那種只想把孩子關在家裡,只想讓孩子寫字、畫畫、背詩的方法,只會把孩子培養成書獃子,絕不可能培養成有創新能力的人。
四教子智慧: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
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游戲,很多發明創造就是在游戲中產生的。
公元1609年,荷蘭一家眼鏡店老闆漢斯的兒子拿著幾塊眼鏡片與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弄著。他們模仿大人,有的把鏡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兩塊鏡片放在一前一後看著遠方。突然,一位孩子驚喜地叫了起來:「快來看呀,遠方的教堂尖塔怎麼變得這么近?」孩子的叫聲驚動了站在櫃台里的漢斯老闆……
漢斯仔細觀察後發現,孩子手裡拿的一片是近視鏡片,一片是老花鏡片。孩子在游戲中發現了可以望到遠處的現象,漢斯抓住這一偶然發現,認真研究後,發明了世界上台望遠鏡,為今天人類能夠探索宇宙的奧秘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可以說,沒有孩子們玩,就不會有漢斯望遠鏡的發現。在玩中,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會玩的孩子不可能是聰明的孩子。家長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積極鼓勵,就是要創造條件,必要時,也可一道參與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勵孩子玩出新的花樣,嘗試各種各樣不同的玩法。父母可以通過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做游戲、玩智力玩具等孩子喜歡的「休閑方式」,來培養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的良好習慣和動手能力。同時還要注意選擇教育性比較強的能增長孩子智力的玩具。玩耍能夠給予孩子一個發揮他們創造力、增強他們自信心的途徑,他們能夠通過玩耍學會自己探究嘗試、掌控環境。總之,孩子不能不玩,因為玩不但可以增長智慧,還可以直接培養動手能力。
❾ 如何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
嬰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必須以其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讓嬰幼兒的創造力盡可能充分地得以發展。
首先要在游戲中培養兒童的創造力。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在游戲中,兒童的創造力日益提高,從單純模仿發展到創造,他們逐漸創造性地開展游戲情節,創造力地扮演游戲角色,創造性地製作游戲道具等等。但是游戲水平的發展並非完全是自發的。在游戲中發展兒童的創造力,需要成人的幫助、啟發、引導,有意識地促進兒童的想像和創造。
音樂、繪畫都是培養創造力的有效途徑。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一致認為音樂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好方式。因為音樂會促使右腦的發育。另外音樂可以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幼兒情緒興奮愉快,這個時候,其創造力就處於極佳狀態。繪畫也可以促使幼兒大腦右半球的發達,增強幼兒想像力、形象思維力和創造力。
另外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在幼兒期。早期的語言訓練,不僅促進語言本身的發展,還可促使智力超前發展。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語言能力主要是聽和說的能力,聽說能力培養主要是在日常對話以及講故事中進行。在與幼兒進行對話時,要因勢利導,抓住時機,就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展開對話,這樣兒童就會興致勃勃地啟動思維,即興表述生動的語言。還可利用啟發提問的方式,刺激兒童的思考與語言表達,讓兒童發揮想像和創造。
最後注意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幼兒的好奇心特別強,什麼東西都要摸摸、動動。家長不應簡單粗暴地制止,而應對孩子的好奇心予以肯定和鼓勵,同時給予他正面的解釋和教育。鼓勵兒童搞一些小製作,在實際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鍛煉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鍛煉手指部小肌肉的發展,相應地也就促進這些小肌肉在腦中對應部位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就促進了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
家庭的培養:
1、戲劇方式。假裝不能用語言溝通,必須通過啞劇,手勢及臉部表情傳遞彼此信息,可假扮飯店、機場或公園里人的生活百態,而且給孩子一疊紙、鉛筆和蠟筆,畫出對方演出來的情節。
2、小小私人畫廊。讓孩子了解他畫畫只是自己樂在其中,而非取悅任何人。這樣,孩子能將自己的藝術作品自由地展開出來。在他的房門上掛黑板或畫架,可以讓他自由創作,捕捉靈感。
3、自製不花錢的禮物。鼓勵孩子在送禮物給人家時,自己動手做,這種禮物是金錢也買不到的。孩子自己創作顯得特別可貴,對孩子很有鼓勵意義。例如,可鼓勵孩子寫下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及自製各式兒童玩具等。
4、玩小大人家家酒。讓孩子扮演大人角色,在家設宴請客,演習款待客人的禮節。 隨處都有材料,隨時都有方法,只要母親動起腦筋來,就能夠將創造力的訓練在家庭中生動活潑地開展起來。
參考資料: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