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是啥最高獎嗎
您好!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是該獎項的最高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的評審,對候選人所做出的技術發明,從難易復雜程度、技術思路新穎程度、技術創新程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對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推廣應用程度、已獲經濟或者社會效益及發展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據此決定授獎等級。
基本評定標准如下:
1、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獨特,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一等獎。
2屬國內外首創,或者國內外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並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二等獎。
謝謝閱讀!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的獎勵等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抄國家技術發明獎的評審,對候選人所做出的技術發明,從難易復雜程度、技術思路新穎程度、技術創新程度、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先進程度,對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推廣應用程度、已獲經濟或者社會效益及發展應用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據此決定授獎等級。
基本評定標准如下:
(1)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獨特,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一等獎。
(2)屬國內外首創,或者國內外雖已有、但尚未公開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並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二等獎。
③ 技術發明一等獎和科技進步二等獎哪個含金量高
Obtain(Won也行).該大寫的地方一定注意.參考:/english/20070228/100878.shtml以及:樓上機翻的也太水了.問題好明顯的說.
④ 什麼是「國家技術發明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簡介 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做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
⑤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頒發給了誰
在航空、航天、交通等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有「一克重就是一克金」的說法,材料越輕結構工作效能越高。目前國際通用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可以顯著提高裝備性能,但加工過程極易產生損傷,制約其廣泛應用。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授予大連理工大學賈振元團隊,表彰其發明的「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技術與裝備」解決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將我國碳纖維復合材料構件加工技術水平推進到國際前沿。
經過10多年攻關,團隊研發出13台套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數控加工工藝裝備,成為我國航空航天多個重點型號關鍵復合材料構件加工的唯一裝備,實現了從無法加工或手工加工到低損傷數字化加工的跨越。成果已在航天一院、航天三院、中航工業、中國商飛等企業應用,突破了某新型航天裝備艙段、某飛行器筒段、某系列直升機旋翼、某重型飛機調節板、大型客機機身筒段試驗件、高鐵車身試驗件等關鍵復合材料構件高質高效加工難題,打破國外封鎖。
⑥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高校獲獎
2014年高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通用項目)統計表序號獲獎單位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合計一等二等二等一等二等一等二等合計1清華大學12121561華中科技大學123663東南大學11121453浙江大學122555哈爾濱工業大學211446北京大學12336吉林大學12336上海交通大學12336武漢理工大學123310武漢大學11112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2210復旦大學22210湖南大學112210華東理工大學112210江南大學22210南京大學112210山東大學112210太原理工大學112210中國石油大學(北京)112210中南大學22210中山大學112222成都理工大學11122天津中醫葯大學11122北京建築大學11122北京協和醫學院11122北京交通大學11122北京科技大學11122北京理工大學11122北京體育大學11122北京郵電大學11122大連理工大學11122第二軍醫大學11122第三軍醫大學11122電子科技大學11122東北大學11122東北師范大學11122東華大學11122福建農林大學11122廣東工業大學11122廣東葯學院11122貴州大學11122哈爾濱醫科大學11122河海大學11122河南農業大學11122黑龍江中醫葯大學11122華北電力大學11122華南理工大學11122華南農業大學11122江蘇大學11122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11122昆明理工大學11122南京工業大學11122南京林業大學11122南京農業大學11122南京師范大學11122南京醫科大學11122南開大學11122寧波大學11122山東建築大學11122上海應用技術學院11122深圳大學11122首都師范大學11122首都醫科大學11122蘇州大學11122天津工業大學11122同濟大學11122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1122西安建築科技大學11122西安交通大學11122西安理工大學11122香港大學11122香港科技大學11122新疆大學11122長安大學11122浙江工業大學11122浙江海洋學院11122鄭州大學1112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1122中國礦業大學11122中國農業大學11122重慶大學111合計126384535117122注:1、此表中數據僅統計通用項目,按獲獎項目總數排序,僅供參考;2、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僅統計了第一完成人所在單位,科技進步獎僅統計了第一完成單位。 (附件2)推薦事項
為深化科學技術獎勵制度改革,做好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以及《關於受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規定》要求,推薦工作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採取推薦單位或專家推薦兩種方式。各推薦單位於2012年12月20日起可以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綜合業務管理平台,按要求組織推薦。如專家推薦,請推薦專家與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直接聯系獲取推薦號和密碼。
(一)單位推薦
1.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推薦指標不限,原則上每個推薦單位限推薦1人,請注重推薦一線工作的傑出科學家。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推薦指標不限,請注重推薦學術水平高、國際影響大並對我國長期友好的候選人或外國組織。
3. 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
各推薦單位應當建立科學合理的遴選機制,推薦本地區、本部門優秀項目和人選。推薦的項目應在本地區、本部門范圍內進行公示,並責成項目主要完成人所在單位進行相應公示。公示無異議或雖有異議但經核實處理後再次公示無異議的項目方可推薦。各推薦單位請嚴格按照下達指標數(附件1)進行推薦,各獎種指標不得挪用,超指標推薦的,一律不予受理。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和企業技術創新工程類項目的推薦指標另行下達。
(二)專家推薦
1.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每人每年可推薦1項(名)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人選)。
2.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以上可共同推薦1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候選人(外國組織),或1項國家自然科學獎(僅限1人獨立完成的項目)。
3.1973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中青年人員牽頭完成的基礎研究項目,可由3名以上國內知名同行專家(至少有1名院士)共同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
專家應推薦本人所從事的學科或專業領域的項目(人選),且每年只能推薦1次。當推薦項目(人選)出現異議時,有責任協助處理。項目公示時將公布推薦專家姓名。
(三)推薦項目和人選的基本條件
推薦項目(人選)必須符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中規定的推薦要求,還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提供的主要論文論著公開發表時間應當於2010年1月31日前;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項目的整體技術應用時間應當於2010年1月31日前,並產生社會和經濟效益。
2.推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項目,如曾列入國家級計劃,應當在項目整體驗收後推薦。
3.同一人同一年度只能在一個推薦項目中作為前三完成人參加國家科技獎的評選。 (一)推薦材料截止時間
2013年1月31日前報送推薦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二)網路推薦截止時間
為了保障網路推薦工作的順利進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分類確定各推薦單位網路推薦截止時間,請積極配合。具體要求如下:
1.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特別行政區、計劃單列市的科學技術主管部門,網路推薦截止時間為2013年1月29日上午八時。
2.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機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的科學技術主管部門和專家推薦,網路推薦截止時間為2013年1月30日上午八時。
3.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大型行業協會、學會,大型企業及其他推薦單位的科學技術主管部門,網路推薦截止時間為2013年1月31日上午八時。
⑦ 2012年我國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1、「神九」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
2012年6月29日10時03分,在經過近13天太空飛行後,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神舟九號飛船先後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成功進行了兩次交會對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具有決定性意義。
2、「蛟龍」號第五次下潛創7062米新紀錄
2012年6月24日上午9時許,「蛟龍」號成功在7020米深海底坐底,再創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台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方案設計和關鍵核心技術,像耐壓結構、生命保障、遠程水聲通訊、系統控制等,以及總裝聯調和海上試驗都是由我國獨立完成。「蛟龍」號重大突破,體現了我國在深海技術領域的重大進步。
3、發布嫦娥二號7米解析度月球影像圖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2012年2月6日在北京發布「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獲得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影像圖。
製作完成的7米解析度全月球分幅影像圖產品共746幅,總數據量約800GB。這是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又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4、國產CPU搭建的千萬億次計算機成功應用
2012年9月11日,「神威藍光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通過科技部專家組驗收,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能夠採用自主CPU構建千萬億次計算機的國家。
5、全球首個"戊肝"疫苗研製成功
2012年1月11日廈門大學、養生堂萬泰公司聯合研製的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大腸埃希菌)已獲得國家一類新葯證書和生產文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於預防戊型肝炎的疫苗。這是全世界戊肝預防與控制領域的一個重大突破」
6、大亞灣實驗發現中微子新的振盪模式
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來自全世界6個國家和地區38個科研單位組成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在2012年3月8日宣布,發現中微子新的振盪模式,並測得其振盪振幅,精度世界最高。
該結果加深了人類對中微子基本特性的認識,得到國際高能物理學界的高度評價,並被《科學》雜志評選為2012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7、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通信100公里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彭承志、陳宇翱等人,與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等組成聯合團隊,我國科學家潘建偉等人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百公里量級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為發射全球首顆「量子通訊衛星」奠定技術基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2012年8月9日重點介紹了該成果。
8、亞洲最大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在上海正式落成
2012年10月28日亞洲最大的全方位可轉動射電望遠鏡在上海天文台正式落成。這台射電望遠鏡的綜合性能排在亞洲第一、世界排第四,能夠觀測100多億光年以外的天體。據了解,這個射電望遠鏡將參與我國探月工程及各項深空探測任務 。
9、首次揭示「乙肝病毒感染」關鍵過程
2012年11月13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文輝博士率領的科研團隊在當天出版的《eLife》雜志上發表題為「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體」的研究成果。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乙肝病毒受體,該成果揭示了乙肝病毒感染的關鍵過程,為乙肝及其相關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療靶點和新葯開發途徑。
10、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
2012年7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宣布該校研發出一種常規的化學合成方法,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抗瘧葯物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
該成果解決了困擾世界科學界和產業界30多年的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重大難題,使青蒿素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變成現實,生產成本有望大幅降低,這意味著每年可將近百萬人從死亡線上救出。
11、「遼寧艦」入列 殲-15飛機完成航母起降
2012年9月,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付海軍。發展航空母艦,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著眼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第一艘航空母艦順利交接入列,對於提高我國軍事現代化水平,促進國防科技工業技術進步和能力建設,增強國防實力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
12、中國第16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隨著它在太空棋盤上的最後落定,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建成。此次發射是北斗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是區域系統建設的收官之戰。
(7)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012擴展閱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國務院決定,對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准並報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授予鄭哲敏院士、王小謨院士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務院批准,授予「水稻復雜數量性狀的分子遺傳調控機理」等41項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飛機鈦合金大型復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等3項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授予「修復周圍神經缺損的新技術及其應用」等74項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嫦娥二號工程」等3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授予「盾構裝備自主設計製造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22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特色熱帶作物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創新利用」等187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授予美國化學家理查德·傑爾等5名外國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全國科學技術工作者要向鄭哲敏院士、王小謨院士及全體獲獎者學習,自覺弘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授獎條件
(1)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2)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3)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是指在候選人所完成的產品、工藝、材料公開之前,前人所沒有的,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各種公眾信息渠道上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 推薦國家技術發明獎時,一般應出具獲得發明專利的證明,如果沒有獲得發明專利,應當通過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統稱國家獎勵辦)認定的科技信息部門進行文獻檢索和查新,以確認一項技術是否符合前人尚未發明或尚未公開的條件,文獻應該檢索到該技術的公開時間。 界定或者確定公開時間的形式具有多樣性,除技術鑒定外,還有專利申請、產品鑒定、產品或者技術公開銷售使用、主要技術內容公開發表等。如果一項技術同時存在著上述幾種公開方式,那麼,確定發明權的公開時間應以最早的時間為准。 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是與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而言。 先進性是指在推薦評審時,其主要性能(性狀)、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綜合優於同類技術。 先進性要求一項發明不但是新的、前人沒有的,還要求它具有技術優越性,從而具有競爭力和實用價值。創造性是指發明的技術思路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創造性要求一項發明不是簡單的前人所沒有,必須和已有同類技術有本質的差異,有質的飛躍和突破。先進性和創造性主要是與先進的同類技術進行全面比較。 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通過實踐檢驗證明技術確是成熟、實用的,而且已經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該條件要求發明不但是先進的,還應當具有實用價值,並已較大規模地應用於生產實踐。推薦參加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審的技術發明,應該經過一年以上較大規模的實施應用,取得良好的實用效果。產品、材料至少應已批量生產和應用,對工藝要求至少經過中試或相當於中試以上規模的生產實施。
⑨ 2012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是誰
謝家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
吳良鏞: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築與城鄉規劃學家、新中國建築教育奠基人之一、人居環境科學創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