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等值變換創造法的例子

等值變換創造法的例子

發布時間:2021-10-09 03:13:13

① 物理中採用轉換法的例子 多說幾個

物理中採用轉換法的例子:

1、當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可以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2、當需要證明空氣中是否含有水蒸汽時,通過觀察霧的出現,證明空氣中水蒸氣的存在。

3、觀察影子形成的過程,可以知道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4、分子看不見,摸不著,如果要研究分子,可以通過擴散現象研究它。

5、磁場運動看不見、摸不著,判斷磁場是否存在時,用小磁針放在其中看是否轉動來確定。

6、想要證明地磁場的存在問題,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

7、判斷電磁鐵強弱時,通過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確定。

8、要判斷物體能量的體現,可以通過觀察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

9、要判斷分子間引力的存在,分子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10、證明月亮是不是光源,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

11、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12、在我們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我們將電功的多少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② 什麼是等值變換

等值變換法(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也稱等價變換法 等值變換法是通過相互模擬、借鑒、 產生聯想來改變原來的對象而進行創造的方法。 等值變換法同 類比發明法 一樣,都是從已有的事物中, 通過類比創造發明出新的 產品 。類比發明是通過異中求同、 同中求異來產生新的設想。而等值變換法則是通過模擬、借鑒、 產生聯想來進行創造的一種方法。

③ 轉換法與等效替代法的區別最好舉下例子

等效替代法:
所謂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陌生復雜的問題變換成熟悉簡單的模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思維方法,它在物理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實例:研究串聯並聯電路關系時引入總電阻(等效電阻)的概念,在串聯電路中把幾個電阻串聯起來,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長度,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串聯電阻都大,把總電阻稱為串聯電路的等效電阻.在並聯電路中把幾個電阻並聯起來,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橫截面積,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並聯電阻都小,把總電阻稱為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在電路分析中可以把不易分析的復雜電路簡化成為較為簡單的等效電路;在研究同一直線上的二力的關系時引入合力的概念也是運用了等效替代法.

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
實例: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一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霧的出現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影子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直線傳播;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等.

給你傳了一份文檔,可參考看看.

④ 在物理中用到轉換法的例子有哪些

是轉換法轉換法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如:分子的運動,電流的存在等,如:空氣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空氣流動(風)所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測得,我們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義式計算出其值,如電功率(我們無法直接測出電功率只能通過P=UI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出U、I計算得出P)、電阻、密度等.中學物理課本中,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大氣壓強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測硬幣的直徑時轉換成測刻度尺的長度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通過電流的效應來判斷電流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電流),通過磁場的效應來證明磁場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磁場),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們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我們將電功的多少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電功率、電阻、壓強(大氣壓強)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轉換法測得的.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回答說小球在平面上滑動的越遠則動能越大,就是將動能的大小轉換成了小球運動的遠近.以上列舉的這些問題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例:1、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但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採取的方法與剛才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應線去研究磁場問題
B.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然後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D.研究電流時,將它比做水流
解析:B.

⑤ 寫出組合創造法中的三種主要模式,並舉例說明。

組 合 法

組合創新是很重要的創新方法。有一部分創造學研究者甚至認為,所謂創新就是人們認為不能組合在一起的東西組合到一起。日本創造學家菊池誠博士說過:「我認為搞發明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全新的發現,第二條是把已知其原理的事實進行組合。」近年來也有人曾經預言,「組合」代表著技術發展的趨勢。

總的來說,組合是任意的,各種各樣的事物要素都可以進行組合。例如,不同的功能或目的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組織或系統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機構或結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物品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材料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技術或原理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方法或步驟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顏色、形狀、聲音或味道可以進行組合;不同的狀態可以進行組合;不同領域不同性能的東西也可以進行組合;兩種事物可以進行組合。多種事物也可以進行組合。可以是簡單的聯合、結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綜合或化合等。

一、成對組合

成對組合是組合法中最基本的類型,它是將兩種不同的技術因素組合在一起的發明方法。依組合的因素不同,可分成材料組合、用品組合、機器組合、技術原理組合等多種形式。如材料組合,一般是對現有的原料不滿意或希望它能滿足某種要求,與另一種不同性能的材料組合起來,從而獲得新材料,例如諾貝爾為了使稍一震動就爆炸的液體硝化甘油做成固體易運輸的炸葯,將硝化甘油和硅藻土混在一起;用品或機器組合常將兩個用品組合成一個用品,使之具有兩個用品的功能,使用方便,如保溫杯,帶電子表的圓珠筆,帶收音機的應急燈,有起罐頭功能的水果刀等,這種用品組合一般是以一種用品的形式和功能為主,將另一種用品巧妙地置於該用品的形體之內,使之不僅增加功能,同時又給人以新穎、華貴的感覺,機器的組合常是把完成一項工作同時需要的兩種機器或完成前後相接的兩道工序的兩台設備結合在一起,以便減少設備的數量、提高效率。它比用品組合復雜的多,如某廠用灰漿攪拌機拌灰漿時需加入麻刀,由於麻刀成團,需預先抽打疏鬆後方能加入攪拌機。為使灰漿與麻刀攪拌均勻且節省人力,他們把彈棉機的有關機構與攪拌機結合,先彈開麻刀,再用風力吹人攪拌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而技術原理組合的例子就更多了,如將金屬0 昿貣A和B按各種不同的比例混合,當達到某一比例時,其熔融點比A與B各種金屬的熔融點都低,這就是所謂低共熔結晶現象,此種現象是金屬學的人門知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焊錫便是利用鉛和錫的低共熔現象。鉛和錫的熔點分別為327℃和232℃,然而鉛和錫混合後卻生成了熔點為183℃的合金(即焊錫)等;還有的組合是以某一特定對象為主體,通過置換或插入其他技術導致發明或革新的方法,如在音響設備上加上麥克風的功能出現了卡拉OK機,彩電設備中加上錄放裝置產生了錄像機,洗衣機中插入了甩干裝置,出現了全自動漂洗與甩乾的功能等,也有人把這種組合叫做內插式組合。

以上各種成對組合,若把對象增加也能形成更多的組合創造。

二、輻射組合

輻射組合是以一種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為中心,同多方面的傳統技術結合起來,形成技術輻射,從而導致多種技術創新的發明創造方法。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把新技術或令人感興趣的技術進一步的開發應用;這也是新技術推廣的一個普遍規律。現以人造衛星這種新技術為例,看它所引起的輻射組合。如圖6-2所示,人造衛星技術成功以後,它與各種學科的輻射組合,發展了衛星電視轉播、衛星通訊轉播。衛星氣象預報、衛星導航、全世界的時間標准、生物進化科學,以及對月、行星、恆星等宇宙研究的各技術等。

這種輻射組合的中心點是新技術,若把這個中心點改為一項具有明顯優點,具有人們所喜愛的特徵,也可以考慮用輻射組合來開發產品。例如閃光技術,小電機等也有許多輻射組合的新產品。以家用電器為例,由於電進人家庭,由電的輻射組合,現已發展了眾多的家用電器,如電視機、電冰箱、全自動洗衣機、空調機、電爐、電飯堡、洗碗機、電熱毯、抽油煙機、電烤箱、電取暖器、電子游戲機、電吹風等等。此外,還有一種類似輻射組合的方法,即某事物尋求改進或創新,把此事物做為中心點,與一些與改進事物毫不相乾的甚至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強行組合,形式上與輻射組合相似,這種組合大多數可能是無意義的、荒唐的,但往往也可以從中找到有價值的方案。可以對於這種組合有人又叫它為焦點組合法。該法實質上是焦點法和強制聯想法的結合。

三、形態分析組合

形態分析組合也稱形態分析法,是瑞典天文物理學家卜茨維基於1942年提出的,它的基本理論是:一個事物的新穎程度與相關程度成反比,事物(觀念、要素)越不相關,創造性程度越高,即易產生更新的事物。該法的做法是:將發明課題分解為若干相互獨立的基本因素,找出實現每個因素功能所要求的可能的技術手段或形態,然後加以排列組合得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最後篩選出最優方案。

例如,要設計一種火車站運貨的機動車,根據對此車的功能要求和現有的技術條件,可以把問題分解為驅動方式、制動方式和輪子數量三個基本因素。對每個因素列出幾種可能的形態。如,驅動方式有柴油機、蓄電池,制動方式有電磁製動、腳踏制動、手控制動,輪子數量有三輪、四輪、六輪、則組合後得到的總方案數為2×3×3=18種。然後篩選出可行方案或最佳方案。

形態分析組合的一般步驟

(1)確定發明對象:准確表述所要解決的課題,包括該課題所要達到的目的及屬於何類技術系統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確定發明對象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因素),編制形態特徵表。確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應是相對獨立的,在數量上應以3?個為宜,數量大小,會使系統過大,使下步工作難度增加,數量大多,組合時過於繁雜很不方便。

(3)形態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技術手段),應充分發揮橫向思維能力,盡可能列出無論是本專業領域的還是其他專業領域的所有具有這種功能特徵的各種技術手段。在形式上,為便於分析和進行下一步的組合,往往採取列矩陣表的形式,一般表格為二維的,每個因素的每個具體形態用符號P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j代表具體形態。對較復雜的課題,也可用多維空間模式的形態矩陣。

(4)形態組合:根據對發明對象的總體功能要求,分別把各因素的各形態一一加以排列組合,以獲得所有可能的組合設想。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選出少數較好的設想後,通過進一步具體化,最後選出最佳方案。

由於所得方案是在各種方案中選出的,因此形態分析組合的特點是具有全解系性質。

另一特點是具有形式化性質,它需要的主要不是發明者的直覺和想像,而是依靠發明者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及精通與發明課題有關的專門知識。第三個特點是該法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它不僅運用於發明創造,而且也適用於管理決策,科學研究等方面,從而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該法的發明者F·茨維基利用形態分析組合法解決了一系列重大技術問題,其中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是他的最大成就,也是形態分析組合法達到的高峰。下面將此例介紹如下,其一般步驟為:

(1)確定發明對象:設計新功能噴氣發動機。
(2)基本因素分析:選擇了11項形態特徵:

P1——燃料來源(化學媒介體);
P2——牽引力產生方式;
P3——牽引力調節類型;
P4——牽引力調節方式,
P10——動作狀態,
P11——燃料性質。

(3)形態分析:將每一形態特徵的可能變數,用矩陣表的形式列出: P11P21——內部、外部化學媒介物;
P12P22——內源、外源牽引力;
P13P23P33——自身調節、外力調節、無調節;
P14P24——內部、外部調節;
P16P26P36P46——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四種方式;
P17P27P37P47——發動機在無空氣的空間、空中、水中、地下四種做功的能力;
P18P28P38P48——推進運動、旋轉運動、振動運動或局部無運動;
P19P29P39 ——氣體燃料、固體燃料、液體燃料;
P110P210——連續動作或非連續動作;
P111 P211——自然燃料、引燃料。

(4)形態組合:選每種基本因素中的可能變數組合。如
P11P12P13P14P15P16P17P18P19 P110P111
共有方案數
N=2×2×3×2×2×4×4×4×3×2×2=36864

(5)評價選擇最合理的具體方案:在36864種方案中評價篩選,最後選定的最佳解決方案是組合而成。

⑥ 在物理中用到轉換法的例子有哪些

是轉換法轉換法一些比較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的微觀現象,要研究它們的運動等規律,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宏觀現象來認識它們.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如:分子的運動,電流的存在等,如:空氣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空氣流動(風)所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測得,我們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直接測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義式計算出其值,如電功率(我們無法直接測出電功率只能通過P=UI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出U、I計算得出P)、電阻、密度等.中學物理課本中,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我們轉換成測排開水的體積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大氣壓強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測硬幣的直徑時轉換成測刻度尺的長度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通過電流的效應來判斷電流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電流),通過磁場的效應來證明磁場的存在(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磁場),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們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我們將電功的多少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電功率、電阻、壓強(大氣壓強)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轉換法測得的.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回答說小球在平面上滑動的越遠則動能越大,就是將動能的大小轉換成了小球運動的遠近.以上列舉的這些問題均應用了這種科學方法.例:1、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但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這種方法在科學上叫做「轉換法』.下面是小明同學在學習中遇到的四個研究實例,其中採取的方法與剛才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利用磁感應線去研究磁場問題
B.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通過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C.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時,先使電阻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然後再讓電壓不變去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D.研究電流時,將它比做水流
解析:B.

⑦ 在物理中用到轉換法的例子有哪些

g重力加速度酣憨豐窖薟忌奉媳斧顱,G(重力)=m(質量)*g(重力加速度),mgh就是沿重力方向做的功,也就是重力勢能的變化量。!

⑧ 轉換法的例子有哪些

物理中採用轉換法的例子:

1、當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可以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去確定。

2、當需要證明空氣中是否含有水蒸汽時,通過觀察霧的出現,證明空氣中水蒸氣的存在。

3、觀察影子形成的過程,可以知道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4、分子看不見,摸不著,如果要研究分子,可以通過擴散現象研究它。

5、磁場運動看不見、摸不著,判斷磁場是否存在時,用小磁針放在其中看是否轉動來確定。

6、想要證明地磁場的存在問題,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

7、判斷電磁鐵強弱時,通過電磁鐵吸引大頭針的多少來確定。

8、要判斷物體能量的體現,可以通過觀察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

9、要判斷分子間引力的存在,分子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10、證明月亮是不是光源,月食現象可證明月亮不是光源。

(8)等值變換創造法的例子擴展閱讀

使用轉換法可將不可測的量轉換為可測的量進行測量,也可將不易測準的量轉換為可測準的量,提高測量精度。例如我國古代曹沖稱象的故事,就是把不可直接稱重的大象的質量,轉換為可測的石塊的質量,包含了轉換法的思想方法。

而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體積,則是將不易測準的體積轉換為容易測準的浮力來測量,提高了測量精度;還有如通過測量三線擺的周期測剛體的轉動慣量、通過落體法測物體下落的時間或轉動的角加速度測剛體轉動慣量等都是轉換法思想方法的體現。

由於不同物理量之間存在多種相互聯系的關系和效應,所以就存在各種不同的轉換測量方法,這正是物理實驗最富有開創性的一面。轉換測量方法使物理實驗方法與各學科的發展關系更加密切,已滲透到各個學科領域。

⑨ 物理中用到轉換法的例子有哪些

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1、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2、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

3、可以通過電磁鐵吸引鐵釘的多少來顯示電磁鐵的磁性強弱;

4、可以通過敲動音叉所引起的乒乓球的彈開來說明一切發聲體都在振動。

5、分子運動看不見、摸不著,不好研究,便可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它。

6、磁場運動看不見、摸不著,判斷磁場是否存在時,用小磁針放在其中看是否轉動來確定等。

⑩ 誰能把初中物理所有的方法{如轉換法,等效替代等]列舉出來,並各舉2個用此方法的例子啊

放大法 1.證明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實驗 敲擊音叉,音叉的振動很難看清楚,所以就在音叉旁放置一個掛有輕質小球的鐵架台,當輕質小球碰音叉的時候就會被彈開。 2.2011年全國初中物理競賽簡答題的第六題 http://wenku..com/view/e7eaafbdf121dd36a32d82d5.html 控制變數法 1.伏安法測電阻 2.探究杠桿平衡的一般規律 等效替代法 1.合力的概念 2.等效電阻的概念 理想模型法 1&2.引入磁感線和光線的定義 轉換法 1.用燈泡的亮暗觀察電流的大小 http://ke..com/view/281894.htm 類比法 1.把電流比作水流 比例法和代數法 這個比較經常用於計算,其實跟數學的列方程沒什麼差別 圖象法 比如說,電路,畫電路圖,更直觀 實驗法 這個應該不用了吧。。 還有很多很多。。 隔離法,原理法,割補法,極端法,排除法,假設法 這些我覺得是比較少用。。前面幾個是較經常用的。。 才疏學淺。。就這些了。。

記得採納啊

閱讀全文

與等值變換創造法的例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