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內衣扣是誰發明的

內衣扣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0-09 03:05:36

㈠ 胸罩是誰發明的。

胸罩的發明人是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

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專魯克林人為發明的「對稱屬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胸罩」一詞據說第一次出現在1907年,那年美國版的時尚雜志《VOUGE》印有這個"bra"字眼,"bra"(胸罩)這個詞並於1911年被正式載入牛津詞典。

(1)內衣扣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20世紀20年代,流行高挑纖瘦身材,胸罩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沒有任何支撐物了,人們用特殊的花邊來支撐穩固胸部。

1941年,霍華德·休斯發明的襯墊胸罩(即上托型或集中型胸罩)問世。40年代末,美國公司開發了十字交叉、迴旋織法來製造圓錐型罩杯,俗稱「導彈式」的胸罩。

20世紀60年代,隨著無帶晚裝的興起,無帶胸罩也應運而生。1965年,Rodi Gernreich設計出「無胸罩式胸罩」,它利用了有承托力而不變形的萊卡來縫制內衣。

進入21世紀,硅膠胸罩、乳貼也接下「無胸罩式胸罩」的「隱形」接力棒;無論在華麗、性感、運動、塑身等設計領域,都在見證胸罩正在走進全新的紀元。

㈡ 世界上第一個胸罩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文胸」始於1886年,是英國人創造的,用絲織品捆綁住胸部以便於生活、內行動的需要。容我們一般認為第一代文胸創立於1912年並正式申請了專利,其特點是以布料為主,肩帶固定,後用鈕扣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文胸的雛形。詳解:一八八六年,在英國有一項以鋼絲與絲織品製成的新發明,這項發明在女性世界是極具魅力的,它就是襯托女性胸部曲線美的罩杯。在胸罩發明史上的第二位重要人物,是來自西德,名叫克里斯定哈特的女性,她認為女性上身內衣的主要用意在於支撐胸部,何不將它改為胸罩?於是,這位具有發明天賦的賢惠家庭主婦----哈特小姐,發明了不需靠帶子緊緊綁著,只將扣子扣上的胸罩,旋即在士女界引起震撼!為新式內衣的始祖。這樣內衣繼續發展,至二生年,西德的內衣製造商西蒙·林道而決定為這種不需要綁帶子的內衣申請專利。其構思是源於他在巴黎渡蜜月時,對於新娘所穿內衣的太多吊帶及扣洞感到不便,而萌生此意。)

㈢ 胸罩是誰發明的

胸罩的發展是怎麼樣的? 一百多年來,胸罩的發展史,不僅體現了女性健康觀念的轉變,而且承載著文化、時代與觀念的變遷。 早期流行的束胸內衣,會使肌肉鬆弛、器官變形 胸罩出現之前,女性主要穿束胸內衣。據說,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有了束胸胸衣,但長及腰帶的束胸內衣直到13世紀中期才成為服裝時尚。15世紀中晚期,西班牙服裝中有一種用金屬條撐起來的緊身內衣,男女都可以穿。這種款式不久傳到了歐洲大陸各國和英國。束胸內衣多以厚帆布製作,用鯨魚骨支撐起來,自胸部以下直到大腿部分。當時的史書中曾這樣描述束胸內衣:「質料為暗黑色絲綢,內有細棉襯里,設計極端復雜,針腳細密,用了20根鯨骨,140條系帶線。」 束胸內衣能夠托高乳房,同時便於女性展示掛在脖子上的珠寶,深得宮廷貴婦的喜愛。但是,這樣一種設計復雜的衣服不僅穿戴起來頗費力氣,而且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每天穿在身上,會使肌肉鬆弛,內部器官變形,而且還有可能使婦女弱不禁風。因此,到了18世紀中期,歐洲出現了一股由醫生發起的反束胸內衣運動。1876年,美國女性主義鼻祖阿巴·古爾德·烏爾森在一次演講中說到:「我存在,首要的角色不是妻子,也不是母親,而是女人,我有作為女人存在的權利。新女人有權穿得堅強、舒服與快樂。」 然而,直到30年後,烏爾森的理想才得到實現。1907年,法國服裝設計師保羅·波烈提出了新的女裝著裝觀念,呼喚將婦女從緊身胸衣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他以V領外衣取代了過去幾乎沒有任何空隙的緊口領子,同時也發明了最早的胸罩。波烈樂觀地預言:「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胸的沒落和胸罩的興起。」同年,美國《時尚》雜志刊登了一則胸罩廣告,第一次使用了「胸罩」一詞(brassiere,簡稱bra)。 兩塊手帕、一條絲帶製成第一個專利胸罩 胸罩的出現大大簡化了束胸內衣的繁瑣,而且更有利於婦女的健康。第一個申請胸罩專利的是美國人瑪麗·雅各布。據她個人所言,她和女僕一起用兩塊手帕和一些絲帶做了一件簡單的內衣,受到朋友歡迎。1914年,瑪麗申請了「無背胸罩」的專利,繼而生產了幾百件產品。但不久她就以1.5萬美元的售價將這一專利賣給了「華納兄弟束胸公司」。後來的幾年內,這家公司從胸罩的銷售中獲利高達1500多萬美元。20世紀30年代,華納公司引進了罩杯體系,將胸罩分為A、B、C、D四種罩杯。直到今天,華納公司仍是胸罩的主要生產廠家。 胸罩被廣泛穿著後,就跟吸煙、開汽車一樣,成為那個年代婦女解放的標志。20世紀50年代,以瑪麗蓮·夢露、索菲亞·羅蘭等影星為代表,豐滿勻稱的體型引領了那個時代的美,胸罩的設計開始重點突出女性豐滿的胸部。60年代,叛逆的大眾厭倦了豐滿和矯揉造作,中性化的女性形象風靡世界,不少女性主張拋棄胸罩,引領了真空上陣的熱潮。 進入80年代後,豐滿的女性美又受到人們的熱捧,這引發了內衣消費的大增長,內衣的設計也更加大膽、暴露。一種4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的,能讓乳房高挺的魔術胸罩開始回潮。1994年5月,魔術胸罩在紐約的登場亮相可謂空前。女士們從清晨就開始排隊搶購,魔術胸罩一度成為胸罩乃至服裝業最讓人驚異的奇跡。《時尚》雜志的一句廣告詞可以很好地說明當時的情況:「顯露乳溝,遊走於走光邊緣的胸罩,最能展示新女性魅力!」 百年趨勢:不要束縛要自由,健康舒適占首位 進入21世紀,胸罩的銷售數量在不斷刷新。美國最大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創下年營業額近28億美元的神話,即每分鍾銷售量達600件,內衣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了每位女性的必需品。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女性對胸罩的要求不僅僅再停留在美觀、時尚與性感上,她們需要內衣既緊貼體型,又毫無束縛,既能展現女性魅力,又能舒展自如。本世紀初,歐洲女性掀起了「每周給乳房放天假」的運動,她們提出:「如果胸罩不能帶來舒適與健康,那我們要它做什麼?」此後,胸罩的健康理念被提升到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的女性都開始關注自己的胸罩是不是舒適,能不能給乳房帶來健康。 健康理念的深入、運動醫學的滲入以及面料的發展,使得「古老」的胸罩開始展現出全新的面貌。人造絲的發明、萊卡時代的到來,使得單純的棉製胸罩不再是唯一選擇。微纖維這一舉世公認的被稱為「第二皮膚」的面料,在胸罩的歷史上再創輝煌。1997年,杜邦公司推出革命性高品質超彈性纖維,使內衣滿足了女性舒適與美麗的雙重標准。而由兩片活性硅膠及一個連接活扣組成的硅膠胸罩,讓女性既能「給乳房放假」,又避免了走光的尷尬。 總之,胸罩無論從華麗、性感的設計,還是運動、塑身的功效上,都正邁向一個全新的紀元。今天,胸罩給女性帶來的更多的是舒適與自由,而不是束縛和多餘。

㈣ BRA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一般認為是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發明的。
1907年,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他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

早在1859年,一個叫亨利的紐約布魯克林人為他發明的「對稱圓球形遮胸」申請了專利,被認為是胸罩的雛形。1870年,波士頓有個裁縫還在報紙上登廣告,售賣針對大胸女性的「胸托」。到了1907年,專門設計長袍的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聲稱:「我以自由的名義宣布束腰的式微和胸罩的興起。」雖然不知道他到底設計了什麼,但由此被認為是胸罩的發明人。同年美版《Vogue》出現了「胸罩」(brassiere)一詞,胸罩開始被大眾熟悉和接受。鑒於保羅·波烈和美版《Vogue》在時尚界的地位,我們認為胸罩從1907年起,正好100歲了。

註:胸罩(Brassiere)是女性使用的內衣之一,又稱奶頭布、胸圍、乳罩、奶罩或文胸等,功能是用以遮蔽及支撐乳房。 胸罩」一詞據說第一次出現在1907年,那年美國版的時尚雜志《VOUGE》印有這個"bra"字眼,"bra"(胸罩)這個詞並於1911年被正式載入牛津詞典。胸罩起源說法不一,但多認為源自法國,稱之為「Brassière」(簡稱為「Bra」)。中世紀的歐洲貴族流行穿一種非常緊身的束衣,後來因束衣太麻煩,改用兩條手帕製成胸衣,成為了現代胸罩的雛型。

㈤ 女性內衣誰發明的

牛仔褲穿不合身怎麼辦?卡奈倫牛仔定製幫你解決——卡奈倫牛仔定製

新買的牛仔褲穿的時候才發現不合身?

沒關系,今天就教你輕松改造牛仔褲

動手累?沒經驗?卡奈倫牛仔完全可以幫你解決牛仔褲合身問題。

卡奈倫牛仔定製,專注高端私人牛仔服裝量身定製!

歡迎關注卡奈倫牛仔定製微信公眾號:CANELLON

新買的褲子拉鏈突然壞掉?

文章來自:卡奈倫牛仔定製:www.canellon.com

㈥ 胸罩和內褲是在什麼情況下由誰發明的

根據許多書上的記載,文胸是一個名叫沃托·提茲林的人發明的。關於提茲林發明文胸的最早記載,是華萊斯·雷伯恩寫的《挺起胸膛:沃托·提茲林發達史》一書。這本書宣稱,提茲林在其助手漢斯·德爾文的幫助下,於1912年發明了文胸。他們那時是為一名瑞典運動員設計的。據說提茲林還在30年代起訴一個名叫Phillipe de Brassiere的法國人,告他侵犯自己的專利權。但是這個故事牽強附會的社撰痕跡未來太濃(Brassiere即文胸的英文名稱),不少人都提出過質疑。如果翻一翻現代史的有關資料,我們會發現另外一個真實可信的故事: 第一個現代文胸是一位紐約社會名流瑪麗·費爾普斯·傑科布於1913年發明的。那年瑪麗剛買了一件新晚禮服,准備穿著它出席她經常露面的社交活動。但她遇到了一個問題。在那時候,婦女穿戴內衣清一色都是由鯨魚骨收緊的緊身胸衣。而瑪麗的新晚禮服特別薄,這種硬硬的內衣穿在裡面顯然極不相稱。情急生智,一向心靈手巧的瑪麗突然間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她叫自己的法國女僕幫忙,兩人一起用兩塊手帕、一些絲帶和細繩,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露背文胸。

不用說,瑪麗在晚會上出盡了風頭。一時間在那群婦女們當中,她戴的那個獨具創意的文胸成為談論的焦點。自那以後,總有些親戚朋友找瑪麗幫她們縫制文胸,瑪麗也十分樂意幫忙。一天,她收到一封陌生人寫的來信,請她做一個文胸,並在信中夾了1美元作為報酬。瑪麗茅塞頓開,馬上拿著她的文胸設計圖跑到專利局申請專利。

1914年11月,瑪麗獲得了"露背文胸"的專利權。

瑪麗隨後製作了幾百個文胸,可惜知道她新發明的人不多,生意做不下去。好在,文胸並沒有因此而銷聲匿跡。瑪麗將文胸的專利權賣給了康涅狄克州的華納兄弟緊身胸衣公司。轉讓價格僅1500美元。

其實,揭開文胸史真實、完整面目的途徑,最好的參考書是豪格·李維斯編寫的《美國的性機器》一書。豪格對美國專利局用具方面登記過的所有專利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到了好幾個關於文胸發明的專利。豪格得出結論:第一個申請文胸專利的瑪麗·圖克女士。她於1893年獲得被她被之為"乳房支撐裝"的專利權,其外觀跟現代文胸已十分類似。"乳房支撐裝"的設計,包括兩個分開的乳罩,以及兩根過肩部用扣眼扣回的帶子。而瑪麗·傑科布1914年獲得專利的文胸,名稱跟現在的專利雖然在叫法上相符,在設計上卻與現代文胸有些距離。她注冊設計的文胸是輕量型的,並沒有托住雙乳的罩杯,所以戴上會讓婦女胸部顯得平坦。

此後文胸在其發展過程中有了其他細微處的革新,越來越接近現代文胸。如彈性吊帶、標准罩杯尺寸,以及無帶文胸的使用等。20年代,平胸的文胸十分流行。移民美國的俄國婦女依達·羅森瑟決心抵抗這股女性化的潮流。在丈夫的幫助下,她成立了一家文胸製作公司,根據婦女胸圍的大小進行分類,將文胸設計成罩杯大小不同的幾類。而且為從青春期到成熟期各年齡階段的婦女分別設計合宜的文胸。

60年代是文胸的受難期。性解放運動拉開了序幕,文胸因被女性視為束縛與保守的象徵而慘遭焚燒之禍。然而文胸並沒有因為這場浩劫而退出女性世界。與性對莊重的客觀要求,年老婦女保護乳房的需要,都得依靠文胸。所以,60年代一過,文胸便迅速卷土重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一直延續到了今天。文胸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適合女性不同場合的不同需要。是女人,便離不開文胸。

盡管如此,人們關於文胸的爭議卻沒有停止過。1994年,西妮·羅斯·辛爾和索瑪·格雷斯梅耶林合著的《穿向死亡》一書給廣大女性帶來一陣恐慌。她們在書中指出,戴文胸可能會妨礙乳房及周圍的淋巴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導致從乳房排除的毒素量減少,增加乳腺癌的發病率。根據對4730個婦女的調查,她們得出結論:不戴文胸的女性,比戴文胸的女性患病症的可能性要低21倍。 批評人士馬上作出了回應,指出該書的致命弱點--作者沒有將個人的生活方式(吸煙、喝酒、運動、體重等要素)考慮進去,所以這個結論缺乏說服力。不過也承認該書的確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討的的問題。

直到1913年,紐約社交界名媛柯勞絲比終於因為受不了柬腹的拘束感,憤而丟掉它,另外叫侍女把兩條手帕縫在一起,再用粉紅色的帶子連接起來,穿上之後果然輕松多了,並由此在社交界廣為流傳。 (另有記載,世界上最早的「文胸」始於1886年,是英國人創造的,用絲織品捆綁住胸部以便於生活、行動的需要。我們一般認為第一代文胸創立於1912年並正式申請了專利,其特點是以布料為主,肩帶固定,後用鈕扣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文胸的雛形。詳解:一八八六年,在英國有一項以鋼絲與絲織品製成的新發明,這項發明在女性世界是極具魅力的,它就是襯托女性胸部曲線美的罩杯。在胸罩發明史上的第二位重要人物,是來自西德,名叫克里斯定哈特的女性,她認為女性上身內衣的主要用意在於支撐胸部,何不將它改為胸罩?於是,這位具有發明天賦的賢惠家庭主婦----哈特小姐,發明了不需靠帶子緊緊綁著,只將扣子扣上的胸罩,旋即在士女界引起震撼!為新式內衣的始祖。這樣內衣繼續發展,至二生年,西德的內衣製造商西蒙·林道而決定為這種不需要綁帶子的內衣申請專利。其構思是源於他在巴黎渡蜜月時,對於新娘所穿內衣的太多吊帶及扣洞感到不便,而萌生此意。)

時序進入二十世紀,婦女所遭受的禮教束縛逐漸松綁,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陸婦女可以開著大卡車滿街跑,美國婦女也到處奔走疾呼爭取參政權。在當時那個高度講求男女平等的年代,女性的曲線美也被「娘子軍」們不由自主地刻意淡化下來,不去凸顯其陰柔撫媚的一面。甚至一度焚燒胸衣,強調平胸。 該不該帶胸罩?這個問題在60年代成為全美爭論最激烈的焦點。在1968年美國小姐選美會上,示威的婦女把胸罩、柬腹、發卷和婦女刊物《大都會》全扔進了垃圾桶裡面,向這些強加在女性身上有形與無形的束縛說再見。電視女星馬浴湯瑪絲力斥社會壓力,堅持在她主演的影集THAT GIRL當中「無罩」演出,她認為上帝創造女人就是希望她「彈躍自如」,何不順其自然呢!此風一開,女性內衣的製造商可就慌了,所幸醫生適時站出來評斷公道,引經據典指出,根據醫學的研究,如果長時間女性胸部無適當支撐,雙峰將會因為重量的負荷過大而造成肌肉韌帶;拉傷,故「無罩運動」實不可取。

走過漫長的歲月,女性從束縛胸部,進而強調胸部,到全面解脫,再又回復到當今的講究胸部之美。胸衣己在時裝界獨立成軍、自由發展成為世界女性愛慕的新潮流。尤其採用新的質材後,內衣日漸輕如羽毛,觸摸起來,穿戴起來,格外柔軟舒適,將女性的曲線美表達的更加淋漓盡致。

東方的內衣文化在中國,內衣被稱為「內綉」,由於傳統道德的觀念,關於內衣的歷史材料極少,使現代人無據可查,史料最早的內衣是秦漢時代後的十六周時期,稱為「兩當」最初由北方游牧民族傳入中原演變成內衣。「兩當」有前後兩片,「即可當胸又可當背」是其最顯著的特點通常為兩層,夾層可襯棉,貼身保暖。
唐朝經濟繁榮,國泰民安,唐朝女子喜穿「半露胸式裙裝」,將裙子高束在胸上圍,胸下圍別條一寬頻,肩、頸、後背無帶,穿時由後及前,胸前有一排扣子系合,或用其它帶子系束,面料多為織錦,色彩繽紛。
明代的女子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已深諳如何凸現曲線美之道。明代的主腰與背心相似。開襟、兩襟各綴有三條襻帶,肩部有檔,檔上有帶,腰側還各有系帶,將所有襻帶系緊後形成明顯的收腰。
清代的肚兜一般為菱形,下面呈倒三角形遮住小腹;兜肚只有前片,後背坦露,上有系帶套於頸間,腰部另有兩根帶子,束在背後。系帶的材質不一。兜肚上有各類精美刺綉。
中國自古就是個多民族國家,除了上述漢族內衣風格外,其他各民族也都有著以自己生活方式為基礎的內衣和內衣觀念。可惜對這方面研究尚待開發。
設計是製做的靈魂。胸罩因其著裝後需緊抱身體、又要做到動作時不變態、不脫落、運動後透氣好。設計時要綜合考慮人體美學、人體力學、人體功學的各種知識,以及各種原輔材料的紗向、彈力、功能的互相吻合,集藝術性與功能性於一身。一般情況下,胸罩分歐碼和亞洲碼兩類版型,每類備分六型,每型約分十個號碼。使任何體型與胸型的女士在這60個型和號中都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款。在確定型號之後,設計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表面效果的美麗靈感與溫馨氣質。
西方的內衣文化 100年前,在內衣世界裡占絕大主宰地位的是一種叫「束衣」的東西,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女性身體幾乎不加束縛,貴婦們穿上襯裙作為內衣。到十七世紀,時風認為襯裙作為內衣太放盪。因此,「束衣」出現了,開始了其折磨女性的歷史。婦女們自覺在自己的胴體上構築了嚴嚴密密的堡壘,用幾乎是殘酷的手法,把自己的身體,用重重的布條勒起來,很多女士因此而導致肋骨的骨折、流產、內臟移位等。這種被女性自覺的帶上的「刑具」,竟被當時的媒體稱為「工藝好的舒適」

㈦ 內衣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隻胸罩是美國一位名叫菲瑪莉的女士發明的。1914年的一天,菲瑪莉為爭版當巴黎盛大舞權會的皇後,一下子心血來潮,用兩條手帕加絲帶紮成了能支撐乳房的簡單胸罩,在舞會上果然引起了與會人士的濃厚興趣。一家緊身衣公司老闆用高價購買了專利。從此胸罩問世,並很快在全世界婦女中廣泛流傳,成為婦女衛生保健、身體健美的必需品之一。

㈧ 內衣是誰發明的

具體誰發明的,說不太清。不過應該說是歐洲的宮廷中人,因為內衣是從歐洲宮廷中的束身衣演變而來的。

㈨ 內衣內褲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開始的

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㈩ 紐扣是誰發明的

紐扣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對它的使用,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 祖先波斯人,就已經用石塊做成紐扣使用。我國周代已開始採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朝內有專管製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必須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范,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周朝反映周王朝禮儀的《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了「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根據現在我收藏的西周銅制陰文紐扣及我國考古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紐扣的使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戰國文物中,就已用蘭、蘋果綠、淺灰色的綠松石做成的圓、橢圓、動物頭狀和不規范形狀的紐扣。每顆都有一、二個小孔。有的鐫刻花紋,造型別致,艷麗多彩,具有妙美的蠟光光澤。現在收藏的紐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塊、貝片、動物角和核桃、椰殼製作的簡單紐扣。這說明我們華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日本出土的古墳時代中期,以人體形象做成的埴輪上所展現的圖樣顯示,男服裝是衣和裙子組成,衣為窄袖上衣,前胸的對襟由紐扣連接。可見,日本人在古墳時期前就已經使用了紐扣。 十六世紀,中國人把紐扣傳到了歐洲,當時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只是用做服飾。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鑽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貴重的材料,精做成紐扣使用。法國有國王路易十四,用1.3萬枚珍貴紐扣鑲做一件王袍的記載。我現在的藏品中,就有用珍貴的牛角、羚羊角、象牙、金銀貴重材料製作的珍貴紐扣。

閱讀全文

與內衣扣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