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玩中取得偉大發明的故事
列文虎克發現微生物
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
瓦特發明了蒸汽機
『貳』 有那些科學家是在玩耍中發明了東西
瓦特是二百多年前英國的科學家。
他小的時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飯。火爐上,一壺水開了。開水在壺里翻滾,壺蓋不住地上下跳動,發出啪啪的聲音。
瓦特很奇怪,就問祖母:「奶奶,壺蓋為什麼會跳動呢?」
祖母說:「水開了,壺蓋就跳動了。」
瓦特又問:「為什麼水開了,壺蓋就會跳動呢?」
祖母回答不上來。
從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爐子旁邊仔細地觀察。他看見水開了,壺里的水汽直往上冒,沖起了壺蓋。他想:壺蓋是被水汽推動的,一壺開水產生的水汽,能夠推動一個壺蓋,更多的開水會產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動更重的東西嗎?
瓦特長大以後,還是不斷研究這個問題。他吸取了前人的經驗,經過很多試驗,終於發明了蒸汽機。
『叄』 有什麼發明是在玩中產生的
充氣輪胎的發明(1888年)
世界上第一輛自行車大約是在1817年誕生的。那時的自行車還很原始,既沒有坐墊,也沒有鏈條和飛輪,更沒有輪胎。只有車身和兩個木頭輪子。
而木頭輪子又用鐵皮箍起來,走在路上震動很大,這種自行車騎起來當然很不舒服。後來,人們發明了充氣輪胎,自行車構造也得到了改進,才使它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那麼,是誰發明了自行車的充氣輪胎呢?說起來很有意思,充氣輪胎原來是一位醫生發明的。
這位醫生叫鄧洛普,是位居住在愛爾蘭的蘇格蘭人。他有個兒子,非常羨慕別人騎著自行車在街上轉來轉去,很想有一輛自行車。為了滿足寶貝兒子的要求,鄧洛普買了一輛自行車。兒子得到自行車後歡天喜地,整天騎著在鋪著鵝卵石的街上跑來跑去。鄧洛普看著兒子騎自行車時那種受顛簸的樣子,十分心疼,開始琢磨怎樣改善自行車的輪子。
鄧洛普是個醫生,也是一個業余的花卉愛好者。有一天,他用一根橡膠水管在花園里澆花。他手握水管,感到了水的流動。他故意將橡膠管握緊、放鬆,再握緊、再放鬆。橡膠的彈性啟發了他的思維。他想:能不能把這灌滿了水的橡膠管安到自行車的輪子上,以減少車子在行進時的震動呢?
按照這一大膽設想,鄧洛普馬上開始進行試制。他經過多次試驗和失敗,終於用澆花的橡膠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輪胎。這種輪胎裝水,在試騎時很不方便。因為注水很難使輪胎十分飽滿,而且也不能減輕車身重量。為此,鄧洛普又設計出用氣體代替水的辦法,經過多次試驗取得了成功,充氣輪胎終於在1888年誕生了。開始時,這種新輪胎受到人們的嘲笑,被說成是「木乃伊」輪胎,但是騎車的人發現,用這種輪胎跑得更快,也跑得更平穩。當時有個叫迪克羅的人,專門建了一個公司來製造這種輪胎,後來這個公司變成了鄧洛普橡膠公司。
『肆』 有什麼科學家是在玩中產生的發明
1、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回機
2、俄國門捷答列夫把紙牌顛來倒去,整好又打亂,亂了又重排,在玩紙牌中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3、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4、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5、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向逆時針的。
6、列文虎克在玩耍中發明了放大鏡,和顯微鏡
『伍』 在玩耍中發明的故事
望遠鏡就是個小孩子在他爹的眼鏡店裡玩耍的時候無意中把兩個鏡片重疊,發現看東西大了許多.他爹發現了之後,n久之後望遠鏡就問世了.好象是義大利的.
『陸』 什麼發明是在玩耍中產生的
1、瓦特在看到水開的時候蒸氣會頂開壺蓋,就由此受啟發,發明了蒸汽機。
1776年製造出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辟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把功率的單位定為「瓦特」(簡稱「瓦」,符號W)。
2、門捷列夫在玩紙牌中發明了元素周期表。
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於1869年發明周期表, 此後不斷有人提出各種類型周期表不下170餘種,歸納起來主要有:短式表(以門捷列夫為代表)、長式表(維爾納式為代表)、特長表(以波爾塔式為代表);平面螺線表和圓形表(以達姆開夫式為代表);立體周期表(以萊西的圓錐柱立體表為代表)等。
3、鄧祿普在給兒子玩自行車發明了充氣輪胎。
羅伯特·湯姆遜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塗膠帆布製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製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後托馬斯又製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
4、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發現浴缸的水滿出,發現浮力,並提出阿基米德定理。
阿基米德發現的浮力原理,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傳說希倫王召見阿基米德,讓他鑒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他冥思苦想多日,在跨進澡盆洗澡時,從看見水面上升得到啟示,作出了關於浮體問題的重大發現,並通過王冠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
在著名的《論浮體》一書中,他按照各種固體的形狀和比重的變化來確定其浮於水中的位置,並且詳細闡述和總結了後來聞名於世的阿基米德原理:放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於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重量。從此使人們對物體的沉浮有了科學的認識。
5、牛頓在花園里散步時被蘋果砸到頭,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
萬有引力定律是牛頓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首先提出的。牛頓利用萬有引力定律不僅說明了行星運動規律,而且還指出木星、土星的衛星圍繞行星也有同樣的運動規律。他認為月球除了受到地球的引力外,還受到太陽的引力,從而解釋了月球運動中早已發現的二均差,出差等。
『柒』 科學家在玩中發明的故事
科學家列文虎克在玩鏡片中中發明了顯微鏡。
列文虎克的專工作是看守大門,並定時屬到鍾樓去敲鍾。這份工作相當清閑,他待著沒事,就一邊看門,一邊磨起了鏡片.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來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