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基因突變與人工創造突變體ppt

基因突變與人工創造突變體ppt

發布時間:2021-10-08 21:15:30

⑴ 高二<基因突變>教學的各種材料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基因突變

iv 隨機性:時期、場所

1.下列哪個過程從根本上為自然選擇提供了基礎( )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質 D.tRNA攜帶氨基酸

2.基因突變常發生在細胞周期的( )

A.分裂間期 B.分裂前期 C.分裂後期 D.在分裂期的各個時期都有可能

3.人類能遺傳的基因突變,常發生在( )

A.減數第一次分裂 B.四分體時期 C.減數分裂的間期 D.有絲分裂間期

4.DNA分子結構穩定性最低的時期是( )

A.細胞分裂期 B.細胞分裂間期

C.細胞停止分裂後 D.細胞分化成組織時

5.下面的圖解表示動物的精子的形成過程,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6.大麗花的紅色(C)對白色(c)為顯性,一株雜合大麗花植株有許多分枝,盛開眾多紅色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邊紅色半邊白色,這可能是哪個部位的C基因突變為c造成的( )

A.幼苗的體細胞 B.早期葉芽的體細胞

C.花芽分化時的細胞 D.雜合植株產生的性細胞

7.若紅眼雄果蠅眼睛內某一個細胞的紅眼基因發產突變,使眼睛變為白色(紅眼基因為B,位於X染色體上)。白眼雌果蠅與該白眼果蠅交配,則後代( )

A.雌雄果蠅皆為白眼 C.雌果蠅紅眼,雄果蠅一半白眼,一半紅眼

C.雌果蠅皆紅眼,雄果蠅皆白眼 D.雌果蠅皆白眼,雄果蠅皆紅眼

8.基因突變按其發生的部位可以分為體細胞突變和生殖細胞突變兩種。如果是前者應發生在細胞_________分裂的_____期;如果是後者,應發生在細胞_________分裂的_____期。例如:人的癌腫是在致癌因素影響下發生的突變,它應屬於上述兩種突變中的_________;如果突變導致後代突變型的產生,則屬於____________。

答案.有絲;間;減數;間;體細胞突變;生殖細胞突變

v 稀有性

1.人類中,每10萬人里約有2~3個血友病患者,這表明基因突變( )

A.具有隨機性(普遍存在) B.弊多利少

C.自然突變的頻率低 D.多方向和逆向性

vi 多害少利

vii 不定向性

viii 誘變育種

1.誘變育種依據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 )

A.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B.基因突變 C.基因重組 D.染色體結構的變異

2.人工誘變培育新品種,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 )

A.用射線或激光照射 B.花葯離體培養

C.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 D.人工雜交

3.現代農業育種專家採用誘變育種的方法改良某些農作物的原有性狀,其原因是( )

A.提高了後代的出苗率 B.產生的突變全部是有利的

C.提高了後代的穩定性 D.能提高突變率以供育種選擇

4.下列敘述中,不屬於誘變育種優點的是( )

A.可以提高變異的頻率 B.育種年限顯著縮短

C.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 D.需大量處理供試材料

5.通過人工誘變培育的新類型是( )

A.無籽番茄 B.矮稈抗銹病小麥 C.無籽西瓜 D.青黴素高產菌株

6.2003年10月,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順利升空和返回,極大地鼓舞了我國各族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飛船環繞地球飛行時,科學家們利用太空特定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生物搭載試驗。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高等植物的幼苗在太空失去了所有的應激性

B.培育成生物新品種的理論依據是基因突變

C.培育出的所有後代對人類肯定有益

D.此育種方法不可能產生新的基因

7.從1957年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以來,人類已向太空發射了4800顆各種用途的衛星。1987年8月,中國返回式衛星上搭載水稻種子,返回地面後經種植,培養出的水稻穗多粒大,畝產達600kg,蛋白質含量增加8%~20%,生長期平均縮短10天。

⑴ 水稻產生這種變異的來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太空中生長的植物,根失去了___________、莖失去了___________等特性是因為______________。而地面生長的植物,根、莖具有該特性,體現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徵,因而能夠___________周圍的環境。

答案.⑴ 基因突變;微重力、空間輻射等因素的綜合作用

⑵ 正向重力性;負向重力性;微重力(或失重);應激性;適應

ix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1.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RNA的鹼基序列改變 B.血紅蛋白分子中的一個谷氨酸變成纈氨酸

C.DNA的鹼基種類改變 D.紅細胞由圓盤型變成鐮刀型

2.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紅蛋白的遺傳物質( )

A.CTT→CAT B.GAA→GUA C.谷氨酸→纈氨酸 D.以上都是

3.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病的血紅蛋白與正常血紅蛋白相比不同之處是在其分子上改變了一個( )

A.基因 B.鹼基 C.氨基酸 D.鹼基對

4.人發生鐮刀型貧血症的根本原因在於基因突變,其突變方式是( )

A.增添或缺失某個鹼基對 B.鹼基發生替換改變

C.缺失一小段DNA D.增添一小段DNA

5.如果將一個鐮刀型細胞貧血病患者的血液,輸給另一個血型相同的正常人,將使正常人發生( )

A.基因產生突變,使此人患病 B.無基因突變,性狀不遺傳給此人

C.基因重組,將病遺傳給此人 D.無基因重組,此人無病,其後代患病

6.下圖表示人類鐮刀型細胞貧血症的病因:

⑴ 圖中①②③表示: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⑵ 在DNA復制過程中,由於出現「差錯」,導致DNA
____________________發生局部改變,從而改變了遺傳信息。

⑶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常染色體上隱性遺傳病。若正常基因為H,那麼致病基因就是_________。H基因表示的鹼基是___________,h基因的鹼基組成為___________。

⑷ 鐮刀型細胞貧血症十分少見,說明基因突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⑴ 基因突變;CAT;GUA ⑵ 內部結構(或鹼基對序列)

⑶ h;CTT;CAT ⑷ 突變率低;多害少利

x 基因突變過程中密碼子、DNA鹼基的判斷

1.在一個DNA分子中如果插入了一個鹼基對,則( )

A.不能轉錄 B.在轉錄時造成插入點以前的遺傳密碼改變

C.不能翻譯 D.在轉錄時造成插入點以後的遺傳密碼改變

2.某個嬰兒不能消化乳糖,經檢查發現,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個氨基酸改換而導致乳糖酶失活,發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吸收某種氨基酸的能力 B.不能攝取足夠的乳糖酶

C.乳糖酶基因個別鹼基發生改變 D.乳糖酶基因有一個鹼基缺失了

3.人類的正常血紅蛋白(HbA)β鏈第63位氨基酸是組氨酸,其密碼子為CAU或CAC。當β鏈第63位組氨酸被酪氨酸(UAU或UAC)替代後,出現異常血紅蛋白(HbM),導致一種貧血症;β鏈第63位組氨酸被精氨酸(CGU或CGC)所替代而產生的異常血紅蛋白(HbZ)將引起另一種貧血症。

⑴ 在正常血紅蛋白基因中,決定β鏈第63位組氨酸密碼子的鹼基對組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決定β鏈第63位組氨酸密碼子的DNA三個鹼基對中,任意一個鹼基對發生變化都將產生異常的血紅蛋白嗎?為什麼?

GTA

CAT A

CAT

GTG

CAC

GTA

CAT A

CAT

GTG

CAC

答案.



⑵ 不一定。當 或 中的第三對鹼基發生改變,而且正好是A-T與G-C互變時,產生的遺傳密碼會由CAC、CAU對應變為CAU、CAC,結果仍然都是組氨酸的密碼子,因而不影響血紅蛋白的正常結構

4.在野生型大腸桿菌中,多肽P是由169個氨基酸組成的。由氨基酸161到165的序列是:

161 162 163 164 165
…色 組 甲硫 谷 酪…

有一個大腸桿菌的種群,其中多肽P的結構基因發生了突變,結果P(突變後的P)僅有165個氨基酸,前160個氨基酸的序列與野生型的相同,其他序列如下:

161 162 163 164 165
…色 蘇 酪 甘 纈…

在下列問題中,假定突變種的信使RNA與野生型的信使RNA僅有一個核苷酸之差。

此處所給出的有關氨基酸的密碼對解答問題是有幫助的。

UGG色氨酸;AUG甲硫氨酸;UAU、UAC酪氨酸;GGU、GGC、GGA、GGG甘氨酸;CAU、CAC組氨酸;GUU、GUC、GUA纈氨酸; ACU、ACC、ACA、ACG蘇氨酸;GAA、GAG谷氨酸;UGA、UAG、UAA終止密碼。

⑴ 寫出野生型和突變種的信使RNA中161至165的氨基酸密碼子。對於每一種氨基酸,只有一個密碼是正確的。

氨基酸序號
161
162
163
164
165

野生型密碼子

突變種密碼子

⑵ 該突變是由於鹼基對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此外,鹼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具有突變的效果。

⑶ 在突變的信使RNA中,密碼165之後緊接著的鹼基是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⑵ 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有什麼區別

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三者的聯系和區別

基因重組是指非等位基因間的重新組合。能產生大量的變異類型,但只產生新的基因型,不產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組的細胞學基礎是性原細胞的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彼此分裂的時候,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和同源染色體的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基因重組是雜交育種的理論基礎。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的分子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發生了改變,從而導致遺傳信息的改變。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但能產生新的基因,對生物的進化有重要意義。發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 DNA在復制時因受內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差錯。典型實例是鐮刀形細胞貧血症。基因突變是誘變育種的理論基礎。

染色體變異是指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發生改變。重點是數目的變化。染色體組的概念重在理解。一個染色體組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沒有等位基因,但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包含的遺傳信息是一套個體發育所需要的完整的遺傳信息,即常說的一個基因組。對二倍體生物來說,配子中的所有染色體就是一個染色體組。染色體組數是偶數的個體一般都具有生育能力,但染色體組數是奇數的個體是高度不孕的,如一倍體和三倍體等。

⑶ 是否能夠通過人工控制基因突變或修改人體基因加速

人類基因突變被看做是與生俱來的,並且會伴隨人的一生.有一些基因突變是很明顯的,剛看到他的時候也就發現了,可是有些基因突變是可以隱藏起來的.有一些基因突變會隨著人類的年齡增長而愈演愈烈,而有些是會導致人類死亡的.現在很多基因突變的事情都在世界上公布,人們可以從電視上或者網路上查到.下面我要介紹的這八種基因突變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
獨眼畸形
這種天生的基因突變使得人們不能用兩隻眼睛來觀察世界,這種畸形一般在250人中會有1人患有.臉部會模糊或者鼻子會失去作用,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一般家長會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會選擇不要.這種人類基因突變都是遺傳因素或者是因為母親身體中攝入了毒素.

⑷ 基因突變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1、基因突變的隨機性

部位上的隨機,基因突變既可以發生在體細胞中,也可以發生在生殖細胞中,且前者一般不會傳遞給後代,而後者可通過生殖細胞傳遞給子代。此外基因突變既可以發生在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分,也可以發生在細胞內不同的DNA分子上。

時間上的隨機,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階段,甚至在趨於衰老的個體中也容易發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膚癌等。

2、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

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指基因突變可以多方向發生,即基因內部多個突變部位分別改變後會產生多種等位基因形式。其中等位基因一般指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例如,A基因不同部位發生改變產生突變基因a1、a2、a3等對A均表現為隱性的基因。新基因可能均是無功能的,也可能各具不同功能。

3、基因突變的普遍性和稀有性

基因突變在生物界具有普遍性,無論是低等生物還是高等生物,都有可能發生基因突變。包括自然突變和人工誘變突變。但是在自然狀態下,突變也是較少的,野生型基因以極低的突變率發生突變。據測算,一般高等生物基因的突變率大約平均為:10-8~10-5/生殖細胞/位點/代;人類基因的突變率也大約僅僅為:10-6~10-4/生殖細胞/位點/代。

基因突變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大多數基因的突變,對生物的生長與發育往往是有害的。基因突變可能會導致基因原有功能喪失;基因間及相關代謝過程的協調關系被破壞;性狀變異、個體發育異常,生存競爭與生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致死突變。

突變的有害和有利性是相對的,在某些情況下,基因突變的有害與與有利性可以轉化。如抗逆性突變是有利的,又如作物矮桿突變型在多風與高肥環境下是有利的。中性突變指突變型的性狀變異對生物個體生活力與繁殖力沒有明顯的影響,在自然條件下不具有選擇差異的基因突變。

如將突變技術應用於DNA缺失改造、蛋白質工程和酶等多個研究領域。突變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加深人們對蛋白等物質的了解,也能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技術支持。此外,突變技術可以對某一特性相關位點同時進行突變,將提高獲取突變子的效率,節約時間。突變技術在蛋白質工程、農業科學、醫學、基因表達及調控等多個領域應用。

⑸ 1,舉例:人工誘導基因突變有利的案例. 2基因突變與腫瘤有什麼聯系

1.太空育種的甜椒產量更高
2.人體內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況原癌基因隱性抑癌基因顯性,原癌基因突變為顯性,抑癌基因突變為隱性就會產生腫瘤

⑹ 基因突變只有在人工誘導下

A、基因突變在自然發生和人工誘發時都是不定向的,A錯誤;
B、基因突變一定能改變生物的基因型,但由於密碼子的簡並性等原因,所以基因突變不一定能改變表現型,B正確;
C、基因突變既能發生在減數分裂時,雙能發生於有絲分裂時,C錯誤;
D、基因突變指的是基因中鹼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D錯誤.
故選:B.

⑺ 人工條件下誘發的基因突變

A、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大多數基因突變對生物的生存是有害的,A錯誤;
B、基因突變是由於鹼基對增添、缺失、替換引起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B正確;
C、基因突變能產生新基因,C正確;
D、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D正確.
故選:A.

⑻ 人工誘發基因突變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基因突變是指基因組DNA分子發生的突然的可遺傳的變異。從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變是指基因在結構上發生鹼基對組成或排列順序的改變。
人工誘發基因突變其實與自然突變的過程與原理是一樣的,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加誘變劑或者其他條件……或者說基因突變誘變劑的作用也只是提高了基因的突變率。
原理方面就是鹼基的增減或者錯位,導致mRNA密碼子的改變。不細說了,比較的枯燥。
主要方法就是物理化學生物集中,比如輻射,亞硝酸鹽,病毒等

⑼ 人工誘發的基因突變是隨機的定向的

不對,突變(不管自然突變還是人工誘發的基因突變都是一樣的)是不定向的,而選擇才是定向的。

⑽ 基因突變

首先,多倍體的培育使用特定的方法和葯品(花葯離體培養和秋水仙素處理),造成定向變異,即染色體數加了一倍

而你指的「必修2中染色體變異那一節」應該是人工誘變是用物理化學因素。

關於這一點,原因在於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也就是說,物理化學因素導致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可能導致癌變,也可能導致有利變異。所以,在人工誘變中也有一部分發生癌變。你擔心的這種情況完全存在,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工誘變需要大量原料,只有一部分變異對人類有益的原因。

閱讀全文

與基因突變與人工創造突變體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