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潑松針發明人

潑松針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10-08 18:04:45

㈠ 傣族潑水節的另一個[不是惡魔的傳說]來歷

傳說二: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之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這項活動延續至今,成為傣族人民辭舊迎新、祝福吉祥的節日--潑水節。
傳說三:古時候,一個叫捧瑪達拉乍的魔神,違抗天神的旨意,為所欲為,把人間弄得雨旱失調,冷熱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樣懲治這個法術高明的惡魔呢?智慧的天神英達提心生一計,即裝扮成英俊的小夥子,去接近捧瑪點達拉乍的七個女兒,並將實情告訴她們。這七個姑娘生性善良,本來就對父王的罪惡有憤懣,這時,她們決心殺死父王,為人間除害。一天,她們終於探聽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並趁機將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撥下他的一根頭發,做成弓賽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斷了惡魔的頭。但滾落地上的這顆頭顱竟又變成了新的災難,傾刻間邪火熊熊,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七個姑娘把魔頭輪換懷抱,直到腐爛。每輪換時,她們便打來清水相互潑灑,去除污穢。七姊妹大義滅親的果敢行動和功績,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熱情贊頌。深深的懷念變為了永久的敬意。也為了紀念麻哈捧重修風雨冷熱法公諸於世,人們就把魔王捧瑪點達拉乍的頭顱腐爛的日子,定為潑水的日子。這一天,浴佛之後,人們就用清水相互潑灑,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長。
傳說四: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待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痛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以後就演變為一種習俗。

㈡ 不同民族的春節習俗各派創始人

藏族
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艷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
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還有的地區,在節日里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今年雨水充足。

壯族
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廣東等地區的壯族同胞,與漢族同時過春節。除夕晚上,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布依族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達旦地在水塘邊守歲。天一亮,姑娘們便爭先恐後地打水。誰最先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最幸福的姑娘。

滿族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侗族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白族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都在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願允愛情了。

土家族
春節期間,土家族人民要舉行隆重的擺手舞會。擺手舞會是土家族比較流行的一種古老舞蹈,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70多個舞蹈動作,節奏鮮明,動作優美,舞姿朴實,情調健康,不用道具,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傣族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節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目。穀雨開始那天定為「潑水節」。在三四天的節日里,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陳年舊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島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節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宰豬殺雞,擺上豐盛的佳餚美酒,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飯」;席間全家還要歡唱「賀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壯年男子,還要舉行一次「春節圍獵」。這一天的獵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獵物時,先將全部獵物的一半發給第一個擊中獵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婦可分得兩分,過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稱年節為「盍什」,他們大都做秈米粑、糯米粑和釀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許在桃、李等果樹上,祝願來年碩果累累。雲南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勞動。青年男女喜歡舉行春節打靶比賽。姑娘們把綉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搖動,請小夥子們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美酒作為獎品送到誰的嘴邊。

拉祜族
除夕晚上,拉祜族同胞全家人都要沐浴清身,做好翌日的食物。在食物中,特別重視糯米粑粑,除食用外,總要給牛吃一點,關在犁、鋤、砍刀等農具上擺上一點,以酬其一年來與主人合作,祝願新的一年裡創造更多的財富。

達斡爾族
居住在東北嫩江兩岸的達斡爾族,農歷正月初一早上,男女青年梳妝打扮,先向長輩請安、敬酒、行禮,然後逐戶拜年,每家都准備有蒸糕,拜年的人一進門就搶吃蒸糕,據說吃了之後,生產和生活都能「年年高」。

仫佬族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仫佬族的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盛裝,幾十人、幾百人,乃至幾千人聚會在山坡上或賽場里唱山歌,盡情歌唱勞動、生活和愛情。

獨龍族
唯一的節日就是先在冬臘月的「卡雀哇」節。最隆重的儀式是牛祭天。這天,族長把牛拴在廣場中央的木樁上。由青年婦女將鏈珠掛在牛角上,接著,一位勇猛強壯的小夥子,手持鋒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將牛刺倒死去。此刻,人們就跳起「牛鍋庄」舞,然後分吃牛肉。

鄂倫春族
在東北的鄂倫春同胞,春節早晨,先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斟酒,幼者給長者叩頭,平輩則互相請安,初二、初三進行賽馬。正月十五美味佳餚。正月十六的早上,要進行相互抹黑臉的活動。青年人給老年人抹黑時要先叩頭。

赫哲族
春節,赫哲語為「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人們穿上在帽耳、衣領、袖口、褲腿、圍裙、鞋面上綉著美麗的花紋、幾何圖案和花鳥等花邊的獸皮等服裝。在年節里,一般人家要做「吐火宴」,或用一種野生果「稠李子」製作成餅子,同時擺滿魚、獸類肉等食品。對待貴客,則用殺活魚,或把魚條烤熟,用這種「塔拉哈」招待。

基諾族
春節到來,聚居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基諾族,口嚼檳榔的老翁揚頭打鈸,戴大尖帽的老嫗低首鳴鑼,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響,男女青年圍成一圈徒手跳舞。

哈尼族
盪鞦韆,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高山族
「圍爐」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景頗族
春節期間舉行「打靶」比賽。初一早晨,人們紛紛聚到賽場上,姑娘們把自己綉的荷包掛在竹竿頂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細線算神槍手,姑娘們便獎給神槍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瑤族
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致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

鄂溫克族
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別是對自己的長輩和親戚必須在初一那天去磕頭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個較大的房子里盡情地快樂,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這個娛樂晚會,由婦女們先開始跳或唱,接著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來。

羌族
每家每戶要做各種油炸麵粉小牛、小羊、小雞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過年要喝咂酒,大家圍壇而坐,由最長者唱《開壇詞》,然後用約二尺多長的麥管從左至右,依次咂飲。

東鄉族
喜歡在春節期間打土仗,以示對養育自己的土地的熱愛之情。

京族
初一要拿上香燭到井邊燒拜,叫「買新水」,藏族婦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從河裡背回「吉祥水」。認為初一的新水可以帶來福音和好運,能保一年的吉利。

苗族
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納西族
正月新春人們互相訪親拜友,輪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組織燈會,並與別村競賽。城市、鄉村都辦燈會 燈會節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紐梅說笑》、《老壽星放鹿》、《社戲夜明珠》、《獅子滾綉球》、《凰舞》等。

蒙古族
五更吃餃子、放鞭炮與漢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初一凌晨晚輩向長輩敬「辭歲酒」,然後青年男女跨上梭馬,騎串蒙古包,先給長輩們叩頭祝願,接著喝酒跳舞,隨後串包男女還利用這一機會廷行賽馬比賽

水族
主要聚居在我國的貴州省,不數散居在廣西族自治區。與許多民族一樣,水族每年農正月初一至十五也過春節。節日前夕,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庭院,收拾房屋,縫制新衣,貼年畫、春聯,准備豐盛的節日食品,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春節期間,人們最重果的活動就是祭祀祖先,魚是必不可少的供品。祭祀的習俗,有的地方在家門口臨時放桌,擺上酒席。有的地方擺上籮筐,一頭盛著各種生產工具,冀盼來年生產豐收。祭祀時,燃香燒紙,全家無論男女老幼都要跪拜,祈求祖先保佑全家平安,事事如意。春節期間,水族小孩兒會挨家串門向大人討糖果吃,誰要得最多,誰就被認為福氣最好,將來聰明健康。除此之外,人們還穿著節日盛裝,相互走訪慶賀新年。男女青年則匯集在村頭寨尾,吹笙,擊銅鼓,隨著鼓點跳起各種銅鼓舞。節日期間往往鼓聲晝夜不停,整個水族山寨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中。

㈢ 難忘的潑水節的來歷

:說起潑水節,你最先想到是什麼?小編最先想到的是傣族,傣族潑水節已經成為世人皆知的名詞,不是說傣族多麼知名,而是傣族的潑水節特別隆重盛大,影響深遠。那麼,關於潑水節的來歷,你知道多少?潑水節是怎麼來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潑水節的由來故事吧。

潑水節的介紹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由來故事

潑水節

潑水節是屬於傣族的節日,這個節日對於傣族來說,就像新年一樣的存在,每年公歷的四月中旬時間是潑水節節日時間,節日一般持續3到7天。在我國,潑水節一般在雲南等地最為盛大。

在潑水節期間人們會有浴佛、潑水、劃龍舟、跳孔雀舞等習俗活動。人們在節日期間潑水,寓意著潑掉過去一年一切不順利的事情,祈求來年有美好的生活,所以傣族人民把潑水節看做是最美好、最吉祥、最快樂的日子。

潑水節的來歷故事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由來故事

潑水節

關於潑水節的由來,有一個神話般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的傣族家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有很多美麗的姑娘,人們的生活也是和和美美,但是就在這樣的美好生活中突然出現了一隻作惡多端的火魔,不僅毀壞傣族人民的房屋和莊稼,還擄掠了7個漂亮的姑娘去做老婆,人們對此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幸好,7個姑娘中最小的那個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她叫南粽布。南粽布先是設法騙得火魔的歡心,然後在傣族日歷六月的某一天設計把火魔灌醉,等火魔醉的不省人事的時候拔下火魔的頭發,因為火魔的頭發很長,所以就借著火魔的頭發把火魔勒死了,可哪知火魔雖然掉了頭,但是掉的頭顱卻燃起大火,滾到哪裡,哪裡就是熊熊大火,情急之下南粽布用身體抱住頭顱,用水不停降溫,頭顱才沒有一直燃燒,就這樣,被擄的7個姑娘輪流抱了7年才讓火魔徹底死去。

潑水節的來歷 潑水節的由來故事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傣族人民為了慶祝七個姑娘消滅了火魔,所以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辦潑水節,熱熱鬧鬧的過上幾天載歌載舞的生活。

結語:看了小編的介紹,過潑水節時是不是會想到這個與潑水節有關的神話故事呢?

㈣ 如何促進松針快速腐熟有哪些小妙招嗎

先把松針放入水桶,然後倒一壺開水,用塑料膜蓋住桶口。兩個小時後,過濾桶里的水,然後用塑料膜蓋上桶。添加沸水的目的是殺死松針中的細菌和蟲卵。因為松針大部分是從綠化帶撿來的。因為裡面有不少蟲卵。每半個月翻一次水桶,使水桶中的松針發酵更充分。發酵過程中,中間部位是溫度最高、發酵最好的地方,邊緣的位置溫度稍低,發酵比較慢,半個月翻一次,連續翻三次就可以了。

一些朋友認為松樹下的松針,熟了就可以了,找已經熟了變成黑色的是錯誤的方法。松樹下掉下來的松針太嫩,裡面儲存的養分不足,效果要打折。不完全熟的話,使用時會一直熟,傷到根。(威廉莎士比亞、哈姆雷特)長期下降,已經熟了,變黑的效果也不好。因為雖然已經熟了,但養分隨著雨水滲透到地下直接使用。因為蟲卵也可以混合在一起。那我該怎麼選擇呢?我們應該選擇葉子比較粗清新掉下來的松針。養分儲備比較多,養分還沒有損失,但我們在使用前要先爛熟。

㈤ 潑水節是誰發明的和是幾年幾月幾號

潑水節源於印度,是古婆羅門教的一種儀式,後為佛教所吸收,約在公元十二世紀末至 十三世紀初經緬甸隨佛教傳入中國雲南傣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為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

《車里》一書中有段記載:「元旦之晨,所有貴族平民,皆沐浴更衣,詣佛寺賧佛。婦女輩則各擔水一挑,為佛洗塵,由頂至踵,淋漓盡致,泥佛幾為之坍倒。浴佛之後民眾便互相以水相澆,潑水戲之能能事」。這段記載雖不盡其祥,但已告訴人們,潑水是傣族過年時必須舉行的一項活動。上文所說的「元旦」並非公歷的1月1日,而是傣歷新年來臨之日。
德昂族
德昂人過潑水節時間在清明節後的第七天,除了潑水祝福和跳象腳鼓舞等節目與傣族潑水節一致外,德昂族潑水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是為長輩洗手洗腳。德昂族潑水節與傣族的潑水節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
傣族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西雙版納及德宏地區的傣族又稱此節日為「尚罕」和「尚鍵」,兩名稱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慶祝活動長達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網霉」(死的意思)。人們認為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頭、不理發、不幹活。大家去趕擺、賽龍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網腦」(臭的意思)這天被認為不幹凈,要沐浴、洗頭、理發、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舉行趕擺,放煙火,放孔明燈,把一年中的疾病、災難和臟東西統統送掉,乾乾凈凈進入新的一年。這兩天在傣歷里,認為是「空日子」 不稱在舊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網瑪」(意為神靈,也是歲首之意)。

傳說一
相傳在很久以前,金沙江邊一個聚居在密林深處的傣族村寨,因樹林起火,村民處在被大火吞沒的危難之中。一個名叫李良的傣家漢子,為保護村莊,不畏危險,沖出「火網」,從金沙江里挑 來一桶桶江水,潑灑山火,經過一天一夜的勞累,山火終於被潑滅。村民得救,李良因為勞累流汗流幹了,渴倒在山頭上。於是村民打來清水給李良解渴,但喝了九十九挑水也解不了渴。後來,李良一頭撲到江中,變成一條巨龍,順江而去。有的人說,他變成了一棵大樹。傣族人民為了紀念李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每家房屋清掃一新,撒上青松葉。並在選定的江邊或井旁,用綠樹搭起長半里的青棚,棚下撒滿厚厚的松針,兩旁放上盛滿水的水槽。午間太陽當頂時,眾人穿行於棚下相互用松枝蘸水灑身,表示對李良的懷念和對新年的祝福。

傳說二
一個忤逆的兒子在清明節後第七天在山上幹活,看到雛鳥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決心好好侍奉母親,這時,他母親正在向山上走來,為兒子送飯,不小心滑了一跤。兒子趕來扶她,她卻以為兒子要來打她,一頭撞死在樹上。兒子,追悔莫及,把樹砍下來雕成一尊母親雕像,每年清明後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灑著花瓣的溫水中清洗干凈。以後就演變為了潑水節。
傳說三
遠古時候,傣族居住的地方遭受一場災難。夏無雨,春無風,秋無艷陽,淫雨滿冬。需晴不晴,需雨不雨,四季相淆,莊稼無法種,田荒地蕪,人畜遭疫,人類面臨滅頂之災。那個被人們稱為帕雅晚的人,見到如此光景,決心到天庭弄清原由,稟告天王英達提拉。他以4塊木板作成翅膀,騰空而起,沖入天庭,將人間遇到的災難報告了天王英達提拉。英達提拉調查得知是負責掌管風、雷、電、雨、晴、陰的天神捧瑪點達拉乍無視捧瑪乍制定的旱、雨、冷三季之規,憑借廣大神通, 蓄意作亂。而這個捧瑪點達拉乍,法術高明,眾天神均對他無可奈何。為懲處這個亂施淫威的天神,英達提拉裝扮成一個英俊的小伙,到捧瑪點達拉乍家裡去,被捧瑪點達拉乍長期禁閉在深宮中的7位女兒,對這位英俊伙子一見鍾情。7位女兒決心大義滅親,拯救人類。面對嬌女,捧瑪點達拉乍終於吐露了秘密,最怕的是用自己的頭發做成"弓賽宰"("弓"為弓、"賽"為弦,"宰"為心,意為"心弦弓")。姑娘們探得秘密之後,將自己的父親灌得酩酊大醉,乘機剪下他的一撮頭發,製作了一張「弓賽宰」,他們剛把弓弦對准捧瑪點達拉乍的脖子,他的頭顱便倏然而落。然而捧瑪點達拉乍的頭是只魔頭,落地噴頭,火勢沖天。7位女兒撲向頭顱抱於懷中,魔火頓滅。為撲滅魔火,7位姑娘只好將魔頭抱在懷中,不斷輪換,直到頭顱腐爛。姐妹每輪換一次,便互相潑一次水沖洗身上污跡,消除遺臭。捧瑪點達拉乍死後,樹魯巴的麻哈捧重修歷法,執掌風雨,使人間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修訂的歷法是由帕雅晚於傣歷六月托夢給他的父親宣布的。因此,傣族便把公布新歷法的六月作為辭舊迎新的年節。人們在歡度新年時,相互潑水,以此紀忘那7位大義滅親的善良姑娘,並寓驅邪除污,求吉祥如意流傳至今。

傳說四
傳說從前有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霸佔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仇恨,合計著如何殺死魔王。一天夜裡,年紀最小的姑娘儂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頭發勒住自己的脖子,機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紅頭發,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頭就掉了下來,變成一團火球,滾到哪裡,邪火就蔓延到 哪裡。竹樓被燒毀,莊稼被燒焦。為了撲滅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輪流不停地向上面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從此,便有了逢年潑水的習俗。

㈥ 松針的功用

在網上查看有關松針的資料, 對松針的評價是;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再就是不是仙丹勝似仙丹.我自己的體驗是
我兒子是牛皮癬.每天晚上用松針水泡腳一個多月了.牛皮癬竟然好多了.
我自己也喝松針茶,因我也沒什麼疾病,所以也沒什麼感覺,只是沒有不良反應.

㈦ 松樹皮和和松針潑水。變黑有臭味。是發酵好了嗎

高血壓 將50支松針洗干凈,切成長度1厘米左右,裝入罐中加水煎煮,代茶飲用,每日3~4次。或用50支松針於研缽中,加水兩小杯,研磨成汁液,分3份,早、中、晚空腹飲。 心肌梗塞取嫩松針50支置於研缽中,加水磨成泥,再以紗布過濾出松汁分3份,早、中、晚分別空腹飲用。 心功能不全 最簡單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隨時嚼食嫩松針。 腦溢血中風 取雌株松針、棕櫚、大豆各20克,煎煮後服用,額頭出汗更好。如果是吞咽不靈活,可將雌松的葉子切細,加酒煎煮飲用,建議用30度以上的酒。每次適量。若為預防中風,可每日嚼食松針。 動脈硬化 每天取50支松針,以水洗凈,放入口中咀嚼或取松針煎煮濃湯喝。每餐前後可喝1~2小杯松針酒。 預防腦梗塞 將松針、棕櫚、大豆一起煎煮服用,或者嚼食松針。每天喝一些松針汁,可凈化血液,預防腦梗塞,飲用松針酒也有同樣效果。 哮 喘 過敏性哮喘,取陰乾的雌松針,每日煎服20克。亦可將松針的新芽烤焙後碾末,塗在口腔咽喉部。 支氣管哮喘,可煎煮鮮、干松針當茶飲用。 中風口邪(斜) 將松樹嫩葉500克搗成汁,放1000毫升酒中浸兩天後,再放在火旁加溫8~12小時,初服5毫升,逐漸每餐10毫升。 風熱牙痛 取油松節如棗大一塊,切碎,加胡椒7粒,浸於熱酒中,乘熱再加焙過的白礬少許,用以口含漱口,數次後即能見效。 又:用松節100克,槐白皮、地骨皮各50克,煎湯漱口,熱嗽冷吐。 蟲牙痛將松脂放在滾水中泡化,嗽口。或在口中嚼食松針數枚,疼痛會得到很快緩解。牙痛時可在蛀牙的牙縫中塞些許松脂。 牙齦腫痛 用松針50克、精鹽5克、酒100毫升、水500毫升,共煎含嗽。 牙周病 在500毫升水中加入松針30克,煎煮剩一半,待其溫,以消毒脫脂棉沾取汁液擦洗患部。 口腔潰瘍 以脫脂棉沾松針汁壓於患部。 口 臭 常以數枚松針置於口中咀嚼。 禁聲失語 因說活過度而發不出聲音時,可在口中咀嚼松針;也可取生松針或乾燥松針煎煮,代茶飲。此法亦可治咽痛。 反胃吐食 以松節煮酒細飲。 宿 醉 以紅松針煎煮服用。 失 眠 日常多吃松子,或飲松針茶。 體 虛 取等量黑芝麻、黑豆炒後磨成粉末,然後將二分之一黑豆量的干松針也磨成粉,混和,每天服用一湯匙。 暈車船 坐車船時,在口中咀嚼松針可預防發生。 肝虛目淚 用煉過的松脂500克、米20公斤、水50升,造酒。少量頻飲。 慢性酒精中毒 以松針煮茶,每日數飲。 急性胃炎取陰乾的松針10克,加水300毫升,煎煮到一半水時,早、中、晚3次,空腹服用。 下 痢飲用松針汁。 糖尿病口渴時,將紅松針放入研缽中磨碎,飲其汁液。或用松針4份、嫩檜柏葉6份的比例混合,煎煮服用。服時宜忌肉食。 盆腔炎 將小腹、腰部以松針水熏洗和浸泡,每日數次。 便 秘 取松枝近根部老松針3枚,嚼食,每日3次。 老年性痴呆症 取松針、松樹皮(表皮下的嫩皮)一起煎煮,代茶飲。 久聾不聽 取松脂150克、巴豆50克,搗爛為丸,以薄棉裹定,塞於耳中,日換2次。 過敏性鼻炎 用20克陰乾的松針或新鮮松針,煎煮服用。 眼底出血 治法:同過敏性鼻炎。 關節酸痛 用嫩松針、松節末等分,搗汁,取250克加入500毫升酒中浸泡7日,每日3次,每次1杯(10克左右);或以松針煎汁口服,加松針汁溫熱患處。 痛 風 松針煎煮後,撈出葉子,將痛風發病部位浸泡在40度左右的湯液中。 轉筋攣急 用松節100克,磨細,加乳香10克,慢火炒焦,研末,與熱木瓜酒調服。每日3次,每次10克。 跌打傷損 治法同轉筋攣急症。 肩關節周圍炎、頸椎病 煎煮松針,代替茶飲。 體表潰瘍 取鮮松針或陰干松針,煎煮服汁。 疥癬濕瘡 將松香研末,加滑石粉少許。先以油塗瘡上,再撒上葯末,每日2-3次。無名腫毒松香400克、銅青10克、麻仁25克,混搗後分次攤貼患處,1~2日換1次。 陰囊濕癢 以松針煎水洗患處。或用松香末捲入紙筒,加花椒3粒,香油浸3日,將紙筒取出燃燒滴油,取油搽患處。搽油前應將患處洗凈。 婦人白帶 松香250克、松針50克,酒1000毫升,共煮收干、搗爛,做成梧桐子大小丸子。每服10~15粒,每日3次。

閱讀全文

與潑松針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