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第一台鋼琴是誰發明的
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里斯多佛利
18世紀義大利人巴托羅密歐·克版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hristofori)的天才發權明「Pianoforte」是鋼琴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德國鋼琴製作師對此給與了認可,並成為了槌擊式鋼琴製造業向前發展的基石。
由於克里斯多佛利鋼琴製造商沒有申請專利,並且將發明描述連同圖紙一起公之於眾。克里斯多佛利失去因專利成為大企業的機會,於是鋼琴製造業階段性的逐步發展鑄就了19世紀鋼琴工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基礎。鋼琴製作師們為其下一代的未來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
(1)世界上最早的鋼琴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通常人們認為鋼琴有近300年歷史,即1709年由義大利制琴大師B·克里斯托福里所創制的現代鋼琴的前身。在以後的200多年,又不斷改進完善,方成為我們看到的現代鋼琴。然而,鋼琴的整個演變過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現代鋼琴出現之前,鋼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們稱這一階段的鋼琴為古鋼琴。
現代鋼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鋼琴質的發展與飛躍。若沒有古鋼琴所發展的「量」的積累,也就不會產生1709年古鋼琴「質」的飛躍。
2. 世界上最早的鋼琴有誰發明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3. 世界上最早的鋼琴由義大利誰於1709年發明
第一架鋼琴由佛羅倫薩的克里斯托福里(Bartolomeo Cristofiri,1665--1731)於1709年製造
4. 世界最早的鋼琴由義大利的誰發明的
最早的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琴前身的製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
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 」,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這架鋼琴現存於紐約市藝術博物館。
5. 世界上最早的鋼琴家是誰
在歐洲,大約14-18世紀之間,曾流行過兩種鍵盤樂器,一種叫擊弦鍵琴,一種叫撥弦鍵琴(又稱大鍵琴、羽管鍵琴)。這兩種樂器都因被認為是鋼琴的前身而被稱為古鋼琴。許多作曲家都為古鋼琴作曲。例如巴赫、亨德爾和斯卡拉蒂的鋼琴曲,都是為古鋼琴的。海頓、莫扎特的大量作品和貝多芬的一些作品,也都是為古鋼琴作的。世界上第一台鋼琴,由義大利人克里斯托弗里於1710年前後在佛羅倫薩製造出來。德國的巴赫於1722年寫了一部《平均律鋼琴曲集》(原名為《平均律鍵盤曲集》),使用了全部24個大小調,1744年又完成了同樣應用24個大小調的第二部。這兩部曲集,被信仰基督教的西方音樂家稱為音樂藝術的「舊約全書」,足見其在音樂文化上經典性的價值和意義。或許,巴赫是真正意義上的偉大鋼琴家,但克里斯托弗里顯然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位演奏者。
希望能夠幫到您!
6. 世界上最早的鋼琴是義大利的誰發明的
最早的鋼琴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福里(1655―1731年)發明的。他原是一位鋼琴前身的製造者。1687年,克利斯托福受雇於佛羅倫薩親王菲迪南,一直到1713年親王去世。1709年,他發明了一架外形與鋼琴前身完全相同,但內部琴弦發音裝置不一樣的鋼琴。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鋼琴。鋼琴前身用羽管撥動琴弦,所以有人稱為「羽管鍵琴」;而鋼琴使用能被嘆氣會的錘子敲擊琴弦,力度可以控制,能使音量有大小不同的變化,所以當時講這中心十月七命名為「有強弱變化的哈波西考特」,弱(piano)和強(forte)兩個字拼寫起來就是「pianoforte 」,後來簡稱「piano」也就是鋼琴的外語名。這架鋼琴現存於紐約市藝術博物館
7. 鋼琴是誰發明的
網友完善的答案好評率:100% 查看完善答案歷史>> 吉他(Guitar):又名"六弦琴."是一種帶有一個大型葫蘆型共鳴箱和一根長頸的彈撥樂器,形狀與提琴相似,通常有六根弦。其面板與背板都是平的,琴身腰部無角而往裡凹。琴頸很長,指板上有弦枕並裝有很多窄而稍向上凸起的金屬制的橫格,稱之為「品」,它把琴弦劃分為許多半音。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兩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爾,古巴比倫和古波斯的各種古彈撥樂器。考古學家找到的最古老的類似現代吉他的樂器,是公元前 1400年前生活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門遺址上的「赫梯吉他」。8字型內彎的琴體決定了吉他屬樂器特有的聲音共鳴和樂器特點,這也成為吉他與其它彈撥樂器的最顯著特點。
在十三世紀的西班牙,由波斯語逐漸演化成的西班牙語吉他一詞就已經形成,在當時種類繁多的樂器中,已經出現了「摩爾吉他」和「拉丁吉他」。其中摩爾吉他琴體為橢圓形背部鼓起,使用金屬弦,演奏風格比較粗獷;拉丁吉他琴體為與現代吉他類似的8字型平底結構,使用羊腸弦,風格典雅。
文藝復興時期是吉他的鼎盛時期。十六世紀四對復弦的吉他和它的近親——用手指彈奏的比維拉琴,在演奏與創作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吉他和比維拉琴不僅深受民眾喜愛,而且還常常成為宮廷樂器。當時的吉他、比維拉大師有米蘭、納樂瓦埃斯、穆達拉,以及十七世紀時五組復弦的巴洛克吉他時代大師桑斯、科爾貝塔、維賽等。他們的許多作品現在仍是現代古典吉他曲目中的不朽財富。當時吉他、比維拉琴等樂器所使用的記譜方法還不是現在的五線譜,而是用橫線來代表各弦,用數字或字母表示音位和指法,與現在民謠吉他中使用的六線譜類似的圖示記譜法。
當時著名的魯特琴大師道蘭和魏斯等人的作品經後人改編,在今天的古典吉他曲目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偉大的巴洛克音樂集大成者巴赫所創作的不朽作品如大提琴、小提琴組曲、奏鳴曲的吉他改編曲,在古典吉他曲具有不朽的價值。十八世紀後期魯特琴和比維拉琴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五對復弦和其後出現的六對復弦吉他也漸漸完成了它們的歷史使命。1800年前後,全新的六根單弦的吉他以其清晰的和聲及調弦方便等優點很快得到了幾乎全歐洲的青睞,古典吉他的黃金時代終於到來了。
十九世紀初,活躍在當時吉他音樂中心巴黎、維也納還有倫敦的最著名的吉他大師有索爾,阿瓜多,朱利亞尼,卡羅利,和卡爾卡西。其中索爾和朱利亞尼除了是吉他大師外還是出色的音樂家,他們以傑出的才華為六弦古典吉他創作了包括協奏曲在內的第一批大型曲目,為六弦吉他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尤其索爾在創作上承襲海頓、莫扎特的古典音樂傳統,除寫作歌劇、舞劇音樂外,還為吉他創作了包括系統的練習曲、教程在內的大量優秀作品,被音樂評論家稱為「吉他音樂的貝多芬」。
十九世紀後期著名的吉他音有樂家考斯特、默茨、卡諾、雷岡第等,他們為吉他創作的很多優秀作品都成為了十九世紀吉他音樂的經典。吉他能在二十世紀蓬勃發展並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近代吉他之父」泰雷加對吉他從製做、樂器性能、演奏技術直至曲目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和革新。泰雷加和他的老師阿爾卡斯一直致力於與吉他製作家托雷斯合作,並最終生產出了琴體擴大、音量增大、樂器性能明顯改善的現代古典吉他。
吉他成為和鋼琴、提琴一樣被人們廣泛喜愛的高雅樂器,在全世界流行開來,還吸引了許多專業作曲家為吉他寫下了大量高水平的音樂作品。
鋼琴::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8. 鋼琴是誰發明的
鋼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簡稱piano,是一種鍵盤樂器,用鍵拉動琴槌以敲打琴弦。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鋼琴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鋼琴發源於歐洲,十七世紀末,義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meo Cristofori)發明的一種類似現代鋼琴的鍵盤式樂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誡,演奏時機誡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佛利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我國生產鋼琴的歷史僅有幾十年時間。
我國的鋼琴工業是在解放後逐漸發展起來的。
(現代鋼琴是從古鋼琴逐漸演變的,至今仍在不斷改良,將來也會永遠繼續發展下去)
鋼琴的前身是「哈潑西考特」,這是用羽毛撥動琴弦的琴。後來義大利人克利斯托佛里,發明了一架有彈力的錘子發音裝置的琴,這就是現代鋼琴的前身。
1855年德籍美國人斯坦威(Henry steinway)製成了一架完美的三角鋼琴。 最早的立式鋼琴於1750年由德國古鋼琴製作家佛里德里西製成。 現代鋼琴的發明者是義大利人克利斯托弗利。他原是一位羽管鍵琴製造者,有著豐富的造琴經驗,在總結了羽管鍵琴的優缺點後,於1709年,在羽管鍵琴上安裝了用槌擊弦的鍵盤機械,奠定了現代鋼琴的基礎。由於這一改進,彌補了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幾乎無法調節音量的缺點,這種鋼琴在演奏時,隨著對鍵子敲擊力的變化來改變音量的大小,音量也比古鋼琴和羽管鍵琴大得多。
希望對您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