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語怎麼誕生的
朝鮮語又可以稱為窗式語言 。傳說世宗大王和他的大臣在思考,如何讓學起來簡單的語言代替深奧復雜的漢語,創立自己本國的語言,思考了一天無果,正在這個時候陽光照過古代窗戶的空隙照在地上 朝鮮族
。世宗大王把這些投影組成的符號拼接成字元,就成為了如今朝鮮語組成部分。而朝鮮語中的「ㅇ」則來源於當時窗外的太陽的形狀。
朝鮮語,韓國稱韓國語,是一種流行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及其附近區域的語言。以朝鮮語為母語的人在全世界約7600萬人,其中朝鮮2240萬人,韓國4710萬人,其他地區約700萬人。對於朝鮮語的系屬劃分直到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定論,一般劃為語系未定的孤立語言。有部分學者主張屬於阿爾泰語系。有人認為朝鮮語屬於阿爾泰語系,但朝鮮語跟阿爾泰語系的其他語言之間的同源詞彙卻非常少,反對該觀點的學者一般都以此作為反駁的力證。另一種觀點認為朝鮮語跟日語共屬於一個新的語系。持該觀點的學者們認為朝鮮語的語法與日語的語法有著驚人的相似度,兩者歷史上又共同受過古漢語的影響。但是朝鮮語跟日語之間缺乏同源詞也成了異議的學者們反駁該觀點的力證。 有部分學者認為,朝鮮語和廣東話、福建話當同屬於漢唐到明朝時期的古漢語發音。三者的發音是一樣或者相似的,普通話則與前三者差別巨大。例詞如下: 1.「人間」,朝鮮語念「音干」,粵語念「yam gan」,福州話漢語念「音干」,普通話念「ren jian」。 韓國總統「李承晚」,在朝鮮語里念「里新滿」,粵語念「lei sing man」,福建福州話里念「里新滿」,普通話念「li cheng wan」。 2.「仁」,朝鮮語念「音」,粵語念「yam」,福建福州話念「音」,普通話念「ren」。 3.「街」,朝鮮語念「該」,粵語念「gai」,福建福州話念「gei",普通話念「jie」。 4.「金」,朝鮮語念"gim或kim",粵語念「gam」,福建福州話念「gin",普通話念「jīn"。 5.「救命」朝鮮語念「giumain",粵語念"gaumaeng",福建福州話念「giumiang",普通話念」jiuming"。 6.「萬」,朝鮮語念「滿」,粵語念「man」。 7.「城」,朝鮮語念「僧」,粵語念「sing」,福建福州話念「想」。 8.「平壤」朝鮮語念「平陽pyeongyang",粵語念"pingyoen",福建福州話念「辦淵」。 朝鮮語的文字,由李氏朝鮮第4代世宗大王親自創制,被稱為「訓民正音」。1443年創製成功,1446年正式頒布使用。過去被稱為「諺文」,20世紀初期,學術界開始稱之為「韓文( hangeul)」。二戰後,半島北部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朝鮮文」,半島南部的大韓民國稱之為「韓文」。 朝鮮語
從廣義上來說,「朝鮮語」和「韓國語」指的是同一門語言。狹義上來說,「朝鮮語」特指朝鮮方面慣用的表達方式,「韓國語」特指韓國方面慣用的表達方式。「朝鮮語」和「韓國語」在語調、字母排列順序、子音字母數目上有較大區別。
⑵ 韓文是什麼時候創造的
韓國、朝鮮人使用中國漢字有1000多年的歷史,絕對是中華文化的後裔,可是為什麼後來廢除了中國漢字呢?首先因為朝鮮的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與中國的漢藏語系不太一樣,但是古代朝鮮文化落後,一直沒有發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國漢字。但是漢字還是無法充分的表現韓語的發音和朝鮮民眾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鮮平民根本不識漢字,只有朝鮮貴族、官員會使用漢字,稱為「吏讀文字」,而普通朝鮮平民只能以口頭方式進行文化交流,他們的生活知識和年積月累的農業耕種經驗和農耕方法也都無法長久的流傳下去。
到了1446年的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就是中國的明朝時期,作為中國附庸國的朝鮮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上都得到一定的發展,因而朝鮮民眾對擁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願望比較強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國民的處境,作為一個想要發展民族文化,推進國家獨立的朝鮮君王,世宗開始苦思冥想,夢想創造出一種獨特而易學易懂的朝鮮本土文字,讓普通的朝鮮庶民也可以輕松駕馭朝鮮的語言。
世宗在發明朝鮮文字時,受到音樂和北方游牧民族拼音文字的啟發,了解到簡單的音樂符號(1 2 3 4 5 6 7)就能夠記錄世界上所有的音樂,那麼,相對簡單的拼音字元也應該可以記錄全部的朝鮮語音,從而拼寫出朝鮮的文字。所以世宗組織起當時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朝鮮「集賢殿」的優秀學者,還特意派遣一位朝鮮知名學者,前後十幾次到中國來學習、研究漢字精髓,歷時達三十年之久,才最終在1446年發明創造了朝鮮文字,於是朝鮮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國漢字以後,終於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世宗大王(1418-1450年),他精通儒家學問,極力提倡儒學價值觀念以外的哲學觀念,博學多聞,政治手段高明,能夠對付朝鮮的兩班學者(兩班:指的是集『貴族』與『官吏』於一身的朝鮮學者們,他們享有極高的政治文化權利,甚至可以藐視朝鮮國王)。他在統治期間,對國家管理、語音學、民族文字、經濟學、科學、音樂、醫學和人文學研究方面都表現出積極的思想。他建立了集賢殿,以促進傳統和政治經濟方面的研究,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創立了韓文字母。
⑶ 韓文是誰發明的
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創造朝鮮拼音文。以前在朝鮮民族是一直借用漢字來作為紀錄他們語言的文字,因為漢語與朝鮮語屬於兩個不同的語系,漢字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表意文字。
而朝鮮人民與早期的日本借用漢字一樣,只是將漢字記錄語言,漢字並不能完全准確的表達朝鮮語音的含義,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3)創造的韓語怎麼讀擴展閱讀:
一、背景
公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後來又採用漢字的音和意來記錄朝鮮語,即「吏讀文」。但由於封建社會等級觀念的影響。能夠學習和使用漢字的多是貴族階層,普通民眾則很難接觸到。
而且結合漢字創制的「吏讀文」有些也不適合朝鮮語的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因而有時很難准確地標記朝鮮語言。因此當時人們非常希望能有一種既適合朝鮮語語音系統和語法結構、又容易學會的文字。
從統治階級來看,為了便於老百姓貫徹自己的統治政策,也有必要發明一種易於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這樣在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的積極倡導下,由鄭麟趾、申叔舟、崔恆、成三問等一批優秀學者。
在多年研究朝鮮語的音韻和漢字形體的基礎上,於1444年創制了由28個字母組成的朝鮮文字。這期間朝鮮學者曾幾十次前來中國明朝進行關於音律學的研究。
二、組字規則
朝鮮文組字的時候以音節為單位,一個音節組成一個朝鮮字,每個字母的排列遵循「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這兩個基本規則。朝鮮語的音節由初聲輔音、中聲母音和終聲輔音三個部分組成。
在語言的實際應用中,有的音節備全了三個部分;有的音節只有初聲輔音和母音,沒有終聲輔音;而有的音節沒有初聲輔音,卻有母音和終聲輔音;更有甚者只有母音。
⑷ 歡迎光臨;韓語怎麼讀
韓語:어서오세요.
中文:哦掃物噻呦(滑稽中文讀法)
發音:Huan yaong ham ni da
韓語(又稱韓國語)是朝鮮半島的原生語言,使用人數7700萬,韓語屬於黏著語,歷史上曾用漢字標記,並且融入漢語詞彙,1443年世宗大王創造出與韓語高度吻合的韓語字母。
韓國的官方語言是「韓國語(한국어)」。
(4)創造的韓語怎麼讀擴展閱讀:
韓文起源
朝鮮王國的世宗大王於1443年(世宗25年)12月創建訓民正音(即朝鮮諺文),在全國廣泛發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標記韓語方面有著獨創性和科學性。
字母和音素上有著很強的關聯性。如字母「ㄴ」表示舌頭接觸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發音更強,所以在」ㄴ「上面加畫構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據這樣的語音原理創制。
雖然朝鮮國創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但是在朝鮮國的統治階層兩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漢字。訓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統一直到20世紀才開始大量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歡迎光臨韓語
⑸ 韓語怎樣讀
讀韓語時,一個母音可以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一種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
1、單純詞
①單音節詞,如:뫼(山)、 다섯(五)、 이빨(牙齒)
②雙音節詞,如: 오이(黃瓜)、 누나(姐姐)、한글(韓文) 、아우(弟弟)
③多音節詞,如:아버지(爸爸)、 텔레비전(電視)
2、合成詞
①復合詞,如:한국어(韓國語)、 재미있다 (有趣)
②派生詞,如:맏아들(大兒子)、 선생님(老師)
由於漢字是為標記漢語而創造的文字體系,要標記和漢語完全不同的朝鮮語/韓語則非常不適應。因此從6世紀開始就不斷有人嘗試用漢字來標記韓語。
最後發現用兩種方法來標記。
一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意功能,使用漢字的表音功能。比如借用"古"字,不管字的本身意義,來標記韓語發音"고"。
第二種方法是拋棄漢字的表音功能,只使用漢字的表意功能,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書寫韓語單詞。如在新羅時代,使用"水"字來表示韓語單詞"물"。同樣用該方法可標記人名和地名。
(5)創造的韓語怎麼讀擴展閱讀:
韓語(朝鮮語)合成輔音ㄲ[ˀk]、ㄸ[ˀt]、ㅃ[ˀp]、ㅆ[ˀs]、ㅉ[ˀts]發音部位分別和輔音ㄱ[k]、 ㄷ[t]、ㅂ[p]、ㅅ[s]、ㅊ[tsʰ]相同,但是前者屬於緊音,發音時喉部緊張,聲門緊閉,氣流在喉腔受阻,然後沖出聲門。這5個輔音在漢語普通話發音中沒有對應的輔音。
韓語(朝鮮語)中喉音[h]與漢語普通話舌根音[x]發音部位雖然不同,但在語音聽感上較相似。此外一部分朝鮮族的人[ts]、[ts']、[s]發音習慣舌尖接觸上齒齦,發出的音介於平舌音和翹舌音之間。
此外,漢語普通話輔音系統中除了n[n] ng[ŋ]以外,母音之後不跟其他輔音,但是韓語(朝鮮語)中母音之後有7種收音(輔音)[k]、[t]、[p]、[n]、[l]、[m]、[ŋ],與漢語語音相異。
⑹ 韓國 韓語讀音
韓語讀音類似漢字的聲母韻母,讀法也是相拼起來讀的。
一般韓語教學最基本的就是類似漢字的聲母韻母的讀法。
之後就是認字,分兩種。發聲的字跟輔音組成。精通以上三種酒能讀出全部的韓語字。之後就是語法以及詞彙量了。
舉個例子。
ㄴ:n 讀法,發音
ㅏ :a 讀法,輔音
加起來就是
n+a=na
寫起來就是
나
意思是「我」的意思。
可以網路搜一搜的,應該有很多。
⑺ 韓語怎麼讀
韓語(korean),韓語分初級,中級,高級,初級是基礎,一般中國學生初學韓語相應的教材就是《韓國語入門》定價16元,配套磁帶5盤,定價35元,書和磁帶都是淺綠色的包裝,購買時請注意一下!
學習韓語,首先學好發音是很重要的 另外還有就是一些禮貌用語,和一些句形結構,韓國是禮儀之邦,很注重禮儀,同樣說話的時候同樣的意思分開來會很不一樣的,
最好是報個有外教的韓語班吧
學韓語有3個階段
第一:聽,
第二:說,
第三:寫。
我開始講(韓語的基本音標)
�9�3 �9�6 �9�9 �9�1 �9�9 �9�0 �9�3 �9�5 �9�6 �9�8 �9�9 �9�0 �9�1 �9�2 �9�4 �9�0 �9�1 �9�4 �9�7
�9�3 �9�5 �9�7 �9�9 �9�1 �9�5 �9�6 �9�0 �9�1 �9�3 �9�4 �9�8 �9�6 �9�0
只知道寫的字 怎麼發音,怎麼造成一個完成的字。那樣完成的字怎麼發音。
第一階段是「聽」,每天學最少一個小時,最多三個小時。就行。第一:找很簡單的韓語磁帶。20-30分鍾的(都是韓國語的)
每天聽2個小時。注意!聽的時候很注意聽他們的發音。不要知道他們說話的意思。聽的時候不要躺著,不要一邊干別的事。很精神的時候聽。這樣可能的聽四遍。一星期或兩個星期內你們自己感到很大的變化。可以聽得見一個一個的發音。聽起來很舒服。到了這樣的程度你學習已經成功了一半。語言不是學習。就是enjoy。花多長時間不太重要。每個人的語言感都不一樣。
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主要是「說」。很有趣。你過了第二階段的時候有這樣的變化,很想跟韓國人用韓語聊天。你已經聽了兩個磁帶,其中選一個覺得比較容易的,然後開始聽寫。寫的對不對不重要。寫一個磁帶。寫好了。看著自己寫的一邊聽一邊跟著念。
注意!念的時候要大聲,說跟磁帶一樣的聲音,發音。比如磁帶里有奶奶說話,你們也模仿奶奶的聲音,和發音。怎麼樣?好玩吧?好像演員似的。
注意!聽寫的時候不要一個生詞一個生詞寫。聽一句話,然後寫一個句子。這最多一個月的時間。每天兩個小時。你過了第二階段。會充滿了自信。
第三階段。那時你已經差不多征服了韓語。
第三階段:這主要是「寫」。大部分的中國學生開始學韓語的時候。開始寫然後記最後才開始說。所以學得很無聊。沒有進步。放棄。放棄以後再重新開始同樣的錯誤。這樣的錯誤從小學到現在我們接著反復。就是我們學了十年多的英語。現在也有決心重新學英語去報名培訓班的朋友。
另外,第二階段中寫的那個聽寫本子。再拿出來看,開始查詞典。最好韓韓辭典。為什麼呢!韓韓詞典就是用韓語解釋。剛開始會有點難。可是解釋的詞語應該不難的。導師給我解釋的時候用很簡單的詞語解釋,跟這個一樣的道理。可是你會不明白那個解釋的詞語。那麼再查那個生詞,這樣反復。不必要那麼長時間,因為5000-10000的生詞里會反復。查然後寫,寫以後念。這樣你已經自然學了韓語的語法。聯系了寫作。聯系了念書。
花兩個多月的時間後,會學好不少的韓語。有了一定基礎後再較深入地學韓國文化(看電影,或看韓國報紙)
和學專用詞。
A za a za fighting !^_^
最後送你幾句實用的韓語:)~
�9�0 �2�1 �3�5 �2�1 �7�5�9�7�2�5 �8�5�1�1 �3�9,�3�9 �1�5�5�4 �9�3 �0�2 �9�1�9�9 !(很高興認識你,請多多指教:)
�6�8�3�1�3�5 �1�9�2�5. 祝你好運! ≮ :)~\
⑻ 韓文是怎麼來的
朝鮮文字創制前的文字使用狀況
朝鮮文字創制以前,朝鮮人使用漢字紀錄書寫他們的語言。他們紀錄語言的手法有兩種:一種是口說朝鮮語手寫文言文,這種紀錄手法跟古時的日本與越南一樣。由於古時的朝鮮人「崇漢」、「崇儒」的思想濃厚,所以這種紀錄語言的方法在上層社會成了主流。而另一種雖然也是用漢字來書寫,但是書寫的秩序與規則必須依照朝鮮語的句法。這種紀錄手法又分做「書記式紀錄法」跟「吏讀式紀錄法」兩大類。
「書記式紀錄法」是將話語中的辭匯用對應的漢字寫出來,並且根據朝鮮語的詞彙順序排列這些漢字。以1940年出土的「金石文」(一塊用書記式紀錄法書寫的朝鮮文石碑)裡面的文句為例:
原文:二人幷誓記 天前誓 今自三年以後 忠道執持 過失無誓
現代朝鮮語轉寫: 두 사람이 하께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 앞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實이 없도록 盟誓한다.
分析:두(二)사람(人)이 하께(幷,一齊) 盟誓하여 記錄한다. 하느님(天,蒼天) 앞(前)에 盟誓한다. 只今으로부터(自) 三年以後에 忠道를 執持하고 過失이 없도(無)록 盟誓한다.
中文翻譯:紀錄兩人一起發誓。在蒼天面前盟誓。發誓從今往後的三年,堅守忠誠之道,力求沒有過失。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書記式紀錄法」寫出來的文章幾乎就是漢文。
「吏讀式紀錄法」不僅用漢字紀錄漢字詞彙,而且還用漢字的音或意來表達朝鮮語的助詞和語尾的發音。根據紀錄這種紀錄法是由新羅時期的薛聰首創的,後世的人們又不斷的改善此種紀錄法的漢字使用方式。這種紀錄法一直延用到19世紀末。朝鮮被日本合並以後,基於民族情緒以及朝鮮民族主義的產生,這種紀錄法被韓漢夾寫文代替。
朝鮮文字的創制以及使用狀況
1443年,李氏朝鮮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賢殿鄭麟趾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以及中國音韻學創制了專門紀錄朝鮮語音韻的文字。當時這種文字的名字叫做「諺文(或彥文)」,但是頒布這種文字的時候,卻稱之為「訓民正音」,於是這個名稱逐漸的普及開來。但是中國學術界一般用「彥文」而少用「訓民正音」來稱呼這種文字。到了二十世紀初,該文字的另一種名稱「한글」(hangeul)開始出現。在朝鮮語里「한」是「大」的意思、「글」是「文」的意思,所以「한글」可以被理解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而在華語學術界,一般用音義結合的方式來翻譯這個詞。「한(han)」音譯做「韓」,「글」則意譯做「文」,「한글」就被翻譯做「韓文」,而不翻譯為「大字」或「偉大的文字」。
關於創制這種文字的動機,人們可以從《訓民正音》序章上獲得答案:「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翻譯成現代漢語是「我們國家的語言,和中國的不一樣,用文字(跟中國)不能交流。因此一般未受教育的人民,想要說話、最終卻不能表達意思的人很多,我對此很傷心,(所以)新創造了二十八個字,想讓每個人都很容易地學習(它),以便於日常使用。」
雖然這種文字是當時上流社會人士創制的,但是它卻遭到了上流社會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員甚至要求世宗廢除此種文字,他們怕這種文字流傳入中國,被當時的中國人嘲笑為「夷字」,而將朝鮮看做是蠻夷之一。當然也有不少的官員在私人的環境裡面用這種文字紀錄朝鮮語,比如寫家書就一般都用這種文字來寫。需要說明的是,韓文在字型結構上利於跟漢字夾寫,但是當時的朝鮮人是嚴格區分「韓」「漢」兩種文字,在實際使用韓文的時候並沒有夾寫漢字。另一方面,由於婦女普遍較少機會接受教育,她們即使會書寫,也大多隻會韓文而不會漢字。所以,到了朝鮮中期,雖然官場上仍然使用漢字,但民間及婦女普遍都使用韓文來書寫。而到了宣祖末年,當時的御醫許浚更著手把漢文的醫典用韓文編寫解讀,以使醫術能在民間普及。這些都是韓文在民間流傳的一些證據。
朝鮮文字在燕山君時期,曾一度被禁止使用。燕山君被推翻後,雖然禁令撤銷,但使用朝鮮文字的人仍然不多。
朝鮮半島被日本佔領以後,朝鮮民族開始覺醒,他們開始將韓文看做是自己民族的文字,自己民族的驕傲,並開始提倡使用。這個時期受到日本語書寫方式的影響,人們在書寫韓文的時候,也夾用了漢字,形成了「韓漢夾寫文(或韓漢混用文、國漢文)」。
⑼ 韓語文字是怎麼發明的
韓文字是在韓國世宗大王時期(十五世紀)所發明的,以前韓國是中國的籓屬國,所以,在韓國還沒發明韓文字前,雖然講的話是用韓語,但是文字的書寫,幾乎是使用漢字。所以,就變成說的是一套,寫的又是另外一套。
當時只有貴族和知識分子,有受教育的機會,認識漢字,平民幾乎是不識字的。所以,貴族(韓國人稱為兩班)和庶民之間,可以用韓語做口語的溝通,但是若要用文字傳遞訊息,確有著一層隔閡。
在全國貴族和平民之間,產生文化斷層的情況,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擁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為擁有屬於他們的文字,韓國的文化才能廣泛的延續下去。但是發明文字,可不是兒戲,是一件蠻浩大的工程。
結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內沈思,看到陽光照射千秋殿門欞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門欞,激發了世宗大王創字的靈感,於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眾多文官學者,一起研究發明出了韓文字,經過時代的演變,慢慢的發展成現在使用的韓文字。這就是為什麼韓文字,會看起來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在一格格四方形的門欞上,你是不是會找到韓文母音,如:ㅏ、ㅑ、ㅓ、ㅕ、ㅜ、ㅠ、ㅡ、ㅣ等的字型呢?
如果你覺得,這樣發明出的文字,好像有點隨便,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雖然創字的靈感來自於此,但是這些文字中,卻隱藏著很深的含意。圈圈代表太陽、也就是天,橫線代表地,直線則是人,韓文字形代表天、地、人等,宇宙的自然法則。
而且韓文基本字母,有十個母音、十四個子音,可說是最科學的語言之一,因為它用很少的音節,就能代表一套完整、復雜的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