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神醫華佗是怎麼創造的健身五禽戲
華佗字元化,小時候非常聰明,但性格孤僻,長大後不願意出仕做官,卻特別喜歡治病救人的醫術,他收集了很多秘方驗方,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後來他聽說名山之中常有得道的仙人居住,於是就遍游山川,拜師求道。
華佗這樣訪尋了好多年,雖並沒有遇到想像中的仙人,卻看到了不少活潑可愛的動物,如象、鹿、鶴、猿等,它們奔跑戲耍的形象,給華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並沒有悟出這與他所追求的醫術養生術有什麼關系。為了求道,華佗繼續在深山中尋訪。
有一次,華佗來到公宜山,這是一座山勢險峻人跡罕至的大山,進得山來,但見怪石嶙峋,松柏爭翠,腳下流水潺潺,山腰雲霧繚繞。華佗不禁心曠神怡,陶醉其間,不知不覺來到一個古洞前面。
忽然,華佗聽到洞中有人在談論什麼,他屏息細聽,發現是兩位老人正在談論治病養生之事。華佗又驚又喜,心想夢寐以求的夙願終於實現了!
但華佗又不敢貿然進洞,忽聽見一位老人說:「華生已經來到洞外,我們可將此術傳授與他。」
另一位接道:「華生雖然求道心切,但也還須開導一番,方可與他。」
華佗聽到這些,再也不敢猶豫,立即走進洞中,只見兩位老人,頭戴草帽,相對而坐,華佗急忙躬身下拜,說道:「晚生華佗,素好方術,尋訪數年,未得真傳,今幸遇仙者,乞為開悟,終身不負大恩。」
一老者道:「醫之為術,非人不傳,念汝心誠,今傳與汝吾有數言,汝當牢記:為醫之道,須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憫老恤幼,濟世活人,以為己任,如此則不負吾心矣。」
華佗再次跪拜:「聖賢之教,晚生銘刻在心,俱能從之。」
兩位老者相視而笑,用手指著一個旁洞說:「洞中石床上有書一函,取後速歸,勿示俗流,切記吾言。」
華佗依言果得書一函,回頭看時,兩位老者已不知去向。華佗小心翼翼地走出洞外,忽然間雲奔雨泄,石洞崩塌
華佗攜書回家,悉心研究,發現這是一部醫書,理法方葯一應俱全,與過去所見所聞皆不相同。依書中所論施療,無不神效。其所擅長施用的麻沸散及剖腹開顱等方法皆出自該書中。
書中還記載了養生健身方法,其中之一就是五禽戲。華佗素愛養生之術,一見五禽之戲,便每日依法演練,數年間游歷山川所見猿鹿鶴熊虎等栩栩如生的形象便浮現在眼前,彷彿自己又置身於大自然之中。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華佗堅持演練五禽戲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致年且百歲,猶有壯容,時人為仙其實這都是長期演練五禽戲的結果。
五禽戲
⑵ 華佗發明了麻醉葯和鍛煉身體的什麼
五禽戲啊。
五禽戲算是最早的廣播體操了,每天清晨舞一段,身體健康賺百萬。
⑶ 華佗曾創造出什麼體育活動呢
華佗常用「戶樞不蠹,流水不腐」這兩句話來說明他的這種思想。這意思是說:譬如門上的轉軸,由於天天轉動,所以不至於被蟲蛀壞;流著的水,也因為經常在運動,所以不會腐敗發臭。根據這個原則,華佗創造出一種叫做「五禽之戲」的體育活動來。
⑷ 華佗健身5種秘籍到底是什麼具體要怎麼做
對於華佗健身的5種秘籍來說,其實我在最初的時候,真的什麼都不清楚,但是自從我們的體育老師給我們講解之後,我才有了新的認識。就是以模仿虎、鹿、猿、熊、鳥五種動物的形態和神態,來達到舒展筋骨和暢通經脈的目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一種說法。
以上這幾點,都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對你們大家有所幫助。同時,我也希望大家在健身的時候,還應該注意好勞逸結合,不要讓自己過度的鍛煉,否則也是不利於我們健身的。
⑸ 傳說中的華佗健身方法,都有哪幾個招術
華佗五禽戲是由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華佗根據中醫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編創的一套導引術。「禽」指禽獸,古代泛指動物;「戲」在古代是指歌舞雜技之類的活動,在此指特殊的運動方式。
2001年,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成立後,委託上海體育學院迅速展開了對五禽戲的挖掘、整理與研究。並編寫出版了《健身氣功·五禽戲》,2003年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健身氣功·五禽戲」其動作編排按照《三國志》的虎、鹿、熊、猿、鳥的順序,動作數量按照陶弘景《養性延命錄》的描述,每戲兩動,共十個動作,分別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力求蘊涵「五禽」的神韻。
2006年,華佗五禽戲被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1年又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⑹ 華佗發明的體操怎麼做
華佗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相傳是華佗首創,下面大家一起看一下華佗五禽戲的練習方法
方法/步驟
虎戲:自然站式,俯身,兩手按地,用力使身驅前聳並配合吸氣,當前聳至極後稍停;然後,身軀後縮並呼氣;如此3次。繼而兩手先左後右問前挪移,同時兩腳向後退移,以極力拉伸腰身;按著抬頭面朝天,再低頭向前平視;最後,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後退7步。
鹿戲:按上四肢著地勢。吸氣,頭頸向左轉,雙目向左側後視,當左轉至極後梢停;呼氣,頭頸回轉,當轉至面朝地時再吸氣,並繼續向右轉,一如前法。如此左轉3次,右轉2次,最後回復如起勢。然後,抬左腿向後挺伸,稍停後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後伸3次,右腿2次。
熊戲:仰卧式,兩腿屈膝拱起,兩腳離床席,兩手抱膝下,頭頸用力向上,使肩背離開床席;略停,先以左肩側滾洛床面,當左肩一觸及床席立即復頭頸用力向上,肩離床席;略停後再以右肩側滾落,復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起身,兩腳著床度成蹲式,兩手分按同側腳旁;接著如熊行走般,抬左腳和右手掌離床度;當左腳、右手掌回落後即抬起右腳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驅亦隨之左右擺動,片刻而止。
猿戲:擇一牢固橫竿(如單杠,門框,樹叉等),略高於自身,站立手指可觸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雙手抓握橫竿,使兩肢懸空,作引體向上7次。接著先以左腳背勾住橫竿,放下兩手,頭身隨之向下倒懸;略停後換右腳如法勾竿倒縣。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鳥戲:自然站式。吸氣時蹺起左腿,兩臂側平舉,揚起眉毛,鼓足氣力,如鳥展翅欲飛狀;呼氣時,左腿回落地面,兩臂回落腿側。接著,蹺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後坐下。屈右腿,兩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後兩手換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後,兩臂如鳥理翅般伸縮各7次。
注意事項
華佗五禽戲可謂得華佗之真傳,現在已廣泛應用於中風後遺症,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脊髓不全性損傷等患者的輔助治療。
⑺ 華佗觀察動物的活動姿態,創造了一套什麼來鍛煉身體
觀察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創造了一套『五禽戲』用來鍛煉身體。其簡介如下:
華佗,是沛國譙(今亳州市譙城區)人,東漢末年一位優秀的民間醫生,醫學家。他淡泊名利,立志『以醫濟民』,足跡遍及江淮及中原地區,深受人們的愛戴。
華佗醫術高明,擅長治療各種病症,精於方葯、針灸,尤其精於外科。他能夠「刳破腹背」剪截沖洗腸胃,甚至動腦外科手術(《後漢書·方術列傳》)。他曾為關羽刮股療毒,後來要為曹操動腦部手術而被殺害。他還發明了一種麻醉劑,叫『麻沸散』,手術前飲用,病人「須臾便如醉死無所知」(《三國志·華佗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比西方麻醉劑的出現早1000多年。他觀察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創造了一套『五禽戲』用來鍛煉身體。相傳他的徒弟吳普長期作『五禽戲』,活了90多歲,去世時還『耳目聰明,牙齒完堅。』
⑻ 華佗給運動做了哪些貢獻
華佗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不僅善於治病,還特別提倡養生之道。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俗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戶樞不朽也」。華佗繼承和發展了前人「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預防理論,為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種禽獸姿態的健身操——「五禽戲」。
華佗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著重要貢獻,華佗創編了一種鍛煉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叫猿戲,五叫鳥戲,也可以用來防治疾病,同時可使腿腳輕便利索,用來當作「氣功」。身體不舒服時,就起來做其中一戲,流汗浸濕衣服後,接著在上面搽上爽身粉,身體便覺得輕松便捷,腹中想吃東西了。」他的學生吳普施行這種方法鍛煉,活到九十多歲時,聽力和視力都很好,牙齒也完整牢固。五禽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五禽戲的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⑼ 神醫華佗發明了什麼葯創造了什麼運動健身法
華佗發明了:抄「麻沸襲散」;創造了「五禽戲」。
麻沸散:
華佗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華佗到處走訪了許多醫生,收集了一些有麻醉作用的葯物,經過多次不同配方的炮製,終於把麻醉葯試製成功,他又把麻醉葯和熱酒配製,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因此,華佗給它起了個名字——麻沸。
五禽戲:
華佗也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不僅善於治病,還特別提倡養生之道。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俗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戶樞不朽也」。華佗繼承和發展了前人「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預防理論,為年老體弱者編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種禽獸姿態的健身操——「五禽戲」。
⑽ 華佗發明的健身體操是什麼 天龍八部手游科舉答案
五禽戲 這個很出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