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第一部旋螺形電扶梯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19世紀早期復,美國人傑制西?雷諾和喬治惠勒各自設計了關於移動樓梯製造的方案。而查爾斯澤貝格則在後來改進了惠勒的方案,並於1892年獲取了專利。1900年左右,紐約市的高架火車站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部電扶梯。到了1922年,奧的斯電梯公司獲得了電扶梯的專利,並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案,結合了平坦台階和有槽踏板兩種觀念,設計出了一個輕度波紋斜坡,可以使乘坐電梯的乘客將腳安全地抬離踏板。
2. 誰發明了樓梯
兩名美國人分別在十九世紀末研究電動扶梯。1897年,傑斯·雷諾(jesse w. reno)在美國紐約康尼島的游樂場版建成了一條使用斜板權行走,類似是電動扶梯的機動游戲。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則在1898年購下一項關於電動扶梯的發明專利,並且與奧的斯電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紐約州製造出第一條有水平的梯級,扶手和梳齒板的電動扶梯。1900年舉行的巴黎博覽會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們以「電動扶梯」(escalator)為名的產品,並且獲得了一項頭獎。1910年奧的斯收購了西柏格的專利,次年再購下雷諾的公司。1920年,奧的斯把兩者的設計結合,成為今天電動扶梯的基本設計。
電動扶梯最先進入中國是1935年。當時上海的大新百貨公司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單人電動扶梯,連接地面至二樓,和二樓到三樓。
3. 電動扶梯的發展歷史
兩名美國人分別在十九世紀末研究電動扶梯。1897年,傑斯·雷諾(Jesse W. Reno)在美國紐約康尼島的游樂場建成了一條使用斜板行走,類似是電動扶梯的機動游戲。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則在1898年購下一項關於電動扶梯的發明專利,並且與奧的斯電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紐約州製造出第一條有水平的梯級,扶手和梳齒板的電動扶梯。1900年舉行的巴黎博覽會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們以「電動扶梯」(Escalator)為名的產品,並且獲得了一項頭獎。1910年奧的斯收購了西柏格的專利,次年再購下雷諾的公司。1920年,奧的斯把兩者的設計結合,成為今天電動扶梯的基本設計。
電動扶梯最先進入中國是1935年。當時上海的大新百貨公司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單人電動扶梯,連接地面至二樓,和二樓到三樓。
4. 電梯的起源與發展及現狀(全面點)
電梯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為:建築物中用電作動力的升降機,代替步行上下的樓梯。
說到電梯的起源要從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統說起,但這一類起重機的能源均為人力。到了1203年,法國的二修道院安裝了一台起重機,所不同者只是該機器是利用驢作為動力,載荷由繞在一個大滾筒上的繩子進行起吊。此種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約在1800年,煤礦主才能利用起重機把礦井中的煤輸送上來。
數百年來人們製造過各種類型的升降梯,它們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繩突然斷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墜落到底層。
1854年奧的斯設計了一種制動器:在升降梯的平台頂部安裝一個貨車用的彈簧及一個制動桿與升降梯井道兩側的導軌相連結,起吊繩與貨車彈簧連結,這樣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開彈簧,避免與制動桿接觸。如果繩子斷裂,貨車彈簧會將拉力減弱,兩端立該與制動桿咬合,即可將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繼續下墜。
「安全的升降梯」發明成功了!一時間,奧的斯成了眾人注目的中心。第一台升降機並非奧的斯所發明,但他卻是第一台「安全」升降梯的發明者。「安全」這一概念不僅開創了升降梯工業,而且也為那些想建造更高層建築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間的設計們打開了通途。
然而真正能夠稱為電梯(用電能驅動升降梯)的產品應該是在20世紀初才出現的。
國際上無機房電梯已經經過了四代,第一代無機房電梯誕生與義大利,其誕生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對古建築的保護以及與液壓電梯的競爭。主要原理是電梯主機跨井道底置,即只有一個輪子在井道里;第二代無機房電梯也是井道底置式,但是將主機全部搬進了井道;第三代無機房電梯為上置式,主機主要放置的形式為放在導軌上;而第三代至第四代無機房電梯的過渡產品為主機擱置於導軌頂部。
前兩代無機房電梯目前在歐洲已經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隱患嚴重,所以在1997年開始幾乎沒有歐洲公司再使用該類無機房電梯了。而第三代無機房電梯屬於改變前兩代無機房電梯的新產品,所以一時受到青睞。但是主機放在轎廂頂部的安全問題及噪音十分不受歡迎,所以在歐洲也沒有得到發展。在第三代無機房電梯受到發展的只有通力的電梯。
但是通力的產品雖然比前兩代有了技術方面的突破,特別是主機的突破應該說對無機房技術的普遍應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機;不過共振共鳴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是一個重要的技術設計缺陷。同時該種技術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第三代至第四代過渡產品主要是OTIS,而OTIS與第三代的無機房電梯另外一個區別在於使用的主機是軸式馬達,雖然軸式馬達可以節省頂層空間,但是由於他的結構不同,所以最終頂層高度還不能最小;另外軸式馬達的另外一個缺點是他並非能夠真正做到節能,且潛在的主機壽命可能會短(由於他的直徑小,需要高轉速提供,會造成馬達過熱或主軸咬死等問題)。
由此而推出的第四代無機房電梯,從根本上解決了前三代無機房電梯的缺陷,首先是安全隱患得到解決,其次是共振共鳴問題的解決,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機生產企業能夠供應,提升高度及速度不存在技術問題。所以第四代無機房電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無機房電梯。
目前只有WALESS採用第四代無機房電梯,而且由於該技術只提供中國,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的WALESS供應商能夠提供第四代無機房電梯。第四代無機房電梯不只是無機房電梯技術已經得到完美體現,最關鍵的是整體技術在中國達到最先進的程度。
該技術在2002年3月進入中國尋找合作企業時,許多電梯企業均基本回絕該電梯技術的合作。只有中國的兩個企業為該最新的技術提供了運轉場所,而且在半年多時間中已經有三大系列、數十個型號。目前在很多國家招標項目及房地產商使用。由於其技術為2002-2003年世界最新技術,比目前中國生產的任何電梯的技術先進3-5年。所有載人垂直升降電梯全部採用雙向安全鉗與雙向限速器,該雙向安全系統是目前中國電梯標准修改中選擇的安全系統標准,也是歐洲已經採用的安全標准。
目前在中國市場最有代表性的無機房電梯就是通力的第三代無機房電梯,OTIS的軸式主機無機房電梯,WALESS的第四代無機房電梯。而在國內大中項目中標的大體就這三個品牌。
2005年中國新的電梯標准出台,第一第二代無機房電梯已經不能再使用,而無機房電梯也在2004年有了飛速發展。估計2005年-2008年中國的無機房電梯將成為最主要的用戶選擇。
文章出處:中國名牌電梯網
5. 電扶梯是由誰發明的
19世紀早期,美國人傑西?雷諾和喬治惠勒各自設計了關於移動樓梯製造的方案。而查爾斯澤內貝格則在後容來改進了惠勒的方案,並於1892年獲取了專利。1900年左右,紐約市的高架火車站安裝了世界上第一部電扶梯。到了1922年,奧的斯電梯公司獲得了電扶梯的專利,並研究出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案,結合了平坦台階和有槽踏板兩種觀念,設計出了一個輕度波紋斜坡,可以使乘坐電梯的乘客將腳安全地抬離踏板。
6. 電梯的發明歷史
電梯的定義與簡介
英譯:elevator(一般商業用此詞);lift;moving staircase
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電梯。
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它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
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築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
近幾年來,隨著國際社會對環保認識的關注,各大電梯公司現在在其電梯表面基本都採用了粉末塗料噴塗,這是一種新型環保無溶劑的塗料,並且各種性能皆優於油漆。
歷史
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採用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採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
功能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築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採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准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簡單使用方法(緊急情況下面有解決方法)
目前載人電梯都是微機控制的智能化、自動化設備,不需要專門的人員來操作駕駛,普通乘客只要按下列程序乘坐和操作電梯即可。
(1)在乘梯樓層電梯入口處,根據自己上行或下行的需要,按上方向或下方向箭頭按鈕,只要按鈕上的燈亮,就說明你的呼叫已被記錄,只要等待電梯到來即可。
(2)電梯到達開門後,先讓轎廂內人員走出電梯,然後呼梯者再進入電梯轎廂。進入轎廂後,根據你需要到達的樓層,按下轎廂內操縱盤上相應的數字按鈕。同樣,只要該按鈕燈亮,則說明你的選層已被記錄;此時不用進行其他任何操作,只要等電梯到達你的目的層停靠即可。
(3)電梯行駛到你的目的層後會自動開門,此時按順序走出電梯即結束了一個乘梯過程。
電梯的歷史發展
電梯發明過程
電梯進入人們的生活已經150年了。
1854年,在紐約水晶宮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美國人伊萊沙·格雷夫斯·奧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發明。他站在裝滿貨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將平台拉升到觀眾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後發出信號,令助手用利斧砍斷了升降梯的提拉纜繩。令人驚訝的是,升降梯並沒有墜毀,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奧的斯先生發明的升降梯安全裝置發揮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們。」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奧的斯先生向周圍觀看的人們揮手致意。誰也不會想到,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安全升降梯。
人類利用升降工具運輸貨物、人員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時就使用了最原始的升降系統,這套系統的基本原理至今仍無變化:即一個平衡物下降的同時,負載平台上升。早期的升降工具基本以人力為動力。1203年,在法國海岸邊的一個修道院里安裝了一台以驢子為動力的起重機,這才結束了用人力運送重物的歷史。英國科學家瓦特發明蒸汽機後,起重機裝置開始採用蒸汽為動力。緊隨其後,威廉·湯姆遜研製出用液壓驅動的升降梯,液壓的介質是水。在這些升降梯的基礎上,一代又一代富有創新精神的工程師們在不斷改進升降梯的技術。然而,一個關鍵的安全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一旦升降梯拉升纜繩發生斷裂時,負載平台就一定會發生墜毀事故。
奧的斯先生的發明徹底改寫了人類使用升降工具的歷史。從那以後,搭乘升降梯不再是「勇敢者的游戲」了,升降梯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1889年12月,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製造出了名副其實的電梯,它採用直流電動機為動力,通過蝸輪減速器帶動捲筒上纏繞的繩索,懸掛並升降轎廂。1892年,美國奧的斯公司開始採用按鈕操縱裝置,取代傳統的轎廂內拉動繩索的操縱方式,為操縱方式現代化開了先河。
生活在繼續,科技在發展,電梯也在進步。150年來,電梯的材質由黑白到彩色,樣式由直式到斜式,在操縱控制方面更是步步出新——手柄開關操縱、按鈕控制、信號控制、集選控制、人機對話等等,多台電梯還出現了並聯控制,智能群控;雙層轎廂電梯展示出節省井道空間,提升運輸能力的優勢;變速式自動人行道扶梯的出現大大節省了行人的時間;不同外形——扇形、三角形、半菱形、半圓形、整圓形的觀光電梯則使身處其中的乘客的視線不再封閉。如今,以美國奧的斯公司為代表的世界各大著名電梯公司各展風姿,仍在繼續進行電梯新品的研發,並不斷完善維修和保養服務系統。調頻門控、智能遠程監控、主機節能、控制櫃低噪音耐用、復合鋼帶環保——一款款集納了人類在機械、電子、光學等領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新型電梯競相問世,冷冰冰的建築因此散射出人性的光輝,人們的生活因此變得更加美好。
電梯由來
1887年,美國奧梯斯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電梯,這是一台以直流電動機傳動的電梯。它被裝設在1889年紐約德瑪利斯大廈。這座古老的電梯,每分鍾只能走10米左右。當初設計的電梯純粹是為了省力。
1900年,以交流電動機傳動的電梯開始問世。1902年,瑞士的迅達公司研製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按鈕式自動電梯,採用全自動的控制方式,提高了電梯的輸送能力和安全性。
隨著超高層建築的出現,電梯的設計、工藝不斷得到提高,電梯的品種也逐漸增多。1900年,美國奧梯斯公司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扶梯。1950年又製成了安裝在高層建築外面的觀光電梯,使乘客能在電梯運行中清楚地眺望四周的景色。
中國最早的一部電梯出現在上海,是由美國奧的斯公司於1901年安裝的。1932年由美國奧的斯公司安裝在天津利順德酒店的電梯至今還在安全運轉著。1951年,黨中央提出要在www.qqywf.com安裝一台由我國自行製造的電梯,天津從慶生電機廠榮接此任,四個月後不辱使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我國電梯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如今,在我國任何一個城市,電梯都在被廣泛應用著。電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保障。
電梯的組成
曳引系統
曳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輸出與傳遞動力,使電梯運行。
曳引系統主要由曳引機、曳引鋼絲繩,導向輪,反繩輪組成。
導向系統
導向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轎廂和對重的活動自由度,使轎廂和對重只能沿著導軌作升降運動。
導向系統主要由導軌,導靴和導軌架組成。
轎廂
轎廂是運送乘客和貨物的電梯組件,是電梯的工作部分。
轎廂由轎廂架和轎廂體組成。
門系統
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層站入口和轎廂入口。
門系統由轎廂門,層門,開門機,門鎖裝置組成。
重量平衡系統
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相對平衡轎廂重量,在電梯工作中能使轎廂與對重間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額之內,保證電梯的曳引傳動正常。
系統主要由對重和重量補償裝置組成。
電力拖動系統
電力拖動系統的功能是提供動力,實行電梯速度控制。
電力拖動系統由曳引電動機,供電系統,速度反饋裝置,電動機調速裝置等組成。
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電梯的運行實行操縱和控制。
電氣控制系統主要由操縱裝置,位置顯示裝置,控制屏(櫃),平層裝置,選層器等組成。
安全保護系統
保證電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
由電梯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安全觸板、層門門鎖、電梯安全窗、電梯超載限制裝置、限位開關裝置組成。
電梯的工作原理
曳引繩兩端分別連著轎廂和對重,纏繞在曳引輪和導向輪上,曳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變速後帶動曳引輪轉動,靠曳引繩與曳引輪摩擦產生的牽引力,實現轎廂和對重的升降運動,達到運輸目的。固定在轎廂上的導靴可以沿著安裝在建築物井道牆體上的固定導軌往復升降運動,防止轎廂在運行中偏斜或擺動。常閉塊式制動器在電動機工作時松閘,使電梯運轉,在失電情況下制動,使轎廂停止升降,並在指定層站上維持其靜止狀態,供人員和貨物出入。轎廂是運載乘客或其他載荷的箱體部件,對重用來平衡轎廂載荷、減少電動機功率。補償裝置用來補償曳引繩運動中的張力和重量變化,使曳引電動機負載穩定,轎廂得以准確停靠。電氣系統實現對電梯運動的控制,同時完成選層、平層、測速、照明工作。指示呼叫系統隨時顯示轎廂的運動方向和所在樓層位置。安全裝置保證電梯運行安全。
電梯的使用方法
以下以某客梯為例:
一、 電梯在各服務層站設有層門、轎廂運行方向指示燈、數學顯示轎廂、運行位置指層器和召喚電梯按鈕。電梯召喚按鈕使用時,上樓按上方向按鈕,下樓按下方向按鈕。
二、 轎廂到達時,層樓方向指示即顯示轎廂的運動方向,乘客判斷欲往方向和確定電梯正常後進入轎廂,注意門扇的關閉,勿在層門口與轎廂門口對接處逗留。
三、 轎廂內有位置顯示器、操縱盤及開關門按鈕和層樓選層按鈕。進入轎廂後,掀按欲往層樓的選層按鈕。若要轎廂門立即關閉,可掀按關門按鈕。轎廂層樓位置指示燈顯示抵達層樓並待轎廂門開啟後即可離開。
四、 本電梯額定載重為13人,不能超載運行,人員超載時請主動退出。
五、 乘客電梯不能經常作為載貨電梯使用,絕對不允許裝運易燃、易爆品。
六、 當電梯發生異常現象或故障時,應保持鎮靜,可撥打轎廂內救援電話,切不可擅自撬門,企圖逃出轎廂。
七、 乘客不準依靠轎廂門,不準在轎廂內吸煙和亂丟廢物,保持轎廂內的清潔與衛生。
八、 乘客要愛護電梯設施,不得隨便亂按按鈕和亂撬廂門。
九、 司機要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電梯運行期間不得遠離崗位,發現故障及時處理和匯報。
十、 不允許司機以檢修、急停按鈕作為正常行使起動前的消除召喚信號;不允許用檢修速度在層、轎廂門開起情況下行使;不允許開起轎廂頂活板門、安全門;不允許以檢修速度來裝運超長物件行使;不允許以手動轎廂門的起、閉作為電梯的起動或停止功能使用;不允許在行使中突然換向。
十一、 司機要經常檢查電梯運行情況,定期聯系電梯維修保養,做好維保記錄。
十二、 電梯停止使用時,司機應將轎廂停於基站,並將操動盤上的開關全部斷開,關閉好層門。如遇停電通知,提前做好電梯停駛工作。
電梯主參數
主參數指額定載荷和額定速度。
額定載荷Q(kg)是製造電梯所依據的載荷或賣方保證正常運行的載荷。
額定速度v(m/s)是製造電梯所依據的並由賣方保證正常運動的轎廂速度。
隨著高層建築的大量興建,人們無論是上下班、逛商場、看病或訪友、居家生活都要與電梯打交道。電梯的使用數量越來越大,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電梯的安全問題越發引起人們的關注。
電梯的分類
根據建築的高度、用途及客流量(或物流量)的不同,而設置不同類型的電梯。目前電梯的基本分類方法大致如下。
1、按用途分類
乘客電梯,為運送乘客設計的電梯,要求有完善的安全設施以及一定的轎內裝飾。
載貨電梯,主要為運送貨物而設計,通常有人伴隨的電梯。
醫用電梯,為運送病床、擔架、醫用車而設計的電梯,轎廂具有長而窄的特點。
雜物電梯,供圖書館、辦公樓、飯店運送圖書、文件、食品等設計的電梯。
觀光電梯,轎廂壁透明,供乘客觀光用的電梯。
車輛電梯,用作裝運車輛的電梯。
船舶電梯,船舶上使用的電梯。
建築施工電梯,建築施工與維修用的電梯。
其它類型的電梯,除上述常用電梯外,還有些特殊用途的電梯,如冷庫電梯、防爆電梯、礦井電梯、電站電梯、消防員用電梯等。
2、按驅動方式分類
交流電梯,用交流感應電動機作為驅動力的電梯。根據拖動方式又可分為交流單速、交流雙速、交流調壓調速、交流變壓變頻調速等。
直流電梯,用直流電動機作為驅動力的電梯。這類電梯的額定速度一般在2.00m/s以上。
液壓電梯,一般利用電動泵驅動液體流動,由柱塞使轎廂升降的電梯。
齒輪齒條電梯,將導軌加工成齒條,轎廂裝上與齒條嚙合的齒輪,電動機帶動齒輪旋轉使轎廂升降的電梯。
螺桿式電梯,將直頂式電梯的柱塞加工成矩形螺紋,再將帶有推力軸承的大螺母安裝於油缸頂,然後通過電機經減速機(或皮帶)帶動螺母旋轉,從而使螺桿頂升轎廂上升或下降的電梯。
直線電機驅動的電梯,其動力源是直線電機。
電梯問世初期,曾用蒸汽機、內燃機作為動力直接驅動電梯,現已基本絕跡。
3、按速度分類
電梯無嚴格的速度分類,我國習慣上按下述方法分類。
低速梯,常指低於1.00m/s速度的電梯。
中速梯,常指速度在1.00~2.00m/s的電梯。
高速梯,常指速度大於2.00m/s的電梯。
超高速梯,速度超過5.00m/s的電梯。
隨著電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梯速度越來越高,區別高、中、低速電梯的速度限值也在相應地提高。
4、按電梯有無司機分類
有司機電梯,電梯的運行方式由專職司機操縱來完成。
無司機電梯,乘客進入電梯轎廂,按下操縱盤上所需要去的層樓按鈕,電梯自動運行到達目的層樓,這類電梯一般具有集選功能。
有/無司機電梯,這類電梯可變換控制電路,平時由乘客操縱,如遇客流量大或必要時改由司機操縱。
5、按操縱控制方式分類
手柄開關操縱,電梯司機在轎廂內控制操縱盤手柄開關,實現電梯的起動、上升、下降、平層、停止的運行狀態。
按鈕控制電梯:是一種簡單的自動控制電梯,具有自動平層功能,常見有轎外按鈕控制、轎內按鈕控制兩種控制方式。
信號控制電梯,這是一種自動控製程度較高的有司機電梯。除具有自動平層,自動開門功能外,尚具有轎廂命令登記,層站召喚登記,自動停層,順向截停和自動換向等功能。
集選控制電梯,是一種在信號控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全自動控制的電梯,與信號控制的主要區別在於能實現無司機操縱。
並聯控制電梯,2~3台電梯的控制線路並聯起來進行邏輯控制,共用層站外召喚按鈕,電梯本身都具有集選功能。
群控電梯,是用微機控制和統一調度多台集中並列的電梯。群控有梯群的程序控制、梯群智能控制等形式。
6、其它分類方式
按機房位置分類,則有機房在井道頂部的(上機房)電梯、機房在井道底部旁側的(下機房)電梯,以及有機房在井道內部的(無機房)電梯。
按轎廂尺寸分類,則經常使用「小型」、「超大型」等抽象詞彙表示。
此外,還有雙層轎廂電梯等。
7、特殊電梯
斜行電梯,轎廂在傾斜的井道中沿著傾斜的導軌運行,是集觀光和運輸於一體的輸送設備。特別是由於土地緊張而將住宅移至山區後,斜行電梯發展迅速。
立體停車場用電梯,根據不同的停車場可選配不同類型的電梯。
建築施工電梯,是一種採用齒輪齒條嚙合方式(包括銷齒傳動與鏈傳動,或採用鋼絲繩提升),使吊籠作垂直或傾斜運動的機械,用以輸送人員或物料,主要應用於建築施工與維修。它還可以作為倉庫、碼頭、船塢、高塔、高煙囪的長期使用的垂直運輸機械。
電梯禮儀
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應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由接待人員按開電梯門,讓客人先走出電梯門。
使用樓梯和自動扶梯時要講禮貌。如果和你同行的人爬樓梯感到困難,也許因為心臟不好,呼吸困難,或一條腿上了石膏,就盡可能使用電梯或自動扶梯。
使用樓梯和自動扶梯時,不論上樓還是下樓,主人應走在前面。同樣,這樣做可使主人到達目的地後迎接並引導客人。男女同事在使用樓梯和自動扶梯時應按先來後到的順序,事實上,有時候並肩走也是可以的。不要和你前面的人靠得太近。
如果自動扶梯較寬,應靠右側站,以便讓著急的人從左側超過。在擁擠的樓梯上,跟隨著人流,不論上樓還是下樓一般都應靠右側走。當然,如果樓梯只有一側有扶手,而有的人必須扶著扶手以保證安全,那麼,其他人應服從他的需要。
在樓梯上催促他人是危險而不禮貌的。要麼放慢腳步,要麼超過他人,但不要強迫他人加速。
在辦公場所使用電梯時也應該注意一些禮儀。
電梯門打開時,先等別人下電梯。此時可用手扶著電梯門邊上的橡膠條,不讓門關上,使大家有足夠時間上電梯。
不要往電梯裡面擠。如果人很多,你可以等下一趟電梯。
走進電梯後,應該給別人讓地方。先上的人站在電梯門的兩側,其他人站兩側及後壁,最後上的人站在中間。應該讓殘疾人站在離電梯門最近的地方,當他們上下電梯時,應為他們扶住門。當帶著客人進辦公樓時,應扶著電梯門讓客人先下。
下電梯時,根據你所站位置,應該先下,然後為客人扶著門,並指明該往哪個方向走。
如果你夠不著所在樓層的指示鍵,可以請人代勞,並向他致以謝意。在電梯裡面不要大聲談論有爭議的問題或有關個人的話題。
7. 自動扶梯是誰發明的
電動復扶梯
兩名美國人分制別在十九世紀末研究電動扶梯。1897年,傑斯·雷諾(jesse w. reno)在美國紐約康尼島的游樂場建成了一條使用斜板行走,類似是電動扶梯的機動游戲。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則在1898年購下一項關於電動扶梯的發明專利,並且與奧的斯電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紐約州製造出第一條有水平的梯級,扶手和梳齒板的電動扶梯。1900年舉行的巴黎博覽會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們以「電動扶梯」(escalator)為名的產品,並且獲得了一項頭獎。1910年奧的斯收購了西柏格的專利,次年再購下雷諾的公司。1920年,奧的斯把兩者的設計結合,成為今天電動扶梯的基本設計。
中國首個安裝電動扶梯的城市是上海,1935年,上海的大新百貨公司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單人電動扶梯,連接地面至二樓,和二樓到三樓。
8. 電梯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世紀中期開始採用液壓電梯,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然後慢慢發展成為今天我們大家所使用的電梯
9. 是誰第一個發明電梯的。
艾利莎·奧的斯(elisha otis)
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現代的升降機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年,第一台液壓升降機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3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elisha otis)發明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升降機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升降機。自此以後,升降機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升降機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安置的大廈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升降機,從此名副其實的「升降機」正式出現。
中國首個安裝升降機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六層高的匯中飯店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升降機。台灣第一部商用升降機則在日治時期1932年 安裝,位於台北市「菊元百貨」,當時稱為流籠(閩南語:li?-l?ng)。
電動扶梯
兩名美國人分別在十九世紀末研究電動扶梯。1897年,傑斯·雷諾(jesse w. reno)在美國紐約康尼島的游樂場建成了一條使用斜板行走,類似是電動扶梯的機動游戲。而查理斯·西伯格(charles seeberger)則在1898年購下一項關於電動扶梯的發明專利,並且與奧的斯電梯公司合作,1899年在紐約州製造出第一條有水平的梯級,扶手和梳齒板的電動扶梯。1900年舉行的巴黎博覽會上,西伯格成功展出了他們以「電動扶梯」(escalator)為名的產品,並且獲得了一項頭獎。1910年奧的斯收購了西柏格的專利,次年再購下雷諾的公司。1920年,奧的斯把兩者的設計結合,成為今天電動扶梯的基本設計。
中國首個安裝電動扶梯的城市是上海,1935年,上海的大新百貨公司安裝了兩台奧的斯單人電動扶梯,連接地面至二樓,和二樓到三樓
10. 第一台電梯是誰製造的
梯的發明人「奧的斯」1854年,電梯發明 一個四十歲的事業不成功的機械師,留著整齊如劃的小鬍子,戴著高頂禮帽,站在一個平台上。那個平台由一根纏在驅動軸上的纜繩高高地吊著,懸在參加1854年紐約市博覽會的觀眾們的上方。突然艾立沙·格拉弗斯·奧迪斯下令砍斷纜繩。觀眾們屏住了呼吸。平台在落下幾英尺後又停住了。奧迪斯脫下帽了歡呼道:「完全安全,先生們,完全安全」電梯就在這座城市裡誕生了。 在此之前電梯就已經出現了。但奧迪斯設計了一種彈簧,把兩個鋼齒嵌到滑道的V型切口中以防纜繩受到斷裂,這樣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安全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