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個看著很屌但沒什麼卵用的軍事發明
1飛行航母
火箭背包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個人火箭飛行器,每套市場售價13萬英鎊。火箭背包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飛行器之一,通過過氧化氫提供動力,綁在人的背部,在短距離內做快速而安全的飛行和垂直降落。貝爾航空公司工程師摩爾在1960年發明了第一個火箭背包飛行器,當時花費了25萬美元。第一位穿戴火箭背包進行飛行演示的是哈羅德·格雷漢姆,他在1961年4月20日穿戴火箭背包在13秒的時間內成功飛行了34米。但火箭背包的飛行時間並不長,最多隻能飛行30秒。而且,在真正掌握這種飛行器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望採納
B. 請問歷史上有哪些失敗的軍事發明
那可海了去了,這些失敗品當中有些是因為實用性差而很快被取代,有些是並不能發揮預想的效果,另外有一些乾脆就是設計師在思考的時候沒經過大腦。
第一種類型談不上多失敗,只能算是過渡性產物或者生不逢時。比如簧輪槍,這是一種用和打火機類似的機構點火的火槍,最初是為了取代火繩槍而設計的,有一段時間它還是歐洲重裝騎士和上流人士的標配,不過這玩意的結構實在太復雜,堪比精密的機械鍾,所以故障率極高。而且簧輪槍可大可小,大的和現在的手槍差不多,小的只有拇指大小,而這些小的就很適合改造成隱蔽的爆炸機關,適合刺殺。所以很快就被禁止了,最後取代火繩槍的使命還是由燧發槍來完成。
另外的一種就是加特林機槍,在沒有電動機的時代,這種槍是靠手搖來射擊的。但加特林自己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在戰場上士兵會因為緊張而用力或快速旋轉手柄,這很容易導致機槍卡殼。所以加特林機槍才最終被馬克沁機槍取代,直到電動裝置出現之後才再次流行。
還有日本在二戰後期的一些武器,其中包括伊400級潛艇和震電戰斗機。前者雖然是潛艇,但在日本海軍的分類當中叫「潛母」,也就是潛水航母。它的作戰方法是潛水接近到目標附近,上浮釋放內部搭載的晴嵐水上攻擊機。但問題是飛機從機庫內拖出到起飛必須完全在水面上完成,准備時間漫長,在這期間伊400可以說是完全不設防的。類似的思想到現在還有,不過也僅僅是從魚雷發射管或者導彈發射筒里釋放無人機,而且還只是設想;而後者則是世界上第一架採用鴨式布局的戰斗機(不是第一架鴨式布局飛行器,飛行者一號才是)。但鴨式布局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違反自然規律的(自然界根本不存在使用鴨式布局的動物,鴨子自己都不是鴨式布局),因此要想完美駕馭它,靠當時的機械傳動根本做不到,震電在地面滑跑的時候都無法保證穩定(同期的一些布局相似的其他型號也有這些問題)。事實上鴨式布局直到諸如JAS39等戰斗機上才真正實用化,到殲10才完全成熟。這說明在沒有電腦的情況下想駕馭鴨式布局完全就是不可能的。
第二種類型是設計的時候想的挺好,但實際操作時毛病一大堆。比如日本的氣球炸彈,這玩意的設計思想和實際戰果網上到處都是。另外還有德國人的Me163戰斗機和VT坦克,前者是火箭動力截擊機,設計思想是依靠高速強行突破盟軍戰斗機的攔截,直接攻擊轟炸機。和第二代噴氣式戰斗機比較相似。但問題是這玩意的安全性實在是太差了,而且操縱性也不怎麼樣;VT坦克是一種裝有兩門炮、沒有炮塔的坦克,雖然火力確實增加了一倍,但由於沒有炮塔而導致火力指向性幾乎為零,而且多出的一門炮也降低了持續作戰的能力,所以乾脆就沒服役。
此外還有美國的XFV1和XFY1垂直起降戰斗機。這兩種飛機是美軍彈簧單高蹺計劃的產物,設計思想是讓艦隊當中每一艘艦船都能搭載至少一架可以用來空戰的戰斗機,這樣就可以將更多的航母艦載機解放出去做其他的事情。不過這兩種飛機的操縱性真的是太差勁了,而且它們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垂直起降——起降時機身和地面是垂直的。仰躺著的飛行員根本無法判斷地面和機體的距離。XFY1在飛行時多次出現穩定性不佳、操縱性差等致命弱點,而XFV1乾脆連垂直轉平飛都沒做過。因此這兩種飛機都沒服役。
最後一種純粹是因為腦洞開得太大沒收住,或者設計師沒吃葯的結果。比如被人噴成狗的鴨掌手槍,這玩意設計的時候是想一槍撂倒四個敵人,但問題是四個槍管居然沒一個是朝正前方發射的,而且那可是燧發槍,一次裝填四根槍管怎麼看都顯得太慢了。
還有一種英國人發明的自殺式無人破障車「大首領」,這東西實際上就是兩個巨大的車輪,在中間夾著一個裝了一噸烈性炸葯的爆破倉。它是在諾曼底登陸之前發明出來的。當時的想法是靠這玩意一路滾過去,靠自爆來摧毀敵人在海灘上的防禦設施。不過「大首領」是沒有動力的,依靠裝在車輪切線方向上的一圈小火箭來推進。這根本就是拍腦袋設計的產物,如果這些火箭全部持續點火的話,並不是完全均勻的推力會導致車身根本無法按照直線前進(事實上這種結構最好是用脈沖點火,而且點火間隔和推進力都要經過嚴格計算,這意味著它還是得用電腦控制)。結果在演示的時候,這輛破車完全沒按照預定路線行駛,而是把某個軍官的寵物狗給追得滿場跑(狗子內心是崩潰的),圍觀的美國大兵全懵逼了
以上BB的這些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另外還有諸如什麼蝙蝠燃燒彈、鴿子制導炸彈等奇葩,在這就不多說了
C. 歷史上有哪些失敗的軍事發明
第一位冰航母抄,在設計上襲,航母長600米,艦寬150米,高約110米,重量約200萬噸,有26個推進器,甲板厚12米,當時沒有任何武器能擊穿,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航母,比現在的福特航母還要大20倍,而且在被炮彈擊中後可用冰水直接修復,非常方便。不過在真正實施時,發現有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動力裝置散熱量估計不足,發動機一啟動,冰塊就會大量融化,,當時科技水平有限,這一關鍵問題無法得到解決,「冰航母」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D. 最失敗的十大發明
1、 viper毒品
不言而喻,viper跟人們帶來的痛苦,要遠遠超過他所能帶來的好處。如果說它能救一個人的話,它能害100個人。
2、 de-tona-tor 炸葯
諾貝爾發明的de-tona-tor時,決不是想要用它來製造武器,使人們互相殘殺。
3、 手機
手機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當人們使用它是同時也在接受它的輻射,現在它的輻射對人能造成的多大傷害還沒定論,但是大部分可能有傷害,也許以後進化的人都是抗輻射的,就象水稻抗伏倒。哈哈
4、 電腦
同樣電腦的出現極大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但是它對人們的傷害同樣是輻射,同時它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於飛機的排放量,而且壞電腦配件的處理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它會使土地很多年不能耕種。
5、 石油
沒有油就不會有今天的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現在的全球氣候變暖,很大程度上是石油造成的,泄露的石油危害更大,它會對海洋、海洋生物、土地作成巨大傷害,石油的過度開采也會給地層造成影響。
6、 眼鏡
說起來眼鏡其實沒什麼,不過至少在中國的眼鏡店惟利是圖,眼鏡配的不符和標准,使得佩帶的人度數越來越大,結果是越大越配,眼鏡商高興這樣,因為他們能夠從這中惡性循環中不斷賺取暴利。沒有社會責任感。眼睛對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沒有它我們的世界將是一片黑暗。
7、 一次性筷子
無庸質疑,這是最痛心的浪費。
8、一次性方便袋
同樣,它的污染是有目共睹的。
9、酒
誰說無酒不成席,難道不可以喝水嗎?由於酒造成的後果不記其數。什麼車禍、生意失 敗、人身傷害等等。
10、香煙
香煙是百害而無一利。在中國更是如此,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密度大,如果一個人吸煙要比其他國家的人造成的二手煙民要多。
有些雖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益處,但是他們的害處也是不容忽視的。
E. 全世界讓人哭笑不得的軍事失敗發明,這個最沒
有很多科技發明給軍事帶來了向前的發展,但是也有些軍事發明很讓人哭笑不得內,堪稱軍事最奇葩的發明容,最後一個是網友票選出來最奇葩的。
最後是一個獨輪坦克,這東西我就沒有看明白怎麼用,也是被網友評為最奇葩的發明。
F. 你覺得人類最失敗的發明是什麼
衣服頸後那裡或者側邊的標簽,非常難剪,一不小心衣服就破了,即使剪了還是會碰到皮膚很不舒服!
G. 史上十大失敗的離奇發明都有什麼
第一位 飛行航母 簡介:1933年,兩艘顯赫的飛艇——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ZRS-4)和「梅肯」號(ZRS-5)遇到了大氣湍流而墜毀。「阿克倫」號是1931年由胡佛總統的夫人命名的。兩年後,1933年4月4日,它已飛行74次、在空中的累積時間1700小時。它在新澤西州海岸外遇上了猛烈的風暴,艇身破碎,墜入大西洋。「梅肯」號是空中航空母艦,載有4架寇蒂斯的F9C-2「雀鷹」偵察機。失事時,它位於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正飛向蒙特利以南的斯珀角,並且剛剛回收了最後一架飛機。一陣狂風突然襲來,飛艇劇烈翻滾,十字尾翼垂直脫落,劃破了3隻氦氣袋。經過40分鍾的英勇搏鬥,終於墜入大海。 想像力:★★★★★ 失敗度:★★★★★ 第二位 動力機翼戰斗機 簡介:二戰期間,德國人試圖研製動力機翼垂直起降戰斗機(Triebflugel)。這種飛行器以尾部豎立,在機身上有一個可旋轉的環狀物,而環狀物上安裝了三個薄機翼,翼尖則裝有呈一定角度的噴氣發動機。當發動機開始工作,它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飛。而與直升機不同,這種飛行器能高速平飛。但德國人很快發現這個計劃毫無用處,因為螺旋槳與發動機綁在一起很難著陸。 想像力:★★★★★ 失敗度:★★★★☆ 第三位 沙皇戰車 簡介:「沙皇戰車」也被稱為「蝙蝠戰車」,是因為它的三角型外型,好像是一個倒掛著的蝙蝠。1917年8月,首輛樣車在首次御前示範時,就因為行駛時後輪過不了障礙物而被當場否決。缺乏機動性的「沙皇戰車」簡直就是敵方炮火的「活靶子」。而這個唯一的一台「沙皇戰車」還沒上戰場就被送到廢鐵回收場去了。 想像力:★★★★ 失敗度:★★★★★ 第四位 摩托車大炮 簡介:這是上世紀50年代法國人在越南使用的大炮。用摩托車和炮搞出這種組合是因為當時法國缺乏資金,不能提供更先進的武器,無奈只能「就地取材」。這種車主要供傘兵使用。但是,我們可以很肯定的說,這種車的防護性很差,火炮的再裝填也很成問題,所以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想像力:★★★☆ 失敗度:★★★★☆ 第五位 獨輪坦克 簡介:這鍾獨輪坦克是上世紀30年代德國人的發明。它外觀呈詭異的飛碟狀,不過這個「飛碟」是豎起來的,輪子就是坦克(如果這也算坦克的話)本身,側後方兩個輔助輪負責保持行駛平衡。其實這種獨輪坦克的概念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有了,可見人們的想像力之豐富。只不過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並沒有生產出哪怕一輛樣車。 想像力:★★★★ 失敗度:★★★☆ 第六位 螺旋推進車輛 簡介:這是SHN-1型全地形車,蘇聯發明這種車輛是為了應對其多變的地形和惡劣的氣候。這種車不用輪子也不用履帶,它使用兩個螺旋形的推進裝置,這使得它能夠跨越一般車輛難以進入的雪地、沼澤、甚至湖泊。在西伯利亞的確需要這樣的車輛,但它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了。它可以走崎嶇的路面卻走不了平坦的路面,此外,它太笨重了,行進過於緩慢,而且它還非常費油。 想像力:★★★★ 失敗度:★★★ 第七位 自動步行機器人 簡介:步行機器人似乎是電影裡面應該出現的事。但這個四足機器確實出現過。它於1968年進行測試,但遺憾的是這種步行機器人從來沒有投入生產,原型可在美國弗吉尼亞州交通博物館看到。這個機器重約3000磅,最高速度只能達到5英里/小時。 想像力:★★★ 失敗度:★★★☆ 第八位 帕克爾轉膛槍 簡介:如果你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你會發現有一架「相貌」 獨特的兵器孤獨地站在近代館中。它給參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尤如一支架在三腳架上的巨大轉輪手槍。它,就是被人遺忘的帕克爾轉膛槍,而最早的轉輪手槍還是在帕克爾槍誕生一百多年之後才出現的。帕克爾槍與轉輪手槍同屬於轉膛類兵器,它使用的是散裝的黑火葯,已初現定裝槍彈的形態。帕克爾槍是有實物並有文獻記載的最早的轉膛類武器,是由英國律師詹姆斯·帕克爾於18世紀初發明的。其口徑為38毫米,槍管長約900毫米,射速為9發/分鍾。 想像力:★★★☆ 失敗度:★★★ 第九位 「戴高樂」號航母 簡介:1986年2月,法國將自己計劃研製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夏爾·戴高樂」號。它是除了美國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法國人把「戴高樂」號看作法蘭西的驕傲,對它寄予特殊的厚望,希望它能擔起歐洲防務的重任,發揮「歐洲旗艦」的作用。然而,「戴高樂」號的高成本讓法國人難以承受,整個項目最終花費高達712億法郎(約138億美元),比原預算增加10%,同型的第二艘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同時,「戴高樂」號航速慢的技術問題仍沒有解決,它的最高航速只有23節,令法國海軍心焦。 想像力:★☆ 失敗度:★★★ 第十位 火箭背包 簡介:火箭背包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個人火箭飛行器,每套市場售價13萬英鎊。火箭背包是有史以來最特殊的飛行器之一,通過過氧化氫提供動力,綁在人的背部,在短距離內做快速而安全的飛行和垂直降落。貝爾航空公司工程師摩爾在1960年發明了第一個火箭背包飛行器,當時花費了25萬美元。第一位穿戴火箭背包進行飛行演示的是哈羅德·格雷漢姆,他在1961年4月20日穿戴火箭背包在13秒的時間內成功飛行了34米。但火箭背包的飛行時間並不長,最多隻能飛行30秒。而且,在真正掌握這種飛行器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 想像力:★★☆ 失敗度:★★
麻煩採納,謝謝!
H. 十大最怪異軍事實驗是哪些
間諜貓
用機器貓從事間諜活動你可能聽說過,但真貓干這種事情相信你一定難以置信吧,這也是美國情報部門的另一個餿主意。如果你想不到這一點,那麼就需要對你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人好好地思考一下了。上世紀60年代,中情局曾拋出了這樣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概念:將小貓變成竊聽裝置,帶到蘇聯陣營搞竊聽。
具體設想:這一計劃出台的前前後後以及原因可能讓人難以想得通,畢竟小貓向來給人一種乖巧、可愛的形象,與搞竊聽似乎一點不沾邊。盡管如此,經過一再的改進,最後的計劃是在貓身上植入電池和麥克風,將根天線從它的尾巴插進去,接著放開「間諜貓」,蹲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從事竊聽活動。
錯誤之處:研究人員發現,一旦你將電池、麥克風和天線插入小貓體內,這個可愛的小精靈根本經不起這么折騰,受到的傷害無法在短期內復原,可能由此一命嗚呼。所以,在投入數百萬美元研究經費和多年的刻苦研究中,中情局將他們的「間諜貓」放到了試驗場,任憑計程車從它身上碾過去。這一項目就此夭折,再也沒有人談起過它。
臭氣彈
另一種控制人群的非致命性武器,也是心理武器——臭氣彈(malodorant)。這是一種爆炸後散發難以想像的惡臭氣味的小炸彈。臭氣彈的氣味比腐爛的肉、下水道的污水更難聞,令人作嘔。
具體設想:美國軍方數十年來一直在從事臭氣彈的研究。大量氣味被申請了專利,包括人大便散發的氣味,這不禁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幻想,畢竟正常人每天都要大便,而我們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不出家門就能收獲大筆版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勇猛無畏的戰士發明了戲稱「我是誰?」(Who Me?)的武器,讓德國人聞上去比巴士上其他乘客更臭,用來驅散德國人,令他們蒙受奇恥大辱。
美國也有他們自己的計劃,稱為「美國政府標准浴室惡臭」,顯然這一計劃的做法更加惡劣,經歷過這一武器「洗禮」的人片刻後即開始大喊。據記載,臭氣彈被描述為散發著各種難聞氣味參雜在一起的味道,可以想像一下,這種感覺跟掉進茅廁差不多。有報道稱,它能在空中形成一幅漫畫似的臭味圖案,從地面可以看得見。軍方認為,此舉同我們上完廁所,將便便扔向別人的做法一樣引起混亂。
錯誤之處:盡管臭氣彈這種武器尚在開發之中,但事實是,從歷史上講,它們的效果不怎麼樣,因為最後你可能就像是聞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臭屁。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我是誰?」並不能當作打擊德軍士氣的有效武器,因為它不僅令目標發出惡臭,還令投彈者本人以及炸彈爆炸撒下臭氣的整個地區也臭氣熏天。臭氣好比一個薄情寡義的情婦,只會見異思遷,沒有忠心可言。
疼痛射線
主動拒止系統(通常被稱為疼痛光束「Pain Ray」)是通過在特定頻率上發射微波來工作的,它可以使被攻擊人員的皮膚有灼熱感,但不會致命。這種系統被設計用作一種人群控制方式,正如其名稱透露的意思一樣,它會引發疼痛,但是在遠距離。
具體設想:在某種環境下,美軍一般不會讓士兵距離危險太近,但同時又不希望用埋伏於某處的狙擊手射殺帶頭鬧事的罪魁禍首,因為這會使美軍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非致命性武器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一方面它能告誡人群武器的威力,一方面又不會致他們於死地,近年來變得尤其受歡迎。
了解到這一點,主動拒止系統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這種遠程武器以某種高頻率發射電磁輻射光束,在500碼遠的距離逐漸將目標皮膚上面的水分子加熱至令其「興奮」的溫度,用一種聽上去舒服的話說,就是「用微波加熱你」,只不過不以一種永久性損壞人體健康的方式實現。也許吧!
錯誤之處: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問題,他們正在開發這種武器,而且也發揮了作用。美軍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開發主動拒止系統,經過了大量的測試和實驗,美軍似乎渴望將它們盡快部署到伊拉克戰場。由於缺少對主動拒絕系統的長期影響以及人體長期暴露在這種武器下所受傷害的調查,有人對這是否是偉大的概念提出了質疑——因為沒人願意讓自己的眼睛暴露在電磁輻射光束下,嘗試一下它的滋味。這種武器名為致痛光束,不是彩虹射手。它不是用來驅散你,而是驅散憤怒的暴徒的。
同性戀炸彈
美軍曾希望研製出同性戀炸彈
說到「偉大」的軍事計劃,從將石塊扔向其他猿類的第一個猿人,到擁有激光器和納米蠅蛆的未來武器,相信沒有任何計劃比得上「同性戀炸彈」這么「偉大」。「同性戀炸彈」確實「聲如其名」:一種能通過同性戀將敵人撕成碎片的武器,再准確點兒說,就是同性戀武器化。
具體設想:俄亥俄州賴特實驗室向五角大樓提出了一系列非致命性武器,畢竟,控制混亂人群的方法在今天可謂「供不應求」,而催淚瓦斯則只能像嬉皮士和珠簾一樣擺酷,關鍵時候總掉鏈子。有人忽發奇想:為什麼不將引起性慾的化學葯品噴灑到目標身上,使所有敵人的士兵排著長隊,爭相等待對方騎在他們身上?想必大家一看就明白,提出這種荒唐建議的人本身就是深諳其道的同性戀。
錯誤之處:在理論上講,敵人在同身體強壯、慾望同樣強烈的「同道中人」野地里「肉搏」之後,戰鬥力肯定會下降,這可能是事實。但是,無論科學怎麼發展,迄今都沒有使發生在一群男人身上的這一幕。很顯然,「如何實現」在此不是賴特實驗室的工作。
這個實驗室曾推薦過其他令人匪夷所思的武器,這些武器能使臭蟲和嚙齒動物攻擊敵人,讓他們發出令人作嘔的呼吸,或讓他們渾身上下發著惡臭,這樣的話,就不能藏身於普通大眾之中。老調重彈,如果從事這種活動的方式確實存在,那麼一切都好辦,但問題是這一幕遙遙無期。盡管如此,五角大樓直到七年後才廢除了這一概念,而個中原因顯然是普通人更難以想像的。
星際之門
稍顯遺憾的是,「星際之門」計劃(Stargate Project)與我們想像中的美國特工與裝扮成埃及各路神仙的外星人之間的混戰毫無關系,只是中央情報局與一個2000萬美元餿主意說再見的特有方式,但因此得到一個向孫子輩述說的有趣故事。該計劃是中情局研究心理遙測是否屬實的努力,因為如果確有此事,那麼就會令偵察活動變得如探囊取物般輕而易舉。
具體設想:顯然,美國的對手在冷戰時期投入巨資用於超自然研究,如果他們確實在悄悄從事這種研究,中情局同樣不希望坐以待斃,打算在敵人派出一些能通過意識置美國總統於死地的特異功能人員之前,來一個先下手為強。中情局在上世紀70年代啟動了「星際之門」計劃,組建了一支由科學教派推薦的心理學天才組成的隊伍,欲對敵人實施先發制人打擊。
錯誤之處:25年後,中情局才意識到,蘇聯人可能根本不存在什麼神經/遠程觀測計劃。但此刻為時已晚,他們白忙乎了一場。「星際之門」計劃直到1995年才取消。對「星際之門」合法性進行調查的一份報告這樣總結說:盡管遠程觀測者能夠獲取一些正確的細節,但他們還在從事不著邊際的工作,導致他們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實際上,許多人表示,「星際之門」計劃其實好比將一幫流浪漢聚在一處,讓他們成天發揮想像的空間,胡亂猜想,甚至於看到地圖上有一堆駱駝糞便,他們就會發出找到敵人巢穴的驚人論斷。嗨,我們提到五角大樓投入2000萬美元找到了什麼嗎?不要垂頭喪氣了,別忘了,蘇聯人可是投入了5億盧布,才發現同樣一件事的真相。
哈巴谷計劃
當溫斯頓·邱吉爾希望給敵人重創時,他將目光瞄準了天空。實際上,他真正鎖定的目標是海洋,也就是建造一個永不沉沒的「島嶼」——Holy Fuck。後來,這項計劃被更名為「哈巴谷計劃」(哈巴谷是希伯來的先知)。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艘航空母艦或者一座冰山。
太陽槍
從空中摧毀敵人是每一個憤怒的小學四年級學生和科學教派成員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很多人絕對不會想到,這也是納粹的一個夢想,他們認為空間站和死亡光線「雙管齊下」便可產生毀滅性的殺傷力。
具體設想:為了實現這個有點種族屠殺味道的瘋狂想法,納粹的物理學家開始著手進行研究。根據他們的設想,首先要做的便是把一面巨大的鏡子送入軌道。這面計劃用大約100萬噸金屬鈉製成的超級鏡子能夠把城市燒成灰燼,將敵方的水庫變成蒸爐,同時讓所有無辜平民變成熏肉。巨型鏡子將安裝在由納粹太空人操縱的空間站上,他們會穿上磁靴克服無重狀態,依靠空間站上獨特的工具制氧,依靠太陽能蒸汽發電機提供電力。除此之外,空間站上還設有提供油炸食品的自助餐廳和必不可少的娛樂室。
錯誤之處:納粹並沒有採取行動讓這一夢想成為現實,真正著手去做的反而是盟軍。當清楚地意識到勝利的天平已向我們這邊傾斜時,美國人便開始接納背井離鄉的德國科學家以及他們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太陽槍這個大膽的代表。很顯然,為了成功研製太陽槍這種難於置信的武器,我們有太多的障礙需要克服。即使到了2008年,我們仍沒有研製出這個可怕的東西,更不用提將它送上天了。但有必要提醒讀者注意,美國人實際上很想擁有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具體設想:製造一艘永不沉沒的航母絕對能夠讓敵人陷入一種恐慌,出於這種考慮,英國人提出了哈巴谷計劃。根據這項計劃,航母將由冰製成——誰也別想把冰塊擊沉——長達2000英尺,甲板到龍骨的高度為200英尺,內壁厚40英尺,排水量高達200萬噸,相比之下,海軍當前的尼米茲級航母排水量也不過10萬噸。因此,我們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它,那就是「大」。
但事實證明冰並不是建造航母的一個完全可行的材料,在此之後,英國人開始將目光轉向一種奇異材料Pykrete——實際上就是冰與木頭混合後的漿狀物,子彈擊中這種材料後會發生偏斜。毫無疑問,哈巴谷計劃是任何人聽說過的最為瘋狂的想法,但它最終沒有成為現實。
錯誤之處:實際上,加拿大曾經製造過一個小型的永不沉沒的航母,它的重量只有1000噸,長僅60英尺。但這艘迷你航母的出現證明,英國人當年提出的哈巴谷計劃是可以實現的。據悉,讓這個鬼東西徹底融化得需要三個夏天。而製造實體大小的模型更是需要7000萬美元、8000人和8個月時間才能完成。最終完成的航母速度只有6節(6海里/小時),不管,不管到了什麼地方,它都不過是一個可笑的冰山罷了。
鴿子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令盟軍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經常不能對敵軍進行有效轟炸。對自控導彈導航系統被干擾,這意味著很多目標最後未能擊中,更不用說摧毀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軍方必須找到一種新的不會被干擾的導航方式。
具體設想:使用鴿子這種大膽想法是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納提出來的,他是一名了不起的心理學家,所有Psych101(一門精神分析課程)學生最喜歡從他那裡獲得睡眠輔助。根據他的設想,軍方應當將一隻鴿子放進炸彈,同時為它准備一個標注目標方位的顯示屏。飛行過程中,鴿子可立即確定飛行線路,方式是用嘴啄屏幕中央的目標圖像。這樣一來,導彈便可准確轟擊納粹的老巢。
錯誤之處:雖然鴿子計劃幾經修改,但軍方最終還是選擇放棄。一些人認為,這種方式太過不可思議,訓練鴿子所需要的時間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除此之外,軍方也同樣面臨其它問題,例如導彈的射程——由於鴿子不得不看到自己正在啄的東西,它們必須使用一個光學系統。如果導彈飛得太遠偏離規定路線,鴿子便不得不對自己以及導彈進行調整。另一個問題則是,這是一枚讓鴿子充當「向導」的導彈。發射之後,鴿子很有可能「不服從命令聽指揮」甚至擅作主張,這時候,導彈的命運便很難預測,誰也無法不知道它將飛往何處。
大亨計劃
眾所周知,突破敵人的防禦陣地通常是很難辦到的。遇到混凝土構築的工事時更是如此,例如第三帝國大西洋防線的部分防禦陣地。面對這種形勢,英國人提出了所謂的「大亨」計劃。對於「什麼能夠讓我們的炸彈具有更可怕的威力」這個問題,「大亨」計劃算得上一個答案,但這種想法卻顯得有些瘋狂,甚至是愚蠢。
具體設想:為了能夠在混凝土牆壁上炸出一個坦克大小的洞,他們製造了兩個巨大的木輪,木輪中間連著一個裝滿炸葯的鼓。在每一個木輪上,他們還綁上了火箭,用來為木輪提供前進動力。在這些傢伙的幫助下,木輪的時速可達到60英里左右。我們不得不說的是,現實生活往往模擬藝術作品。有時候,軍方也會從「大笨狼懷爾」系列動畫中獲得靈感並加以模仿,英國人冒出這樣一種荒誕的想法便是最好的佐證。
錯誤之處:讀者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在試驗過程中,充當發動機的火箭經常與車輪「分手」,致使整個結構崩潰並最終翻倒在地。很顯然,英國人必須採取大量安全措施。為此,他們又綁上了更多火箭並增加了一個新輪子。但這一次的試驗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在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最後,在做了大量調整之後,他們准備當著海軍官員、科學家和記者的面進行試驗,結果我們可想而知。
試驗過程中,這個荒謬可笑的東西與預先設想的一樣開始向前滾動,但前進姿勢實在是不敢恭維,就像是一個剛從酒缸里撈出的盪婦在舞池中跳舞一樣。在海軍銅管樂隊的伴奏下,我們的「大人」還是走了一段直線。但在此之後,它便開始傾斜,拋棄火箭後,車輪開始搖晃分解,最後被炸成碎片。片刻之後,一隻走鵑快速飛過試驗場,好像是對「大人」粉身碎骨的一種嘲諷。
蝙蝠炸彈
蝙蝠炸彈的想法是由一名美國牙醫在上世紀40年代提出來的。根據這位老兄的設想,不管什麼武器,只要能夠依靠翅膀在夜空中飛行,那它簡單就太酷了。但當時的美國總統認為,這無疑是一項可怕的計劃。對於任何人來說,這種武器的出現將讓夜晚變得不安全。美國政府不希望將小型爆炸物綁在蝙蝠的翅膀上,也沒有必要那麼做。
具體設想:藉助蝙蝠出色的載重能力加之可以悄無聲息地潛入建築物以及類似目標,這項計劃可以為軍隊打造一支由嚙齒類動物組成的自殺性炸彈襲擊者軍團。如果最終成為現實,美軍可以把這些動物武器投放到日本。由於蝙蝠成為士兵,研究人員專門為他們研製了小型凝固汽油彈,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可愛」的縱火裝置了。一切准備就緒後,飛行員便可駕駛搭載蝙蝠的B-29轟炸機駕臨敵方上空進行投放。破曉的時候,它們便會潛入建築物。在定時器引爆「迷你」炸彈之後,這些勇敢的蝙蝠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對於這樣一種作戰手段,我們除了用「瘋狂」外還能用什麼詞可以形容呢?
錯誤之處:實際上,事情遠沒有設計者想像的那麼簡單,當時,一些攜帶炸彈的蝙蝠被無意中放了出來,並且在空軍基地的油箱下面安營紮寨。毫無疑問,如果出現什麼意外,整個基地便有可能陷入一片火海。但事實也證明,這些備受詛咒的生靈的確是一種有效武器,因此,很多參與其中的人難免在失望中看到一線曙光。
假定研究人員製造的一顆「蝙蝠炸彈」能夠裝下1000隻以上的蝙蝠,根據他們的估計,一架轟炸機最多時可運送20萬只蝙蝠。一旦進行投放,它們便可在夜晚製造令敵人恐怖的火災。與此同時,最初的試驗數據也顯示,蝙蝠炸彈在使用上要優於常規燃燒彈。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獲得數百萬美元經費後,這項不可思議的計劃卻突然夭折了。原因在於:它的進展速度太慢,而蝙蝠又帶有很強的不可預知性。除此之外,參與曼哈頓計劃的傢伙也一直滔滔不絕地講述他們的計劃更加偉大,聲稱他們正在研製一種堪稱奇跡的炸彈,殺傷力相當於投放100萬只蝙蝠,當然,他們說的是原子彈。
I. 歷史上最失敗的軍事發明有些什麼。
1986年2月,法國將自己計劃研製的中型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為「夏爾·戴高樂」號。它是除了美國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航母。法國人把「戴高樂」號看作法蘭西的驕傲,對它寄予特殊的厚望,希望它能擔起歐洲防務的重任,發揮「歐洲旗艦」的作用。然而,「戴高樂」號的高成本讓法國人難以承受,整個項目最終花費高達712億法郎(約138億美元),比原預算增加10%,同型的第二艘的建造計劃也被取消。同時,「戴高樂」號航速慢的技術問題仍沒有解決,它的最高航速只有23節,令法國海軍心焦。
飛行航母
1933年,兩艘顯赫的飛艇——美國海軍的「阿克倫」號(ZRS-4)和「梅肯」號(ZRS-5)遇到了大氣湍流而墜毀。「阿克倫」號是1931年由胡佛總統的夫人命名的。兩年後,1933年4月4日,它已飛行74次、在空中的累積時間1700小時。它在新澤西州海岸外遇上了猛烈的風暴,艇身破碎,墜入大西洋。「梅肯」號是空中航空母艦,載有4架寇蒂斯的F9C-2「雀鷹」偵察機。失事時,它位於加利福尼亞海岸外,正飛向蒙特利以南的斯珀角,並且剛剛回收了最後一架飛機。一陣狂風突然襲來,飛艇劇烈翻滾,十字尾翼垂直脫落,劃破了3隻氦氣袋。經過40分鍾的英勇搏鬥,終於墜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