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早誰先發明的臉譜
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興盛於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戰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物,說的是蘭陵王高長恭,勇猛善戰,貌若婦人,每次出戰,均戴兇猛假面,屢屢得勝。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創造了男子獨舞,也帶面具。
2. 三大發明前後是什麼
1661年6月,牛頓告別了母親、弟妹,獨自前往他一心嚮往的劍橋大學三一學院。
劍橋大學由幾個學院組成,牛頓被錄取的三一學院,是劍橋大學里最大的一所學院。
牛頓是以減費生身份進入三一學院的,他一方面要為教授跑腿,一方面還要看自己的書,簡直忙得透不過氣,所以他的大學生活根本談不上多彩多姿。不過,進入大學後最令他感到吃驚的是,他感到自己的學識太淺薄(bó)了。
1664年,牛頓已是大學三年級的學生了,他在這一年得到三一學院的獎學金。如此一來,牛頓就不必一面工作一面讀書了,他可以把更多的時間用來研究功課。
1665年夏天,在英倫三島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瘟疫瘟疫(wēnyì):指流行性急性傳染病。,使牛頓暫時離開了劍橋大學,回到烏爾索普鄉間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牛頓雖然回到家鄉躲避瘟疫,可他對時間卻抓得很緊,從大學里帶回來需要研究的問題,時時縈(yínɡ)繞在腦際。
幾年的大學生活,牛頓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在博學多才的名師的指點下,在他那善於思考的頭腦里,一個個早已孕育著的問題,猶如汩汩(ɡǔ)清泉即將噴涌而出。雖然這時他只有23歲,但他積累的知識,為他去探索、揭示科學上的奧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於是,他開動了他那聰慧的大腦,去歸納、整理所學的知識,就像蜜蜂一樣,採花以後就該「釀(niànɡ)蜜」了。
牛頓把各種實驗用品,像磁鐵、燒瓶、棱鏡、透鏡等,還有一些書籍,整齊有序地擺置在二樓的小房間里。這些用品,有的是自己動手製作的,有的是從節約開支中買來的,這從當時的條件看,已經是了不起的實驗設備了。
牛頓曾經說過:「1665年和1666年兩年鼠疫期間,我正處於發明創造的鼎(dǐnɡ)盛年華,比以後任何時候更潛心於數學和哲學。」(牛頓時代把自然科學叫做哲學)。
這兩年牛頓有三大發明:「數學上的微積分」、「力學上的萬有引力定律」、「光學上的光學分析」。
牛頓生活的時代,正當科學界研究天文學、觀察天體運行風行的時代。自幼就對天空中日月星辰充滿好奇心的牛頓,上了大學後便對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牛頓如飢似渴如飢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地捧讀哥白尼、伽利略的著作,接受了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16世紀提出的「日心說」的理論。哥白尼的「日心說」,大膽地沖破了「地心說」的傳統觀念,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認為,人們覺得地球不動,是整個天空中的日月星辰繞地球旋轉,是一種錯覺。並指出這種錯覺的產生,是由於地球本身自轉引起的。
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說」,牛頓又下功夫研讀開普勒的著作。開普勒是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1546~1601)的助手。
開普勒的三大定律,把哥白尼的學說大大推進了一步,他把哥白尼的行星運行圓形軌道,修正為橢圓形。他的偉大貢獻,就是證明了行星是按著一定的規律運行的這一真理。這一驚人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自然界不是以神或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受其自身規律所支配。
牛頓在深入學習開普勒的著作時,頭腦里始終縈繞著這樣一個問題:支配天體行星按照開普勒三個定律運行的原因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前輩科學家伽利略也曾想到過,行星和它的衛星在一定軌道上運行,而不飛開,必定是「某種力」的作用。
一天,牛頓早早起床,在二樓安靜的房間里埋頭讀書,整理資料。他把魂牽夢繞魂牽夢繞:形容思念情切。、未能解決的力學問題記在筆記本上。
現在占據著牛頓頭腦的,就是天體運行問題。他想,關於地球、火星、金星等行星怎樣運行的規律,已由開普勒定律所證明。可是,行星為什麼要那樣運行的道理,至今還沒有人能說清楚。
當牛頓被這個問題困擾著的時候,樓梯上響起了「噔噔噔」的聲音,隨著聲音有人喊著:
「哥哥,你又關在屋子裡想什麼吶!」
妹妹安娜邊喊邊推開牛頓的房門。
「是安娜啊,歡迎你來!」
「哥哥,你不要一個人悶坐著了,我陪你到後院走走好不好?」
「這太好了!」
說著,兄妹二人下了樓,來到了後院。
兄妹倆來到一棵蘋果樹下,牛頓仰頭看著樹上掛滿了蘋果,個個像嬰兒紅撲撲的臉,惹人愛憐。
正當牛頓望得出神,一個蘋果悄悄離開樹枝,「吧嗒」一聲落在地上。
「哥哥,你看,樹上掉下來一個蘋果。」安娜指著落地的蘋果對牛頓說。
「我見到了。」牛頓說著陷入沉思中。
一會兒,安娜見哥哥眼裡放出奇異的光,臉上也流露出一股喜色。
是的,牛頓被蘋果落地這件平常的事所吸引,腦子里進行著一連串的思索: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呢?是被風吹落的嗎?這時一絲風都沒有啊!地球周圍是一個多麼大的空間啊,蘋果為什麼不飛向天空,而要落到地面,而且往地面最低的地方落呢?這不可能是因為蘋果有重量吧?那麼,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有重量,因而都會從高處落向地面。但是,重量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時,牛頓怎能不高興呢!他長久想了又想的問題,終於有了解答的線索。他想:「蘋果落到地上,那是因為地球吸引它;地球對蘋果的引力,就是在高山上,也不減弱。由此可見,地球的引力同樣對月球也起作用。」
牛頓繼續思索著:「月球之所以能以一定距離圍繞地球轉動,就是因為月球總是向地球方向下落的緣(yuán)故。就像蘋果落下來一樣,月球也是向著地球下落的。」
這時候的牛頓,猶如在茫茫大海里航行找到指南針一樣,高聲喊道:「明白了,明白了。安娜,這回可明白了!」
安娜也為哥哥高興,她叫著哥哥一同回去吃晚飯。
飯後,牛頓獨自上了二樓,他坐在搖曳(yè)的燭光下,計算著月球在一秒鍾內向地球下落的距離,得出:在同一時間里,月球向地球下落的距離是蘋果下落距離的1/3550。由此可知,如果把蘋果拿到月球上去,地球對它的引力就會減少1/3550。
根據這個原理,牛頓發現,如果距離增加1倍,引力就變成l/4;增加2倍,引力就變成1/9。這也就是說,地球引力的減弱是與地球中心到月球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的。這就叫做「平方反比律」。
牛頓就是這樣驗證了:作用於月球的地球的引力是符合平方反比律的。
月球和地球的關系,也適合於太陽和圍繞它運行的行星之間的關系。牛頓進一步研究,終於從開普勒的定律中,成功地推導出引力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關於牛頓因為看到蘋果落地的現象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的事,在他的生前並沒有記載,而是在牛頓逝世之後才逐漸流傳出來的。
3. 話說日本的動畫人物 的尖臉 是怎麼發明出來的啊
任何畫風都是隨時代演變的。
早期都是圓臉為主,包括手冢,藤子不二雄的機器貓等。
但是在80年代,由於游戲功能還不完全但是游戲發展很大,在游戲里用的都是點狀圖,人物極度縮減,所以瓜子臉就變成了尖下吧。
而同時當時的美少女戰士,聖鬥士星矢採用了尖下巴畫法,表現帥氣和美麗。因為2個都是女漫畫家所以尖下巴包子臉成了女漫畫家最愛。
而到了現在,雖然80年代畫風已經改變,但是尖下巴因為其容易繪制也容易表現帥氣所以還是成了主流。
要說演變,尖下巴其實是根據人類審美來的,是從瓜子臉的誇張演變的。包括黃金分割和身體比例都是如此。而現在也就是2015年以後,目前流行的也在改變,比如1995-2015年間,流行的是黃金分割臉。而如今是下巴更短些略圓一些的臉而非黃金分割臉。總之漫畫是大眾媒體,設定和繪制都是根據當時的審美來設定而不是漫畫家隨便搞出來的。
4.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說變就變的意思
一個人的脾氣,性格變化多端,難以揣摩。
5. 人臉識別哪年發明的
人臉識別最早是應用於安防領域。2001年,公安部門就開始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來防範和打擊重大刑事犯罪,並且取得了國家的支持。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時,大量應用到了人臉識別技術,這一階段標志著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進入規模化。2010年,上海世博會,該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同時各大公司爭相加入這一技術的陣營,實現了人臉識別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發展,這兩年人臉識別在國內的發展相信大家也有目共睹。刷臉吃飯、刷臉取款、刷臉登機、新生刷臉報道等等等等琳琅滿目的應用相繼落地,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技術已經開始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了。
6. 有誰知道京劇臉譜的發明者是誰
臉譜的由來臉譜是由“代面”(即面具)演化而來,“代面”起到在戰爭中威嚇敵人的作用,後被用到了舞台上。在南北朝和隋唐(公元420年907年)樂舞節目里就有了“假面歌舞”。到了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隨著戲曲發展,為了方便演員,就將油彩直接勾書在臉上,就成了臉譜。
舞台京劇臉譜是源於我國南北朝北齊的時候,京劇臉譜最興盛的時候是在唐代的歌舞戲,也叫大面或代面,在當時是為了歌頌蘭陵王的贊多和美德而做出的一個男子的獨舞,它裡面的內容說的是蘭陵王長相高大威猛,並且驍勇善戰,但是她的長相非常的漂亮,就像女人一樣,會在他每次作戰的時候都會戴上兇猛的面具,並且每次在真中都會取得顯赫的戰果。會在當時人們為了歌頌蘭陵王說創造了一個男子的獨舞,這個舞蹈也是戴著面具的和如今的京劇的臉譜有著相似的特點。如今京劇的臉譜在舞台上也是通過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特點,相貌特徵,身份地位來實現面具的特色和舞台的色彩,同時美化舞台的效果 。
7. 人臉識別技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人臉識別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
20世紀90年代後期,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人臉識別技術系統開始逐漸進入市場。但當時這些人臉識別技術或系統距真正的實用化還有一段距離,其性能與准確率也還有待提高。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後人臉識別技術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至此,作為非常容易隱蔽使用的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逐漸成為國際反恐、安全、防範等的重要手段,被廣泛的應用。
8. 臉部優先的發明公司
日本Nikon公司在2005年2月15日宣布了帶有臉部優先(Face-priority) AF功能的三款數碼相機:CoolPix 7900、CoolPix 5900、CoolPix 7600。
臉部優先AF技術是Nikon公司與Identix公司(USA – Nasdaq:IDNX)公司緊密合作的結果。
臉部優先(Face-priority) AF功能是第一次出現在上述三款相機中的功能,特別適合拍攝肖像,能夠幫助拍攝者容易地獲得臉部清晰的肖像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