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繩鋸機
繩鋸 繩鋸英文名稱:Wire Saw
繩鋸定義:利用繩鋸木斷的原理設計出來的一種對脆硬材料進行切割的一種鋸。
繩鋸的組成:繩鋸驅動、飛輪、導向輪、繩鋸鏈條(金剛石材料製作而成)。
其他名稱:繩鋸、金剛石繩鋸機
繩鋸的用途及特點
為液壓驅動動力裝置切割設備,可對較厚實的混凝土實現各種切割。是地下室、煙囪和支柱等的切割拆除以及修繕工作最適用的切割施工設備。線鋸(繩鋸)對密排鋼筋混凝土構築物、厚磚牆,甚至水下切割作業都能勝任。線鋸(繩鋸)可滿足液壓牆鋸不及的切割深度。切割作業深度不受限制,作業環境適應性更強、作業效率更高。是液壓牆鋸機的後援設備。由於液壓鑽石線鋸(液壓金剛石繩鋸)的出現,保障了建築保護性拆除、改造施工中,保留建築部分的安全,廣泛應用於拆遷公司、拆除公司的的施工項目中。液壓繩鋸是應用於建築工程改造和加固施工的高級工程工具,作為一種特種切割工具,適用於鋼筋混凝土、岩石、陶瓷、磚牆等堅硬材料的切割,廣泛應用於牆體上開門、開窗、開通風口及鋼筋混凝土梁、柱的切斷、樓板橋梁切割及石材加工等。利用它可以使對密排鋼筋混凝土和石料的技術拆除更容易,更安全,更有效。液壓繩鋸具有以下顯著特點:降低了勞動強度,操作安全可靠,具有過載保護功能,動力強勁,提高了切割能力和勞動生產率。 是拆遷拆、拆除施工項目使用的先進設備。因為它的線性切割可以使施工截面更加整齊;也因為它能夠成倍提高工作速度來縮短施工工期、進一步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競標優勢、擴大所能接受施工工程的規模;液壓系統自身的安全、可靠和穩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設備的損耗成本;另外,類似牆鋸切割這種靜力切割已逐步成為一種施工和設計理念,因為它可以最大程度上保存已有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目前是廣泛應用於加固公司的改造施工中的主導先進切割施工設備,替代了強擊鑿破或鑽機排孔來施工的傳統方式。
『貳』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意思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漢書·枚乘傳》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人只要有毅力,「勤」字當頭,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漢書·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你站在河塘邊,與其急切地期盼著、幻想著魚兒到手,還不如回去下功夫結好漁網,這樣就不愁得不到魚。
《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水過於清澈,魚就難以生存。現實社會里,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不能容人。
『叄』 商朝發明的滴水刑是怎麼實行的,一般會對什麼人用刑
眾所周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擁有長達五千年的歷史,古代的封建王朝更是延續了很多年,在這些年間產生了非常多的皇帝,其中有萬人矚目的明君,也有不少受到世人唾棄的昏君。對於一個朝代而言,擁有明君能夠讓一個朝代更加的繁榮,而擁有昏君的話,不但百姓不能夠過上無憂無慮的日子不說,甚至還能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然而在歷史上卻不乏這些昏君,最出名的就有商紂王,商紂王非常的心狠手辣,尤其是在刑法上面我們體現的淋漓盡致。
商紂王告訴宮女不要太害怕,他不會要這位宮女的性命,只是會將這水漬加倍的還回去,原來商紂王又想出了一個殘酷的刑法。商紂王讓人拿來了一塊木板,然後將這個木板上打一個眼,將這個宮女的頭放在這個孔下面固定住,最後拿來一個木桶將下面鑿一個小洞,這樣話就會有水一直滴在宮女的頭上,就這樣長達半個月,宮女的頭發大把大把的掉。要知道水滴石穿,更何況是人的頭骨呢?就這樣,在第二年的時候,水滴已經滴入了宮女的頭骨內,宮女也被折磨致死。『肆』 歷史上有那些名人是通過滴水穿石的精神獲得成功的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滴水穿石》名人相關資料 1、名醫李時珍 李時珍(1515-1590),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蘄(qí)縣蘄州鎮人,明代傑出的醫學家、葯學家、植物學家和博物學家。一生中著有《本草綱目》等十餘部著作,為我們民族和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為了編撰《本草綱目》,李時珍幾乎耗費了畢生的精力,進行了長期的准備和艱苦卓絕的工作。他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就立志重修本草,他"搜羅百氏,訪采四方",參考了古今本草、醫書以及經史百家各類著作近千種,他還跋山涉水,到過許多地方作實地考察,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前後花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經過三次大的修改,才完成了這部歷史巨著。 《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葯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葯物。繪圖1100多幅,並附有11000多個葯方。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葯物學的總結。這本葯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葯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從17世紀起《本草綱目》陸續被譯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國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共收集531種現代葯物和制劑;其中採取《本草綱目》中的葯物和制劑就有100種以上。 3、發明大王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翻開人類歷史,可以發現,在科學技術史上有過種種發明或發現的人很多,但是像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有那麼多發明,而且以84歲漫長的一生,持之以恆,專心致志的為發明奉獻生命的,可說極少。他一生共發明了電燈、電報機、留聲機、電影機、磁力析礦機、壓碎機等總計兩千多鍾東西。 4、一代畫師齊白石 齊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字渭清,後更名璜,字頻生,號白石,別號借山館主者,寄萍老人等。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後從當地文化人陳少蕃、胡沁園學習詩文、篆刻、書法、繪畫。曾任北京國立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北京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曾被授予"中國人民藝術家"的稱號、榮獲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度國際和平金獎、1963年誕辰100周年之際被公推為「世界文化名人」。 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生錢、物失竊的事件。 有一天,張乖崖在衙門周圍巡行,忽然看到一個管理縣衙錢庫的小吏,慌慌張張地從錢庫中走出來。張乖崖急忙把庫吏喊住,讓隨從對庫吏進行搜查。結果,在庫吏的頭巾里搜到一枚銅錢。 張乖崖把庫吏押回大堂審訊,問他一共從錢庫偷了多少錢,庫吏不承認另外偷過錢,張乖崖便下令拷打。庫吏不服,怒沖沖地亂叫:"偷了一枚銅錢有什麼了不起,你竟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罷了,難道你還能殺我?"張乖崖看到庫吏竟敢這樣頂撞自己,也不由十分震怒,他毫不猶豫地拿起朱筆,宣判說:"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說,一日偷盜一枚銅錢,一千日就偷了一千枚銅錢。用繩子當鋸不停地鋸木頭,木頭也會被鋸斷;水滴不停地滴,滴的時間久了,就能把石頭滴穿。 判決完畢,張乖崖吩咐衙役把庫吏押向刑場,斬首示眾。從此以後,崇陽縣的偷盜歪風被剎住,社會風氣也大大地好轉了。
『伍』 繩鋸木斷 水滴石穿讀後感
俗話說: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歷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無不在事業上具有頑強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向著既定的目標,義無反顧地邁進,從而成就美好的理想。讀了《水滴石穿》一文,我想到了許多。
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常年在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寒冬臘月,人們早已鑽進溫暖的被窩,她還就著昏黃的燈光,倚在床頭看書;盛夏酷暑,人們在樹蔭下乘涼,她揮汗如雨,在實驗室做實驗,堅持不懈。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發明了化學元素「鐳」,為人類的科學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古代有一位少年,名叫匡衡,好學,家貧,連一支蠟燭也買不起。鄰居家一到傍晚亮堂堂的,他決定鑿壁偷光。就著牆縫里透過的燈光,匡衡苦讀三年,高中狀元。這種事例舉不勝舉。
拿我練古箏來說吧。一開始撥弄幾下,有點興趣,能談出一首簡單的曲子,已是驕傲自滿,不想再練,頗有一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味道。學了這篇課文,使我醒悟過來,明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要練好一種樂器,非有恆心、專注不可。
告訴你達到成功的奧秘吧,唯一的辦法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
『陸』 如何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毫無疑問,人才是有價值的。但是,人才的運用和機器不同。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抓住這一點,對人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才就會為你所用。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看中了一家小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感到他對自己很有用,就千方百計地找他談話,問他願不願意到自己公司里來,可以給他高出幾倍的薪水。沒想到這位工程師卻講,你的薪水對我很有吸引力,但是我和這家公司的經理是朋友,我走了,這個小企業就得垮台,所以我不好意思走,因為良心上說不過去。這個大公司的董事長聽了十分為難,最後他急了,就問你這家小公司一共值多少錢?工程師講:「價值100萬美元。」董事長講:「那就簡單了,我去對你的經理講,我准備把你們整個公司全買下來,我做你的總公司,這樣,你就可以到我的公司來幹活了。」
無獨有偶,在國內也有類似的例子。某發明家王先生開發了聚硅氧聚丙烯薄膜電纜隔離層和繞包帶的新產品,並於當年4月獲得了專利權。頓時,絡繹不絕的來客相繼登門商購這項專利,一位美商願出300萬美元,發明家拒絕了,許多財大氣粗的國有企業也給了高價,均被婉言謝絕。有家廠長也聞訊找上門來。他坦率地告訴發明家,自己的廠是一個鄉鎮小企業,真心請王先生到自己的廠去當廠長,他願意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服務於王的科研和生產實驗。他們從國內外電纜生產中以價格昂貴的鍍錫作中間層的不經濟性,談到生產一種既節約又保險的新型絕緣材料的迫切性:從農村因打稻機電纜龜裂而漏電死人的慘狀,談到辦廠時因車間電纜破損而致使工人觸電的情況;從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談到這個新產品的廣闊前景。發明家為廠長的真誠熱心所感動,兩人的心相通了,於是欣然應允,來到了坐落在鄉村的那個有機玻璃廠。廠長為他騰出了最好的房子,為他買來補養身體的食物。並專程從上海接來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王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廠里就設法為他解決。廠長的理解、支持和無微不至地關懷,深深打動著發明家的心,他毅然將自己的專利運用於生產,並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3個月,新型絕緣材料投入生產了,其性能超過了國際水平。許多大型企業紛紛用這種新型材料,這個有機玻璃廠從此走上振興之路。第二年,這種新產品被送到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公展。
在這個事例中,發明家自然會懂得自己專利的價值。但他沒有選擇出價最高的美國商人,而選擇了那家小廠一試身手。這是因為他懂得感情的價值,更懂得自我實現的價值。而廠長更懂得人才的價值和感情的價值,所以能夠出奇制勝,拔得頭籌。所以,將心比心,鐵石心腸也會被感動,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人的感情只要你竭盡全力去感化,你一定會取得驚人的業績。
『柒』 關於滴水穿石的故事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有個叫張乖崖的人,在崇陽縣擔任縣令。當時,崇陽縣社會風氣很差,盜竊成風,甚至連縣衙的錢庫也經常發生錢、物失竊的事件。張乖崖決心好好剎一剎這股歪風。有一天,他終於找到了一個機會。這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看到一個管理縣行錢庫的小吏慌慌張張地從錢庫中走出來,張乖崖急忙把庫吏喊住:「你這么慌慌張張干什麼?"「沒什麼。」那庫吏回答說。張乖崖聯想到錢庫經常失竊,判斷庫吏可能監守自盜。便讓隨從對庫吏進行搜查。結果,在庫吏的頭巾里搜到一枚銅錢。張乖崖把庫吏押回大堂審訊,問他一共從錢庫偷了多少錢,庫吏不承認另外偷過錢,張乖崖便下令拷打。庫吏不服,怒沖沖地道:「偷了一枚銅錢有什麼了不起,你竟這樣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罷了,難道你還能殺我?」張乖崖看到庫吏竟敢這樣頂撞自己,不由得十分憤怒,他拿起朱筆,宣判說:「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意思是說,一天偷盜一枚銅錢,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銅錢。用繩子不停地鋸木頭,木頭就會被鋸斷;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頭滴穿。判決完畢,張乖崖吩咐衙役把庫吏押到刑場,斬首示眾。從此以後,崇陽縣的偷盜風被剎住,社會風氣也大大地好轉。後來,「滴水穿石」這一成語用來比喻堅持不懈,集細微的力量也能成就很大的功勞。
滴水穿石表示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成果,做事要持之以恆。正像那句名言:功夫不負有心人,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會有成果。
詳細釋義
【釋義】滴水可把石頭打穿。比喻雖然力量小,但只要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也作「水滴石穿」。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錢斬吏》:「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辨形】穿;不能寫作「串」。
【近義詞】鐵杵磨針、繩鋸木斷、持之以恆、鍥而不舍、孜孜不倦、堅持不懈......
【反義詞】半途而廢、淺嘗輒止
【用法】一般作謂語、狀語。
【結構】兼語式。
【例句】要攀登科學技術高峰,就必須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1]
【同韻詞】絕妙好詞、事核言直、好言甘辭、與世長辭、一諾無辭、萬口一辭、天值地值、一文不值、高掌遠蹠、眾口一詞、......[2]
【英譯】dropsofwaterwearsholesinstone
【日譯】「雨だれ石を穿つ」(あまだれいしをうがつ)
羅馬字讀音:AMADAREISIWOUGATU
『捌』 有那些名人是滴水穿石的事例
1、司馬遷
司馬光從小讀書刻苦勤奮,他覺得自己記憶力不行,背課文記生字總是沒有別人快,就暗自說:「讓我下苦功,來增強記憶力吧!」於是,他試著對課文多念多背。
別人背兩遍三遍,他要背五遍六遍。這樣一來,時間就不夠用了。放學後,也得擠出時間來讀書。特別是晚上,玩耍一陣後,他便讀起書來,這一讀,讀得很晚。
到第二天,還要早早地起床,進行晨讀。由於晚上睡得遲,他常常睡過頭,耽誤了早晨讀書。「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他想讓母親來喊醒自己。
但母親心疼他,不想讓他讀書讀得這么苦。有一天,司馬光看見後院一段圓木頭,靈機一動,心裡想:「有辦法了!」司馬光把圓木頭擦乾凈,放在床上當枕頭。
他枕著圓木頭睡,一翻身,圓木頭就滾動,把他驚醒。這樣,他就不會睡過頭了。一天,媽媽在床上發現了這根圓木頭,正想扔掉,司馬光說:「母親,千萬不要扔,這是我的警枕。」
母親聽他一解釋,感動地說:「孩子,用功讀書是好事,但也不要累壞了身體呀!」司馬光回答:「母親放心,孩兒不是小傻瓜,不會累壞身體的。」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
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
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豪。由於發奮學習,司馬光15歲時已無書可讀了。長大後,他當上宋朝大臣,主編了著名的編年史書《資治通鑒》。
2、李時珍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時珍著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
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
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最使李時珍頭痛的就是由於葯名混雜,往往弄不清葯物的形狀和生長的情況。過去的本草書,雖然作了反復的解釋。
但是由於有些作者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而是在書本上抄來抄去,所以越解釋越糊塗,而且矛盾百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葯物遠志,南北朝著名醫葯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
象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志卻認為它象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志。又如狗脊一葯,有的說它象萆薢,有的說它象拔葜,有的又說它象貫眾,說法很不一致。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於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後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後共計40年。
3、齊白石
齊白石畫蝦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蝦的形神特徵。齊白石青年時開始畫蝦,40歲後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
63歲時齊白石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於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也因此而變,蝦成為齊白石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
4、貝多芬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他從小酷愛音樂,並且虛心好學,埋頭創作。他說:「我的箴言始終是:無日不動筆;如果我有時讓藝術之神瞌睡,也只為要使它醒時更興奮。」
30歲的時候,他耳聾了,對於音樂家來說,這是莫大的打擊。但他沒停止過創作的筆,同學們現在聽到的就是貝多芬創作的《命運》交響曲的一個片段,表達了貝多芬要與不幸命運抗爭到底的決心和勇氣。
5、王羲之
王獻之練書法練了18口大缸,王獻之按父親的要求,先從基本筆畫練起,苦苦練了五年。獻之滿臉羞愧,自感寫字功底差遠了。
便一頭撲進書房,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聰明的王獻之深深的體會到寫字沒有捷徑,只有「勤」字。
『玖』 怎麼理解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毫無疑問,人才是有價值的。但是,人才的運用和機器不同。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抓住這一點,對人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才就會為你所用。
美國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看中了一家小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感到他對自己很有用,就千方百計地找他談話,問他願不願意到自己公司里來,可以給他高出幾倍的薪水。沒想到這位工程師卻講,你的薪水對我很有吸引力,但是我和這家公司的經理是朋友,我走了,這個小企業就得垮台,所以我不好意思走,因為良心上說不過去。這個大公司的董事長聽了十分為難,最後他急了,就問你這家小公司一共值多少錢?工程師講:「價值100萬美元。」董事長講:「那就簡單了,我去對你的經理講,我准備把你們整個公司全買下來,我做你的總公司,這樣,你就可以到我的公司來幹活了。」
無獨有偶,在國內也有類似的例子。某發明家王先生開發了聚硅氧聚丙烯薄膜電纜隔離層和繞包帶的新產品,並於當年4月獲得了專利權。頓時,絡繹不絕的來客相繼登門商購這項專利,一位美商願出300萬美元,發明家拒絕了,許多財大氣粗的國有企業也給了高價,均被婉言謝絕。有家廠長也聞訊找上門來。他坦率地告訴發明家,自己的廠是一個鄉鎮小企業,真心請王先生到自己的廠去當廠長,他願意以自己的全部精力服務於王的科研和生產實驗。他們從國內外電纜生產中以價格昂貴的鍍錫作中間層的不經濟性,談到生產一種既節約又保險的新型絕緣材料的迫切性:從農村因打稻機電纜龜裂而漏電死人的慘狀,談到辦廠時因車間電纜破損而致使工人觸電的情況;從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談到這個新產品的廣闊前景。發明家為廠長的真誠熱心所感動,兩人的心相通了,於是欣然應允,來到了坐落在鄉村的那個有機玻璃廠。廠長為他騰出了最好的房子,為他買來補養身體的食物。並專程從上海接來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王先生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了什麼困難,廠里就設法為他解決。廠長的理解、支持和無微不至地關懷,深深打動著發明家的心,他毅然將自己的專利運用於生產,並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到3個月,新型絕緣材料投入生產了,其性能超過了國際水平。許多大型企業紛紛用這種新型材料,這個有機玻璃廠從此走上振興之路。第二年,這種新產品被送到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公展。
在這個事例中,發明家自然會懂得自己專利的價值。但他沒有選擇出價最高的美國商人,而選擇了那家小廠一試身手。這是因為他懂得感情的價值,更懂得自我實現的價值。而廠長更懂得人才的價值和感情的價值,所以能夠出奇制勝,拔得頭籌。所以,將心比心,鐵石心腸也會被感動,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人的感情只要你竭盡全力去感化,你一定會取得驚人的業績。
『拾』 「一日一錢,十日十錢。繩鋸木斷,滴水石穿」是誰說的
什麼呀,樓上的,小學五年級課本上寫著,是張乖崖。
張乖崖
即張詠(946—1015)
是宋初一位有較大影響的大臣,尤以治蜀著稱。
北宋仁宗時期,士大夫們甚至將他與趙普、寇準並列,
「乖則違眾,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是張詠在自己畫像上的題贊,從此被人稱為張乖崖,
而他的文集也被命名為張乖崖集。
張詠最著名的事跡出自羅大經所著《鶴林玉露》
〖張乖崖為崇陽令,一吏自庫中出,視其鬢旁巾下有一錢,詰之,乃庫中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
乖崖援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據木斷,水滴石穿!」自仗劍下階斬其首。〗
翻譯:張乖崖在崇陽當地方官.有一個低級官員從庫房出來,張乖崖看見他的鬢傍巾下藏有一錢,就責問他,說你身上藏著的錢是庫房中拿出來的,張乖崖就命令下屬棍棒伺候.那個低級官員大為生氣,說才一文錢而已,不足道也,你怎麼能棒打我呢?你就算能棒打我,也殺不了我.張乖崖提筆評判道:」一日偷一錢,千日偷千錢,時間長了,繩子能鋸斷木頭,水能滴穿石頭.」他就自己跑下台階,用劍就將那個低級官員斬首了
.
成語: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由此沿用至今。
他在四川為官時更是發明了紙幣,現在英國中央銀行種了一顆專門從成都運過去的桑樹以此紀念紙幣的發明者——張詠。